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雨詩集
❶ 關於櫻花的詩句有哪些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三百年來的詩人,最愛是曼殊。曼殊的作品,最愛是此篇。此篇於曼殊而言,正如《錦瑟》之於義山——都是壓卷之作,都是身世之感,都是言有盡而意無窮。
此詩易解,四句不過是兩層意思:前二句寫思鄉之情,後二句寫身世之感。而故國之思與飄零之感,又渾然交織,全無半點隔斷。
起首一句,七個字是三種意象:春雨;樓頭;尺八簫。三種意象,簡簡單單的陳列,譬如三面牆,圍起一個空間,留給人無限的想像。這三種意象乃是最好的詩料——春雨朦朧,不知是誰家的樓頭,吹起了一片簫聲。春雨易讓人惆悵,簫聲入耳,撩撥起的便是無邊的鄉愁了。
果不其然,接下來的一句,詩人便說起鄉愁。當時,詩人流落在異國他鄉的日本。尺八是日本的簫,櫻花是日本的國花,這兩樣都是對處境的點明。日本的簫,在式樣上與中國的不盡相同,但一樣是作詩的好材料。簫與笛,在中國詩歌里有著神奇的魔力,它們是鄉愁的催生劑。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詩雲:「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雲:「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曼殊寫此篇的時候,潛意識里或許受他們的影響。由簫聲而及鄉愁,是舊詩常見的模式,但本篇並不因此減色。玫瑰和玫瑰總是相類,我們並不因此減少一分愛。
關於「春雨」、「尺八簫」和「浙江潮」,尚有幾句可以交代。《燕子龕隨筆》(二九則)雲:「日本尺八,狀類中土洞簫,聞傳自金人。其曲有名《春雨》,陰深凄惘。余《春雨》絕句雲:……」。相傳,日本僧人乞食,常吹尺八簫。曼殊流宕異國,心境近於乞食之僧。乞食簫中,最凄惘者,莫過於《春雨》一曲,故曼殊於此曲最是縈懷。「春雨」固然是曲名,但在篇中,毋寧解作實景。若於篇中,拘泥「春雨」只是曲名,則神色頓減。讀此詩,當知《春雨》是何種曲子,又不可拘泥其只是曲子。
《斷鴻零雁記》(第二十章)雲:「……更二日,抵上海。余即入城,購僧衣一著易之,蕭然向武林去,以余素慕聖湖之美,今應順道酬吾夙願也。既至西子湖邊,盈眸寂樂,迥絕塵寰。余復泛瓜皮舟,之茅家埠。既至,余舍舟,肩挑被席數事,投靈隱寺,即宋之問『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處也。」「浙江潮」,即自宋之問詩中來。《斷鴻零雁記》是曼殊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寫於日本歸來之後。武林是自古靈秀地,更兼有宋之問佳句添采,曼殊何日能忘之?故自異國歸來,第一站便奔此地。《斷鴻零雁記》是記已歸之事,《春雨》詩則寫未歸之思。總而言之,「浙江潮」於曼殊而言,是夢繞魂牽的埋骨地。「歸看浙江潮」,正是狐死必首丘之意。而「浙江潮」者,乃名震天下的錢塘潮,是激情和力量的象徵。故「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是壯語,「歸看浙江潮」亦是壯語。全詩之悲,不掩此句之壯;此句之壯,更增全詩之悲。
三四句,則由故國之思轉入身世之感。芒鞋破缽是點明自家的僧人身份。僧人自然只能是一雙草鞋、一個破缽,走千村、求萬戶地討生活。「踏過櫻花第幾橋?」究竟走過了多少橋梁道路,記不清了。當然,詩人未必如此凄慘,以至於要化緣乞討。這兩句只是極力渲染身世的凄楚而已。「芒鞋破缽」與漫天櫻花之間又是何其的不相稱!一片絢爛美麗的背景里,走來的便是這樣一個地老天荒無人識的行腳僧。背景的絢爛,將主人公的潦倒反襯得異樣的顯目。
「踏過櫻花第幾橋?」又似從小山詞中來。小山《鷓鴣天》詞雲:「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楊花」換成了「櫻花」,不變的是夢境和詩情。幾百年前的詞人小晏,是個多愁多病多情種;幾百年後的詩人蘇曼殊,亦復如是。小晏《臨江仙》詞又雲:「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詩人總是敏感於飛雨落花交織成的夢境,該篇首句的「春雨」、末句的「落花」不正透漏出這一信息么?漫天花雨中,走來一個芒鞋破缽的詩僧,正是夢幻一般的意境呀!
