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獎是什麼獎
Ⅰ 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的獎項簡介
「中國戲劇梅花獎」已開展二十多年,在中國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為培養優秀戲劇表演人才、繁榮戲劇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梅花獎已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戲劇獎,甚至被人譽為「中國戲劇的奧斯卡獎」。
經過二十餘年的評選,梅花獎至少在三方面對戲曲表演產生了積極作用。 獎項 獲獎 中國戲劇梅花獎第四屆獲獎演員(1987)21人 戲曲 計鎮華、華文漪、塗玲慧、湯玉英、馬蘭、田桂蘭、蔡正仁、王鳳芝
雷英、張寄蝶、岳美緹、華雯、王玉蘭、王芝泉、李二娥 話劇 呂曉禾、王宇、梁冠華、張國立、溫玉娟 歌劇 楊洪基 獎項 獲獎 中國戲劇梅花獎第五屆獲獎演員(1988年)21人 戲曲 馮玉萍、石小梅、楊至芳、武俊英、馬玉璋、宋丹菊、劉芸、蔡瑤銑
趙葆秀、霍俊萍、戴春榮、馬少良、高翠英、劉秀榮、王奉梅 話劇 奚美娟、宋國鋒、野芒、韓童生、張秋歌 歌劇 劉維維 獎項 獲獎 中國戲劇梅花獎第六屆獲獎演員(1989年)23人 戲曲 王萬梅、葉金援、左大玢、郭彩萍、馮剛毅、沈健瑾、雷保春、曾靜萍
鄧敏、陳美蘭、古小琴、朱世慧、楊春霞、王清芬、沈鐵梅 話劇 劉遠、王巍、宋潔、李放、盧志啟 歌劇 萬山紅、郭衛民 滑稽戲 張克勤 獎項 獲獎 中國戲劇梅花獎第七屆獲獎演員(1990年)22人 戲曲 牛淑賢、黃孝慈、馬淑華、許愛英、虎美玲、於魁智、辛寶達、陳智林
張靜嫻、言興朋、李秀雲、王樹芳、李靜文、周龍、張幼麟 話劇 賈占紅、張志中、楊青、魏積安、譚宗堯 歌劇 張積民、陳素娥 獎項 獲獎 中國戲劇梅花獎第八屆獲獎演員(1991年)23人 戲曲 白淑賢、胡小鳳、楊乃彭、栗桂蓮、薛亞萍、宋轉轉、胡和顏、李金枝、楊赤、林繼凡、李喜華
谷秀榮、丁凡、胡錦芳、蘇國璋、陳俐、王永光、鄧宛霞、馬文錦、王繼珠、馬忠琴、王海波 話劇 劉曉明 獎項 獲獎 中國戲劇梅花獎第九屆獲獎演員(1992年)31人 戲曲 王玉珍、鄧沐瑋、田蔓莎、邢美珠、劉趙黔、杜玉梅、李惟銓、吳國華、邱玲
宋麗、張虹、張愛珍、陳瑜、陳巧茹、陳淑敏、黃小午、黃新德、崔連潤 話劇 寧才、李琦、楊樹田、吳珊珊、宋丹丹、鍾浩、夏軍、翟萬臣、濮存昕 歌劇 金曼、顧欣、唐德君 滑稽戲 顧薌 獎項 獲獎 中國戲劇梅花獎第十屆獲獎演員(1993年)22人 戲曲 小香玉、馬惠民、劉海波、關靜蘭、李經文、李樹建、張鳳蓮
陳乃春、陳淑芳、楊仲義、周雲娟、侯丹梅、賀小漢、倪同芳、章蘭 話劇 王麗雲、王學圻、王曉梅、劉燕、賈玲珍 歌劇 米東風、秦魯鋒 獎項 獲獎 獲獎演員19人二度梅1人 二度梅 白淑賢(1991年) 戲曲 陳霖蒼、李萍、孟廣祿、王芳、何玲、歐凱明、史佳花、張志紅
陳韻紅、張富光、王紅麗、崔建華、景雪變、楊鳳一 話劇含兒童劇 張九妹、趙亮、王麗華、蔡金萍 歌劇 雷岩 獎項 獲獎 獲獎演員22人二度梅2人 二度梅 尚長榮(1985年)、裴艷玲(1986年) 戲曲 彭蕙蘅、小王彬彬、李梅、崔彩彩、鞠小蘇、蕭德美、郭明娥、曹汝龍
吳鳳花、朱巧雲、梁國英、楊俊、周樺、劉靜、李勝素、魏海敏 話劇、兒童劇 楊樹泉、徐帆、夏志卿、楊念生、王彥波 歌劇 韓延文 獎項 獲獎 中國戲劇梅花獎第十四屆獲獎演員(1997年)22人 戲曲 唐元才、倪惠英、謝濤、成鳳英、袁淑梅、翁國生、張艷玲
趙一青、胡新中、許娣、張建敏、竇鳳琴、劉丹麗 話劇、兒童劇 尹鑄勝、扎西頓珠、劉美華、吳京安、齊麗華 歌劇 車英、孫麗英、么紅、張丹丹 獎項 獲獎 獲獎演員21人 二度梅2人 二度梅 陳霖蒼(1995年)、黃孝慈(1990年) 戲曲 陶琪、姚志強、董翠娜、張保平、趙秀治、陳輝玲、曾昭娟、楊秀薇
張建琴、雷通霞、王振義、朱桂芹、李萍、趙秀君、周衛華、顏永江 話劇、兒童劇 李珊珊、楊春榮、李敬惠、何冰 歌劇 王靜 獎項 獲獎 獲獎演員35人二度梅5人 二度梅 沈鐵梅(1989年)、宋國鋒(1988年)、馮玉萍(1988年)
