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行
A. 梅花的來歷(短的幾行就搞定的)
您好。
梅花原產中國西南部,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觀賞梅系果梅的一個分支。野梅在中國分布的次中心有4個,即川東、鄂西山區;鄂東南、贛東北、皖浙山區;兩廣、贛南山區和閩、台北區。
B. 行容梅花的詞語
青梅竹馬、
歲寒三友、
望梅止渴、
梅妻鶴子、
暗香疏影、
驛寄梅花、
摽梅之年、
雪胎梅骨、
驛路梅花、
妻梅子鶴、
鹽梅之寄、
香葯脆梅、
驛使梅花、
鹽梅相成、
望梅閣老、
鹽梅舟楫、
止渴思梅、
說梅止渴、
C. "梅花第幾行"
《女友》今天中午下了點雪。我穿過竹林走走,然後又沿著湖邊的棧道回來。湖邊的棧道——我想說,這湖是我的湖——真是好,走在上面似乎微微有著彈性,於是也來勁,不累。然後,透過水邊生著的葦草,正好看見那邊湖面,還有遠處淺黑的山。晴朗的時候,山是紅色,但現在因為天色晦暗就只是模糊的淺黑。恰恰是透過枝枝蔓蔓的條塊分割,才覺得趣味。若是一整片平靜或略有波瀾的水面,實在是沒意思。
回來,電話響。那邊說將將在一處湖邊租了個漁棚。雖然只兩間,還有一間是廚房。已經改造成兩個房間,還要再修幾間。那麼,大約春天的時候,就可以去住一陣。又說看邀些什麼人呢?我說說這個那個。那邊說,那豈不是很鬧?那麼就找不鬧的人。那邊又說,那豈不是很悶。悶也好啊,這樣就可以由著自己鬧。前幾天,還在那湖邊住著,沒有暖氣,但是可以烤火。而且很舒服。這樣啊,我就一直想著那湖邊有火爐的漁棚。想了半天。終於知道怎麼寫這文章。
有一天,讀王勃。讀到《秋夜長》,被最後一句打動得不行。整個一首都是閨怨,為君秋夜搗衣裳。搗衣裳這種事情我是不會乾的,再怎麼月明白露澄清光,搗衣裳也實在沒意思。我寧可搗亂。而且對於一個不在身邊的人,搗亂有什麼意思呢?其實我這人是不會認真思念誰的,放在古代大約就是很不詩意的那種人了,思念良人這樣的意境怎麼也體會不來。但最後一句真喜歡,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你看,這不是自戀得無以復加么!前面還在講人家遠得很,後面就全落實到自己身上。又是衣裳又是體溫又是氣味。實在是誘惑人哪。但又沒誰好誘惑,眼面前,只有主體沒有客體。
那個打電話的人我倒是不常想念的,說起來也只見過三兩面。認識他的時候,最記得是在吸煙處,煙盡了,我站起來要往回走,他忽然做個手勢要我別動,然後拂掉我頭發上一點煙灰。這動作最記得深。我就說,這是很有深情一個人。魏晉風流人都說好,四個要素也當真要緊,玄心洞見妙賞深情。樣樣不得少。所以相見歡。而不見,亦即是相見。
漢樂府里,大律女子稱所相好的男子都作歡。真是神來之筆。倘叫對方姓名末一字,實在肉麻。兩字則多。這一個字,連音節都那麼律動的樣子,一聲喚來,平淡似的,又坦盪,一馬平川過去。其實是餘音不絕。都不迴旋,因為沒有那麼多宛轉復雜的心思。所以才歡。
再來說說那人。一次是見面匆匆,我帶著一盒山裡道人土造的苦丁茶,黑糊糊的一方,任誰看一眼都要怕,但泡在水裡,層層疊疊散開來,還略甜。那也是冬天。
雖是難得見面,卻也電話也不太通,郵件也幾乎總不想著要寫。信是寫過一回,回過去,對方也不記得回過來,我也不記得掛念。就是這樣,彷彿是埋伏在日常生活里一條線索,其實都不是,因為這線索都沒有蹤跡。只是想起來了就想起來了,然後笑笑卻能孩子氣似的掐斷。
而兩人說話寫字都不必解釋太多,解釋呢,也好象是又說得深一層了。然後綿綿無絕期。真是要命,這一口氣上不來,就叫痰迷心竅,好多所謂無疾而終就是這么作結的。
然後那句我喜歡的王勃,有個會寫古詩的好朋友,續著玩成了個五古,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細雪白門外,梅花第幾行?我這里今天外面下過一點雪,自然,是積不起,不過正好對得上這詩。外面也有梅花,只是沒有幾行。有兩棵。也不在門外。是在房後。
D. 梅花象徵什麼
梅花象徵:高潔、 傲骨之風 、不畏嚴寒、 堅強 、美麗 、貧寒卻有德行的人,梅花代表著堅強的品格!
