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塗鴉
① 梅花篆字是什麼
如圖:
② 求一些塗鴉在鞋子上好看的小符號
在鞋子上,像白球鞋上可以畫些黑白的卡通小昆蟲,也可以畫簡單的形態各異的彩色簡筆小動物,這些是網上找的,可以網上搜索你自己想要各種圖案繪制於鞋子上,這些畫上去都會很好看。
③ 深圳有梅花的地方在哪裡
1.福田-荔枝公園
每年,在荔枝公園里。梅樹光禿禿的枝幹上盛開了不少白色的小花,隔著很遠就能聞到清幽的、沁人心脾的香味,就好似「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描繪的景象。
除了賞梅,還可以到湖上遊船,看湖中烏龜曬背,飛鳥比翼,野鴨雙雙,非常愜意~~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紅嶺中路1001號(近新聞大廈)
門票:免票
途徑公交:荔枝公園站
附近地鐵:紅嶺站B出口
2.福田-中心公園
中心公園,賞花賞景賞美人。
梅花的美麗,值得我們靜心欣賞,梅花的堅韌,值得我們用心學習。深圳賞梅好去處,中心公園梅花正盛開喲~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皇崗路1002號,中心公園D2區
門票:免票
地鐵:2號線華強北站步行700米;3號、7號線華新站步行約720米
附近公交站:海外裝飾大廈站、華富路站、振華西路站
3.福田-梅林公園
梅林公園的梅花應該也開了,這里不止有一大片的梅花林,各種顏色的梅花也是一大亮點,而且開得特別艷麗。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北環大道與安托山九路交界處
門票:免票
交通參考
⑴地鐵2號線僑香站C出口,步行800m
⑵公交站北環香蜜立交西站
4.福田-梅林水庫綠道
梅林綠道兩旁種滿了梅花,現在已經開啦,親們可一邊行走鍛煉一邊賞美景。除了梅花,綠道兩旁還有各種不知名的花和綠樹環繞,行至山頂還有一片塗鴉牆,簡直可稱為深圳最文藝的綠道~外界傳為了種植梅林綠道這些個梅花ZF就花了1000萬……想想ZF也是蠻拼的哇!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近梅林一村)
門票:免票
途徑公交:梅林一村。不識路的小夥伴可尋路至梅林水庫,登上水庫右手邊一路走,就是綠道啦!
5、坪山-馬巒山公園
馬巒山梅園位於三洲田森林公園東園區,在三洲田森林公園內馬巒山片區的梅園和觀梅亭均可見梅花芳蹤。
爬馬巒山鍛煉身體,還能一路賞花。山上農家樂的走地雞、走地鴨、走地鵝什麼的,灰常灰常的好吃!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馬巒山郊野公園
門票:免票
6、深圳塘朗山公園梅園
塘朗山公園梅園,有深圳市最大種植面積的「香雪海」。這里有3500餘種梅花品種!足夠讓你體驗什麼是徜徉花海了。
作為以梅花景觀為主題的公園,梅園景觀密集,於梅園之上俯瞰山下,梅花美景盡收眼底,美不勝收。
地址:北環大道紅嶺中學高中部路口山邊梅園
門票:免票
④ 在木板上可以做苔蘚塗鴉嗎請問大神怎麼做就類似交大梅花樁那種。
在木板上做苔蘚效果,可用調好較稠的丙烯顏料,用海綿蘸顏料輕輕粘在木板上上提,盡量形成有厚度的點狀。也可把新鮮鋸末過篩後用較稀的丙烯顏料染色晾乾備用,一般生苔蘚的木樁都是比較比較潮濕地方,所以顏色也較重,先用稀釋的墨色倒在在木樁上,自上而下自然流下形成雨水沖流的痕跡,然後刷上膠或漆趁濕把染色的鋸末粘上,干後掃出疏密即可。
⑤ 梅花篆字的李淑萍
