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下醉初
① 一首關於橋的詩
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再別康橋》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宛如一曲優雅動聽的輕音樂。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國訪問,舊地重遊,勃發了詩興,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化作縷縷情思,融匯在所抒寫的康橋美麗的景色里,也馳騁在詩人的想像之中。
全詩以「輕輕的」「走」「來」「招手」「作別雲彩」起筆,接著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致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憧憬,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得真摯、濃郁、雋永。
這首詩表現出詩人高度的藝術技巧。詩人將具體景物與想像糅合在一起構成詩的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巧妙地把氣氛、感情、景象融匯為意境,達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詩的結構形式嚴謹整齊,錯落有致。全詩7節,每節4行,組成兩個平行台階;1、3行稍短,2、4行稍長,每行6至8字不等,詩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詩與自由詩二者的形式糅合起來,使之成為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現代化的建築美。詩的語言清新秀麗,節奏輕柔委婉,和諧自然,伴隨著情感的起伏跳躍,猶如一曲悅耳徐緩的散板,輕盈婉轉,撥動著讀者的心弦。
詩人聞一多20年代曾提倡現代詩歌的「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築的美」,《再別康橋》一詩,可以說是「三美」具備,堪稱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
② 《說「屏」》① 請用原文給屏下一個定義,它的特徵是什麼 2、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介紹了有關屏方面的知識
杜牧
<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仙人東方生,浩盪弄雲海。
沛然乘天游,獨往失所在。
魏侯繼大名,本家聊攝城。
卷舒入元化,跡與古賢並。
十三弄文史,揮筆如振綺。
辯折田巴生,心齊魯連子。
西涉清洛源,頗驚人世喧。
采秀卧王屋,因窺洞天門。
朅來游嵩峰,羽客何雙雙。
朝攜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龍潭下奔潈。
東浮汴河水,訪我三千里。
逸興滿吳雲,飄搖浙江汜。
揮手杭越間,樟亭望潮還。
濤卷海門石,雲橫天際山。
白馬走素車,雷奔駭心顏。
遙聞會稽美,且度耶溪水。
萬壑與千岩,崢嶸鏡湖裡。
秀色不可名,清輝滿江城。
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佇,入剡尋王許。
笑讀曹娥碑,沉吟黃絹語。
天台連四明,日入向國清。
五峰轉月色,百里行松聲。
靈溪咨沿越,華頂殊超忽。
石樑橫青天,側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憚海路賒。
掛席歷海嶠,回瞻赤城霞。
赤城漸微沒,孤嶼前嶢兀。
水續萬古流,亭空千霜月。
縉雲川穀難,石門最可觀。
瀑布掛北斗,莫窮此水端。
噴壁灑素雪,空濛生晝寒。
卻思惡溪去,寧懼惡溪惡。
咆哮七十灘,水石相噴薄。
路創李北海,岩開謝康樂。
松風和猿聲,搜索連洞壑。
徑出梅花橋,雙溪納歸潮。
落帆金華岸,赤松若可招。
沈約八詠樓,城西孤岧嶢。
岧嶢四荒外,曠望群川會。
雲卷天地開,波連浙西大。
亂流新安口,北指嚴光瀨。
釣台碧雲中,邈與蒼嶺對。
稍稍來吳都,裴回上姑蘇。
煙綿橫九疑,漭盪見五湖。
目極心更遠,悲歌但長吁。
回橈楚江濱,揮策揚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風塵。
五月造我語,知非儓擬人。
相逢樂無限,水石日在眼。
徒干五諸侯,不致百金產。
吾友揚子雲,弦歌播清芬。
雖為江寧宰,好與山公群。
乘興但一行,且知我愛君。
君來幾何時,仙台應有期。
東窗綠玉樹,定長三五枝。
至今天壇人,當笑爾歸遲。
我苦惜遠別,茫然使心悲。
黃河若不斷,白首長相思。
馬致遠
<<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
元稹
《寄樂天》
天下風光數會稽,
靈汜橋前百里鏡,
安得故人生羽翼,
飛來相伴醉如泥。
李紳
《靈汜橋>>
靈汜橋邊多感傷,分明湖派繞回塘。
岸花前後聞幽鳥,湖月高低怨綠楊。
能促歲陰惟白發,巧乘風馬是春光。
何須化鶴歸華表,卻數凋零憶越鄉。
華鎮
《還珠橋》
溪上還珠太守家,
小橋斜跨碧流沙。
清風不共門牆改,
長與寒泉起浪花。
陸游
《五雲橋》
若耶北與鏡湖通,
縹緲飛橋跨半空。
陵谷雙遷誰復識?
