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劉文彩梅花

劉文彩梅花

發布時間: 2022-01-11 13:26:35

『壹』 為梅花題詞 各位大文豪們趕快來

相關詩、詞、曲

早梅
李公明
東風才有又西風, 群木山中葉葉空。
只有梅花吹不盡, 依然新白抱新紅。

紅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山園小梅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梅花
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 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 春色如何入得來?

雪梅(其一)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雪梅(其二)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早梅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

卜運算元 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卜運算元•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墨梅
居簡
莫恨丹青廢畫工,不須求異只須同。
玉容不及寒鴉色,故托緇塵異漢宮。

早梅
齊已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村前深雪裡,昨夜一 枝開。

墨梅
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夏馥從來琢玉人。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貢性之
眼前誰識歲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滿天天似水,酒醒聽徹玉人簫。

梅花落
隆冬十二月,寒風西北吹。
獨有梅花落,飄盪不依枝。
留戀逐霜彩,漫步下冰斯。
何當與春日,共映芙蓉詞。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寒夜
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雪後梅盛開折置燈下 曾幾
滿城桃李望東君,破蠟紅梅未上春。
窗幾數枝逾靜好,園林一雪碧清新。

暗香疏影
姜夔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 、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孤雁兒
李清照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煙斷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臨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殢人嬌.後亭梅開有感
李清照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樓楚館,雲間水遠。清晝永,憑欄翠簾低卷。坐上客來,尊前酒滿,歌聲共水流雲斷。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待西樓,數聲羌管。

漁家傲 李清照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玉樓春.紅梅
李清照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末?不知醞藉幾多時,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要來小看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六幺令
晏幾道
雪殘風信, 悠揚春消息, 天涯倚樓新恨 ,楊柳幾絲碧 ,還是南雲雁少。 錦字無端的 ,寶釵瑤席 ,彩弦聲里 ,拚作尊前未歸客。遙想疏梅此際 ,月底香英白 ,別後誰繞前溪, 手揀繁枝摘 。莫道傷高恨遠 ,付與臨風笛 ,盡堪愁寂 ,花時往事 ,更有多情個人憶。

蝶戀花
歐陽修
簾幕東風寒料峭,雪裡香梅,先報春來早。紅蠟枝頭雙燕小,金刀剪綵呈纖巧。
旋暖金爐薰蕙藻。酒入橫波,困不禁煩惱。綉被五更春睡好,羅幃不覺紗窗曉。

梅花引. 荊溪阻雪
蔣捷
白鷗問我泊孤舟 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
舊游舊游今在不?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雲,濕透木棉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

早 梅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回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早梅
齊已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村前深雪裡,昨夜一 枝開。
墨 梅 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另附:

香色俱佳 別具一格——談王安石《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香色俱佳,獨步早春,具有不畏嚴寒的堅強性格和不甘落後的進取精神,因而歷來為詩人們所吟詠,所歌頌。在我國古代為數眾多的詠梅詩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稱一首饒有特色、膾炙人口的佳作。
這首詠梅詩吟詠的是早春之梅。全詩雖僅4句20字,卻較為形象地刻畫了早春梅花的神韻和香色。前兩句「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寫頗有寒意的早春時節,萬物皆未萌芽,唯獨牆角數枝梅花迎寒綻開。這兩句寫梅花,不繪其形,而傳其神。「牆角」二字點明地點;「獨自開」與「數枝梅」相照應,傳遞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凌寒」二字交代時間,突出了春梅於嚴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徵。不過,這兩句詩寫梅花不畏嚴寒傲然怒放,並非首創。在此之前,已有別的詩加以描繪了。如南朝陳詩人謝燮的《早梅》詩:「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緊扣一個「早」字,用表現人的心理狀態的「疑」與「畏」字寫梅花,使之人格化,從而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其傲霜鬥雪迎春的高尚品格。
較之前兩句,後兩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寫梅花的香色,則寫得較為新穎別致。「遙知不是雪」,著眼於人們的視覺形象,含蓄地寫梅花的純凈潔白。盡管這句詩否定了詩人於遠處所看到的牆角凌寒獨自綻開的數枝梅花是雪,但它實際上曲折地反映了梅白似雪的色彩。試想,假如這梅花不是白的,而是紅的或是其他顏色,詩人會由此而聯想到雪嗎?正因為梅花似雪,唐代詩人張謂的《早梅》詩句「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以錯把梅枝當作雪枝來反映白梅早發、皎潔似雪的特點,才給人以「錯」而無誤,「錯」中見奇之感。
「遙知不是雪」這句詩,不僅含蓄地寫梅花的純凈潔白,也間接地交代前兩句中所寫的迎寒怒放的「牆角數枝梅」實為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中所見,且與訴諸人們嗅覺的下句「為有暗香來」一道寫梅花的香色,詩句之間具有內在聯系,顯示出全詩結構的嚴謹。
詩人寫梅香,沒有藉助任何形容詞,亦未潑墨如雲,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尋常最奇崛」(王安石語)的「遙知」這兩句詩巧妙自然地出之。這兩句詩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正因為有梅花的香氣從遠處襲來,才使詩人「遙知不是雪」。倘若梅花無香氣,則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看到的「牆角數枝梅」,是難免把它錯當作雪枝的。以互為因果的兩句詩寫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與張謂的《早梅》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然,「遙知」兩句詩也未必是實寫詩人於遠處聞到梅花的香色,從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結論,而只是虛寫,極言梅花的香氣之濃。
如果說,這首《梅花》詩所吟詠的梅花,不僅讓人領略到其凌寒怒放的神韻,而且給人留下它香色俱佳、別具一格的鮮明印象,那麼,這首詩本身也就如同它所吟詠的梅花,令人賞心悅目,獲得藝術美的享受。

『貳』 作文:梅花

幫你找些素材,看看

1.梅
我一直都不明白,為什麼在百花之中,中國人偏愛梅花、偏鍾情於梅花呢?是因為它美的緣故么?是的,它的確很美:朵朵冷艷、縷縷幽芳、孤芳自賞、純潔無瑕。像一隻驕傲的天鵝屹於冰雪間。「千白叢中一點紅」。開得刺眼,開得高傲;是因為它美的別具一格的緣故么?是的,它的美的確與眾不同。它的美,比起嬌艷的牡丹、絢麗的月季、清秀的荷花來說,別有一番風味。是的,即使它不如茉莉清香、不如菊花美麗、不如桃花艷麗,但它的確很美,它的美綻放在風雪中,盛開在風雨里。開在沒人看見的地方。於是當人們飽賞百花之俏麗,走出門外,看到這株傲於風雪之中的紅梅,誰能不為它傾倒?誰能不被它征服?誰能不被它別具一格的美麗所吸引呢?是因為它美的精神的緣故么?是的,中國人愛梅花,是愛 梅花傲雪斗霜的精神,愛梅花謙遜的精神。愛的是「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愛的是「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愛它不怕困難,於無聲處,傲然挺立。愛它甘願在幕後無私奉獻的心。愛的是梅花有靈魂、有骨氣、有品格的精神。梅花之所以能排在「四君子」之首,正是因為這種傲雪斗霜、謙虛樂觀的精神!

中國人偏愛梅花,是因為紅梅於中國人有相同的精神。有著「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的精神。那血色的梅花,開得那樣嬌艷。它敢與風雪爭斗,感與風雨撕殺。她是春姑娘的使者,不怕冬姑娘的脅迫,傲然於天地間,飄撒春的芳香、播種春的種子。當大地終於迎來了姍姍來遲的春姑娘時,她卻靜靜地消逝,化作腳下泥,只留一抹余香盪漾於天地間。看百花齊放,聽百鳥齊鳴,看春滿大地便欣慰地走了。於是「落紅本是無情物,明年冬天再見花。」它的一生就像一部充滿歡樂與悲愁的樂曲,從飄舞的雪花奏到繽紛的百花。

梅花美,卻把美留給了潔白無瑕的天地;梅花香,卻又有誰知道「梅花香自苦寒來」的艱辛;梅花俏,卻「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梅花,傲雪斗霜、不怕困難、謙虛樂觀。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一抹余紅換來春滿天地!
2.
梅花最令詩人傾倒的氣質,是一種寂寞中的自足,一種"凌寒獨自開"的孤傲。它不屑與凡桃俗李在春光中爭艷,而是在天寒地凍、萬木不禁寒風時,獨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開出繁花滿樹,幽幽冷香,隨風襲人。