陳三兩是業內人員公認的梅花篆字大家,原名李淑萍,祖籍山東惠民縣辛店鎮李家寨村人,明朝正德年間舉人李經九之女。李經九夫婦被宦官劉瑾謀害,而後她隱姓埋名,取名陳三兩。「陳三兩」不僅文章寫得好,還能雙手同寫梅花篆字,當時在武定周邊縣無人不曉。她樂善好施,口碑極佳,曾收落魄書生陳奎為義弟,拿出私蓄資助陳奎食宿,並親自教他讀書作文,後來陳奎中了狀元。到了晚年,「陳三兩」又用積蓄創辦「福利院」,收養了不少孤兒。其中有一郭姓兒童特別聰明,「陳三兩」不僅教他學文識字,還親手教他「梅花篆字」。「陳三兩」是梅花篆書大家,經她七、八年的精心傳授,這個孩子深得其真傳。長大走出福利院後,利用他學得的梅花篆字技藝走街串巷,以賣字養家糊口,並將這一書法藝術一代一代傳了下來。「陳三兩」去世時84歲,從當時的富春院到東關外她的墓地約有三華里,送葬的人們成百上千,都是自發趕來的。這個郭姓孩子不但親自為陳三兩送終出殯,每逢年節還要祭奠掃墓,亦可謂盡了孝道。「陳三兩」的事跡在其故後亦被搬上電影、電視、戲劇舞台,通過京劇、蒲劇、曲劇、豫劇、越劇、河北梆子等多種劇種傳唱至今。 郭氏將「梅花篆字」傳至十二世孫郭敬齋【號、文山】時,因正值民國戰亂時期,民不聊生,他遂又以賣字畫求生。有一年,郭敬齋來到中原古城蘄縣街頭,餓著肚子連擺了三天的地攤,無人問津,分文未進。在那個時代人們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哪有閑情雅緻去買字畫,懸於家中欣賞呢?那天晚上無處藏身的郭敬齋就躲到王家大門屋檐下避風禦寒,夜裡竟被凍僵門外。
王從彬先生早晨推開大門,卻發現一個中年男子蜷縮門前,已凍僵昏厥。他趕忙喊來家人,把中年男子抬到床上,加衣蓋被,熬葯喂飯。中年男子慢慢蘇醒過來。郭敬齋蘇醒過來才知緣由。得知救命恩人名叫王從彬,出身富貴家庭,讀過私塾,後來在當地當過教書先生,也是一介文人,兩人談得很是投機。為了報答王從彬的救命之恩,郭敬齋決定將祖輩從陳三兩那兒學得「梅花篆字」傳授給他。王從彬聽了很是高興,天天跟著郭敬齋研磨臨帖,潛心鑽研。過了足足半年之久,王從彬的梅花篆字技藝已是出神入化,揮灑自如,郭敬齋也就此告辭還鄉了。 王洪軍先生,出生於六十年代初期在宿州古城蘄縣一鄉村。洪軍先生幼時,家父遭受文革風雨洗禮,一窮二白。1980年5月,受父親教導自學醫學,承包土地12畝,卻喜好丹青,四處塗鴉。一牆之隔的大伯王從彬,已是耄耋老人,體弱多病,兒女又不在身邊,小洪軍常常幫著老人打水掃院,下地割麥種豆,忙得不亦樂乎。王從彬老先生看到小洪軍天資聰穎,又喜歡寫寫畫畫,終於有一天,他把小洪軍拉到屋裡,說:「洪兒,大伯教你寫梅花篆字吧。」小洪軍高興得手舞足蹈,喜不自禁。此時「文革」結束不久,舞勺之年的王洪軍正式拜王從彬老先生為師,研習梅花篆字,這一寫就是三十多個春秋。 王洪軍的確沒有辜負他大伯的一片苦心,在老人的精心指導下,書法技藝長進很快,沒幾年工夫就掌握了書寫梅花篆字的要領,並且帶著這門精湛藝術走進了大學,進而走上了工作崗位。他已是安徽省宿州市公安局的骨幹民警,
仍是忙裡偷閑,刻苦研習書法技藝。王洪軍的「梅花篆字」就是在篆字的基礎上,將梅花鑲在字中,使篆字和梅花巧妙地融為一體,達到「遠觀為花,近看是字,花中有字,字里藏花,花字相融」的獨特藝術效果。他決心進一步鑽研「陳三兩」的梅花篆字,不斷創新,求工於一筆之內,寄情與點畫之間,施美與花枝之中,展風神氣韻之美。為發揚光大中華傳統文化藝術,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做出更大的貢獻。清大師石濤說,筆墨當隨時代。洪軍先生謙虛地向前輩大師學習,融會貫通,勤奮好學,看病為主、閑余習字、忙時種田,幾十年如一日,臨池不輟,推陳出新,他吸取傳統梅花篆字的精髓,容入現代審美情趣,將生澀難懂的篆字轉換成易於辨認的現代漢字,將梅花的枝幹穿插字里行間,然後在所書篆字周邊或疏或密,圈點上不同角度的梅花作點綴,使原本顯得呆板單調的梅花篆字,愈發的風姿搖曳,婀娜多姿。為了畫好梅花,洪軍先生深入生活,同時還從傳統的國畫藝術中汲取營養,師古而不泥。將梅花篆字的藝術推向高峰,他的藝術作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登門求畫的絡繹不絕。
洪軍先生部分作品在人民大會堂、法國盧浮宮博物館、奧地利維也納展覽館展出並被收藏。傳略被《當代名人藝術大典》《世界藝術家傳略》《中國中華魂》《國際墨海精英精品集》120家辭典收錄