我來徙倚暮煙中。
《秋思》
山步溪橋又早秋,
飄然無處不堪游,
僧廊偶為題詩入,
魚市常因施葯留.
白居易
六幺水調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
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
陶令門前四五樹,亞夫營里百千條。
何似東都正二月,黃金枝映洛陽橋。
依依裊裊復青青,勾引清風無限情。
白雪花繁空撲地,綠絲條弱不勝鶯。
紅板江橋青酒旗,館娃宮暖日斜時。
可憐雨歇東風定,萬樹千條各自垂。
蘇州楊柳任君誇,更有錢塘勝館娃。
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
蘇家小女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
剝條盤作銀環樣,卷葉吹為玉笛聲。
葉含濃露如啼眼,枝裊輕風似舞腰。
小樹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兩三條。
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似柳絲。
柳絲挽斷腸牽斷,彼此應無續得期。
《柳橋秋夕》
柳疏橋盡見,水落路全通。衣杵家家月,漁舟浦浦風。眼明無俗物,步蹇有枯筇。野逸誰能那,悠然西復東?
《秋日雜詠》
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東西。忽然來到柳橋下,露濕蓼花紅一溪。
《柳橋秋夜》
青帝萬里月輪孤,掃盡浮雲一點無。正是吾廬秋好夜,上橋渾不要人扶 .
《即事》
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墮時有聲。柳橋東岸倚筇立,聊借水風吹宿醒。
《柳橋>
村路初晴雪作泥,經旬不到小橋西。出門頓覺春來早,柳染輕黃已蘸溪。
《獨行,過柳橋而歸》
忽覺 意稍佳,呼童扶下堂。寒雲覆江干,慘慘雪欲作。籬根犬迎吠,碓下雞俯啄。徐行過傍舍,醉笑盛酬酢。」 題跨湖橋下酒家):「湖水綠於染,野花紅欲 燃。春當三月半,狂勝十年前。小店開新酒,平橋上畫船。翩翩幸強健,不必愧華顛。
《泊舟湖橋酒樓下》
縹緲雲邊罨畫樓,空濛雨外木蘭舟。誰知老子清狂甚,獨占城南十里秋?
《柳
春來無處不春風,偏在湖橋柳色中。看得淺黃成嫩綠,始知造物有全功。
《晚歸》
梅市橋邊弄夕霏,菱歌聲里棹船歸。白鷗去盡還堪恨,不為幽人暖釣磯。
《梅市舟中作
漕渠北向小橋通, 漸入蒼茫大澤中。造物將無知我醉,故吹急雨打船篷。
《暮春》
市橋岸下泛湖舟,雕檻疏簾半上鉤。春事幾何君惜醉,明朝赤幟插譙樓。
《江上》
禹會橋頭江渺然,隔江村店起孤煙。冷雲垂野雪方作,斷雁叫群人未眠。萬里漂流歸故國,一生蹭蹬付蒼天。暮年尚欲師周孔,未遽長齋綉佛前。
《閑游》其三
祓除情景煙波上,放盪胸懷詩酒中。禹會橋邊潮落處,夕陽幾度系孤篷。」
《過杜浦橋》二首
其一:橋外波如鴨頭綠,杯中酒作鵝兒黃。山茶花下醉初醒,卻過西村看夕陽。
其二:橋北雨余春水生,橋南日落暮山橫。問君對酒胡不樂?聽取菱歌煙外聲。:
《舟中》
捩柁柯橋北,維舟草市西,月添霜氣峭,天帶斗杓低。浦凍無魚躍,林深有鶴棲。不嫌村酒惡,也復醉如泥。
《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來湖中絕句》
城南天鏡三百里,繚以重重翡翠屏。最好長橋明月夜,寄船策蹇上蘭亭。
《月下自三橋泛湖歸三山》素璧初升禹廟東,天風為我送孤篷。山橫玉海蒼茫外,人在水壺縹緲中。茅舍燈青聞吠犬,蘋汀煙淡見驚鴻。白頭尚耐清寒在,安得終年伸釣翁。
《秋夕虹橋舟中偶賦》
解纜初離小市門,放篙沖破一溪雲。露螢合散自成陣,水鳥飛鳴如覓群。楓落河疏秋漸老,河傾斗轉夜將分。書生老負功名志,醉里長歌強一欣。
《鑒湖柳枝詞十二首》
三兩漁庄老樹邊,漁娃補網橛船頭。板橋茅屋湖南埭、帶雨拕花更可憐。
張旭
