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隔簾梅花嗅

隔簾梅花嗅

發布時間: 2022-01-09 16:23:57

『壹』 隔簾誤作梅花嗅,那識香從詠雪來什麼意思

這句出之《憐香伴》又名《美人香》,故事就是從范夫人崔箋雲到佛堂進香,忽聞風中傳來女子奇香開始。箋雲循香覓見寄住庵中的少女曹語花,兩人一見如故,詩文賡和。
那箋雲作詩曰:
溯溫疑自焙衣籠,似冷還疑水殿風.一縷近從何許發?絛環寬處帶圍中.
語花和詩曰:
粉麝脂香未足猜,芬芳都讓謝家才。隔簾誤作梅花嗅,那識香從詠雪來。
和詩之後二女竟不忍分別——
【前腔】(旦、小旦合)誰稱可意兒,嘆知稀!今朝棋手才逢對.怎能勾生同地、嫁並歸,吟聯席。韋弦縞薴交相惠,將身醉殺醇醪味。
憐香伴
隔簾誤作梅花嗅,那識香從詠雪來。
有關女人與女人之間離別的古詩。誰稱可意兒,嘆知稀!今朝棋手才逢對。怎能勾生同地、嫁並歸,吟聯席。韋弦縞薴交相惠,將身醉殺醇醪味。這句也是越劇的唱腔。供參考。

『貳』 那裡有李漁《憐香伴》原文古文的

李漁41歲第一部傳奇《憐香伴》撰成。
又名《美人香》。清代戲曲家李漁的傳奇集《笠翁十種曲》其中一篇,講述了崔箋雲與曹語花兩名女子以詩文相會,互生傾慕,兩人想方設法爭取長相廝守的故事。這個故事的題材是男權社會下女子之間的戀情,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社會男性對於女同性戀是持贊賞態度的(這也是男權社會的一種體現)。
你說的是不是這個 :http://hi..com/qingyuehuaying/blog/item/65b1a7ef183c3314fdfa3cc5.html

『叄』 誰有李漁的《憐香伴》的全文

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這個,只有在線看的http://hi..com/qingyuehuaying/blog/item/65b1a7ef183c3314fdfa3cc5.html

