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青銅梅花釘

青銅梅花釘

發布時間: 2022-01-10 13:46:05

A. 向日葵最主要的特點是什麼 謝謝

向日葵四季皆可,主要以夏、冬兩季為主。花期可達兩周以上。花序中部為兩性的管狀花,棕色或紫色,結實。瘦果,倒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稍扁壓,果皮木質化,灰色或黑色,俗稱葵花子。

拓展資料:

向日葵(拉丁文:Helianthus annuusL.),是菊科向日葵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3.5米。莖直立,圓形多稜角,質硬被白色粗硬毛。廣卵形的葉片通常互生,先端銳突或漸尖,有基出3脈,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粗糙,被毛,有長柄。頭狀花序,直徑10~30厘米,單生於莖頂或枝端。

原產南美洲,馴化種由西班牙人於1510年從北美帶到歐洲,最初為觀賞用。19世紀末,又被從俄國引回北美洲。中國均有栽培。向日葵種子叫葵花籽,常炒制之後做為零食食用,味美,也可以榨葵花籽油用於食用,油渣可以做飼料。

向日葵的野生種主要分布在北緯30°-52°之間的北美洲南部、西部及秘魯和墨西哥北部地區。哥侖布發現新大陸時,航行到美洲的西班牙人把向日葵帶到歐洲。開始在西班牙的馬德里植物園種植觀賞。

向日葵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約自明朝傳入中國。中國向日葵主產區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華北地區,如內蒙古、吉林、遼寧、黑龍江、山西等省、自治區。主產區北緯35°至55°之間。平均緯度差1°,氣溫相差1.5℃。向日葵的生產潛力很大,可向西南、中南和華東地區擴種。

B. 青銅禮器有哪些(全部)

青銅禮器是奴隸主貴族用於祭祀、宴饗、朝聘、征伐及喪葬等禮儀活動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級和權力,是立國傳家的寶器。青銅禮器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工藝精美,其存在是中國古代青銅器的顯著特點。青銅禮器可分為四大類:

食器。有鼎、鬲、甗、簋、簠、盨、敦、豆等。其中盛肉的鼎是最重要的禮器。安陽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重達875千克,是已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西周中晚期形成列鼎制度,即用形狀花紋相同而大小依次遞減的奇數的成組鼎來代表貴族的身份。據《春秋公羊傳》何休注,天子用9鼎,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在考古發現中,奇數的列鼎往往與偶數的盛黍稷的簋配合使用,即9鼎與8簋相配、7鼎與6簋相配等。

酒器。包括飲酒器爵、觶、觥及盛酒器尊、卣、壺、斝、罍、觚等。商代貴族飲酒成風,西周初曾嚴厲禁酒,西周中期以後青銅飲酒器大為減少。

水器。有盤、匜等。主要用於行禮時盥手以表示虔敬。

樂器。有鐃、鍾(包括甬鍾、鈕鍾與鎛)、鼓等。湖北隨州戰國曾侯乙墓出土的多達65件的青銅編鍾,音域寬廣、音色優美,代表了中國古代青銅冶鑄技術及音樂的高度水平。

2。主禮器:玉、酒、犧牲、黍稷。

〔祭天〕用玉——「石之美者」。源於人類歷史中99%以上石器時代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石崇拜。正是在新石器時代,人類第一次加速發展。青銅時代,則是第二次大加速度發展。這是人類第一次使用金屬。

〔祭祖〕用酒、犧牲、黍稷,盛以青銅器。
酒——使人類達到最原始的狀態,以與天、祖溝通。源於「物類相感」的理念。
〔例〕中國古人崇奉的兩種聖蟲:蟬與蠶。它們的蛻皮、羽化,反映了留連人世,關照後代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中國古人的生死觀,或者說「終極關懷」。蟬的習性是「飲甘露」,「甘露」象徵著「天地清和之氣所鍾」,具體化就是酒。蠶絲被用作祭祀禮服,特性是聖潔和精細。蠶也是中國古人最早豢養的昆蟲,有神蟲的地位。曾有「帝王一日三省蠶」的規矩。
犧牲——如這兩個字的偏旁部首所示,犧牲是以牛為主的。其排列方式即所謂的「九牢」。
黍稷——黍稷之精者為「糧」(米+良),但不能祭祀。因為要在最原始狀態下與天、祖溝通,必須反映「朴」的含義。但是,也不能取用最粗的「稻」。(南方食稻,到漢代才脫皮。)這里同樣反映了「中庸」的指導思想。

以上祭品的盛器,就是當時的尖端科技產品——青銅器。作為盛裝禮器之用的青銅器,具有特殊的材質、造型、紋飾和用途。需要注意的是,青銅本身不是禮器,它所盛之物才是禮器。

〔按用途分類〕
酒醴之盛:觚,爵,卣,罍,斝,觶
沐水之盛:匜,盤,鑒(照鏡,冰箱),潔字原寫作絜,就是從這里來的。
犧牲之盛:鼎(三足鼎立是最穩定的結構。自然界中沒有三足動物,而中國人作出了三足鼎。中國文化不是寫實文化。)、鬲、甗
(全世界的陶器都以圓底始(果殼橫削去一截),後來才發展出平底、多足。)
黍稷之盛:簋
儀仗器:斧、戚、戈、矛、鉞
樂器:鍾、鏞(大鍾)、鐸、鈴、鐃
炊具:

〔按化學成分分類〕
砷青銅——>鉛青銅——>錫青銅(商周)

〔紋飾〕
主要母題:獸面、龍(水的象徵)、鳳(風的象徵)、蟬、蠶、火、「饕餮」
作用:鎮懾,渲染氣氛。
張光直:「獸是天人溝通的工具。」(不全面)

——「大人世及以為禮。」「世及」即父子相襲,統治者壟斷了天人溝通(祭祀)的權力,把「天」神化、鬼化,與人民距離拉遠,以領導群眾。(「絕地天通」)
(巴別塔?)

