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苗造型
❶ 茶花怎樣進行分枝
處理分枝時讓主幹留下有襯托作用的主要分枝,結頂是表現動態的主要版部分,應特別注權意,主幹處理成曲乾式等形狀,在製作中,根據苗木素材的走勢,採取果斷的修剪造型藝術手段。
在分枝處理過程中,必須做到樹形勻稱,輕重抑揚,長短合理,在整個樹樁盆景布局中堅持突出疏密、虛實、露藏、呼應、剛柔、巧拙、粗細等相互諧調的藝術手段。
修剪後的茶花也要相應的進行摘葉,這樣有利於它更好的成長,經過精心修剪之後,茶花在第二年生長變得更加迅速,而且長成後的形狀十分好看。
(1)茶花苗造型擴展閱讀:
觀賞價值
由於山茶對光照及溫度的適應性較強,只要注意水、土的要求,在城市綠地、公園和住宅小區和城市廣場、花壇和綠帶中,均可以組合在其他植物中應用,當山茶盛開、滿樹燦爛, 大有畫龍點睛之功。
山茶最宜庭園綠化,從文化內涵上它是一種傳統的瑞花嘉木,一種吉祥的喜樹。從形態來看,山茶四季常青,樹形適中、地栽、盆栽、花壇種植均相宜。
而雲南山茶喬木型,需要較大的庭院空間,方能地栽,所以寺院、書院中種植較多。大理白族,家家流水,戶戶養花,首先必須種植山茶花,但以壇植或盆栽為主。
❷ 如何使山茶株形美
要使山茶株形美,就必須進行不斷的修剪。山茶的修剪不僅有助於植株健壯地生長,而且還可以使它的形態更為美觀,故山茶的修剪不僅為栽培、養護所必需,而且也是整形的主要手段。
山茶,特別是雲南山茶、金花茶生長力強,枝條叢密,葉片肥厚,具大樹風姿,只能根據它的原型進行適度的修剪、整形,不宜進行重剪,以免破壞其自然形態。如果根際亂本叢生,可以從基部將它們全部修掉,只留主幹;如果主幹的中部與下部的上端沒有分枝,可以適當短截樹冠和長枝條,或在主幹和粗直的枝條上進行摘心,以抑制其上部的生長,促使在中部與下部的上端萌發分枝;如果使山茶的冠形整齊美觀,就要從苗期短截,萌發側枝,繼續去頂,形成叢枝矮乾的傘狀樹冠。從山茶2年生苗開始,開春在芽頭未萌發之前就摘去頂芽促使腋芽萌發,待有3~4個側枝,繼續去頂,先後反復多次。在剝芽時,如果山茶為直立性樹型,應多留外側之芽,使新生的枝條向橫向生長;如果山茶為擴張性樹型,則應該多留內側之芽,使新生的枝條向上挺生,也適當調整樹姿。只要一年時間就會形成一株短干叢枝、冠形整齊美觀的山茶。
山茶修剪整形,一年四季都可以進行。從季節來說,冬春修剪,剪後枝條萌發力強,適合於矮化造型,回縮恢復樹勢。夏秋修剪,修剪後枝條萌發能力弱,只適合於修剪病枯枝、重疊枝、交叉枝、反向枝、徒長枝等,以改善植株的通風透光條件。盆栽的山茶都以觀賞為目的,可將植株進行短截修剪,以矮化樹冠,縮小冠徑,但必須分多次進行,以免損傷過甚,影響生長。對幼小植株的矮化樹冠,調整樹勢,除了利用修剪的方法外,還可以通過蟠扎的方法進行。如果植株的主幹修長、分枝稀少而又集中於頂端,只要在主幹的中部進行彎曲,並用鉛絲將其固定起來,就會在彎曲的附近萌發不定芽並萌發為新枝;如果植株的一側分枝稀少或沒有,可將其向另一面斜種,或將花盆傾斜放置,則向上的一面也會萌生分枝。
山茶株形的造型方法很多,為了達到自己的喜好和觀賞目的,還可以將山茶修剪成半弧形、球形、寶塔形和各種山茶盆景的造型。這些樹形是按照自己的設計進行修剪和整形後逐步完成的。
❸ 怎麼讓茶花長分枝