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炊,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晨清溪何處邊。
陸游
卜運算元*詠 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浣溪沙(陳與義)
離杭日,梁仲謀惠酒,極清而美。
七月十二日晚卧小閣,已而月上,獨酌數杯
送了棲鴉復暮鍾。
欄干生影曲屏東。
卧著孤鶴駕天風。
起舞一等明月下,秋空如水酒如空。
滴仙已去與准同。
如夢令(范成大)
罨畫屏中客住。
水色山光無數。
斜日滿江聲,何處撐來小渡。
休去。
休去。
驚散一洲鷗鷺。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杜甫)
貴戚權門得筆跡,始覺屏障生光輝。
長恨歌(白居易)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太多了.......
3、文中作者對屏的感情是怎樣的?從哪方面可以看出?
原文:「屏」,我們一般都稱「屏風」,這是很富有詩意的名詞。記得童年與家人在庭院納涼,母親總要背誦唐人「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詩句,其情境真夠令人銷魂的了。後來每次讀到詩詞中詠屏的佳句,見到古畫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嚮往之情。因為研究古代建築,接觸到這種似隔非隔、在空間中起著神秘作用的東西,更覺得它實在微妙。我們的先人,擅長在屏上做這種功能與美感相結合的文章,關鍵是在一個「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國人還都齊聲稱道。
屏可以分隔室內室外。過去的院子或天井中,為避免從門外直接望見廳室,必置一屏,上面有書有畫,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藝術點綴,而且可以擋風。而空間上還是流通的,如今稱為「流動空間」。小時候廳上來了客人,就躲在屏後望一下。舊社會男女有別,雙方不能見面,只得藉助屏風了。古代的畫中常見室內置屏,它與帷幕起著同一作用。在古時皇家的宮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從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緩沖一下視線。《牡丹亭》「游園」一出中有「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一句,用錦屏人來代指閨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裝飾的華麗程度,分為金屏、銀屏、錦屏、畫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藝術上有雅俗之別,同時也顯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經濟與文化水平。
屏也有大小之分。從宮殿、廳堂、院子、天井,直到書齋、閨房,皆可置之,因為場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來我也注意到,屏在許多餐廳、賓館中用得很普遍,可是總勾不起我的詩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夠輕巧,色彩又覺傖俗,繪畫尚少詩意。這是因為製作者和使用者沒有認識到屏在建築美中應起的作用,僅僅把它當作活動門板來用的緣故。其實,屏的設置,在與整體的相稱、安放的位置與作用、曲屏的折度、視線的遠近諸方面,均要做到得體才是。
屏是真夠吸引人的,「閑倚畫屏」「抱膝看屏山」,也夠得一些閑滋味,未始不能起一點文化休憩的作用。聰明的建築師、傢具師們,以你們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創作,誠如是,則我寫這篇小文章,也就不為徒勞了。
