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臘梅花
1. 江南古詩的作者
江南古詩沒有具體的作者,這是一首詩是由宋人郭茂倩收集整理的。
一、原文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二、釋義
江南水上可以采蓮,蓮葉多麼茂盛,魚兒在蓮葉間嬉戲。魚在蓮葉的東邊游戲,魚在蓮葉的西邊游戲,魚在蓮葉的南邊游戲,魚在蓮葉的北邊游戲。
三、注釋
1、漢樂府:原是漢初采詩制樂的官署,後來又專指漢代的樂府詩。漢惠帝時,有樂府令一官,可能當時已設有樂府。武帝時樂府規模擴大,成為一個專設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會、宴饗時的音樂,兼管採集民間歌謠,以供統治者觀風察俗,了解民情厚薄。這些採集來的歌謠和其他經樂府配曲入樂的詩歌即被後人稱為樂府詩。
2、可:在這里有「適宜」、「正好」的意思。
3、田田:荷葉茂盛的樣子。
四、出處
宋人郭茂倩的《樂府詩集》
(1)九江臘梅花擴展閱讀
一、賞析
這是一首采蓮歌,反映了采蓮時的光景和采蓮人歡樂的心情。民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迴旋反復的音調,優美雋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調,勾勒了一幅明麗美妙的圖畫。
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荷葉,蓮葉下自由自在、歡快戲耍的魚兒,還有那水上劃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蓮的壯男俊女的歡聲笑語,悅耳的歌喉,多麼秀麗的江南風光!多麼寧靜而又生動的場景!
二、作者簡介
郭茂倩(1041年-1099年),字德粲(《宋詩紀事補遺》卷二四有載),北宋鄆州須城(今山東東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勸傳》),其先祖為太原曲陽人,高祖郭寧,因官始居鄆州。為萊州通判郭勸之孫,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
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時為河南府法曹參軍(《蘇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誌銘》)。編有《樂府詩集》百卷傳世,以解題考據精博,為學術界所重視。《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合稱「樂府雙璧」。
《樂府詩集》的重要貢獻是把歷代歌曲按其曲調收集分類,使許多作品得以匯編成書。這對樂府詩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例如漢代一些優秀民歌如《陌上桑》《東門行》等見於《宋書‧樂志》,《孔雀東南飛》見於《玉台新詠》。
還有一些則散見於《藝文類聚》等類書及其他典籍中,經編者收集加以著錄。特別是古代一些民間謠諺,大抵散見各種史書和某些學術著作,雜歌謠辭一類所收,多為前所忽視者。至於後來杜文瀾的《古謠諺》等著作,則遠比此書為晚,顯然是在它的基礎上編纂的。
它的編次是把每一種曲調的「古辭」(較早的無名氏之作)或較早出現的詩放在前面,後人的擬作列於後面,使讀者了解到某些文人詩是受了民歌或者前代文人的影響。例如,「相和歌辭」《薤露》和《蒿里》二曲,在《宋書‧樂志》中,僅載了曹操的擬作,而在此書中卻錄有漢代古辭。
曹操的擬作雖然從思想內容到藝術技巧都高於「古辭」,然而要說明這種曲調的來源及其本意,就遠不如古辭明顯,又如《陌上桑》這個曲調,據《古今樂錄》本是漢代的「相和歌」中的「瑟調曲」。
在《宋書‧樂志》中卻只錄了曹操、曹丕的擬作和晉樂所奏的一首改寫屈原《九歌‧山鬼》的詩;至於《陌上桑》的古辭卻列入了「大麴」一類。在《樂府詩集》中,則首先著錄古辭,使讀者了解曹操等人的作品不過是依古辭的曲調而擬作的新辭。
此書還把後人各種擬《陌上桑》而作的詩,都附在後面,如《採桑、《艷歌行》《羅敷行》《日出東南隅行》《日出行》等等,由此可見,《陌上桑》對後來文人的種種影響。
又如,把陸機的求仙詩《東武吟行》和鮑照的《代東武吟》編排在一起,可見同一曲調,可以譜寫成內容完全不同的各種詩歌。
2. 描寫江南美景的詩句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
[作者簡介]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二年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後歷任監察御史,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晚唐傑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後世傳誦。注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
[注釋]
山郭:修建在山麓的城池。
酒旗:酒店門口的幌子。
南朝:東晉以後隋代以前的宋、齊、梁、陳四個朝代都建都於建康(今江蘇南京),史稱南朝。
四百八十寺:形容佛寺很多。南朝佛教非常盛行。
樓台:指佛寺中的建築。
煙雨:如煙般的蒙蒙細雨。
[參考譯文]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台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
[提示]
這首絕句寫春日即目所見的江南景色。詩中沒有細致刻畫景物,而是從大處著眼,抓住花鳥、酒旗、寺廟幾個江南最常見的景物,淡淡幾筆點撥,就描繪出了江南的春天,煙雨的江南。梁朝丘遲《與陳伯之書》寫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這是描寫江南春景最膾炙人口的名句,杜牧將它的意思融化在詩里,讓人在讀詩時聯想到丘遲信中的話,可以生發無窮的遐想,無形中拓展了詩歌的景色,後兩句筆鋒一轉,寫起雨中的江南景色來。如煙似霧的蒙蒙細雨,白茫茫一片,被細雨籠罩的景物變得飄飄渺渺,朦朦朧朧,這是江南獨有的美景。南朝留下的寺廟最多,被煙雨包圍著,越發顯得幽深和神秘,使人產生不盡的歷史聯想。
轉自:http://..com/question/7609140.html
3. 描寫江南水鄉的優美句子
1、別浦高樓曾漫倚,對江南千里。
2、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3、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謝女聯詩衾翠幕,子猷乘興泛平瀾。空惜舞英殘。
4、朝與暮,長在楚峰前。寒夜愁金帶枕,暮江深閉木蘭船。煙浪遠相連。
5、風欲轉,柔態不勝嬌。遠翠天涯經夜雨,冷痕沙上帶昏潮。誰夢與蘭苕。
6、寒玉瘦,霜霰信相催。粉淚空流妝點在,羊車曾傍翠枝來。龍笛莫輕裁。
7、江南岸,雲樹半晴陰。帆去帆來天亦老,潮生潮落日還沈。南北別離心。
8、江南草,如種復如描。深映落花鶯舌亂,綠迷南浦客魂消。日日斗青袍。
9、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10、江南酒,何處味偏濃。醉卧春風深巷裡,曉尋香旆小橋東。竹葉滿金鍾。
11、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12、江南水,江路轉平沙。雨霽高煙收素練,風晴細浪吐寒花。迢遞送星槎。
13、江南未雪梅花白,憶梅人是江南客。
14、江南雪,輕素剪雲端。瓊樹忽驚春意早,梅花偏覺曉香寒。冷影褫清歡。
15、江南燕,輕揚綉簾風。二月池塘新社過,六朝宮殿舊巢空。頡頏恣西東。
16、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17、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18、江南雨,風送滿長川。碧瓦煙昏沈柳岸,紅綃香潤入梅天。飄灑正瀟然。
19、江南月,清夜滿西樓。雲落開時冰吐鑒,浪花深處玉沈鉤。圓缺幾時休。
20、江南竹,清潤絕纖埃。深徑欲留雙鳳宿,後庭偏映小桃開。風月影徘徊。
4. 描繪「寒生梅萼小,春入柳絲嬌」所展現的畫面