第一,在上盆種植時,把植株斜種,傾斜角度10°~40°,這樣能發展頂芽的生長優勢,從中、下部的葉芽間長出分枝來,防止了單稈而直生。第二,從直稈苗的根部起,用鋁絲從下而上的彎扎壓低,這樣不僅使之造型彎曲美觀,在其他葉芽中,也就多長出分枝來了。
❹ 四季茶花苗怎麼分枝
分支的意思是你要修剪嗎?你可以根據樹的形狀或者是你自己想要的造型來分支。分的時候,盡可能選擇芽點朝嚮往外的。部位往上截取,讓它的芽點都朝著外向長。
❺ 如何製作微型山茶盆景
製作家庭微型山茶盆景,以幾案、手掌可放者為佳。一盆小小山茶,一株彎曲的小枝,一朵迷人的花朵,都會給我們帶來詩情畫意。有很多山茶品種可以不通過老樁嫁接,直接整形、修剪及蟠扎,令其相互間協調和諧,或者在某一部位表達為彎曲誇張之狀,即可成為一盆好的微型山茶盆景。有的甚至在整個栽培過程中,自小苗培養至成株,只要通過樹干、枝條、葉片、花及根部的處理,就可以製作出各種姿態的微型山茶盆景。山茶樹形有直立性、枝垂性、擴張性、叢生性及匍匐性等變化。製作微型山茶盆景就要選擇典雅莊重的株形、光潔青翠的綠葉和美而不妖的花朵之自然組合效果,使微型山茶盆景熠熠生輝、生氣盎然。
微型山茶盆景的製作,可以用山茶小苗、野生山茶小樁和山茶根作砧木,有三種方法製作。
(1)用山茶小苗製作微型盆景 2~3年生山茶小苗,主幹細,枝條軟,可隨時用鉛絲蟠紮成多種式樣的微型盆景。比如主幹不加蟠扎,蓄養側枝進行剪截,可成為直乾式;把主幹或左或右傾斜一下也就成斜乾式;主幹向下彎成下垂一點就是懸崖式;主幹多彎幾下也就成曲乾式了。總之,用山茶小苗製作微型盆景,操作簡單,線條簡練,可塑性強。在小苗培育過程中,應注意枝條不宜過繁,以簡潔流暢為主,及時除去那些雜亂的枝條。蟠扎枝條應順其樹型特徵,順其自然,不要過分追求彎彎曲曲的形式,過多顯露人工的痕跡。山茶小苗畢竟是干細枝纖,只能作簡單的造型,不能過分或太多的蟠扎。
(2)用野生山茶小樁頭製作微型盆景 山茶野生小樁頭資源很多,有野生紅山茶小樁頭,有野生茶梅小樁頭,也有許多野生油茶小樁頭。這類小樹樁頭生長力強,根系發達,主根、側根粗壯,有的老乾多姿多態。可於深秋或初冬,及至翌年春季發芽前,去山地、林間挖取屢經自然侵蝕和人工砍伐成矮乾的山茶小樹樁頭,最好是微型的樁頭。挖取後,剪除一部分根系,栽種在微型盆里。如果老乾老枝姿態優美,可將山茶品種嫁接上去,利用其老乾枝的姿態造型。如果分枝幹多,沒有主幹,則可利用其根部的主根、側根,作提根處理,挑選幾根分枝嫁接山茶品種,部分側根裸露在盆面,逐步形成根盤屈曲、樹形古樸的姿態。
(3)用山茶的根製作微型盆景 日本山茶愛好者介紹用山茶彎曲的根作砧木,嫁接上山茶品種,製作微型盆景的方法。他們首先採集野生的山茶種子,在裝有培養土的微型塑料袋中播種。當苗出土後,將塑料袋反過來倒置4~5天,這樣苗的根系便開始歪曲。以後每隔一段時間要從不同方向將塑料袋倒置數天,山茶苗的根系就彎成不同形狀。培育1~2年後,其根系便可用於嫁接。
❻ 山茶盆景造型有哪幾種形式
山茶盆景造型一般按山茶樹型,可分直乾式、斜乾式、卧乾式、曲乾式、懸崖式、垂枝式和提根式等。
(1)直乾式 主幹直立或基本直立。可採用直立式的山茶品種,如松子、大紅牡丹、花鶴翎等。這類品種單株栽或2~3株合栽均可。待長到一定高度後進行摘心,使其分枝擴張,雄偉挺拔,層次分明,疏密有致,體現山茶在大自然中的景觀美。
(2)斜乾式 直立型的山茶品種也可以製作成斜乾式。將主幹傾斜栽種,一般用鉛絲蟠扎,略帶彎曲但又不卧倒,樹冠偏於一側,樹勢舒展,有一種橫空出世之態。
