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櫻花草履

櫻花草履

發布時間: 2022-02-03 10:14:10

❶ 草履蚧的介紹

草履蚧(cǎo lǚ jiè),學名:Drosicha contrahens,屬同翅目綿蚧科草履蚧屬的一種昆蟲。分布河北、山西、山東,陝西、河南、青海、內蒙古、浙江、江蘇、上海、福建、湖北、貴州、雲南、重慶、四川、西藏等地 。危害海棠櫻花、無花果、紫薇、月季、紅楓、柑橘等花木。若蟲和雌成蟲常成堆聚集在芽腋、嫩梢、葉片和枝桿上,吮吸汁液危害,造成植株生長不良,早期落葉。

❷ 如何消滅草履蚧

消滅草履蚧的方法主要有園藝防治、生物防治和葯劑防治三種方法。

(1)園藝防治:在雄蟲化蛹期、雌蟲產卵期,清除附近牆面蟲體。

(2)生物防治:保護和利用天敵昆蟲,例如紅環瓢蟲、黑緣紅瓢蟲等,以及寄生性天敵,如草履蚧花翅小蜂、草履蚧白僵蜂等,在中等為害發生區,注意及時引進、釋放紅環瓢蟲。

(3)葯劑防治:孵化始期後40天左右,可噴施30號機油乳劑30~40倍液;或噴棉油皂液(油脂廠副產品)80倍液,一般洗衣皂也可,對植物更安全;或噴2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作用快速,對人體安全;或噴5%吡蟲啉乳油;或50%殺螟松乳油1 000倍液。施用化學葯劑,盡量少損傷天敵。

(2)櫻花草履擴展閱讀

草履蚧為珠蚧科、草履蚧屬的一種昆蟲。危害海棠、櫻花、無花果、紫薇、月季、紅楓、柑橘等花木。若蟲和雌成蟲常成堆聚集在芽腋、嫩梢、葉片和枝桿上,吮吸汁液危害,造成植株生長不良,早期落葉。

❸ 核桃草履蚧和蚜蟲能同時用葯防治嗎嗎

核桃草履蚧和蚜蟲能同時用葯防治。
草履蚧
草履蚧,學名:Drosicha contrahens,屬同翅目綿蚧科草履蚧屬的一種昆蟲。分布河北、山西、山東,陝西、河南、青海、內蒙古、浙江、江蘇、上海、福建、湖北、貴州、雲南、重慶、四川、西藏等地 。危害海棠、櫻花、無花果、紫薇、月季、紅楓、柑橘等花木。若蟲和雌成蟲常成堆聚集在芽腋、嫩梢、葉片和枝桿上,吮吸汁液危害,造成植株生長不良,早期落葉。
中文學名
草履蚧
拉丁學名
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
別 稱
草鞋蚧,桑虱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Insecta
亞 綱
有翅亞綱

同翅目 Homoptera

綿蚧科 Margarodidae

草履蚧屬

草履蚧
分布區域
河北、河南、青海浙江、上海、福建、湖北、雲南、四川、西藏等
外形特徵

成蟲

雌成蟲體長達10毫米左右,背面棕褐色,腹面黃褐色,被一層霜狀蠟粉。觸角8節,節上多粗剛毛;足黑色,粗大。體扁,沿身體邊緣分節較明顯,呈草鞋底狀;雄成蟲體紫色,長5~6毫米,翅展10毫米左右。翅淡紫黑色,半透明,翅脈2條,後翅小,僅有三角形翅莖;觸角10節,因有縊縮並環生細長毛,似有26節,呈念珠狀。腹部末端有4根體肢。分別是上腿,下腿 。

初產時橘紅色,有白色絮狀蠟絲粘裹。
若蟲
初孵化時棕黑色,腹面較淡,觸角棕灰色,唯第三節淡黃色,很明顯。 雄蛹
棕紅色,有白色薄層蠟繭包裹,有明顯翅芽。

生活習性

草履蚧以若蟲和雌成蟲聚集在腋芽、嫩梢、葉片上,吮吸汁液,造成植株生長不良。因成蟲頗似草鞋,故得名草履蚧。其幼蟲、成蟲的蟲口密度較高,往往群體遷移,爬滿附近牆體和地面,甚至鑽進居民家中,影響衛生,令人厭惡。這種情況在每年春天,特別是4月份和5月份,最為繁盛 。