梅一作姓氏梅姓家族始祖 商朝諸侯梅伯 戰國末年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所作的《楚辭天問篇》,有「梅伯受醢」的文句.這位梅伯就是3000年以來梅姓人的始祖. 梅姓的源自3000多年前的商朝諸侯梅伯,有許許多多的考據資料可恁,譬如,《唐書宰相世系表》指出:「系出子姓,殷王太丁封弟於梅是為梅伯,後以國為氏」;另一項宋濂的《梅府君墓誌銘》也更詳細地指出:「梅本子姓,其先梅伯,為殷紂所廢,周武王既伐紂,封伯諸孫黃梅,號曰忠侯,遂以梅為氏」. 上述的一書一銘,《唐書》是宋代大學者歐陽修的作品,《梅府君墓誌銘》則出自明初學者宋濂的手筆,可見得梅姓的源自梅伯,是自古以來就已被認定的. 梅伯,是商朝的諸侯,也就是上古聖君商湯的子姓子孫,他在被紂王將身「殖醢」而慘死之後,等到周武王滅紂興周,就把他的孫子封為忠侯,其子孫並且開始「以王父字為氏」而姓了梅——這就是梅氏的來源.他們的歷史,至少也在3000年以上,可當「源遠流長」四個字而無愧. 早期的梅氏,根據《姓氏考略》的記載,主要是活躍於現在的河南省汝南縣一帶,換言之,後來各地的梅姓人家,應該也是從這里逐漸分支出去的. 不過,《姓氏考略》也指出,在南北朝的五胡亂華時期以後,本來源自商湯的梅氏,已經不再是「僅此一家」,而增加了至少兩支新的血輪,那就是南蠻和北狄的先後改姓為梅.該書是這樣記載的:「南蠻有梅姓,見《魏志》,北狄奚酋長有梅姓,見《唐書》.」 得姓於周朝初年的梅氏,到了西漢末年,便已逐漸從發源地的河南,逐漸播遷到了現在江西省九江一帶,當時十分有名氣的高士梅福,便是九江壽春人. 宋、明之際,在歷史上揚名顯親的梅姓人士很多,在文壇上,他們固然大放光芒,像梅詢、梅堯臣等人,都是備受後世推崇的文人學者;在事功方面,曾經助岳飛討賊有功的梅成和,以及在明代靖難之變時盡忠維護惠文帝的大臣梅殷等,都是受人敬仰的人物. ===============================================一作植物名學名:Prunus mume (Sieb.) Sieb.et zucc. 英文名:Plum 科名:薔薇科 Rosaceae 落葉喬木,高可達10米;小枝綠色,無毛.葉片寬卵形或卵形,長4—10厘米,寬2—5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細密鋸齒,背面色較淺.花單生或2朵簇生,先葉開放,白色或淡紅色,芳香,直徑2—2.5厘米;花柄短或幾無;萼簡鍾狀,常帶紫紅色,萼片花後常不反折;心皮有短柔毛.核果近球形,兩邊扁,有縱溝,直徑2—3厘米,綠色至黃色,有短柔毛.花期3月,果期5—6月. 全國各地都有栽培;本省以南部地區栽培較普遍,作為經濟果樹栽培的僅洞庭東西山及蘇州光福一帶,是我國著名梅區之一. 變種和品種極多,可分花梅及果梅兩類.花梅主要供觀.果梅其果實主要作加工或葯用,一般加工製成各種蜜餞和果醬;用青梅加工製成烏梅供葯用,為收斂劑,能治痢疾,並有鎮咳、祛痰、解熱、殺蟲等功效,又為提取枸櫞酸的原料;花蕾能開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成粉末治黃疽有效.本種植物對氟化氫污染敏感,可以用來監測大氣氟化物行染.未成熟果實含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等;種子含苦杏仁苷 ;花含揮發油,油中含苯甲醛、苯甲酸等. 【mei】 梅 plum;梅 (1) 楳、槑 méi (2) (形聲.從木,每聲.本義:楠木) (3) 同本義 [nanmu (Phoebe zhennan)] 其木多梅梓.――《山海經·中山經》有條有梅.――《詩·秦風·終南》墓門有梅.――《詩·陳風·墓門》.按,子青不可食. (4) 梅樹 [Japanese apricot;plum].薔薇科,落葉喬木,少有灌木.早春開花,後生葉芽.花以白色、淡紅色為主.氣味清香.核果近球形,未熟時為青色,成熟後一般呈黃色,味極酸靈山其木多桃李梅杏.――《山海經·中山經》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清·龔自珍《病梅館記》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 (5) (梅:這里指梅的枝幹.以……為固定結構,至今延用,在此可不譯.以,介詞;為,動詞.直、正:直為不曲,正為不斜.欹:傾斜、歪.景:景緻,文中指可供人觀賞的形態.姿、景、態(形態),均為中性詞,在文中均用作褒義詞.則:就,承接連詞).又如:梅圃(種植梅樹的園地);梅屏(成排如屏的梅樹);梅溪(旁植梅樹的溪水) (6) 梅樹的果實,稱酸果,即酸梅子 [plum] 摽有梅.――《詩·召南·摽有梅》.陸疏:「杏類也.」 (7) 又如:梅仁(梅實之仁);梅瓜(以梅子汁腌制的瓜);梅汁(梅子製成的調味汁液或飲料);梅林止渴(猶言望梅止渴) (8) 梅樹的花 [plum blossom].也指臘梅科的臘梅花.如:梅英(梅花);梅亭(觀賞梅花的亭閣);梅骨(梅花的風骨) (9) 節候名 [the rainy season].如:梅天(梅雨時節的天氣);梅月(農歷四月,亦泛指梅雨季節);梅風(黃梅季節的風) (10) 通「枚」.馬鞭 [horsewhip] 穆王七梅,夫何為周流?――《楚辭·天問》 (11) 通「莓」.[berry] 入榛薄,食薦梅.――《淮南子·覽冥》 (12) 姓梅毒 méidú [syphilis] 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後天患者 95%由性交引起,先天者由孕婦傳給胎兒,病原體為梅毒螺旋體,臨床病程分三期,持續多年,可侵害許多器官和組織梅花 méihuā (1) [Japanese apricot;meihua;mei flower]∶梅樹的花 (2) [wintersweet] [方]∶臘梅 (3) [mei flower]∶梅花形的梅花翅.――《聊齋志異·促織》梅花嶺記 méihuā lǐng jì [Meihua ling ji,topic of an article] 梅花嶺,在揚州(今江蘇揚州市)廣儲門外,明代知州吳秀疏浚運河積土而成,因山上種植許多梅樹,故名.記,文體名;是一種以記事為主的文體梅蘭芳 méi lánfāng [Mei Lanfang] (1894―1961) 京劇表演藝術家.名瀾,字畹華,原籍江蘇泰州,生於北京.出身京劇世家,8歲學戲,11歲登台.在長期的舞台實踐中,對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化妝各方面都不斷有所創造發展,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世稱「梅派」,影響很大.論著編有《梅蘭芳文集》,常演劇目編有《梅蘭芳演出劇目選集》,另有自述傳記《舞台生活40年》梅香 méixiāng [maidservant] 丫頭,舊時婢子的別稱兩個梅香,一日伏侍到晚,精神睏倦,亦皆睡了.――《水滸傳》梅雨 méiyǔ [intermittent drizzles in the rainy season] 指初夏江淮流域持續較長的陰雨天氣,正值梅子黃熟,故稱梅子 méizi [mume;Japanese apricot] 梅樹的果實梅 méi ㄇㄟˊ (1) 落葉喬木,品種很多,性耐寒,初春開花,有白、紅等顏色,分五瓣,香味很濃,果實球形,味酸:~花.~子. (2) 姓. 梅,古代又稱「報春花」.中國人視梅為吉祥物,以為吉慶的象徵.梅有「回德」之說:「梅具四德,初生為元,開花如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又說梅五瓣,象徵五福,即快樂、幸福、長壽、順利與和平.舊時春聯有「梅開五福,竹報三多」.梅在冬春之交開花,耐寒開放,「獨天下而春」,是傳春報喜的象徵.梅又以「清雅俊逸」、「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而被喻為民族精華,為世人敬重.常見的吉利畫有、〈竹梅雙喜〉、〈喜報春光〉等. 我國古代愛國詩人陸游和新中國領袖毛澤東曾作過與梅有關的詞. 梅的詩詞卜運算元·詠梅 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運算元·詠梅 毛澤東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山園小梅 林和靖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黃金樽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陸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陸游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裏,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 雜詩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裏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裏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裏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資訊,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冬日雜興 宋·張耒 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 綠蔬挑甲短,紅蠟點花開. 冰雪如何有,東風日夜回. 再和楊公濟梅花 宋·蘇軾 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摧. 