從梅花的這一品性中,中國詩人們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人格模式,就是那樣一種"沖寂自妍,不求識賞"的孤清,所以詩人常用"清逸"來寫梅花的神韻,如宋代"梅妻鶴子"的林和靖那著名的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清逸"不僅是古代隱士的品格,而且是士大夫的傳統文化性格。梅花所表現的正是詩人共有的一種品質,因而詩人倍加珍愛。

梅花以清癯見長,象徵隱逸淡泊,堅貞自守。那"高標獨秀"的氣質,倜儻超拔的形象,使詩人帶著無限企慕的心情,以一往情深的想像,盼望與梅花在一起深心相契的歡晤:"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梅花的冷香色,含蘊著道德精神與人格*守的價值,因而深為詩人所珍視。
3.江南雪 梅花韻
冬日,院子里一株蓬勃的臘梅花燦爛地開放著。一樹的金黃,圓圓的花骨朵兒小巧可愛,綻放的花兒笑意盈盈盪漾在枝頭,在寒冷的冬日裡嫵媚妖嬈。遠遠都能聞到那一股馨香撲鼻而來,直鑽進了人的心坎里,回味悠遠……
南國的雪,歷來吝嗇,多年來難以一睹芳容,讓我心生許多的遺憾。只有陳年的回憶,帶著歲月的滄桑在心頭沉醉回味.尤其是臘梅花盛開之際,我覺得應該有冬雪的陪襯才得以完美。正如屈原所說的:「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可是一年一年花落去,等來的卻是一次次的失落與惆悵。這一種情結在來年又會延續下去。我都覺得自己有點聊發少年狂的味道,雖然已人到中年,可那是我心底里唯一純白的記憶,不忍忘懷。
前天,忍不住採摘了幾枝盛開的臘梅花。尋個花瓶插上,卧室里頓時香氣迷漫。夜來枕著香味入眠,心情曼妙如花。心念之間似攜著一幅踏雪尋梅的美麗圖畫翩然入夢。雪舞翩躚,花開爛漫,馨香環繞……
就在我夜半暖衾之時,你翩然而來,如約而至。好似知我心情一般,悄無聲息之間用一枝妙筆給大地披上了銀裝。晨起,你讓我欣喜若狂。眼前是一片粉妝玉琢的世界,真個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啊!
久違了哦!江南的雪,你是那樣的滋潤美艷,動人心懷。你雖沒有北方那樣的漫天大雪,那樣的壯觀雄偉。卻是顯示出另一種江南別致的美麗與獨特的雅緻。那樣的從容不迫,洋洋灑灑.似柳絮般漫天飛舞,又好似一位多情的江南女子,在輕歌曼舞,輕盈妖嬈而又嫵媚深情!
「江南雪,輕素減雲端」.純潔的冬雪啊,!我喜歡你的淘氣,喜歡你的撫摩。欣欣然投入了你的懷抱,雪花落滿我的發梢我的臉頰,沁涼沁涼的。心裡卻是極喜歡極快樂極溫暖的。雪裡梅花分外嬌艷,雪似梅花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紅紅的茶花躲在冬雪下面含羞帶笑。這久違了的江南雪,給大地帶來了一份祥和、幽雅與潔凈.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這美麗的雪花,也給人的心靈帶來了一種愜意和浪漫的感覺.
梅花是冬的精靈,雪的姐妹,春的使者.雪是舞的精靈,是雨的精魂。雪映梅花,梅花傲雪,清雅俊逸。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梅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而為世人所敬重.我想起了宋代詩人盧梅坡的《雪梅》詩:「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讀來意味深長.有梅無雪,那梅的堅貞品質又何以顯現?有雪無梅,那雪的寂寞又有誰人能知?
此刻,我對著這雪裡梅花,心裡有著說不出的感激:因為這個冬天我了無遺憾!因了這紛紛揚揚的江南雪而溫暖滿足。我因為有了你們的相伴而多了份淡泊和寧靜。痴望著這飄飄灑灑的美麗雪花,情絲凝結,好想此刻幻化成雪,輕舞翩躚與這天地之間……
我愛你,江南雪。
我更愛你,這傲雪的梅。

