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櫻花廊亭6

櫻花廊亭6

發布時間: 2022-02-03 17:59:02

① 曲廊亭榭是什麼意思,常用在何處

廊:有覆蓋的通道稱廊。廊 通常布置在兩個建築物或觀賞點之間,起著遮風避雨、聯系交通等實用功能,而且對園林中風景的展開和層次的組織有重要作用。從整體造型及所處位置來看,又可以分直廊、曲廊、迴廊、爬山廊和橋廊等。廊的特點狹長而通暢,彎曲而空透,用來連結景區和景點,它是一種既「引」且「觀」的建築。狹長而通暢能促人生發某種期待與尋求的情緒,可達到「引人人勝」的目的;彎曲而空透可觀賞到千變萬化的景色,因為由可以步移景異。此外,廊柱還具有框景的作用。
亭:一種開敞的小型建築物,多用竹、木、石等材料建成,平面一般為圓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和扇形等,頂部則以單檐、重檐、攢尖頂為多。按其所處的位置分,又有橋亭、路亭、井亭、廊亭等。園林中規模最大的是頤和園十七孔橋東側的廊如亭。《釋名》中說:亭即停止的意思,是供遊人休息、納涼、避雨與觀賞四周美景的地方。亭一般不設門窗,只有屋頂沒有牆,具有四面迎風、八面玲瓏的特點。亭在園林中必定可以立足觀景,它在選址時,其四周必定有甚具特色的美景,而且其所選擇的觀賞角度、觀賞距離也是最佳的,所以亭素有「園林之眼」的美稱。由於亭的四周必有美景可觀,是立足觀景之地,所以旅遊者往往以亭為引,這樣亭又起到了組織游覽的作用。
榭:臨水或局部或全部建築於水上的建築,用以休憩和觀賞水景。
水邊的敞屋稱水謝。其特點:在水邊架一平台.一半伸入水中,一半架於岸邊,上建亭形建築物,四周柱間設欄桿或美人靠,臨水一面特別開敞。有時其台上的建築,內圈以漏窗粉牆和圓洞落地罩加以分隔,外圍成迴廊,四周立面開敞、簡潔、輕快,成為人們在水邊休息和觀景的好地方。水榭的主要功能是用來點綴水景,供遊人觀賞水景,在旅遊中亦常作茶室之用,遊人在此一方面可休息納涼,另一方面還可品茗觀景,一舉多得,所以它是駐足觀賞水景的理想之地。

