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櫻花隨筆

櫻花隨筆

發布時間: 2022-01-16 03:45:49

1. 幫忙寫5篇隨筆(日記)

(一)堅持是唯一的選項

我不敢奢談人生,也不敢懷疑生活,所以我選擇相信生活,毫無條件。

最樂觀的人也是最會自我安慰的人。我的樂觀卻與自己無關,它是親人朋友贈與我的禮物,他們相信我,我也只能選擇相信自己。

知道成績後,很多人都對我說:一次的失敗並不能說明什麼。我不能否認這亘古不變的真理,但也不能完全認可。它使我懷疑自己,不是能力,而是心理。它給我的創傷是一輩子也無法修復的。強制性的忘卻只能暫時止住流出的血液,那道傷疤外面完好,裡面卻已潰爛。

最後的決定是復讀,交完申請書後我竟長長得嘆了口氣,不知是為昨日,今日,還是明日? 我也有些佩服自己的勇氣,因為很多人都不敢選擇復讀,不去理會心中那團怒火,而是悄悄的離開。選擇了復讀就是選擇了堅持,而堅持是唯一的選項。

我不知道明日的生活是否會絢爛,但至少我為它埋葬了不光彩的過去。我堅信總有一天我會無悔的回頭,告別昨日!

(二)留給春天前夜的信箋

彷彿已經聽到過隆隆的春雷了,卻依然感到冬日的寒冷,總是感覺春天依然在遙遠的他鄉奔途,但我知道告別的日子已經來臨。
已經不再是早春二月的隨風潛入,翩然間已分明是三月桃艷芳菲。或許我遲遲不能接受這己經是春的日子,總是用這個春天依然寒冷來搪塞。總是想起冬日裡咖啡的溫暖,看笑顏盈盈,柔指交纏。或許我是更喜歡在一片呼嘯的冷風里走進你溫暖的心扉。倚靠著你的脈動和顫栗,而不願意你在春風沉醉的那個夜晚走出咖啡館的印象,而你依然抖落發梢的溫柔,消失在那無邊的春夜裡。夜轉輾,風反側,那一夜的茫然寫在了我那在春天前夜裡的信箋里。或許它將遲遲地停留在我的心案,成為一封永遠不能踏上寄出旅程的信。但最終將被遺棄在這個春天的夜裡。我無法釋懷在那個春夜的出走,冷眼看把熱烈貼在了寒霜里。於是我給自己寫信,寫在這個春天的夜裡。或許我想過與你並肩走在春天裡,共陷於這一抹明媚中,卻無法面對你搖曳不定的淺笑,春天總是無法在最終的熱烈和沉澱之後與北風的凜冽抗爭,最終在蕭瑟中歸於沉寂,於是我不再喜歡冬去春來,不再憧憬冰雪消融後的涓涓,我開始想念海,想念海邊的廣闊和澎湃,想念海浪深吻沙灘的溫柔,任性潮汛的洶涌,在心海里起起落落。千帆已過,依然在孤獨的港灣張望,清風冷月在一彎守望的剪影里,在無望中,對著沉默背後的影子作一次最後似狼的嚎叫,手起刀落在無盡的綿綿里……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不再想起那繾綣,任微弱的纏綿敲打心扉,密密咂砸,心門黯然合上在那個春天的暗夜裡,飄落一張留給春天前夜的信箋。
(三)雨雪的眼淚

雨是寂寞的眼淚,雪是孤單的傷,眼淚滴在傷口上,很痛卻又感覺不出來。

雨的淚光,柔弱帶著傷,心裡的雨天,寂寞化作我眼中滴滴的眼淚,或許眼淚是懦弱的,只是弱者的一個代名詞。在寂寞的空間里,越發顯得凄慘,在一個人的世界裡,晶瑩的淚珠打濕了我孤獨的心,散落在地上的殘紅似乎也在輕輕的這寂寞的歌。遠處想起來:「是誰導演這場戲,在這孤單的角色里,對白總是自言自語,對手總是回憶,看不出是結局….」,是啊,只是一個人的戲,我找不到愛的軌跡了,在我拚命找他時候,她卻逃了,變得杳無音訊。

雪輕輕的嘆,無聲無息的粉裝了這個世界,在那張蒼白的臉上,似乎也是雪的的格調,冰冷的身軀似乎也看到自已風塵已久的心。在漫天飛舞的世界裡,沒有人陪著我,我找不到回家的路,無法說出是怎樣的無奈,只覺得讓人無法擺脫,夢境的溫馨也似乎到了天邊,卻無路可走,我永遠逃不出的寂寞的手掌心,蜷縮在冰冷的角落裡,除了這沒的雪景之外,剩下的全是寂寞的眼淚,晶瑩剔透的淚好像變成了自己的天使,在雪影中慢舞,生活也沒有了喜怒哀樂的音符,我在唱著寂寞的歌。

冰冷的雪,憂郁的傷;寂寞的雨,孤單的歌。我喝下自己釀制的苦酒,在那雨雪的夜來彌補我的傷。
(四)守望

雖已傍晚,天空依舊明亮,是夏天獨有的那種灰白藍,透著夕陽的斑斑黃暈,像洗的發白的襯衣,雖然舊,穿在身上卻讓人舒心……

久久望著天空,不曾眨眼,思緒隨著雲朵漂浮,臉上不自覺地浮上淡淡的微笑,這種感覺讓人格外安心……我知道此時我的心是最安詳的,沒有掙扎,沒有悲慟,也不用拚命去隱藏交錯橫雜的道道傷痕。

只需要那麼靜靜的看著天空,彷彿如入無人之境,那是一片赤忱之地,我知道,那裡不是天堂,卻是離天堂最近的……

可惜沒有相機,不然此刻的一幕可以被永遠定格下來,不過沒有關系,它已經通過我的視線成為永恆,我會用心去看,去感受,去銘記那一抹色彩……

有飛機從厚厚的雲層中穿過,又再次穿入雲朵中,最終消失在視野的盡頭……就讓我不切實際地幻想一回吧,讓那飛機帶走我無盡的憂傷,滿足我企盼的一絲渴望,不需要多久,就此一刻,一刻足已……
(五)渴望花兒般的人生

我想我的人生
她不能像是張白紙
空空的沒有任何色彩
也不該像是白開水
淡淡的沒有什麼味道
她應該是朵奪綻放的花兒吐露著芬芳
這是才是我所渴望的
至於其他的
不敢奢求

2. 現代詩《雪花和櫻花

雪花和櫻花
白色的雪花
落在紅色的櫻花上
我要把你的血液變冷。
熱情的櫻花內吻著冷酷的雪花
我要教你學會愛!容
愛--怎麼能拒絕呢?
冷酷的雪花融化了,
融化在櫻花的花心裡!
作者厲風(1925 ~),原名翟立峰,筆名羽佳,河北新河人。1948年肄業於天津育德學院政經系。1950年在東北魯迅文藝學院音樂研究室從事歌詞創作,歷任《東北文藝》月刊編輯,遼寧人民出版社文藝編輯室副主任,春風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遼寧作家協會理事,遼寧省第六屆人大代表,遼寧省新詩學會顧問。1946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傾斜的歲月》,詩集《露珠和星星》、《夢土》、《窗外沒有風景》、《門鈴不語》,隨筆評論集《詩與詩人》,系列小說《沉澱在黃土中的故事》等。

