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引荊溪阻雪閱讀答案

梅花引荊溪阻雪閱讀答案

發布時間: 2022-01-31 17:58:54

『壹』 《梅花引. 荊溪阻雪 》 蔣捷

別生氣,網路經常會這樣,體諒中國的網站建設還在探索發展之中,相信會慢慢解決的,除非網路自己想成為迅速發展的網路商業界的棄兒。所以放寬心再給點時間吧。:)

祝:
開心!

此致
敬禮!

梅花引

荊溪阻雪

蔣捷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舊游舊游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濕透木綿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宋末詞人蔣捷的這首《梅花引》,表現了他乘船阻雪於荊溪(在今江蘇南部)時的惆悵情懷。詞中以悠揚的節奏、活潑的筆調,在冷清的畫面上,織進了熱烈的回憶和灑脫的情趣;在淡淡的哀愁中,展示了一個清妍瀟灑的藝術境界。吟誦起來,給人的感受,如同欣賞一支優美的隨想曲,它即興抒情,旋律自由又富於幻想。

詞的起筆就很不落俗。既沒有描繪雪景,又沒有直敘受阻,而是幻想出一隻擬人化的白鷗來設問。白鷗棲息水濱,形象飄逸,出現在荊溪泊舟的背景中,顯得十分和諧。這里藉助白鷗,構思已屬新穎,而它的問法,尤為巧妙。它將孤舟主人的停泊究竟是被迫的還是自願的這個問題,極其簡明地用「是身留,是心留」來概括。第一步先作一個選擇式的詢問,第二步緊接著又用「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來反問。似乎它已經看出苗頭,但仍避免作出判斷。這種表現方法,較之作者在《喜遷鶯·金村阻風》中,「風濤如此,被閑鷗誚我,君行良苦」的寫法,雖然同樣都藉助了白鷗,卻顯得更俏皮而又有迂迴之趣。這樣,一起筆就用空靈的筆墨,虛筆側寫,揭示了孤舟受阻這一題旨,還為通篇的結構——時而寫「身留」,時而寫心未留——提供了線索。

「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這幾句,承上文,寫身留,描繪了孤舟中的冷清。在筆法上,從前面的虛筆側寫,轉為實筆正寫。作者發揮了煉字的功夫,通過「拍」字、「舞」字,寫出了寒風吹襲下,艙簾掀打和燈焰閃爍的動態,突出了一個「冷」字;又用「對」字、「閑」字,刻劃了他對著緘默的身影孤寂地發愣的靜態,突出了一個「孤」 字。在這一動一靜之中,渲染了冷清寂寞的氣氛。又用「冷清清」一句,予以點破,兼指環境和心境。人們在孤寂的時候,往往會自然地懷念起舊日的朋友。正是這種孤舟夜泊的境遇,促使主人公追念起昔日同友人的歡聚,因而逗引出「憶舊游」的思緒。

高明的過片,不僅能承上啟下,還需要打開一個新的境界。這首詞中的過片,就符合這個要求。它以「舊游舊游今在否」這句內心獨白,遙承起筆中對主人公並非「心留」的提示,同上片的「憶舊游」相銜接,具體表現了他的心理活動。隨著懷念舊友的思緒,作者把筆墨揮灑開去,以「花外樓,柳下舟」兩句,揭出了同眼前的冷清相對照的另一番境界。句中在 「花」「柳」這兩個嬌艷字眼兒的點染下;再現了與故友同游的美好回憶:在春意盎然的花紅柳綠之中,他們乘舟盪漾、樓台逗留。這個「柳下舟」的「舟」字,同起筆中的「泊孤舟」相呼應,表明主人公的這一回憶,是由於「泊孤舟」的冷清所引起的。寫到這里,作者突然調轉筆鋒,寫出了「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 三句,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轉折,把剛剛盪開去的境界忽地又收攏回來。原來是,美好的回憶,引來他尋夢的渴望,而一再地努力入夢卻沒有成功。句中「夢也夢也」的重疊,就表現了他尋夢的努力。好夢難尋,終於重新墜入冷清的現實——只見荊溪寒水空自流。這一跌一盪的筆下波瀾,反映了主人公翻騰的思緒,也通過鮮明的對比,進一步揭示了他被迫滯留中的惆悵心情。

「漠漠黃雲,濕透木綿裘」兩句,再次回到了對「身留」的描寫。從「濕透」兩個字,我們可以悟出,主人公尋夢不成,已經踱到甲板上,佇立很久。他不顧漫天的飛雪,凝視著「漠漠」密布的陰雲,聽任身上的木綿襖被雪水浸透。他何以這樣出神呢?

