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山寺廟
Ⅰ 要燈謎,謎底必須要祖國山川.河流.寺廟的燈謎300條!急!
三分春色,二分塵土--------桂林
氮磷鉀——合肥
珍珠港——蚌埠
快樂之都——舒城
春光明媚——青陽
虛度年華——無為
修改錯題——當塗
良葯苦口——利辛
長命百歲——壽『縣』
國富民強——繁昌
金雞報曉——鳳陽
清兵入關——明光
大慈大悲——廣德
丘嶺麗日——阜陽
滿城標語——宣城
荒涼水泊——蕪湖
天下太平——寧國
水上巡警——望江
入九初寒——『冬』東至
得民心者得天下——旌德
最高機構——樅陽『中央』
勝利閉幕——安慶、休寧
鳥居室、魚空間——巢湖
靜夜思——明光、懷遠
城鄉連姻——和縣
西漢王墓——銅陵
家畜興旺——六安
本市木業——桐城
度日如年——天長
天下第一泉——貴池
峻嶺秋色——黃山、金寨
航空快遞——高郵
連年有餘——常熟
螞蟻搬家——宿遷
空中碼頭——連雲港
海地建市——鹽城
攻城掠地——武進
太平洋——海安
大洋口岸——海門
保胎——『懷』淮安
水上城市——江都
沿海先開發——啟東
京都糧庫——太倉
吉日開工——宜興
驚濤拍岸——響水
花言巧語——句容
童貞——包頭、寶雞
大話連篇——海口
花船靠岸——香港
山坡烤火——溫嶺
向北做標記,田間開條壑——個舊
空中碼頭——連雲港·天津
笑口常開——哈密
Ⅱ 南京有哪些有名的山
紫金山
紫金山又名鍾山,位於江蘇省南京市中山門外。主峰海拔448米,周圍約30公里,是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其山勢險峻、蜿蜒如龍,早在三國與漢朝,即負盛名。鍾山周圍名勝古跡甚多:其山南有紫霞洞,一人泉;山前正中有中山陵;西有梅花山,明孝陵,廖仲愷和何香凝墓;東有靈谷公園,鄧演達墓;山北有明代徐達、常遇春、李文忠等陵墓。在六朝時代,山上的廟宇很多,現僅存靈谷寺一處,位於山左。
紫金山 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代開國皇帝和皇後馬氏的合葬陵墓,坐落於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2003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紫金山 中山陵
紫金山上的中山陵是我國近代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它位於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南麓,陵中主要建築依山勢而建,周圍蒼松布滿山波。游中山陵,翹首仰望,巍巍紫金山,莽莽蒼蒼,層林碧綠,松柏蒼翠,林濤颯颯。多少年來,人們一直緬懷孫中山先生的偉績,拜謁他的陵墓,寄託遊人對他的敬仰之情.
紫金山 天文台
在鍾山西峰上。出太平門向右轉彎,循盤山公路可直達。該台建成於1934年,是解放前我國唯一的天文台。當時,天文台主要配備有口徑20厘米的折反射望遠鏡和口徑60厘米的反光望遠鏡以及一些小型的儀器。1937年日軍侵逼南京,天文工作者攜帶望遠鏡主要部件遷往內地,留下的儀器設備遭到嚴重破壞。建國後,逐步恢復。它藏有我國古代一部分珍貴的天文儀器,還擁有我國自製的60厘米折反射望遠鏡、太陽望遠鏡、人造衛星等許多現代化的測量天體的儀器和設備,成為我國一個綜合性的天文研究機構。該台開展了對太陽、恆星、行星、人造衛星、射電天文、歷算、時間、天文儀器等方面的觀測和研究工作,編算出我國的《天文年歷》,相繼發現一批小行星、彗星、耀星和變星等新天體,為開展行星空星物理、太陽系演化、恆星物理和演化等研究課題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在人造衛星運動理論、天文儀器製造和天體物理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紫金山 索道
紫金山索道,全長2350米,高差330米,是我國目前最長的吊椅式索道。從太平門地堡城經紫金山天文台到頭陀嶺。天堡城與地堡城是太平天國時期修築的兩個重要的軍事要塞。天堡城在西峰山上,今紫金山天文台內,築於絕壁之寂,可以俯瞰全城。地堡城在西峰山下、太平門外,炮台堅固。上下呼應,易守難攻。頭陀嶺是鍾山第二峰,海拔425米,觀光索道終點站在此。此處巨岩壁立,山峰險峻,無限風光盡在其中。
Ⅲ 鎮江襟山帶江,丘陵起伏、江河交織、寺廟眾多請問三山、五嶺、八大寺指的是什麼
三 山:
日精山:在今天的三五九醫院內。高約30米的小山。
月華山:又名萬歲山。在今天的千秋橋街以東,塑料二廠後身。
壽丘山:又名縣學山、聖像山。在師專大院內.
