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梅花有關的人物
『壹』 寫過關於梅花的文章人物有哪些
《梅花魂》,寫的是一位老華僑十分珍愛墨梅圖,在回國之際把墨梅圖和綉著血色的梅花手絹鄭重地交給外孫女,讓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過贊美梅花來頌揚像梅花一樣有氣節的中國人,寄託了老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之情。文章通過闡述老人對一幅墨梅的珍愛,透析出梅花那堅貞不屈的氣節。梅花,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進而通過貫穿在全文中老人的三次流淚,更讓讀者感受到一個僑居在異鄉的老人一份對祖國深切熱愛和眷戀之情,是一篇非常值得學習的文章!
『貳』 關於梅花精神的人有哪些
一、梅妻鶴子
北宋的時候有個叫林逋的隱士,他從小就失去了父母,家境貧寒,有時候連飯都吃不上。但他刻苦學習,發奮上進,終於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可是林逋生性恬淡,對功名利祿不屑一顧,他非常厭惡社會上那種阿諛奉承、追逐名利的風氣。於是便在杭州西湖邊的一座山中隱居起來,過著清閑自在的日子。
林逋的脾氣非常古怪,既不娶妻,更不要孩子,但是他卻特別喜愛梅花和仙鶴。他常常四處尋訪,只要遇到好的品種,不管多貴,他都會買回來。閑暇的時候,他便一個人在院子里賞梅玩鶴。他有隻仙鶴叫「鳴皋」,每次客人來訪的時候,如果林逋不在,「鳴皋」便會跑去給林逋報信,林逋看見「鳴皋」便回來會見客人。
周圍的人知道後,都說林逋「梅妻鶴子」。他的《山園小梅》詩中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梅花的傳神寫照,膾炙人口,被譽為千古絕唱。
二、渣滓洞里的紅梅
江姐,原名江竹筠。紅梅贊說的就是她,抗日戰爭年代,「紅岩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向陽開。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雲天外。喚醒百花齊開放,高歌歡慶新春來。 」一片丹心,誓死不屈,不畏強敵,江姐真的是一株最美的紅梅。
三、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漢族,字務觀,號放翁。12歲即能詩文,一生著述豐富,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十種存世,存詩9000多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陸游愛梅花,也寫過不少梅花詩。
《卜運算元 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而且一輩子都為了收復失地而奮斗,即使「零落成泥輾作塵」,也不忘留下絕筆《示兒》作為遺囑:「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是一株堅貞愛國的梅。
四、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字介甫,晚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世稱臨川先生。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從小耳熟能詳的「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就是出自他的手筆。頂著壓力,勵精圖治,實行變法,不畏大地主大財閥的強權,是一株清傲有節氣的梅。
五、只留清氣滿乾坤
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紹興市諸暨楓橋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他出身貧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學成才。
王冕性格孤傲,鄙視權貴,詩作多同情人民苦難、譴責豪門權貴、輕視功名利祿、描寫田園隱逸生活之作。有《竹齋集》3卷,續集2卷。一生愛好梅花,種梅、詠梅,又攻畫梅。所畫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勁健有力,對後世影響較大。存世畫跡有《南枝春早圖》《墨梅圖》《三君子圖》等。
一首《墨梅》至今令人贊嘆不已:「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
『叄』 歷史上有哪些和梅花一樣有氣節的人物
花木蘭,屈原朱自清,雷鋒,
『肆』 具有梅花精神的英雄人物!具體
梅花象徵傲骨,歷史上寧死不屈英勇就義的人物都可以搭上關系。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於謙,精忠報國的岳飛,滿門忠烈的楊家將,明朝第一相張居正。
『伍』 從古至今有哪些像梅花一樣有骨氣有氣節的人物和事跡
寒梅傲雪。氣節高尚,若說氣節高尚,還有說蓮,出淤泥而不染,還有說竹,氣節高。
古代的有氣節的人物和故事很多
比如:文天祥寧死不屈,不投蒙元,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再如蘇武,張騫,朱自清寧餓死不吃洋米等等可歌可泣的故事。
更有,
傲骨是嵇康——嵇康不喜為官,平時以打鐵為樂(一說以此謀生).大將軍司馬昭曾想聘他為自己的掾吏,嵇康堅守志向不願出仕,離家躲避到河東.嵇康原本與東平呂巽呂安兄弟為友.呂安的妻子被其兄呂巽姦汙,呂安原本准備休妻並起訴呂巽.呂巽請嵇康從中勸解,並發誓不會惡人先告狀,於是嵇康勸說了呂安將這件事平息下來.但是之後呂巽害怕呂安反悔,於是搶先告呂安不孝.嵇康義不負心,寫信與呂巽絕交,並出面為呂安作證,因此也被收押.鍾會勸司馬昭乘此機會除掉嵇康.嵇康入獄後,立刻激起輿論的不滿,許多豪傑紛紛要求與嵇康一同入獄.經有司勸諭後,眾人一時遣散,然而最後嵇康和呂安卻被判處了死刑.行刑當日,三千名太學生集體請願,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求讓嵇康來太學做老師.這些要求並沒有被同意.
臨刑前,嵇康神色不變,如同平常一般.他顧看了日影,離行刑尚有一段時間,便向兄長要來平時愛用的琴,在刑場上撫了一曲《廣陵散》.曲畢,嵇康把琴放下,嘆息道:「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說完後,嵇康從容地就戮,時年四十.