3. 又一年觀看櫻花爛漫時的感觸短文隨筆

天空始終都是陰沉的,像是有無盡的心事重重壓在心頭,難以舒眉,除非等來一個艷陽的晴天。拒絕打傘,走出門去,淋濕自己,濕潤心情,才能滋潤心頭。繁花開遍,蛺蝶翩翩,那夢中的繾綣,定格在這個濕漉漉的青天。浮雲路過,伶俐而輕盈,不粘一粒塵,就能噙住花的芬芳,飄遠。落空的思念,像還未寫完的信,放在桌前,回憶勾勒著過往的一切。那一年,寒雪翩翩,也不覺涼薄心田。那一人的容顏,便傾卻了一生的暗戀,眷戀成花,夢成蓮,沾滿露珠皎潔似淚漣。一直以為,只要耐心地等候,終會等到與你相逢的那一刻。直到今天,可否覺得這時間太過漫長,歲月的滄桑已經在臉頰結繭。路過,不停留,便是過客。匆匆,我不識你,你也應不識我,交叉而過,紅塵中,只是一眼望卻的問候。思念不依不饒,糾纏著過去的美好。誰的依戀,唯美了我一世的紅塵,卻轉身,消失無影無蹤。

4. 求描寫櫻花的段落和句子

「三月雨聲細,櫻花疑杏花」,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三百年來的詩人,最愛是曼殊。曼殊的作品,最愛是此篇。此篇於曼殊而言,正如《錦瑟》之於義山——都是壓卷之作,都是身世之感,都是言有盡而意無窮。
此詩易解,四句不過是兩層意思:前二句寫思鄉之情,後二句寫身世之感。而故國之思與飄零之感,又渾然交織,全無半點隔斷。
起首一句,七個字是三種意象:春雨;樓頭;尺八簫。三種意象,簡簡單單的陳列,譬如三面牆,圍起一個空間,留給人無限的想像。這三種意象乃是最好的詩料——春雨朦朧,不知是誰家的樓頭,吹起了一片簫聲。春雨易讓人惆悵,簫聲入耳,撩撥起的便是無邊的鄉愁了。
果不其然,接下來的一句,詩人便說起鄉愁。當時,詩人流落在異國他鄉的日本。尺八是日本的簫,櫻花是日本的國花,這兩樣都是對處境的點明。日本的簫,在式樣上與中國的不盡相同,但一樣是作詩的好材料。簫與笛,在中國詩歌里有著神奇的魔力,它們是鄉愁的催生劑。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詩雲:「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雲:「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曼殊寫此篇的時候,潛意識里或許受他們的影響。由簫聲而及鄉愁,是舊詩常見的模式,但本篇並不因此減色。玫瑰和玫瑰總是相類,我們並不因此減少一分愛。
關於「春雨」、「尺八簫」和「浙江潮」,尚有幾句可以交代。《燕子龕隨筆》(二九則)雲:「日本尺八,狀類中土洞簫,聞傳自金人。其曲有名《春雨》,陰深凄惘。余《春雨》絕句雲:……」。相傳,日本僧人乞食,常吹尺八簫。曼殊流宕異國,心境近於乞食之僧。乞食簫中,最凄惘者,莫過於《春雨》一曲,故曼殊於此曲最是縈懷。「春雨」固然是曲名,但在篇中,毋寧解作實景。若於篇中,拘泥「春雨」只是曲名,則神色頓減。讀此詩,當知《春雨》是何種曲子,又不可拘泥其只是曲子。
《斷鴻零雁記》(第二十章)雲:「……更二日,抵上海。余即入城,購僧衣一著易之,蕭然向武林去,以余素慕聖湖之美,今應順道酬吾夙願也。既至西子湖邊,盈眸寂樂,迥絕塵寰。余復泛瓜皮舟,之茅家埠。既至,余舍舟,肩挑被席數事,投靈隱寺,即宋之問『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處也。」「浙江潮」,即自宋之問詩中來。《斷鴻零雁記》是曼殊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寫於日本歸來之後。武林是自古靈秀地,更兼有宋之問佳句添采,曼殊何日能忘之?故自異國歸來,第一站便奔此地。《斷鴻零雁記》是記已歸之事,《春雨》詩則寫未歸之思。總而言之,「浙江潮」於曼殊而言,是夢繞魂牽的埋骨地。「歸看浙江潮」,正是狐死必首丘之意。而「浙江潮」者,乃名震天下的錢塘潮,是激情和力量的象徵。故「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是壯語,「歸看浙江潮」亦是壯語。全詩之悲,不掩此句之壯;此句之壯,更增全詩之悲。
三四句,則由故國之思轉入身世之感。芒鞋破缽是點明自家的僧人身份。僧人自然只能是一雙草鞋、一個破缽,走千村、求萬戶地討生活。「踏過櫻花第幾橋?」究竟走過了多少橋梁道路,記不清了。當然,詩人未必如此凄慘,以至於要化緣乞討。這兩句只是極力渲染身世的凄楚而已。「芒鞋破缽」與漫天櫻花之間又是何其的不相稱!一片絢爛美麗的背景里,走來的便是這樣一個地老天荒無人識的行腳僧。背景的絢爛,將主人公的潦倒反襯得異樣的顯目。
「踏過櫻花第幾橋?」又似從小山詞中來。小山《鷓鴣天》詞雲:「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楊花」換成了「櫻花」,不變的是夢境和詩情。幾百年前的詞人小晏,是個多愁多病多情種;幾百年後的詩人蘇曼殊,亦復如是。小晏《臨江仙》詞又雲:「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詩人總是敏感於飛雨落花交織成的夢境,該篇首句的「春雨」、末句的「落花」不正透漏出這一信息么?漫天花雨中,走來一個芒鞋破缽的詩僧,正是夢幻一般的意境呀!
櫻花是極美麗絢爛的一種花,但花期卻太短暫,不消半個月的時間,便在風雨中凋零了。我們震驚於她的絢爛,痛心於她的凋零。她是美的極至,卻不能永駐,一如我們美好的青春、美好的人生。生命一如飛雨落花的夢境,美麗,然而短暫。短得觸目驚心。以至於讓我們懷疑她的存在,以為她只是夢境,不曾真實。為我們留下這美麗篇章的詩人,也只在人間度過三十五個春秋,便在貧病之中永遠的走了。曼殊是詩人中的詩人,他用詩篇來抒寫生命,亦用生命來詮釋詩篇。詩人的詩篇與生命,相互應證。
記得曾問朋友:櫻花是什麼樣的一種感覺?朋友回答:繁花如夢綴浮生。真是感動極了。
忽然想起北島的兩句詩:「路啊路,飄滿紅罌粟。」