『叄』 賞梅原文

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

相傳梅有二十四品,集二十四種美德於一身,梅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她冰肌玉骨、獨步早春、凌寒留香的品性歷來深為人們所鍾愛。品賞梅花一般著眼於色、香、形、韻、時等方面。
色:梅花的花色有紫紅、粉紅、淡黃、淡墨、純白等多種顏色。「紅梅」,花形極美,花香濃郁;「綠萼」,花白色,萼片綠色,重瓣雪白,香味襲人;「紫梅」,重瓣紫色,淡香;「骨里紅」,色深紅重瓣,凋謝時色亦不淡,樹質似紅木;「玉蝶」,花白略帶輕紅,有單重瓣之分,輕柔素雅。成片栽植上萬株梅花,疏枝綴玉繽紛怒放,有的艷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綠如碧玉,形成梅海凝雲,雲蒸霞蔚的壯觀景象。
香:梅花香味別具神韻、清逸幽雅,被歷代文人墨客稱為暗香。「著意尋香不肯香,香在無尋處」讓人難以捕捉卻又時時沁人肺腑、催人慾醉。探梅時節,徜徉在花叢之中,微風陣陣略過梅林,猶如浸身香海,通體蘊香。
形:古人認為「梅以形勢為第一」,即形態和姿勢。形態有俯、仰、側、卧、依、盼等,姿勢分直立、曲屈、歪斜。梅花樹皮漆黑而多糙紋,其枝虯曲蒼勁嶙峋、風韻灑落有一種飽經滄桑,威武不屈的陽剛之美。梅花枝條清癯、明晰、色彩和諧,或曲如游龍,或披靡而下,多變而有規律,呈現出一種很強的力度和線的韻律感。
韻:宋代詩人范成大在《梅譜》中說:「梅以韻勝,以格高,故以橫斜疏瘦與老枝怪石著為貴。」所以在詩人、畫家的筆下,梅花的形態總離不開橫、斜、疏、瘦四個字。今天,人們觀賞梅韻的標准,則以貴稀不貴密,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含不貴開,謂之「梅韻四貴」。
時:探梅賞梅須及時。過早,含苞未放;遲了落英繽紛。古人認為「花是將開未開好」,即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時為佳,故名「探梅」。梅花以「驚蟄」為侯,一般以驚蟄前後10天為春梅探賞的最佳時機。開花期也因我國南北氣候不同而異,廣東12月至1月,滬寧2月至3月,北京3月至4月。
除此之外,觀賞梅花的環境也十分的講究,據《梅品》曰:是在淡雲、曉日、薄寒、細雨、輕煙、夕陽、微雪、晚霞、清溪、小橋、竹邊、松下、明窗、疏籬、林間吹笛、膝下橫琴等情況下,對梅的欣賞就更富有詩情畫意。