「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結尾表明,他陷入了深沉的愁思。直到終篇,才畫龍點睛地道破了「愁」和「雪」。明明是作者——主人公在愁思,他卻憑空拈出一個「都道」來,假託別人來說。表面上是先抑後揚,也就是先借他人把自己放到了最愁的,「無人愁似我」的境地,再後轉來,拉出幻想中的愁雪的梅花來作伴,似乎是自己的境地還不是唯一最可悲的。實際上是愁話淡說,聊以自慰。句中把「愁似我」的句子成分加以顛倒,再重復使用,用意也在加強上述「抑揚」的效果。最後一句「有梅花,似我愁」尤其是表現了作者的豐富的想像力和灑脫的胸襟的神來之筆。梅花這一高潔的形象,還使我們聯想到作者在宋亡之後,以有為之年隱居不仕的經歷,進而從他那故作放達的語調中,感覺到他縈繞於懷的,似乎有比阻雪更深的愁苦,阻雪也許不過是一劑觸媒吧?

古人評論蔣捷的詞,曾說它:「語語纖巧,字字妍倩」(毛晉語),又說它「洗煉縝密,語多創獲」(劉熙載語)。從這首《梅花引》看來,他們確實是道出了它的清妍之美。(范之麟)

『貳』 梅花引荊溪阻雪上片最後四句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法

宋末詞人蔣捷的這首《梅花引》,表現了他乘船阻雪於荊溪(在今江蘇南部)時的惆悵情懷。詞中以悠揚的節奏、活潑的筆調,在冷清的畫面上,織進了熱烈的回憶和灑脫的情趣;在淡淡的哀愁中,展示了一個清妍瀟灑的藝術境界。吟誦起來,給人的感受,如同欣賞一支優美的隨想曲,它即興抒情,旋律自由又富於幻想。這個來自網路的資料,參考。。。。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留」指樂意羈留,「身留」是出於被迫。詞的起筆就很不落俗。既沒有描繪雪景,又沒有直敘受阻,而是幻想出一隻擬人化的白鷗來設問。白鷗棲息水濱,形象飄逸,出現在荊溪泊舟的背景中,顯得十分和諧。這里藉助白鷗,構思已屬新穎,而它的問法,尤為巧妙。它將孤舟主人的停泊究竟是被迫的還是自願的這個問題,極其簡明地用「是身留,是心留」來概括。第一步先作一個選擇式的詢問,第二步緊接著又用「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來反問。似乎它已經看出苗頭,但仍避免作出判斷。這種表現方法,較之作者在《喜遷鶯·金村阻風》中,「風濤如此,被閑鷗誚我,君行良苦」的寫法,雖然同樣都藉助了白鷗,卻顯得更俏皮而又有迂迴之趣。這樣,一起筆就用空靈的筆墨,虛筆側寫,揭示了孤舟受阻這一題旨,還為通篇的結構──時而寫「身留」,時而寫心未留──提供了線索。
網上的資料,望採納。

『叄』 梅花引荊溪阻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當時怎樣的心情

宋末詞人蔣捷的這首《梅花引》,表現了他乘船阻雪於荊溪(在今江蘇南部)時的惆悵情懷。詞中以悠揚的節奏、活潑的筆調,在冷清的畫面上,織進了熱烈的回憶和灑脫的情趣;在淡淡的哀愁中,展示了一個清妍瀟灑的藝術境界。吟誦起來,給人的感受,如同欣賞一支優美的隨想曲,它即興抒情,旋律自由又富於幻想。

『肆』 梅花引·荊溪阻雪的原文

梅花引
荊溪阻雪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舊游舊游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伍』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的題。 梅花引·荊溪阻雪 蔣捷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

1.B
2.示例:本詞刻畫了一位因雪阻而滯留他鄉的愁苦、孤寂的遊子形象。詞中,詞人緊鎖眉頭(神態)。「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的心靈獨白(心理)寫出了無限愁緒,無以排遣,想像梅花和雪也該和「我」一樣滿腹惆悵吧。同時寫出了雪中的凄涼之景,側面烘托出了詞人的這一形象,表現了詞人惜別懷遠之情。

『陸』 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3)題。 梅花引·荊溪阻雪 (南宋)蔣捷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

(1)B
(2)這首詞描寫了「我」夜泊溪畔,獨處江舟,只有身影為伴,對著孤影回,不禁懷念起與舊友歡聚答和悠遊的情景,以及想到如今夢中難尋舊友,只有眼前的寒水空自流,塑造了一位孤獨、愁苦的詞人形象。
(3)運用了映襯與擬人手法。用映襯的手法極寫天氣寒冷。梅花是冬天開放的,有著傲雪的精神,它應該是不怕冷的。但今夜的雪是如此之大,天氣是如此之冷,連傲雪的寒梅也禁受不住,像「我」一樣深深地沉浸在愁苦之中,將梅花擬人化了。其他寫愁情的句子,如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兩句用誇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化為具體的形象,以船來載愁,將愁物化了,使得愁有了重量和質感,造語奇特而有新意。(意對即可)