5. 求一篇800字的隨筆

要幾篇有幾篇

嘿嘿,下面是我自己寫的一些散文,希望你能喜歡。

一池春水 文 / 霧濕樓台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卓君,你看這一池春水被春風吹散,不正像江南一樣讓人迷戀?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不知草長鶯飛的江南三月,是否也有一番這動人的風景。我曾聽過江南閨婦的哀嘆: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或許是一位「心怯空房不忍歸」的少婦,留在青青柳上的絕句,被才人撿去,遂成千古流傳的佳話。
側坐莓苔草映身,於青草更青處垂下線綸,開始了我漫長而幸福的等待。
卓君,這一池水春水,似你的容貌,傾國傾城,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鬢如刀裁,眉如墨畫,呵呵,你可曾記得那首《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似小小的寂莫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幃不揭,
你的心似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或許等待本來就是一個錯誤,因了人們的詮釋而出落得分外絢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我苦苦求索,「可憐薄命作君王」李煜在等待些什麼,或許是宮女手中溫馨的茶香,或許是龍椅之上曇花一現的輝煌,可親可愛的卓君能否給以解答?
靜水流深,然而靜水之下,游魚咬釣鉤。水面泛起了一層淡淡的漣漪,如夢一般漸漸地遠去,靜靜的晚風送來漁舟的晚唱,將一縷愁苦吹得如煙如霧如塵。
等待是什麼?
等待是一樽芳香的醇酒。有了等待的醇酒,生活便如詩如畫。
等待是一杯馨香的淡茗,有了等待的淡茗,生活便如韻如歌。
卓君,你看,我釣得一尾鯉魚,我又將它放回水裡,因為我已了卻了一樁心願,我已完成了一場等待的游戲。

櫻花祭 文 / 霧濕樓台

寂寞的三月,櫻花開始飄散。每一朵花開,都會取代另一朵花的位置。於是每一次的盛開,都意味著一個小生靈的悄然墜地,無聲無息。
寂寞的櫻花落了一地傷感,每一次消逝,都維系著筆者的心。面對著這般美麗的生靈,自然界的一切似乎都在此刻歸復了寧靜。
開放意味著凋亡,凋亡意味著重生。破繭成蝶,是三月春蟲的美夢。然而破繭而出的,往往是一隻型陋若斯的飛蛾。從一出生開始,它們便永無休止地舞蹈著,向著月亮,向著燭光,跳著一段最美的舞蹈。
天使的聲音漸漸傳來,悠遠荒蕪又寧靜。有的人用文字構築了一個美麗的圍城,於是便有人願意走近他,走進他構築的美麗的城市。
也有的人用文字抒發心靈,他們的文字真如櫻花一般,即開即謝,凋落一地傷感。那種讓人感傷的美,只應在人心裡出現,卻無從收拾。
正如那一地凋落的花瓣,無從收拾。
是誰播種了春天的種子,是夏天的希望,而後變作秋的金黃。是誰搖落了那一樹櫻花,在每個明月懸天的夜,訴說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我想我的文字當是櫻花,即開即謝,一地無從收拾的傷感,訴說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三月,我看見,櫻花正在飄散,有些落在了文人墨客的肩頭。並化為了不朽的詩篇。
來去匆匆,是櫻花轉瞬即逝的生命。你知道嗎,正如天地間萬物一樣,櫻花的生命也很短暫。我想,我們人類也像天地間萬物一樣,一直進行著生命的接力,一棒又一棒,接連傳下去。而今它傳到我的手中了,我便以最快的速度,飛馳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
櫻花也進行著生命的接力。它們的生命太過短暫,長的一星期,短的兩三天,但是耐人尋味的是,無論生命多麼短暫,每一朵櫻花都傳遞著關愛的訊息,傳播著人間溫情。
它們默默地開著,不管哪一陣風會帶走它們輕盈的花魂。
飄散在風里的,永遠是一麴生命的歡歌。
用心傾聽,便能知曉,那是一曲關於生命的頌歌。不管生命多麼短暫,都要開出應有的絢麗。不管凋謝何時叩門,都要用心譜寫一麴生命的歡歌。
生命的接力棒,一棒一棒傳下去,傳到某一個櫻花手中時,便促成了一朵鮮花的美麗。
然後我聽見了一種鮮花墜地的聲音。我敢說,那是一種迄今為止,我聽過的最美的聲音。
當有一天,一陣遲來的夏風吹散了陽春三月所布置的一切美景,當櫻花在最後一縷清風里悄然飄散,我便拿了筆記本,將那飄散的櫻花接住,永遠地封存在我的記憶里。
它們,是不能夠被人遺忘的。
它們,是不應該被人遺忘的,同時,它們也不會被人遺忘。
至少,我不會。
又一陣櫻花從我眼前飄過,悠悠墜地,落成了一方香冢。那裡埋藏的,是一個永不消逝的靈魂。

落花的聲音 文 / 霧濕樓台

五月,已經沒花了,但是,我卻突然想聽聽落花的聲音。
於是我來到論壇上,來尋找落花的聲音。我用我的一切來尋找它,那落花的聲音。
可是,我什麼也沒有找到,因為我已經失去了一切,我把我當成了四川的難民,我就失去了一切。
那些風花雪月夜,那些花影弄窗時,都如四散的煙花,瞬間就消逝在我的記憶里。
我想我就是四川的難民,我的腿卡在牆縫里,我的靈魂在四處游盪,我的理想在災難中化為烏有。
我的一切,一切的一切,都消失了,包括我的夢,我的理想,我的明天。死去萬事空啊!
但是,我不是四川的難民,所以我有明天,我有未來,有夢想。去往天堂的路太擠太擠,我還是趕下一班把。四川,我的家。
可是,我那不甘寂寞的心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尋找,我尋找未來,尋找希望,尋找四川的難民已經永遠失去的一切。我,都要將它一一找回,並在下一個花好月圓之夜,將它交給一個我不認識的人,然後告訴它,這個包裹里裝著的,是三萬人的靈魂,是他們的夢想,是他們的未來,是他們的希望!
可是,我再也找不到去往天堂的路,就像我也找不到花開的聲音。
花落時分,我在月下漫步,我不想尋找花開的聲音,我只想在月下理清我紛亂的思緒。我的心太亂了,我找不到方向,
可是,我聽到隔壁有人在哭,他的哭聲是那麼悲涼。
我終於找到了,我找到了花開的聲音。
然後我依然在尋找,落花的聲音。那聲音是那麼脆弱,如此地不堪一擊。
可是我依然在尋找,尋找落花的聲音。我突然覺得,那些花在飄落時,其實依然在開放,就像我們在奔赴死亡時,心裡還惦記著人世間的一切美好。
花開的聲音,我已經找到,但是花落的聲音,我卻從未聽見。於是我去找媽媽,去問她花落是什麼聲音?
媽媽告訴我,花落是這樣一種聲音,它們落得無聲,但是如果你用心聽,而不是用耳朵,那你會聽到花的哭聲。即使在天堂,它們也默默地祝福我們。就像那些上了天堂的人,他們遇難了,那麼他們會在死去的那一剎,默默地祝福,祝生者平安,祝死者安息。
祝福你們,那些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生命的人,祝你們永遠安息。我知道在天堂,你們也會默默地祝福我,祝福我們永遠安康。
在天堂,你們的眼睛是那麼明亮。天上的星星會化為你們的眼睛,照亮我們來時的路。
當夜幕降臨,當夜的翅膀籠罩了大地,當黑夜的眼神注視著我時,我似乎聽見了落花的聲音。我知道,那是一種來自天堂的聲音。