五 嶺:
烏風嶺,又名烏盆坳,在東門坡附近。
駱駝嶺:在五條街小學後面的中街。
梅花嶺:在城內五條街磨盤巷中段。
燕支嶺:在演軍巷中段的胭脂巷內。
鳳凰嶺:在城隍廟招待所與月華山之間。
八大寺:
羅漢寺:在京口飯店大院內。
青苔寺:在萬古一人巷內,後改名為關廟。
水陸寺:在水陸寺巷西端。
普照寺:在壽丘山上,劉寄奴家的老房子身底下。
龍華寺:壽丘山南坡,明朝的時候寺廢改建學堂。什麼聖像山、縣學山就是由這個來的。
惠安寺:在葯師庵巷西側,本來是甘露寺下方浴院。
彌陀寺:就在彌陀寺巷。
靈建寺:在三五九醫院東面,定波門內.
Ⅳ 1、描寫鄉村的詩句 2、描寫寺廟的詩句 3、描寫桃花的詩句 4、描寫梅花的詩句 5、描寫動物的詩句
《鄉村四月復》翁卷(宋制)綠遍山原白滿州,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唐·常建《題破冊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皆寂,惟聞鍾磬音。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歲寒三友(題畫詩)陶行知萬松嶺上松,鼓盪天風,震動昆侖第一峰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Ⅳ 求憫農,蠶婦,夜宿山寺,梅花,江雪這幾首詩
憫農
(唐-李紳)
鋤 禾 日 當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誰 知 盤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注釋]
1.憫:憐憫。
2.鋤禾:用鋤頭松禾苗周圍的土。
[簡析]
這首詩是寫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第一、二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繪出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仍然在田裡勞動,這兩句詩選擇特定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寫出勞動的艱辛。有了這兩句具體的描寫,就使得第三、四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嘆和告誡免於空洞抽象的說教,而成為有血有肉、意蘊深遠的格言。
這首詩沒有從具體人、事落筆,它所反映的不是個別人的遭遇,而是整個農民的生活和命運。詩人選擇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在表現手法上,作者採用相互對比,前後映襯的方法,不僅給人以鮮明強烈的印象,而且發人深省,將問題留給讀者自己去思考,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蠶婦
蠶婦①
[宋] 張俞②
昨日入城市,③
歸來淚滿巾。④
遍身⑤羅綺⑥者,
不是養蠶人。
【注釋】
①蠶(c2n)婦——養蠶的婦女。蠶,一種昆蟲,吐出的絲是重要的紡織原料,主要用來紡織綢緞。
②張俞(y*)——宋代詩人。生卒年不詳。字少愚。益州郫(0)縣(今天的四川省郫縣)人。晚年隱居在四川的青城山,自號白雲先生。著作有《白雲集》。
③市——做買賣,買賣貨物。這里是指賣出蠶絲。
④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來擦抹的小塊布。
⑤遍身——全身上下。
⑥羅綺(q!)——絲織品的統稱。羅,素淡顏色或者質地較稀的絲織品。綺,有花紋或者圖案的絲織品。在詩中,指絲綢做的衣服。
【解說】
一個住在鄉下的、以養蠶為生的婦女,昨天到城市裡去趕集並且出售蠶絲。回來的時候,她卻是淚流不斷,傷心的淚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濕了。因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著美麗的絲綢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這樣辛苦勞動的養蠶人!
