櫻花為武漢的
1. 湖北武漢大學的櫻花是誰種的
1939年日軍當年在武大種下的小日櫻花不超過30株,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櫻花大道上。抗戰勝利後,武大於1946年10月復歸珞珈山;1947年3月,武大生物系師生觀察發現,校園里共有28株櫻花樹開花,它們均勻地分布在老齋舍三個拱門之間及其兩側的四個門棟前(每個門棟前各有7株)。(至今那些日軍栽種的櫻花樹都早已老死。) 1995年,武大校友、湖北省農科院研究員張朝臣研究出試管櫻花,大大縮短了櫻花的生長、開花時間,很快受到園林部門的青睞。
2. 武漢大學櫻花的品種
武漢大學櫻花的品種以日本櫻花、山櫻花、垂枝大葉早櫻和紅花高盆櫻4種為主。
在武大校園里,櫻園一帶以小日櫻花為主,收集了早櫻、晚櫻和垂枝櫻等共6種10餘個佳品的櫻花,花色豐富,枝、干多異且花期不同。每當寒冬過後,梅花凋謝之時,早櫻開放,繼而小日櫻花、垂枝櫻花、晚櫻等開放。
武大還經常將自己繁殖培育的各種櫻花品種贈送給其他兄弟院校和社會單位,如1988年就轉讓16株名貴品種垂枝櫻花給當時的中南財經大學(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首義校區),在財大的思園落戶生根,1991年又轉讓200多株3個種、近10個品種的櫻花樹苗給北京玉淵潭公園的櫻花園。
(2)櫻花為武漢的擴展閱讀
武漢大學櫻花發展歷史
1939年,日本軍隊在武漢大學種下的小日櫻花20多株,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櫻花大道上。
1947年3月,武大生物系師生發現校園里共有28株櫻花樹開花,在老齋舍三個拱門之間及其兩側的四個門棟前各有7株。有人建議將櫻花樹砍掉,駐守在武漢的部隊卻主張保留武大校園里的一草一木。於是,武大的第一代櫻花樹才得以保存下來。
1957年,由於櫻花樹的生命周期不長,第一代日本櫻花基本上都死絕。
1972年,日本首相訪華,向周恩來總理贈送了1000株櫻花,周總理將其中50株櫻花轉贈給武大,栽植在半山廬前。
1980年代、1990年代,為紀念中日友好,日本友人又先後兩次向武大贈送了櫻花樹苗。
3. 武漢大學的櫻花的來歷
武漢大學的櫻花,卻是與抗戰的一段屈辱歷史有關,武大最初並沒有櫻花,他們原本內是,清華日軍所種植。
武漢容大學就這樣被種上了櫻花,日軍所種的櫻花不超過30株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櫻花大道上,櫻花的壽命一般只有幾十年,到了五六十年代,日軍所種的第一批櫻花已基本死亡,1972年中日邦交實現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向周恩來總理贈送了1000株櫻花,由於周總理曾經在武漢大學居住過,所以武漢大學也被轉贈20株,這樣逐漸的繁殖越來越多。
4. 中國的櫻花是不是發源於武漢
據日本學者撰著權威性櫻花專著《櫻大鑒》記載,櫻花原生中國,最早是版從喜馬拉雅山脈傳入權日本的。
據有關專家考證,秦漢時期,櫻花栽培就已應用於宮苑之中,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唐朝時,已普遍栽種在私家庭院中,唐朝白居易有詩雲:「亦知官舍非吾宅,且刪山櫻滿院栽,上佐近來多五考,少應四度見花開」,說的就是詩人從山野掘回野生的山櫻花植於庭院觀賞。從有關文獻資料中可知,我國古時已確有鍾花櫻、垂枝櫻、山櫻、重瓣白櫻花等多種櫻花。在盛唐時期,從宮苑廊廡到民舍田間,隨處可見絢爛綻放的櫻花,當時萬國來朝,櫻花也隨著建築、服飾、茶道、劍道等一並被日本朝拜者帶回。與日本人偏好白色櫻花所不同的是,中國人喜歡熱烈、喜慶的大紅色,因此,它向世界傳播的也是「幸福和好運」等中國的賞櫻文化。