。2008年10月28日,應邀參加「首屆中日友好文化交流」,出訪日本,授於「中日友好文化交流特使」稱號。2009年6月28日,應邀出席英、德、法、瑞典中歐多國文化藝術交流展,反響強烈,特授「梅中藏書大師」稱號。曾多次應文化部邀請出訪:法國、德國、俄羅斯、英國、義大利、比利時、瑞士、奧地利、日本等26個國家和地區。授予「中歐友好文化交流特使」中日友好文化交流特使」「東方梅中藏字」。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任台北故宮書畫院名譽院長、聯合國書法家理事、2013年度中國十大傑出創意大師,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專利權。
藝術家年鑒:1996年7月,榮獲全國中和杯二等獎,紀念周恩來誕辰100周年榮獲中國人民藝術獎。1997年應文化部邀請出席「內蒙古自治區成立50周年慶典活動」2000年應文化部邀請出席北京人民大會堂「2000年當代中國精神座談會」,作品在人民大會堂展出榮獲藝術價值認證書,受到李瑞環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題詞2000年作品編入《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珍品選》2000年7月,被郭煌藝術研究院吸收為會員,作品被研究院美術館收藏
2000年8月,列入《中國文化名人大寫真》美術家卷2000年9月,經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質量部認定評審已加入ISC2000、2001、2002、2003年藝術質量價值評審網路體系,中國文化部首選入網書畫家之一。2003年獲中華國寶獎,列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2周年「中華魂」書畫集2004年載入《中國共產黨人格言選集》、《中華傑出人物》2005年榮獲《紀念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展覽全國三等獎,作品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展出並被人民大會堂收藏2006年8月8日,被評為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理事
2009年在中歐第九屆友好文化交流活動中,其梅花篆字作品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展出並被收藏,王洪軍榮獲「中歐友好文化特史」和「東方梅中藏字大師」稱號2009年8月,赴港澳出席香港回歸12周年,澳門回歸10周年紀念活動,其作品由香港和澳門美術館收藏2009年10月,榮獲「世界百位傑出藝術名家」稱號2010年5月,作品在上海世博會展出並收藏2011年2月,被聘為台北故宮書畫院終身客座教授2011年10月,赴俄羅斯出席首屆中俄文化交流展,作品在聖彼得堡宮展出並收藏,獲中俄友好文化交流特使獎2011年9月,獲傑出人類貢獻獎,世界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華人藝術大師知名藝術家稱號2011年11月,作品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獲知識產權保護。專利號碼:ZL201130398400.X;ZL201130398390.X;ZL2011303963.X.2013年,榮獲中國十大傑出創意大師
2013年7月,榮獲「梅花篆字」非物質文化遺產獎 2013年11月15日做客中央電視台《影響力對話》欄目專題報道2014年3月,被世界文藝家(感動世界年度人物評委會)授予「世界文藝功勛人物」榮譽稱號; 2014年4月,接受《世界華人頻道》欄目專訪2014年5月6日,被中國國家書畫院、中國社會文獻出版社審核評定,特授予「中國藝術大師金爵獎」榮譽稱號。2014年5月21日在北京成立了世界吉尼斯 非物質文化遺產梅花篆字(中國)藝術中心研究院。
2014年6月8日,在北京舉行「梅花篆字」新聞發布會,成立「梅花篆字」研究會(基金會)
2014年11月16日,中央電視台《發現之旅》成功之路欄目專訪