【欣賞】
張俞的詩歌作品並不很多,但是這一首《蠶婦》,使他在中國古典詩歌的大舞台上占據了一席之地。《蠶婦》寫在北宋時期,充滿了對當時社會的諷刺和批判。當時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費無度的同時,又對外敵妥協,更加重了百姓的負擔,人民生活痛苦難言。詩人就在這一大背景下,描寫了一位整日辛苦勞作,不經常進城,一直在貧窮的鄉下以養蠶賣絲為生的普通婦女的遭遇。整篇詩就好像是在講故事:婦人昨天進城裡去賣絲,回來的時候卻是痛哭流淚。因為她看到,城裡身穿絲綢服裝的人,都是有權有勢的富人。像她一樣的勞動人民,即使養一輩子蠶,也是沒有能力穿上「羅綺」的……這首詩揭露統治者不勞而獲的不合理現實,極有說服力。全詩沒有任何一字的評論,也沒有使用什麼高深的聯想,但是讀者從字里行間,可以輕易地感受到詩歌的實際寓意,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感情。古詩充分表現出作者對當時社會的不滿,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註解〕
危樓:高樓,這里指建築在山頂的寺廟。
百尺:虛指,不是實數,這里形容樓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統稱。恐:恐怕。
(翻譯〕
山上寺院的高樓多麼高,人在樓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我不敢大聲說話,恐怕驚動天上的神仙。
〔賞析〕
《夜宿山寺》是李白的一首紀游寫景短詩。
首句正面描繪寺樓的峻峭挺拔、高聳入雲。發端一個「 危 」字,倍顯突兀醒目,與「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組合,就確切、生動、形象地將山寺屹立山巔、雄視寰宇的非凡氣勢淋漓盡致地描摹出來了。
次句以極其誇張的技法來烘托山寺之高聳雲霄。字字將讀者的審美視線引向星漢燦爛的夜空,非但沒有「高處不勝寒」的感慨,反給人曠闊感,以星夜的美麗引起人們對高聳入雲的「危樓」的嚮往。
三、四句「不敢」寫出了作者夜臨「危樓」時的心理狀態,從詩人「不敢」與深「怕」的心理中,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到「山寺」與「天上人」的相距之近,這樣,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這里,詩人發揮大膽想像,渲染山寺之奇高,從而將一座幾乎不可想像的宏偉建築展現在我們面前。
江雪
1.唐詩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注釋]
1.這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後寫的詩,借寒江獨釣的漁翁,抒發自己孤獨郁悶的心情。
2.絕:絕跡。
3.鳥飛絕:天空中一隻鳥也沒有。
4.徑:小路。
5.蹤:蹤跡。人蹤滅,沒有人的蹤影。
6.蓑笠(suō lì):蓑衣,斗笠。
[簡析]
柳宗元的山水詩,大多描寫比較幽僻清冷的境界,藉以抒發自己遭受迫害被貶的抑鬱悲憤之情。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漁翁寒江獨釣圖,表達了詩人永貞革新失敗後,雖處境孤獨,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開頭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描寫雪景,「千山」「萬徑」都是誇張語。山中本應有鳥,路上本應有人;但卻「鳥飛絕」「人蹤滅」。詩人用飛鳥遠遁、行人絕跡的景象渲染出一個荒寒寂寞的境界,雖未直接用「雪」字,但讀者似乎已經見到了鋪天蓋地的大雪,已感覺到了凜冽逼人的寒氣。這正是當時嚴酷的政治環境的折射。
三、四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刻畫了一個寒江獨釣的漁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幾乎沒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條孤單的小船,船上有位漁翁,身披蓑衣,獨自在大雪紛飛的江面上垂釣。這個漁翁的形象顯然是詩人自身的寫照,曲折地表達出詩人在政治改革失敗後雖處境孤獨,但頑強不屈、凜然無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Ⅵ "超山"這個名稱的由來是什麼