② 「熊繹守鐐」有什麼典故嗎

東湖有優美的湖光山色和許多名勝古跡。相傳在西周時期,鄂王熊紅曾在東湖築池飲馬。三國時,曾是劉備、孫權、曹操進行軍事、政治活動的重要場所,今有劉備郊天台、吳主廟、曹操廟、卓刀泉、魯肅馬冢等遺址。唐宋時,在洪山修建寶通禪寺、洪山寶塔寺等古建築。民國以後,隨著私家園林的崛起,東湖之濱相繼出現了一些別墅山莊,但直到解放後,才對東湖優美的旅遊資源進行大規模的開發。1949年東湖由原先的海光農圃改名為東湖公園,1950年再次改名為東湖風景區,劃定東湖風景區的面積。同時對風景區進行了開發,先後修建幹道4萬多米,湖岸和護坡3萬多米,亭、台、樓、閣和各種建築設施70多處,種植法桐、樟樹、池杉、水杉、雪杉等數目50餘種,栽培200多萬株金柑、蜜桔等果樹,綠化荒山1.3萬多畝,興建了苗圃和花圃。
東湖的花木品種繁多,一年四季不斷開放,其中尤以春蘭、夏荷、秋桂和冬梅最為著名。朱德同志生前喜愛蘭花,曾鼓勵並幫助東湖培育蘭花。東湖有兩池荷花,在大門右側,沿湖也有不少荷花。東湖的桂花樹很多,僅磨山一處就有1000多株,從濱湖畫廊至屈原紀念館路兩旁都是桂花樹。東湖的梅林約有百畝,有70多個品種,主要分布在磨山梅園和黃鸝灣梅嶺,是我國主要的賞梅勝地之一。
東湖盛產多種淡水魚,其中以武昌魚最為著名。武昌魚是鯿魚的一種,這種魚是鄂城梁子湖的特產,古時鄂城稱武昌(今武昌古時稱江夏),所以又稱武昌魚。
東湖風景區根據自然環境,分為六個游覽區,即聽濤區、磨山區、落雁區、白馬區、吹笛區。如再結合當地名勝古跡,從南沿湖依次分別為:「洪山」、「華林」、「聽濤」、「落雁」、「白馬」、「清河」、「吹笛」、「磨山」、「龍泉」、「珞珈」等十個景區。
走進東湖大門,便是黃鸝灣。站在東湖草坪上,放眼幾十里的東湖水面,頓感視野開闊,心曠神怡。湖水又清又平,又綠又亮;水中魚兒嬉戲,湖上鳥兒翱翔;沿湖垂柳、荷池組成如詩似畫的景色。
從黃鸝灣向西北行,是翠柳村。這里有澤畔客舍,是一座米黃色小樓,建在湖邊一個半圓形半島上,三面臨水,掩藏在綠樹叢中。北邊是霧抱亭,建在一個小山嘴上,它是由四個方亭和四個半圓亭組成的外圓內方的環形亭。由於亭呈雲朵形,水泥柱,灰瓦頂,因此遠看此亭,好像林中有霧,樹在雲霧中,「霧抱亭」因此得名。
1、聽濤區
寓言園位於東湖西北岸南端,三面環水,南臨「先月亭」,後靠「可竹軒」,佔地約9.5公頃,是東湖聽濤區園中園,始建於1988年,建成有「寓言門」:「盲人摸象」、「葉公好龍」、「獵人爭雁」、「狐假虎威」、「濫竽充數」、「曾子不說謊」、「射手和賣油郎」、「三個和尚沒水吃」、「愚公移山」等十組雕塑,具有古樸典雅的獨特風格。
過「獵人爭雁」可見垂柳扶徑的島嶼延伸湖面,其形酷似老鼠尾,在尾部有「先月亭」。湖面波光月影,構成「華亭雙月」之景觀。登上寓言園的最高處,眼簾浮現一座「可竹軒」,以簇擁匆匆翠竹而得名,與「先月亭」同時興建。正面正對著「三個和尚沒水吃」的雕塑,綠瓦飛檐,九曲迴廊與二館相連,二館分別作根雕展覽,院內參差點綴著芭蕉、竹子、桂花、廣玉蘭、羅漢松等花木和假山石。
聽濤區中心,有一座三層高閣,聳立在「荷風」與「落羽」兩橋之間的湖島上,這便是有名的「行吟閣」,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被放逐行吟東湖澤畔而建的。閣上懸有郭沫若先生所題的「行吟閣」三字。閣前有屈原塑像,高6.8m,昂首視天,舉步欲行,彷彿在「行吟澤畔」,高誦《天問》,表現了詩人的憂國憂民之情。1979年葉劍英委員長曾題詩《澤畔行吟》。
澤畔行吟
葉劍英
澤畔行吟放屈原,為伊太息有嬋娟。
行廉志潔泥無滓,一讀騷經一蕭然。

