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忍法切腹
① 戰敗的時候為什麼切腹自殺
戰敗的時候為什麼切腹自殺,有以下一些原因:
我們看日本的古代戰爭片時,經常看到日本武士戰敗後選擇切腹自殺。其實,腹部並非自殺的理想部位,剖腹並不能很快致人死亡,反而令人異常痛苦,剖腹場面也慘烈而恐怖。那麼,日本武士為什麼會採取這種瘋狂的舉動呢?這和日本歷史、文化、宗教有關系。
如櫻花般凋謝
武士就是職業軍人,殺人和被殺都很常見,勇敢就成了武士最基本的要求。如何才能勇敢呢?這就需要武士克服殺戮的心理障礙。
十八世紀初期,日本一本專門研究武士道的書籍《葉隱》曾提出:武士道就是求死之道。所謂武士道精神,是果斷地死、毫不留戀地死、毫不猶豫地死。武士心理上先能戰勝自己,才能戰勝別人。武士道就是先能「不要自己的命」,才能「要他人的命」。這是日本武士克服殺戮心理障礙的理論基礎。
日本武士心甘情願地去死,還與他們的文化價值觀有關。日本人認為櫻花最美的時候是凋謝的時候。櫻花凋謝時,一夜之間滿山櫻花全部凋謝,沒有一朵花留戀枝頭。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耀眼的美麗中達到自己人生的頂峰、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之後毫無留戀地結束自己的生命。
武士的這種價值觀讓他們形成了一種恃強凌弱的文化,即強者是值得尊敬的,身為弱者是可恥的。一個無懼死亡和痛苦的人是強者,是值得尊敬的。只有弱者才會忍受屈辱地苟活著。日本武士通過剖腹這種殘忍的行為,來劃清自己與弱者的界限,實踐著日本武士的求死之道。
徹底的獻身精神
中國有句老話:「士為知己者死。」日本武士也不例外。日本有一個劇目叫《忠臣藏》,已經上演了幾百年,就來源於一段與武士有關的真實歷史。
1701年,赤穗藩的領主淺野難以忍受幕府司儀官吉良的侮辱,拔劍砍傷了吉野。根據法律,在幕府內拔劍是死罪,於是淺野被迫剖腹自殺。1703年,淺野手下的四十七名武士攻入仇人宅院,將吉良的人頭砍下,再到主公淺野墓前祭拜,然後集體剖腹自殺。他們的這種行為體現了一種徹底的獻身精神。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獻身精神呢?
在日本的戰國時期,地方領主是實際上的統治者,武士的命運掌握在地方領主手中。眾多武士和地方領主之間,形成有著極強宗族觀念的武士團,他們堅決實行首領的命令,實行主從關系。武士對領主的獻身精神,是對武士個人和武士團的基本要求,成為維持武士團組織的重要思想支柱。
維系家族榮譽
剖腹對於武士是一種特權。剖腹自殺在日本戰國時代一直是一種可以視之為榮譽的死法,如果領主賜死武士,不允許其剖腹自殺,才是對武士最大的侮辱。因為這意味著領主在否定此人的武士的資格,不僅意味著此人和家族的榮譽受損,而且家族的生存也會受到威脅。
因為武士自己並不從事生產,他們在吃領主的俸祿。武士死後,後代的武士資格也要由領主確定,如果沒有好的榮譽,直接影響後代的前途。所以,無論什麼原因,武士只要能夠剖腹自殺,就是在向領主表白自己的忠心,證明自己具有武士的資格,希望領主履行自己的承諾,為自己家族的生存負責。
讓神靈看到自己的清白
古代的日本武士進行剖腹自殺,還與日本的宗教因素有關。
日本人相信,靈魂可以脫離肉體而存在,人死後靈魂可以得到永生,所以古代的日本武士可以輕易地放棄自己的生命。古代的日本人相信祖先的靈魂能夠成為神靈保佑自己,而且其他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其靈魂也可以成為大家共同祭拜的神靈。
日本的古代宗教屬於多神信仰,但這些神靈之間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它有主神和從神之分。日本最重要的神是太陽女神,其人格代表就是天皇。
在太陽女神之下,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地緣神管理著本區域內所有的神靈。地緣神的人格代表就是領主。地緣神不僅可以保護武士的靈魂,而且還對武士的靈魂進行監督,一旦武士有了不誠實的行為,地緣神將會對武士的靈魂進行懲罰,又稱為神罰。為了避免神罰,武士必須想辦法證明自己靈魂的清白。
古代日本人認為人的靈魂是住在人的肚腹中的,所以日本武士要通過剖腹來展示自己的靈魂,讓地緣神看到自己靈魂的清白,也讓領主看到自己的忠心,同時還能讓自己的靈魂得到永生。這正是日本武士自殺的時候偏偏和自己的肚子「過不去」的宗教原因。(文昌)
② 日本人為什麼動不動就切腹
抗日神劇看多了
實際上有幾個霓虹人切腹自殺?
