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角色
⑴ 中國歷史上具有梅花品質的人物
1、岳飛
岳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止,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斗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紹興四年,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紹興十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岳家軍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
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宋孝宗時,平反昭雪,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岳飛是南宋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結了「聯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以收復失地;治軍賞罰分明,以身作則,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軍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岳家軍的由衷敬佩。
2、項羽
烏江自刎:項羽自忖不能脫身,就部下說:「我從起兵到現在已經八年,經七十餘戰,抵擋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擊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嘗敗北,遂稱霸天下,現在困於此,不是我不會打仗,而是天要亡我!
今日是要決死戰了,我要為諸君痛快地一戰,必定要勝利三次,為諸君擊潰包圍、斬將、砍旗,讓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會打仗。」於是,他分騎兵為四隊,此時,漢軍圍困數重,項羽對他的騎兵們說:「我為你們殺掉對方一將!」於是,他命令騎兵們分四面向山下沖,約在山東面會合。
項羽大呼馳下,斬殺一漢將。赤泉侯楊喜追項羽,項羽大喝一聲,楊喜的人馬俱驚,退後數里!項羽與騎兵分為三隊,漢軍不知項羽在哪隊,就也分三隊包圍。項羽飛馳而出,又斬殺一漢將,同時殺近百人,再會合騎兵,僅損失兩騎,項羽問:「怎麼樣?」騎兵們欽佩地回答:「和大王說的一樣」 。
項羽一路逃到烏江,遇見烏江亭長,亭長勸項羽可以回到江東以圖東山再起,但項羽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並將自己坐下馬賜予亭長。於是,項羽下馬步戰,一口氣殺了漢兵幾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幾處的傷。而後揮刀自刎。
3、文天祥
寶祐四年進士第一。開慶元年,補授承事郎、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因草擬詔書有諷權相賈似道語,被罷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沿長江東下,文天祥罄家財為軍資,招勤王兵至5萬人,入衛臨安。
旋為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將援常州,因淮將張全見危不救而敗,退守餘杭。旋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赴元軍議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顏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歸。五月,在福州與張世傑、禮部侍郎陸秀夫、右丞相陳宜中等擁立益王趙昰為帝。
建策取海道北復江浙,為陳宜中所阻,遂赴南劍州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
祥興元年十二月,在五坡嶺被俘。次年,元朝蒙、漢軍都元帥張弘范將其押赴厓山(今新會南),令招降張世傑。文天祥拒之,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
二次阻敵,雖無回天之力,堅拒北元榮華,只求速死,一身傲骨化為傳世美談.。
4、蘇武
武帝時為郎。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
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蘇武死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5、魯迅
魯迅先生青年時代曾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4年初,入仙台醫科專門學醫,後從事文藝創作,希望以此改變國民精神。魯迅先生一生寫作計有600萬字,其中著作約500萬字,輯校和書信約100萬字。
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⑵ 梅花j上的人物是誰
亞瑟王的圓桌騎士之一,蘭斯洛特
⑶ 舉出中國歷史上具有梅花一樣品格的兩位英雄人物。
中國歷史上具有梅花一樣品格的兩位英雄人物有:
1、蘇武。
蘇武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
期間,李陵到北海,對蘇武說:「區脫地區捕得雲中的活口,說太守以下的吏民都穿著白衣,說皇帝駕崩了。」蘇武聽了向南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數月之久。
2、文天祥。
文天祥被俘以後,元軍把他送到潮陽去見張弘范,強迫他向張弘范下跪。文天祥堅決不答應。張弘范強迫他不過,只得以接待客人的禮節和他相見。
1279年,張弘范押著文天祥由海道到崖山,准備破滅趙昺的小朝廷,把南宋完全滅亡,自己的伶仃,不由百感交集,便寫了一首詩,表達了他高度的愛國思想。
(3)梅花角色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上具有梅花一樣品格的英雄人物的故事-蘇武牧羊:
蘇武去了匈奴,匈奴人對蘇武很粗魯,別扣留,並要求其投降,蘇武不從就被帶到北海(現在的貝加爾湖),在那裡放羊。蘇武去了北海,匈奴沒有給他口糧,他挖野菜,抓田鼠吃。他不在乎自己是死是活。他最難忘的是他是漢朝的使者。