夏日蝴蝶 文 / 霧濕樓台

盛夏的午後
盛夏,陽光是那麼燦爛,雨水是如此地多情,以至於我忘記了一切,只沉醉在這夏日的午後,那陽光燦爛的午後。
我不知道世上還能有多少這樣的午後,我們是不是還可以在這樣的午後,輕輕地掬一捧散茶,在那青瓷構成的茶杯里,放上一生的回憶,並著一世的憂傷,將那一切的回憶都泡在這一盞茶水裡,永遠地泡下去。最後,當它們都到達我們的口腔時,一種沁人心脾的錯覺也在我們的心底蔓延開來。
就像是一盞茶,碰翻了,在我們的心底四下流淌,將一世的回憶都流淌在這心底,永不磨滅。

蝴蝶
有很多蝴蝶翩然起舞,在萬花叢,在香雪海,在柳蔭下,在春夢里,翩然起舞。
然而我想,能有多少蝴蝶會破繭而出,在陽光下翩然起舞?會不會有更多的小生靈在未破繭之前就一命歸陰?千年的長嘆是千年的夢想,沒有一隻蝴蝶願意死在繭里,可是還是又太多的蝴蝶不能破繭而出。
即使破繭而出,怕還是不能有與萬花共舞的機會。比如我眼前的這只蝴蝶。

邂逅
在盛夏的午後,我獨自徘徊在門口,落地窗將我與盛夏隔離開來,但是我的心,還在這落地窗之外放浪。我走近落地窗,意外的發現,原來這里有一隻盛夏的蝴蝶。
我不知它何時來到了我的家,來到了我的窗里,為什麼它不肯進入我的視線,走進我的心?
但我發現的它的時候,它已經死了,就像夏日裡死在我們心中的陽光。
有的陽光徘徊在葡萄架上,有的陽光徘徊在人的肩頭,也有的陽光在人的心裡哭泣,因為它想照到最昏暗的地方。
這只蝴蝶,翅膀是斑斕的紅,就像夏日裡熊熊燃燒的火焰。但是夏日裡最不能被人接受的是火焰。生在冬日最好了,可是現在畢竟不是冬日,所以,它的死亡似乎也是一定的了。
我想在死亡之前,它一定是看著眼前的光明,用最熱烈的目光,與陽光對視。
然後它不停地拍打著窗戶,不停的吶喊,最後,筋疲力盡而死。

發現
我眼前的這只蝴蝶,有著世上最美的翅膀,至少我這么認為,秘魯有一種光明女神蝶,據說是世上最美的蝴蝶,它有著世上最美的翅膀,藍天一樣,但是它能比得過我眼前這只蝴蝶嗎?這只世上最美的蝴蝶啊,它已經死去了。
在透明的玻璃前,它選擇了永生。
就這樣死而無憾,就這樣飄飄渺渺,就這樣來來去去,就這樣無牽無掛。
這只蝴蝶,是世上最美的蝴蝶,因為它用自己的死詮釋了一種生命的高貴,如同夏日裡鳴叫不休的蟬。
我看著這一隻蝴蝶,心中有一股清泉在流淌,它直流到我的心底,在那裡,有一種莫名的情緒在滋長,我懷疑我要為它流一滴眼淚了,但是真正要流淚的時候,卻驚愕地發現,原來自己已然無淚。
這只蝴蝶,是世上最美的蝴蝶,它的死似乎與我無關,但是它的美,卻早已浸透了我的淚水,我的血液。
這一隻蝴蝶啊,這一隻已然老去的蝴蝶啊!它是已經長久地駐立在我的心裡了。

後記:不管怎麼說,我已經邂逅了一隻蝴蝶,它是那麼美,那麼惹人陶醉,就像夏日的陽光,就像夏日裡射穿玻璃的陽光。

雪之味 文 / 霧濕樓台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我常常懷疑,是不是在那個大雪天,在白雪染白了鄉村的黃昏的時候,白居易是不是真的舉起一杯「綠蟻新醅酒」,問劉十九,「能飲一杯無」?
我想那當真是一個浪漫的雪季,當真有一個叫劉十九的人,陪著白居易,一邊賞雪,一邊度過那個漫長的黃昏。
在其它時候,一樣是黃昏,他們也只能縮手縮腳,偎在爐前,嘗一杯新酒,只是在那個黃昏,那個落雪的季節,他們嘗到了酒外之味。在千年之後的今天,又有一個書生,讀到了《問劉十九》,從那幾行短短的詩句,他也品到了酒外之味——雪味。
天欲雪,是的,欲雪而未雪,就像「山雨欲來」,欲雨而未雨,而風已滿樓。滿樓的風夾雜著泥土與野草的芳香,將一個未雨的「日沉閣」,裝扮得如同待嫁閨中的新娘。
那一樣是另外的味道,我們稱之為雨味。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子湖之美,在於「淡妝濃抹總相宜」。是的,煙雨西湖,讓多少畫家、文人雅士費盡了精神,卻也未能畫出西湖之萬一。桂林山水,奇絕八九,終未有一副圖畫,能畫出這八九之一。
欲雪欲雨,是未來之美。寫美景,往往落筆便俗。傳神之筆,在於寫美景之側,在於寫將來未來之態。
煙雨西湖,桂林山水,若只是遠觀,而非近看,想必另有一番韻味。只是文人雅士太貪,不肯舍棄一分一毫,這一不肯舍棄,卻使得他們舍棄了許多,而且都是不願舍棄的。
是不是在那個欲雪的黃昏,他們一唱一和,度過了許多美好時光。北風乍起,吹面生寒,一枚雪花,飄然入室,至爐火之上,便化為一團煙雲。他們看著窗外,未關的窗,將一方雪景鑲嵌在文人的心房。
他們就這樣看著雪景,度過了那個漫長的下午。

