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古詩意思

梅花古詩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1-21 15:38:06

梅花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梅花》寫的是梅花的高貴品格,以此來比喻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

《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開放。

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

《梅花》這首詩是王安石被罷相之後,退居鍾山之後寫的,作者認為自己的孤獨心態和梅花有著共同之處,所以才寫下了這首詩。詩的第一句寫了梅花的在牆角,表達自己所處的環境惡劣,第二句體現出了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詩中的「獨自」兩個字也進一步突出詩人屹立不倒的信念。三、四句用梅花的香氣,比喻自己品格高貴,才氣譙溢。這首詩語言樸素,卻有著耐人尋味的深意。

㈡ 古詩梅花的意思

《梅花來》是北宋詩人自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語言樸素,對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繪,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這首寫梅花的詩,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後兩句寫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

梅花 宋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白話譯文: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2)梅花古詩意思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元年,王安石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主張「發富民之藏」以救「貧民」,富國強兵,進行全面改革。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

熙寧九年,再次被罷相後,心灰意冷,放棄了改革,後退居鍾山。此時作者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傲雪凌霜的梅花有著共通的地方,因此寫下此詩。

㈢ 梅花古詩的意思

梅花
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回
牆角有幾枝梅花,正答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此詩語言樸素,對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繪,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牆角數枝梅」,「牆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牆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
「凌寒獨自開」,「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於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
「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立在僻靜甚至冷清的牆角,沖破嚴寒靜靜開放,遠遠地向世人送去濃郁的幽香,這是絕世之梅,也是絕世之人。

㈣ 王安石的古詩 梅花 古詩的意思高分

注釋]
1.凌來寒:冒著嚴寒自。
2.遙:遠遠的。
3.為:因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解說]

牆角有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詩中,有一首相當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贊為詠梅的絕唱。林逋這人一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鶴,過著隱居的生活。所以他的詠梅詩,表現的不過是脫離社會現實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詩則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你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牆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著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㈤ 梅花這首詩的意思是

意思: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原文: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出處:《梅花》是北宋詩人王安石所作。這首詩通過寫梅花,在嚴寒中怒放、潔白無瑕,贊美了梅花高貴的品德和頑強的生命力。

(5)梅花古詩意思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王安石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主張「發富民之藏」以救「貧民」,富國強兵,進行全面改革。而反對者謗議不斷,熙寧七年(1074)春,天下大旱,飢民流離失所,王安石罷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

熙寧九年(1076),再次被罷相後,心灰意冷,放棄了改革,後退居鍾山。此時作者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傲雪凌霜的梅花有著共通的地方,因此寫下此詩。

此詩語言樸素,對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繪,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牆角數枝梅」,「牆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牆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

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凌寒獨自開」,這里寫梅花沒寫她的姿態,而只寫她「獨自開」,突出梅花不畏寒,不從眾,雖在無人偏僻的地方,仍然凌寒而開。

寫的是梅花的品質,又像寫人品。「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

後兩句,重點放在梅花的幽香上,「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於發現。

「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

雪本身也是很美很白的,但是這還不夠,很美好很清白,卻不能給別人送去幽香,「雪卻輸梅一段香」。

作者簡介: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漢族,撫州(今江西撫州市東鄉縣上池)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與「韓愈、柳宗元」等,並稱「唐宋八大家」。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

㈥ 古詩詞中梅花有什麼寓意

梅,古之「四君子」之一.「四君子」是古代文人從物與環境的結合中提煉出的具有特別的精神象徵的意象.

㈦ 《梅花》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梅花》這首詩的意思是:牆角有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版白的權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梅花》作者: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7)梅花古詩意思擴展閱讀:

1、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2、王安石的詞,今存約二十餘首,大致可分為抒寫情志和闡釋佛理兩類,「瘦削雅素,一洗五代舊習」。 其抒情詞作,寫物詠懷,多選空闊蒼茫、淡遠純朴的形象,營造出一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

3、從文學角度總觀王安石的作品,無論詩、文、詞都有傑出的成就。北宋中期開展的詩文革新運動,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動,對掃除宋初風靡一時的浮華余風作出了貢獻。

4、但是,王安石的文學主張,卻過於強調「實用」,對藝術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計不足。他的不少詩文,又常常表現得議論說理成分過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韻味。還有一些詩篇,論禪說佛理,晦澀乾枯,但不失大家風范。

參考資料:網路-王安石

㈧ 梅花古詩的意思

梅花
王安石 〔宋代〕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春,王安石罷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被罷相後,心灰意冷,放棄了改革,後退居鍾山。此時作者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傲雪凌霜的梅花有著共通之處,遂寫下此詩。

㈨ 古詩梅花意思是什麼

牆角有幾枝來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自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古人吟唱梅花的詩中,有一首相當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贊為詠梅的絕唱。林逋這人一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鶴,過著隱居的生活。所以他的詠梅詩,表現的不過是脫離社會現實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詩則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你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牆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著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㈩ 古詩梅花的詳細意思

這首詠梅詩吟詠的是早春之梅。全詩雖僅4句20字,卻較為形象地刻畫了早春梅回花的神韻和香色。前兩句「牆答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寫頗有寒意的早春時節,萬物皆未萌芽,唯獨牆角數枝梅花迎寒綻開。這兩句寫梅花,不繪其形,而傳其神。「牆角」二字點明地點;「獨自開」與「數枝梅」相照應,傳遞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時間,突出了春梅於嚴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徵。不過,這兩句詩寫梅花不畏嚴寒傲然怒放,並非首創。在此之前,已有別的詩加以描繪了。如南朝陳詩人謝燮的《早梅》詩:「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緊扣一個「早」字,用表現人的心理狀態的「疑」與「畏」字寫梅花,使之人格化,從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鬥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熱點內容
海棠木原木色 發布:2025-07-19 04:49:06 瀏覽:338
馬蘭花國畫 發布:2025-07-19 04:15:58 瀏覽:691
病嬌百合漫 發布:2025-07-19 03:58:46 瀏覽:856
佛山市百合網 發布:2025-07-19 03:47:57 瀏覽:142
七夕svg 發布:2025-07-19 03:17:24 瀏覽:697
惜顏花語 發布:2025-07-19 03:06:05 瀏覽:819
花卉和人畫 發布:2025-07-19 02:53:18 瀏覽:884
百合漫畫交 發布:2025-07-19 02:53:07 瀏覽:666
茶花女字數 發布:2025-07-19 02:52:56 瀏覽:278
最好的梅花閱讀答案 發布:2025-07-19 02:32:17 瀏覽: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