超山主峰超山,海拔260米,因超然突立於皋亭,黃鶴之外故名。
超山風景區景區面積為5平方公里,主峰超山,海拔260米,因超然突立於皋亭,黃鶴之外故名。以觀賞「古、廣、奇」三絕的梅花而著名。每當初春二月,花蕾爆發,白花平鋪散玉,十餘里遙天映白,如飛雪漫空,天花亂出,故有「十里香雪海」之美譽,為江南三大探梅勝地之一。中國有五大古梅,超山就有其二——唐梅和宋梅。
超山景點,以大明堂為中心,前有仿造千里京杭大運河碩果僅存的廣濟橋的大門樓、仿塘棲古街原貌的長廊、具有鄉村公園特色的「四季花海」,附近有宋梅亭、浮香閣、近代藝術大師吳昌碩先生之墓及紀念館等古建築。山上有妙喜寺、玉喜寺,途中有翠筠亭、疏影亭、雲岩奇泉、虎岩等多處名勝。在超峰絕頂處,有石林,如猛虎,如巨人,如翠屏,如春筍,令人遐想萬千。
超山東南的星橋,距臨平僅5公里,五代時有佛寺建築群,寺廟數十處。住寺名凈慧,又名佛日,建築宏偉,可與靈隱、凈慈相媲,現正在復建。鎮境黃鶴、桐扣、佛日諸山,歷來為旅遊勝地,舊有蘇軾讀書處、元畫家王蒙隱居地、南宋班荊館(為當時接待北國來使的國賓館)、黃鶴樓、石鼓湖、黃鶴洞、龍藏泉、隱居石、天衣塔、悟道松等名勝。
超山位於塘棲鎮的東南面,距鎮中心約5公里。超山,又名超然山,以奇峰突起,超然於皋亭、黃鶴諸山之外而得名。超山四周方圓十里均遍植梅樹,每年早春,暗香浮動,故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稱。超山的梅花以「古、廣、絕」著稱,與蘇州的鄧尉、無錫的梅園並稱「江南三大探梅勝地」,是浙江省省級風景名勝區。
北麓原有報慈寺,內設大明堂。1933年遭盜賊焚毀,後又復建。山北麓的大明堂系遊客登山之門戶,也是遊客賞梅之佳地。超山梅花素 以「古、廣、奇」三絕而聞名於世,最興盛時期浩浩十里梅海,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稱。我國晉、隋、唐、宋、元五大古梅,超山就佔有其二——唐梅和宋梅,現在尚有數萬株,品種也有骨里紅、粉蝶、紅梅、綠梅等十多個.金石書畫大師、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先生生前就酷愛超山梅花,曾留下「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憶我我憶梅,何時買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傾一杯」的佳句,並選擇身後與超山梅花相伴。至今這里仍保留有吳昌碩墓、吳昌碩紀念館。為充分挖掘超山梅文化、金石文化內涵,當地每年根據花期舉辦超山梅花節。
大明堂正中建有浮香閣,由著名書法家沙孟海書額,系遊客憩息品茗之所。庭園中,遍植梅花,有唐梅一本,且有紅梅、綠萼、臘梅。院外,植有宋梅一本,旁建「宋梅亭」,由吳昌碩、王一亭等名家撰書聯句,鐫刻於亭柱之中。每逢花時,遊人如織,門庭若市。大明堂左側山麓築有近代藝術大師吳昌碩之墓。吳昌碩生前多次來超山賞梅,與超山結下不解之緣,曾留下「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憶我我憶梅」的詩句,他生前親自在超山選定自己的墓地,百年後要與梅為伴。墓碑由其弟子諸樂三所題。1980年,餘杭縣人民政府在墓旁建吳昌碩紀念館,塑漢白玉全身像。吳昌碩墓現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自大明堂至山巔,有石階1200餘級,沿途多彎,俗稱「十八隻香蕉灣」。每灣均設有石登可供遊人休憩。經翠筠亭、疏影亭、雲泉、中聖殿、松風亭、虎岩而達頂峰上聖殿,即元武殿,又名純一院。在山巔上憑台遠眺,晴日里可望至錢塘江,故有著「望海樓」之稱。山巔終日日照,建有「太陽殿」,殿側為齋堂,額曰:「飯顆山房」。超峰周圍還有石筍峰,高三、四丈,尖削如筍,靈動如飛,神態各異。民間傳說中說:這是天上石筍仙子的化身。這動聽的傳說,無異又給石筍峰披上了神秘的色彩。
