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桷樹呀山茶花
Ⅰ 黃桷樹 山茶花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山茶花花語
血色山茶花
理想的愛·謙讓 種類:山茶科 原產地:日本 花色:桃紅·紅·白 花期:晚秋~冬 別名:姬樁 山茶花,是由德國一位植物學家取名,並推廣到世界各地的。 它總是在晚秋天氣稍涼時,靜靜地開在庭院之中。山茶不像樁一樣,整個花朵掉落下來,而是花瓣一片片地慢慢凋謝,直到生命結束。 那麼小心翼翼的凋謝方式,不就和人們追求理想中伴侶的態度一樣嗎?所以漸漸地山茶花就成為對心中愛慕女性表達心意的代言人了。 在幾乎所有的花朵都枯萎的冬季里,紅色的山茶花格外令人覺得溫暖而生意盎然。而且,種在庭園中也能讓人欣賞她淡淡的花香。 可愛、謙讓、理想的愛、謹慎、了不起的魅力 山茶花 (白) : 純真無邪 你怎能輕視我的愛情 山茶花 (紅) :天生麗質 11月11日白色山茶花(Camellia)花語:含蓄 花占卜:您是個溫柔感性的人,而且意志力堅強。您的內心藏有激情,渴望戀愛,雖然如此,但您不會採取急進的態度向對方表白,在看準目標後,您會按部就班地追求對方,然後您內心的激情慢慢誘發出來。 花箴言:結婚千萬不要急,要等到戀愛成熟的時候。
黃桷樹:
Ⅱ 誰知道哪裡可以下載重慶的一首老歌----黃桷樹,山茶花
那歌是重慶市市歌
Ⅲ 重慶的市花,山茶花,代表什麼意義呢
重慶市花為山茶花。山茶花系山茶科,常綠小喬木,花期長,抗污染,易栽培,品內種達73種。花容色鮮艷,有淡紅色、紫紅色、白色、復色等。花瓣類型有單瓣類、復瓣露心類、托桂類、曲瓣類、半平瓣類和平瓣類。在巴蜀地區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蘇軾曾有「游蜂掠盡粉絲黃,落蕊猶收蜜露香」的詩句詠山茶花。今巴南區石崗枝子橋還生長著一株「七心紅」古茶花,樹高8米,直徑72厘米,據傳樹齡已有400餘年。重慶地區凡園、風景區、庭院、樓台均有種植。1986年,山茶花被正式命名為重慶市市花。
另:
重慶市樹為黃桷樹。黃桷樹系桑科, 榕屬,落葉喬木。黃桷樹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它根深桿壯,枝繁葉茂,生長快,壽命長,忍高溫,耐潮濕,抗污染,即使置身於懸崖峭壁,也迎風昂首,茁壯成長。自古重慶地名以黃桷冠之者眾,北魏《水經注》載:「江水又東經黃桷峽(銅鑼峽)。」宋《圖經》雲:「塗山之足,有黃桷樹,其下有黃桷渡。」重慶至今仍有黃桷埡、黃桷坪等地名。1986年,黃桷樹被正式命名為重慶市市樹。
Ⅳ 重慶市的市花是什麼花
今巴南區石崗枝子橋還生長著一株"七心紅"古茶花,樹高8米,直徑72厘米,據傳樹齡已有400餘年。1986年,山茶花被正式命名為重慶市市花
重慶市市花——山茶花
Ⅳ 重慶的~求一首歌! 山茶花
是這樣唱的吧:
黃果樹啊山茶花 美麗的山城 我們的家 愛清潔 講衛生
靠你靠版我靠大家喲~~
呵呵,平時沒權事還會哼哼呢,那時候電視常放.
《黃桷樹,山茶花》原是由重慶作曲家創作的一首公益歌曲,後經編寫組改編成一首帶有簡易二聲部的合唱歌曲。歌曲為大調式、一段體,旋律簡潔、流暢,唱起來琅琅上口。歌曲通過對重慶市樹、市花的贊美,告訴大家一個道理:家鄉不僅要山水美,而且更需要人的精神美、心靈美。
想聽的話,留言我吧,我會唱,教你
Ⅵ 重慶的市樹、市花、分別是什麼啊
川渝地方有些人把「黃葛樹」寫成「黃桷樹」,是因為不會寫「葛」字,有些不求甚解的重慶人,懶得查字典,認字都愛認半邊。漢字「角」是多音字,可讀作「jiǎo」,可讀作「jué 」。在西南官話里,「角」(jiǎo)與「葛」同音,那些別字先生,以為把「角」加上個木旁還是讀「角」(jiǎo),就還是能與「葛」同音了,殊不知,「角」是多音字,「桷」不是多音字,「桷」只能讀作「jué」 ,所以就有了「黃桷樹」、「黃桷埡」之誤寫。不過,這種錯誤只出現在「紙上」,雖然有些地圖地名寫的「黃桷埡」,但重慶人還是說的「黃葛埡」,沒有說「黃絕埡」(音)的,除了以訛傳訛的電視台。
Ⅶ 《黃桷樹,山茶花》
音樂教學參考書:三年級(上)(附光碟)作者:王世康 , 薛世民 主編 出版社: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定價:40.00
這本書里就有《黃桷樹,山茶花》這首歌。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電話:023-68868624,你可以向他們聯系求取。
Ⅷ 《黃桷樹,山茶花》——重慶的來
留個聯系郵箱,我發給你
Ⅸ 重慶市為什麼選擇山茶花為市花
1986年,山茶花被正式命名為重慶市市花。原因有以下幾點:
1,山茶花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
2,山茶花在巴蜀地區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一地區的氣候條件也比較適合山茶花的生長。
3,山茶花在重慶種植范圍也很廣,但凡園林、風景區、庭院、樓台均有種植。
4,山茶花不僅有觀賞價值,在西南地區,民間常取山茶花花蕾供葯用。
5,山茶花花語:可愛、謙遜、謹慎、美德、理想的愛、了不起的魅力。寓意很好。
6,在重慶,更是寓意為重慶人俠骨柔腸,熱情奔放,代表重慶人勇敢拼搏的精神。
山茶花插圖如下,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