〔銘文〕
文字和禮器的天作之合。
——「殷道親親,周道尊尊。」
「親親」即諸子平等,兄終弟及,看重自然關系,不是「禮」的體現。
「尊尊」即宗子(嫡長)獨尊,壟斷祭祀祖先的權力。「別子為(另立)宗」。

-------------------------------------------

〔附〕玉器與青銅

白巍,通選課《中國美術史》,2002年9月。

〔玉〕
上古,人們認為玉即「美石」——色澤鮮艷,手感光滑的石頭。最貴者為翠色。具有透、潤、柔、溫涼的特點。
龍形玉飾——反映了古代龍與豬的相似性。考古實證:碧玉龍,玉豬龍,鬣吻俱備。

〔青銅〕
1。從原始時代的代表材料彩陶,發展到先秦時代的代表材料青銅。
2。調節銅和錫的比例,可以控制青銅的硬度,以區分用途。詳見《周禮•考工記》。
鄭州博物館藏品甚精。
3。青銅器始於夏(河南偃師有發現),鼎盛於商,品類繁多,用途廣泛,風格凝重雄奇,紋飾繁復怪異,具有一種獰厲美,鎮懾感。
4。分類:
酒器:爵,角,斝,觥(獸形),觚,尊,彝,卣,罍
武器與工具:戈、鉞、矛、鏟
食器:鼎、簋、豆
水器:盉、盤(祭祀用)
雜器:車飾、馬飾、衣帶飾
裝飾紋樣以饕餮為代表。
5。到周代,青銅器由禮儀性向實用性發展,外形和紋樣變得較為輕靈和世俗化,花紋由方形基調變為圓形基調。

C. 青銅器的使用范圍

在漢、唐之前主要用來鑄造貨幣、祭祀器皿、酒具和樂器

D. 能遠程用向日葵在工作的地方用釘釘簽到嗎

可以選擇外勤打卡。若你不在考勤范圍。點打卡上面顯示的就是外勤打卡

E. 向日葵問問問

向日葵幾天可開不了花,怎麼也得三個月吧.