(3)卧乾式 直立型的山茶品種還可以製成卧乾式。把主幹橫傾,呈平卧狀態,小枝莖均向上生長,姿態古雅獨特。配置卧乾式應用長方形盆,使樹干偏於一方,或藉助山石加以陪襯,力求姿態均衡美觀。
(4)曲乾式 主幹彎曲向上,有如蟠龍,或如曲蚓,常見的形式取三曲式,形如「之」字。干雖彎曲,但枝葉層次分明,樹勢分布有序而不紊亂。四川的山茶盆景造型多用這類形式製作。
(5)懸崖式 採用擴張型或叢生型山茶品種,如粉玲瓏、粉霞、茶梅、六角白等。這類品種主幹矮,側枝多。可將主幹和側枝傾於盆外,樹冠下垂如懸崖狀呈現出頑強剛勁的風格。因栽種時植株崖垂幅度大小和程度不同,又分半懸崖式和臨水式。半懸崖式,主幹飄出盆外,樹勢造型結構上保持均衡和穩定,有自然瀟灑之態。臨水式介於卧乾式與懸崖式之間,形態也極幽雅美觀。
(6)垂枝式 採用垂枝型的山茶品種,如孔雀椿、春節、甜香水、點雪等。利用這類品種的樹枝細長、繁多而又下垂或匍匐的樹姿製作。其主幹可製成直干、斜乾等多種形式,分枝下垂,看去有柔和飄逸之態,風格別具一格。
(7)提根式 各種山茶品種都可採用這類形式製作。這類形式的盆景欣賞以根為主。製作時,將主根截去,再將粗壯有力的側根彎曲在表土之上,生長頑健而質朴,極盡蒼勁古拙之致。
❼ 盆栽山茶花小苗什麼季節抹頂芽好
進入夏季以後,因為茶花已經謝花,那麼茶花前一年的工作基本完成,就要開始第二年的工作了,謝花以後補足營養,澆透水,然後茶花就可以長新枝條了,在夏季會冒出很多新枝條,這些茶花新枝條就是後期的開花力量。
2,茶花當年分化型
當然,如今有很多茶花品種都可以當年分化當年開花,比如國內常見也比較受歡迎的名種秋牡丹茶花,花牡丹茶花等,這些當年開花時間一般到10月中下旬就能開花,這些茶花品種不需要夏秋分化型那種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春化作用(即低溫時間)而直接當年開花。
分化型秋季開花的茶花,它的花芽是在當年新梢上形成並開花的,不需要經過低溫,這些品種的茶花修剪可在休眠期進行(不過這種品種的茶花比較少),但是也不建議在夏季打頂處理,因為打頂以後秋季就看不到花了。
結論:我是不建議大家在夏季打頂修剪的,打頂的目的是控旺促分枝造型,而夏秋季是茶花的花芽分化時間,即使當年開花的茶花品種,夏秋季也是花芽分化時期。
夏季打頂以後,因為新枝條長度不高,修剪時幾乎修剪掉了新枝條,導致花芽分化失敗而後期不開花,也是很多小夥伴說的只長葉不開花,修剪建議放在春季修剪,這時候經過幾個月的生長,新枝條長度夠了,花芽多了,修剪以後,一方面可以起到控旺促分枝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起到疏掉部分花芽的作用,從而保證開花質量和數量以及完美的造型需求。
❽ 茶花的樹形怎麼修剪
茶花樹的品種不同,在修剪方面也是不同的下面來自己看看:
一、生長較快的直立性品種茶花的品種很多,不同的品種修剪的側重點不同。一些生長速度比較快的直立性茶花,主要是通過截短的方法,從茶花樹的上部分修剪掉三分之一,還要將中間遮擋陽光的細弱枝條剪掉,應從根部徹底剪除。經過我們的修剪之後,第二年的茶花樹長勢美觀、好看。
二、生長較慢、形態較好的品種有一些品種本身自然的形態比較好,生長速度比較慢,這種品種在修剪的時候,需剪短生長較長的枝條,一些影響植株美觀的枝條也要剪掉,這樣能使植株上的枝條比較的均勻,可以保持好美觀,使枝條分布看起來更舒服。對於病蟲枝、細弱枝等枝條,也需要一並剪除掉。