生長繁殖

一年發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夏和越冬;翌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在土中開始孵化,能抵禦低溫,在「大寒」前後的堆雪下也能孵化,但若蟲活動遲鈍,在地下要停留數日,溫度高,停留時間短,天氣晴暖,出土個體明顯增多。孵化期要延續1個多月。若蟲出土後沿莖桿上爬至梢部、芽腋或初展新葉的葉腋刺吸危害。雄性若蟲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垌化為雄成蟲,羽化期較整齊,前後2星期左右.羽化後即覓偶交配,壽命2~3天。雌性若蟲3次蛻皮後即變為雌成蟲,自莖桿頂部繼續下爬,經交配後潛入土中產卵.卵有白色蠟絲包 裹成卵囊,每囊有卵100多粒。草履蚧若蟲、成蟲的蟲口密度高時,往往群體遷移,爬滿附近牆面和地面,令人厭惡。
蚜蟲
蚜蟲,又稱膩蟲、蜜蟲,是一類植食性昆蟲,包括蚜總科(又稱蚜蟲總科,學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員。目前已經發現的蚜蟲總共有10個科約4400種,其中多數屬於蚜科。蚜蟲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壞性的害蟲之一。 其中大約有250種是對於農林業和園藝業危害嚴重的害蟲。
蚜蟲的大小不一,身長從一到十毫米不等。
蚜蟲的天敵有瓢蟲、食蚜蠅、寄生蜂、食蚜癭蚊(aphid midge larvae)、蟹蛛、草蛉以及昆蟲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 fungi,含綠僵菌)。
蚜蟲在世界范圍內的分布十分廣泛,但主要集中於溫帶地區。另外,物種的多樣性在熱帶比在溫帶要低得多。蚜蟲可以進行遠程遷移,主要是通過隨風飄盪的形式來進行擴散;例如,萵苣蚜蟲被認為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從紐西蘭傳播到塔斯馬尼亞。 而一些人類活動也可以幫助蚜蟲的遷移,例如對附著蚜蟲的植物進行運輸的過程。
中文學名
蚜蟲
別 稱
蜜蟲、膩蟲等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半翅目
亞 目
胸喙亞目

蚜科

麥長管蚜、禾穀縊管蚜、麥二叉蚜等
分布區域
全球(兩極除外),主要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地區和亞熱帶地區
總 科
蚜總科
形態特徵

蚜蟲
蚜蟲——繁殖最快的昆蟲。蚜蟲俗稱膩蟲或蜜蟲等,隸屬於半翅目(原為同翅目Hemiptera),包括球蚜總科Adelgoidea和蚜總科Aphidoidea。蚜蟲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溫帶地區和亞熱帶地區,熱帶地區分布很少。世界已知約4700餘種,中國分布約1100種。前翅4~5斜脈,著生於觸角第6節基部與鞭部交界處的感覺圈稱為「初生感覺圈」,生於其餘各節的叫「次生感覺圈」。蚜蟲為多態昆蟲,同種有無翅和有翅,有翅個體有單眼,無翅個體無單眼。具翅個體2對翅,前翅大,後翅小,前翅近前緣有1條由縱脈合並而成的粗脈,端部有翅痣。第6腹節背側有1對腹管,腹部末端有1個尾片。其中小蚜屬、黑背蚜屬及否蚜屬為中國特有屬。
體長1.5~4.9毫米,多數約2毫米。有時被蠟粉,但缺蠟片。觸角6節,少數5節,罕見4節,感覺圓圈形,罕見橢圓形,末節端部常長於基部。眼大,多小眼面,常有突出的3小眼面眼瘤。喙末節短鈍至長尖。腹部大於頭部與胸部之和。前胸與腹部各節常有緣瘤。腹管通常管狀,長常大於寬,基部粗,向端部漸細,中部或端部有時膨大,頂端常有緣突,表面光滑或有瓦紋或端部有網紋,罕見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見腹管環狀或缺。尾片圓椎形、指形、劍形、三角形、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圓。表皮光滑、有網紋或皺紋或由微刺或顆粒組成的斑紋。體毛尖銳或頂端膨大為頭狀或扇狀。有翅蚜觸角通常6節,第3或3及4或3~5節有次生感覺圈。前翅中脈通常分為3支,少數分為2支。後翅通常有肘脈2支,罕見後翅變小,翅脈退化。翅脈有時鑲黑邊。
蚜蟲分有翅、無翅兩種類型,體色為黑色,以成蚜或若蚜群集於植物葉背面、嫩莖、生長點和花上,用針狀刺吸口器吸食植株的汁液,使細胞受到破壞,生長失去平衡,葉片向背面捲曲皺縮,心葉生長受阻,嚴重時植株停止生長,甚至全株萎蔫枯死。蚜蟲為害時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滴落在下部葉片上,引起黴菌病發生,使葉片生理機能受到障礙,減少干物質的積累。

