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筋梅花綁
⑴ 剪力牆拉筋的梅花形布置如何
示例03G101-1的第19頁:有250根水平筋、250根垂直筋和500根拉力筋的牆體,這是一個回一個拉的例子。
撐綁答定規則是:第一根水平分布鋼筋的綁定1,3,5,7,9交集第二根水平分布鋼筋綁2,4,6,8,十路口第三水平分布鋼筋綁定1,3,5,7,9交集的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實現了間隔是500,是撕開。
(拉伸桿數約為水平分布桿與垂直分布桿交點數的1/2)如果需要進一步研究,上述距受拉鋼筋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距離為500,而在受拉鋼筋的斜向方向,相鄰受拉鋼筋的距離約為1.4*250=350。
(1)拉筋梅花綁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剪力牆受拉鋼筋數=布局受拉鋼筋牆體面積÷受拉鋼筋面積軟體默認為占整加1,可在計算設置中修改。
根據建築結構的設計要求和剪力牆的受力特點,剪力牆的配筋配置為雙層雙向設計。為了保證設計配置的鋼筋處於最佳位置,需要在雙鋼筋上每米約1點。
用於這種類型的拉拔的鋼筋稱為剪力牆拉拔。剪力牆鋼筋分為雙向鋼筋和雙向鋼筋。
⑵ 綁扎鋼筋時,梅花綁扎點是什麼樣的
一、梅花綁扎點是指綁扣的分布形式.梁、柱接頭處箍筋應連續綁扎,不得遺漏.周邊要求滿綁,中間可採用梅花綁扎點,即相鄰兩排的綁扣相互錯開。其樣式如下圖:
二、綁扎鋼筋的要求:
(1) 將基礎墊層清掃干凈,用石筆和墨斗在上面彈放鋼筋位置線。
(2) 按鋼筋位置線布放基礎鋼筋。
(3)綁扎鋼筋。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應每點綁扎牢。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雙向主筋的鋼筋網,則需交全部鋼筋相交點扎牢。相鄰綁扎點的鋼絲扣成八字開,以免風片歪斜變形。
(4)大底板採用雙層鋼筋網時,在上層鋼筋網下面應設置鋼筋撐腳或混凝土撐腳,以保證鋼筋位置正確,鋼筋撐腳下應墊在下征鋼筋網上。見圖10.6.2-1和圖10.6.2–2。
鋼筋撐腳的形式和尺寸如圖10.6.2-1圖10.6.2-2所示。圖10.6.2-1所示類型撐腳每隔1m放置1個。其直徑選用:當析厚h≤300mm時為8~10mm;當板厚h=300~500mm時為12~14mm。當板厚h>500mm時選用圖10.6.2-2所示撐腳,鋼筋直徑為16~18mm。沿短向通長布置,間距以能保證鋼筋位置為准。
(5) 鋼筋的彎鉤應朝上,不要倒向一邊;雙鋼筋網的上層鋼筋彎鉤應朝下。
⑶ 鋼筋在綁扎時那些要滿扎、那些可以梅花扎、那裡有依據要求
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
5.4.9 鋼筋綁扎的細部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的綁扎搭接接版頭應在權接頭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2 牆、柱、梁鋼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鋼筋網交叉點應全部扎牢;板上部鋼筋網的交叉點應全部扎牢,底部鋼筋網除邊緣部分外可間隔交錯扎牢;
3 梁、柱的箍筋彎鉤及焊接封閉箍筋的對焊點應沿縱向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構件同一表面,焊接封閉箍筋的對焊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超過50%;
4 填充牆構造柱縱向鋼筋宜與框架梁鋼筋共同綁扎;