超山之南也頗多景觀,有海雲洞、青蓮寺等等。其中,海雲洞昔日名聲頗盛。洞內環境幽靜,有摩崖石壁,上刻有眾多古人題詠,頗為壯觀。洞的右側石壁盡頭有洞窟,原鐫有丁松坡、丁西軒、沈望石石像,惜文革中石像被毀,四周尚有釣月磯、摸石池等古跡。
Ⅶ 鼎湖山景區內有哪些著名的寺廟
在鼎湖山景區內,有著名的慶雲寺和白雲寺。
慶雲寺位於鼎湖山中部偏東的山谷中,坐西面東,具有濃重的東方建築藝術特色。寺內,文物古跡甚豐,有如舍利子、千人鑊、大銅鍾、白茶花樹、平南王法座、《磧砂藏經》、百梅詩碑、梅花圖碑刻,慈禧太後的「敕賜萬壽慶雲寺」牌匾等。
白雲寺位於鼎湖山西坑,始建於678年,是嶺南名剎之一,鼎湖山的開山祖是唐朝佛教禪宗六祖惠能之高足智常禪師。該寺建在鼎湖山西南雲頂峰處,常年白雲繚繞,故稱「白雲寺」。
鼎湖山自唐代以來就是著名的佛教聖地和旅遊勝地。當年,白雲寺創建後,高僧雲集,周圍建起36座招提,前來朝拜、游覽的香客、遊人越來越多。
1633年,山主梁少川蓮花峰建起蓮花庵,第二年又迎來高僧棲壑和尚入山奉為主持,重建山門,改蓮花庵為慶雲寺,至清代,慶雲寺規模越來越大,成為嶺南四大名剎之首。
肇慶鼎湖山慶雲寺
Ⅷ (中國)具有梅花氣節的人物故事
由於梅花是冬天開的,所以他傲雪獨立的精神為人們所贊譽,他代表著堅強、高雅,是歲寒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首,所以常被誇贊和比喻有著堅貞不屈,不為世俗所染的人。試舉例如下:
【蘇武】西漢大臣。(前140—前60)字子卿。武帝時為郎。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
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蘇武死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林逋】,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工行草,書法瘦挺勁健。看輕官場,孤高性傲,喜恬淡,勿趨榮利,如同梅花一樣。長大後,曾漫遊江淮間,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詩作《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描繪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風姿,被譽為千古詠梅絕唱。林逋終生不仕不娶,無子,惟喜植梅養鶴,自謂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文天祥】南宋末年丞相,曾組織抗元保宋,九死一生。南宋滅亡時被俘。元庭以丞相之位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以身報國。生平事跡被後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所寫詩作《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為千古名句,這也正是文天祥民族氣節的寫照。
【魯迅】魯迅先生青年時代曾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4年初,入仙台醫科專門學醫,後從事文藝創作,希望以此改變國民精神。魯迅先生一生寫作計有600萬字,其中著作約500萬字,輯校和書信約100萬字。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朱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北京在國民黨統治時期,物價飛漲,北大的教授們沒法生活下去。國民黨就向人們發美軍的救濟糧。以朱自清為代表的一批教授們寧可餓死也不去領救濟糧。著名歷史學家吳晗回憶:「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
Ⅸ 開著我的愛車漢騰X7一起去賞孤山最美梅花!
宅家近一個多月,昨日駕車孤山,不限行,不堵車。湖區空氣良好,氣溫適宜,湖岸柳絲吐芽,春意盎然。
白鶴已仙去,梅花獨自開,斜水清淺過,暗香浮動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