由行吟閣過落羽橋,是「濱湖畫廊」。曲廊兩端連於六角亭,四時花木植於廊前,其南端有一花壇,壇中有一株大型垂枝重陽木,如天然的大古樁盆景,吸引遊客在此拍照留念。穿過前門進後院,有一金桂夾道水泥路,直通屈原紀念館,另還建有「桔頌亭」、「滄浪亭」、「澤客舍」等古典園林建築,形成一組紀念瞻仰景區。
過「瀕湖畫廊」,在湖汊上有一組民族形式的水上建築,建有形如網路的大小水池,謂之「碧潭觀魚」。廳內展覽金魚,池內飼養淡水魚,供遊客觀賞。距此不遠的魚樂園飼養著色彩繽紛、千姿百態的各色金魚和熱帶魚120餘個品種。
從「碧潭觀魚」可到「天長樓」和「落霞水榭」,取唐代詩人王勃《騰王閣序》「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意境。「天長樓」建於1956年,樓分兩層,分設茶室。二樓正面設有寬敞的外廊,憑欄遠眺,萬頃碧波和遼闊藍天融為一色。樓下兩端有寬廣的走廊,可通往兩座方亭。樓前開闊,碧草如茵。樓後有一小院,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曾在此休息,也是接待國際友人的主要場所。「落霞水榭」在「長天樓」的左前方,其榭呈石舫形,主亭分兩層。綠瓦飛檐,雕梁畫棟,三面臨水,波光粼粼,置身其間,飄搖似動,尤如在畫舫中。「落霞水榭」前有魯迅廣場,在松柏環繞下立有魯迅半身雕像,是青少年舉行各種活動的場所。由畫廊經屈原紀念館北行,可到梨園。全園面積約500畝,種植各種花木果樹,其中以梨樹為主,故名梨園。
出梨園大門,繞漁光村,北行約500m,在一小山崗上,聳立著九女墩紀念碑。是為紀念太平天國軍中九位遭清政府殺害的女子,鄉人敬慕她們義烈,將她們和葬與此,為躲避清政府迫害而稱墩。1952年武漢市人民政府在此建基立碑,碑後是墳墓,碑上刻著董必武、宋慶齡、郭沫若等人的題詞。
武昌東湖九女墩
董必武
自求解放入天軍,巾幗英雄著義聲。
苟灌秦良玉相比,有名曷若此無名。
埋玉深深未敢傳,萬千幽憤欲回天。
清朝覆後來袁蔣,寂寞荒墳已百年。
湖光山色各悠悠,共伴塊然土一丘。
群眾最憐英烈女,口碑傳出足千秋。
人民咸慶大翻身,國勢崢嶸氣象新。
九女有靈如不昧,亦當含笑享明堙。