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象徵著堅韌不拔,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作為歲寒三友之一,自古以來,人們都對它贊賞有加,歷代文人都留下了動人的作品來贊美梅花的精神品格,「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的崇高品格和堅貞氣節,它不與百花爭春的高潔之美。因而,梅花又作為品格堅強、高風亮節之人的象徵。
古往今來的詩人們還將梅花作為友誼的寄託。陸凱《荊州記》中寫道「折梅逢驛使,寄於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他自江南寄一枝梅花贈與遠方的范曄,梅花寄託了兩人深厚的友誼。大詩人蘇軾也有詩句雲「攜手江村,梅花飄裙。情何限,處處消魂」。
拓展資料:
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有關梅的傳說故事、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國流傳深遠,應用極廣。
梅花是中國傳統名花,它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為它贊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而為世人所敬重。中國歷代文人志士愛梅、頌梅者極多。
E. 描寫梅花的古詩(10首)
1、《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2、《梅花絕句》
宋·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3、《卜運算元·詠梅》
現代·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4、《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5、《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6、《墨梅》
宋·居簡
莫恨丹青廢畫工,不須求異只須同。
玉容不及寒鴉色,故托緇塵異漢宮。
7、《早梅》
唐·齊已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村前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8、《墨梅》
明·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9、《早梅》
宋·李公明
東風才有又西風,群木山中葉葉空。
只有梅花吹不盡,依然新白抱新紅。
10、《墨梅》
金·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夏馥從來琢玉人。
11、《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12、《早梅》
唐·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回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13、《梅》
宋·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14、《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宋·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15、《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16、《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17、《雜詩(之一)》
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欹穸前,寒梅著花未。
18、《楊柳枝詞》
唐·劉禹錫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請君莫湊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19、《新栽梅》
唐·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
20、《初識梅花》
盧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斷北人腸。
胭脂桃頰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妝。
F. 描寫梅花的詩 誰的都行
描寫梅花的詩句: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 崔道融《梅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 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 王安石《梅 》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 陸游《卜運算元·詠梅》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 王安石《梅 》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 盧梅坡《雪梅·其一》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 黃櫱禪師《上堂開示頌》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 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 王冕《墨梅》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 毛澤東《卜運算元·詠梅》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 陸游《卜運算元·詠梅》