生活習性

蚜蟲英文名為aphid ,亦作plant louse、greenfly或antcow。體小而軟,大小如針頭。腹部有管狀突起(腹管),蚜蟲具有一對腹管,用於排出可迅速硬化的防禦液,成份為甘油三酸脂,腹管通常管狀,長常大於寬,基部粗,吸食植物汁液,為植物大害蟲。不僅阻礙植物生長,形成蟲癭,傳布病毒,而且造成花、葉、芽畸形。生活史復雜,無翅雌蟲(干母〔stem mother〕)在夏季營孤雌生殖,卵胎生,產幼蚜。植株上的蚜蟲過密時,有的長出兩對大型膜質翅,尋找新宿主。夏末出現雌蚜蟲和雄蚜蟲,交配後,雌蚜蟲產卵,以卵越冬,最終產生干母。溫暖地區可無卵期。蚜蟲有蠟腺分泌物,所以許多蚜蟲外表像白羊毛球。可用農葯或天敵(瓢蟲、蚜獅、草蛉等)防治。蟻保護蚜蟲免受氣候和天敵危害,把蚜蟲從枯萎植物轉移到健康植物上,並輕拍蚜蟲以得到蜜露(蚜蟲分泌的甜味液體)。

本科多數種類為寡食性或單食性,少數為多食性,部分種類是糧、棉、油、麻、茶、糖、菜、煙、果、葯和樹木等經濟植物的重要害蟲。由於遷飛擴散尋找寄主植物時要反復轉移嘗食,所以可以傳播許多種植物病毒病,造成更大的危害。其中包括麥長管蚜、麥二岔蚜、棉蚜、桃蚜及蘿卜蚜等重要害蟲。
本科蚜斑石蚜屬化石發現於蘇聯泰梅爾半島的中生代白堊紀地層,隨後瘤矽藻蚜屬及毛波石蚜屬出現於波羅的海附近地區的第三紀。
蚜蟲的繁殖力很強,一年能繁殖10~30個世代,世代重疊現象突出。雌性蚜蟲一生下來就能夠生育。而且蚜蟲不需要雄性就可以懷孕(即孤雌繁殖)。
蚜蟲與螞蟻有著和諧的共生關系。蚜蟲帶吸嘴的小口針能刺穿植物的表皮層,吸取養分。每隔一兩分鍾,這些蚜蟲會翹起腹部,開始分泌含有糖分的蜜露。工蟻趕來,用大顎把蜜露刮下,吞到嘴裡。一隻工蟻來回穿梭,靠近蚜蟲,舔食蜜露,就像奶牛場的擠奶作業。螞蟻為蚜蟲提供保護,趕走天敵;蚜蟲也給螞蟻提供蜜露,這是一個合作兩利的交易。
分布