5. 武漢的櫻花幾月份開放的最美麗
每年春天的3月20日到4月中旬,武漢櫻花進入盛花期,花團錦簇,雪白一片, 清風徐來,落英繽紛,江城迎來無數“追花族”,十分浪漫。武漢可以觀賞櫻花的景點很多,比較著名的有東湖磨山櫻園、武大櫻花園。東湖磨山櫻園是武漢最大的櫻花園,它與日本青森縣的弘前櫻花園,美國的華盛頓州櫻花園並稱為世界三大櫻花之都。
東湖磨山櫻園位於東湖磨山景區南麓,佔地300畝,植有各種櫻花樹10000株。東湖櫻花園是全國垂枝櫻花數量最多、最集中的園林,其中雨晴垂枝、八重紅垂枝等品種是櫻花中的珍品。 春天的三月,踏入東湖磨山櫻花園,園內青青的山坡上,大片的櫻花競相開放,花朵如雲,雪白一片。春風徐來,樹枝搖曳,落英繽紛,十分浪漫。每年春天武漢櫻花節都會東湖磨山櫻花園舉行,遊客除了白天游覽,也可以夜間賞櫻。晚上的櫻園,彩燈閃爍,映射出滿樹的花影,讓遊客體驗花前月下的浪漫風景。
6. 為什麼武漢的櫻花那麼出名
因為中國很少有那種大片櫻花的景觀,只有武漢的櫻花比較多,所以武漢的櫻花才出名。
7. 武漢的朋友來!.關於櫻花
武大的櫻花已經開始謝了,因為前幾天下雨,而今天又開始刮風。清明的時候,應該沒有開的了吧??
另外東湖的
櫻花園
,正在進行櫻花展,坐402和401都到的
8. 為什麼只武漢有櫻花其他地方的氣候不宜種櫻花嗎
不是,櫻花原產於復環喜制馬拉雅山地區,長江中下游,台灣都很多。武漢的櫻花出名是因為有復雜的歷史背景。因為最早是由日本軍人中的,有人認為是國恥的象徵,但後來也有周總理轉贈的,真的讓人恨也不是,愛也不是,不過美麗是大家公認的。
9. 紅遍全中國的武漢櫻花究竟是本土品種還是日本移栽的
每年的三四月份,武漢大學盛開的櫻花,總能吸引著無數的遊客,成為火遍大江南北的網紅。如今的武大的櫻花,不僅是武大獨有的招牌,也成為了武漢市的靚麗名片。
10. 武漢大學為什麼有櫻花
武漢大學的櫻花抄已經有著很長的歷史,更有著復雜的歷史背景,關於武大櫻花多數人並不很清楚,只是停留在日本軍人栽種的那種認識狀態上。1939年日軍當年在武大種下的小日櫻花不超過30株,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櫻花大道上。抗戰勝利後,武大於1946年10月復歸珞珈山;1947年3月,武大生物系師生觀察發現,校園里共有28株櫻花樹開花,它們均勻地分布在老齋舍三個拱門之間及其兩側的四個門棟前(每個門棟前各有7株)。(至今那些日軍栽種的櫻花樹都早已老死。)
武大櫻花最初由周恩來總理1972年轉贈。1982年,為紀念中日友好10周年,日本友協和日本西陣織株式會社又贈送武大100株垂枝櫻苗。1992年,在紀念中日友好20周年之際,日本廣島中國株式會社內中國湖北朋友會砂田壽夫先生贈送櫻花樹苗200株。現今武大校園各處的櫻花樹苗,除園林工人自行培育的之外,大多都來自於此。 2011年,武大校園內已有櫻樹1000多株,內含日本櫻花(即江戶櫻花)、山櫻花、垂枝大葉早櫻和紅花高盆櫻桃(經常被誤稱為雲南櫻花)共四個植物學種和十多個栽培品種或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