《憐香伴》又名《美人香》,故事就是從范夫人崔箋雲到佛堂進香,忽聞風中傳來女子奇香開始。箋雲循香覓見寄住庵中的少女曹語花,兩人一見如故,詩文賡和。
那箋雲作詩曰:
溯溫疑自焙衣籠,似冷還疑水殿風。一縷近從何許發?絛環寬處帶圍中。
語花和詩曰:
粉麝脂香未足猜,芬芳都讓謝家才。隔簾誤作梅花嗅,那識香從詠雪來。
和詩之後二女竟不忍分別——
【前腔】(旦、小旦合)誰稱可意兒,嘆知稀!今朝棋手才逢對。怎能勾生同地、嫁並歸,吟聯席。韋弦縞薴交相惠,將身醉殺醇醪味。
於是決定同事一夫,曹語花甘為范家側室。箋雲回去告之丈夫,范生先是推辭,後來見妻子意思堅決,也就樂得順水推舟好享齊人之福,於是請箋雲之表兄前去曹家做媒。為怕曹父不肯讓女兒做妾,假說箋雲因自慚無出,甘願退居次室,讓曹女做正夫人。誰知同窗探知,心生嫉妒而破壞,事先向曹父泄露了他們的密謀,並加油添醋說范生想騙娶書香門第之女為妾。曹父大怒,非但拒絕說媒,且進言任職學正的朋友,以無行為名革落了范生的頭巾,隨後攜女上京。後夫婦返鄉,改名換姓重新應舉,上京後得知曹父已為顯宦,更悲嘆此生與曹女無緣。箋雲卻不甘失敗,又兼曹語花為膩友思念成病,告之父親,說當初與范大娘詩文唱和,引為至交,現在分隔兩地,閨中寂寞而得病。曹父釋然,認為女兒只是因為缺少閨友,只要自己收幾個女徒弟來跟她談詩論文就會好了,因此貼出招生榜。箋雲借機報考,自稱貧家未嫁之女,來與語花做伴。果然兩女一見,語花之病不葯而愈,曹父更覺得自己方法不錯,更因喜愛箋雲的緣故而收她做了義女。那邊范生已改名中舉,正好在曹父門下,曹父雖然當初拒婚,卻其實只聞其名而並沒有見過求婚之人,這時范生已改姓名為石某,曹父不知,賞識這個門生的才華,便將女兒許配。語花先過門,次日箋雲又假稱自己是石生的原聘妻子,定要與妹妹同嫁,曹父一向古板拘謹,認為人倫攸關,不嫁不行,於是又隆重給箋雲發嫁。婚畢兩女才向曹父說明一向的欺騙情事,老人只好一笑接受。(此段簡介有一部分引自youbei姐姐的文章,勿怪:))
這個故事裡其實幾乎沒有男女之情,曹語花一心要嫁范生為妾,卻一直連范生是何等人物也沒見過,她所心心念念的,只是范大娘崔箋雲其人。而箋雲想娶語花過來,也不見得有多少是為丈夫著想,相反在丈夫吃了大虧,不敢再生心招惹曹老者之後,她仍不肯死心,冒著丈夫再度身敗名裂之險也要打入曹家內部,進曹家一去不返,讓范生不禁擔心起別要妾未娶到,先折了老婆一名。
二女感情之深,叫今人難以想像。第十齣《盟謔》中有她們拜堂的一幕——
箋雲道:「(我們)要與尋常的結盟不同,尋常結盟只結得今生,我們要把來世都結在裡面。」語花道:「來世為同胞姊妹何如?」箋雲道:「不好,難道我們兩個來世都作女子不成?」語花道:「今生為姊妹,來世為兄弟如何?」箋雲依舊不依:「我和你來生做了夫妻罷!」情深如此,令人難解、咋舌。有意思的是,崔、曹二女的丫鬟還慫恿她們拜堂。她們找來崔相公的衣裳,崔做男,曹做女,在菩薩面前許了願。語花痴痴道:「我今日既與你拜了堂,若後來再與別人拜堂,雖於大節無傷,行跡上卻去不得了。況我們交情至此,怎生拆得開?」
二女如膠似漆,深有蕾絲邊之嫌。而從書上看,連頑固不化的曹父都以為,女兒家互相傾慕,事屬尋常。也許在古人看來,女同性戀是正常不過的。一個妻妾成群的家庭,男人管不過大群女人,由她們互相愛戀,倒比爭風吃醋要好得多吧。於是他們對這樣的情況亦給予極大的寬容。黃麗貞的《李漁研究》(1974):
從來戲曲寫才子佳人的姻緣遇合,都是男愛女憐,笠翁《憐香伴》傳奇,一反前人窠臼,以二美相憐為線索,一切刻骨相思,為求相聚的苦心綢繆,都從箋雲和語花身上發生。他憑空結撰出這些一反常情的情節,除了新人耳目之外,笠翁亦寓其「不妒」的微旨。
張曉軍《李漁創作論稿》(1997)更表明:
《憐香伴》說白了也就是同性戀,題材不可謂不奇,相交的方式亦不可謂不巧。
台灣師大單文惠的碩論《〈笠翁十種曲〉研究》(1998),於《憐香伴》一節對同性戀問題有較深入的討論。文中寫道:《憐香伴》傳奇的故事,是笠翁劇作中,題材最特殊的,情節不由男女之情入手,跳脫窠臼,不局限於傳統才子佳人的戀愛模式,而由兩位佳人之間彼此惺惺相惜的情感入手。

