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之韻
1. 如何利用手機拍攝出春天梅花的韻態
1、選擇漂亮的花型
選擇漂亮花型的梅花,對拍好梅花大有幫助,因此我們呀仔細觀察,選擇那些一枝獨秀的梅枝進行拍攝,簡單的花枝更容易構圖也更容易表達出主題。
也可以選擇那些老樁上的梅花,能將梅花那種古樸滄桑質感表現出來。
2、色彩的搭配
拍攝梅花,要做好色彩的搭配,比如用天空來做背景,不管是白色的梅花還是紅色的梅花,都會被映襯得非常艷麗;又比如我們用綠色草地做背景,可以使白色的梅花更顯清雅。
3、梅花的構圖
拍攝梅花,最常用的是三分法構圖和對角線構圖,一般三分法構圖比較符合我們的視覺習慣,對角線構圖能讓梅枝看上去更具有舒展之感。
4、光線的運用
天氣對攝影影響很大,不同的天氣拍攝出來的梅花感覺完全不一樣,陰天和雨天拍出來的梅花看上去色彩更加艷麗,而在大晴天拍攝,梅花看起來更具通透感。所以一定要利用好不同的天氣和光線,拍出漂亮梅花。
5、利用環境拍梅花
梅花,我們除了採用特寫手法拍攝外,還可以利用環境條件拍大景,比如梅花旁邊有古建築,我們可以借著古建築拍出梅花的古韻美,如果梅花處在山谷里,我們可以借著山勢拍出梅花的氣勢之美。比如梅花旁邊有小橋有流水,我們可以拍出梅花的詩意美。
2. 次蕭冰崖梅花韻翻譯和賞析
次蕭冰崖來梅花韻
次蕭冰自崖
梅花
①韻
宋·趙希桐
冰姿瓊骨凈無瑕,
竹外
溪邊
處士
②家。
若使牡丹開得早,
有誰
風雪
看梅花。
①:這首詩是唱和蕭冰崖的《梅花》而作。
②:處士:指隱居讀書人。
賞析:趙希璐《次蕭冰崖梅花韻》「冰姿瓊骨凈無瑕,竹外溪邊處士家。若使牡丹開得早,有誰風雪看梅花」,詩中三四兩句突發奇想:如果牡丹花開早於梅花,誰又會迎風踏雪顧及梅花呢?然而牡丹畢竟不會開在梅花之前。
詩人
欲揚先抑,只有
冰晶
玉潔的梅花才能在凜冽的風雪中吐芳爭艷,才能受到人們的青睞。
仔細分析:末句是諷刺追求富貴的人,是決然不避風雪的。前人句雲:「梅花自避新
桃李
,不為高樓
一笛風
。」作為梅花,還是避開牡丹為妙。
文章一二句寫出了梅花的高潔,高傲,
凌寒
獨自開,孤傲的特點
文章的三四句,
作者
自比梅花
3. 描寫梅花的文章
1.在春、夏、秋,三季里,梅花並沒有什麼出眾之處,唯有千里冰封的冬天,她傲立在風雪中的堅強性格才顯露出來,在百花凋謝之時唯有梅花生機勃勃,迎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凜冽的寒風中。數九隆冬,地凍天寒,風吹花落,你不必擔心它的花瓣會被摔破。
梅花不是嬌貴的花,越是寒冷,越是風欺雪壓,它開得就越有精神,越秀氣。古人有句話說得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我欣賞梅花,因為它具有不畏嚴寒、經霜傲雪的獨特個性。冬天,天空下起鵝毛般的大雪,地上白皚皚的一片,就像鋪上了一張白色的地毯。每當我看到這樣的畫面,就會想起在冬天開放的花,那就是梅花。
3.你看那梅花,像極了純白的雪,只是那雪花融化之後,留下的只是一灘污跡,華而不實,虛假的很,而梅花,她是真真正正的純白,有時還帶著一點點粉紅,她留下的,是似有似無的芳香。她的朴質與素雅,也不是常人能所及的。
4.梅花開或有早有遲,在同一顆梅樹上,可以看到花開的各種形態。有的含羞待放,粉紅的花苞鮮嫩可愛;有的剛剛綻放,就有幾只小蜜蜂鑽了進去,貪婪的吮吸著花粉;有的盛開許久,粉紅柔嫩的花瓣若人喜愛;先前熱熱鬧鬧開過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謝。