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贈嶺上梅 宋·蘇軾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墨梅 宋·朱熹 夢裏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題楊補之畫 宋·樓鑰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香.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從張仲謀乞臘梅 宋·黃庭堅 聞君寺後野梅發,香蜜染成宮樣黃. 不擬折來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釣雪舟倦睡 宋·楊萬里 小閣明窗半掩門,看書作睡正昏昏. 無端卻被梅花惱,特地吹香破夢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 瓶梅 宋·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雲淡月知. 紅梅 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 今年好為使君開.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 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 夏馥從來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立春日賞紅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東風轉斗杓,陌頭楊柳雪才消. 曉來一樹如繁杏,開向孤村隔小橋. 應是化工嫌粉瘦,故將顏色助花嬌. 青枝綠葉何須辨,萬卉叢中奪錦標. 憶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膚,昔年伴我向西湖. 別來幾度春風換,標格而今似舊無. 西湖梅 元·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鴛鴦梅 元·馮子振 並蒂連技朵朵雙,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畫角驚吹散,片影分飛最可傷. 題畫墨梅 元·陶宗儀 明月孤山處士家,湖光寒浸玉橫斜. 似將篆籀縱橫筆,鐵線圈成個個花. 陽山道中 元·釋善住 雨余春澗水爭分,野雉雙飛過古墳. 眼見人家住深塢,梅花繞屋不開門. 春晚雜興 元·方回 芳草茸茸沒屨深,清和天氣潤園林. 霏微小雨初晴處,暗數青梅立樹陰. 冬詞 元·郭鈺 疏林晴旭散啼鴉,高閣朱簾 地遮. 為問王孫歸也未?玉梅開到北枝花. 寄跡武塘賦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卻憶故園梅,雪掩寒山徑不開. 明月愁心兩相似,一枝素影待人來. 題畫梅 明·徐渭 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 不信試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 王元章倒枝畫梅 明·徐渭 皓態孤芳壓俗姿,不堪復寫拂雲枝. 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 題畫 明·唐寅 雪壓江村陣作寒,園林俱是玉英攢. 急須沽酒澆清凍,亦有疏梅喚客看. 早春 明·陳繼儒 春風無力柳條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欲向主人借鋤插,掃開殘雪種梅花. 宋徽宗畫半開梅 明·趙友同 上皇朝罷酒初酣,寫出梅花蕊半含. 惆悵汴宮春去後,一枝流落到江南. 畫梅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籬邊遙見兩三枝. 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話尋常草木知. 畫梅 明·陳道復 竹籬巴外野梅香,帶雪分來入醉鄉. 紙張獨眠春自在,漫勞車馬笑人忙. 畫梅 明·陳道復 梅花得意佔群芳,雪後追尋笑我忙. 折取一技懸竹杖,歸來隨路有清香. 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雙梅樹,庭前昨夜風. 不知何處笛,並起一聲中. 早梅 明·通潤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 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 丁卯新正三日寫梅 明·李日華 檀口粉肋含笑語,春風拂拂為開懷. 酒人得此添狂興,詩句從天潑下來. 題畫詩冊頁 清·普荷 無事不尋梅,得梅歸去來. 雪深春尚淺,一半到家開. 山中雪後 清·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睛雲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畫梅 清·金農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樓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滿把,如知明月是前身. 題唐解元小景 清·惲壽平 雪後輕橈入翠微,花溪寒氣上春衣. 過橋南岸尋春去,踏遍梅花帶月歸. 題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兩行,畫空疏影滿衣裳. 冰華化雪月添白,一日東風一日香. 早梅 清·寧調元 ??紫嫣紅恥效顰,獨從末路見精神. 溪山深處蒼崖下,數點開來不借春. 枯梅 清·吳淇 奇香異色著林端,百十年來忽興闌. 盡把精華收拾去,止留骨格與人看. 題畫梅 清·李方膺 梅花此日未生芽,旋轉乾坤屬畫家. 筆底春風揮不盡,東塗西抹總開花. 題畫梅 清·李方膺 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 願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 梅花詩 清·俞樾內子 耐得人間雪與霜,百花頭上爾先香. 清風自有神仙骨,冷艷偏宜到玉堂. 和內子梅花詩 清·俞樾 庭院無塵夜有霜,見來不是等閑香. 寒宵同作羅浮夢,絕勝東坡在雪堂. 雨中元墓探梅 清·宋犖 探梅冒雨興還生,石逕鏗然杖有聲. 雲影花光乍吞吐,松濤岩溜互喧爭. 韻宜禪榻閑中領,幽愛園扉破處行.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題名. 落梅 清·律然 和風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裏聞. 林下積來全是雪,嶺頭飛去半為雲. 不須橫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紛紛. 梅 花 詩 高啟 瓊枝只合在瑤台,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絕幾回開. 《紅樓夢》訪妙玉乞紅梅 曹雪芹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 入世冷桃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 槎椏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紅樓夢》詠紅梅花(紅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已笑東風. 魂飛庾嶺春難辨,霞隔羅浮夢未通. 綠萼添妝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 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 《紅樓夢》詠紅梅花 (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艷先迎醉眼開. 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 誤吞丹葯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 江北江南春燦爛,寄言蜂蝶漫疑猜. 《紅樓夢》詠紅梅花 (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條艷是花,春妝兒女竟奢華. 閑廳曲檻無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夢冷隨紅袖笛,遊仙香泛絳河槎. 前身定是瑤台種,無復相疑色相差. 贈范曄 南北朝 陸凱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早梅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旁傍溪橋. 