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簫盡櫻花末

簫盡櫻花末

發布時間: 2022-02-02 02:25:19

A. 關於櫻花思念的詩句有哪些

?? 三四句,則由故國之思轉入身世之感。芒鞋破缽是點明自家的僧人身份。僧人自然只能是一雙草鞋、一個破缽,走千村、求萬戶地討生活。「踏過櫻花第幾橋?」究竟走過了多少橋梁道路,記不清了。當然,詩人未必如此凄慘,以至於要化緣乞討。這兩句只是極力渲染身世的凄楚而已。「芒鞋破缽」與漫天櫻花之間又是何其的不相稱!一片絢爛美麗的背景里,走來的便是這樣一個地老天荒無人識的行腳僧。背景的絢爛,將主人公的潦倒反襯得異樣的顯目。
?? 「踏過櫻花第幾橋?」又似從小山詞中來。小山《鷓鴣天》詞雲:「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楊花」換成了「櫻花」,不變的是夢境和詩情。幾百年前的詞人小晏,是個多愁多病多情種;幾百年後的詩人蘇曼殊,亦復如是。小晏《臨江仙》詞又雲:「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詩人總是敏感於飛雨落花交織成的夢境,該篇首句的「春雨」、末句的「落花」不正透漏出這一信息么?漫天花雨中,走來一個芒鞋破缽的詩僧,正是夢幻一般的意境呀!
?? 櫻花是極美麗絢爛的一種花,但花期卻太短暫,不消半個月的時間,便在風雨中凋零了。我們震驚於她的絢爛,痛心於她的凋零。她是美的極至,卻不能永駐,一如我們美好的青春、美好的人生。生命一如飛雨落花的夢境,美麗,然而短暫。短得觸目驚心。以至於讓我們懷疑她的存在,以為她只是夢境,不曾真實。為我們留下這美麗篇章的詩人,也只在人間度過三十五個春秋,便在貧病之中永遠的走了。曼殊是詩人中的詩人,他用詩篇來抒寫生命,亦用生命來詮釋詩篇。詩人的詩篇與生命,相互應證。
?? 記得曾問朋友:櫻花是什麼樣的一種感覺?朋友回答:繁花如夢綴浮生。真是感動極了。?? 三百年來的詩人,最愛是曼殊。曼殊的作品,最愛是此篇。此篇於曼殊而言,正如《錦瑟》之於義山——都是壓卷之作,都是身世之感,都是言有盡而意無窮。
?? 此詩易解,四句不過是兩層意思:前二句寫思鄉之情,後二句寫身世之感。而故國之思與飄零之感,又渾然交織,全無半點隔斷。
?? 起首一句,七個字是三種意象:春雨;樓頭;尺八簫。三種意象,簡簡單單的陳列,譬如三面牆,圍起一個空間,留給人無限的想像。這三種意象乃是最好的詩料——春雨朦朧,不知是誰家的樓頭,吹起了一片簫聲。春雨易讓人惆悵,簫聲入耳,撩撥起的便是無邊的鄉愁了。
?? 果不其然,接下來的一句,詩人便說起鄉愁。當時,詩人流落在異國他鄉的日本。尺八是日本的簫,櫻花是日本的國花,這兩樣都是對處境的點明。日本的簫,在式樣上與中國的不盡相同,但一樣是作詩的好材料。簫與笛,在中國詩歌里有著神奇的魔力,它們是鄉愁的催生劑。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詩雲:「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雲:「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曼殊寫此篇的時候,潛意識里或許受他們的影響。由簫聲而及鄉愁,是舊詩常見的模式,但本篇並不因此減色。玫瑰和玫瑰總是相類,我們並不因此減少一分愛。
?? 關於「春雨」、「尺八簫」和「浙江潮」,尚有幾句可以交代。《燕子龕隨筆》(二九則)雲:「日本尺八,狀類中土洞簫,聞傳自金人。其曲有名《春雨》,陰深凄惘。余《春雨》絕句雲:……」。相傳,日本僧人乞食,常吹尺八簫。曼殊流宕異國,心境近於乞食之僧。乞食簫中,最凄惘者,莫過於《春雨》一曲,故曼殊於此曲最是縈懷。「春雨」固然是曲名,但在篇中,毋寧解作實景。若於篇中,拘泥「春雨」只是曲名,則神色頓減。讀此詩,當知《春雨》是何種曲子,又不可拘泥其只是曲子。
?? 《斷鴻零雁記》(第二十章)雲:「……更二日,抵上海。余即入城,購僧衣一著易之,蕭然向武林去,以余素慕聖湖之美,今應順道酬吾夙願也。既至西子湖邊,盈眸寂樂,迥絕塵寰。余復泛瓜皮舟,之茅家埠。既至,余舍舟,肩挑被席數事,投靈隱寺,即宋之問『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處也。」「浙江潮」,即自宋之問詩中來。《斷鴻零雁記》是曼殊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寫於日本歸來之後。武林是自古靈秀地,更兼有宋之問佳句添采,曼殊何日能忘之?故自異國歸來,第一站便奔此地。《斷鴻零雁記》是記已歸之事,《春雨》詩則寫未歸之思。總而言之,「浙江潮」於曼殊而言,是夢繞魂牽的埋骨地。「歸看浙江潮」,正是狐死必首丘之意。而「浙江潮」者,乃名震天下的錢塘潮,是激情和力量的象徵。故「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是壯語,「歸看浙江潮」亦是壯語。全詩之悲,不掩此句之壯;此句之壯,更增全詩之悲。