櫻花是極美麗絢爛的一種花,但花期卻太短暫,不消半個月的時間,便在風雨中凋零了。我們震驚於她的絢爛,痛心於她的凋零。她是美的極至,卻不能永駐,一如我們美好的青春、美好的人生。生命一如飛雨落花的夢境,美麗,然而短暫。短得觸目驚心。以至於讓我們懷疑她的存在,以為她只是夢境,不曾真實。為我們留下這美麗篇章的詩人,也只在人間度過三十五個春秋,便在貧病之中永遠的走了。曼殊是詩人中的詩人,他用詩篇來抒寫生命,亦用生命來詮釋詩篇。詩人的詩篇與生命,相互應證。
記得曾問朋友:櫻花是什麼樣的一種感覺?朋友回答:繁花如夢綴浮生。真是感動極了。
忽然想起北島的兩句詩:「路啊路,飄滿紅罌粟。」
❷ 贊美櫻花的詩歌
記憶碎片中的落英
——dfybd原創
一片片櫻花慢慢落下
留下一地花瓣
沾衣欲濕的不只是杏花雨版
還有櫻花權漫天的芬芳
我們能留下什麼
芳名或者倩影
能留下的都留下吧
櫻花一般的繽紛色彩
長在野地里的那株野櫻花樹
那是我們定情的信物
孤獨寂寞的絢麗
定格在大地的底片上
不想告訴你
這是草長鶯飛的四月天
燕子呢喃 可你冷艷的像個公主
未來的路你我能否一起走
你低頭無語 請滿樹的花蕊告訴我
那年那天那棵櫻花樹
那棵櫻花樹下
那場櫻花雨
那兩個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
❸ 有哪些關於櫻花的日本詩歌
贊日本櫻花-和陳毅功
久居扶桑海天緲,夢里常思舞逍遙
雲紗山色光瀲內灧,花容人面魂欲燒
苦蟬待容夏半枝鳴,嬌櫻盼春三日笑
旋染東風香盈滿,投懷神州多一俏
櫻花賦
文/陳毅功
薰籠醉襲漫天飄,
一綻輝煌便自凋。
萬里春光都贈讓,
成全姊妹舞妖嬈。
爛漫的日本櫻花爛漫的日本櫻花
在四月怒放
我的心隨著兄的詩文
緩緩流淌
飄落的櫻花
搖曳著記憶的紗網
我夾著厚厚的書
在日本櫻花下
遐想
爛漫的日本櫻花
襯托
彩色苗圃的一個
浪漫幻想
我畫著圖紙
鉛筆在手中飛揚
蝴蝶落在手中
圖紙變成了五線譜
小蝌蚪
欣然歌唱
爛漫的日本櫻花
我不對你
眷戀淺唱
也不在陽光下幻想
棕櫚紫穗槐
還等著我滋養
我忍痛剪掉
詩意的悄然滋長
灌溉施肥修剪
掩飾不凝眸你的思想
爛漫的日本櫻花
在風中紛紛揚揚
我對你的懷舊
悄然
滋長
❹ 贊美櫻花的古詩
中國詩歌中對於櫻花的描寫並不多但日本的和歌中常常提到櫻花例如斯世似空蟬,人間版有變遷櫻花開復謝,權頃刻散如煙 櫻花徒散盡,不見君歸路,君離意已決,相送空折柳。 君是強行人,櫻花留得住,落花速速飛,處處迷歸路。 櫻之花瓣,隨風飄散,空卷碎浪,永駐我心。 風起櫻花散,余風尚逞威,空中無水住,偏有浪花飛。 深草山含櫻,可否恤吾傷,但求汝今年,能以墨黛放。 深草野邊櫻,今年應有情,花開都黑色,喪服墨磨成。 開合若春霞 山櫻開似玉 見花如見君 難久不知足 等等……反正有很多了!