F. 概括青銅和葵花的性格特點500字

兒童文學苦難的缺失
關注兒童生存中的苦難因素,本是我國兒童文學創作的一個優良傳統,但是,最近幾年的兒童文學創作,似乎正在疏遠這一傳統,以致於一些兒童文學研究者發出了「兒童文學要直面苦難的缺失」的呼籲。正像青年評論家譚旭東所言:「許多兒童文學都具有不可忽視的『都市貴族化』傾向和『消費主義寫作』的取向,兒童文學作品不再是對強者少年的描寫,不再是對底層兒童的生活和情感的再現或表現,而是追隨都市商業化進程和休閑文化的腳步,『淡化苦難,表現快樂』成了許多作家的創作原則。」
這樣一種創作傾向,導致了有些兒童文學作品過於輕飄,缺乏深度,甚至失之油滑。這不但造成了廣大農村少年兒童、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子女以及城市弱勢群體子女形象的缺席,而且就是被描寫到的那些充斥著時尚符號的都市少年兒童,他們精神世界的復雜性也被大大地簡化了,遮蔽了他們生存的真實狀態。在這種背景下,曹文軒的新作長篇兒童小說《青銅葵花》的出現就具有特殊的意義。正如作者在後記中所言:「《青銅葵花》在享樂主義泛濫的今天,無疑是另一種聲音。它進行的是一種逆向的思考。它是對苦難與痛苦的確定,也是對苦難與痛苦的詮釋。」
曹文軒對於苦難的關注並不是從《青銅葵花》開始,《草房子》中的杜小康、桑桑以及《根鳥》中的根鳥,都是在各種各樣的磨難與挫折中成長起來的。但是,在《青銅葵花》中,作者頭一次旗幟鮮明地把「苦難」作為他思考的主體。作為一個具有鮮明的創作主張和自覺的美學追求的作家,一個有著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作家,曹文軒從來都不是一個彷徨的東張西望的人,他不會被任何潮流——包括當前來勢洶洶的市場化、商業化大潮——所淹沒,他的創作姿態是堅定的、斬釘截鐵的,他永遠是引領者而非跟隨者的形象。
由於他在文學理論上的深厚功底,使他自踏上文壇起,總能對一些兒童文學創作的熱點問題提出高屋建瓴的起導向性作用的主張。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提出的「兒童文學作家是未來民族性格的塑造者」曾深深地影響了新時期以來的兒童文苑。最近幾年,他又重新修正了自己的觀念,作了一個新的定義:兒童文學的使命在於為人類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礎。這一觀點提出後,也在兒童文學界引起不小的反響。同時,作為一個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家,他也是他的創作理論的最典範、最精確的實踐者。《青銅葵花》的出現不是偶然的,曹文軒在該書後記《美麗的痛苦》中,對「苦難」所作的詳盡的闡釋也不是隨意的。可以說,這源於他對當前兒童文學創作態勢清醒而理性的把握,是他在敏銳地洞察了當下兒童文學創作的缺失之後,迅速地在創作和理論兩個方面做出的反駁和回應。
苦難:生命的命定內容
在曹文軒的筆下,苦難不是生命的意外而是生命的常態。他在後記中說:「苦難幾乎是永恆的。」正是基於這樣一種認識,《青銅葵花》並不是對苦難的展覽和悲憤的呼號,而是冷靜地把它當成了生命的命定內容。在《青銅葵花》里,來自城市的小女孩葵花,幾乎經歷了人世間所有的可以稱得上苦難的東西。她先是失去了母親,然後背井離鄉,跟著父親到了五七幹校,在這里,她認識了大麥地村的啞巴男孩青銅。很快,葵花的父親落水死亡,她被青銅一家收養,然後和他們一起經歷水災、蝗災、寒冷和飢餓,最後,她又因為一個偶然的原因返回了城市,再一次面臨著生離死別。在寫到這些苦難的時候,曹文軒並不去追問和大聲質疑造成苦難的歷史的、社會層面的因素,在他的眼裡,「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苦難,苦難絕非是從今天才開始的。」雖然造成苦難的原因也許千差萬別,但是苦難卻是永遠存在的,所以,曹文軒意不再追究苦難的緣由,而是想重新思考苦難的內涵,它對生命、對成長的價值和意義,而人在苦難面前又該保持何種態度。
苦難對於我們生命的價值是什麼呢?我們看到,在《青銅葵花》中,苦難並沒有摧毀人,反而使他們呈現出人性的熠熠的美麗的光輝。為了能供養葵花上學,青銅在風雪天里去賣蘆花鞋,他甚至連自己腳上的鞋子也賣掉了;當葵花參加學校的文藝節目,要戴一串銀項鏈而又買不起的時候,青銅為她做了一串晶瑩潔白的冰項鏈;當年邁的奶奶一病不起的時候,葵花偷偷跟隨大人到南方去撿銀杏賣錢給奶奶治病……在苦難面前,這種親情的溫暖以及苦難所激發的創造力,讓我們看到了苦難的價值所在。正像作者所說的:「有些苦難,其實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一些無法迴避的元素。我們要成長,就不能不與這些苦難結伴而行,就像美麗的寶石必經熔岩的冶煉與物質的爆炸一樣。」
曹文軒筆下的人物在苦難面前是從容的、鎮定的,很少有失控的表現。雖然葵花小小的年紀就經歷了人生各種各樣的磨難——災難如此密集地降臨到一個人的頭上,其真實性令人生疑——但她卻始終沒有被打垮。而另一個主角,男孩青銅,作者乾脆讓他在一場災難後失去了說話的能力,雖然其真實性再次令人生疑,但是,無疑,這有利於刻畫他在苦難面前那種沉默而堅韌的力量。曹文軒頑強地不讓他筆下的人物在苦難面前倒下去,即使有違藝術上的真實。這都是因為他鄙棄那種驚慌失措的、叫苦連天的態度,他認為「我們需要的是面對苦難時的那種處驚不變的優雅態度。」因此,《青銅葵花》的人物,在苦難面前,毫無例外地都呈現出一種詩意和淡定的姿態。
折疊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曹文軒(1954年1月生,猝年不詳),北京大學教授,兒童文學作品有《根鳥》、《草房子》、《細米》、《青銅葵花》等。理論著作有《第二世界》、《小說門》、《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思維論——對文學的哲學解釋》等。1993年2月,《山羊不吃天堂草》獲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兒童文學作品集評獎一等獎。
折疊編輯本段讀後感
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後才可能是一個強者。 一個單調的大麥地村莊,來了一位名叫葵花的孩子,給村子增添了一份光彩。這女孩失去了媽媽的孩子,跟隨著爸爸一起加入了五七幹校,不幸的是爸爸意外溺水死亡,讓葵花成為了一個沒有父母的孤寡女孩。幸運的是,青銅喜歡這個懂事的女孩,一次特別的機會讓青銅與葵花成為了兄妹相稱的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一起面臨著大麥地的種種災難及自己家庭環境。可正當他們快樂的在一起,葵花12歲時,市長要求作者的女兒葵花回城,命運又將她召喚回城市,哥哥青銅從此一直遙望蘆盪的盡頭,遙望妹妹葵花所在的地方,不管刮風下雨、雷電交加,不管冰天雪地,大雪紛紛,他——青銅一天天都看著那座屹立在東方的大城市……[1]
痛苦是不可避免的當你痛苦時,想想開心的事……
我羨慕葵花,她有疼愛她的爸爸、媽媽、奶奶,助她,喜歡她的哥哥——青銅,還有每天迎接她的牛,牛總是讓她高高在上;我憐憫她,她那麼小,就是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兒,我又有如此幸福的的生活,有父愛,有母愛,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她最後連家人都失去了,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大城市生活,這種痛苦,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我謝謝她,她讓我知道了:痛苦只是暫時的,當你找回幸福,請丟去痛苦。如果你丟不掉痛苦,聽我的,准沒錯,找到她的剋星——幸福!有了痛苦,就一定會有幸福,幸福是痛苦家淚水打磨之後的成果,這個成果一定會另你驚訝不比……
那是一份純粹聖潔的感情,那是觸動心底的感覺,無言的交流,真摯的眼神,無一不撥動人心,命運卻總是捉弄人,他們之間的純真牽動人心,無法忘懷!