菩提本無樹

我家曾有兩處宅院,現在是只剩一處了。原來的那出幾易其主,如今卻不知姓誰了。我最難忘的是那一處老宅院,宅院不大,容得下我們五口人,就再難容他人了。夏天會有苦楝花散發著淡淡的葯香,只是每逢暴雨,我們家的那條可憐的獅子狗就遭殃了,它是住在露天的院子里的,它的狗窩只有一個頂棚避雨。
於是每逢下雨,就會有風吹著雨水灌進它的窩,這是很不幸的一件事。我記得那條狗身體很衰弱,羸弱的身體使這條可憐的傢伙無法走很遠,也總是受到其他狗的欺負。弟弟常常給這條狗餵食,他總是把饅頭嚼過,吐給狗吃。
後來這條狗不知去向,據說是被人抱走了,一個陌生人。
後來我們家還養過幾條狗,大多不得善終,有兩條「兄弟」狗居然被人葯死了,死狀凄慘。
只是那些開在房頂上的苦楝花,在我的記憶里,一直散發著淡淡的葯香。
而今搬離那座宅院很久了,不時會回憶起它,回憶起那些不知所終的狗。現在我們家仍然有兩條狗,一黑一白,黑的油光發亮,白的一塵不染,一黑一白,倒常讓人想起黑白無常。
我覺得人間自有極樂,這種想法是在我看見那條狗的睡相之後突然產生的。那天很晚了,我從睡夢中醒來,看見了那條狗,黑狗,油光發亮的那條狗,它閉著眼睛睡在我的床邊,睡相恬然。我突然感到了寧靜,感到了無比的安寧,我想到了那遠在鄉下的奶奶,她一直教我,教我認識佛,認識佛教,我常常幻想極樂,可是我沒想到極樂就在身邊——一條狗,深夜的陪伴,無限的滿足,無限的感嘆……
忘憂花,含羞草,菩提樹,極樂鳥,人間自有極樂,何必非要去尋西天的極樂呢?
或許你不懂我在說什麼,你不明白我想表達什麼意思,其實我自己是明白的,這就足夠了。有些事就是這樣的,你自己明白自己在想什麼就行了,不必非要表達給別人知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智者不言,極樂在心。
我想起了家中的那一株菩提,夏季會綴滿沉甸甸的果實,陽光的惠顧會使菩提充滿盛夏的味道。有人說沒有感知過硬生生的疼痛的果子最好吃,或許也是有道理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樹,安知樹不知痛?
離樹最近的算是風了,我覺得,那並不存在的風都不知道菩提樹正在想什麼,何況是我們呢?我說風不存在,只是因為風不過是空氣的流動,本身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空氣,而不是風。
這流動的空氣並不知道自己是不存在的,它也不知道樹在想什麼。於是樹有了自己的極樂,那是一個絕對寂靜的世界。樹沒有眼睛,沒有耳朵,甚至沒有鼻子,於是對外界缺乏感知,但那些所謂的感知不過是人類自以為是的感知罷了,沒有這些感知的樹,誰知道有沒有更高的智慧呢?
六祖慧能有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六祖慧能說的是什麼,是菩提,是明鏡?或者,他什麼都沒說,「本來無一物」是也!
流動的空氣,它又知道什麼呢?
無欲的菩提,它又知道什麼呢?
今夜的筆者,我又知道什麼呢?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智也。或者,那個在川上長嘆的老人,也什麼都不知?
罷罷罷,由他由他!

春天,一行大雁從我頭頂掠過

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
來到這個世界,至今已有二十二載,親人始終是我生命里一個重要的角色,讓我歡喜讓我憂。
在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我不知道誰的心裡樂開了花,或許是我的奶奶,或許是我的爺爺,也或許是爸爸——他是第二次做爸爸了。在三年之前,我的哥哥先我一步來到這世上,給爸爸的生命帶來了無限的希望,而今我的降生不知是不是也帶給了爸爸和哥哥降生一樣的幸福與眩暈……
童年,應該是多姿多彩的,應該是無比絢爛的,可是因為體弱多病,我的童年被蒙上了一層陰影,驅散這些陰雲的,是爺爺奶奶溫暖的雙手。是的,因為爸爸和媽媽忙於事業,無暇顧及家庭,所以我的童年是在爺爺奶奶溫暖的懷抱里度過的,而今雖然我已遠離了故土,來到了繁華的都市,可是對爺爺奶奶的懷念卻與日俱增。無論身在何處,我都不會忘記他們對我的恩情。
有些人或許一樣對你有再生之恩,可是由於他們太過於追求回報,追求你的報恩,於是你對他們的感恩就大打折扣,甚至有了厭惡之心,因為他們的所做不是出於真正的愛你,而是出於數倍於付出的那些回報。
我的爺爺奶奶就不是如此,他們是真的愛著我,因為我與他們有切不斷的血緣關系。我愛爺爺奶奶,就如愛自己一樣。他們給了我整個世界,我卻不能有一點回報,這是我不甘心的。在我灰暗的童年記憶里,那場大病無疑是一塊親情的試金石,爺爺奶奶對我的關愛就是不怕火煉的真金。那次,我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我住院了,一住就是一個月之久,我消受了好多,而我不知道的是,在我住院的這段時間里,爺爺奶奶也寢食難安,他們也瘦了很多。在我住院的日子裡爺爺很少來看望我,我當時是不開心的,後來我才知道他是無暇來看我,因為那段時間正是爸爸生意虧損的時候,爺爺提到我住院需要用錢時,他只是一言不發,低頭坐著,爺爺很快就明白了爸爸的處境,他沒有埋怨什麼,當天就騎著破舊的三輪到市場上批發東西來賣,我住院的所有費用,都是爺爺辛苦賺來的。
我出院時,爺爺騎著三輪來接我,他讓我裹著一床棉被坐在後面,怕我著涼。他抱我到三輪車上的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他的眼睛已經深深的陷下去了。「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這幾句詩道出了爺爺的辛勞。他在放我到三輪車上的時候看著我的眼睛說:「安,你在醫院的這一個月,每天晚上我都在哭,我的眼淚都哭幹了!」
是的,爺爺為了我而哭幹了眼淚,眼枯見骨,天地無情。在十幾年之後的今天,回憶起爺爺說的話:「我的眼淚都哭幹了!」我還忍不住掉眼淚。因為爺爺的這句話,我在十幾年之後仍然清楚,世上真正愛我的人是誰,因為爺爺的這句花,我永遠分辨的出是誰在深深地愛著我——是爺爺!
爺爺愛我,也愛奶奶,而奶奶也愛著我。而今我上了大學,每月都有很大的花銷,奶奶就會瞞著爸爸給我一些錢,讓我不像同學們一樣為錢發愁。我覺得,爺爺和奶奶的感情就像兩棵樹,兩棵長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樹,那兩棵樹是如此地心有靈犀,他們隔著空氣,用心靈感知著對方的存在,我覺得這正是愛情的最高境界,不用任何的話語,沒有任何的甜言蜜語,只有兩顆心,在默默地跳動。這足夠了,兩顆心知道對方就在自己身邊,這就足夠了。
我記得有一次,一行大雁從我家房頂輕輕地掠過。在我童年灰色的記憶里,那行北歸的大雁凄厲的鳴叫是如此地讓我記憶鮮明,我不能忘記那行大雁,這就像我忘不了爺爺奶奶對我無限的豢養之恩。我知道有些恩情是永遠也不能報答的,比如父母的生養之恩,比如爺爺奶奶的撫養之恩。
那行北歸的雁陣,就從我家的屋頂掠過,我幼小的記憶里,從此有了野性的顏色。我聽到的是一聲又一聲鵝鳴般的啼叫聲,我抬起頭來,只看見幾只大雁排成一行,從我家屋頂緩緩掠過,它們飛得如此之慢,就像一部懷舊的電影;它們飛得如此之低,好像是要把我故里的土地看遍。
那行雁陣是我的童年的記憶里為數不多的驚喜。因為太過貧窮,所以我幾乎沒有好好的過一個快樂的生日。除了那行雁陣,就是姑姑給我買的生日蛋糕,它一樣帶給了我小小的驚喜。蛋糕上面寫著「祝安生日快樂!」安,我的小名,如今爸爸媽媽仍然叫我的小名,這使我感到親切。
後來,我漸漸長大了,長大後的我開始懷念兒時的一切,只有你真正長大了,你才會明白原來有些事是那麼值得懷念,就像一隻廉價的卻一樣可以飛向藍天的風箏,就像幾分錢一塊卻一樣美味的糖果,在你長大後,你再也不會感到他們的意味了。
人不過是時間與空間的一個過客,來匆匆,去匆匆,有時我們甚至都還沒有回頭看一眼,有些人就這樣走過了我們的生命。
那行大雁,那行低飛的雁陣,就這樣消失在了我的灰色童年裡。但爺爺奶奶對我的愛,卻還在永遠地延續,這是一段割不斷的情緣。我衷心的感謝走過我生命的每個人,他們攙了我的兩腋,扶我走過生命的苦難,我永遠不會忘記。
是的,永不忘記,老人的關愛,眼枯見骨的關愛,還有那掠過我頭頂的雁陣,都讓我無法忘記。假如只有一首詩能代表我的心聲,那隻能是汪國真的《感謝》:
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