❺ 關於櫻花樹的現代詩謝謝!
《櫻花雨》 作者:曾晏紫
當三生三世的影子被重重的拍在地上,
我看見日月的光線把我揉短、拉長。
多麼希望這時下一場酣暢淋漓的雨,
讓我的未來學會快樂、自由的流淌。
無意中我看到了一樹花在一夜間盛放,
斑駁的花影象天使雲霞般飄逸的衣裳。
那是你天真無邪的執念,我不切實際的遐想,
在那繁花下面扶起我的影子,給他重生的力量。
滿城醉紅的午後,是我久違的夢鄉,
只等一場春雨洗盡我的寂寞與彷徨。
一絲微風吹過,讓我沒理由不相信會實現祈望,
你真的,落英繽紛的來到我身旁。
好大的一路櫻花雨,淋濕了我轉望向你的臉龐,
沒有無奈,沒有牽絆,沒有感傷,沒有一絲的凄涼,
像長著許多柔軟觸角的水母,在我的眼裡游盪,
就這樣輕盈地,真切的,淡淡地,一路飄香。
讓我不知所措的櫻花雨啊,荒蕪了來時的方向。
沒有一個人可以再遁形,把它當成好夢一場。
我能為你做些什麼,我親愛的姑娘,
你是我的主啊,我的女王,浪漫的愛情原來是這樣。
(5)櫻花雨詩集擴展閱讀:
現代詩鑒賞方法:
1、抓詩眼
詩眼是詩中最富表現力、最能開拓詩歌意境的關鍵詞句,是能使詩歌生輝的聚光點。詩眼的錘煉和設置在詩歌創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詩評家無不從這點出發賞析詩歌。
2、析意象
意象是詩人的主觀意念和外界客觀物象撞擊的產物,是詩人為了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把客觀的物象經過選擇、提煉,重新組合而產生的一種含有特定意義的語言藝術形象。詩歌中,詩人不僅要用意象進行思考和感受,還要用意象進行表達。
3、明虛實
社會生活無限廣闊,詩人不可能把它們全部寫到詩作中去。因此,詩人往往用「實」表現「虛」,或用「虛」表現「實」。虛實相生,相互映襯,是詩歌創作的一條藝術規律。
詩中的「虛」就是思想感情,詩中的「實」就是景物形象。詩歌如果只寫「虛」,會顯得抽象空洞,沒有詩味;如果只寫「實」,則會顯得死寂而缺乏生氣。
4、推敲手法
詩人抒情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為直抒胸臆,即在作品中直接顯現個人的心緒;另一種是詩人往往略去政治背景,以渲染景物和烘托氣氛的方法,如藉助比興、化用典故等手段,委婉地表情達意。
5、知人論世
孟子雲:「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這句話是說,欲解其詩,必知其人,必論作者所處的時代。
❻ 關於櫻花的詩句有哪些求大神幫助
櫻花紅陌上,楊柳綠池邊; 燕子聲聲里,相思又一年
希望採納
❼ 贊美櫻花的現代詩詞
櫻花贊》欣賞
冰心
櫻花是日本的驕傲。到日本去的人,未到之前,首先要想起櫻花;到了之後,首先要談到櫻花。你若是在夏秋之間到達的,日本朋友們會很惋惜地說:"你錯過了櫻花季節了!"你若是冬天到達的,他們會挽留你說:"多呆些日子,等看過櫻花再走吧!"總而言之,櫻花和"瑞雪靈峰"的富士山一樣,成了日本的象徵。
我看櫻花,往少里說,也有幾十次了。在東京的青山墓地看,上野公園看,千鳥淵看……;在京都看,奈良看……;雨里看,霧中看,月下看……日本到處都有櫻花,有的是幾百棵花樹擁在一起,有的是一兩棵花樹在路旁水邊悄然獨立。春天在日本就是沉浸在彌漫的櫻花氣息里!