不知進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寒夜 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梅 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真適園梅花盛放 王 鏊 花間小坐夕陽遲, 香雪千枝與萬枝. 自入春來無好句, 杖藜到此忽成詩. 《雜詩》之一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初識梅花 盧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 江南好斷北人腸. 胭脂桃頰梨花粉, 共作寒梅一面妝. 次韻中玉早梅 黃庭堅 折得寒香不露機, 小穸斜日兩三枝. 羅帷翠葉深調護, 已被游蜂聖得知. 十一月後庭花盛開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開, 開時曾達千百回. 春風豈是多情思, 相伴花前去又來. 墨 梅 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詠梅詞 暗香疏影 姜夔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裏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 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裏,飛近蛾綠.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 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卜運算元·詠梅 宋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臨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 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 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殢人嬌·後亭梅開有感 李清照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樓楚館,雲間水遠. 清晝永,憑欄翠簾低卷. 坐上客來,尊前酒滿,歌聲共水流雲斷. 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待西樓,數聲羌管. 孤雁兒 李清照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 沈香煙斷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 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玉樓春·紅梅 李清照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末? 不知醞藉幾多時,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 要來小看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5. 含有江南的詩句
1、江南好 白居易-唐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2、憶江南 皇甫松-唐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3、憶江南 劉禹錫-唐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
4、望江南 蘇東坡-宋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5、雙調望江南 壽秋水 劉辰翁-宋
齊眉舉,彩侍紫霞記。天上九朝島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人唱自家詞
籬下菊,醉把一枝枝。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風記我一聯詩。留著晚香時
6、江南好、憶江南 趙師俠-宋
天共水,水遠與天連。天凈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兩相兼。月映水中天
人與景,人景古難全。景若佳時心自快,心遠樂處景應妍。休與俗人言
7、望江南 周邦彥-宋
游妓散,獨自繞回堤。芳草懷煙迷水曲,密雲銜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牆外見花尋路轉,柳陰行馬過鶯啼。無處不凄凄
8、憶江南 溫庭筠-唐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9、望江南 李煜-唐?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10、望江南、憶江南 -王琪(原詩太長,首尾句子代表,此詩比較復雜,寫了江南岸、草、水、燕、月、酒、雪、雨、竹,全面展開比較復雜。)
江南岸,雲樹半晴陰。帆去帆來天亦老,潮生潮落日還沈。南北別離心
興廢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煙漁市曉,柳邊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臨
江南竹,清潤絕纖埃。深徑欲留雙鳳宿,後庭偏映小桃開。風月影徘徊
寒玉瘦,霜霰信相催。粉淚空流妝點在,羊車曾傍翠枝來。龍笛莫輕裁
6. 江南古詩
【年代】:漢
【作者】:兩漢樂府
【作品】:江南
【內容】: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憶江南》(之一)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之二)
白居易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憶江南》(之三)
白居易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年代】:漢
【作者】:兩漢樂府
【作品】: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年代】:南北朝
【作者】:柳惲
【作品】:江南曲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華復應晚。
不道新知樂,只言行路遠。
【年代】:南北朝
【作者】:蕭衍
【作品】:子夜四時歌
【內容】:夏歌
江南蓮花開,紅光覆碧水。
色同心復同,藕異心無異。
【年代】:唐五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江南春
青門柳枝軟無力,東風吹作黃金色。
街前酒薄醉易醒,滿眼春愁消不得。
【年代】:唐五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憶江南
江南憶,
其次憶吳宮。
吳酒一杯春竹葉,
吳娃雙舞醉芙蓉,
早晚復相逢。
《憶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年代】:唐五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憶江南
江南憶,
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杜甫
【作品】: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杜牧
【作品】: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送人游吳》——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杜牧
【作品】:江南春絕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年代】:唐五代
【作者】:馮延巳
【作品】:菩薩蠻
沉沉朱戶橫金鎖,
紗窗月影隨花過。
燭淚欲闌干,
落梅生晚寒。
寶釵橫翠鳳,
千里香屏夢。
雲雨已荒涼,
江南春草長。
【年代】:唐五代
【作者】:馮延巳
【作品】:憶江南
今日相逢花未發,
正是去年,別離時節。
東風次第有花開,
恁時須約卻重來。
重來不怕花堪折,
只怕明年,花發人離別。
別離若向百花時,
東風彈淚有誰知。
【年代】:唐五代
【作者】:馮延巳
【作品】:憶江南
雲歲迎春樓上月,
正是西窗,夜涼時節。
玉人貪睡墜釵雲,
粉消香薄風天真。
人非風月長依舊,
破鏡塵箏,一夢經年瘦。
今宵簾幕揚花陰,
空餘枕淚獨傷心。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賀