原來是一場夢啊

來到泰安已經很久了,與父親分別也已經很久了,很久很久了。
我不知道我竟然會在此時想起父親。父親在我來泰安時就對我說:「安,如果沒錢了就給我打電話,我給你匯錢。」可是,我一直沒有給父親打過電話,但是每到月底,父親就會匯錢到我的賬戶上,從不讓我缺錢。我感激父親,或許不只是因為這些,我對父親,有更深層次的愛,這些,是父親所不知道的,或許他永遠不會知道。
對父親的記憶,有幾個特別清晰的細節,至今記憶猶新,第一個是父親在我的要求下給我聽寫語文詞語,可是父親文化有限,在看到有的字他不會讀時,他露出了譏諷的表情,似乎是說「編這書的人可真奇怪,凈出些偏題難為學生!」對他的這一表情,我終身不忘,我覺得這是父親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而做出的表情。第二就是有一回我正在做作業,他卻要我出去一起捕蟬,那時也是夏夜,我正為一道題絞盡腦汁,於是沒思索就說:「您自己去吧!」在我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並追出房間時,父親已經離開了,我只看見他離去的背影,漸行漸遠,他低著頭,似乎很傷感。這個鏡頭在我的記憶里一直保存著,每每想到父親對我的愛,和我的無力回報,我就悲從中來,為此,我深深地懺悔,為父親的愛深深地懺悔。第三個細節,是我至今仍在受用的,那就是每天晚上父親催我睡覺,如果父親不催我,我就會一直玩到深夜,有了父親的催促,我才知道按時入睡。可是因為遠在異地,所以我是連這最後的幸福也享受不到了。
我常常夢見父親的催促,然而夢醒之後,卻往往枉然。
清風夏夜鳴蟬,是的,又是一個夏夜了。我不知道從何時起,寫字成了我的習慣,即便是在這悶熱的夏夜,我也不忘碼字。在剛剛寫完一篇文章後,我就躺在床上睡了。我夢到了父親,那個給了我愛和生命的人,他已經很老很老了,因為他的兒子已經長大了,兒子是他的希望,也是他老去的明證——兒子的長大,正證明了父親的衰老。
我夢見了父親,那個已經很老的父親,在異地他鄉,我夢見他了!在我租住的小屋裡,我夢見他了,我夢見他推開了我房間的門,然後對我說:「安,睡了!」是的,該睡了,可是我卻睡意全無了,因為我夢見了我的老父親,他就站在門口,對我說:「安,睡了!」只是這么簡單的一句話,卻人讓我難以忘懷了。我怔怔的地看著我的老父親,他的額角分明有了幾絲皺紋,他的頭發分明有了幾縷白霜。我看著他,在夢里,淚水奪眶而出。
然後我醒來,發現燈竟然未關,而門依然是閉著的,沒有打開過,我這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場夢。
原來是一場夢啊,可是為什麼會這么快醒來,我不解了,為什麼連這虛幻的幸福也不肯多給我一些?為什麼連虛假的相逢都那麼短暫?
父親,我懷念著你,我懷念著你,我懷念你溫暖的臂彎,我懷念你慈愛的笑意,我懷念你溫和的話語,可是,因為在異地,我不能看見你,不能陪伴在你的身邊,這,畢竟是一個不小的遺憾。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會對您說:「我愛你。」不管有多麼忙,只要你再次要我陪您去捕蟬,我都會放下手中的一切陪您,相信我,我一定會的。
可是,生活沒有如果,只有現在,那麼現在,我又能做些什麼呢?我什麼都不能做,只能在回家之後,對您說:「我愛你。」父親,等我。

6. 又到櫻花爛漫時(煙雨隨筆)

四月的天空,噢,應該是四月的日本的天空,到那時,空氣中彌漫著粉色的氣息,粉色的一切……

我嚮往日本,不為其他的,就是美麗的櫻花,燦爛的櫻花……

屋門口有一棵垂絲海棠,雖然他不是櫻花,但我仍然固執地叫他櫻花,我就是這樣,倔強的時候是很不可理喻的。

冬天,你光禿的時候,我會因此哭泣。

冬季,是我最郁悶的季節。我經常捧者一本張愛玲的小說,坐在那張「廢棄」的書桌,傍著書櫥,獃獃地望著窗外,望著牆角上延伸出的一枝……一枝光禿的「櫻花」樹枝,看著你在風中搖晃,我,真的好心疼。

於是,我打開窗,

讓寒冷的風吹散了頭發;

讓寒冷的風吹冷了熱乎的臉頰;

讓寒冷的風吹僵了溫潤的手指,你感受到我在陪你一起體驗寒冷嗎?

過了這個冬季,你終於等到了,等到了,你重生的機會……我也期待著,你含苞待放的那一天。

終於,你開花了!