G. 商朝的青銅器有哪些特點

參考的一部小說的考證部分

青銅器的分類,主要是為了清楚地區別青銅器的性質和作用,有利於研究各自所形成的器形體系。

具體分類如下: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車馬器、農具與工具、貨幣、璽印符節、度量衡器、銅鏡等。下面就各類器物的名稱、用途和形制特徵做具體介紹:

一、食器。包括炊煮器、盛食器和取食器。主要有鼎、鬲、甗、簋、盨、簠、敦、豆、匕等。

(1)鼎:古代炊器,有烹煮肉食或盛放魚肉的用途。形狀大多數是圓形、三足、兩耳;也有四足的方鼎和圓形、方形的扁足鼎等形式。圓形鼎的器身,一般為盆、盂的形狀。方形鼎器身一般呈斗狀。最早的銅鼎都是仿照陶器製作的。

鼎是青銅禮器中的主要食器,在古代社會中它被當作「明尊卑,別上下」,即統治階級等級制度和權力的象徵。據禮書的記載,西周時天子用九鼎,第一鼎是盛牛,稱為太牢,以下為羊、豕、魚、臘、腸胃等;諸侯一般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也有用一鼎的,鼎實為豕。

(2)鬲:煮粥器,新石器時代已經普遍使用陶鬲。《爾雅•釋器》指款足鼎謂之鬲。《漢書•郊祀志》謂鬲為空足鼎。可見鬲的形狀是似鼎而足空,足空則煮水易熱。最初形式的銅鬲就是仿照陶鬲製成的。還有一種方形的鬲,鬲體分上下兩部分,下部有門可以開合,門內可以放入木炭。

(3)甗;蒸飯器,全器為上下兩部分,上體用以盛米,稱為甑,下體為鬲,用以煮水,中間的箅通汽以蒸於甑。其形制有圓形、方形;有上下合體的,有上下分體的。漢晉以後甗的鬲足就沒有了,這種無足鬲則稱為釜。甗是絕大多數殉葬青銅禮器的墓中必有之器,它和鼎、簋、豆、壺、盤、

組成一套隨葬禮器,主要出土於西周末、春秋初的墓葬中。

(4)簋: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梁等飯食的器具。銅器銘文中的簋字一般都寫成「?」,古籍中寫成「簋」。其用途相當於現在盛飯的大碗。多數為圓腹、侈口、圈足,有無耳、兩耳、三耳,甚至四耳的。

商周時期,簋是重要的禮器。特別是西周時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樣,在祭祀和宴饗時以偶數組合與奇數的列鼎配合使用。據文獻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考古發現也證明簋以偶數出現的時候為多。

(5)簠:祭祀和宴饗時盛放黍、稷、稻、梁等飯食的器具。《周禮•舍人》「凡祭祀共簠簋」。鄭玄註:「方曰簠、圓曰簋,盛黍、稷、稻、梁器。」在實物中見到的簠都作長方形,口外侈,有蓋,蓋與器大小相同,合上為一器,打開則為相同的兩器。這一特點,在古器物學上又稱為「卻立」或「卻置」。器、蓋各有四短足。簠在經籍中稱為「胡」或「瑚」,又有稱為「匡」的。

(6)盨:是盛放黍、稷、稻、梁飯食的器具。形似簋而橢圓,斂口、鼓腹,兩旁有獸耳或附耳,下有圈足或四足,上有蓋,蓋上有作矩形的四足或可提拿起的圈形足。蓋也可以仰置盛物。盨出現於西周中期後段,主要流行於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一般成偶數組合。

(7)敦:盛放黍、稷、稻、梁飯食的器具,由鼎、簋的形制結合發展而成。其基本形制為圓腹、二環耳、三短足、有蓋。有的敦為「上下圓相連」形,即通常所說的「球形」或「西瓜形」的敦。蓋與器特點完全一致,使用時可分一器為兩器用,提高了器物的使用價值。古人又稱一種無足的敦為廢敦。敦產生於春秋中期,盛行於春秋晚期到戰國晚期,秦以後消失。

(8)豆:專備盛放腌菜、肉醬等和味品的器皿。從甲骨文和金文看,豆最早可能是盛黍稷之器。豆的基本形制是上有盤,下有長握,有圈足,多有蓋。長握稱「校」,握下圈足稱「鐙」,青銅豆出現在商代晚期,盛行於春秋戰國。

(9)匕:古代挹取食物的工具,古文獻中多有記載,《儀禮•少牢饋食禮》鄭注雲:「匕所以別出牲體也」。可見匕的用途為挹取飯食和牲肉。考古發現的匕常與鼎、鬲等器物共出,如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的鬲就附有匕。匕體一般為橢圓形,後有柄,為挹取方便,有的匕體前端作成尖形。柄常常雕鏤出很精美的花紋,禮稱這種雕鏤柄的為「疏匕」。

酒器。飲酒器、盛酒器和提取酒的器皿統稱酒器。包括爵、角、斝、觚、觶、尊、觥、卣、盉、方彝、罍、壺、勺等。

(1)爵:最早出現的禮器。爵由銘文證明,為用於宴飲酌酒之器。其形制為圓形,平底或凸底,前有流,即傾酒的流槽,後有尖狀尾,以均衡流的重量,起到全器平衡的作用。爵的一側有鋬,下面有三個高尖足,流與杯口之際有柱,此為商和西周早期的共同特點。

(2)角:飲酒器。《禮記•禮器》:「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鄭玄註:「四升為角」。與其它酒器組合。角的形制似爵,但無兩柱,兩端都是尾。

(3)斝:溫酒器。王國維《說斝》引羅振玉之說,認為經籍飲器之散為斝之訛。斝的形狀似爵與角,與爵、角主要不同點是無流無尾,僅在口緣上有兩柱。腹的形狀為圓形、平底。

(4)觚:飲酒器。傳世的數量很多,考古發掘時,經常與爵共出。形狀似喇叭,一般是細長身,大侈口,圈足,在長身上常有凸起的棱作為裝飾,這與鑄造時范的接榫有關系。

(5)觶:飲酒器。青銅器中習稱的觶有兩類,一類是扁體的,一類是圓體的,形似小瓶,侈口、圈足。此兩類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皆有,後者且沿用至東周。

