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的外形
『壹』 簡單描述梅花鹿的樣子和生活習慣
形態特徵:
體長125至145厘米,體重70至100千克。頭部略圓,顏面部較長,鼻端裸露,眼大而圓,耳長且直立,頸部長,四肢細長,尾較短。毛色隨季節的改變而改變,夏季體毛為棕黃色或栗紅色,無絨毛,在背脊兩旁和體側下緣鑲嵌著有許多排列有序的白色斑點,狀似梅花,因而得名。冬季體毛呈煙褐色,白斑不明顯,與枯茅草的顏色類似。頸部和耳背呈灰棕色,一條黑色的背中線從耳尖貫穿到尾的基部,腹部為白色,臀部有白色斑塊,其周圍有黑色毛圈。
生活習性:
梅花鹿群居性不強,雄鹿往往是獨自生活,活動時間集中在早晨和黃昏,生活區域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改變,春季多在半陰坡,夏秋季遷到陰坡的林緣地帶,冬季則喜歡在溫暖的陽坡,主要以草、水果、草本植物、樹芽、樹、農作物為食。
梅花鹿性情機警,行動敏捷,聽覺、嗅覺均很發達,視覺稍弱,膽小易驚。由於四肢細長,蹄窄而尖,故而奔跑迅速,跳躍能力很強,尤其擅長攀登陡坡,那連續大跨度的跳躍,速度輕快敏捷。
(1)梅花鹿的外形擴展閱讀
分布:
梅花鹿是亞洲東部的特產種類,主要分布在是俄羅斯東部、日本和中國。中國主要集中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中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四川、廣西等有限的幾個區域內,台灣亦分布有一個特有亞種 。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瀕危 。
列入中國《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一批)》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貳』 描寫梅花鹿的樣子好句
答:描寫梅花鹿的樣子好句
花鹿聽到我輕輕靠近的腳步聲,機靈地豎起靈敏的耳朵,瞪著明亮的雙眼,靈活的眼珠轉來轉去,警惕地看著四周。我友好地向它打招呼,它覺得我不象是會傷害它的人,放心地走了。只梅花鹿真可愛!我很喜歡它。
2.花鹿圓圓的腦袋上長著一對樹杈形的鹿角,鹿角下面藏著喇叭似的耳朵,像在偷聽周圍的動靜,隨時准備逃命似的。美麗的茸角是公鹿的第二特徵,並以此吸引母鹿的傾慕;每當夕陽晚照,常見到公鹿對水中倒映的茸冠,孤芳自賞呢!公鹿是以愛角聞名的,當野生的公鹿被獵人捕獲時,它是寧肯在樹上或石崖上將茸角撞破,也不輕易予人的。
3.個晴朗的早晨,小鳥嘰嘰叫,唱著愉快的歌。一隻小梅花鹿走出家門去玩。它口渴了,就到湖邊喝水。小梅花鹿在湖面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頭上長著長長的鹿茸,身上有許多好看的花紋,還有一個漂亮的小尾巴。小梅花鹿看到自己這么漂亮,這么可愛,驕傲極了。
4.物園里有一隻可愛的梅花鹿。它的角很像樹枝,遠遠地只看見它的角的話,還以為那是樹枝呢。它的大大的眼睛非常動人,雙眼皮、水靈靈的,人見人愛。它的身上到處都是白色的點,就像在它身上點了許多白點點似的。它的腿又細又長,非常修長。我可喜歡這梅花鹿了。