許劍橋先生在一篇論文里寫道——
語花在對箋雲之夫毫不知情、甚至沒見過面的狀況下,應允同嫁一夫來達成彼此所追求的聚首,這對女性來說是相當有風險的,所謂「女怕嫁錯郎」,提醒的無非是婚姻中男性這個「主體」往往決定另一半(女性)的幸福。而語花對她決意再嫁(名義上已嫁給箋雲,所以是再嫁)的另一半、也就是箋雲之夫毫不在意,暗喻了她把「同嫁一夫」當成是未來和箋雲長久相依計劃的途徑;而箋雲也在未告知丈夫的情形下決定另一名女子嫁給丈夫,其實也只是將丈夫視為計劃中女女長久相愛的工具。女女不僅在女兒圈中完婚,也計劃著這份情感如何置於父權體系,以達成「宵同夢,曉同妝,鏡里花容並蒂芳。深閨步步相隨唱,也是夫妻樣」這般完整和長久的同性夫妻之道。
這一段已解釋得十分明白。
許先生的論文里還有兩段,枕書一並引來——
《憐香伴》中的箋雲和語花,則違逆正統規范,以自己為主體,踏上女同性愛之路。首先,原本帶有父權觀點而貼著「男人禁止進入」的閨房,卻是渾然天成的女歡女愛後花園,得以賞心樂事、賦詩相伴、甚至許諾海誓山盟,這都在男人的「無知」中被默許。而為了保有關系的永久性,其辦法,就是和原本要與之抵抗的父權異性戀改以連結合作方式,讓女女間插入男性,組成一夫多妻的「女男女」家庭,但其實內藏了一種寄生式的權力,女同性愛依附在陽物異性戀下,以不驚擾寄主、甚至是讓其愉悅(能多得一位美嬌娘)的方式,吸取寄主的資源,甚至架空他在家庭的權力,完成女女情愛的實踐。
箋雲和語花的姊妹之路,鋪設於層層遮掩的閨房;而有更多的女女路徑,埋沒於荒煙蔓草;或者鋪路到一半即被攔腰阻斷;或者仍在施工中。今之春風蝴蝶女子,已然拆解諸多男女防線,也已無須「寄生」而擁有經濟能力,是否開出更多條的康莊大道?在異性戀仍控管絕大部份的性別土地,箋雲和語花只是地圖上稀有旁門左道,因而女同性愛仍是無止盡須進行的路程,如此,才能編織出四處鶯鶯燕燕、滿眼奼紫嫣紅的姊妹網路。

對於同性戀,我並沒有衛道士般的緊張與鄙視。不知為何,我總能夠以平靜的態度對待。尤其是女性的同性戀,在我看來,甚至有某種悲劇意味的凄傷。
《憐香伴》被說成是「開中國同性戀描寫之先河」。而在王世貞的《艷異編》里已有記載,漢武帝的皇後阿嬌寵衰後,女巫楚服自言有術能讓皇帝回心,需晝夜祭祀,合葯服之。「巫著男子衣冠幘帶,素與皇後寢居,相愛若夫婦。」事發,楚服伏辜,皇後廢處長門宮。當然,這說法的出處值得推敲,可信度自然亦打了折扣。
而想想,到底是凄涼的。古詩里說,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春日遲,日遲獨坐天難暮;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鴛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記年,唯向深宮望明月,東西四五百回圓。
這樣的百無聊賴,這樣的愁緒漫漶。

《憐香伴》文末一段到底還是叫枕書難以接受的:「洞房幽敞,鴛鴦錦褥芙蓉被,水波紋簟銷金帳。左玉軟,右香溫,中情暢。」
李漁生於晚明萬曆年間,明亡過隱居不仕,局勢穩定後賣文為生。只能靠在名流高官處打抽豐得來的錢維持生活。但他生活卻非常奢華講究,廣置姬妾與房產,並且「所至攜紅牙一部,盡選秦女吳娃,未免放誕風流」,「人皆以俳優目之」。
這樣的李漁,這樣的難以讀懂的李漁。