5.小小的花瓣,細而有勁的枝,淡淡的粉白,纏繞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種在冬天才傲然開放的花,那是一種在雪中才顯得更加純白的花,那是一種雪花壓不到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
(3)梅花之韻擴展閱讀
觀賞
中國古代文人對梅花情有獨鍾,視賞梅為一件雅事。賞梅貴在「探」字,品賞梅花一般著眼於色、香、形、韻、時等方面。
色:梅花的花色有紫紅、粉紅、淡黃、淡墨、純白等多種顏色。「紅梅」,花形極美,花香濃郁;「綠萼」,花白色,萼片綠色,重瓣雪白,香味襲人;「紫梅」,重瓣紫色,淡香;「骨里紅」,色深紅重瓣,凋謝時色亦不淡,樹質似紅木;「玉蝶」,花白略帶輕紅,有單重瓣之分,輕柔素雅。成片栽植上萬株梅花,疏枝綴玉繽紛怒放,有的艷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綠如碧玉,形成梅海凝雲,雲蒸霞蔚的壯觀景象。
香:梅花香味別具神韻、清逸幽雅,被歷代文人墨客稱為暗香。「著意尋香不肯香,香在無尋處」讓人難以捕捉卻又時時沁人肺腑、催人慾醉。探梅時節,徜徉在花叢之中,微風陣陣掠過梅林,猶如浸身香海,通體蘊香。
形:古人認為「梅以形勢為第一」,即形態和姿勢。形態有俯、仰、側、卧、依、盼等,姿勢分直立、曲屈、歪斜。梅花樹皮漆黑而多糙紋,其枝虯曲蒼勁嶙峋、風韻灑落,有一種飽經滄桑,威武不屈的陽剛之美。梅花枝條清癯、明晰、色彩和諧,或曲如游龍,或披靡而下,多變而有規律,呈現出一種很強的力度和線的韻律感。
韻:宋代詩人范成大在《梅譜》中說:「梅以韻勝,以格高,故以橫斜疏瘦與老枝怪石著為貴。」所以在詩人、畫家的筆下,梅花的形態總離不開橫、斜、疏、瘦四個字。人們觀賞梅韻的標准,則以貴稀不貴密,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含不貴開,謂之「梅韻四貴」。
時:探梅賞梅須及時。過早,含苞未放;遲了落英繽紛。古人認為「花是將開未開好」,即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時為佳,故名「探梅」。梅花以「驚蟄」為候,一般以驚蟄前後10天為春梅探賞的最佳時機。 觀賞梅花的情境也十分講究。
《梅品》由宋朝張功甫撰寫於1194年,專門介紹如何欣賞梅花。據《梅品》曰有二十六宜:淡雲,曉日,薄寒,細雨,輕煙,佳月,夕陽,微雪,晚霞、珍禽,孤鶴,清溪,小橋,竹邊,松下,明窗,疏籬,蒼崖,綠苔,銅瓶、紙帳、林間吹笛,膝下橫琴,石枰下棋、掃雪煎茶、美人淡妝簪戴等情況下,對梅的欣賞就更富有詩情畫意。
四貴四不貴:貴疏不貴繁,貴合不貴開,貴瘦不貴肥,貴老不貴新。梅的枝幹以蒼勁嶙峋為美,形若游龍,遒勁倔強的枝幹,綴以數朵凌寒傲放的淡梅,兼覆一層薄雪,「古梅一樹雪精神」,儼然天成一幅水墨大寫意。
參考資料梅_網路
4. 梅韻是什麼意思
梅韻是指的是梅花的韻味。
描寫梅花的優美句子:
1、梅花,是最堅韌的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在寒冬里傲霜 斗雪,不怕天寒地凍,不畏冰襲雪侵,當別的花枯萎零落,花殘葉敗時,梅花卻昂首怒放,獨樹一幟,傲然挺立在這冰天雪地中。
甚至是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它也能「疏影橫斜水 淺清,暗香浮動月黃昏」,笑傲乾坤。
2、「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她沒有玫瑰般艷麗,卻能在風雪中傲立,她沒有茉莉般芬芳,卻能在嚴寒中開放,她便是梅花——那超凡脫俗的梅花!