我的日本朋友告訴我,櫻花一共有三百多種,最多的是山櫻,吉野櫻,和八重櫻。山櫻和吉野櫻不像桃花那樣地白中透紅,也不像梨花那樣地白中透綠,它是蓮灰色的。八重櫻就豐滿紅潤一些,近乎北京城裡春天的海棠。此外還有淺黃色的鬱金櫻,枝花低垂的枝垂櫻,"春分"時節最早開花的彼岸櫻,花瓣多到三百餘片的菊櫻……掩映重疊,爭妍斗艷。清代詩人黃遵憲的櫻花歌中有:
……
墨江潑綠水微波
萬花掩映江之沱
傾城看花奈花何
人人同唱櫻花歌
……
花光照海影如潮
游俠聚作萃淵藪
……
十日之游舉國狂
歲歲
❽ 是誰的詩歌 四月/ 北海道仍在飄雪/ 東京開始下起櫻花雨. 只有我才知道/隔著霧濕的窗欞/
「四月/ 北海道仍在飄雪/ 東京開始下起櫻花雨。只有我才知道/隔著霧濕的窗欞/我是怎樣目送著你漸漸遠去」這段話不是詩歌,是台詞出自由岩井俊二擔當編劇並執導的電影《四月物語》。
《四月物語》電影的主要內容是:每年櫻花飄飛的四月,是日本大學開學的日子。與父母家人告別後,北海道少女榆野卯月隻身來到東京武藏野大學開始了新的生活。陌生的城市、嶄新的環境以及新結識的同學和鄰居都有點讓她不知所措。班裡組織新生作自我介紹,當被人問到為何選擇武藏野大學時,榆野卯月突然表現得十分緊張。原來高中時代的榆野卯月一直暗戀著比自己大一屆的同學山崎,正是由於山崎去年到武藏野大學上學,卯月才追隨而來的。卯月經常懷著著份暗戀之情前往山崎打工的武藏野書店,最後她終於在一個雨天與山崎進行了交談。離開書店後,卯月在雨中突然想到成績不佳的自己竟然通過努力考到了著名的武藏野大學,這真堪稱愛的奇跡。
❾ 關於櫻花的詩歌
粉紅色的面容
帶上些許慵懶
在早春三月起床
便不停地梳妝打扮
把嘴唇描得腥紅
漂泊回的春情漫過富士山答
在盛唐的土地上泛濫
嫵媚中藏著妖冶
多情地綻放著笑靨
這位東瀛來的紅衣女子
沿著楊玉環的低吟淺唱
在中國水墨畫中
舞動水袖
這風中透明的女子
流連在三月的五線譜上
忘情的嬉戲
把春天盪成鞦韆
召來採花釀蜜的蜂蝶
她躲在枝頭葉縫中
調皮地拋著媚眼
演繹著聊齋故事
多少懷春的少男少女
徜徉在粉紅色的夢里
春風細雨的打理
讓公園在一夜間返老還童
那條落滿花瓣的石徑
要用整個青春期來清掃
櫻花 一段短暫的甜蜜
驚醒在你美麗的記憶里
在一場倒春寒後你感冒發燒
抒情的嘴唇燎起火泡
細軟的身軀從枝頭落下
從化作塵埃的那一刻才警醒
悲劇起源於淺薄
三月的春風
能剪出綠絲絛
也可剪碎粉紅色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