文後記:夜來疾雨,極目處煙靄迷離,霧氣濃重。遠方山岱綿延,公路延伸至天邊。路燈光出奇溫柔,站在陽台上,空氣潔凈,叫人心神皆靜。
這樣的好時光,不讀書,多麼辜負。

『肆』 松竹梅歲寒三友,桃李杏春風一家。相關的詩句

陶行知
萬松嶺上松,鼓盪天風,
震動昆侖第一峰。
千軍萬馬波濤怒;海出山中。
竹綠梅花紅,轉戰西東,
爭取最後五分鍾,百草千花休閑笑,
且待三冬。
卜運算元 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墨梅圖題詩
(元)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墨竹圖題詩
(清)鄭燮
衙齋卧聽蕭蕭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
一枝一葉總關情。
蒼松怪石圖題詩
(清)李方膺
君不見,歲之寒,
何處求芳草。
又不見,松之喬,
青青復矯矯。
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
直干壯山嶽。秀色無等倫。
飽歷與冰霜,千年方未已。
擁護天闕高且堅,
迥干春風碧雲里。
青松翠柏迎春至
白雪紅梅送福來
江山萬里如畫 神州四時皆春
冬去山明水秀 春來鳥語花香
詠梅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來。
松柏風度
梅竹情操

格超梅以上
品在竹之間
竹開霜啟翠
梅動雪前春
吾愛松柏梅蘭友
任爾東西南北風
品若梅花香在骨
人如秋水玉為神
虛心竹有低頭葉
傲骨梅無仰面花
學翠竹到老虛心留勁節
敬蒼松久經風雨不知寒


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晉太康·左思)
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唐·白居易)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陳毅)
苔滑非關雨,松鳴不假風。(唐·寒山子)
松門風自掃,瀑布雪難消。(唐·皇甫曾)
蒼蒼松檜陰,曉日露西嶺。(唐·許渾)
松間石上定僧寒,夜半猶溪水聲急。(唐·陸龜蒙)
穿松渡雙澗,宮殿五峰圍。(宋·夏竦)
松風吹茵露,翠濕香裊裊。(宋·蘇軾)
兩廊諸岳色,九里亂松聲。(宋·洪適)
應有山神長守護。松風時為掃埃塵。(宋·史太章)
微吟海月生岩桂,長笑無風起澗松。(宋·何孫)



好竹連山覺筍香 (宋·蘇軾)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宋·歐陽修)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唐·李白)
詩思禪心共竹閑,任他流水向人間 (唐·李嘉佑)
修竹萬竿松影亂,山風吹作滿窗雲 (元·薩都拉)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唐·孟浩然)
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唐·杜甫)
爆竹聲中一歲除 (宋·王安石)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唐·杜甫)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宋·蘇東坡)
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宋·周邦彥)
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唐·李涉)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宋·蘇軾)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唐·黃櫱禪師)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宋·某尼悟道詩)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唐·李白)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五代·李煜)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宋·盧梅坡)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趙師秀·宋)
何方化作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宋·陸游)
溪回谷轉愁無路,忽有梅花一兩枝 (宋·楊萬里)
數點梅花天地心 (宋/元·翁森)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宋·賀鑄)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宋·盧梅坡