范圍
小麥蚜蟲分布極廣,幾乎遍及世界各產麥國,我國為害小麥的蚜蟲有多種,通常較普遍而重要的有:麥長管蚜、麥二叉蚜、黍縊管蚜、無網長管蚜。
小麥蚜蟲
在國內除無網長管蚜分布范圍狹外,其餘在各麥區均普遍發生,但常以麥長管蚜和麥二叉蚜發生數量最多,為害最重。一般麥長管蚜無論南北方密度均相當大,但偏北方發生更重;麥二叉蚜主要發生於長江以北各省,尤以比較少雨的西北冬春麥區頻率最高。就麥長管蚜和麥二叉蚜來說,除小麥、大麥、燕麥、糜子、高粱和玉米等寄主外,麥長管蚜還能為害水稻、甘蔗和茭白等禾本科作物及早熟禾、看麥娘、馬唐、棒頭草、狗牙根和野燕麥等雜草,麥二叉蚜能取食賴草、冰草、雀麥、星星草和馬唐等禾本科雜草。
為害症狀
麥蚜的為害主要包括直接為害和間接為害兩個方面:
直接為害主要以成、若蚜吸食葉片、莖稈、嫩頭和嫩穗汁液。麥長管蚜多在植物上部葉片正面為害,抽穗灌漿後,迅速增殖,集中穗部為害。麥二叉蚜喜在作物苗期為害,被害部形成枯斑,其它蚜蟲無此症狀。間接為害指麥蚜在為害同間,傳播小麥病毒病,其中以傳播小麥黃矮病為害最大。
核桃草履蚧和蚜蟲可以用以下葯劑防治:52.25%氯氰·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48%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7500-10000倍、10%聯苯菊酯乳油3000倍,90%敵百蟲8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6.5%敵畏·吡蟲啉乳油1000~1500倍,70%吡蟲啉可濕粉7500~10000倍,10%烯啶蟲胺可溶液劑3000倍,20%啶蟲脒可溶粉6500~10000倍,28%甲氰·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0.5%小櫱鹼水劑500~800倍,77%氫氧化銅可濕粉400~600倍,
15%惡霉靈水劑800~1000倍,80%惡霉·福美雙可濕粉400~800倍,70%戊唑醇可溶粉3000~5000倍,30%苯甲·丙環唑乳油3000倍,77%氫氧化銅可濕粉400~600倍,15%混合氨基酸銅·鋅·錳·鎂水劑300倍,上述葯劑可以與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粉1500倍,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10000倍,綠風95 600倍,科寶植物優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葯害和肥害、凍害、澇害、強根壯苗、控旺使用1500倍)混合均勻葉面噴霧。

❹ 麻煩大家告訴我一下日本留袖和服,訪問和服,小紋和服,喪服,婚服等和服的起源以及它們的穿著講究,謝謝

以下做個粗淺的解釋。

女式和服。
留袖和服分為黑留袖和色留袖,都是已婚婦女的第一禮裝。這其中黑留袖適用於自己家族主辦的活動,色留袖則是好友等的著裝。特點是袖子上沒有任何花紋,而下擺會有非常精緻的紋樣。
訪問和服,顧名思義,是為了去拜訪別人而穿的正式服裝。
小紋和服花紋柔和,是為了主婦們日常生活而穿的,袖子的擺比較短,方便行動。
喪服就是黑色的和服了,一般是沒有花紋在上面的,與此同時所有的配件也都是黑色,包括襪子草履等等。
婚服分為白無垢,色打褂,引振袖和未婚女子專用的振袖。因為是最後一次穿上少女時代的和服,所以振袖也會被眾多新娘放在婚服列表裡。
白無垢是儀式專用的婚服,所有配件都為白色,只有扇子的面是金色(另一面是銀色)。頭上會包上白色的角隱或者綿帽子(這是白無垢限定的頭飾)。
色打褂是彩色版的白無垢,既可以在儀式時穿著也可以在儀式後的酒會穿著。有人會配上白角隱,有人則會配上里紅的角隱,隨服飾顏色而定。
引振袖是穿在打褂里的長擺和服,一般是酒會上的婚服,但是夏季的時候也會有人只穿它來進行儀式的。
振袖分大振袖,中振袖,小振袖,未婚女子用,不解釋太多了。

男式和服。
正裝就是黑紋付,羽織和袴。
後來也有了其他色系,不過都不是很搶眼的顏色。
鞋子是雪駄(不知道怎麼念成中國字……)。
沒什麼特點,男人似乎打扮自己的時間比較少。

起源。
一開始是買來整塊絲綢「中穿一洞,頭貫之,以帶束腰。」然後慢慢被中國的漢唐服飾(不是現在的唐裝……)影響演變到現在的樣式。以全直線剪裁,反而突出人體特有的曲線美感。尤其是頸部線條。