(6)尊:高體的大型或中型的盛酒器。金文中稱禮器為尊彝,尊象雙手奉酉形,彝象雙手獻瀝血的雞,即尊酒奉雞牲祭祀之意。尊彝是祭祀的禮器之共名,是指一組祭器,而不是指某種禮器的專名。諸凡酒器食器,金文中泛稱為尊彝。尊的形制最常見的有圓形、侈口、圈足的,也有侈口方形的尊。另外,在尊一類的器物中,還有一些鳥獸形狀的,即所說的鳥尊、象尊,這應該是尊的一種特殊形制,統稱為鳥獸尊。它們的用途均為盛酒器。

(7)觥:盛酒器。器形特徵是形似匜,橢圓形腹或方形腹,圈足或四足,有流和把手,有蓋,蓋作成有角的獸頭形或作成長鼻上卷的象頭形。觥出現於殷墟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

(8)卣:盛酒器。卣是專用以盛酒的祭器。卣形制似壺,但有提梁,故俗稱提梁卣。卣腹的形狀很多,或圓、或橢圓、或方形,也有作成圓桶、鴟

、虎吃人等形的。

(9)盉:盛酒器或酒水調和的器具。盉的形狀教多,一般是深腹、圓口、有蓋,前有流,後有把手,有三足或四足。也有流在頂上的異形盉,以及圓腹有螭梁的盉。青銅盉的出現在商代早期,盛行於商晚期至西周。

(10)方彝:盛酒器。彝,古代青銅器中禮器的統稱。《爾雅•釋器》:「彝、卣、罍,器也。」郭璞註:「皆盛酒尊,彝其總名。」在古籍和銅器銘文中未見以方彝為禮器的名稱,宋人以這類器形體作方形而定此名。其特徵是高方身,帶蓋,蓋似屋頂形。腹有直、有曲,有的還從腹旁有兩耳上出,蓋與腹大都相對應地有四條或八條棱脊。商代早期已經有陶質的類似方形器的出現,但已發現的青銅方彝出現於商代晚期。

(11)罍:盛酒器。《說文》曰:「罍,酒尊。」罍又兼可盛水。罍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罍,寬肩,肩上有二耳,有蓋;圓形罍,大腹,圈足,兩耳。這兩種形狀的罍,常見在一側的下部有一個穿系用的鼻。罍的器形,見於商代晚期,它的流行時間至春秋中期。

(12)壺:盛酒器。《周禮•秋官•掌客》:「壺四十。」鄭玄註:「壺,酒器也。」《詩•大雅•韓奕》:「清酒百壺。」金文壺字象有蓋兩側有系和腹部龐大的容器,故壺可以視為長頸容器的統稱。古代酒的品種多,故酒壺的器形也各有不同。青銅壺在歷史上使用的時間自商至漢代或更晚。壺的樣子很多,有圓形、方形、扁形和圓形帶流的壺等多種形狀。

水器中絕大部分用於盥洗,故亦稱之為盥器,大致可分為承水器、注水器、盛水器和挹水器四種,包括盤、匜、盂、鑒、缶(fou)、瓿(bu)等。

(1)盤:承水器。商周時宴饗用。宴前飯後要行沃盥之禮《禮記•內則》載:「進盥,少者奉盤,長者奉水、請沃盥,

盥卒,授巾。」此外,盤還可用來裝冰。商代晚期逐漸開始流行,戰國以後,沃盥之禮漸廢,盤也被洗代替。

(2)匜:盥手注水之器。出現於西周中期後段,流行於西周晚期和春秋時期。

(3)鑒:《說文》:「鑒,大盆也。」用作盛水,並可沐浴。在銅鏡尚未盛行時,

古人也用鑒盛水照容貌。

四、樂器。包括鐃、鍾、鉦、鼓等。

(1)鐃:

我國最早使用的青銅打擊樂器之一,流行於商代晚期,周初沿用。鐃形似鈴而較大,身體短寬,

口部呈凹弧形。《周禮•地官》「以金鐃止鼓」。即退軍時用以指示停止擊鼓的。也用於祭祀和宴樂。

(2)鍾:祭祀或宴饗時用的青銅打擊樂器。鍾的形式是從鐃演化而來。

(3)鉦:古代行軍所用樂器。形體似鐃,比鐃高大厚重,俗稱大鐃

五、兵器。包括戈、矛、戟、鏃等。

(1)戈:商周時期兵器中最常見的一種。古稱勾兵。由戈頭、柲、帽和末的鐏構成。商和西周

帽大多為木質。

(2)矛:用於沖刺的兵器。

(3)戟:戈與矛的合體。兼有勾、刺兩種作用。

(4)矢鏃:遠射兵器。

六、雜器。包括生活用具、車馬器、貨幣、璽印等。

(1)鏡:古代照面的用具,一般呈圓形,正面光潔,背面有紐可穿系。

齊家文化:

殷墟:素背,鏡面較小春秋:數量不多

戰國中期:盛行期,數量大增,製作精巧美觀,背面圖案多幾何紋和動物紋,無銘文

漢:西漢至東漢早期,銅鏡逐漸變厚重,背面多鑄吉祥語。王莽時出現紀年銘銅鏡。西漢時「透光鏡」

隋唐:銅鏡的再盛時期。種類繁多,葵花鏡、菱花鏡、人物故事鏡、狩獵騎射、海獸葡萄鏡等

宋:仍流行菱花鏡元以後鑄鏡技術逐漸衰退

(2)帶鉤:束腰皮帶一端的掛鉤,古稱鮮卑師比頭,初為北方草原民族使用,春秋戰國時期傳入中原,一直沿用到漢代。基本形制為下端有釘柱釘於皮帶的一頭,上端曲首作鉤,用以鉤掛皮帶的另一頭,中間有鉤體,側視呈S形。