他帶著使者去放羊,和他一起睡覺,心想總有一天他會把使者帶回來的。隨著時間的流逝,代表朝廷的使者身上所有的流蘇都從蘇武手中掉了下來。但他把燈桿的使者當作自己的命脈。公元前87年,漢武帝去世,漢朝趙王年僅8歲。在公元前85年。
⑷ 中國有什麼有梅花秉性的人物
劉胡蘭,寧死也不告訴國民黨機密,最後被殺了。
毛澤東,兒子在朝鮮戰爭中死了,他把兒子葬在朝鮮。
你們在學梅花魂吧。我也在學。
⑸ 具有梅花精神的英雄人物有哪些
劉胡蘭、秋瑾、周恩來、魯迅、文天祥、狼牙山五壯士、岳飛等等英雄人物。
1、岳飛
南宋軍事家,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將。岳飛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報國的精神深受中國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師北伐、壯志未酬的悲憤心情下寫的千古絕唱《滿江紅》,至今仍是令人士氣振奮的佳作。
其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人們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名句,表示對「岳家軍」的最高贊譽。1142年1月27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於臨安風波亭。
2、秋瑾
秋瑾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蘭、秦良玉自喻,性豪俠,習文練武,曾自費東渡日本留學。她積極投身革命,先後參加過三合會、光復會、同盟會等革命組織。1907年,她與徐錫麟等組織光復軍,擬於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時起義,事泄被捕。同年7月15日,秋瑾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
3、劉胡蘭
強暴武力威脅不了,像梅花一樣不屈不撓。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擔任婦救會秘書,後為主任,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4歲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15歲英勇就義,毛澤東主席知道後非常傷心,專門為劉胡蘭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她也是唯一三代領導人均為其題字的英雄。
4、魯迅
崇高的品格正像梅花那樣冰清玉潔。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5、文天祥
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中狀元後再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又有號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後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跡被後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
⑹ 舉出幾個中國歷史上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物
1、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
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辭賦之祖」「中華詩祖」。屈原作品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
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際,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2、文天祥
文天祥,初名雲孫,字履善,又字宋瑞,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相貌堂堂,身材魁偉,皮膚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觀物炯炯有神。
在孩提時,看見學宮中所祭祀的鄉先生歐陽修、楊邦乂、胡銓的畫像,謚號都為「忠」,即為此高興,羨慕不已。說:「如果不成為其中的一員,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漢。」
開慶元年(1259年),補授承事郎、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時元軍攻鄂州(今武漢武昌),宦官董宋臣主張遷都避兵。文天祥尚未就職,即上書宋廷,建策建方鎮分地防守,從民兵中選精兵,破格選用將帥。並請除殺動搖民心的董宋臣,未被採納,辭官回鄉。
後起任刑部郎官、知瑞州、尚書左司郎官等職。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因草擬詔書有諷權相賈似道語,被罷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沿長江東下,宋守將多降。文天祥罄家財為軍資,招勤王兵至5萬人,入衛臨安(今杭州)。
上書力陳分全國為四鎮,集中財力、軍力抗元。旋為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將援常州(今屬江蘇),因淮將張全見危不救而敗,退守餘杭(今杭州西)。德祐二年(1276年)力請同浙西制置副使兼知平江府張世傑率京師軍民20餘萬,與元軍背城一戰,宋廷不許。
旋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赴元軍議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顏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歸,泛海至溫州(今屬浙江)。五月,在福州與張世傑、禮部侍郎陸秀夫、右丞相陳宜中等擁立益王趙昰為帝,任樞密使、同都督諸路軍馬。