特點就和樓上的同學說的一樣,穿的時候,要右側的襟在裡面,而逝者則是左側的襟在裡面。其他的還有很多講法,比如什麼衣服要配什麼配件,和服上的花紋最好還是應季的。比如春天就比較多櫻花,夏天是鳶尾,秋天則多是月亮和兔子,冬天的雪松或梅花等等。

❺ 【及】動漫人物的生日!~

1月3日:樺地崇弘(網王)

2月25日:定春 (銀)

3月7日:黑崎夏梨(死神)

9月7日:伊麗莎白(銀)

9月10日:市丸銀(死神)(對銀大愛~~雖然離6遠點 但還是寫上來了~~)

11月6日:石田雨龍(死神)

11月20日:木更津淳、木更津亮(網球王子)

11月22日:天根光(網球王子)

12月31日:金田一郎(網球王子) 蒲原喜助 (死神)

❻ 為什麼會生介殼蟲

介殼蟲種類繁多,習性相近,蔓延迅速,是多種植物的重要害蟲。介殼蟲寄生於植物的枝幹、芽腋、嫩梢和葉片,一般不活潑或固定不動,以雌成蟲和若蟲刺吸汁液獲得營養和水分,導致樹勢衰弱,葉片早落。

方法/步驟
1
一、草履蚧。又名草鞋介殼蟲、柿裸蚧。主要危害桃、柿、梨、蘋果等多種果樹及櫻花、廣玉蘭、臘梅、月季、玫瑰、國槐等園林觀賞植物。

2
1、形態特徵。雌成蟲身體橢圓形,長8-10毫米,寬4-5毫米,體背中央灰紫色,外圍淡黃色,形似草鞋,體背覆一層細毛和白色薄蠟粉。若蟲體形與其相似,赤褐色。

2、發生規律。每年發生1代,以卵在樹根附近土縫里、樹皮縫、枯枝落葉層及石塊下成堆越冬。次年2月下旬開始出現若蟲,3月上中旬上樹較多。若蟲上樹後,大量集中在1-2年生枝條上吸食汁液,以4月危害最重。受害嚴重的枝條推遲發芽甚至枯死。5月中下旬雌成蟲下樹潛入樹根土縫產卵,產卵後即死亡,以卵越冬。小若蟲有日出上樹,午後下樹的習性,稍大後則不再下樹。

3、防治方法。⑴利用小若蟲每天上下樹的習性,3月初在樹干基部培高約33厘米的土堆,上撒細沙,外圍挖小溝,阻止若蟲上樹,每天殺死落入溝內的若蟲;在樹幹上塗10-20厘米寬的廢重機油(內加適量觸殺劑如甲氰菊酯乳油),並及時清除油帶下的若蟲。每10-15天塗1次,共塗2-3次。⑵若蟲發生期噴灑0.3度石硫合劑,或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800倍液,加0.1%洗衣粉。⑶夏季成蟲下樹產卵時,在樹根處堆放一些土塊或枯枝落葉誘其產卵,集中捕殺。

二、日本龜蠟蚧。其寄主范圍廣,主要有紫薇、廣玉蘭、桂花、夾竹桃、薔薇、牡丹等觀賞植物及桃、李、棗、枇杷、杏、山楂、蘋果、梨、無花果等多種果樹。
1、形態特徵。雌成蟲蠟殼扁橢圓形,白色,長3-4.5毫米,背部分塊呈龜甲狀凹紋。活蟲體淡褐至紫紅色,若蟲初孵淡紅褐色,1天後開始分泌蠟質,7-10天形成蠟殼。

2、發生規律。每年發生1代,以受精雌成蟲在枝條上或樹上葉片越冬。次年3-4月恢復活動,吸食樹液,排泄蜜露常誘致煤污病發生。麥收期間是產卵盛期,卵產在母殼下,6月下旬卵孵化,若蟲四處爬行尋找適宜的寄生部位進行固定,以葉部為多,少數在葉柄或嫩枝上。卵及孵化期間如雨水偏多則成活率高,反之則死亡率高。初孵若蟲一般能爬行80厘米左右,遠距離傳播主要靠風力擴散。8月下旬至9月下旬雌雄蟲交配。受精後雌蟲繼續危害,並從葉上轉移到枝條上准備越冬。

