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蚜蟲病
『壹』 茶花的病蟲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茶花主要病害有輪紋病、炭疽病、枯梢病、葉斑病、煙煤病等,主要防治葯劑有:退菌特專800倍,多菌靈500倍,百菌屬清800倍,克霉靈800倍,進行定期防治。花前要注意灰霉病、花枯病防治。茶花蟲害以紅蜘蛛、蚜蟲、蚧殼蟲、卷葉蛾、造橋蟲、茶毛蟲、茶細蛾等為主,主要防治葯劑用氯腈菊酯15毫升+水胺硫磷20毫升或久效磷25毫升兌15千克水噴霧。
『貳』 福建茶的蚜蟲和煤污病要怎樣防治
福建茶的蚜蟲和煤污病雙重危害防治:選晴好天氣的中午,將福建茶盆景搬到室外避風處,先用草木灰或爐渣灰撒在葉片上,過10~20分鍾,再用與氣溫相近的干凈水淋洗植株,滌盡附著在葉片上的浮灰,蚜蟲和煤污菌可一並被沖洗干凈,葉片可很快恢復原來的光澤。
『叄』 茶花易的什麼病害
茶花人員得枯葉病,5-12月均為花期,看品種,建議用高壓紅土栽培[Tb土老六]
『肆』 茶花長蟲怎麼辦
噴樂果
這個一般的農葯店或者農作物種子店都有售
或者你把蟲子抓起來,弄個小盒裝下
拿到農葯點去問,他會告訴你噴什麼最合適的
『伍』 茶花病害的種類
土壤是盆栽山茶花的生長基礎,因為茶花根系依賴土壤生長、發育,茶花生命活動所需要的水分和養分主要從土壤中吸取。茶花喜歡偏酸性、含腐殖質較高、疏鬆通氣的山地紅(黃)壤土,pH值在5至6.5之間,不能採用鹼性土或黏性重的土壤作盆栽茶花基質。土壤配製:山泥土(種作物的熟化紅壤土)50%,木屑或食用菌渣40%,餅肥粉或牲畜糞和磷肥粉10%,三者拌勻,澆水適量裝袋熟化,夏秋20天以上,春冬30天以上,這種土壤不僅疏鬆通氣,還能保肥保水,適合茶花生長發育。
病蟲防治
茶花主要病害有輪紋病、炭疽病、枯梢病、葉斑病、煙煤病等,主要防治葯劑有:退菌特800倍;多菌靈500倍;百菌清800倍;克霉靈800倍定期防治,花前要注意灰霉病、花枯病防治。
茶花蟲害以紅蜘蛛、蚜蟲、蚧殼蟲、卷葉蛾、造橋蟲為主,主要防治葯劑用氯腈菊酯15mL+水胺硫磷20mL或久效磷25mL兌30斤水噴霧。
7種茶花常見的病蟲害症狀及圖片
1. 茶花炭疽病:
圖片
在高溫多濕地區尤其嚴重,病斑呈同心輪紋狀之紅褐色病斑,多數病斑會癒合成不規則之大病斑,嚴重時造成葉片乾枯、脫落。
2. 茶花餅病:
圖片
適合發病環境為冷涼、多霧、無太陽的季節,本病主要危害嫩芽及嫩葉,病害發生初期葉片上形成小點狀病斑,逐漸擴大為達3.3公分的圓形病斑,成熟的病斑背面可形成白色粉狀物即為傳染源擔孢子。
3. 茶花藻斑病:
圖片
目前無有效葯劑防治,病株初期出現青枯萎凋徵狀,但維管束無褐化現象,隨病勢進展,由葉緣往葉柄焦枯,嚴重時整株黃化藻斑病主要危害成熟葉片病斑多呈圓形,分布於葉片上表面,葉片上表面出現淡茶褐色藻絲,枯萎死亡。
4. 茶花煤病:
圖片
發生於枝葉上,產生毛狀或絨毛狀的褐色、黑色的覆蓋物,容易剝離,並不為害茶組織,但阻礙葉片光合作用及唿吸作用,影響樹勢。病菌以茶園介殼蟲、蚜蟲、粉蝨等害蟲所分泌的蜜露為養分而繁殖。
5. 茶花介殼蟲類:
圖片
蟲體棲息處葉片變成黃色,黃斑中央部分有時變為褐色,葉肉凹陷。長期的為害使葉片枯萎,植株生長勢減弱。介殼蟲會分泌具有甜味的蜜露,與螞蟻共生。此外還能誘發煤霉病,影響植物光合作用。
6. 茶花避債蛾:
圖片
幼蟲吐絲將細小枝梢縱綴作成蟲袋,蟲即棲息於袋內。幼蟲取食葉部,初齡時嚙食下表皮及葉肉,遺留上表皮,呈不規則狀圓狀食痕。
7. 茶避債蛾葉蟎類:
圖片
根尖膨起,黑變腐敗,地上部出現葉形變小、黃化、落葉等病徵。
『陸』 茶花病蟲害的防治
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柒』 茶花樹新葉上有很多小蟲是什麼蟲害
有蟲子的圖片嗎?可能是生了蚜蟲,又叫膩蟲、蜜蟲,成群聚集在嫩葉專上吸食植物汁屬液,造成植物生長不良。如果蚜蟲數量少,可以用手指輕輕碾死,多碾幾次就沒有了。如果蚜蟲數量多,可以用農葯殺滅,常用的農葯有敵敵畏、樂果、吡蟲啉等,其中吡蟲啉是煙鹼類農葯,高效低毒。
『捌』 怎麼防治茶花病葉子黑、還有蚜蟲
炭疽病
在葉、果上引起壞死斑。
病症:分生孢子盤常以顆粒狀物在病斑上呈輪狀排列(同心環狀),潮濕時擠出粉紅色分生孢子團。
『玖』 蚜蟲病蟲害很常見,蚜蟲病蟲害該怎麼防治
蚜蟲為害辣椒植株嚴重時,枝葉會逐漸枯萎,進而慢慢死株。而蚜蟲分泌的蜜露會引發煤污病,從而影響辣椒植株的光合作用。其次,蚜蟲還會傳播病毒病,或引發更高病蟲為害辣椒植株。蚜蟲還會傳播病毒病辣椒蚜蟲,是辣椒種植中時常發生的害蟲之一。特別是春季,春蚜大量繁殖的季節。一旦發生造成辣椒幼嫩莖葉皺縮、畸形、甚至封頂不長,嚴重時蚜蟲分泌物對果實造成污染,從而影響辣椒的品質與產量。
防治適期。蚜蟲防治時一般要掌握在低齡若蟲盛期噴施防治效果最好,如果田間把握不準的,一般也可以在小麥揚花後田間麥蚜數量急劇上升時進行噴葯防治,一般揚花期防治效果會明顯優於小麥灌漿期防治效果。選擇性強的蚜蟲滅殺葯物,在小麥抽穗揚花前進行防治,尤其注意植株的下部、葉片背部等葯物不容易噴灑到的部位,施葯做到精準到位,這樣可以提高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