丁嘉麗(1986年)、朱世慧(1989年) 戲曲 張火丁、錢惠麗、馮詠梅、單仰萍、金不換、蔡建庭、董柯娣、王陽娟、梁維玲、韓再芬
王少媛、吳國華、李雪梅、史紅梅、張紹榮、張克、侯紅琴、王向陽、高靜、楊紅麗、武凌雲、孟科娟 話劇、兒童劇 倪大宏、吳軍、孫紅雷、孫海英、康愛石、王瑤、張治中、李嵐、馬小矛、蕭虹 歌劇 孫毅、李海珍、陳淑敏 獎項 獲獎 獲獎演員 28人 二度梅4人 二度梅 任跟心(1984年)、李仙花(1994年)、崔連潤(1992年)、梁冠華(1987年) 戲曲 李宏圖、裴永傑、董圓圓、陳學希、趙永偉、胡嫦娥、李潔、劉萍、劉玉鳳、燕凌
孫存蝶、彭艷琴、耿巧雲、譚建勛、梁淑卿、李佩紅、鄭曼莉、舒錦霞、李娟、李鼎、苗文華 話劇、兒童劇 王虹、吳燕琳、殷延平、溫麗琴、王衛國、張凱麗、冷佳華 獎項 獲獎 獲獎演員35人 二度梅6人 梅花大獎1人 梅花大獎 尚長榮(1996年二度梅) 二度梅 霍俊萍(1988年)、張靜嫻(1990年)、濮存昕(1992年
劉秀榮(1988年)、張 騰(1998年)、馮剛毅(1989年) 戲曲 宋昌林、吳亞玲、張建國、艾金梅、周東亮、章瑞虹、李莎、陳曉紅、張樹萍、趙海英、徐秀芳、曾慧、
武利平、林奮、韓劍光、汪荃珍、傅藝萍、柳萍、梁素梅、楊益琨、陳素琴、劉莉莎、張曉東、陳雲霞 話劇、兒童劇 陳希光、強音、田水、肖雄、丁霄漢、王羊、高俠、賈雨嵐、張璐 歌劇 王輝 音樂劇 鄭強 獎項 獲獎 獲獎演員23人 二度梅3人 二度梅 王紅麗(1995年)、田蔓莎(1992年)、劉玉玲(1984年) 戲曲 賈文龍、王書龍、王珍如、王洪玲、賴瓊霞、孫勇波、張彩萍、彭青蓮、崔光麗
王錦文、劉惠欣、陳春、徐金仙、王桂榮、李新花、李丹瑜、楊帥學 話劇、兒童劇 楊立新、張豐毅、朱衡、曾擁軍、姚居德 歌劇 劉燕燕 獎項 獲獎 獲獎演員23人二度梅2人 二度梅 何 冰(1999年)、陳智林(1990年) 戲曲 趙志剛、張慧芳、陳澄、趙媛媛、石曉亮、吳晶晶、李淑勤、李政成、李小鋒、楊紅霞
李文、魏春榮、袁慧琴、趙立華、邊肖、齊愛雲、申小梅(河南省越調劇團)、黃美菊、吉有芳、王杭娟、蕭雅 話劇 王曉英 歌劇 戴玉強 獎項 獲獎 獲獎演員23人二度梅2人 二度梅 王平(1998年)、王芳(1995年) 戲曲 柯軍、孫普協、陳飛、陳洪翔、常東、杜鎮傑、彭玲、黃榮華、方素珍、張小君
王曉紅、劉薇、李玉梅、張慧敏、陳媛、趙斌 話劇、兒童劇 馮遠征、郝平、王曉玲、侯冰玉 歌劇 孫健、劉丹麗 音樂劇 宋祖英 獎項獲獎大獎馮玉萍二度梅景雪變(山西運城市蒲劇青年實驗演出團)
李東橋(陝西省戲曲研究院)
柳萍(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
劉子微(武漢京劇院)
茅善玉(上海滬劇院)
張秋歌(中國國家話劇院) 一度梅董紅(張家港市藝術中心)
鄭國鳳(杭州越劇院)
呂洋(天津京劇院)
周利(重慶市京劇團有限責任公司)
黎安(上海昆劇團)
趙楊武(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團)
方汝將(溫州市甌劇團)
王超(成都市川劇研究院)
劉露(成都市京劇研究院)
姜亦珊(北京京劇院)
劉建傑(山東省京劇院)
陳亞萍(雲南省滇劇院)
孫勁梅(福建京劇院)
蘇鳳麗(甘肅省秦腔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
呂淑娥(山東省呂劇院)
屈連英(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
詹春堯(湖北省地方戲曲藝術劇院)
王琴(安慶市黃梅戲藝術劇院)
孫娟(安徽省黃梅戲劇院)
范樂新(南京市京劇團)
姚百青(浙江省紹劇團)
崔玉梅(廣州粵劇院有限公司)
王濱梅(浙江越劇團)
劉雯卉(河南省濟源市戲劇藝術發展中心)
王紅(邯鄲市平調落子劇團)
賈菊蘭(山西省運城市蒲劇團)
馬力(中央戲劇學院)
雷玲(湖南省昆劇團)
邊點旺久(西藏自治區藏劇團)
佟紅梅(甘肅省隴劇院)
袁泉(中國國家話劇院)
張艷秋(天津人民藝術劇院)
王斑(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陳小朵(中國歌劇舞劇院) 獎項獲獎名單二度梅(5名)歐凱明:廣州粵劇院有限公司
韓再芬:安慶再芬黃梅戲藝術劇院
華雯:上海寶山滬劇團
朱衡:甘肅省話劇院