③ 關於西的古詩詞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似無情卻有情
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晶簾一片傷心白,雲鬟香霧成遙隔。無語問添衣,桐陰月已西。
西風鳴絡緯,不許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橋外波如鴨頭綠,杯中酒作鵝兒黃。山茶花下醉初醒,卻過西村看夕陽
捩柁柯橋北,維舟草市西,月添霜氣峭,天帶斗杓低。浦凍無魚躍,林深有鶴棲。
西跨湖橋雨到時,四山煙景碧參差。白雲忽過青林出,一角斜陽賀監祠
④ 詩句里含有「橋『字的詩句和有關屏風的詩句
杜牧
<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簫?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仙人東方生,浩盪弄雲海。
沛然乘天游,獨往失所在。
魏侯繼大名,本家聊攝城。
卷舒入元化,跡與古賢並。
十三弄文史,揮筆如振綺。
辯折田巴生,心齊魯連子。
西涉清洛源,頗驚人世喧。
采秀卧王屋,因窺洞天門。
朅來游嵩峰,羽客何雙雙。
朝攜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龍潭下奔潈。
東浮汴河水,訪我三千里。
逸興滿吳雲,飄搖浙江汜。
揮手杭越間,樟亭望潮還。
濤卷海門石,雲橫天際山。
白馬走素車,雷奔駭心顏。
遙聞會稽美,且度耶溪水。
萬壑與千岩,崢嶸鏡湖裡。
秀色不可名,清輝滿江城。
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佇,入剡尋王許。
笑讀曹娥碑,沉吟黃絹語。
天台連四明,日入向國清。
五峰轉月色,百里行松聲。
靈溪咨沿越,華頂殊超忽。
石樑橫青天,側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憚海路賒。
掛席歷海嶠,回瞻赤城霞。
赤城漸微沒,孤嶼前嶢兀。
水續萬古流,亭空千霜月。
縉雲川穀難,石門最可觀。
瀑布掛北斗,莫窮此水端。
噴壁灑素雪,空濛生晝寒。
卻思惡溪去,寧懼惡溪惡。
咆哮七十灘,水石相噴薄。
路創李北海,岩開謝康樂。
松風和猿聲,搜索連洞壑。
徑出梅花橋,雙溪納歸潮。
落帆金華岸,赤松若可招。
沈約八詠樓,城西孤岧嶢。
岧嶢四荒外,曠望群川會。
雲卷天地開,波連浙西大。
亂流新安口,北指嚴光瀨。
釣台碧雲中,邈與蒼嶺對。
稍稍來吳都,裴回上姑蘇。
煙綿橫九疑,漭盪見五湖。
目極心更遠,悲歌但長吁。
回橈楚江濱,揮策揚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風塵。
五月造我語,知非儓擬人。
相逢樂無限,水石日在眼。
徒干五諸侯,不致百金產。
吾友揚子雲,弦歌播清芬。
雖為江寧宰,好與山公群。
乘興但一行,且知我愛君。
君來幾何時,仙台應有期。
東窗綠玉樹,定長三五枝。
至今天壇人,當笑爾歸遲。
我苦惜遠別,茫然使心悲。
黃河若不斷,白首長相思。
馬致遠
<<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
元稹
《寄樂天》
天下風光數會稽,
靈汜橋前百里鏡,
安得故人生羽翼,
飛來相伴醉如泥。
李紳
《靈汜橋>>
靈汜橋邊多感傷,分明湖派繞回塘。
岸花前後聞幽鳥,湖月高低怨綠楊。
能促歲陰惟白發,巧乘風馬是春光。
何須化鶴歸華表,卻數凋零憶越鄉。
華鎮
《還珠橋》
溪上還珠太守家,
小橋斜跨碧流沙。
清風不共門牆改,
長與寒泉起浪花。
陸游
《五雲橋》
若耶北與鏡湖通,
縹緲飛橋跨半空。
陵谷雙遷誰復識?
我來徙倚暮煙中。
《秋思》
山步溪橋又早秋,
飄然無處不堪游,
僧廊偶為題詩入,
魚市常因施葯留.