『伍』 求清李漁《憐香伴》全文

《憐香伴》又名《美人香》,故事就是從范夫人崔箋雲到佛堂進香,忽聞風中傳來女子奇香開始。箋雲循香覓見寄住庵中的少女曹語花,兩人一見如故,詩文賡和。
那箋雲作詩曰:
溯溫疑自焙衣籠,似冷還疑水殿風。一縷近從何許發?絛環寬處帶圍中。
語花和詩曰:
粉麝脂香未足猜,芬芳都讓謝家才。隔簾誤作梅花嗅,那識香從詠雪來。
和詩之後二女竟不忍分別——
【前腔】(旦、小旦合)誰稱可意兒,嘆知稀!今朝棋手才逢對。怎能勾生同地、嫁並歸,吟聯席。韋弦縞薴交相惠,將身醉殺醇醪味。
於是決定同事一夫,曹語花甘為范家側室。箋雲回去告之丈夫,范生先是推辭,後來見妻子意思堅決,也就樂得順水推舟好享齊人之福,於是請箋雲之表兄前去曹家做媒。為怕曹父不肯讓女兒做妾,假說箋雲因自慚無出,甘願退居次室,讓曹女做正夫人。誰知同窗探知,心生嫉妒而破壞,事先向曹父泄露了他們的密謀,並加油添醋說范生想騙娶書香門第之女為妾。曹父大怒,非但拒絕說媒,且進言任職學正的朋友,以無行為名革落了范生的頭巾,隨後攜女上京。後夫婦返鄉,改名換姓重新應舉,上京後得知曹父已為顯宦,更悲嘆此生與曹女無緣。箋雲卻不甘失敗,又兼曹語花為膩友思念成病,告之父親,說當初與范大娘詩文唱和,引為至交,現在分隔兩地,閨中寂寞而得病。曹父釋然,認為女兒只是因為缺少閨友,只要自己收幾個女徒弟來跟她談詩論文就會好了,因此貼出招生榜。箋雲借機報考,自稱貧家未嫁之女,來與語花做伴。果然兩女一見,語花之病不葯而愈,曹父更覺得自己方法不錯,更因喜愛箋雲的緣故而收她做了義女。那邊范生已改名中舉,正好在曹父門下,曹父雖然當初拒婚,卻其實只聞其名而並沒有見過求婚之人,這時范生已改姓名為石某,曹父不知,賞識這個門生的才華,便將女兒許配。語花先過門,次日箋雲又假稱自己是石生的原聘妻子,定要與妹妹同嫁,曹父一向古板拘謹,認為人倫攸關,不嫁不行,於是又隆重給箋雲發嫁。婚畢兩女才向曹父說明一向的欺騙情事,老人只好一笑接受。(此段簡介有一部分引自youbei姐姐的文章,勿怪:))
這個故事裡其實幾乎沒有男女之情,曹語花一心要嫁范生為妾,卻一直連范生是何等人物也沒見過,她所心心念念的,只是范大娘崔箋雲其人。而箋雲想娶語花過來,也不見得有多少是為丈夫著想,相反在丈夫吃了大虧,不敢再生心招惹曹老者之後,她仍不肯死心,冒著丈夫再度身敗名裂之險也要打入曹家內部,進曹家一去不返,讓范生不禁擔心起別要妾未娶到,先折了老婆一名。
二女感情之深,叫今人難以想像。第十齣《盟謔》中有她們拜堂的一幕——
箋雲道:「(我們)要與尋常的結盟不同,尋常結盟只結得今生,我們要把來世都結在裡面。」語花道:「來世為同胞姊妹何如?」箋雲道:「不好,難道我們兩個來世都作女子不成?」語花道:「今生為姊妹,來世為兄弟如何?」箋雲依舊不依:「我和你來生做了夫妻罷!」情深如此,令人難解、咋舌。有意思的是,崔、曹二女的丫鬟還慫恿她們拜堂。她們找來崔相公的衣裳,崔做男,曹做女,在菩薩面前許了願。語花痴痴道:「我今日既與你拜了堂,若後來再與別人拜堂,雖於大節無傷,行跡上卻去不得了。況我們交情至此,怎生拆得開?」
二女如膠似漆,深有蕾絲邊之嫌。而從書上看,連頑固不化的曹父都以為,女兒家互相傾慕,事屬尋常。也許在古人看來,女同性戀是正常不過的。一個妻妾成群的家庭,男人管不過大群女人,由她們互相愛戀,倒比爭風吃醋要好得多吧。於是他們對這樣的情況亦給予極大的寬容。黃麗貞的《李漁研究》(1974):
從來戲曲寫才子佳人的姻緣遇合,都是男愛女憐,笠翁《憐香伴》傳奇,一反前人窠臼,以二美相憐為線索,一切刻骨相思,為求相聚的苦心綢繆,都從箋雲和語花身上發生。他憑空結撰出這些一反常情的情節,除了新人耳目之外,笠翁亦寓其「不妒」的微旨。
張曉軍《李漁創作論稿》(1997)更表明:
《憐香伴》說白了也就是同性戀,題材不可謂不奇,相交的方式亦不可謂不巧。
台灣師大單文惠的碩論《〈笠翁十種曲〉研究》(1998),於《憐香伴》一節對同性戀問題有較深入的討論。文中寫道:《憐香伴》傳奇的故事,是笠翁劇作中,題材最特殊的,情節不由男女之情入手,跳脫窠臼,不局限於傳統才子佳人的戀愛模式,而由兩位佳人之間彼此惺惺相惜的情感入手。