【作品】:江南弄
江中綠霧起涼波,天上疊潤巘紅嵯峨。
水風浦雲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鱸魚千頭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綠。
吳歈越吟未終曲,江上團團貼寒玉。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青玉案
【內容】:山林積雪
梵宮百尺同雲護,
漸白滿蒼苔路。
破臘梅花□早露。
銀濤無際,玉山萬里,
寒罩江南樹。
鴉啼影亂天將暮,
海月纖痕映煙霧。
修竹低垂孤鶴舞。
楊花風弄,鵝毛天剪,
總是詩人誤。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望江南
多少淚,斷臉復橫頤。
心事莫將和淚說,
鳳笙休向淚時吹。
腸斷更無疑。
【年代】:唐五代
【作者】:劉禹錫
【作品】:踏歌詞
日暮江南聞竹枝,南人行樂北人悲。
自從雪裡唱新曲,直到三春花盡時。
【年代】:唐五代
【作者】:王建
【作品】:江南三台
樹頭花落花開,道上人去人來。
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幾度三台。
【年代】:唐五代
【作者】:韋應物
【作品】:調笑
河漢,河漢,
曉掛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
江南塞北別離。
離別,離別,
河漢雖同路絕。
【年代】:唐五代
【作者】:韋庄
【作品】:古別離
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雲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年代】:北宋
【作者】:韋庄
【作品】:菩薩蠻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欲斷腸。
【年代】:北宋
【作者】:韋庄
【作品】:菩薩蠻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保。
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
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年代】:唐五代
【作者】:溫庭筠
【作品】:夢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年代】:唐五代
【作者】:溫庭筠
【作品】:夢江南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
搖曳碧雲斜。
【年代】:唐五代
【作者】:溫庭筠
【作品】:菩薩蠻
寶函鈿雀金□□,沉香關上吳山碧。
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
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
【年代】:唐五代
【作者】:張九齡
【作品】:感遇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惟所遇,循環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年代】:北宋
【作者】:賀鑄
【作品】:更漏子
上東門,門外柳,贈別每煩纖手。
一葉落,幾番秋,江南獨倚樓。
曲闌干,凝佇久,薄暮更堪搔首。
無際恨,見閑愁,侵尋天盡頭。
【年代】:北宋
【作者】:黃庭堅
【作品】:虞美人
【內容】:宜州見梅作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小來開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因妒,飄到眉心住。
平生個里願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年代】:北宋
【作者】:寇準
【作品】:江南春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遠,
斜日杏花飛。
江南春盡離腸斷,
蘋滿汀洲人未歸。
【年代】:北宋
【作者】:柳永
【作品】:迷神引
一葉扁舟輕帆卷,暫泊楚江南岸。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
煙斂寒林簇,畫屏展。
天際遙山小,黛眉淺。
舊賞輕拋,到此成遊宦。
覺客程勞,年光晚。
異鄉風物,忍蕭索、當愁眼。
帝城賒,秦樓阻,旅魂亂。
芳草連空闊,殘照滿。
佳人無消息,斷雲遠。
【年代】:北宋
【作者】:舒亶
【作品】:虞美人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
背飛雙燕貼雲寒,獨問小樓東畔倚闌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年代】:北宋
【作者】:蘇軾
【作品】:洞仙歌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
分付新春與垂柳。
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
誰見金絲弄晴畫?
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
無個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年代】:北宋
【作者】:蘇軾
【作品】:水調歌頭
【內容】: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落日綉簾卷,亭下水連空。
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
堪笑蘭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年代】:北宋
【作者】:蘇軾
【作品】:望江南
【內容】:超然台作
春未老,
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
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
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作品】: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作品】:題西太一宮壁
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
【年代】:北宋
【作者】:王觀
【作品】:卜運算元
【內容】: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年代】:北宋
【作者】:晏幾道
【作品】:蝶戀花
夢入江南煙水路,
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
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
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年代】:北宋
【作者】:晏幾道
【作品】:蝶戀花
千葉早梅誇百媚,
笑面凌寒,內樣妝先試。
月臉冰肌香細膩,風流新稱東君意。
—捻年光春有味,
江北江南,更有誰相比。
橫玉聲中吹滿地,好枝長恨無人寄。
【年代】:北宋
【作者】:晏幾道
【作品】:胡搗練
小亭初報一枝梅,惹起江南歸興。
搖蹼玉溪風景,水漾橫斜影。
異香直到醉鄉中,醉後還因香醒。
好是玉容相並,人與花爭瑩。
【年代】:北宋
【作者】:晏幾道
【作品】:菩薩蠻
江南未雪梅花白,憶梅人是江南客。
猶記舊相逢,淡煙微月中。
玉容長有信,一笑歸來近。
懷遠上樓時,晚雲和雁低。
【年代】:北宋
【作者】:晏幾道
【作品】:清商怨
庭花香信尚淺,最玉樓先暖。
夢覺春衾,江南依舊遠。
回紋錦字暗剪,
漫寄與、也應歸晚。
要問相思,天涯猶自短。
【年代】:北宋
【作者】:晏幾道
【作品】:生查子
春從何處歸,試向溪邊問。
岸柳弄嬌黃,隴麥回青潤。
多情美少年,屈指芳菲近。
誰寄嶺頭梅,來報江南信。
【年代】:北宋
【作者】:晏幾道
【作品】:玉樓春
紅綃學舞腰肢軟,旋織舞衣宮樣染。
織成雲外雁行斜,染作江南春水淺。
露桃宮里隨歌管,—曲霓裳紅日晚。
歸來雙袖酒成痕,小字香箋無意展。
【年代】:唐五代
【作者】:楊億
【作品】:少年游(江南節物)
江南節物,水昏雲淡,飛雪滿前村。
千尋翠嶺,一枝芳艷,迢遞寄歸人。
壽陽妝罷,冰姿玉態,的的寫天真。
等閑風雨又紛紛,更忍向、笛中聞。
【年代】:北宋
【作者】:葉夢得
【作品】:賀新郎
睡起流鶯語,掩蒼苔房櫳向晚,亂紅無數。
吹盡殘花無人見,惟有垂楊自舞。
漸暖靄、初回輕暑。
寶扇重尋明月影,暗塵侵、上有乘鸞女。
驚舊恨,遽如許。
江南夢斷橫江渚。
浪粘天、葡萄漲綠,半空煙雨。
無限樓前滄波意,誰采蘋花寄取?