白居易
六幺水調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
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
陶令門前四五樹,亞夫營里百千條。
何似東都正二月,黃金枝映洛陽橋。
依依裊裊復青青,勾引清風無限情。
白雪花繁空撲地,綠絲條弱不勝鶯。
紅板江橋青酒旗,館娃宮暖日斜時。
可憐雨歇東風定,萬樹千條各自垂。
蘇州楊柳任君誇,更有錢塘勝館娃。
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
蘇家小女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
剝條盤作銀環樣,卷葉吹為玉笛聲。
葉含濃露如啼眼,枝裊輕風似舞腰。
小樹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兩三條。
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似柳絲。
柳絲挽斷腸牽斷,彼此應無續得期。
《柳橋秋夕》
柳疏橋盡見,水落路全通。衣杵家家月,漁舟浦浦風。眼明無俗物,步蹇有枯筇。野逸誰能那,悠然西復東?
《秋日雜詠》
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東西。忽然來到柳橋下,露濕蓼花紅一溪。
《柳橋秋夜》
青帝萬里月輪孤,掃盡浮雲一點無。正是吾廬秋好夜,上橋渾不要人扶 .
《即事》
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墮時有聲。柳橋東岸倚筇立,聊借水風吹宿醒。
《柳橋>
村路初晴雪作泥,經旬不到小橋西。出門頓覺春來早,柳染輕黃已蘸溪。
《獨行,過柳橋而歸》
忽覺 意稍佳,呼童扶下堂。寒雲覆江干,慘慘雪欲作。籬根犬迎吠,碓下雞俯啄。徐行過傍舍,醉笑盛酬酢。」 題跨湖橋下酒家):「湖水綠於染,野花紅欲 燃。春當三月半,狂勝十年前。小店開新酒,平橋上畫船。翩翩幸強健,不必愧華顛。
《泊舟湖橋酒樓下》
縹緲雲邊罨畫樓,空濛雨外木蘭舟。誰知老子清狂甚,獨占城南十里秋?
《柳
春來無處不春風,偏在湖橋柳色中。看得淺黃成嫩綠,始知造物有全功。
《晚歸》
梅市橋邊弄夕霏,菱歌聲里棹船歸。白鷗去盡還堪恨,不為幽人暖釣磯。
《梅市舟中作
漕渠北向小橋通, 漸入蒼茫大澤中。造物將無知我醉,故吹急雨打船篷。
《暮春》
市橋岸下泛湖舟,雕檻疏簾半上鉤。春事幾何君惜醉,明朝赤幟插譙樓。
《江上》
禹會橋頭江渺然,隔江村店起孤煙。冷雲垂野雪方作,斷雁叫群人未眠。萬里漂流歸故國,一生蹭蹬付蒼天。暮年尚欲師周孔,未遽長齋綉佛前。
《閑游》其三
祓除情景煙波上,放盪胸懷詩酒中。禹會橋邊潮落處,夕陽幾度系孤篷。」
《過杜浦橋》二首
其一:橋外波如鴨頭綠,杯中酒作鵝兒黃。山茶花下醉初醒,卻過西村看夕陽。
其二:橋北雨余春水生,橋南日落暮山橫。問君對酒胡不樂?聽取菱歌煙外聲。:
《舟中》
捩柁柯橋北,維舟草市西,月添霜氣峭,天帶斗杓低。浦凍無魚躍,林深有鶴棲。不嫌村酒惡,也復醉如泥。
《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來湖中絕句》
城南天鏡三百里,繚以重重翡翠屏。最好長橋明月夜,寄船策蹇上蘭亭。
《月下自三橋泛湖歸三山》素璧初升禹廟東,天風為我送孤篷。山橫玉海蒼茫外,人在水壺縹緲中。茅舍燈青聞吠犬,蘋汀煙淡見驚鴻。白頭尚耐清寒在,安得終年伸釣翁。
《秋夕虹橋舟中偶賦》
解纜初離小市門,放篙沖破一溪雲。露螢合散自成陣,水鳥飛鳴如覓群。楓落河疏秋漸老,河傾斗轉夜將分。書生老負功名志,醉里長歌強一欣。
《鑒湖柳枝詞十二首》
三兩漁庄老樹邊,漁娃補網橛船頭。板橋茅屋湖南埭、帶雨拕花更可憐。
張旭
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炊,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晨清溪何處邊。
陸游
卜運算元*詠 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浣溪沙(陳與義)
離杭日,梁仲謀惠酒,極清而美。
七月十二日晚卧小閣,已而月上,獨酌數杯
送了棲鴉復暮鍾。
欄干生影曲屏東。
卧著孤鶴駕天風。
起舞一等明月下,秋空如水酒如空。
滴仙已去與准同。
如夢令(范成大)
罨畫屏中客住。
水色山光無數。
斜日滿江聲,何處撐來小渡。
休去。
休去。
驚散一洲鷗鷺。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杜甫)
貴戚權門得筆跡,始覺屏障生光輝。
長恨歌(白居易)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太多了.......