建策取海道北復江浙,為陳宜中所阻,遂赴南劍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十一月,進軍江西失敗。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在各地抗元義軍和人民支持下,再攻江西,於雩都(今於都)擊敗元軍,收復興國(今屬江西)及贛州、吉州的屬縣,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
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次年,元蒙古、漢軍都元帥張弘范將其押赴厓山(今新會南),令招降張世傑。文天祥拒之,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
3、岳飛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 、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岳飛是南宋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結了「聯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以收復失地;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
金軍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岳家軍的由衷敬佩。
4、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5、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庄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李白
網路-司馬遷
網路-岳飛
網路-文天祥
網路-屈原
⑺ 具有梅花品格的人有哪些(不少於2個)
一、梅花的品質:
梅花象徵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凌寒獨立,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作為歲寒三友之一,亦是四君子之一,它以及其富有張力且明媚的色彩成為冬日一道瑰麗的風景線。因此人們總是用梅花比喻擁有傲骨之風、生性高潔、不畏艱難、頑強不息、不屈不撓、貧寒卻有德行的人。
二、舉例:
1、劉胡蘭
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反動村長石佩懷處死。閻錫山匪軍決定實施報復行動,大舉進襲文水一帶。為保存實力,中共八地委決定平川地區大部分幹部轉移上山。
她以自己年紀小、熟悉環境為由,主動要求留下來,黨組織同意了她的請求。十二團三營連長王本固負傷,她將王本固隱蔽在一戶軍屬家,用自己平時節省的錢給他買葯治傷。
並精心護理直至痊癒返隊。12月,敵人頻繁出擊雲周西村,並捕走地下工作人員石三槐等,形勢日險。家人勸其撤退但她仍堅持等上級通知。
1947年1月11日夜,上級通知她轉移。次日拂曉,國民黨卻突然包圍了雲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強令全村群眾到觀音廟集中。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也隨同群眾來到會場。
國民黨當場又抓捕了石世輝、陳樹榮、劉樹山、張年成等,並脅迫她出場坦白。審訊中,國民黨千方百計,軟硬兼施,想誘使其供出同黨,並相許給她土地。劉胡蘭百般不從,從容就義。
2、文天祥
至元十九年(1282),福建有一僧人說土星冒犯帝坐星,懷疑有變亂,不久,中山有一狂人自稱「宋主」,有兵千人,想救出文天祥。
京城也有未署名的書信,說某日火燒蓑城葦,率領兩側翼的士兵作亂,丞相就沒有憂慮了。當時大盜剛剛暗殺了元朝左丞相阿合馬。
於是命令撤除城葦,遷徙瀛國公及宋宗室到開平,元朝廷懷疑信上說的丞相就是文天祥。元廷召見文天祥告諭說:「你有什麼願望?」
文天祥回答說:「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願賜我一死就滿足了。」然而忽必烈還不忍心,急忙揮手要他退去。
有的說應該答應文天祥的要求,詔令可以。不一會兒又下詔加以阻止,文天祥已死了。文天祥臨上刑場時特別從容不迫,對獄中吏卒說:「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後被處死。
(7)梅花角色擴展閱讀:
不同顏色的梅花與象徵意義:
梅花的顏色最常見的有紅、粉紅、白色。
1、紅色的梅花艷若桃李,燦如雲霞,又如燃燒的火焰、舞動的紅旗,極為絢麗,頗具感染力。觀之使人受到鼓舞,感到振奮,心中騰起異樣的激動。
2、粉紅色的梅花如情竇初開的少女的面頰,帶著十二分的羞澀,如描似畫,柔情似水。置身其中賞心悅目,遐思無限,流連忘返。
3、白色的梅花如銀雕玉琢雪塑,冰肌玉骨,是那麼清麗超然,清雅脫俗,清白無瑕,清正無邪,令人望之肅然起敬。
⑻ 梅花有什麼象徵人物
林逋林和靖--梅妻鶴子,陸游--卜運算元.詠梅
求採納
⑼ 梅花氣節的人物有哪些
梅花凌寒獨立,梅花氣節指傲骨錚錚頂天立地。如此人物歷史上也有許多,不能細數。代表人物有以下:
屈原、項羽、李白、文天祥、左宗棠、李大釗、聞一多,偉大領袖毛澤東也算得上一個。
⑽ 中國古代梅花的代表人物是誰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大里黃賢村人(今奉化市裘村鎮黃賢村)。幼時刻苦好學,通曉內經史百家。書載性容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後,曾漫遊江淮間,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善繪畫,工行草,書法瘦挺勁健。詩自寫胸意,多奇句,風格澄澈淡遠。《山園小梅》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被譽為千古詠梅絕唱。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有人問:「何不錄以示後世?」答曰:「我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後世乎?」有心人竊記之,得300餘首傳世。
當時杭州郡守薛映愛其詩敬其人,常至孤山與之唱和。宋真宗聞其名,賜與粟帛,詔告府縣存恤之。逋雖感激,但不以此驕人。人多勸其出仕,亦被婉言謝絕。也不娶,無子,惟喜植梅養鶴,人稱「梅妻鶴子」。既老,自造墓於廬側,作詩雲:「湖上青山對結廬,墳前修竹亦蕭疏。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