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五齣
『壹』 關於梅花的五言律詩
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它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玉潔冰清美麗,而且不懼風雪,堅韌不拔,頑強不屈,面對艱難困苦的`環境無所畏懼。古代詩人常把風雪嚴寒作為環境襯托出梅花在殘酷環境中不屈不饒的抗爭精神。
梅花的品格與氣節影響人,幾千年來人們對梅花深愛油價,不僅詩詞,在藝術上,梅畫更是數不勝數。國人賞梅,不僅是在賞花的外表,更是它花中蘊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寫在前面
1、《贈范曄》——【南朝】陸凱
折梅逢驛使,
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
聊贈一枝春。
2、《山園小梅》——【唐】林和靖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3、《梅》——【北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4、《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北宋】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5、《憶梅》——【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長作去年花。
6、《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唐】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貳』 關於梅花的五首古詩
古梅
宋·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
瓶梅
宋·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雲淡月知。
紅梅
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
今年好為使君開。
『叄』 描寫梅花的古詩(五首)
1.《梅花》
宋代 ·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2.卜運算元·詠梅
宋代 ·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3.雪梅
宋代 · 盧鉞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0 搶首贊
自律大黑
2 小時前 中小學教師
關注
《早梅》
南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絕句》
元·王庭筠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
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
《梅》
宋·王淇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詠梅》
明·高啟
瓊姿只合在瑤台,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梅花》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關於梅花的古詩詞:墨梅
作者:王冕 【元代】
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吾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
關於梅花的古詩詞:墨梅作者:王冕 【元代】吾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吾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
『肆』 一個梅花一樣的符號,五瓣花的,怎麼打出來的
*按鍵盤上的shift+8
『伍』 梅花有什麼象徵意義
梅花主要象徵意義有:高風亮節的品性、貞潔自愛的君子情操、孤清與落寞、隱者高士、友情。
1、把梅花傲雪作為高尚品性加以贊美,賦予了梅花高風亮節的品性。
《早梅》明代:道源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
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
釋義:
雪花落下,給植物披上了銀裝,一點顏色的都沒有;在南邊的樹枝上有一些花,沒有葉子。在小溪旁我都聞到了香味,抬頭一看,只見梅花的影子映在農家的牆壁上。
雖然視梅花為春花,但已看到梅花開在霜雪中的悲哀,意在托寓自身才能行不到發揮。在感懷身世的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堅毅不屈的意志。
2、把梅花詮解為一種孤高絕俗,貞潔自愛的君子情操,以梅隱喻自身的美德。
尤其是宋代,生活在齷齪塵世,志不得伸的詩人們更與梅花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看到在寒霜季節盛開的梅花,傲雪耐寒,獨入清香,
《梅花》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釋義:
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描繪了梅花嫻雅不俗,耐得寒冷,飽經霜打依舊傲然挺拔的貞秀豐姿。宋初詩人韓維眼中梅花就是如此孤高絕俗,在嚴寒霜雪中保持鐵骨芳姿。生長環境不好,但依然頑強自下而上,不隨俗浮沉而保持真我。
3、寄託了內心深處與世委蛇而又不甘淪棄的孤清與落寞。
北宋中期,經過蘇軾等人的吟詠,梅花的君子意象得到進一步深化。蘇軾是梅花的亂,寫了大量詠梅詩,在其詩中帶有強力主觀表現性,一方面,如前人一樣淋漓盡致地展現詩人孤芳自賞,幽潔自持的性格志趣,另一方面也寄託了內心深處與世委蛇而又不甘淪棄的孤清與落寞。
《卜運算元·詠梅》宋代: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著 同:著)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釋義:
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梅花並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出縷縷清香。
可體現蘇軾詩中高潔之志與孤寂之感交滲一體的雙重感情取向。以盛開的梅花無人去欣賞,透露出懷才不遇的無奈與感傷。這些詩篇不但體現了詩人的個人思想感情,其中蘊涵的那份幽獨寥落,冷清荒寒的感覺正是當時土大夫在仕途挫折時的經常體驗。
4、梅花另一個意象:隱者高士的意象。
到了南宋,國勢飄搖,社會動盪,土人階層渙散零落,詩人在受挫時感到塵世的不如意,而且還受道家逍遙自適人生哲學的影響,很多詩人寄情於山林,渴望過一種清凈無為與世無爭的生活,於是在詠 梅詩中,出現了梅花另一個意象:隱者高士的意象。
《鹽角兒·亳社觀梅》宋代:晁補之
開時似雪。謝時似雪。花中奇絕。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
占溪風,留溪月。堪羞損、山桃如血。直饒更、疏疏淡淡,終有一般情別。
釋義:
花開的時候象雪,凋謝的時候仍然像雪,在百花之中的確是絕無僅有。散發出來的清香不在花蕊,也不在花萼,而是從骨子裡飄盪出來的,清香透徹。
占盡了從小溪吹來的輕風,留住了小溪中的明月,使那紅得似血的山桃花也羞慚得減損了自己的容顏。即使仍然花影稀疏清香淡淡,終究另有一種非其他媚俗之花可與之相比的情致。
梅花開在殘臘初春之際,長於高山綱谷,水驛荒村,但它清香依舊,潔白無暇,給身處逆境的詩人以無限慰籍。包含著對個人志節操守的重視以及對個人精神自由的維護。
5、以梅花來表達對遠方朋友的友情,也是古詩中梅花又一重要意象。
南北朝陸凱所作的《贈范曄》就是以梅花傳達友情:
《贈范曄詩》南北朝: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釋義:
遇見北去的驛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帶花帶給身在隴頭的你。江南沒有好東西可以表達我的情感,姑且送給你一枝報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折梅贈遠已成為常用的典故。表達友情的意象逐步深化、發展。到了宋朝中期,梅花在詩歌里不僅僅是一個信物,更代表著一種情緒,詩人看到梅花就不由想起遠在他鄉的朋友。
『陸』 雪花有六種稱呼,六片為六齣,五片為梅花其它幾種是什麼
《水滸傳》第九三回:「這雪有數般名色:一片的是蜂兒,二片的是鵝毛,三片的是攢三,四片的是聚四,五片喚做梅花,六片喚做六齣。」
『柒』 梅花令第五季什麼時候出
你媽出生的時候出
『捌』 一個梅花一樣的符號,五瓣花的,是怎麼打出來的
*按鍵盤復上制的shift+8
『玖』 描寫梅花的五言絕句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早梅內 齊已
萬木凍欲容折,孤根暖獨回。
村前深雪裡,昨夜一 枝開。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梅花 庚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拾』 梅花五齣斑斑紅解一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