2、磨山區
三面環水,松樹茂密。西麓植大量桂樹,秋季桂花開放,漫山遍野,香氣撲鼻。磨山東峰頂上,有三國時劉備郊天(郊天即祭天之意)台遺址。
「朱碑亭」在磨山西端頂部,為兩層亭榭式建築。亭上懸掛著郭沫若題「朱碑亭」匾額,亭前立紅色的天然石碑,上刻朱德元帥1954年參觀游覽武漢東湖時的題詞:「東湖暫讓西湖好,今後將比西湖強。……」
磨山西麓東湖邊建有「雁棲水榭」,因附近有落雁區而得名,懸浮水面,以畫廊連於一廳和兩亭,並延伸至岸邊,人們依欄可觀賞湖水風光,雁鷗追逐。
磨山碑隅有天然浴場。主體建築是仿澳洲悉尼歌劇院的建築形式,又因呈荷花形,命名「荷花廳」。內設音樂廳、茶座、飲食服務部。每當夏季,這里遊人熙攘,與廣闊草皮、高大棕櫚和林立的太陽傘交匯於一處,展示南國海濱風光,是游泳者和遊人消暑的良好場所。
「楚天台」在磨山北部,是楚文化游覽區的主體建築,外五層內六層,高35.26m。建築面積2260平方米。基座利用山形建台二層,弧形坡道,似二道彩虹,給人一種登雲而上的升騰感,通過前殿到一樓的地下幽暗通道,猶如進入陰界,領悟楚人崇巫、視死如歸的韻味。
「祝融觀星」位於磨山第二峰頂,祝融是楚國始祖,是傳說中的火神,其社會職責一是觀象授時,以令農耕;二是保存火種。祝融面向東方,雙目遠瞻,左手持斗柄,右手持甲骨,腳踏日月,腳兩側射出熊熊火焰,背部與頭髻構成一隻展翅高翔的大風。
「唯楚有才」用浮雕和圓雕的藝術手法,以故事形式表現楚國名君、名臣、名人的功績和成就。圓雕有鬻熊、次非斬蛟、熊繹守鐐、卞和抱璞、甘德觀星、庄王出兵、武王與鄧曼、成王主盟、共王拔箭、吳起伏屍、懷王不屈、虎乳子文等12座。浮雕長300餘m,反映青銅冶煉、絲織刺綉、編鍾樂舞、許行講學、叔敖治水、芮沿治賦等24組楚國文化、藝術、政治、軍事上的一些成就及名人故事。
3、落雁區
這一帶環境優美,空曠遼闊,是大雁南來北往停留的地方,故名落雁區。各種各樣的水鳥,也活躍在此,經常成群結隊,盤旋湖面,極為壯觀。落雁區北面是白馬洲,洲的南面有一冢,是三國時魯肅的馬冢。相傳赤壁大戰時,魯肅協助周瑜破曹後,騎一匹白馬路過此洲,馬陷泥中而死,隧稱白馬洲。
卓刀泉在東湖之西南伏虎山麓。相傳三國時期,蜀漢大將關羽屯兵伏虎山,因無水,關羽即卓刀於地,水涌成泉,故名。泉深約10m,泉水淡碧,冬暖夏涼,味甘如醴。宋時依泉建寺,取名御泉寺。明初,楚昭王朱楨為泉建台加欄,親書「卓刀泉」3字。明末寺毀,清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重建,以泉為中心構成四合院式寺廟。殿左側有「桃園閣」,內塑有劉備、關羽張飛像。殿前兩側有禪堂和客堂,山門背面牆上嵌有《御泉寺記》、《卓刀泉記》等石碑。
4、白馬區
飲馬池在虎之西蔡家嘴。傳說公元前885年,楚鄂王曾在東湖蔡家嘴村頭築池飲馬,池周圍砌有青石。
5、吹笛區
位於磨山區的東南面,這里山環水抱,花果滿山。臨湖有座吹笛山,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個兒子朱楨來武昌時,曾在此山吹過笛子,故名吹笛山。
6、珞洪區
珞伽山原名落架山,相傳春秋戰國時,楚國曾在此「落架」(即鑾架停留之意),故名珞珈山。1928年武漢大學在此建校,改名為珞伽山。這座山是東湖南岸的最高峰,山頂建有望塔,武漢三鎮,可一覽無遺。
洪山在珞伽山西面,山麓有座寶通禪寺。寺廟依山而建,內有一大鐵鍾,稱「萬斤鍾」。它是700多年前南宋時建造的。寺廟後面半山坡有座塔,原名「靈濟塔」,因在洪山上,人們通稱為「洪山寶塔」。塔高40多m,七層八面,內石外磚,塔頂高於洪山。在寶通禪寺西側,有一小塔,是武漢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它用大小不同的石塊堆砌而成,也是七層八面,每層各面都有小龕,嵌刻有菩薩、羅漢、力士等浮雕像。
小塔的東側,是「二七」大罷工領導人之一施洋烈士的墓地。在烈士座像上刻有董必武同志題詞。
梅花:東湖梅花是20世紀50年代收集當地梅花數百株,植於聽濤區的梅嶺。1956年,又從四川、安徽、江蘇、浙江等省份引種梅花1000多株,連同武漢的梅花品種共有74個。在磨山開辟2.67公頃的梅花品種圃,開始梅花繁殖栽培研究工作。1978年後,又陸續擴建為8公頃,收集了116個品種,梅樹近1000株,現為中國梅花研究中心, 同時也是我國四大梅園之一。郭沫若先生聞知1954年1月東湖舉辦梅花展覽會後,欣然作《詠東湖梅》。
詠東湖梅
郭沫若
東湖昔曾居,至盡猶嚮往。
聞有梅花數十株,其形如獅或如象。
亦有如僧正膜拜,亦有如兔搗玉霜。
神猿仙鶴差可擬,麒麟龍蝦紛潛藏。
羅漢醉如泥,老人壽而昌。
孩提戲對梅花鹿,牛頭米鼠亦低昂。
相隔幾千里,空中聞異香。
嘆惜盆栽太拘束,花如有識宜潛傷。
當為謀解放,栽遍東湖邊。
栽遍珞珈山之山麓,栽遍流芳嶺之陽。
使千株萬株齊嘯傲,迎接大同世界之春光。