梅花融匯於人們的生產生活,衣食住行,婚嫁禮俗,日常交往之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風土民俗,這些有關梅花的風土民俗是中華民族愛梅的又一體現,也是博大精深的梅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梅原產我國, 我國植梅至少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詩經》里有:「漂有梅,其實七分」的記載。1975年在河南安陽殷代墓葬中出土的銅鼎里,發現了一顆梅核,距今已有三千二百年了。春秋戰國時期愛梅之風已很盛。人們已從采梅果為主要目的而過渡到賞花。「梅始以花聞天下」,人們把梅花和梅子作為饋贈和祭祀的禮品,到了漢晉南北朝,藝梅詠梅之風日盛。《西京雜記》載:「漢初修上林苑,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有米梅、胭脂梅。」又:「漢上林苑有同心梅,紫蒂梅、麗友梅。」晉代陸凱,是東吳名將陸遜之侄,曾做過丞相,文辭優雅。陸凱有個文學摯友范曄(即《後漢書》作者)在長安。他在春回大地,早梅初開之際,自荊州摘下一枝梅花,托郵驛專贈范曄,並附短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 春。」自陸凱始,以梅花傳遞友情,傳為佳話。
到南北朝,有關梅花的詩文、軼事也多了。《金陵志》雲:「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於額上,成五齣花,拂之不去, 號梅花妝,宮人皆效之。」這可能是用梅花圖案美容的開端。
據史料記載:隋人趙師雄在羅浮山遇見梅花仙子,故事美麗動人。說明當時人們也愛梅成風。
杭州孤山的梅花在唐時已聞名於世。詩人白居易在離開杭州時,寫了一首《憶杭州梅花,因敘舊寄蕭協律》,詩雲:「三年悶悶在餘杭,曾與梅花醉幾場;伍祖廟邊繁似雪,孤山園里麗如妝。唐代名臣宋環在東川官舍見梅花怒放於榛莽中,歸而有感,遂作《梅花賦》,詩中有「獨步早春,自全其天」,諒不移本性,方可儷於君子之節」等贊語。此外,如杜甫、李白等諸多名家均有詠梅詩篇。曾一度為唐明皇李隆基大見寵幸的江采蘋,性喜梅花。據《梅妃傳》記:「所居欄檻、悉植數枝……梅開賦賞,至夜分尚顧戀花下不能去。上(唐明皇)以其所好,戲名曰梅妃。」
北宋處士林逋(和靖),隱居杭州孤山,不娶無子,而植梅放鶴,稱「梅妻鶴子」,被傳為千古佳話。他的《山園小梅》詩中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梅花的傳神寫照,膾炙人口,被譽為千古絕唱。
南宋范成大是位賞梅、詠梅、藝梅、記梅的名家。他在蘇州石湖辟范村,搜集梅花品種12個,並在1186年寫成中國(也是全世界)第一部梅花專著:《梅譜》。
1191年冬,詞人、音樂家姜夔住在范成大石湖梅園中,正值梅花盛開。 他自度新曲,填了兩首詠梅詞,名曰:《暗香》、《疏影》,音節 諧婉,極受范的贊賞。