『柒』 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各題。(17分)梅花引 荊溪阻雪(南宋)蔣捷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

① B(3分)
②(4分)答題要點:
(1)答出形象特點:孤獨、愁苦的詞人形象。(2分)
(2)結合詞句分析:從神態、心理、動作、環境、側面等方面分析,能夠表現出詞人形象即可。(2分)
③答題要點:
第一問:寫出表現手法(映襯、擬人),並能結合詞句恰當分析。(3分)
第二問:舉例准確(1分),能進行賞析(3分),語言表達通順(3分)。

『捌』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6分)梅花引·荊溪阻雪 [宋]蔣捷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


小題1:是「身留」。(1分)詞人旅途遭遇風雪,無法前進,(1分)因而愁鎖眉頭,心情惆悵,所以並非心裡願意留下(1分)。(如引用詞中原句並加以恰當分析,亦可酌情給分)
小題2:詞人滯留旅途的情景,以孤舟、寒風、燈影、寒水、黃雲、夜雪等實景表現;(1分)中間插入對往昔「花叢柳蔭、小樓輕舟」溫馨交遊的回憶(1分),以虛襯實,虛實相映,突出了詞人懷念往昔和感傷現實的情懷(1分)。

『玖』 梅花引 荊溪阻雪中上片最後四句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法

雖然時間有點久,也不知道能不能採納,但我還是按老師剛講完的高考答法認真地回答一下。
動靜結合。「拍」和『舞』兩字是動景,寫出寒風吹襲下艙簾掀起和燈焰閃爍的動態,「對」和『閑』兩字是靜景,寫詩人對著江水裡自己的影子發愣。動靜結合,渲染了寂寞冷清的氣氛,表達了詩人孤寂的情感。
動靜結合答題模式:動靜結合。動景是+靜景是+動靜結合表達了什麼

『拾』 梅花引荊溪阻雪上本詞的詞眼是什麼結合全詞簡要分析

1、簡析
詞眼是「愁」字。滯留荊溪,憂時傷世之愁思,蔣捷南宋末人,中舉不久,朝廷覆亡,捷義不仕元,遂隱居竹山,浪跡江湖。《梅花引》即其漂泊江湖時作,全詞起以鷗問,結以梅愁,盡顯詞人阻雪難行,悼念無著之愁.故雲:"都到無人愁似我",唯有梅花共解憂,可見愁之深哉!
2、原文
梅花引 荊溪阻雪
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舊游舊游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3、譯文
白鷗棲落水濱,默然地望著我,好似在問:夜泊溪畔是被風雪所阻,不得以停泊;還是無所去處,情願留下?如若是自願,又為了何事眉頭緊鎖?夜風襲來,掀起艙簾,吹得艙內燈火閃爍。孤處江舟,只有身影為伴,對著孤影,不禁懷念起與舊友歡聚和悠遊的情景。
昔日一同悠遊的舊友,今日在哪裡?回想當時,樓外一片盎然春色,相攜漫步錦簇的花叢中。湖中綠波盪漾,系舟在堤邊的柳樹下。夢啊,夢啊,讓我在夢中重溫一下舊游。可是在夢中卻難尋舊游,只有眼前的寒水空自流。艙外飛雪漫天,凝望濃密的陰雲,任憑飛雪落在身上,浸透了棉衣。都說沒有人的憂愁,有我這般深沉,今夜,雪中的梅花,一身素白,憂愁似我。
4、作者簡介
宋末詞人。生卒年不詳。字勝欲,號竹山,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先世為宜興巨族。公元1274年(咸淳十年)登進士第。宋亡,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人稱「竹山先生」,其氣節為時人所重。長於詞,與周密、王沂孫、張炎並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發故國之思、山河之慟、風格多樣,而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為主。尤以造語奇巧之作,在宋季詞壇上獨標一格。有《竹山詞》一卷,收入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疆村叢書》本;又《竹山詞》二卷,收入《涉園景宋元明詞》續刊本。

熱點內容
水蘇花花語 發布:2025-08-02 19:25:52 瀏覽:16
畫荷花林 發布:2025-08-02 19:24:28 瀏覽:832
刺愧花花語 發布:2025-08-02 19:23:07 瀏覽:347
謝人惠梅花 發布:2025-08-02 19:23:00 瀏覽:833
漯河蘭花碗 發布:2025-08-02 18:57:22 瀏覽:689
櫻花怪在哪打 發布:2025-08-02 18:41:02 瀏覽:557
花中隱士菊花的插花欣賞 發布:2025-08-02 18:40:54 瀏覽:479
縣城櫻花公園 發布:2025-08-02 18:27:20 瀏覽:889
七夕我累了 發布:2025-08-02 18:15:58 瀏覽:974
寧波盆景報關 發布:2025-08-02 17:58:02 瀏覽: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