(3)薰爐:漢晉時期薰香用具,也稱博山爐。

(4)貨幣: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鑄幣主要有布幣、刀幣、貝錢和圜錢。

布幣—仿照青銅農具鏟的形狀鑄成,原始空首布出現在西周時期,大量鑄造在春秋時期,式樣與銅鏟相同。戰國時期布幣改制,銎部扁平成一體。

刀幣—仿照刀鑄造的,齊大刀,燕小刀(明刀)

貝幣--,俗稱「鬼臉錢」或「蟻鼻錢」,流行於戰國時期的楚國。

圜錢—仿照圓形玉璧。

(5)符及璽印

符—傳達命令或調遣兵員的憑證,一符分為左右兩半,分存兩方,使用時兩半相合,稱為「符合」,表示命令驗證可信。

因狀若伏虎而又名虎符。盛行於戰國、秦、漢。

璽印—官私書信往來和相互交往的憑證。

H. 向日葵向什麼方向為什麼

成長期的向日葵跟隨太陽轉,但盛開之後就固定朝向東方。

這是因為只有這樣做才能滿足它生長的需要。在向日葵花盤背面的莖中,含有植物生長素,它是一種激素,植物體內一般都含有激素,它可以讓植物的細胞分裂得更多,長得更快,從而使植物體內的細胞越來越多。

盛開之後因為向日葵的花粉特別怕高溫,我們知道一天當中正午的陽光最強,溫度最高,所以它的花盤朝著東方,可以避免正午陽光的直射。

(8)青銅梅花釘擴展閱讀:

向日葵的種植:

向日葵不能連作,也不適合在那種低窪易澇的地塊種植,對前茬的選擇就不嚴格,除了甜菜和深根系牧草之外。

其它的作物都可以是向日葵的前茬,向日葵的適應能力很強,很適合土層深厚的,腐殖質含量高的,ph值的話大概在6-8的砂土壤種植最好。

選擇品種的話最好是選擇產量高,質量好,商品性好,耐病性強,發芽率高的優質品種,進行種子處理可以充分發揮。

向日葵需要的肥會比較多,一般形成了一百千克的子實就要從土壤裡面吸取氮6千克,磷26千克,鉀86千克,播種之前也要施足底肥,做到有機和無機的結合。

每公頃還需要有機肥30-40立方米,施足底肥是高產穩產的生長基礎。

I. 向日葵的起源

傳說故事 傳說一
關於向日葵,曾有一個凄美的希臘神話傳說。克呂提厄(Clytie)是一位海洋女神。她曾是太陽神赫利俄斯(Helius)的情人,但後來赫利俄斯又愛上波斯(Persia)公主琉科托厄(Leucothoe)。妒火中燒的克呂提厄向波斯王俄耳卡摩斯(Orchamus)告發了琉科托厄與赫利俄斯的關系。俄耳卡摩斯下令將不貞的女兒活埋。赫利俄斯得知此事後,徹底斷絕了與克呂提厄的來往。痴情的克呂提厄一連數天不吃不喝,凝望著赫利俄斯駕駛太陽車東升西落,日漸憔悴,最終化為一株向陽花(向日葵)。
傳說二
向日葵——俄羅斯國花。前蘇聯人民熱愛向日葵,並將它定為國花。現在俄羅斯把國花仍定為向日葵「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向日葵,嚮往光明之花,合人帶來美好希望之花,它全身是寶,把自己無私地奉獻給人類。關於向日葵,歷史上有一美妙傳說。古代有一位農夫女兒名叫明姑,她憨厚老實,長得俊俏,卻被後娘「女霸王」視為眼中釘,受到百般凌辱虐待。一次,因一件小事,頂撞了後娘一句,惹怒了後娘,使用皮鞭抽打她,可一下失手打到了前來勸解的親生女兒身上,這時後娘又氣又恨,夜裡趁明姑熟睡之際挖掉了她的眼睛。明姑疼痛難忍,破門出逃,不久死去,死後在她墳上開著一盤鮮麗的黃花,終日面向陽光,它就是向日葵。表示明姑嚮往光明,厭惡黑暗之意,這傳說激勵人們痛恨暴、黑暗,追求光明。這向日葵便繁衍至今。
傳說三
關於向日葵,曾有一個凄美的傳說。 克麗泰是一位水澤仙女。一天,她在樹林里遇見了正在狩獵的太陽神阿波羅,她深深為這位俊美的神所著迷,瘋狂地愛上了他。可是,阿波羅連正眼也不瞧她一下就走了。克麗泰熱切地盼望有一天阿波羅能對她說說話,但她卻再也沒有遇見過他。於是她只能每天注視著天空,看著阿波羅駕著金碧輝煌的日車劃過天空。她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阿波羅的行程,直到他下山。每天每天,她就這樣呆坐著,頭發散亂,面容憔悴。一到日出,她便望向太陽。後來,眾神憐憫她,把她變成一大朵金黃色的向日葵。她的臉兒變成了花盤,永遠向著太陽,每日追隨他,向他訴說她永遠不變的戀情。 簡述
1年生草本,高1~3米。莖直立,粗壯,圓形多稜角,被白色粗硬毛。葉通常互生,心狀卵形或卵圓形,先端銳突或漸尖,有基出3脈,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粗糙,被毛,有長柄。頭狀花序,極大,直徑10~30厘米,單生於莖頂或枝端,常下傾。總苞片多層,葉質,覆瓦狀排列,被長硬毛,夏季開花,花序邊緣生黃色的舌狀花,不結實。花序中部為兩性的管狀花,棕色或紫色,結實。瘦果,倒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稍扁壓,果皮木質化,灰色或黑色,俗稱葵花子。性喜溫暖,耐旱。原產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向日葵的植株由根、莖、葉、花、果實五部分組成。
(一) 根 向日葵的根由主根、側根和須根組成。主根入土較深,一般為100~200厘米;側根從主根上生出,水平方向生長;側根上長有許多的須根。側根和須根上著生根毛。向日葵根系發達,在土壤中分布廣而深,其中60%左右的根系分布在0~40厘米土層中。 向日葵根的生長速度一直比莖快,花盤形成前後根生長最快,到種子開始成熟時,根不再生長,以後便逐漸枯萎。此外,在適宜條件下可長出大量的水根(似玉米的氣生根)。
(二) 莖 莖稈圓形直立,表面粗糙並被有剛毛。莖由皮層、木質部和海綿狀的髓組成。生育後期,莖稈木質化,而莖內的髓部則形成空心。向日葵的胚莖有綠色、淡紫、深紫等,是苗期識別品種的重要標志。 莖的高度,不同類型的品種差異較大,同一品種,株高受播期及栽培條件的影響,差異也很大。莖的生長速度以現蕾到開花最快,此時生長的高度約占總高度的55%,以後生長速 度減慢,僅佔5%左右。 向日葵的分枝性,一種是由遺傳性決定的後一種是環境條件引起的。
(三) 葉 向日葵的葉分為子葉和真葉。子葉一對。真葉在莖下部 1~3節常為對生,以上則為互生。真葉比較大,葉面和葉柄上著生短而硬的剛毛,並覆有一層蠟質層。 葉片數目因品種不同而異,早熟種一般為25~32片,晚熟種了33~40片。莖下部葉片在開花前製造養分,主要供給根部生長,到開花時其功能基本結束。中上部葉片製造的養分主要供給花盤促使種子形成。
(四) 花 向日葵為頭狀花序,著生在莖的頂端,俗稱花盤。其形狀有凸起、平展和凹下三種類型。 花盤上有兩種花,即舌狀花和管狀花。舌狀花1~3層,著生在花盤的四周邊緣,為無性花。它的顏色和大小因品種而異,有橙黃、淡黃和紫紅色,具有引誘昆蟲前來采蜜授粉的作用。管狀花,位於舌狀花內側,為兩性花。花冠的顏色有黃、褐、暗紫色等。
(五) 果實 果實為瘦果,習慣稱為種子。果實包括果皮、種皮、子葉和胚四部分。食用型種子較長,果皮黑白條紋佔多數,果皮厚,約占種子重量的40%以上,千粒重100~200克。油用型種子較短小,果皮多為黑色,皮薄,約為種子重量的20%~30%,干 粒重40~110克。
向日葵約在明朝時引入中國,如今所知最早記載向日葵的文獻為明朝人王象晉所著《群芳譜》(1621),該書中尚無「向日葵」一名,只在「花譜三*菊」中附「丈菊」,原文如下:「丈菊-名本番菊-名迎陽花,莖長丈余,稈堅粗如竹,葉類麻,多直生,雖有分枝,只生一花大如盤盂,單瓣色黃心皆作窠如蜂房狀,至秋漸紫黑而堅,取其子中之甚易生,花有毒能墮胎」。「向日」之名,見於文震亨《長物志》(約1635年左右)。1820年謝方在《花木小志》中言向日葵處處有之,既可觀賞,又可食用。說明向日葵在中國廣為種植。
4. 形態特徵
向日葵四季皆可,主要以夏、冬兩季為主。花期可達兩周以上。向日葵除了外型酷似太陽以外,她的花朵明亮大方,適合觀賞擺飾,她的種子更具經濟價值,不但可作成受人喜愛的葵瓜子,更可榨出低膽固醇的高級食用葵花油。向日葵的品種可分為「一般觀賞用」品種或「食用」品種,一般觀賞用品種特徵為植株較矮小,通常不超過半公尺,因此適合栽種於盆栽中;食用品種則植株較為高大,種於一般露天苗圃土壤中,可長至2公尺以上。向日葵生長相當迅速,通常種植約兩個月即可開花,其花型有單瓣、重瓣或單花、多花之分,花期相當長久可達兩周以上。