B. 簫盡櫻花末txt全集下載

簫盡櫻花末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作者有話要說 開坑寄語——鳩鳩寫給每一個位讀者的信
鳩鳩要開坑啦~也是第一次在網上開坑啦!(其實以前一直有過沖動,但是都寫了沒幾百個字就棄了,上帝保佑啊,這次一定要堅持下去,阿門~~)
其實很久很久以前就是很喜歡很喜歡很喜歡看小說的,姐姐也曾經跟我提過意見,要我自己寫小說,但是一直沒有勇氣,覺得自己的文筆不好,語言組織不好,想像力不夠豐富(缺點夠多)。但是最近,在朋友的鼓舞下,鳩鳩終於用勇氣戰勝了心中的惡魔,決定開坑啦!
在此要謝謝可愛的冰冰雪然還是古墓影,鳩鳩會好好支持你們兩個哦~如果沒有你們,也就沒有《簫盡櫻花末》的誕生,所以吶,你們也要好好支持本文拉~
此文講述的是一個丞相之女的故事,很不幸,12歲那年,她眼睛瞎了,所以要等待偉大的男主來救他拉~可能劇情還是比較老套的拉,鳩鳩的文筆也不怎麼好,而且有些東東可能不符合古代,偶也不會怎麼渲染環境的,畢竟偶也只是一個初二的學生,作文平時也爛得不行(借口)……
別忘了採納喲

C. 求Rin的《櫻花櫻花》的簫譜

D. 何處哀箏隨急管, 櫻花永巷垂楊岸。什麼意思和表達的情感

耿仲琳稱,李商隱《無題四首》是懷思李賀的。如此,可說千古一人,獨樹其幟。是耶非耶?
且看:
其一: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鍾。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綉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其二:颯颯東南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嚙鏁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迥。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其三:含情春日宛晚,暫見夜蘭干。樓響將登怯,簾烘欲過難。多羞釵上燕,真愧鏡中鸞。歸去橫塘曉,華星送寶鞍。
其四: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後同牆看。歸來輾轉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
歷史大注家解《無題四首》,雖千言萬語,亦各說千秋,但卻無一有耿之見解者。歷史所解所評,大至有三類,一曰艷情詩;二曰求助不得哀怨詩;三曰被汰官場悲情詩。為了使本文所解與歷史各解有個對照,不避冗繁,略引如下。第一種,(均引自箋評)如「〔何曰〕此是艷詩……窺簾留枕,春心盪漾如此,此以見情之一字決非防閑之所能也。……鳥獸不失伉儷,殆不如梁間之燕子。」〔朱曰〕「(次章)窺簾留枕,春心之搖盪極矣。迨乎香銷夢斷,絲盡淚干,情焰熾然,終歸灰滅。不至此,不知有之皆幻也。」「〔唐詩鼓吹評注〕(首章)此有幽期不至,故言來是空而去已絕跡。待久不至,又當此月斜鍾盡之時矣。惟其空言,所以夢為遠別,啼難喚醒,而裁書作答,催成墨淡也。想君此時,蠟燭猶籠,麝香微度,而我不得相親,比之劉郎之恨,不更甚堪哉!」第二種,如「〔吳喬曰〕(首章)(首句)言綯有軟語而無實情。(次句)……此詩與『相見時難』皆是致書於綯時作,即《舊傳》所言屢啟陳情也。(次章)(六句)言己才藻足為國華,綯不拔擢也。(三章)(三四句)末句有『歸』字,則知此聯言在綯處次日也。(五句)愧不如釵得近其人之身。(六句)愧不如鸞之決然自絕,而猶戀戀一官