2014年10月1日,開始撰寫一部梅花篆字版《新華字典》,約28700字,正在創作中…
2015年8月10日,「梅花篆字」蘇州刺綉版落戶乾隆七下蘇州的本瀆鎮玲瓏銹展廳。2015年12月受邀美國集郵總公司作品出版「中美建交36周年紀念郵集」
⑥ 梅花粉筆竹子各蘊含的哲理
梅花寓意堅強和高雅 不畏嚴寒 清新脫俗
百花爭艷也爭嬌,不經風雨自會凋。
松竹清高共品格,冰雪寒香賦詩騷。
愛立嚴冬行春令,生有鐵骨棄塵囂。
未與群芳同溫暖,卻在枝頭獨歡笑。
粉筆寓意默默奉獻 犧牲自己換成了無盡的知識給了人們
懵懂偶拾粉筆,
胡亂塗鴉滿牆。
十年寒窗黑板旁,
染遍恩師鬢霜。
四十春秋形影,
才學揮灑燭光。
粉身碎骨助輝煌,
盡賞桃李芬芳。
竹子寓意堅韌有節操
豈不聞竹可焚 而不可毀其節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南西北風
⑦ 點點是梅花
倒是有這么一首:放眼皆美女,蓮步玉顏霞。紅唇腮邊露,點點是梅花。不過看起來並不是什麼名人寫的,應該是某人的信手塗鴉之作。
⑧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在冬天綻放,但是梅花做到了"這句話出自哪
仿寫幾句先:
不是所有的樹都可以迎著風沙成長的
但是白楊做到了
不是所有的花都可以代表愛情的
但是玫瑰做到了
不是所有的花都可以出污泥而不染
但是荷花做到了
不是所有的星星都可以成為地球的衛星
但是月亮做到了
不是所有嬌艷的花朵都可以傲雪怒放
但是梅花做到了
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陪伴你到永遠的,
但是我就可以做到
你說的那句找不到出處,可能僅僅是篇作文,找到一些小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版選登的是三篇最近八校聯合考試的考場作文。三篇作文分別顯示了作者「煉」就作文的功夫:豐厚的積累,嫻熟的技巧,精美的角度。仔細閱讀文章也許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作文題目:一樣的
。要求:(1)在「一樣的」前面填上喻體,後面填上本體,構成一個完整的作文題。例如:《音樂一樣的建築》、《夢一樣的高三》、《大海一樣的胸懷》……(2)1000字左右,文體不限。
一.
詩一樣的江南
□育才中學高三郭津嵩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江南不是我的故鄉,但我卻來到了江南。
「孔雀東南飛」是一個恆久的過程。先是還操著「洛陽音」的東晉士大夫們,一直到宋代的「南渡」詩人,前赴後繼。他們來,為的是江南的和平和富庶,但到後來,更多的人,是沖著江南的詩意而來。
有李白,他徘徊在六朝古跡和江南丘陵之間,盡管也還望著長安,卻最終把生命留在了採石江邊;有蘇軾,他常常幾個月不在任上,卻總不能忘情於江南。
然後我也來了。雖然我是那樣的渺小,但亦是這條路上的一個行人。
路,通向詩一樣的江南。
在烏鎮,我停步在立志書院的門前,那是昭明太子讀書的地方。柴扉靜靜地鎖著,卻可以望見院子里的草木。這大概便是《游園不值》的意境吧。其實也並非「不值」,到烏鎮來看一看水就夠了。「河水清且漣漪」,漣漪彷彿詩行。
在蘇州,我一直把筆和紙拿在手裡。我要記———隨處都是詩。滄浪亭上,「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遠水皆有情」;護城河邊,「共知心似水,安見我非魚?」最有意思的是在拙政園,聽一位素不相識的老人講那些楹聯,辨認那些篆體寫就的句子。
其實也不必行色匆匆。就在住處不遠,就有讓閨中釵裙「悔教夫婿覓封侯」的「陌上楊柳色」;柳下是池塘,「小荷才露尖尖角」;荷下,「魚戲蓮葉間」。
我就坐在池塘邊讀書。讀白居易的「江南好」,讀王維的「紅豆生南國」,讀得痴了,醉了……
一抬眼,已到了冬天。
柳不再那麼綠了,荷也殘了。「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我不禁也像陸游一樣,起了風塵之嘆:江南是這樣的脆弱!