3、防治方法。⑴冬季剪除有蟲枝條和清掃落葉,並集中銷毀,或刮除枝條上的越冬蟲體,或噴灑5-10%的輕柴油乳劑、波美3-5度石硫合劑。⑵若蟲孵化初期未分泌蠟質或蠟被初形成時噴葯防治。可選用50%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20%菊殺乳油1000-1500倍液。
⑶針對高大的樹木,可採用樹干塗葯和注葯兩種方法進行防治。樹干塗葯:於4月在樹干基部輕刮皮(以剛露出新皮為宜)成上下錯開的兩個半圓,環寬略等於干莖的一半,塗以氧化樂果等內吸性葯劑400-500倍,然後用聚乙烯薄膜包紮緊密,15-20天後解除。樹干注葯:在樹幹上按120度圓周角從三個方向注射,每厘米干莖用葯0.2克(有效成分),注後用泥封口。選用內吸類葯劑。

三、褐軟蚧。多危害家居花卉、如蘭花、萬年青、米蘭、仙客來、龜背竹、茉莉、馬蹄蓮、蘇鐵等170餘種植物。
1、形態特徵。雌成蟲常沿葉反面中脈寄生;體卵形,長2-4毫米,體色變化大,常為黃綠、黃褐或紅褐色。背中央有一條縱脊隆起,脊周圍深褐色,常有黑點散布或集成斑塊,成2條褐色網狀橫帶。

2、發生規律。每年發生世代因地而異,可達3-8代,在溫室中常年發生。以受精雌成蟲或1-2齡若蟲越冬。
3、防治方法。發生較輕的盆栽花可採取人工刷塗的方法,重點是葉片背面中脈兩側;較重的則根埋15%鐵滅克或3%呋喃丹顆粒劑,盆徑17厘米的花盆埋鐵滅克1克左右,或呋喃丹1-2克,沿盆邊埋。

四、球蚧類。包括多種球堅蚧,如桃球蠟蚧、杏圓球蚧等,主要發生在桃、杏、櫻桃、李、白蠟樹、柳、紫穗槐、紫葉等果樹及綠化植物上。

1、形態特徵。此類介殼蟲主要寄生在植物的枝條上,雌成蟲身體近半球形或球形,體色黃褐、紅褐等,較好識別。
2、發生規律。大多數種類每年發生1-2代,多以若蟲在枝條的背陰處越冬,翌春樹木發芽後遷移至嫩枝上固定刺吸危害。5月是成蟲產卵、若蟲孵化集中的時間。
3、防治方法。同日本龜蠟蚧。

❼ 香椿的草履蚧病危害很大,香椿的草履蚧病危害有哪些

蚱蜢的若蟲和雌性通常集中在樹木的新枝和幼芽上,這使得樹木在春天很難發芽。即使能發芽,葉子也是又細又黃,細嫩的新枝過一段時間可能會枯死。如果爆發,整棵樹都會大面積死亡。很容易辨認出蚱蜢的形狀,它的雄性成蟲約1厘米,扁平,有翅膀,呈橢圓形,北部有幾個褶皺。因為形狀像草鞋,所以取名草鞋秤。草鱗一般為赭色,腹部為淡黃色,口器和腳為黑色。雌蟲比較小,約5~6mm大小,顏色多呈紫紅色。卵呈卵圓形,乳白色,若蟲形狀接近雌性。小蠹主要危害園林樹木和果樹。

主要危害楊樹、柳樹、泡桐、刺槐、白蠟、法國泡桐、刺槐、桑樹、梨、柿子、蘋果、海棠、櫻花、無花果、紫薇等樹木。若蟲和雌成蟲聚集在腋芽、嫩枝和葉片上,吮吸汁液,導致植株生長不良,從4月下旬到5月上旬處於嚴重受害期。

❽ 李大釗有著作么

有的!