5. 花卉品種
向日葵有著獨特的美國風情,正是這樣。野生的向日葵可能來自於大草原地區而它的形象和美國的早期歷史互相交織在一起。美洲印第安人把向日葵磨成麵粉作為一種食物來源。現在有一系列新的無花粉品種,這樣消除了花粉脫落的問題。在加利福尼亞,最廣泛種植的品種是「陽光明亮」,它有著金黃色的花朵,褐黃色的芯和硬實的桿。其它無花粉品種包括:
向日葵不同品種
「月光明亮」檸檬黃的花瓣和黑褐色的芯;
「陽光光束」金黃色的花,綠色的芯;
「充滿陽光的檸檬」亮黃色的花,黑色的芯;
「充滿陽光的橙子」金黃色的花,黑色的芯。
我們都認識的向日葵有一個敞開的花面,其直徑平均有5至6英寸,而芯就佔去了整個花的60%。現在有幾種新的品種背離了這個標准。「Sonja」有著中等大小,4英寸的金橙色花,帶著黑色的芯。它適合在小一點的花束中作為向日葵的點綴。
「玩具熊」是另一種新奇的品種。它是一種矮小的品種,有著豐富的橙色花瓣,使得它有一種有些模糊的外表。
黃色是向日葵的主導色,但新的一些品種增添了濃紅色和褐黃色。
「Floristan」是一種雙色的品種,有著青銅色和紅色的花朵,黃色的花尖和黑色的芯。「Prado Red」有著黑色的芯,周圍包圍著的是略帶紅的褐黃色花朵,直徑約4英寸。其它帶有這種豐富的、秋季的顏色有「秋季美」和「落日的余輝」。
繁栽要點〗
以種子方式繁衍後代,播種時以泥炭土為宜。向日葵對光線要求度較高,對溫度則忍受范圍大,適合溫度攝氏15~30度,但仍以夏季生長較為迅速。由於光線需求度高,新陳代謝快,因此水份需求度高,宜經常灌溉澆水,保持土壤之潮濕,夏天可每天澆水。以有機肥拌入培養土中為最佳之方式;除此之外亦可視植株狀況追加化學肥料。
1年生草本,高1~3米。莖直立,粗壯,圓形多稜角,被白色粗硬毛。葉通常互生,心狀卵形或卵圓形,先端銳突或漸尖,有基出3脈,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粗糙,被毛,有長柄。頭狀花序,極大,直徑10~30厘米,單生於莖頂或枝端,常下傾。總苞片多層,葉質,覆瓦狀排列,被長硬毛,夏季開花,花序邊緣生黃色的舌狀花,不結實。花序中部為兩性的管狀花,棕色或紫色,結實。瘦果,倒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稍扁壓,果皮木質化,灰色或黑色,俗稱葵花子。性喜溫暖,耐旱。
向日葵的播種時間:3~4月
播種的適宜溫度:18~25℃
出芽時間:5~7天
播種方法:點播,覆土約1CM 播後50~80天左右花 因品種不同各項略有差異
向日葵花語的含義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的向日葵是俄羅斯的國花。這嚮往光明之花,給人帶來美好的希望。傳說古代有一位農夫的女兒名叫明姑,被後娘百般凌辱虐待。一次惹怒了後娘,夜裡熟睡之際被後娘挖掉了眼睛。明姑破門出逃,不久死去,死後墳上開著一盤鮮麗的黃花,終日面向陽光,它就是向日葵。向日葵表示明姑嚮往光明,厭惡黑暗之意,這傳說激勵人們痛恨暴力、黑暗,追求光明。
sunflower 向日葵——朝陽花
向日葵又叫朝陽花,因其花常朝著太陽而得名。英語稱之為sunflower卻不是因為它的這一特性,而是因為它的黃花開似太陽的緣故,雖然sunflower也多少帶著「向日」的含義。sunflower一詞是16世紀~17世紀從拉丁語flos solis借譯過來的。向日葵的法語和義大利語名稱tournesol,girasol同漢語名稱一樣,也是基於「向日」這一特性來命名的。美國堪薩斯州因盛產向日葵有Sunflower State的別稱。
(1) 生日花:向日葵(Sunflower)花語:太陽(The Sun)向日葵具有向光性,人們稱它為「太陽花」,隨太陽回繞的花。在古代的印加帝國,它是太陽神的象徵。因此向日葵的花語就是-太陽。受到這種花祝福而誕生的人,具有一顆如太陽般明朗、快樂的心。他是許多人傾慕、仰賴的對象,也因此他始終無法安定下來,並認真的接受一份感情,具有晚婚的傾向。
(2) 生日花:野生向日葵(Perennial Sunflower)花語:投緣(Affinity)野生向日葵的用途很廣:種子可以做成點心、還可以提煉食用油、葉片是家畜喜愛的飼料、花可以做成染料等。它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可是息息相關的,是一種和人類相當投緣的植物。因此,它的花語是-投緣。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是理想的情人,更是最佳的終生伴侶。為了讓你的他(她)早日出現,請主動積極一點。
(3) 光輝、高傲、忠誠、愛慕
(4) 向日葵的花語是勇敢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
(5) 向日葵花語:愛慕、光輝、忠誠 ,也有假高利貸的意思
(6) 向日葵的花語是——沉默的愛。向日葵又叫望日蓮,一個很美的名字。俄羅斯國花——向日葵前蘇聯人民熱愛向日葵,並將它定為國花。現在俄羅斯把國花仍定為向日葵「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向日葵,嚮往光明之花,合人帶來美好希望之花,它全身是寶,把自己無私地奉獻給人類。關於向日葵,歷史上有一美妙傳說。古代有一位農夫女兒名叫明姑,她憨厚老實,長得俊俏,卻被後娘「女霸王」視為眼中釘,受到百般凌辱虐待。一次,因一件小事,頂撞了後娘一句,惹怒了後娘,使用皮鞭抽打她,可一下失手打到了前來勸解的親生女兒身上,這時後娘又氣又恨,夜裡趁明姑娘熟睡之際挖掉了她的眼睛。明姑疼痛難忍,破門出逃,不久死去,死後在她墳上開著一盤鮮麗的黃花,終日面向陽光,它就是向日葵。表示明姑嚮往光明,厭惡黑暗之意,這傳說激勵人們痛恨暴、黑暗,追求光明。這向日葵便繁何至今。

熱點內容
秀在七夕 發布:2025-08-17 23:20:04 瀏覽:350
辦公室魚缸兩側放什麼綠植 發布:2025-08-17 23:14:24 瀏覽:197
牡丹畫家郭 發布:2025-08-17 23:13:15 瀏覽:196
喜陰的盆栽植物 發布:2025-08-17 23:09:31 瀏覽:237
昌吉盆栽花 發布:2025-08-17 23:09:31 瀏覽:922
羅志祥七夕 發布:2025-08-17 23:02:12 瀏覽:408
孕婦能喝玫瑰花嗎 發布:2025-08-17 22:57:44 瀏覽:233
電影大荷花 發布:2025-08-17 22:57:42 瀏覽:413
茂林玫瑰精油 發布:2025-08-17 22:48:19 瀏覽:283
婚禮綠植擺放涉及 發布:2025-08-17 22:19:36 瀏覽: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