5.花鹿是一種中型鹿,體長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體重100~150千克,雌鹿較小;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線。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黃色,遍布鮮明的白色梅花斑點,故稱"梅花鹿"。臀斑白色。生活於森林邊緣或山地草原地區。季節不同,棲息地也有所改變。雄鹿平時獨居,發情交配時歸群。晨昏活動,以青草樹葉為食,好舔食鹽鹼。
『叄』 梅花鹿的特徵有什麼
梅花鹿簡介
梅花鹿是一種中型鹿,成年體重100~150千克,雌鹿比較小;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線。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黃色,遍布鮮明的白色梅花斑點,故稱「梅花鹿」。臀斑白色。生活於森林邊緣或山地草原地區。季節不同,棲息地也有所改變。雄鹿平時獨居,發情交配時歸群。晨昏活動,以青草樹葉為食,好舔食鹽鹼。每胎1仔,幼仔身上有白色斑點。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和俄羅斯。
形態特徵
屬中型鹿類,體長125~145厘米,尾長12~13厘米,體重70~100千克。頭部略圓,顏面部較長,鼻端裸露,眼大而圓,眶下腺呈裂縫狀,淚窩明顯,耳長且直立。頸部長。四肢細長,主蹄狹而尖,側蹄小。尾較短。
毛色特徵
毛色隨季節的改變而改變,夏季體毛為棕黃色或栗紅色,無絨毛,在背脊兩旁和體側下緣鑲嵌著有許多排列無序的白色斑點,狀似梅花,因而得名。冬季體毛呈煙褐色,白斑不明顯,與枯茅草的顏色類似。頸部和耳背呈灰棕色,一條黑色的背中線從耳尖貫穿到尾的基部,腹部為白色,臀部有白色斑塊,其周圍有黑色毛圈。尾背面呈黑色,腹面為白色。
雌雄特徵差異
雌獸無角,雄獸的頭上具有一對雄偉的實角,角上共有4個杈,眉杈和主幹成一個鈍角,在近基部向前伸出,次杈和眉杈距離較大,位置較高,常被誤以為沒有次杈,主幹在其末端再次分成兩個小枝。主幹一般向兩側彎曲,略呈半弧形,眉叉向前上方橫抱,角尖稍向內彎曲,非常銳利。
『肆』 描寫梅花鹿的外貌作文
可愛的梅抄花鹿
今天,我襲去森林裡遊玩。
這里有碧綠的小草和五顏六色的小花,空中的小鳥「嘰嘰喳喳」不停地叫著。遠遠望去,連綿起伏的大山,就像穿著綠色軍裝的衛士,晝夜保護著大森林。近處是一排排綠色的參天大樹,樹木旁邊是一條小河,河水清澈見底,「嘩嘩」地流淌著。啊!這里真美呀!
不知從什麼地方傳來了奔跑的聲音我走近一看,哦!原來是只梅花鹿。它的身上有許多白點,像梅花似的;它的腿細長而有力,善於長跑,尾巴短小,兩只機靈的耳朵能前後擺動好可愛呦。
我彎腰從草地上拔了一些嫩綠的青草, 去喂它。梅花鹿看見青草,就飛快地跑向我,我把青草遞給它,它就低下頭伸出自己的舌頭,去舔著些青草,一會兒就吃完了。它仰起頭好像對我說:「小朋友,你拔的青草真好吃,謝謝你!」梅花鹿向森林深處跑去。
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我的好朋友——梅花鹿。
『伍』 梅花鹿習性特徵
性情機警,行動敏捷,聽覺、嗅覺均很發達,視覺稍弱,膽小易驚。由於四肢細長,蹄版窄而尖,權故而奔跑迅速,跳躍能力很強,尤其擅長攀登陡坡,那連續大跨度的跳躍,速度輕快敏捷 。
梅花鹿群居性不是很強,成年雄性往往是獨自生活,夏季和冬季會做短距離的遷移,有一定的領地意識,特別是繁殖季節。發生爭端時,常以鹿角和蹄子作為主要武器 。
(5)梅花鹿的外形擴展閱讀:
梅花鹿的寓意:
梅花鹿是中國古代吉祥物的化身,由於鹿和祿的發音類似,而祿則代表著富裕,所以梅花鹿也被認為是富裕的代名詞。如果蝙蝠和梅花鹿同時出現,那就代表著福祿雙全。