三、高度低矮的品種有一些品種的株型比較低矮,高度不足,上面的枝條比較細軟,樹冠比較的大,這樣的品種需要將主桿分叉點以下的旁枝剪掉,適當修剪牙冠,還要將茶花樹上的冠幅修剪一下。
四、生長雜亂的品種對於一些枝條生長比較雜亂的茶花樹來說,需要將植株上影響生長和美觀的枝條剪掉,定期的修剪,這樣能維持好想要的造型。
❾ 茶花如何盆栽
山茶喜溫暖濕潤氣候,忌過冷過熱,白天以不高於25℃,夜間不低於16℃時,生內長最好。夏季忌陽光容直射,10月份以後,翌年5月份以前,則可充分接受陽光。盆土以松疏、透氣、排水良好,pH在5.5~6之間的微酸性土,培植最為適宜。
澆水是培植盆栽山茶的重要環節,山茶澆水的原則是,開花和生長期可略濕,休眠期可略干;夏秋季節,氣溫炎熱,雨量偏少,空氣乾燥,這時盆土要保持濕潤勿干,並對植株多噴葉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和降低氣溫,有利山茶生長。陰雨天要少澆水或不澆水,雨天還要防止盆土漬水。
注意合理施肥。山茶花謝後,在5~6月份,每月施充分腐熟豆餅稀液兩次,7月份至呈花色前,每月施以磷肥為主的混合肥液3次。施肥宜在晴天傍晚時進行。施肥前要停止澆水,使盆土略干吸收,翌晨後要澆「回水」。2~4月間,不要施肥。
要注意疏蕾。8月間,對生長在內心枝或重疊枝、交叉枝上的花蕾要摘去,或連同枝條一起剪去。1個枝條頂,只留1個健壯花蕾,其餘摘去。
山茶生長緩慢,每3年換盆1次。換盆可在3~4月上旬花後,春梢未萌動時進行。也可在6月上中旬進行。
❿ 山茶花盆景的造型要怎樣設計
山茶花盆景的造型設計:茶花的造型宜在春梢萌動前進行。~9月份要及時疏蕾,每個梢只留l~2個花芽。春夏梢形成後,要及時進行盤扎修補處理,同時剪去不必要的交叉枝。其造型與其它樹種類似,用金屬絲盤紮成直乾式、臨水式、曲乾式、卧乾式、俯枝式、懸崖式等多種多樣的形狀。根據茶花植株的大小,可以製作成不同規格的盆景。2~3年生苗,可製作成微型到小型盆景;以粗大、樹干奇形的油茶作砧木,嫁接上茶花,再經過造型和修剪,則能成為較大的樁景。
茶花上盆造型一般為懸岩式和滾枝。用於盆景蟠扎的茶花,上盆時均應斜栽,方能有利於主幹身法的操作。一般主幹先蟠曲為有利蟠枝的身法。常用身法可採用掉拐和滾龍抱柱拐。蟠曲主幹時,茶花的側枝、細枝、葉片一般均應保留。主幹成型後,再加工側枝。側枝蟠枝方式可根據該枝所應占據的幅面特點而定,分別採用立彎、斜彎和不規則回曲,以填補冠幅表面的缺空為度。以上蟠扎均用棕絲進行雙絲拴扎。蟠扎操作應在上盆後待新枝變硬後進行,即上盆後一月左右為宜。由於茶花的木質硬度較強,有如桂花和金彈子,在每一彎拐的操作中應仔細「揉枝」,即將要涉及這一彎拐的枝段的每一小段先行揉曲,正反方向彎曲後使枝乾的樹皮韌皮部通過伸長壓縮,使木質部通過擠壓拉張而適應外力作用,方可拴好棕絲定型。否則,造型完畢後植株枝幹公因樹液增加而折斷。
最後是通過小枝蟠扎而使每片葉子的葉面向外。由於滾枝造型的樹種都是葉腋著花的花木(茶花、桂花、梅花、臘梅、榆葉梅等),造型後的效果是在一圓球形或倒卵形的植株冠面各處都能開花,以顯示雍容華貴。因之蟠扎小枝翻葉的工序應更細致進行。為使枝上互生的茶花葉片均能翻面向外,小枝蟠曲時應精細揉曲和扭曲,既不折斷,又能達到翻葉的效果。操作完成以後,個別無法處理的冗枝、冗葉方能剪除。如蟠扎中有的間隙有待幼梢補充,需在幼梢老化長硬後方可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