元代有個愛梅、詠梅、藝梅、畫梅成癖的王冕,隱居於九里山,植梅千株,自題所居為「梅花屋」。又工畫墨梅,花密枝繁,行筆剛健,有時用胭脂作沒骨梅,別具風格。其《墨梅》詩名揚天下:我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用人誇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王冕還寫過一篇《梅華傳》,把《三國演義》中的「望梅止渴」故事改寫成了一篇趣味盎然的童話:大將軍曹操行軍迷路,軍士渴甚,願見梅氏。梅聚族謀曰:「老瞞(曹操小名)垂涎漢鼎,人不韙(不韙即不同意)之。吾家世清白。慎勿與 語。竟匿不出。」王冕借贊揚梅花蔑視權貴的精神來暗喻自己的人格。
南宋愛國詩人陸放翁詠梅的詞《卜運算元》里寫道:「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詠梅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不論怎樣受挫折也永遠保持高風勁節的情操。毛澤東同志反其意而用之,作了《卜運算元·詠梅》:「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洋溢著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毛澤東另一首七律《冬雲》中也贊揚了「梅花歡喜漫天雪」的不畏嚴寒、獨步早春的精神。
除了眾多的詩詞吟詠梅花之外,我國繪畫史上還流傳著這樣一段軼事:宋代著名畫家宋伯仁,生平喜愛梅花。他為了畫梅,種植了許多梅樹。每當梅花開放,他從早到晚地在梅樹下細致觀察,並將梅花的低昂、俯仰、分合、卷舒,從萌芽到花開,從盛放到枯萎的各種形態,一一描繪下來,整理成一百幅圖稿,定名《梅花譜》。後人為了贊譽他梅花畫得「喜神」,稱他的百梅圖為《梅花喜神譜》。近代金石書畫家吳昌碩,曾有詩說他「家傳一本宋朝梅」。梅花不僅在我國是珍貴花卉,在國外也很受人喜愛,但國外仍以東方栽培較多。日本的梅是我國傳去的,朝鮮也有)。日本還有「梅之會」的組織,並出版發行專門刊物《梅》。到19世紀傳人歐洲,本世紀初傳入美國,現在世界各國均有栽培,但不及東方國家之盛。
梅的故鄉在鄂西、川東。據《本草綱目》引陶弘景的《名醫別錄》記載:「梅實生漢中山谷」,而「襄漢川蜀江湖淮嶺皆有之」。《花鏡》上說:「古梅多著名於吳下、吳興、西湖、會稽、四明等處,每多百年老乾。」《花鏡》在梅的註解中說:四川大渡河上游的丹巴縣內,海拔1900~2000米的山谷地帶,雅礱江流域會理縣的海拔1900米的山間,都有野梅生長。廣西興安縣山區、江西與廣東交界的大庾嶺,古代都是盛產梅的地方。廣東增城縣的羅浮山,歷來以產梅花著稱於世,「羅浮」後來就成了梅花的別名。
梅樹的壽命都很長,一般可活三五百年,甚至千年以上。世事滄桑,至今猶能保存下來的古梅,除了杭州超山的那兩株「唐梅」和「宋梅」之餐,最早的古梅當推湖北黃梅縣的「江心古寺」遺址處的「晉梅」了。它飽經風霜,樹干己成灰黑色,每年大寒開花,花開滿樹,整個開花期達冬春兩季。還有浙江天台山「國清古寺」的一株「隋梅」,距今也有13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是佛教天台宗的創始人智凱大師親手植的。這株隋梅雖數度枯萎,但如今經人們精心培育,已返老還童,枯木逢春。主幹蒼老挺拔,四周嫩枝叢生,幾年前樹上還結了數千個梅子。
清人梁紹王在其所著《兩般秋雨庵隨筆》中也記載了這么一件事,其雲:「真州城東十餘里淮提庵,有古梅一株,大可蔽牛,五千並出,相傳為宋時物。康熙中,樹忽死,垂四十年復活,枝幹益繁,花時光照一院。」清嘉道年間名士阮元題其名曰:返魂梅。梅長壽不足奇,奇的是枯木能逢春。所以梅有 個特點是,愈老愈顯得蒼勁挺秀、生意盎然。歷來有「老梅花、少牡丹」之說。
梅花的香韻一向為人們所傾倒,它濃而不艷、冷而不淡,那疏影橫斜的風韻和清雅宜人的幽香,是其他花卉不能相比的。然而,更為可貴的,還是梅花的精神。梅的錚錚鐵骨、浩然正氣,做雪凌霜、獨步早春的精神,被人們譽為中華民族之魂。「朔風吹倒人,古木硬如鐵;一花天下春,江山萬里雪。」人們把松、竹、梅稱作「歲寒三友」,尊梅、蘭、竹、菊為「四君子」,贊賞梅花的高潔、典雅、冷峭、堅貞,視為知友、君子,梅都是當之無愧的。

『肆』 如何描寫梅花

關於描寫梅花的好句:

1、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唐)王安石《梅花回》答

譯文: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2、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盧梅坡《雪梅·其一》

譯文: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3、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宋)盧梅坡《雪梅·其二》

譯文:只有梅花沒有雪花的話,看起來沒有什麼精神氣質。如果下雪了卻沒有文相合,也會非常的俗氣。

4、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宋)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譯文:百花凋零,獨有梅花迎著寒風昂然盛開,那明媚艷麗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占盡。

5、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唐)黃櫱禪師《上堂開示頌》

譯文: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伍』 用梅花來贊美一下你的老師,50字左右

寶劍鋒從磨來礪出,梅花香自自苦寒來。這是老師愛說的一句話,也是成長最重要的一句話。老師,教書育人,不僅教人知識,而且還培養品格。

老師,您孜孜不倦的教學,我們將永遠銘記,因為那是您最真誠的語言。老師,您鼓勵我們,我們將不斷復習,我們不會放棄成功。

老師,您永遠會因為我們的微笑而愛我們。我們知道我們需要成為一個好人。老師,您教了我們太多,同時,您也做了很多。老師,您辛苦了一輩子。白色的粉筆灰把你的黑發染成了白色。我想起你站在站台上。我們的心充滿感激、感動和贊美。