許劍橋先生在一篇論文里寫道——
語花在對箋雲之夫毫不知情、甚至沒見過面的狀況下,應允同嫁一夫來達成彼此所追求的聚首,這對女性來說是相當有風險的,所謂「女怕嫁錯郎」,提醒的無非是婚姻中男性這個「主體」往往決定另一半(女性)的幸福。而語花對她決意再嫁(名義上已嫁給箋雲,所以是再嫁)的另一半、也就是箋雲之夫毫不在意,暗喻了她把「同嫁一夫」當成是未來和箋雲長久相依計劃的途徑;而箋雲也在未告知丈夫的情形下決定另一名女子嫁給丈夫,其實也只是將丈夫視為計劃中女女長久相愛的工具。女女不僅在女兒圈中完婚,也計劃著這份情感如何置於父權體系,以達成「宵同夢,曉同妝,鏡里花容並蒂芳。深閨步步相隨唱,也是夫妻樣」這般完整和長久的同性夫妻之道。
這一段已解釋得十分明白。
許先生的論文里還有兩段,枕書一並引來——
《憐香伴》中的箋雲和語花,則違逆正統規范,以自己為主體,踏上女同性愛之路。首先,原本帶有父權觀點而貼著「男人禁止進入」的閨房,卻是渾然天成的女歡女愛後花園,得以賞心樂事、賦詩相伴、甚至許諾海誓山盟,這都在男人的「無知」中被默許。而為了保有關系的永久性,其辦法,就是和原本要與之抵抗的父權異性戀改以連結合作方式,讓女女間插入男性,組成一夫多妻的「女男女」家庭,但其實內藏了一種寄生式的權力,女同性愛依附在陽物異性戀下,以不驚擾寄主、甚至是讓其愉悅(能多得一位美嬌娘)的方式,吸取寄主的資源,甚至架空他在家庭的權力,完成女女情愛的實踐。
箋雲和語花的姊妹之路,鋪設於層層遮掩的閨房;而有更多的女女路徑,埋沒於荒煙蔓草;或者鋪路到一半即被攔腰阻斷;或者仍在施工中。今之春風蝴蝶女子,已然拆解諸多男女防線,也已無須「寄生」而擁有經濟能力,是否開出更多條的康莊大道?在異性戀仍控管絕大部份的性別土地,箋雲和語花只是地圖上稀有旁門左道,因而女同性愛仍是無止盡須進行的路程,如此,才能編織出四處鶯鶯燕燕、滿眼奼紫嫣紅的姊妹網路。

對於同性戀,我並沒有衛道士般的緊張與鄙視。不知為何,我總能夠以平靜的態度對待。尤其是女性的同性戀,在我看來,甚至有某種悲劇意味的凄傷。
《憐香伴》被說成是「開中國同性戀描寫之先河」。而在王世貞的《艷異編》里已有記載,漢武帝的皇後阿嬌寵衰後,女巫楚服自言有術能讓皇帝回心,需晝夜祭祀,合葯服之。「巫著男子衣冠幘帶,素與皇後寢居,相愛若夫婦。」事發,楚服伏辜,皇後廢處長門宮。當然,這說法的出處值得推敲,可信度自然亦打了折扣。
而想想,到底是凄涼的。古詩里說,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春日遲,日遲獨坐天難暮;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鴛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記年,唯向深宮望明月,東西四五百回圓。
這樣的百無聊賴,這樣的愁緒漫漶。