但悵望、蘭舟容與,
萬里雲帆何時到?送孤鴻、目斷千山阻。
誰為我,唱金縷。
【年代】:北宋
【作者】:張先
【作品】:江南柳(隋堤遠)
隋堤遠,波急路塵輕。
今古柳橋多送別,
見人分袂亦愁生,何況自關情?
斜照後,新月上西城。
城上樓高重倚望,
願身能似月亭亭,
千里伴君行。
【年代】:北宋
【作者】:張先
【作品】:漁家傲
巴子城頭青草暮,巴山重疊相逢處。
燕子占巢花脫樹。杯且舉,瞿堂水闊舟難渡。
天外吳門青雪路,君家正在吳門住。
贈我柳枝情幾許。春滿縷,為君將入江南去。
【年代】:北宋
【作者】:周邦彥
【作品】:解連環
怨懷無托。嗟情人斷絕,信音遼邈。
縱妙手能解連環,似風散雨收,霧輕雲薄。
燕子樓空,暗塵鎖一床弦索。
想移根換葉,盡是舊時手種紅葯。
汀州漸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漫記得、當日音書,把閑言閑語,待總燒卻。
水驛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棄今生、對花對酒,為伊淚落。
【年代】:北宋
【作者】:周邦彥
【作品】:滿庭芳
【內容】: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佳樹清園。
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
人靜鳥鳶自樂,小橋外、新淥濺濺。
憑闌久,黃蘆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漂流翰海,來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作品】:憶秦娥
樓陰缺,欄桿影卧東廂月。
東廂月,一天風露,杏花如雪。
隔煙催漏金虯咽,羅幃暗淡燈花結。
燈花結,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年代】:南宋
【作者】:姜夔
【作品】:淡黃柳
【內容】:(正平調近)
客居合肥南城赤闌橋之西,巷陌凄涼,與江左異,唯柳色夾道,依依可憐。因度此闋,以紓客懷。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
馬上單衣寒惻惻。
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強摧酒、小橋宅。
怕梨花落盡成秋色。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年代】:南宋
【作者】:姜夔
【作品】:滿江紅
【內容】:滿江紅舊調用仄韻,多不協律。如末句雲「無心撲」三字,歌者將「心」字融入去聲,方協音律。予欲以平韻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聞遠岸簫鼓聲,問之舟師,雲「居人為此湖神姥壽也。」予因祝曰:「得一席風徑至居巢,當以平韻滿江紅為迎送神曲。」言訖,風與筆俱駛,頃刻而成。末句雲「聞佩環」,則協律矣。書於綠箋,沉於白浪,辛亥正月晦也。是年六月,復過祠下,因刻之柱間。有客來自居巢雲:「土人祠姥,輒能歌此詞。」按曹操至濡須口,孫權遺操書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操曰:「孫權不欺孤」,乃撤軍還。濡須口與東關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歸其功於姥雲。
仙姥來時,正一望、千頃翠瀾。
旌旗共亂雲俱下,依約前山。
命駕群龍金作軛,相從諸娣玉為冠。
躦夜深、風定悄無人,聞佩環。
神奇處,君試看。奠淮右,阻江南。
遣六丁雷電,別守東關。
卻笑英雄無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瞞。
又怎知、人在小紅樓,簾影間。
【年代】:南宋
【作者】:王沂孫
【作品】:高陽台
【內容】: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
殘雪庭陰,輕寒簾影,霏霏玉管春葭。
小帖金泥,不知春是誰家?
相思一夜窗前夢,奈個人、水隔天遮。
但凄然,滿樹幽香,滿地橫斜。
江南自是離愁苦,況游驄古道,歸雁平沙。
怎得銀箋,殷勤說與年華。
如今處處生芳草,縱憑高不見天涯。
更消他,幾度東風,幾度飛花。
1)小橋:
小橋柳
【唐】白居易
細水涓涓似淚流,日西惆悵小橋頭。
衰楊葉盡空枝在,猶被霜風吹不休。
題大安池亭
【唐】雍陶
幽島曲池相隱映,小橋虛閣半高低。
好風好月無人宿,夜夜水禽船上棲。
(2)流水:
杭州送裴大澤赴廬州長史
【唐】李白
西江天柱遠,東越海門深。去割慈親戀,行憂報國心。
好風吹落日,流水引長吟。五月披裘者,應知不取金。
洞庭入澧江寄巴丘故人
【唐】李群玉
四月桑半枝,吳蠶初弄絲。江行好風日,燕舞輕波時。
去事旋成夢,來歡難預期。唯憑東流水,日夜寄相思。
(3)粉牆:
新月
【唐】方干
入夜天西見,蛾眉冷素光。潭魚驚釣落,雲雁怯弓張。
隱隱臨珠箔,微微上粉牆。更憐三五夕,仙桂滿輪芳。
題東林十八賢真堂
【唐】齊己
白藕花前舊影堂,劉雷風骨畫龍章。
共輕天子諸侯貴,同愛吾師一法長。
陶令醉多招不得,謝公心亂入無方。
何人到此思高躅,嵐點苔痕滿粉牆。
(4)碧瓦(黛瓦,無)
越王樓歌
【唐】杜甫
綿州州府何磊落,顯慶年中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樓,碧瓦朱甍照城郭。
樓下長江百丈清,山頭落日半輪明。
君王舊跡今人賞,轉見千秋萬古情。
碧瓦
【唐】李商隱
碧瓦銜珠樹,紅輪結綺寮。無雙漢殿鬢,第一楚宮腰。
霧唾香難盡,珠啼冷易銷。歌從雍門學,酒是蜀城燒。
柳暗將翻巷,荷欹正抱橋。鈿轅開道入,金管隔鄰調。
夢到飛魂急,書成即席遙。河流沖柱轉,海沫近槎飄。
吳市蠀蛦甲,巴賨翡翠翹。他時未知意,重疊贈嬌饒。
7. 描寫江南的詩句
三下江南
一下江南到蘇杭,
人間變天堂。
二下江南到桂林,
好山好水還有夢中人。
三下江南到昆明,
花開萬山紅。
一切盡在不言中,
自古以來無官一身輕。
8. 一月到十二月開花的植物分別有哪些
1月迎春花,康乃馨,南天竹,梅花
2月杏花,報春花,山茶花
3月桃花,玉蘭花,春蘭
5月牡丹花,月季花,八仙花
6月荷花,牽牛花,白蘭,八仙花
7月梔子花,夾竹桃,美人蕉
8月桂花,三角花,大麗花
9月米蘭,葉子花,珊瑚豆
10月芙蓉花,果石榴
11月水仙花,秋菊,四季海棠
12月臘梅花,冬珊瑚,一品紅
(8)九江臘梅花擴展閱讀
新手澆花注意事項:
①殘茶澆花殘茶用來澆花,既能保持土質水分,又能給植物增添氮等養料。但應視花盆濕度情況,定期地有分寸地澆,而不能隨倒殘茶隨澆。
②變質奶澆花牛奶變質後,加水用來澆花,有益於花兒的生長。但對水要多些,使之比較稀釋才好。未發酵的牛奶不宜澆花,因其發酵時產生大量的熱量,會「燒」根(爛根)。
③涼開水澆花用涼開水澆花,能使花木葉茂花艷,並能促其早開花。若用來澆文竹,可使其枝葉橫向發展,矮生密生。
④溫水澆花冬季天冷水涼,用溫水澆花為宜。最好將水放置室內,待其同室溫相近時再澆。如果能使水溫達到35℃時再去澆,則更好。
⑤淘米水澆花經常用淘米水澆米蘭等花卉,可使其枝葉茂盛,花色鮮艷。
⑥家中無人時的澆花愛養花的人,如因探親或外出辦事十天半月不在家,沒人澆花。這時,可將一個塑料袋裝滿水,用針在袋底刺一個小孔,放在花盆裡,小孔貼著泥土,水就會慢慢滲漏出來潤濕土壤。孔的大小需掌握好,以免水滲漏太快。或者在花盆旁放一盛滿涼水的器皿,找一根吸水性較好的寬布條,一端放入器皿水中,另一端埋入花盆土裡,這樣,至少半個月左右土質可保持濕潤,花不致枯死。