金陵的脂粉,西湖的歌舞,隔江的《後庭花》……我突然想到,江南的角色並不總那麼完美。因為它太過嬌柔和纖弱,就像她所養育的林妹妹一樣,只教人憐愛,卻著實經不起生命的考驗。
多少樓台,都付煙雨中!
難怪鑒湖女俠要「四海為家」,難怪周恩來「大江歌罷掉頭東」,也難怪那點醒我的陸游,期盼著「尚及清明可還家」。
江南總讓人徘徊,生命卻不能總是徘徊;西北邊陲上「衡陽雁去無留意」,可過了寒冬,雁還是不肯留在衡陽。
我要把詩一樣的江南永遠留在記憶里,但我的理想,卻在遠方。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二.
螺螄殼一樣的老屋
□育才中學高三馬海韻
就像千千萬萬的上海人一樣,我也曾經住過上海標志性建築———石庫門。
老屋坐落於一幢青灰色房子的第二層,外面是青灰色,但裡面是溫暖色調的一間亭子間,暖暖的黃色傢具擁擠在這樣一個不大的空間里。
老屋小,十幾平方米「L」型的房間,居然開了4扇窗,朝東又朝西,這樣,藉助於窗外的景色,老屋感覺似乎很大,但其實連個寫字台也塞不進。記得小時候做作業,就坐在媽媽的縫紉機前,作業本上老是印上縫紉機上的兩條溝,窗外的月光與窗內的燈光一同灑下,澆在縫紉機上,我就踩著它的踏板,「吧噔,吧噔」地寫著字,別有一番情調。
老屋的牆壁是藍色的,爸爸說那像天,藍天茫茫,無邊無際,看起來可使屋子大一點。但從我記事起,那牆就不再是天一樣的純藍:上面有我寫的第一個字,還左右顛倒了;上面有我挖的洞,那是某天意外發現一把鑿子的結果;上面還有我小時候買的「變形金剛」與「聖鬥士」的貼紙,還有那滿牆我的塗鴉作品———樹啊花啊牛啊羊啊飛機坦克巡洋艦……相信這些畫畢加索看了都會感動得流淚。
一進門,滿屋的大傢具,滿牆的小東西,擠啊,真擠!要是夏天,無論當時還屬奢侈的窗式空調怎麼吹,那種擁擠感還是令人流汗,但這又有什麼不好?每到冬天這種擁擠感倒是令人溫暖舒適,空調制熱系統壞了好幾年也懶得去修。
人都有一種慢慢形成的空間感,我從小到大都待在這個小螺螄殼里,自然對這局促的空間已經適應。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屋不在大,是家就行。這個螺螄殼我從小背到大,上面斑斑點點地刻上了時間老人的印記。縮在螺螄殼里,無論外頭天寒地凍日曬雨淋,我這里依然是風和日麗四季如春。
但歲月無情,房子也一樣,七八十年的老宅,地面上已裂了一條縫,我們都知道它大限將至。看著拆房工甩著那猙獰的大榔頭,敲打著我家的牆,就像敲打在我的心上,那感覺就像那沒了殼的螺螄,赤身裸體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顫抖著,眩暈著。我的童年就在這「咚咚」聲中敲碎了,結束了。搬到新家再也沒有那種擋風遮雨的感覺,盡管新家比老屋堅固、漂亮、時髦。但是太陽總是從東邊的地平線升起趕走殘夜,而長江水的春色又必定會沖走那過去的年月,時間之河向東流啊,一直向東流。
老屋沒了,螺螄殼沒了,可以依賴的爹娘也漸漸老了,是該迎接那風吹雨打獨當一面的日子了。
【當堂操練】讀了3篇作文後,不妨做這樣的練習:擬題目:自擬幾個題目試一試。本體要「小」、「實」(它是你的所愛、所喜、所追求、所嚮往……:留下深刻印象的景點,難以忘懷的小說,栩栩如生的文學形象,生活經歷,鍾愛的物品等),喻體既要形象,更要注意與本體的相似點。
配材料:在下面的題目中選擇一個,為它們配上你積累的材料。
萬花筒一樣的青春(中學生活);童話故事一樣的月光(秋霧、雪花);書卷一樣的西安(地名可以替換)。
三.