我站在你身旁,你看見了嗎?就在你身旁,那麼近的距離……

你的花兒,一叢一叢,開得正艷,

吸引了蜜蜂;

吸引了蝴蝶;

但,你惹怒了春風,他嫉妒你,因為你是那麼受歡迎。

7. 櫻花的讀書筆記200字

《櫻花》的命題實在高明,細細體味覺得很有文學造詣,櫻花熱烈、純潔、高版尚,又意涵美麗、愛情和英權雄、悲壯,用它來寫他自己真實的故事,表現得較為貼切。故事題材選取和情節處理都比較到位,從他自己的心智成長和思想發展過程描寫了對愛的理解——對父母的敬仰,對老師的愛慕,對同學的友誼,甚至對自己內心深處的那種朦朧的愛情也有了積極的認識。文章充滿了博愛、浪漫和感恩。文字樸素中見優雅,段章脈絡清晰,結構緊湊呼應。
兒子說他這學期的語文科目得了96分,作文幾乎是滿分,看來他是蠻自信和自豪的。好啊!我說作文不能打滿分,讓爸爸給你打個95分,作為他學理科的給適當加分也不為過。我想那些學文科的也不一定能寫出多好的文章,畢竟我在網上也看得多了,能讓我賞心悅目的文章還真不多。哈哈,我作為父親可能有點偏愛了吧!

8. 小花的學校作文隨筆

我是一朵粉紅色的櫻花,我種在一個精緻的花盆裡。每天都有蝴蝶來嬉戲,有蜜蜂來采蜜,有蟲兒來鬆土。雖然很快樂,但我還是覺得少了些什麼。
我不能像路旁的野花那樣隨意玩耍,不能像滿地的野草那樣嬉戲遊玩,也不能像美麗的蝴蝶那樣自由翱翔。直到有一天,我被一個熟悉的身影摘走。她穿著白色的連衣裙,烏黑的頭發,大大的蝴蝶結。她把我輕輕地壓在一本粉紅色的書里,偶爾也會翻開那本書來看看我。可是好景不長,漸漸地,我變成了無人知曉的「書簽」。我慢慢枯萎,沒有了芳香,黑暗籠罩著我,我開始沉睡不醒。
當有一天她再次翻開那本書後,不僅沒有把我丟棄,還是把我埋到那精緻的花盆裡,等明年春天再度開出美麗的花朵。

9. 關於櫻花的詩句有哪些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三百年來的詩人,最愛是曼殊。曼殊的作品,最愛是此篇。此篇於曼殊而言,正如《錦瑟》之於義山——都是壓卷之作,都是身世之感,都是言有盡而意無窮。
此詩易解,四句不過是兩層意思:前二句寫思鄉之情,後二句寫身世之感。而故國之思與飄零之感,又渾然交織,全無半點隔斷。
起首一句,七個字是三種意象:春雨;樓頭;尺八簫。三種意象,簡簡單單的陳列,譬如三面牆,圍起一個空間,留給人無限的想像。這三種意象乃是最好的詩料——春雨朦朧,不知是誰家的樓頭,吹起了一片簫聲。春雨易讓人惆悵,簫聲入耳,撩撥起的便是無邊的鄉愁了。
果不其然,接下來的一句,詩人便說起鄉愁。當時,詩人流落在異國他鄉的日本。尺八是日本的簫,櫻花是日本的國花,這兩樣都是對處境的點明。日本的簫,在式樣上與中國的不盡相同,但一樣是作詩的好材料。簫與笛,在中國詩歌里有著神奇的魔力,它們是鄉愁的催生劑。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詩雲:「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雲:「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曼殊寫此篇的時候,潛意識里或許受他們的影響。由簫聲而及鄉愁,是舊詩常見的模式,但本篇並不因此減色。玫瑰和玫瑰總是相類,我們並不因此減少一分愛。
關於「春雨」、「尺八簫」和「浙江潮」,尚有幾句可以交代。《燕子龕隨筆》(二九則)雲:「日本尺八,狀類中土洞簫,聞傳自金人。其曲有名《春雨》,陰深凄惘。余《春雨》絕句雲:……」。相傳,日本僧人乞食,常吹尺八簫。曼殊流宕異國,心境近於乞食之僧。乞食簫中,最凄惘者,莫過於《春雨》一曲,故曼殊於此曲最是縈懷。「春雨」固然是曲名,但在篇中,毋寧解作實景。若於篇中,拘泥「春雨」只是曲名,則神色頓減。讀此詩,當知《春雨》是何種曲子,又不可拘泥其只是曲子。
《斷鴻零雁記》(第二十章)雲:「……更二日,抵上海。余即入城,購僧衣一著易之,蕭然向武林去,以余素慕聖湖之美,今應順道酬吾夙願也。既至西子湖邊,盈眸寂樂,迥絕塵寰。余復泛瓜皮舟,之茅家埠。既至,余舍舟,肩挑被席數事,投靈隱寺,即宋之問『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處也。」「浙江潮」,即自宋之問詩中來。《斷鴻零雁記》是曼殊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寫於日本歸來之後。武林是自古靈秀地,更兼有宋之問佳句添采,曼殊何日能忘之?故自異國歸來,第一站便奔此地。《斷鴻零雁記》是記已歸之事,《春雨》詩則寫未歸之思。總而言之,「浙江潮」於曼殊而言,是夢繞魂牽的埋骨地。「歸看浙江潮」,正是狐死必首丘之意。而「浙江潮」者,乃名震天下的錢塘潮,是激情和力量的象徵。故「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是壯語,「歸看浙江潮」亦是壯語。全詩之悲,不掩此句之壯;此句之壯,更增全詩之悲。
三四句,則由故國之思轉入身世之感。芒鞋破缽是點明自家的僧人身份。僧人自然只能是一雙草鞋、一個破缽,走千村、求萬戶地討生活。「踏過櫻花第幾橋?」究竟走過了多少橋梁道路,記不清了。當然,詩人未必如此凄慘,以至於要化緣乞討。這兩句只是極力渲染身世的凄楚而已。「芒鞋破缽」與漫天櫻花之間又是何其的不相稱!一片絢爛美麗的背景里,走來的便是這樣一個地老天荒無人識的行腳僧。背景的絢爛,將主人公的潦倒反襯得異樣的顯目。
「踏過櫻花第幾橋?」又似從小山詞中來。小山《鷓鴣天》詞雲:「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楊花」換成了「櫻花」,不變的是夢境和詩情。幾百年前的詞人小晏,是個多愁多病多情種;幾百年後的詩人蘇曼殊,亦復如是。小晏《臨江仙》詞又雲:「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詩人總是敏感於飛雨落花交織成的夢境,該篇首句的「春雨」、末句的「落花」不正透漏出這一信息么?漫天花雨中,走來一個芒鞋破缽的詩僧,正是夢幻一般的意境呀!
櫻花是極美麗絢爛的一種花,但花期卻太短暫,不消半個月的時間,便在風雨中凋零了。我們震驚於她的絢爛,痛心於她的凋零。她是美的極至,卻不能永駐,一如我們美好的青春、美好的人生。生命一如飛雨落花的夢境,美麗,然而短暫。短得觸目驚心。以至於讓我們懷疑她的存在,以為她只是夢境,不曾真實。為我們留下這美麗篇章的詩人,也只在人間度過三十五個春秋,便在貧病之中永遠的走了。曼殊是詩人中的詩人,他用詩篇來抒寫生命,亦用生命來詮釋詩篇。詩人的詩篇與生命,相互應證。
記得曾問朋友:櫻花是什麼樣的一種感覺?朋友回答:繁花如夢綴浮生。真是感動極了。
忽然想起北島的兩句詩:「路啊路,飄滿紅罌粟。」