都切腹了哪兒來的審判戰犯?
國內資料寫切腹是光榮赴死,理解不能,切腹自然,有什麼光榮而言?
切腹在霓虹是一種刑罰,切腹者往往是不得不如此,走投無路,霓虹人有一錢生機也同樣不會選擇自殺
我國電視里演得一個人抽出短刀就切腹自殺也不對,切腹之後還有一環就是切下首級,所以切腹時必須有其他人在旁才行,當然特殊情況例外(二戰霓虹戰敗後很多憲兵隊在無人的地方悄無聲息的自殺了,看看神風特攻隊的凄慘下場,有時候自然,還能逃過地獄劫難)
切腹有時也有其他作用,霓虹國門被強行打開,當時出現攘夷志士殺害外國人事件,要求霓虹正夫把人交出來,結果一批攘志士集體切腹自殺(自殺人數遠超犯案人數),結果列強被其凄慘壯烈的場景所震懾,此事就此揭過……
……
切腹 せっぷく
はらきり,割腹ともいう。「士」以上の身分の者に科せられた死刑,または自殺の一方法。令 (りょう) の刑罰の一つに「自盡」と呼ばれるものがあり,平安時代末期から室町時代にいたる間に,「自盡」の方法として「切腹」が行われるようになり,江戸時代にいたってその形式が確立した。江戸時代,武士の死刑にはほかに「斬」があったが,切腹は斬首のはずかしめから救うために行われた。獄舎または預り大名屋敷の庭に畳2枚を敷いて本人をすわらせ,本人が三方に載せた木刀に手を掛けたとき背後の正介錯人が首を切り,副介錯人が首を取って検使に見せて執行を終えるというものであった。維新後は,明治3 (1870) 年の『新律綱領』に,士族に対して「自裁」という切腹刑が定められたが,1873年廃止。
③ 忍者動漫分類里,有哪些出色的番劇
在忍者動漫分類裡面有哪些比較出色的番劇?說到忍者動漫,那麼我們也就不得不說日本的高連載,高播放量的動漫《火影忍者》。相信有很多人都追過這部動漫,這部熱血忍者動漫也在我們的童年給了我們一個回憶。我相信在現在的動漫圈內,應該很少有人會不知道火影忍者這部動漫吧。我覺得他的影響力在動漫圈中還是非常的大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因素,所以現在很多的動漫迷們對博人傳這部動漫其實並不看好,但是不管怎麼說,他都是漩渦鳴人後面的續集,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給予一些適當的尊重的。
④ 日本武士所謂的「切腹」是為了美化侵略
切腹,這是一種日本武士特有的自殺方式。在一般的說法里,看起來殘忍的切腹在武士眼中猶如徐徐飄落的櫻花般凄美艷絕。武士們用刀切出一條生死分界線,使自己超越了死亡。根據日本人自己的宣傳,切腹的起源相傳為公元989年的一個叫藤原義的惡棍,當其惡行敗露遭到官兵圍捕時,選擇了用刀插入腹部,將腹部一字切開,用刀尖挑出內臟扔向官兵倒地而死,這可能是日本第一個死於切腹之人。
切腹的盛行則是在鐮倉幕府以後,通常為作戰中丟失陣地而引咎自殺,或不想被俘虜而採取切腹自殺。到了江戶德川幕府以後,在幕府的推動下,切腹亦制度化,成為了武士的特權。除了自殺以外,切腹也用作犯了罪的武士的「賜死」,與其他刑罰相比,「賜死」的自殺可以維護死者的名譽和尊嚴,較為體面。
此後,武士道又與軍國主義結合起來,成為日本政府鼓吹絕對效忠天皇和對外擴張的精神武器,從而使日本具有更加瘋狂的侵略性和野蠻性。日本國民完全被武士道所奴化。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盟軍宣布無條件投降,1946年,天皇發布《人的宣言》申明自己是人不是神,否定天皇的神格化,這才動搖了明治以來武士道存在的依據和理論基礎,明治武士道宣告崩潰。
戰後日本進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武士道遭到絕大多數日本人的唾棄。以電影《切腹》為代表的一些影視作品也對武士道進行了反思和控訴。但是武士道滋生的土壤依然存在,如果一旦被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仍能死灰復燃,這是人們應該警惕的。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李夢陽,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