5 梁及柱中箍筋、牆中水平分布鋼筋及暗柱箍筋、板中鋼筋距構件邊緣的距離宜為50mm。
⑷ 請問梅花形設拉筋是什麼他有什麼用途
第一排跟第三排的間距為600,一二排要錯開300,600范圍內有五個,06G901—1有詳細說明
⑸ 拉筋Φ6@600X600梅花狀布置該怎麼 計算
u「梅花型布置」存在兩種不同理解,計算時應由設計人員給出圖示,施工中的兩種做法:
第一種:
第一根水平分布筋上綁扎第1,3,5,7,9……交叉點
第三根水平分布筋上綁扎第2,4,6,8,10……交叉點
第五根水平分布筋上綁扎第1,3,5,7,9……交叉點
第二種:
第一根水平分布筋上綁扎第1,3,5,7,9……交叉點
第二根水平分布筋上綁扎第2,4,6,8,10……交叉點
第三根水平分布筋上綁扎第1,3,5,7,9……交叉點
當取上第一種施工方式時:拉筋根數=牆面積/(600×600)
當取上第二種施工方式時:拉筋根數=牆面積/(600×300)
⑹ 請問,剪力牆中,雙向拉筋和梅花雙向拉筋是什麼意思,怎麼個拉法
對著牆水平看,如果拉筋是矩形布置的,就是雙向拉筋。
如果是傾斜的矩形,拉筋就回是梅花雙向布置答。
例子 DWQ2(①~⑥),bw = 300
OS:HΦ18@200,VΦ20@200
IS:HΦ16@200,VΦ18@200
tb Φ6@400@400 雙向
表示地下室2號外牆,長度范圍①~⑥軸,牆厚300;
外側水平貫通筋為Φ18@200,豎向貫通筋為Φ20@200;
內側水平貫通筋為Φ16@200,豎向貫通筋為Φ18@200;
雙向拉筋為Φ6,水平間距為400,豎向間距為400。
一般牆內貫通筋為HRB 400,這里用一級鋼是因為我打不出三級鋼的字元來。
⑺ 剪力牆拉筋說明上說梅花形雙向 這圖上怎麼是單向
剪力牆拉筋說明上說梅花形雙向 ,這圖上是雙向。有水平分布筋和豎向分布筋就是雙向回。
我給你截張梅花形圖你答就明白了,圖中水平分布筋a(即你圖中拉筋拉住點的「·」)和豎向分布筋b(即你圖中拉筋拉住點的垂直的線)。
⑻ 剪力牆、柱、板鋼筋綁扎時對綁扣有什麼要求,可以綁梅花型嗎還是必須滿綁
圖集和規范沒明確規定,在《簡明施工手冊》里有個說法,就是當雙向鋼筋均為版受力鋼筋時權應該滿綁,一個方向是分布筋時四周兩行滿綁,其他處梅花型綁(不是原話,有機會你可以看看)。這樣理解的話,剪力牆、柱都得滿綁,樓板當圖紙是雙向配筋時也是滿綁,當只有一個方向配筋、另一個方向為分布筋時,四周兩行滿綁、其他處跳綁。
⑼ 鑽孔樁鋼筋籠箍筋綁扎是梅花綁扎還是滿綁如果是滿綁,有沒有明文要求
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第5.4.7-2規定中,只有板底部鋼筋網格(除邊緣部分外)可以間隔交錯綁扎。鋼筋籠是豎向面鋼筋網格,應全數綁扎。
⑽ 樁基鋼筋籠主筋與箍筋綁扎方法是否可以梅花形綁
1、樁基鋼筋復籠主筋與箍筋用制電焊點焊,不用綁扎。
2、在橋涵或者高層建築施工時,根據要求可能要求基礎進行打樁,方法是用利用機器沖孔和水磨鑽孔,並且孔深達到設計要求,然後向樁孔下放鋼筋籠,再插入導管進行混凝土澆注。另外,當混凝土結構物為柱狀或者條狀構件時,其中心部分不需要配筋,只在混凝土構件接觸空氣的面底下配置鋼筋。如果這個構件是獨立的,我們把這個構件周邊設置的鋼筋預先製作好,這個就是鋼筋籠。通常我們把鑽孔灌注樁、挖孔樁、立柱等預先製作的鋼筋結構叫鋼筋籠。
3、箍筋: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分單肢箍筋、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8mm。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Las范圍內應設置不少於兩道的箍筋,當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接時,支座內可不設置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