夏花一樣的人生
□育才中學高三朱文潔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泰戈爾在洪荒之中,時常有一個低沉的聲音在發問:人,為什麼及憑什麼而存在?活著,是為了尋找什麼價值?
潮起潮落,日月輪回,人們用了千年的時間才得到了一個模糊的答案:人活著是為了留下一個印跡。哪怕只是夏花那一季短暫的馨香,便已足矣。
於是屈原來了。
他帶著「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清高與惆悵,峨冠長衣,徘徊在汨羅江邊。他想尋找一個印跡,來證明存在的價值。滔滔的江水似在喃喃輕語,於是屈子投入它的懷抱傾聽河水的答案。人生的浪漫化作江波的光輝。屈子的夏花沒有凋謝,而是隨水流向永恆。
於是司馬遷來了,踏著屈原的印跡。
他知道歷史給了他一個責任,他也知道他該為這個世界留下些什麼。但他只恨人生的脆弱與短暫,那朵夏花只為他盛開一季。於是太史公在遭遇重創後卻依然操起了筆,寫出了一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經過暴風雨的夏花才更堅強,才有更震撼人心的美麗。
於是諸葛孔明來了,身負興亡之重擔。
這位「卧龍岡散淡的人」,用一個老臣的忠良嘔血寫下《出師表》,那用血汗澆灌的生命之花開得如此之艷,「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只是夏花未能等來第一場秋雨就凋落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但他那種深沉的香氣卻久久地留存了下來。
於是李白來了,頭是高昂的。
毫無疑問,這位盛唐最偉大的詩人也是為了尋找一個印跡而來。他一路高歌,帶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灑脫與豪壯。他是中亞的一朵奇葩,香氣濃郁,那筆下傾吐出的過人才氣,讓後世久久地為他陶醉。
於是曹雪芹來了,伴著一盞青燈與一杯冷茶。
他在刺骨的寒風中苦笑,在飢寒交迫中思考。一部悲金悼玉的《紅樓夢》將他推上了明清小說的最高峰。但他仍只有苦笑,因為夏花不應開在冬季,被朔風吹落的花瓣不應埋葬在雪裡。他無奈地搖了搖頭。
…………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朵夏花,但並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綻放最絢爛的美麗。來來去去之間,有的盛開,有的凋零,有的註定只有驚鴻的第一瞥,而有的卻能永留世間。那些千古流傳的名字伴著永不消散的夏花的馨香,在輕輕回答著那一個沒有終極答案的問題。他們要尋找一個印跡,要用一生的時間澆灌一朵生命花。
那苦苦尋覓人生價值的夏花,在秋風起時得到了解答。
你的積累有「512兆」嗎?
育才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李強
《詩一樣的江南》,這是一篇需要靜靜吟誦的文章。培養出一點「詩意」的情感,開一盞不太亮的燈,配一些很江南的民族樂曲……然後開始輕輕地讀,慢慢地讀,直讀到文章的起、承、轉、合清晰地顯露在你的面前,直讀到恍惚間你也來到了這充滿詩意的江南,直讀到似乎你也在訴說這美麗的水鄉……
這是充滿詩意的文字帶給你的美麗,這是蘊含才氣的文字帶給你的魅力。
從吟誦中你會慢慢體會到作者豐厚、豐實的積累,他的材料儲存幾乎已經達到了「512兆」。要有佳作的產生,必須要有點滴的積累,積累的重要性在這篇文章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當你積累的材料達到一定的數量時,你的思路與文采就會如溪水汩汩流淌,「才華橫溢」大概就是這樣的一種表現吧。
《夏花一樣的人生》,這是一篇嫻熟運用各種作文技巧的考場作文。你看:點睛似的題記、發人深省的開頭———鳳頭;豐富、典型的材料———豬肚;既點題又呼應開頭的結句———豹尾。再加上靈活多變的段落,流暢灑脫的語言,乃至標點符號的運用都達到了技巧的「最高級」。
准確地學習、把握、運用作文的各種方法、技巧,也是平時作文訓練和復習的重點。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盤子決定菜餚的價格」,你相信嗎?