9. 九江有粉色的季季紅嗎
沒有,南昌很多。
梅花 12、 月蘭花 2、 月荷花 6、 月石榴花5、 月薔薇花 4、 月桃花 3、 月臘梅花 1 、月水仙花 11 、月芙蓉花 10 、月菊花 9、 月桂花 8 、月鳳仙花 7、月梅:12月、—翌年3月、 臘梅:應稱蠟梅11。
10. 關於江南的文學問題
泊船瓜洲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體裁:【七絕】 類別:【羈旅】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江南逢李龜年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絕】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澡蘭香 淮安重午
年代:【宋】 作者:【吳文英】 體裁:【詞】
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銀瓶露井,彩箑雲窗,往事少年依約。為當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黍夢光陰漸老,汀洲煙箬。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沈魄。薰風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念秦樓、也擬人歸,應翦菖浦自酌。但悵望、一屢新蟾,隨人天角。
鶯啼序
年代:【宋】 作者:【吳文英】 體裁:【詞】
殘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綉戶。燕來晚、飛入西城,似說春事遲暮。畫船載、清明過卻,晴煙冉冉吳宮樹。念羈情游盪,隨風化為輕絮。十載西湖,傍柳系馬,趁嬌塵軟霧。溯紅漸、招入仙溪,錦兒偷寄幽素。倚銀屏、春寬夢窄,斷紅濕、歌紈金縷。暝堤空,輕把斜陽,總還鷗鷺。幽蘭旋老,杜若還生,水鄉尚寄旅。別後訪、六橋無信,事往花委,瘞玉埋香,幾番風雨。長波妒盼,遙山羞黛,漁燈分影春江宿,記當時、短楫桃根渡。青樓彷佛,臨分敗壁題詩,淚墨慘澹塵土。危亭望極,草色天涯,吹鬢侵半薴。暗點檢、離痕歡唾,尚染鮫綃,�鳳迷歸,破鸞慵舞。殷勤待寫,書中長恨,藍霞遼海沈過雁,漫相思、彈入哀箏柱。傷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
書室明暖終日婆娑其間倦則扶杖至小園戲作長
年代:【宋】 作者:【陸游】
美睡宜人勝按摩,江南十月氣猶和。
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風高時送雁聲過。
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
江南
年代:【漢】 作者:【漢無名氏】 體裁:【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贈范曄
年代:【南北朝】 作者:【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
菩薩蠻
年代:【唐】 作者:【韋庄】 體裁:【詞】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
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江南曲
年代:【南北朝】 作者:【柳惲】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華復應晚。
不道新知樂,只言行路遠。
楊花曲
年代:【南北朝】 作者:【湯惠休】
葳蕤華結情,婉轉風含思。
掩涕守春心,折蘭還自遺。
江南相思引,多嘆不成音。
黃鶴西北去,銜我千里心。
深堤下生草,高城上入雲。
春人心生思,思心常為君。
南湖春早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七律】
風回雲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春夢
年代:【唐】 作者:【岑參】 體裁:【七古】
洞房昨夜春風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
謁金門
年代:【宋】 作者:【陳克】 體裁:【詞】
愁脈脈。目斷江南江北。煙樹重重芳信隔。小樓山幾尺。細草孤雲斜日。一向弄晴天色。簾外落花飛不得。東風無氣力。
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年代:【唐】 作者:【戴叔倫】 體裁:【五律】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還作江南會,翻疑夢里逢。
風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蛩。
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鍾。
菩薩蠻
年代:【唐】 作者:【馮延巳】 體裁:【詞】
沉沉朱戶橫金鎖,
紗窗月影隨花過。
燭淚欲闌干,
落梅生晚寒。
寶釵橫翠鳳,
千里香屏夢。
雲雨已荒涼,
江南春草長。
夢江南
年代:【唐】 作者:【皇甫松】 體裁:【詞】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
閑夢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蕭蕭。
人語驛邊橋。
青玉案
年代:【唐】 作者:【李煜】 體裁:【詞】
梵宮百尺同雲護,
漸白滿蒼苔路。
破臘梅花□早露。
銀濤無際,玉山萬里,
寒罩江南樹。
鴉啼影亂天將暮,
海月纖痕映煙霧。
修竹低垂孤鶴舞。
楊花風弄,鵝毛天剪,
總是詩人誤。
踏歌詞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樂府】
日暮江南聞竹枝,
南人行樂北人悲。
自從雪裡唱新曲,
直到三春花盡時。
古別離
年代:【唐】 作者:【韋庄】
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雲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菩薩蠻
年代:【唐】 作者:【韋庄】 體裁:【詞】
如今卻憶江南樂,
當時年少春衫薄。
騎馬倚斜橋,
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
醉入花叢宿。
此度見花枝,
白頭誓不歸。
玉樓春
年代:【宋】 作者:【晏幾道】 體裁:【詞】
紅綃學舞腰肢軟,旋織舞衣宮樣染。
織成雲外雁行斜,染作江南春水淺。
露桃宮里隨歌管,—曲霓裳紅日晚。
歸來雙袖酒成痕,小字香箋無意展。
菩薩蠻
年代:【唐】 作者:【溫庭筠】 體裁:【詞】
寶函鈿雀金鸚鵬,
沉香閽上吳山碧。
楊柳又如絲,
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