⑤ 關於山茶花的古詩詞
山茶花 - 網路漢語
作者:貫休
風裁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謬。
今朝一朵墮階前,應有看人怨孫秀。
⑥ 請問一下有誰知道關於橋的對聯和詩詞要用呀,非常謝謝大家5L
渡船橋:
南側聯:一線橋光通越水,半帆寒影帶吳歌;
北側聯: 春入船唇流水綠,人歸渡口夕陽紅。
東溪橋: 一泓月色含規影;兩岸書聲接榜歌。
南星橋: 淑氣風光架嶺送登彼岸,
洞天雲漢橫梁穩步長堤。
安平橋: 暴雨驟傾萬斛珍珠浮水面;
長虹多掛一條金帶束天腰。
金鰲玉蝀白練橋:
南向題有「銀潢作嶠」四字,有聯曰:玉宇瓊樓天上下;
方壺員嶠水中央。
北向題有「紫海四瀾」四字,有聯曰:綉彀紋開環月珥;
錦瀾漪皺煥霞標。
爽且靜兮濠濮澗:
南邊的橫額是「山色波光相罨畫」,對聯是:日永亭台爽且靜;
雨余花木秀而鮮。
北邊的橫額是「汀蘭岸芷吐芳馨」,對聯是:蘅皋蔚雨生機滿;
松峰橫雲畫意濃。
頤和園中綉漪橋:螺黛一丸,銀盤浮碧岫;鱗紋千疊,璧月漾金波。
諧趣園里知魚橋:月波瀲灧金為色;風籟琤琮石有聲。
鬼斧神工趙州橋:水從碧玉環中出;人在蒼龍背上行。
懸崖百丈橋樓殿:殿前無燈憑月照;山門不鎖待雲封。
二十四橋明月夜:得勝轅門卸甲;太平沙河洗馬。
註:勝地據淮南,看雲影當空,與水平分秋一色;扁舟過橋下,聞簫聲何處,有風吹到月三更。
勝水橋頭徐霞客:
東側:勝景重新,舟馳人行通海宇;水形依舊,流清湍激映天然。
西側:曾有霞客居北坨;依然虹影墜南陽。
蘇州古豐樂橋:水連天長,萬古川源連泰瀆;年老人樂,四時風景勝滁陽。
蜀山大橋:
南側:室歙溯來源,兩岸靜涵荊水綠;浙吳通要道,一弓長抱蜀山青。
北側:不霽何虹,天遠媧皇來補石;此山似蜀,人思坡老為題橋。
蘇州橋:青山綠水百花苑;聚龍醒獅萬年城。
大渡橋:萬里長征猶憶瀘關險;三軍遠戌嚴防帝國侵。
瀘淀橋:上下影搖波底月;往來人渡鏡中梯。這幾天我看關於橋的對聯和詩詞提問者居多,故從網上查詢了一下,希望可以幫到你。你也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如果喜歡請點擊採納為滿意答案本周我還有150分團隊任務,謝謝支持!