《螺螄殼一樣的老屋》,題目有時候是作文的「等級標簽」,有時候又是「免檢」標志,這是我讀到這個題目的第一感覺,因為在這以前我已經讀到了數以百計的《火炬一樣的生命》、《長城一樣的信仰》、《彩虹一樣的夢想》、《陽光一樣的豁達》、《磐石一樣的堅定》等等,這樣「雲里霧里」的「燦爛」的作文題。當我們一不小心「誤入」了「空泛」、「空闊」、「空洞」後,再要去闡述它,論證它,這需要多少「勇氣」和「才氣」啊?
這位同學的選擇是精美的。他另闢蹊徑,選擇了一個與他生活息息相關的材料———老屋。它是作者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有事可寫,有情可抒:老屋的色彩,老屋的擺設,老屋中有我作業簿的「印記」,有我的童年的塗鴉作品,有我的童真和童趣。
這樣看來,選擇一個精美的角度,選擇一段平實的材料是作文(尤其是考場作文)取勝的「法寶」之一。
祝你好運!
⑨ 如何描寫梅花
自小喜歡梅花,說不清為什麼,想當時定是為了畫面上雪中幾點紅梅的冷艷清絕的姿態神韻所打動,不然從未見過梅,為何卻對 梅情有獨鍾,念念不忘,並把此花視為知己。那一定是後來愈加了解知曉了梅花的品性。 信手塗鴉畫在紙上的也是疏枝上的幾朵梅花,不同的是總有一兩只鳥兒在枝頭。想是怕梅並知梅寂寞孤單而成。並以此花自比,梅花因孤芳自賞註定是孤單孤獨的,而懂梅之人不少,可懂我之人呢? 自是不同,可有幾人又能真正懂得自己呢?自己都不懂自己,還要求別人懂得你嗎?大千世界喧鬧繁雜,塵世之中又有幾人能真的靜下心來想想活著的意義,生命的價值?人們的一切都是為了生活,生活。什麼又是生活呢?平淡也是生活,但不是全部,活的精采是人們追求的,生命生活的質量是人們所追求的。從那冬日迎風傲雪開放的梅花,你能看到什麼?想到什麼?又能悟到了什麼? 仔細想來,與梅的初次相逢是小時候由大人告訴的四季都開什麼花,知道了梅花的名字,從過年粘紙花,枝條上用剪紙粘成的五瓣的粉色小花,哦,好漂亮呀!這就是梅花,大人說。從此就喜歡上了她。 從「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中初識梅韻,從「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感受梅品,從「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的中欣賞梅節。從「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 最高堅「欽佩梅骨,從「梅妻鶴子」中想像梅景,從「曾為梅花醉似泥,一樹梅花一樹翁」中 感觸梅緣,從「知心惟有月。~ 如何共、海棠說 ?」聽懂梅心。梅的心是冰清玉潔的,它註定要在世外生存,也註定了它的孤獨寂寞 ,並聯想自己頭頂曾經耀眼的光環因命運的捉弄而再不會重來,但心中那份隱藏的孤傲自始自終未變,並始終相信自己是優秀的,即使平凡平淡也自視清高。只因心中那份執著的的信念 已如影隨行,不離不棄,伴我一生! ================================================= ■■摘錄幾位名家對梅的描寫 「對於梅花,有人愛他情操如雪,有人愛它幽香濃烈 ,有人愛他堅貞如鐵。但是,人們總愛把寒梅,雪松,霜竹聯在一起,稱為「歲寒三友」,而又特別給梅花一個榮譽的封贈,說「梅占花 魁。」 」楊石《說梅》 「那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或者玉石雕成的,很有點玉潔冰清的韻致。.~~~就季節說,梅飄香而送曖,雪六齣以知春,梅花開的時候,也正預示著春天的到來,二十四番花信風,一侯是梅花,開得最早。 吳伯簫《「早」》 梅花是冬天最後唯一僅存的花朵,還是春天早開放的花枝?當積雪壓斷枝頭的時候,百花凋謝,梅花它踏著風雪來了。而當冬去春來,萬物蘇醒,百花滿園的時候,梅花它卻又一人先去。是追蹤風雪而去呢,還是把它引來的春天留在人間? 梅花恐怕是萬花之中,帶著最多的心意,為別人忙碌的花枝了......柯藍《梅花》 歷代梅花詩 贈范曄 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山園小梅 林和靖 唐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