芳草江南岸。
鸞鏡與花枝,
此情誰得知。
玉蝴蝶
年代:【唐】 作者:【溫庭筠】 體裁:【詞】
秋風凄切傷離,
行客未歸時。
塞外草先衰,
江南雁到遲。
芙蓉凋嫩臉,
楊柳墮新眉。
搖落使人悲,
斷腸誰得知。
江南春
年代:【宋】 作者:【寇準】 體裁:【詞】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遠,
斜日杏花飛。
江南春盡離腸斷,
蘋滿汀洲人未歸。
迷神引
年代:【宋】 作者:【柳永】 體裁:【詞】
一葉扁舟輕帆卷,暫泊楚江南岸。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
煙斂寒林簇,畫屏展。
天際遙山小,黛眉淺。
舊賞輕拋,到此成遊宦。
覺客程勞,年光晚。
異鄉風物,忍蕭索、當愁眼。
帝城賒,秦樓阻,旅魂亂。
芳草連空闊,殘照滿。
佳人無消息,斷雲遠。
洞仙歌
年代:【宋】 作者:【蘇軾】 體裁:【詞】
江南臘盡,
早梅花開後,
分付新春與垂柳。
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
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
盡日無人,
誰見金絲弄晴畫?
斷腸是飛絮時,
綠葉成陰,
無個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東風逐君來,
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年代:【宋】 作者:【蘇軾】 體裁:【詞】
落日綉簾卷,亭下水連空。
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
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
堪笑蘭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題西太一宮壁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體裁:【詞】
柳葉鳴蜩綠暗,
荷花落日紅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頭想見江南。
卜運算元 送鮑浩然之浙東
年代:【宋】 作者:【王觀】 體裁:【詞】
水是眼波橫,[1]
山是眉峰聚。[2]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3]
才始送春歸,
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
千萬和春住。
蝶戀花
年代:【宋】 作者:【晏幾道】 體裁:【詞】
金剪刀頭芳意動,
彩蕊開時,不怕朝寒重。
晴雪半消花□□,曉妝呵盡香酥凍。
十二樓中雙翠鳳,
縹緲歌聲,記得江南弄。
醉舞春風誰可共,秦雲已有鴛屏夢。
蝶戀花
年代:【宋】 作者:【晏幾道】 體裁:【詞】
夢入江南煙水路,
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
睡里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
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
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蝶戀花
年代:【宋】 作者:【晏幾道】 體裁:【詞】
千葉早梅誇百媚,
笑面凌寒,內樣妝先試。
月臉冰肌香細膩,風流新稱東君意。
—捻年光春有味,
江北江南,更有誰相比。
橫玉聲中吹滿地,好枝長恨無人寄。
胡搗練
年代:【宋】 作者:【晏幾道】 體裁:【詞】
小亭初報一枝梅,
惹起江南歸興。
搖蹼玉溪風景,
水漾橫斜影。
異香直到醉鄉中,
醉後還因香醒。
好是玉容相並,
人與花爭瑩。
留春令
年代:【宋】 作者:【晏幾道】 體裁:【詞】
畫屏天畔,夢回依約,
十洲雲水。
手捻紅箋寄人書,
寫無限、傷春事。
別浦高樓曾漫倚,
對江南千里。
樓下分流水聲中,
有當日、憑高淚。
菩薩蠻
年代:【宋】 作者:【晏幾道】 體裁:【詞】
江南未雪梅花白,
憶梅人是江南客。
猶記舊相逢,
淡煙微月中。
玉容長有信,
一笑歸來近。
懷遠上樓時,
晚雲和雁低。
清商怨
年代:【宋】 作者:【晏幾道】 體裁:【詞】
庭花香信尚淺,最玉樓先暖。
夢覺春衾,江南依舊遠。
回紋錦字暗剪,
漫寄與、也應歸晚。
要問相思,天涯猶自短。
生查子
年代:【宋】 作者:【晏幾道】 體裁:【詞】
春從何處歸,
試向溪邊問。
岸柳弄嬌黃,
隴麥回青潤。
多情美少年,
屈指芳菲近。
誰寄嶺頭梅,
來報江南信。
少年游
年代:【宋】 作者:【楊億】 體裁:【詞】
江南節物,水昏雲淡,飛雪滿前村。
千尋翠嶺,一枝芳艷,迢遞寄歸人。
壽陽妝罷,冰姿玉態,的的寫天真。
等閑風雨又紛紛,更忍向、笛中聞。
滿庭芳 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年代:【宋】 作者:【周邦彥】 體裁:【詞】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佳樹清園。
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
人靜鳥鳶自樂,小橋外、新淥濺濺。
憑闌久,黃蘆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漂流翰海,來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解連環
年代:【宋】 作者:【周邦彥】 體裁:【詞】
怨懷無托。嗟情人斷絕,信音遼邈。
縱妙手能解連環,似風散雨收,霧輕雲薄。
燕子樓空,暗塵鎖一床弦索。
想移根換葉,盡是舊時手種紅葯。
汀州漸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
漫記得、當日音書,把閑言閑語,待總燒卻。
水驛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
棄今生、對花對酒,為伊淚落。
憶秦娥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樓陰缺,欄桿影卧東廂月。
東廂月,一天風露,杏花如雪。
隔煙催漏金虯咽,羅幃暗淡燈花結。
燈花結,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憶王孫
年代:【宋】 作者:【姜夔】 體裁:【詞】
冷紅葉葉下塘秋。長與行雲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兩綢繆。料得吟鸞夜夜愁。
卜運算元
年代:【宋】 作者:【張孝祥】 體裁:【詞】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去歲江南見雪時,月底梅花發。今歲早梅開,依舊年時月。冷艷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兒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