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相傳其父遺命要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登位,先後都到了周國。周武王伐紂,二人叩馬諫阻。武王滅商後,他們恥食周粟,採薇而食,餓死於首陽山。司馬遷將伯夷和叔齊的合傳,冠《史記》列傳之首,封建社會里把他們當作抱節守志的典範。
『陸』 具有梅花精神的英雄人物有哪些
劉胡蘭、秋瑾、周恩來、魯迅、文天祥、狼牙山五壯士、岳飛等等英雄人物。
1、岳飛
南宋軍事家,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將。岳飛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報國的精神深受中國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師北伐、壯志未酬的悲憤心情下寫的千古絕唱《滿江紅》,至今仍是令人士氣振奮的佳作。
其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人們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名句,表示對「岳家軍」的最高贊譽。1142年1月27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於臨安風波亭。
2、秋瑾
秋瑾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蘭、秦良玉自喻,性豪俠,習文練武,曾自費東渡日本留學。她積極投身革命,先後參加過三合會、光復會、同盟會等革命組織。1907年,她與徐錫麟等組織光復軍,擬於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時起義,事泄被捕。同年7月15日,秋瑾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
3、劉胡蘭
強暴武力威脅不了,像梅花一樣不屈不撓。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擔任婦救會秘書,後為主任,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14歲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15歲英勇就義,毛澤東主席知道後非常傷心,專門為劉胡蘭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她也是唯一三代領導人均為其題字的英雄。
4、魯迅
崇高的品格正像梅花那樣冰清玉潔。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5、文天祥
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中狀元後再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又有號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後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跡被後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
『柒』 關於梅花精神的人物的故事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羋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國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間,屈原感到心中郁悶,開始文學創作,在作品中洋溢著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為民報國的熱情。其作品文字華麗,想像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大石投汨羅江而死。傳說當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魚以此防止屈原遺體被魚所食,後來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後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劃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捌』 有梅花品質的名人
陸游 文天祥 於謙 朱自清 焦裕祿 精忠報國的岳飛,不肯過江東的項羽,他們專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屬凌都不屈服
梅花頌
梅、蘭、竹、菊被人們稱為「四君子」,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墨客贊美過它們—秋菊、傲梅、清蘭、強竹。可我還是最喜歡梅花。
梅花跟其它的花可不一樣,別的花大都是在春暖才開花,必須水土、氣溫合適才能開花。而梅花卻不同,在寒冬臘月之際,梅花迎著刺骨的寒風、冰冷的大
雪頑強生長。越是風欺雪壓,越是狂風呼嘯,花反而開的愈精神愈美麗。
我們中華民族不是也出現了許多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物嗎?精忠報國的岳飛,不肯過江東的項羽,他們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都不屈服,這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在我們身邊仍有像梅花品質的人。《夢想中國》金蝶大獎得主吳文景就是一朵小梅花,父母都是工人,可他並沒有被貧困嚇倒,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頑強拼搏。終於,他在《夢想中國》以104萬的票數奪走了金蝶大獎,並與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簽約,實現了自己當歌星的夢想。他參與、體驗、拼搏、成功、快樂,這一切的背後都有許多心酸和汗水,沒有付出和努力就沒有今天的他。他成功了!