10. 尋關於櫻花的詩、歌、經典的句子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三百年來的詩人,最愛是曼殊。曼殊的作品,最愛是此篇。此篇於曼殊而言,正如《錦瑟》之於義山——都是壓卷之作,都是身世之感,都是言有盡而意無窮。
此詩易解,四句不過是兩層意思:前二句寫思鄉之情,後二句寫身世之感。而故國之思與飄零之感,又渾然交織,全無半點隔斷。
起首一句,七個字是三種意象:春雨;樓頭;尺八簫。三種意象,簡簡單單的陳列,譬如三面牆,圍起一個空間,留給人無限的想像。這三種意象乃是最好的詩料——春雨朦朧,不知是誰家的樓頭,吹起了一片簫聲。春雨易讓人惆悵,簫聲入耳,撩撥起的便是無邊的鄉愁了。
果不其然,接下來的一句,詩人便說起鄉愁。當時,詩人流落在異國他鄉的日本。尺八是日本的簫,櫻花是日本的國花,這兩樣都是對處境的點明。日本的簫,在式樣上與中國的不盡相同,但一樣是作詩的好材料。簫與笛,在中國詩歌里有著神奇的魔力,它們是鄉愁的催生劑。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詩雲:「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雲:「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曼殊寫此篇的時候,潛意識里或許受他們的影響。由簫聲而及鄉愁,是舊詩常見的模式,但本篇並不因此減色。玫瑰和玫瑰總是相類,我們並不因此減少一分愛。
關於「春雨」、「尺八簫」和「浙江潮」,尚有幾句可以交代。《燕子龕隨筆》(二九則)雲:「日本尺八,狀類中土洞簫,聞傳自金人。其曲有名《春雨》,陰深凄惘。余《春雨》絕句雲:……」。相傳,日本僧人乞食,常吹尺八簫。曼殊流宕異國,心境近於乞食之僧。乞食簫中,最凄惘者,莫過於《春雨》一曲,故曼殊於此曲最是縈懷。「春雨」固然是曲名,但在篇中,毋寧解作實景。若於篇中,拘泥「春雨」只是曲名,則神色頓減。讀此詩,當知《春雨》是何種曲子,又不可拘泥其只是曲子。
《斷鴻零雁記》(第二十章)雲:「……更二日,抵上海。余即入城,購僧衣一著易之,蕭然向武林去,以余素慕聖湖之美,今應順道酬吾夙願也。既至西子湖邊,盈眸寂樂,迥絕塵寰。余復泛瓜皮舟,之茅家埠。既至,余舍舟,肩挑被席數事,投靈隱寺,即宋之問『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處也。」「浙江潮」,即自宋之問詩中來。《斷鴻零雁記》是曼殊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寫於日本歸來之後。武林是自古靈秀地,更兼有宋之問佳句添采,曼殊何日能忘之?故自異國歸來,第一站便奔此地。《斷鴻零雁記》是記已歸之事,《春雨》詩則寫未歸之思。總而言之,「浙江潮」於曼殊而言,是夢繞魂牽的埋骨地。「歸看浙江潮」,正是狐死必首丘之意。而「浙江潮」者,乃名震天下的錢塘潮,是激情和力量的象徵。故「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是壯語,「歸看浙江潮」亦是壯語。全詩之悲,不掩此句之壯;此句之壯,更增全詩之悲。
三四句,則由故國之思轉入身世之感。芒鞋破缽是點明自家的僧人身份。僧人自然只能是一雙草鞋、一個破缽,走千村、求萬戶地討生活。「踏過櫻花第幾橋?」究竟走過了多少橋梁道路,記不清了。當然,詩人未必如此凄慘,以至於要化緣乞討。這兩句只是極力渲染身世的凄楚而已。「芒鞋破缽」與漫天櫻花之間又是何其的不相稱!一片絢爛美麗的背景里,走來的便是這樣一個地老天荒無人識的行腳僧。背景的絢爛,將主人公的潦倒反襯得異樣的顯目。
「踏過櫻花第幾橋?」又似從小山詞中來。小山《鷓鴣天》詞雲:「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楊花」換成了「櫻花」,不變的是夢境和詩情。幾百年前的詞人小晏,是個多愁多病多情種;幾百年後的詩人蘇曼殊,亦復如是。小晏《臨江仙》詞又雲:「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詩人總是敏感於飛雨落花交織成的夢境,該篇首句的「春雨」、末句的「落花」不正透漏出這一信息么?漫天花雨中,走來一個芒鞋破缽的詩僧,正是夢幻一般的意境呀!
櫻花是極美麗絢爛的一種花,但花期卻太短暫,不消半個月的時間,便在風雨中凋零了。我們震驚於她的絢爛,痛心於她的凋零。她是美的極至,卻不能永駐,一如我們美好的青春、美好的人生。生命一如飛雨落花的夢境,美麗,然而短暫。短得觸目驚心。以至於讓我們懷疑她的存在,以為她只是夢境,不曾真實。為我們留下這美麗篇章的詩人,也只在人間度過三十五個春秋,便在貧病之中永遠的走了。曼殊是詩人中的詩人,他用詩篇來抒寫生命,亦用生命來詮釋詩篇。詩人的詩篇與生命,相互應證。
記得曾問朋友:櫻花是什麼樣的一種感覺?朋友回答:繁花如夢綴浮生。真是感動極了。
忽然想起北島的兩句詩:「路啊路,飄滿紅罌粟。」

熱點內容
煤炭做盆栽 發布:2025-08-26 03:34:30 瀏覽:903
櫻花校園模擬器聯機版游戲 發布:2025-08-26 03:33:55 瀏覽:375
岩豆盆景 發布:2025-08-26 03:24:39 瀏覽:635
鏡面櫻花慕斯蛋糕 發布:2025-08-26 03:24:30 瀏覽:651
七夕節很忙 發布:2025-08-26 03:09:05 瀏覽:99
七夕選男友 發布:2025-08-26 03:01:05 瀏覽:417
艾灸煙霧對綠植有傷害嗎 發布:2025-08-26 03:00:30 瀏覽:895
四級季茶花 發布:2025-08-26 02:58:59 瀏覽:789
茶花的書名 發布:2025-08-26 02:49:01 瀏覽:780
中型荷花品種 發布:2025-08-26 02:44:49 瀏覽: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