G. 梅花的外形品行象徵意義
梅花香自苦寒來,堅韌不拔,
一任群芳妒,孤傲自賞,
怪俠一枝梅,無拘無束,瀟灑自由
H. 梅花具有怎樣的秉行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I. 梅花有什麼象徵意義
梅花主要象徵意義有:高風亮節的品性、貞潔自愛的君子情操、孤清與落寞、隱者高士、友情。
1、把梅花傲雪作為高尚品性加以贊美,賦予了梅花高風亮節的品性。
《早梅》明代:道源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
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
釋義:
雪花落下,給植物披上了銀裝,一點顏色的都沒有;在南邊的樹枝上有一些花,沒有葉子。在小溪旁我都聞到了香味,抬頭一看,只見梅花的影子映在農家的牆壁上。
雖然視梅花為春花,但已看到梅花開在霜雪中的悲哀,意在托寓自身才能行不到發揮。在感懷身世的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堅毅不屈的意志。
2、把梅花詮解為一種孤高絕俗,貞潔自愛的君子情操,以梅隱喻自身的美德。
尤其是宋代,生活在齷齪塵世,志不得伸的詩人們更與梅花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看到在寒霜季節盛開的梅花,傲雪耐寒,獨入清香,
《梅花》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釋義:
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描繪了梅花嫻雅不俗,耐得寒冷,飽經霜打依舊傲然挺拔的貞秀豐姿。宋初詩人韓維眼中梅花就是如此孤高絕俗,在嚴寒霜雪中保持鐵骨芳姿。生長環境不好,但依然頑強自下而上,不隨俗浮沉而保持真我。
3、寄託了內心深處與世委蛇而又不甘淪棄的孤清與落寞。
北宋中期,經過蘇軾等人的吟詠,梅花的君子意象得到進一步深化。蘇軾是梅花的亂,寫了大量詠梅詩,在其詩中帶有強力主觀表現性,一方面,如前人一樣淋漓盡致地展現詩人孤芳自賞,幽潔自持的性格志趣,另一方面也寄託了內心深處與世委蛇而又不甘淪棄的孤清與落寞。
《卜運算元·詠梅》宋代: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著 同:著)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釋義:
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梅花並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出縷縷清香。
可體現蘇軾詩中高潔之志與孤寂之感交滲一體的雙重感情取向。以盛開的梅花無人去欣賞,透露出懷才不遇的無奈與感傷。這些詩篇不但體現了詩人的個人思想感情,其中蘊涵的那份幽獨寥落,冷清荒寒的感覺正是當時土大夫在仕途挫折時的經常體驗。
4、梅花另一個意象:隱者高士的意象。
到了南宋,國勢飄搖,社會動盪,土人階層渙散零落,詩人在受挫時感到塵世的不如意,而且還受道家逍遙自適人生哲學的影響,很多詩人寄情於山林,渴望過一種清凈無為與世無爭的生活,於是在詠 梅詩中,出現了梅花另一個意象:隱者高士的意象。
《鹽角兒·亳社觀梅》宋代:晁補之
開時似雪。謝時似雪。花中奇絕。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
占溪風,留溪月。堪羞損、山桃如血。直饒更、疏疏淡淡,終有一般情別。
釋義:
花開的時候象雪,凋謝的時候仍然像雪,在百花之中的確是絕無僅有。散發出來的清香不在花蕊,也不在花萼,而是從骨子裡飄盪出來的,清香透徹。
占盡了從小溪吹來的輕風,留住了小溪中的明月,使那紅得似血的山桃花也羞慚得減損了自己的容顏。即使仍然花影稀疏清香淡淡,終究另有一種非其他媚俗之花可與之相比的情致。
梅花開在殘臘初春之際,長於高山綱谷,水驛荒村,但它清香依舊,潔白無暇,給身處逆境的詩人以無限慰籍。包含著對個人志節操守的重視以及對個人精神自由的維護。
5、以梅花來表達對遠方朋友的友情,也是古詩中梅花又一重要意象。
南北朝陸凱所作的《贈范曄》就是以梅花傳達友情:
《贈范曄詩》南北朝: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釋義:
遇見北去的驛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帶花帶給身在隴頭的你。江南沒有好東西可以表達我的情感,姑且送給你一枝報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折梅贈遠已成為常用的典故。表達友情的意象逐步深化、發展。到了宋朝中期,梅花在詩歌里不僅僅是一個信物,更代表著一種情緒,詩人看到梅花就不由想起遠在他鄉的朋友。
J. 如何描寫梅花
關於描寫梅花的好句:
1、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唐)王安石《梅花回》答
譯文: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2、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盧梅坡《雪梅·其一》
譯文: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3、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宋)盧梅坡《雪梅·其二》
譯文:只有梅花沒有雪花的話,看起來沒有什麼精神氣質。如果下雪了卻沒有文相合,也會非常的俗氣。
4、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宋)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譯文:百花凋零,獨有梅花迎著寒風昂然盛開,那明媚艷麗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占盡。
5、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唐)黃櫱禪師《上堂開示頌》
譯文: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