《憐香伴》文末一段到底還是叫枕書難以接受的:「洞房幽敞,鴛鴦錦褥芙蓉被,水波紋簟銷金帳。左玉軟,右香溫,中情暢。」
李漁生於晚明萬曆年間,明亡過隱居不仕,局勢穩定後賣文為生。只能靠在名流高官處打抽豐得來的錢維持生活。但他生活卻非常奢華講究,廣置姬妾與房產,並且「所至攜紅牙一部,盡選秦女吳娃,未免放誕風流」,「人皆以俳優目之」。
這樣的李漁,這樣的難以讀懂的李漁。

文後記:夜來疾雨,極目處煙靄迷離,霧氣濃重。遠方山岱綿延,公路延伸至天邊。路燈光出奇溫柔,站在陽台上,空氣潔凈,叫人心神皆靜。
這樣的好時光,不讀書,多麼辜負。

2006年9月29日 晨

找不到全文!!!

『陸』 隔簾誤作梅花嗅,那識香從詠雪來什麼意思

「隔簾誤作梅花嗅,那識香從詠雪來」的白話文釋義:隔著窗簾,把雪花當作梅花嗅聞,哪裡知道香氣是從一位美女才女的身上發出。

出自清代戲曲家李漁的《憐香伴》,《憐香伴》又名《美人香》。清代戲曲家李漁的1651年 寫的第一部傳奇集《笠翁十種曲》其中一篇,講述了崔箋雲與曹語花兩名女子以詩文相會,互生傾慕,兩人想方設法爭取長相廝守的故事。

李漁字謫凡,號笠翁,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一生著述豐富,著有《閑情偶寄》、《笠翁十種曲》、《無聲戲》、《十二樓》、《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萬字。還批閱《三國志》,改定《金瓶梅》,倡編《芥子園畫譜》等,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藝術天才。

(6)隔簾梅花嗅擴展閱讀:

《憐香伴》這個故事的題材是男權社會下女子之間的戀情,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社會男性對於女同性戀是持贊賞態度的。作為崑曲經典劇目,2016年觀其復系列又將其重新編排,參照清宮資料,被稱為「首部復古崑曲」,首演於「正乙祠古戲樓」。

香港電影導演關錦鵬執導崑曲《憐香伴》,汪世瑜任藝術總監、李銀河做「文化顧問」、春晚「御用」設計師郭培設計戲服,被稱作「350年來的首次完整演出」,分女伶版、男旦版在北京上演。