人的一生,不管處境如何,都要具有梅花的精神,向梅花那樣永遠自強不息!
『玖』 中國歷史上具有梅花品質的人物
1、岳飛
岳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止,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斗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紹興四年,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紹興十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岳家軍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
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宋孝宗時,平反昭雪,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岳飛是南宋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結了「聯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以收復失地;治軍賞罰分明,以身作則,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軍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岳家軍的由衷敬佩。
2、項羽
烏江自刎:項羽自忖不能脫身,就部下說:「我從起兵到現在已經八年,經七十餘戰,抵擋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擊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嘗敗北,遂稱霸天下,現在困於此,不是我不會打仗,而是天要亡我!
今日是要決死戰了,我要為諸君痛快地一戰,必定要勝利三次,為諸君擊潰包圍、斬將、砍旗,讓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會打仗。」於是,他分騎兵為四隊,此時,漢軍圍困數重,項羽對他的騎兵們說:「我為你們殺掉對方一將!」於是,他命令騎兵們分四面向山下沖,約在山東面會合。
項羽大呼馳下,斬殺一漢將。赤泉侯楊喜追項羽,項羽大喝一聲,楊喜的人馬俱驚,退後數里!項羽與騎兵分為三隊,漢軍不知項羽在哪隊,就也分三隊包圍。項羽飛馳而出,又斬殺一漢將,同時殺近百人,再會合騎兵,僅損失兩騎,項羽問:「怎麼樣?」騎兵們欽佩地回答:「和大王說的一樣」 。
項羽一路逃到烏江,遇見烏江亭長,亭長勸項羽可以回到江東以圖東山再起,但項羽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並將自己坐下馬賜予亭長。於是,項羽下馬步戰,一口氣殺了漢兵幾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幾處的傷。而後揮刀自刎。
3、文天祥
寶祐四年進士第一。開慶元年,補授承事郎、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因草擬詔書有諷權相賈似道語,被罷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沿長江東下,文天祥罄家財為軍資,招勤王兵至5萬人,入衛臨安。
旋為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將援常州,因淮將張全見危不救而敗,退守餘杭。旋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赴元軍議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顏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歸。五月,在福州與張世傑、禮部侍郎陸秀夫、右丞相陳宜中等擁立益王趙昰為帝。
建策取海道北復江浙,為陳宜中所阻,遂赴南劍州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
祥興元年十二月,在五坡嶺被俘。次年,元朝蒙、漢軍都元帥張弘范將其押赴厓山(今新會南),令招降張世傑。文天祥拒之,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
二次阻敵,雖無回天之力,堅拒北元榮華,只求速死,一身傲骨化為傳世美談.。
4、蘇武
武帝時為郎。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
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蘇武死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5、魯迅
魯迅先生青年時代曾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4年初,入仙台醫科專門學醫,後從事文藝創作,希望以此改變國民精神。魯迅先生一生寫作計有600萬字,其中著作約500萬字,輯校和書信約100萬字。
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