⑦ 描寫山茶花的詩句古詩
1、十一月十日海雲賞山茶
范大成
門巷歡呼十里村,臘前風物已知春。
兩年池上經行處,萬里天邊未去人。
客鬢花身俱歲晚,妝光酒色且時新。
海雲橋下溪如鏡,休把冠巾照路塵。
2、詠山茶
五代 花蕊夫人
山茶樹樹采山坳,恍如赤霞彩雲飄。
人道邡江花如錦,勝過天池百花搖。
3、紅茶花
司空圖
景物詩人見即誇,豈憐高韻說紅茶。
牡丹枉用三春力,開得方知不是花。
4、《山茶》
明 歸有光
雖是富貴姿,而非妖冶容。
歲寒無後凋,亦自當春風。
5、《山茶花》
清 段琦
獨放早春枝,與梅戰風雪。
豈徒丹砂紅,千古英雄血。
6、《十一月山茶》
唐 白居易
似有濃妝出絳紗,行光一道映朝霞。
飄香送艷春多少,猶如真紅耐久花。
7、《山茶》
宋 陸游
東園三月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
8、《山茶》
宋 蘇軾
游蜂掠盡粉絲黃,落蕊猶收蜜露香。
待得春風幾枝在,年來殺菽有飛霜。
9、《山茶》
宋 王之道
開花不與眾芳期,先得江梅破白時。
犀甲鶴頭微帶雪,畫屏曾見兩三枝。
10、《白山茶》
明 沈周
犀甲凌寒碧葉重,玉杯擎處露華濃。
何當借壽長春酒,只恐茶仙未肯容。
⑧ 詩句里帶有山茶花的詩 句。1個答案:( )
山茶花來下醉初醒,卻過西村看夕陽自。——陸游《過杜浦橋》
山茶花開菊花紫,青桂童童立花里。——陳襄《游宜興法藏院觀桂紫菊花》
種類山茶花較大,一根恰有兩枝開。——程公許《道傳山丹一本兩花舉以見遺夜窗翻書偶見劉潛》
對境那能問色空,山茶花發映蓮宮。——蒲瀛《次韻袁升之游雲寺鴻慶院山茶之什》
階前山茶花,落英何其多。——歸子慕《庚子正月吳子往見過同訪高存之於漆湖》
山茶花發爭芳菲,翠翎蠟觜相光輝。——李東陽《四禽圖》
空林古寺葉滿地,牆角僅見山茶花。——沈周《暮投承天習靜房與老僧夜酌復和清虛堂韻》
⑨ 描寫野山茶花的詩句
山茶花【宋】 作者:【蘇轍】
黃櫱春芽大麥粗,傾山倒谷采無余。
久疑專殘枿陽和盡屬,尚有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嶺梅如。
經冬結子猶堪種,一畝荒園試為鋤。
細嚼花須味亦長,新芽一粟葉間藏。
稍經臘雪侵肌瘦,旋得春雷發地狂。
開落空山誰比數,烝烹來歲最先嘗。
枝枯葉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⑩ 茶花 詩詞
茶花滿路《水龍吟·燕雲十八飛騎》
春溝水動茶花白《段正淳寫與王夫人(段專譽途中所屬補)》
九月茶花滿路開《段正淳寫與王夫人(段譽途中所補)》
蔬飯茶花照膽寒《偈頌六十首》
雪幾茶花雅《癸未至節以病晚起走筆戲書紀事排悶十首》
猶有野田黃茶花《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橋四首》
彩結茶花絲正香《六叔父生朝三首》
山茶花發映蓮宮《次韻袁升之游雲寺鴻慶院山茶之什》
山茶花發爭芳菲《四禽圖》
山茶花下醉初醒《過杜浦橋》
九月茶花滿路開《初識茶花》
山茶花開菊花紫《游宜興法藏院觀桂紫菊花》
細煮茶花熟《黎伯英解元贈予一大缶封泥如法初謂酒也至乃》
種類山茶花較大《道傳山丹一本兩花舉以見遺夜窗翻書偶見劉潛》
茶花冷淡春《同字子順訪茅庵道人鳳凰麒麟不可見道人語也》
茶花白勝酥《石洞二首》
酌茶花滿甌《和卧龍招隱吟》
春溝水動茶花白《送惠純上人游閩》
山茶花白野棠紅《二月初三日曝睡》
現出茶花五百甌《石橋煎茶》
聊試茶花便歸去《題石橋》
分明盞上見茶花《題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