『柒』 有關女人與女人之間離別的古詩

粉麝脂香未足猜,芬芳都讓謝家才。隔簾誤作梅花嗅,那識香從詠雪來。
《笠翁十種曲》之《憐香伴》中,曹語花和崔箋雲的詩。

『捌』 關於美從何處尋的作文。跪求。800字

[尋找美的答案作文] 世界千變萬化,疑問層出不窮,答案也同樣是豐富多彩的,尋找美的答案作文。那麼何謂美的答案呢?黑格爾曾說: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那麼各人的思維理念各不相同,原來美的答案也同樣是各色斑斕的。而我們尋找美的答案,如同讓生活更加絢麗,讓平淡的生活因為我們的態度更加美好! 在巴塞羅那有許多令人心迷的建築,其中有個最為生動名為巴特羅公寓的建築就誕生於偉大的建築師安東尼·高迪之手。一位女士有幸搬人後,卻百般抱怨這奇異的建築怎麼也容不下她的一架鋼琴。這時我想巴特羅公寓的構型的確獨特新穎,卻不知高迪怎麼解決這位女士的疑難。而高迪給了她一句話的回答:您可以改拉小提琴!我想這位女士一定當即會笑出聲來,不但怨氣全無,說不準真會試著拉拉小提琴呢!現實中有豐富多彩的答案可以回答女士的抱怨,而我們為何不從中選取一些美的答案使生活更加生動呢! 當愛迪生的實驗室被一場大火一焚而盡時,他的兒子非常難過,也想盡力安慰父親。而愛迪生卻對著壯觀的火勢說道:幸好一把大火把我過去的錯誤一一燒盡,我又可以重新開始啦!如果是我,也許我會氣憤,也許我會氣餒,而看到愛迪生的話,我覺得我渾身充滿氣力啦! 人生也許就可以看作是一段尋求答案的歷程,一個場景,一段遭遇。我們付之於答案,各人的答案不盡相同,如果我們懷著欣賞的目光,塗之以美麗的答案,生活想必更加地美好,讓人充滿嚮往,小學一年級作文《尋找美的答案作文》。 不久前一次放學我被迫不能騎車回家,等了一會兒公汽也沒有著落,於是我就乾脆步行回家。其實這在我很自然,我也似乎特別鍾情於步行,盡管路途「遙遠」。一路上我不自覺地左顧右盼,的確平日匆忙回家,何時顧及身邊的看似單調的景緻。不自覺地我還哼起了一首久違的老歌,心情越發覺得舒暢。倒是有人好奇地投來目光,也許覺得我這種年齡背個大書包輕閑走路的人很少見吧。最終我花了50分鍾才步入家門,出了一身汗,可感覺卻無比的好。我想當時我可以氣沖沖地搭「的士」趕回家,甚至打電話向家長求援,但是我很慶幸自己給平凡的生活點綴了一滴「美的答案」,使我多年以後仍可回味那段50分鍾路程上平凡又似乎新奇的一點一滴。 生活正是如此,你自己可以使它更美麗,當我們以樂觀積極的心態去欣賞它,它的確如同一首詩,一幅畫或一段樂曲。尋找美的答案作文800字小學生作文(/)

『玖』 你讀過那些描寫春天的詩句這些詩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快點啊!急需!

No.1 《無題》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嶺頭雲。
歸來偶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春天近在眼前,看你是否有一雙慧眼去發現。
No.2 《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描寫寒食節最優美的一首,首句和末句尤佳。
No.3 《桃花行》
桃花簾外東風軟, 桃花簾內晨妝懶。
簾外桃花簾內人, 人與桃花隔不遠。
東風有意揭簾櫳, 花欲窺人簾不卷。
桃花簾外開仍舊, 簾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憐人花也愁, 隔簾消息風吹透。
風透湘簾花滿庭, 庭前春色倍傷情。
閑苔院落門空掩, 斜日欄桿人自憑。
憑欄人向東風泣, 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葉亂紛紛, 花綻新紅葉凝碧。
霧裹煙封一萬株, 烘樓照壁紅模糊。
天機燒破鴛鴦錦, 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進水來, 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鮮艷何相類, 花之顏色人之淚。
若將人淚比桃花, 淚自長流花自媚。
淚眼觀花淚易干, 淚干春盡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 花飛人倦易黃昏。
一聲杜宇春歸盡, 寂寞簾櫳空月痕!

熱點內容
一張紙完成一朵花 發布:2025-07-01 13:22:18 瀏覽:694
盆栽有白色蟲怎麼辦 發布:2025-07-01 13:20:37 瀏覽:814
楊梅花的句子 發布:2025-07-01 13:20:36 瀏覽:166
浪花一朵朵卡通 發布:2025-07-01 13:20:27 瀏覽:791
盆景蚯蚓肥 發布:2025-07-01 13:10:14 瀏覽:778
去美國學花藝 發布:2025-07-01 12:57:24 瀏覽:875
盆栽紅美麗 發布:2025-07-01 12:55:43 瀏覽:715
國漫百合 發布:2025-07-01 12:49:34 瀏覽:743
荷蘭花卉小鎮買綠植 發布:2025-07-01 12:44:09 瀏覽:352
茉莉花海棠 發布:2025-07-01 12:44:07 瀏覽: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