E. 關於櫻花的詩詞佳句有哪些

1、《謝新恩·櫻花落盡春將困》五代:李煜

櫻花落盡春將困,鞦韆架下歸時。

漏暗斜月遲遲,花在枝。

白話文:櫻花落盡的時候春天也將過去了,鞦韆架下歸去時。天上的斜月姍姍來遲,花還在枝頭。

2、《櫻花》明代:宋濂

賞櫻日本盛於唐,如被牡丹海棠

恐是趙昌所難畫,春風才起雪吹香。

白話文:日本的櫻花來自於唐朝,就好像被牡丹替代的海棠。恐怕是趙昌也難畫出,春風吹來香味撲鼻。

3、《贈歌者》唐代:薛能

一字新聲一顆珠,轉喉疑是擊珊瑚。

聽時坐部音中有,唱後櫻花葉里無。

白話文:

說的話里每個字都如一顆珍珠,怎麼說都如同擊打著珊瑚。聽到裡面有聲音,唱過之後才發現櫻花葉子中什麼也沒有。

4、《無題四首 其四》唐代:李商隱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白話文:哪兒傳來陣陣清亮的箏聲,伴隨著急驟的簫管?在櫻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楊輕拂的河岸。東鄰的貧家中有位姑娘,年紀大了還嫁不出去,對著這當空的麗日,對著這暮春三月半。

5、《櫻花》元末:宋濂

賞櫻日本盛於唐,如被牡丹兼海棠。

恐是趙昌所難畫,春風才起雪吹香。

白話文:日本的櫻花來自於唐朝,就好像被牡丹替代的海棠。恐怕是趙昌也難畫出,春風吹來香味撲鼻。

F. 描寫櫻花的詩句有哪些

1、《無題四首其四》唐代:李商隱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後同牆看。

歸來展轉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

譯文

哪兒傳來陣陣清亮的箏聲,伴隨著急驟的簫管?在櫻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楊輕拂的河岸。東鄰的貧家中有位姑娘,年紀大了還嫁不出去,對著這當空的麗日,對著這暮春三月半。

溧陽公主剛剛十四歲,在這清明回暖的日子,與家人一起在園牆里賞玩。這位貧家姑娘回到家後一夜輾轉無眠,只有梁間的燕子,聽到她的長嘆。

2、《折枝花贈行》唐代:元稹

櫻花樹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

別後相思最多處,千株萬片繞林垂。

譯文

在櫻花樹下送君遠去,折枝花送給你。離別後相思非常難受,千株萬片的櫻花代表我的心。

3、《雜曲歌辭·久別離》李白唐

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

況有錦字書,開緘使人嗟。

至此腸斷彼心絕,雲鬟綠鬢罷攬結,

愁如回飆亂白雪。

去年寄書報陽台,今年寄書重相催。

胡為東風為我吹行雲,使西來;

待來竟不來,落花寂寂委青苔。

譯文

自從分別以後,不知幾個春天沒有回家了,又是個溫暖的春日,隔窗望去,櫻桃花已經開放了。這時遠方又有書信傳來,開啟後不禁讓人嗟嘆不已。至此傷心腸斷,悲痛欲絕。女子頭發濃密如雲,

因為她愁緒萬千,像旋風吹動雪花那樣綿綿不斷,她實在懶得梳理。去年寄書回來,就說要回來了;今年寄書重新訴說將要歸來之意。東風啊,你捎去女子的思念,使他早些歸來吧。等待他歸來他卻遲遲未歸,實在是百無聊賴,只見滿地落花堆積,青苔蔓延整個台階。

4、《謝新恩·櫻花落盡春將困》五代:李煜

櫻花落盡春將困,鞦韆架下歸時。

漏暗斜月遲遲,花在枝。

譯文

櫻花落盡的時候春天也將過去了,鞦韆架下歸去時。天上的斜月姍姍來遲,花還在枝頭。

5、《櫻花》明代:宋濂

賞櫻日本盛於唐,如被牡丹兼海棠。

恐是趙昌所難畫,春風才起雪吹香。

譯文

日本的櫻花來自於唐朝,就好像被牡丹替代的海棠。恐怕是趙昌也難畫出,春風吹來香味撲鼻。

G. 求40首關於櫻花的詩詞

1、《謝新恩·櫻花落盡春將困》五代:李煜

原文:

櫻花落盡春將困,鞦韆架下歸時。

漏暗斜月遲遲,花在枝。

譯文:櫻花落盡的時候春天也將過去了,鞦韆架下歸去時。天上的斜月姍姍來遲,花還在枝頭。

2、《櫻花》明代:宋濂

原文:

賞櫻日本盛於唐,如被牡丹兼海棠。

恐是趙昌所難畫,春風才起雪吹香。

譯文:日本的櫻花來自於唐朝,就好像被牡丹替代的海棠。恐怕是趙昌也難畫出,春風吹來香味撲鼻。

3、《櫻花落》近現代:蘇曼殊

原文: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

昨來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

譯文:十日櫻花開放了,繞花觀看即使一千回也不會嫌多。昨晚的風雨非常猛烈,是誰在向天訴哀嗎。

4、《無題四首 其四》唐代:李商隱

原文: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譯文:哪兒傳來陣陣清亮的箏聲,伴隨著急驟的簫管?在櫻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楊輕拂的河岸。東鄰的貧家中有位姑娘,年紀大了還嫁不出去,對著這當空的麗日,對著這暮春三月半。

5、《折枝花贈行》唐代:元稹

原文:

櫻花樹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

別後相思最多處,千株萬片繞林垂。

譯文:在櫻花樹下送君遠去,折枝花送給你。離別後相思非常難受,千株萬片的櫻花代表我的心。

H. 關於櫻花的詩句

1、小園新種抄紅櫻樹,閑繞花襲行便當游。
2、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3、山櫻如美人,紅顏易消歇。
4、櫻花落盡階前月,象床愁倚薰籠。
5、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6、似錦嫣紅盈媚眼,幽香淡淡逗蜂癲。
7、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
8、鞭絲車影匆匆去,十里櫻花十里塵。

I. 春雨樓頭尺八蕭,何時歸看浙江潮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和蘊含的感情

出自蘇曼殊來的《本事詩·烏自舍凌波肌似雪》

全文:

烏舍凌波肌似雪,親持紅葉索題詩。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寫作背景:

蘇曼殊喜歡日本歌伎百助楓子,但是由於自己的身世特別,又投身佛門,自知生死無常,不能給百助以家庭的安頓和幸福的保障,故始終未能與百助結婚,為了所愛之人而寫下此詩。

蘊含的感情:

無奈與哀婉以及內心的矛盾。

蘇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廣東香山縣(今廣東省珠海市瀝溪村)人。原名戩,字子谷,學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經,法號曼殊,筆名印禪、蘇湜。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生於日本橫濱,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曾就讀於日本私立第一學府早稻田大學。故居位於珠海市前山鎮瀝溪村蘇家巷內。

蘇曼殊一生能詩擅畫,通曉漢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種文字,可謂多才多藝,在詩歌、小說等多種領域皆取得了成就,後人將其著作編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為革新派的文學團體南社的重要成員,蘇曼殊曾在《民報》、《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詩風「清艷明秀」,別具一格,在當時影響甚大。