荷花:1963年接受國家科委關於開展中國傳統名花荷花的研究項目,到l985年共收集、整理、育種已有品種168個。1980年5月在全國園藝學會上東湖風景區被定為研究中心和建立荷花品種資源基地,1982年8月出版專著《荷花》。
東湖中還有很多專類花園,比較重要的有桂園、杜鵑園、櫻花園、盆景園等。
桂園:在磨山南麓,其面積約4公頃,品種約數十個,有金桂、丹桂、銀桂、四季桂等,每當秋葉紅時,數萬株桂花齊放,形成「十里磨山,十里飄香」的佳境。
杜鵑園:與桂園相毗鄰,面積約1.4公頃。園內以栽培杜鵑為主,其品種約40餘種,數量為5000餘株,是武漢市最大的杜鵑觀景園。在這溪水長流、翠竹茂密的幽雅環境中,設展覽室2間,方亭一個,長年展出東湖的精華根藝,其中「悟空探路」、「天女散花」、「牧歸」曾獲得全國根藝展金獎。
櫻花園:在杜鵑園西隅與東湖湖畔接壤的約3公頃坡地上,植有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送給鄧穎超的78株櫻花和數百株自培櫻花,一是紀念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簽定;二是為紀念周恩來總理的壽齡。1985年在園中建有「七十八櫻花亭」。每當春露,櫻花怒放,艷麗奪目,觀賞者絡繹不絕。

這里就有啊. . 不知在第幾段 反正你多看也有益

③ 亭廊在CASS中怎麼表示

在常見的小比例地形圖繪制中,按照最新圖例圖示要求,亭和廊是需要分開表示的。

走廊的表示分為護圍結構線、廊頂。其中護圍結構如果是「柱」,是需要單獨表示的,在其之外,還需要畫出廊底線(國標要求、但是一般可以不表示)。

例:

如果是類似亭子的長廊(「亭廊」),使用獨立地物層「DLDW」繪制為即可。具體方式參考上述獨立地物 走廊繪制即可。

④ 亭子的一般尺寸是多少

摘要 您好,我正在幫您查詢相關的信息,馬上回復您。

⑤ 徐州有哪些景點

徐州著名旅遊景點如下:

1、雲龍湖

雲龍湖風景區位於風景秀麗的徐州市區南部,是江蘇省著名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湖面波光浩渺,三面青山疊翠,現有水面5.8平方公里,陸地面積5.6平方公里。景區內風光如畫,文物古跡眾多,旅遊資源非常豐富。

雲龍湖,東靠雲龍山,西依韓山、天齊山,南偎泉山、珠山,如一顆翡翠,鑲嵌徐州城南。雲龍湖風景區內有漢畫像石館、漢墓、劉備泉、水上世界、生態島、十里杏花、濱湖公園及蘇公塔等許多景點。

2、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

園林佔地77萬平方米,院內有烈士紀念塔、戰役紀念館、總前委群雕、徐州國防園和碑林五大主體建築,及青年湖、青年廣場、中心花壇、粟裕將軍墓、-同志植樹處等景點。

這里人文景觀聞名遐邇,自然景觀賞心悅目,粗獷和秀麗熔於一爐,雄壯與典雅匯為一體,是一處聞名全國的紀念性風景游覽區,也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

