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獨自開
『壹』 傲雪寒梅獨自開的下句是什麼
1、網傳詩文:
傲雪寒梅獨自開,
唯有伊人踏香來。
懂得寒梅通徹骨,
梅花香自苦寒來。
大意是: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就在最冷枝頭綻放,只為伊人飄香,在百花凋謝的時候,梅與冰雪頑強的抗爭,苦痛後是更熱烈的綻放。
2、演繹自王安石的《梅》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
為有暗香來。
譯文:
牆角里有幾枝梅花
迎著寒風獨自開放
遠遠的就知道那不是雪
因為有花香飄過來
(描寫嚴冬百花凋萎之時,唯梅冒著嚴寒,抖擻枝骨,綻苞吐蕊.贊揚了梅花不畏寒冷的堅強品質,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贊美和喜愛.)
『貳』 牆角一枝梅,凌寒獨自開出自誰的什麼詩
原詩句應為「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出自宋代王安石《梅花》。
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號半山,漢族,撫州(今江西撫州市東鄉縣上池)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宋神宗熙熙寧七年(1074)春,王安石罷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被罷相後,心灰意冷,放棄了改革,後退居鍾山。此時作者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傲雪凌霜的梅花有著共通之處,遂寫下此詩。
原詩:
《梅花》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釋義:
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2)梅花獨自開擴展閱讀:
此詩語言樸素,對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繪,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
梅花生長的地點是牆角,這是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暗示了詩人不被人重視,而梅花的成長環境是「傲雪凌霜」,並不是在「溫室」里,隱喻了作者要實施抱負所面臨的惡劣環境。
盡管「生長地點」和「成長環境」都很惡劣,但是梅花最後還是獨自開放,這里的「獨」也說明了詩人不畏流俗,孤芳自賞的性格。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兩句是傳頌千古的名句,白梅雖然不是雪,但是品格高尚,因為有陣陣幽香襲來。這兩句在意思上與「梅雖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有相似之處,用「白梅」和「白雪」作比較,雖然都是白色,其實內在卻有很大差異。這里的「暗香」也是作者的自況。
「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立在僻靜甚至冷清的牆角,沖破嚴寒靜靜開放,遠遠地向世人送去濃郁的幽香,這是絕世之梅,也是絕世之人。
『叄』 春季暗香來,梅花獨自開出自哪首詩詞
應該是「為有暗香來」這首詩出自王安石的《梅花》
王安石《梅花》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梅花,香色俱佳,獨步早春,具有不畏嚴寒的堅強性格和不甘落後的進取精神,因而歷來為詩人們所吟詠,所歌頌。在我國古代為數眾多的詠梅詩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稱一首饒有特色、膾炙人口的佳作。這首詠梅詩吟詠的是早春之梅。全詩雖僅4句20字,卻較為形象地刻畫了早春梅花的神韻和香色。前兩句「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寫頗有寒意的早春時節,萬物皆未萌芽,唯獨牆角數枝梅花迎寒綻開。這兩句寫梅花,不繪其形,而傳其神。「牆角」二字點明地點;「獨自開」與「數枝梅」相照應,傳遞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時間,突出了春梅於嚴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徵。不過,這兩句詩寫梅花不畏嚴寒傲然怒放,並非首創。在此之前,已有別的詩加以描繪了。如南朝陳詩人謝燮的《早梅》詩:「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緊扣一個「早」字,用表現人的心理狀態的「疑」與「畏」字寫梅花,使之人格化,從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鬥雪迎春的高尚品格。較之前兩句,後兩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寫梅花的香色,則寫得較為新穎別致。「遙知不是雪」,著眼於人們的視覺形象,含蓄地寫梅花的純凈潔白。盡管這句詩否定了詩人於遠處所看到的牆角凌寒獨自綻開的數枝梅花是雪,但它實際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試想,假如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紅的或是其他顏色,詩人會由此而聯想到雪嗎?正因為梅花似雪,唐代詩人張謂的《早梅》詩句「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以錯把梅枝當作雪枝來反映白梅早發、皎潔似雪的特點,才給人以「錯」而無誤,「錯」中見奇之感。 