J. 關於櫻花的詩句有哪些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三百年來的詩人,最愛是曼殊。曼殊的作品,最愛是此篇。此篇於曼殊而言,正如《錦瑟》之於義山——都是壓卷之作,都是身世之感,都是言有盡而意無窮。
此詩易解,四句不過是兩層意思:前二句寫思鄉之情,後二句寫身世之感。而故國之思與飄零之感,又渾然交織,全無半點隔斷。
起首一句,七個字是三種意象:春雨;樓頭;尺八簫。三種意象,簡簡單單的陳列,譬如三面牆,圍起一個空間,留給人無限的想像。這三種意象乃是最好的詩料——春雨朦朧,不知是誰家的樓頭,吹起了一片簫聲。春雨易讓人惆悵,簫聲入耳,撩撥起的便是無邊的鄉愁了。
果不其然,接下來的一句,詩人便說起鄉愁。當時,詩人流落在異國他鄉的日本。尺八是日本的簫,櫻花是日本的國花,這兩樣都是對處境的點明。日本的簫,在式樣上與中國的不盡相同,但一樣是作詩的好材料。簫與笛,在中國詩歌里有著神奇的魔力,它們是鄉愁的催生劑。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詩雲:「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雲:「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曼殊寫此篇的時候,潛意識里或許受他們的影響。由簫聲而及鄉愁,是舊詩常見的模式,但本篇並不因此減色。玫瑰和玫瑰總是相類,我們並不因此減少一分愛。
關於「春雨」、「尺八簫」和「浙江潮」,尚有幾句可以交代。《燕子龕隨筆》(二九則)雲:「日本尺八,狀類中土洞簫,聞傳自金人。其曲有名《春雨》,陰深凄惘。余《春雨》絕句雲:……」。相傳,日本僧人乞食,常吹尺八簫。曼殊流宕異國,心境近於乞食之僧。乞食簫中,最凄惘者,莫過於《春雨》一曲,故曼殊於此曲最是縈懷。「春雨」固然是曲名,但在篇中,毋寧解作實景。若於篇中,拘泥「春雨」只是曲名,則神色頓減。讀此詩,當知《春雨》是何種曲子,又不可拘泥其只是曲子。
《斷鴻零雁記》(第二十章)雲:「……更二日,抵上海。余即入城,購僧衣一著易之,蕭然向武林去,以余素慕聖湖之美,今應順道酬吾夙願也。既至西子湖邊,盈眸寂樂,迥絕塵寰。余復泛瓜皮舟,之茅家埠。既至,余舍舟,肩挑被席數事,投靈隱寺,即宋之問『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處也。」「浙江潮」,即自宋之問詩中來。《斷鴻零雁記》是曼殊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寫於日本歸來之後。武林是自古靈秀地,更兼有宋之問佳句添采,曼殊何日能忘之?故自異國歸來,第一站便奔此地。《斷鴻零雁記》是記已歸之事,《春雨》詩則寫未歸之思。總而言之,「浙江潮」於曼殊而言,是夢繞魂牽的埋骨地。「歸看浙江潮」,正是狐死必首丘之意。而「浙江潮」者,乃名震天下的錢塘潮,是激情和力量的象徵。故「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是壯語,「歸看浙江潮」亦是壯語。全詩之悲,不掩此句之壯;此句之壯,更增全詩之悲。
三四句,則由故國之思轉入身世之感。芒鞋破缽是點明自家的僧人身份。僧人自然只能是一雙草鞋、一個破缽,走千村、求萬戶地討生活。「踏過櫻花第幾橋?」究竟走過了多少橋梁道路,記不清了。當然,詩人未必如此凄慘,以至於要化緣乞討。這兩句只是極力渲染身世的凄楚而已。「芒鞋破缽」與漫天櫻花之間又是何其的不相稱!一片絢爛美麗的背景里,走來的便是這樣一個地老天荒無人識的行腳僧。背景的絢爛,將主人公的潦倒反襯得異樣的顯目。
「踏過櫻花第幾橋?」又似從小山詞中來。小山《鷓鴣天》詞雲:「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楊花」換成了「櫻花」,不變的是夢境和詩情。幾百年前的詞人小晏,是個多愁多病多情種;幾百年後的詩人蘇曼殊,亦復如是。小晏《臨江仙》詞又雲:「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詩人總是敏感於飛雨落花交織成的夢境,該篇首句的「春雨」、末句的「落花」不正透漏出這一信息么?漫天花雨中,走來一個芒鞋破缽的詩僧,正是夢幻一般的意境呀!
櫻花是極美麗絢爛的一種花,但花期卻太短暫,不消半個月的時間,便在風雨中凋零了。我們震驚於她的絢爛,痛心於她的凋零。她是美的極至,卻不能永駐,一如我們美好的青春、美好的人生。生命一如飛雨落花的夢境,美麗,然而短暫。短得觸目驚心。以至於讓我們懷疑她的存在,以為她只是夢境,不曾真實。為我們留下這美麗篇章的詩人,也只在人間度過三十五個春秋,便在貧病之中永遠的走了。曼殊是詩人中的詩人,他用詩篇來抒寫生命,亦用生命來詮釋詩篇。詩人的詩篇與生命,相互應證。
記得曾問朋友:櫻花是什麼樣的一種感覺?朋友回答:繁花如夢綴浮生。真是感動極了。
忽然想起北島的兩句詩:「路啊路,飄滿紅罌粟。」

熱點內容
白蘿卜盆景 發布:2025-09-13 04:37:39 瀏覽:426
玫瑰紋身圖稿 發布:2025-09-13 04:29:13 瀏覽:953
玉蘭花怎麼折 發布:2025-09-13 03:06:05 瀏覽:704
西曬的盆景 發布:2025-09-13 03:03:13 瀏覽:279
戴玉的花卉 發布:2025-09-13 02:58:04 瀏覽:260
櫻花校園模擬王子公主 發布:2025-09-13 02:55:57 瀏覽:410
盆栽芽點多 發布:2025-09-13 02:38:18 瀏覽:445
盆栽向日葵的種植方法 發布:2025-09-13 02:31:03 瀏覽:24
盆栽花卉的栽培技術 發布:2025-09-13 02:12:04 瀏覽:759
蘭花豆孕婦可以吃嗎 發布:2025-09-13 02:07:12 瀏覽: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