3、彭祖園

彭祖園位於徐州市南郊馬棚山,佔地520畝,原為果園,1976年籌建時稱南郊公園。因徐州古稱大彭氏國,又有彭祖這位精通導引、善烹飪的長壽長者,故在1984年擴建時易名彭園,以象徵徐州的悠久歷史和古遠的文明。

1985年建成開放。彭園共有五個景區二十二個景點。五個景區,即動物園區、植物園觀賞區、景武湖區、游樂區和山林區。

4、懸水湖

懸水湖景區位於銅山呂梁山風景區中部,為呂梁山省級旅遊度假區核心區,佔地7.62平方公里,2013年獲批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史書記載古泗水、古運河曾流經於此,春秋時期,孔子曾駐足呂梁洪邊,目睹「懸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的壯觀景象,留下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千古名句,「懸水湖」之名即取自此處。

5、潘安湖濕地公園

潘安湖生態濕地公園為徐州市「三重一大」項目和城建重點工程,是賈汪經濟社會發展的頭號工程。是集「基本農田再造、採煤塌陷地復墾、生態環境修復、濕地景觀開發」四位一體的全省首創,既打造了全國採煤塌陷治理的里程碑式項目,又提供了資源枯竭型城市生態環境修復再造的典範,在全國具有示範性作用的重大項目。

⑥ 古代亭廊軒的園林尺寸范圍

一般亭子分為四角;六角;八角。三角也有,很少。亭子柱與柱間尺寸為2.0米;2.1米;2.4 米;2.7米;3.0米。廊的尺寸,寬為2.4米---3.0米;柱間距為3.0米以上(3.0--6.0米)。但也有特殊尺寸。四角亭一般台明高度450 柱高2800 柱間距3000 檐出800;四角亭:長4m*寬4m*高3.5-4.8m 長5m*寬5m*高4.5-6.4m。

古典園林是漢族傳統文化寶庫的一支奇葩,它特色鮮明地折射出中國人的自然觀和人生觀。與西方園林藝術相比,古典園林突出地抒發了漢民族對於自然和美好生活環境的嚮往與熱愛。其中,江南園林是最能代表漢族古典園林藝術成就的一個類型,它凝聚了漢族知識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勞和智慧,蘊涵了儒釋道等哲學、宗教思想及山水詩、畫等傳統藝術,自古以來就吸引著無數中外遊人。

⑦ 洛浦公園櫻花長廊在哪

洛浦公園櫻花長廊在河南省洛陽市,洛浦公園內有玉蘭廣場,廣場平面為玉蘭花型,周邊植木蘭科植物,同時也是專類植物區,有白玉蘭、紫玉蘭等。

⑧ 十堰有個櫻花長廊,在哪裡呀

在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校園里,很長的一條路,兩邊都是櫻花🌸,每年4月初,櫻花盛開,特別漂亮。

⑨ 庭廊是什麼亭廊又是什麼兩者的區別。

庭廊,是一個單體房屋內的前庭或中庭的通道,半開敞的廊道;亭廊,是一個單體經過室外通向亭、閣或另外單體的開敞式的通道(有頂蓋的廊道)。

熱點內容
晶晶百合棉衣 發布:2025-09-13 19:17:55 瀏覽:332
七夕傷感的話 發布:2025-09-13 19:15:12 瀏覽:484
黃精老莊盆景 發布:2025-09-13 19:07:40 瀏覽:83
怎樣種植茶花 發布:2025-09-13 19:07:28 瀏覽:47
蘭花寶欣產量 發布:2025-09-13 18:58:29 瀏覽:435
七夕比心g 發布:2025-09-13 18:53:38 瀏覽:151
胭脂扣插花 發布:2025-09-13 18:51:49 瀏覽:238
木本盆景綉球 發布:2025-09-13 18:49:22 瀏覽:140
七夕馨悅會 發布:2025-09-13 18:48:26 瀏覽:625
九叔情人節 發布:2025-09-13 18:37:58 瀏覽: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