(5)劉文彩梅花擴展閱讀

梅花是隨遇而安的,叫她在寒冬綻放,就決不拖延在春天開放,不與老天討價還價,也不斤斤計較個人得失。她知道選擇春天就一生舒適,選擇嚴冬則一生艱辛,但她更明了這是一種信任,是身為「報春使者」的責任,只有歷經冬天的洗禮、嚴寒的考驗,才能擁有馥郁的香氣,「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太過舒適溫暖,容易喪失鬥志。而一旦失去前進的動力,就會碌碌無為,甚至腐化墮落。溫室里培養不出千里馬,古往今來凡成就大事者,莫不是經受了大苦大難才能功成名就。

『陸』 《梅花》王安石的譯文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譯文
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
梅花》中以「牆角」兩字點出環境,極其鮮明,極具意境。牆角顯得特別冷清,看似空間狹小,其實作者以牆角為中心,展開了無限的空間,正是空闊處在角落外,見角落便想到空闊。「數枝」與「牆角」搭配極為自然,顯出了梅的清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這「數枝梅」的姿態。「凌寒」兩字更是渲染了一種特別的氣氛,寒風沒模糊掉想像中的視線,反而把想像中的模糊趕跑了,帶來了冬天的潭水般的清沏。所以,不管它是曲梅還是直梅,讀者總會覺得腦海中有一幅有數枝定型的梅的清晰的畫。「獨自開」三字就如一劍劈出分水嶺般巧妙地將梅的小天地與外界隔開了,梅的卓然獨「橫」(梅枝不「立」),梅的清純雅潔的形象便飄然而至。「遙知不是雪」,雪花與梅花——自然界的一對「黃金搭檔」,兩者相映成輝,相似相融,似乎是一體的。而作者明確「看出」「不是」,並且是「遙知」。為什麼?「為有暗香來」。「暗香」無色,卻為畫面上了一片朦朧的色彩。清晰與朦朧交錯,就像雪中閃爍著一個空洞,造成忽隱忽現的動感。也像飄來一縷輕煙,波浪式的前進,橫攔在梅枝前。作者用零星的筆墨層層展開意境,幾筆實寫提起無限虛景,梅之精神也被表達得淋漓盡致,此作者之神往,亦令讀者神往。

『柒』 描寫梅花的短文

風寒雪舞,臘梅花開,開的如此冷艷,如此的淡然溫馨,在冰封的季節里,我這顆冰專冷的心,漸漸溫暖起屬來。凝望著那一剪寒影,我的心情已化為飛雪,融入在空靈幽香的夢幻里!
冰雪相交的天與地散發著絲絲寒氣。鮮紅如雪的紅梅在雪地里飛舞飄然。它不同於任一花的嬌嫩,它有的只是那一股傲氣。

『捌』 梅花長,什麼樣子的思維導圖是怎麼寫的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運用圖文並茂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隸屬關系通過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形成您的記憶,凸顯個性,形成個人的資料庫。

5.繪制的過程中有些專用名詞可以使用簡寫,不僅簡單美觀使得版面不擁擠,而且有助於記憶和理解。發揮自己的想像和創造力,盡情的去享受繪圖過程中的樂趣吧供參考。

思維導圖軟體:推薦給你10款思維導圖,有時間就用用看

『玖』 毛澤東<詠梅>中梅花的形象

鐵骨冰心
凌寒獨俏

熱點內容
幼兒園孩子植物角養綠植 發布:2025-07-05 00:57:41 瀏覽:568
玄關掛梅花畫禁忌 發布:2025-07-05 00:57:04 瀏覽:187
虞美人花語是什麼 發布:2025-07-05 00:50:13 瀏覽:533
玫瑰之靈 發布:2025-07-05 00:49:10 瀏覽:448
凹葉景天盆栽 發布:2025-07-05 00:48:24 瀏覽:648
滾動條梅花 發布:2025-07-05 00:48:05 瀏覽:51
西蘭花賠償多少一 發布:2025-07-05 00:48:02 瀏覽:775
白色花卉名稱 發布:2025-07-05 00:47:10 瀏覽:388
奇跡暖暖2月14情人節 發布:2025-07-05 00:27:15 瀏覽:416
梅花青冢線索 發布:2025-07-05 00:27:09 瀏覽: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