李大釗(1889-1927 )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13年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畢業。赴日本留學,入早稻田大學政治科,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1914年組織神州學會,進行反袁活動。次年為反對日本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以留日學生總會名義發出《警告全國父老》通電,號召國人以「破釜沉舟之決心」誓死反抗。1916年5月回國,在北京創辦《晨鍾報》,任總編輯。旋辭職,任《甲寅日刊》編輯,推動新文化運動的發展。
1918年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發表《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號召全國人民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積極參加五四運動,對運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919年參加創建少年中國學會,任《少年中國》月刊編輯主任。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是中國最早比較系統地介紹馬克思主義學說三個組成部分的文章。與提倡實用主義的胡適展開「問題與主義」論戰。1920年3月與前來北京的共產國際遠東局局長魏金斯基和馬邁耶夫等商談建立中國共產黨問題。10月成立北京共產黨小組。11月建立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8月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京分部主任,在京奉、京漢、京海等鐵路開展工人運動。次年8月中共中央西湖會議後,受黨的委託到上海與孫中山商談「振興國民黨以振興中國之問題」。不久,在孫主盟下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10月任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和改組委員。參與籌備國民黨「一大」。1924年1月被孫指定為國民黨「一大」五人主席團成員之一,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後任國民黨北京執行部組織部長。6月率中共代表團赴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五大」。11月返回北京,發動群眾准備召開國民會議,揭露和抵制段祺瑞的「善後會議」。1925年五卅慘案爆發,與趙世炎等在京組織「滬案雪恥會」,聲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爭。1926年3月領導北京群眾反對日英美等國要求拆除大沽口國防設備的「最後通牒」,18日因組織請願示威遊行被段祺瑞政府通緝。北伐戰爭期間協助馮玉祥制訂軍事行動方針。1927年4月6日被奉系軍閥張作霖逮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義。著作編為《李大釗文集》。

這里是李大釗吧:
http://post..com/f?kw=%C0%EE%B4%F3%EE%C8

❾ 香椿草履介殼蟲多發在什麼季節

香椿又稱樹上蔬菜,因獨特的口味和豐富的營養價值受到歡迎,也使得香椿的價格一直保持較高位置,頭茬香椿甚至被某些商家炒到上百元一斤。在這高價位的市場環境下,也使得農村對種植香椿非常火熱。山少也不例外,也嘗試著種植了一些,一邊摸索學習技術,一邊總結經驗。

香椿可以播種繁殖、扦插繁殖、插根繁殖,其中最常見的是扦插繁殖。香椿的種皮比較堅硬,不容易吸水,因此出芽率很低。播種可以在3月份進行,此時氣溫回升,播種的時候要先把種子放在干凈的地方暴曬兩三天,在用30℃左右的溫水浸泡24個小時,然後再把種子用濕紗布包裹起來放在溫暖的地方靜止3天,再把種子與濕河沙混合,期間一直保持河沙濕潤,當大部分種子露白時就可以播種了。

香椿芽的生長期短,因此一定要進行修剪,發芽的時候產量才會高。距離地面30CM時要進行摘頂,祛除頂端優勢,這樣可以長更多的側枝。在冬天要進行冬剪,剪掉過密、過弱的枝條,當然病枝、枯枝、過老的枝條也要剪掉。香椿的種植最好採用扦插繁殖,簡單又高效,同時做好病蟲害的防治。香椿的種植一定要進行修剪才能提高產量。

熱點內容
毛筆畫蘭花圖 發布:2025-09-13 15:18:14 瀏覽:262
七夕夜隨筆 發布:2025-09-13 15:06:20 瀏覽:819
藤編藍盆栽 發布:2025-09-13 14:45:43 瀏覽:650
綠植領養活動是什麼 發布:2025-09-13 14:39:56 瀏覽:914
花語為依賴 發布:2025-09-13 14:38:31 瀏覽:810
測測你七夕 發布:2025-09-13 14:37:38 瀏覽:897
盆栽小紅薯 發布:2025-09-13 14:28:49 瀏覽:599
長春米蘭花時尚酒店 發布:2025-09-13 14:24:56 瀏覽:576
茶花保溫壺 發布:2025-09-13 14:15:41 瀏覽:733
玫瑰酵素護膚 發布:2025-09-13 13:59:00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