3、中國人愛梅花,是愛梅花傲雪斗霜的精神,愛梅花謙遜的精神。愛的是「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愛的是「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愛它不怕困難,於無聲處,傲然挺立。愛它甘願在幕後無私奉獻的心。愛的是梅花有靈魂、有骨氣、有品格的精神。
4、梅花開得正盛,遠遠的就能聞到一股細細的清香,直進入人們的心肺。那白里透黃,黃里透綠的臘梅,那嬌艷似火,紅艷滿天的紅梅,每一朵梅花,都像一篇文章,一首詩歌,令人感嘆。
5、梅花乃是歲寒三友中的領頭羊,它生性堅毅、不服輸。在風雪之中,遠處一點點鮮紅,正頂著狂怒的寒風,慢慢開放,是梅花,是梅花。我們像梅一樣堅毅,像梅花一樣在拼搏,取得的勝利像梅花的開放那麼盛美,那麼充滿了甜。
5. 梅花有怎樣風韻
傳統文人來,提筆淺談梅花 。
古往今來,以梅花為題的詩詞歌賦最多 ,或詠其風韻獨勝,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贊其標格秀雅,或頌其節操凝重。我則賞梅花風韻獨勝 。
記得有這樣一首詩「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它,有朝一日寒霜降,只見青松不見花」當富貴的牡丹、多姿的秋菊、妖媚的水仙花逃避嚴寒悄然而去時,梅花卻似一位衣袂飄飄的少女,從聖潔的夢中醒來,揚眉淺笑,玉齒含秀,與青松翠柏結為「歲寒三友」之情,深情地撥動心弦,都落滿枝芬芳。她不圖春天的溫暖,夏天的熱鬧,平平淡淡,無意爭春,持著自己特有的淡泊,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給人一種獨特的美。它不繁華、不熱烈、不傲氣,卻樸素、真實、長久。它不能給人以外在的輝煌,卻能給人們有內心的超越。
難怪中國的傳統文人視梅花為花中「清客」、「歲寒三友」、「四君子」。毛主席最喜愛梅花,他用過的地毯、筆筒、煙灰缸、飯碗上均有花枝搖曳的梅花圖案;陸游一生愛梅、詠梅,以梅自喻,稱煤是花中氣節最高堅,嚴然梅的知音、梅的化身。"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真正進入了「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境界。南朝壽陽公主愛梅忘歸,致花落額上,成五瓣之行,拂之不去,號梅花妝,人皆竟相描摹而流行一時;唐玄宗宮中的江采萍愛梅成痴,賞梅徹夜流連,人稱「梅妃」;清代龔自珍則為「病梅」而痛哭,購田以療梅;宋初隱士林和靖,不娶妻而伴梅一生,「梅妻」之跡迄今留在西湖孤山;宋朝李清照是「冷冷清清,凄凄慘慘凄凄」而著名的女詞人,她在《一剪梅》中寫到:「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以梅花寄託孤獨、凄涼的思念之情。
我不敢與古人相比揮毫潑墨,也不敢與現代人相論文采飛昂。我只是獨賞梅花清雅俊逸、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品格;獨賞梅花之香、之清、之潔、之美、之淡、之雅的氣質;獨賞「梅花本是神仙骨,落到人間品自奇」的風韻 。
6. 詩詞梅花韻
趙希璐《次蕭冰崖梅花韻》「冰姿瓊骨凈無瑕,竹外溪邊處士家。若使牡丹開得早,有誰風雪看梅花」,詩中三四兩句突發奇想:如果牡丹花開早於梅花,誰又會迎風踏雪顧及梅花呢?然而牡丹畢竟不會開在梅花之前。詩人慾揚先抑,只有冰晶玉潔的梅花才能在凜冽的風雪中吐芳爭艷,才能受到人們的青睞。
7. 梅花的韻味是什麼啊
梅花在我國已經有3000年的栽培史,《詩經》多次提到梅。梅花作為觀賞花卉,大致起於漢代。在晉代梅花栽培就已經很普遍了。晉孝帝建造的太極殿叫「梅梁殿」殿上的大梁就是用梅木做的。這一時期的梅花是人們友誼的象徵。
現代人認為梅花是傲骨、驕雪、韻味高尚。
8. 梅花的別稱
梅花(薔薇科杏屬植物)一般指梅(薔薇科杏屬植物)。別稱:春梅、千枝梅、紅梅、烏梅。
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葯。果實可食、鹽漬或千制,或熏製成烏梅人葯,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8)梅花之韻擴展閱讀:
梅花在中國的地位很高,而中國在梅花品種上也有著相當的權威。1998年,中國拿到了梅品種國際登錄權,這是一種鑒別、判定花卉植物知識產權的母權。也就是說,新發現或新培育的梅花觀賞品種,要通過「國際登錄權威」審定和手續才能成為國際承認的新品種。
花蕾(梅花):微酸、澀,平。開郁和中,化痰,解毒。用於郁悶心煩,肝胃氣痛,梅核氣,瘰癧瘡毒。果實(烏梅):酸、澀,平。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用於肺虛久咳,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膽道蛔蟲症。
9. 對對聯 梅花三弄冬之韻
梅花三弄冬之韻; 春燕雙飛我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