「遙知不是雪」這句詩,不僅含蓄地寫梅花的純凈潔白,也間接地交代前兩句中所寫的迎寒怒放的「牆角數枝梅」實為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中所見,且與訴諸人們嗅覺的下句「為有暗香來」一道寫梅花的香色,詩句之間具有內在聯系,顯示出全詩結構的嚴謹。詩人寫梅香,沒有藉助任何形容詞,亦未潑墨如雲,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尋常最奇崛」(王安石語)的「遙知」這兩句詩巧妙自然地出之。這兩句詩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正因為有梅花的香氣從遠處襲來,才使詩人「遙知不是雪」。倘若梅花無香氣,則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看到的「牆角數枝梅」,是難免把它錯當作雪枝的。以互為因果的兩句詩寫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與張謂的《早梅》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肆』 語文是梅花獨自開的冬這里有一句什麼古詩
語文是梅花獨自開的冬。這段話里包含有古詩: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梅版花》
牆角權數枝梅,凌寒獨自開⑴。
遙知不是雪⑵,為有暗香來⑶。
注釋譯文
注釋
⑴凌寒:冒著嚴寒。
⑵遙:遠遠地。知:知道。
⑶為(wèi):因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譯文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語文課代表在課堂上深情念了一段感受語文的話:語文是處處聞啼鳥的春;語文是荷花映日紅的夏;語文是仙鶴排雲上的秋;語文是梅花獨自開的冬。這段話里包含有四句古詩,你知道嗎?寫出兩句即可。(2分)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伍』 梅花獨自開,我輕輕走來的歌名
摘要 您好,我是辭月!為您答疑解惑哦!我已經看到您的問題了,請您稍等一下,我整理思路馬上就把答案發給您哦!請耐心等待!殺殺殺您也可以提問任何您想提問的問題哦!
『陸』 「春季暗香來,梅花獨自開」出自哪首詩詞
出自北宋詩人復王安石的《制梅花》。
『柒』 古詩梅花中的前兩句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出處:《梅花》是北宋詩人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
原文節選: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詞句注釋
凌寒:冒著嚴寒。遙:遠遠地。知:知道。為(wèi):因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創作背景: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王安石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主張「發富民之藏」以救「貧民」,富國強兵,進行全面改革。而反對者謗議不斷,熙寧七年(1074)春,天下大旱,飢民流離失所,王安石罷相。
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被罷相後,心灰意冷,放棄了改革,後退居鍾山。此時作者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傲雪凌霜的梅花有著共通的地方,因此寫下此詩。
(7)梅花獨自開擴展閱讀
「牆角數枝梅」,「牆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牆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
「凌寒獨自開」,「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
「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於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
「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
首二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末二句寫梅花潔白鮮艷,香氣遠布,贊頌了梅花的風度和品格,這正是詩人幽冷倔強性格的寫照。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
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捌』 歌詞里有梅花獨自開
《梅花引》
作詞:韓源靜霆
作曲:徐沛東
演唱:張柏菡
一枝梅花踏雪來
懸崖上獨自開
一枝梅花踏雪來
懸崖上獨自開
回眸一望
遍地芳菲都消盡
紅顏寂寞
空守天地一片白
誰是我知音
誰解我情懷
誰是我知音
誰解我情懷
疏影橫斜
一樹梅花一斷魂
一片冰心等君來
一枝梅花踏雪來
懸崖上獨自開
一枝梅花踏雪來
懸崖上獨自開
臨風一笑
化做春泥飄零去
孤芳無痕
難留清香透天外
誰聽我吟唱
誰為我徘徊
誰聽我吟唱
誰為我徘徊
撥開風雪
贈君東風第一枝
萬朵霞衣任君裁
『玖』 一朵梅花獨自開 離塵出世暗香來。的意思是
你想知道一朵梅花獨自開 離塵出世暗香來。的意思是?
那就是說一朵梅花孤孤單單的自己在那開花,都離開城市了,但是他還是有那香氣撲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