此外梅花鹿還帶著地位和權貴,我們常說的逐鹿中原指的就是爭奪權位,因此梅花鹿的寓意中還有權位和榮譽。在古代還有將鹿作為瑞獸的傳統,傳言白鹿可以活上千年,在滿五百歲之後的鹿才會變為白色,因此鹿還代表著長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梅花鹿 (鹿科哺乳動物)
『陸』 鹿的外貌是什麼
大多數種類普遍具有的特點是:四肢細長、尾巴較短,雄性體性,大於雌性。通常雄的有角,有的種類雌雄都有角或都無角,大多數種類毛色深暗,從黑色、棕色、黃色、深紅色至淡黃色不等。但馴鹿會出現白色的個體。
因鹿的種類過多,下面只介紹這一種吧,駝鹿是世界上所有鹿中個體最大,角也最大的鹿。頭很大,臉特別長,脖子非常短,鼻子肥大而下垂,喉下有肉柱,上有許多垂毛,軀體十分雄壯短粗,四條腿卻又細長得不成比例。雄鹿的角與別的各種鹿的角形狀都不同,不是枝杈形,而是扁平的鏟狀,中間寬闊似仙人掌,四周生出大量的尖杈,最多可達三四十個。每支角的長度可超過一米,最長的竟達1.8米,寬度能達40厘米。兩支角的重量就達三四十公斤。那支撐著如此巨大的角的身體,不用說也是大得可觀了。在阿拉斯加曾經發現過肩高超過2米,體長將近3米,體重達到650公斤的大駝鹿。在興安嶺獵獲的駝鹿,沒有超過500公斤重的,毛色也較淡,角出較小,不十分寬扁。
『柒』 梅花鹿的外形特徵
梅花鹿屬中型鹿類,體長125-145厘米,尾長12-13厘米,體重70-100千克。頭部略圓,顏面部較長,鼻端裸露,眼大而圓,眶下腺呈裂縫狀,淚窩明顯,耳長且直立。頸部長。四肢細長,主蹄狹而尖,側蹄小。尾較短。
毛色隨季節的改變而改變,夏季體毛為棕黃色或栗紅色,無絨毛,在背脊兩旁和體側下緣鑲嵌著有許多排列有序的白色斑點,狀似梅花,因而得名。冬季體毛呈煙褐色,白斑不明顯,與枯茅草的顏色類似。頸部和耳背呈灰棕色,一條黑色的背中線從耳尖貫穿到尾的基部,腹部為白色,臀部有白色斑塊,其周圍有黑色毛圈。尾背面呈黑色,腹面為白色。
雌獸無角,雄獸的頭上具有一對雄偉的實角,角上共有4個杈,眉杈和主幹成一個鈍角,在近基部向前伸出,次杈和眉杈距離較大,位置較高,常被誤以為沒有次杈,主幹在其末端再次分成兩個小枝。主幹一般向兩側彎曲,略呈半弧形,眉叉向前上方橫抱,角尖稍向內彎曲,非常銳利。
『捌』 鹿的外貌
外貌
我來答新人答題領紅包
首頁
在問
日報
用戶
合夥人
商城
手機答題
我的
舉報
外貌
搜索資料
鹿的外貌
鹿的外貌
我來答
分享
可選中1個或多個下面的關鍵詞,搜索相關資料。也可直接點「搜索資料」搜索整個問題。
0字
提交回答匿名
3個回答
#熱議#月薪一萬真的很難嗎?
365404055
推薦於2017-11-22
這只小鹿長得實在惹人喜愛,光滑的細毛像錦緞一樣,明亮的眼睛像星一樣,細長的小腿像金手杖一樣。
它那一岔岔支立著的犄角,顯得那麼倔強、剛硬;它那褐色的、光閃閃的眼睛裡,既有善良,也有憎惡,既有勇敢,也有智慧;它那細長的脖子,挺立著,象徵著不屈,它那波浪形的腰,披著淡黃色的冬毛,真叫漂亮,四條直立的腿,似乎聚集了它全身的力量。啊,它太美了。
梅花鹿圓圓的腦袋上長著一對樹杈形的鹿角,鹿角下面藏著喇叭似的耳朵,像在偷聽周圍的動靜,隨時准備逃命似的。
美麗的茸角是公鹿的第二特徵,並以此吸引母鹿的傾慕;每當夕陽晚照,常見到公鹿對水中倒映的茸冠,孤芳自賞呢!公鹿是以愛角聞名的,當野生的公鹿被獵人捕獲時,它是寧肯在樹上或石崖上將茸角撞破,也不輕易予人的。
梅花鹿身體的兩側生著整齊而明顯的白色圓斑,遠看好像一朵朵梅花,這花斑一到冬季便漸漸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