許荷英: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 一度梅(32名)吳非凡:廣州粵劇院有限公司
王荔:武漢漢劇院
侯岩松:中國國家話劇院
施潔凈:浙江紹劇藝術研究院
張馨月:北京京劇院
馬佳:黑龍江省京劇院
凌珂:天津京劇院
楊霞雲: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
朱福:雲南省京劇院
劉巍:北方崑曲劇院
萬曉慧:湖北省京劇院
杜歡:江西省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
符傳傑:海南省瓊劇院
劉京:寧夏演藝集團京劇院
吳熙:重慶市川劇院
吳雙:上海昆劇團
楊俊:江西贛南採茶歌舞劇院
陳明礦:江蘇省淮劇團
王君安:福建省芳華越劇團
金喜全:上海京劇院
麥玉青:廣東粵劇院
杜建萍:山西高平市上黨梆子劇團
劉莉莉:臨沂市柳琴戲傳承保護中心
郭廣平:南京軍區政治部文工團
衛小莉:陝西省戲曲研究院
何雲:安徽省黃梅戲劇院
竇鳳霞:甘肅省隴劇院
邱瑞德: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
張濤:西安秦腔劇院有限責任公司
周雪峰:蘇州昆劇院
唐妍:中國兒童藝術劇院
張艷萍:鄭州市豫劇院
Ⅱ 中國戲劇梅花獎是官方獎項嗎
中國戲劇梅花獎是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設立的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每兩年一評,旨在表彰在表演藝術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戲劇演員。
Ⅲ 中國最高戲劇獎項是什麼梅花獎第幾位
我覺得樓上是SB
梅花獎是很重要的一個獎項
與其他有區別 每個比賽 有不同的主題 所以沒有回主次
最重要的是國家答舞台精品工程 兩年評10個劇目
而梅花獎 很多 很多人 得到N次
所以被稱為 一度梅 二度梅等等
至於他後面的回答 我覺得是胡扯 他把電影都拿出來比
怎麼不把劇本和諾貝爾文學去比
國外最出名的是托尼獎
這個比較專業
Ⅳ 中國戲曲屆最高獎項梅花獎獲獎的條件是什麼
梅花獎評選標准抄:以表演藝術襲成就為主,同時重視思想作風,要求有良好的人品、戲德,提倡德藝雙馨。
參評演員的演出劇目為一台新創作的大戲或至少含一折新創作的小戲的專場演出。昆劇、芭蕾舞劇可以演傳統戲和古典作品。民間職業劇團的參評演員不規定演出新創作劇目。評委會對參評演員的基本功、表演技藝、創造舞台形象的能力做全面考核,尤其要考慮其在表演藝術上是否有所發展,是否有個人的獨創性,以鼓勵演員個人的創造和藝術上的出新。首次獲得梅花獎的演員,須得到參加投票評委1/2以上票數方能當選。獲「二度梅」和梅花大獎的演員,須得到參加投票評委2/3票數方能當選。
Ⅳ 戲曲有梅花獎,相聲有什麼獎
相聲沒有類似於戲曲梅花獎這樣的國家級獎項,相聲屬於曲藝的范疇,曲藝的最高獎是牡丹獎。
Ⅵ 梅花獎學金是什麼等級的
學校獎學金,省市級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品行良好,學習優績成績踴躍,參加與各種勵志學動活動,積極參與競選學校學生職務
Ⅶ 戲曲梅花獎一度梅是什麼意思
一度梅是參加評選的演員年齡不超過45周歲的評選。
中國戲劇獎·梅專花表演獎是中屬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每兩年一評,旨在表彰在表演藝術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戲劇演員。
其中分為一度梅和二度梅。自第11屆起增設二度梅並評出首度獲得者茅威濤、劉芸,自第17屆起增評民間職業劇團的演員。
(7)梅花獎是什麼獎擴展閱讀:
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始創於1983年,2007年更名為「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是「中國戲劇獎」的子獎項之一,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是中國戲劇界優秀中青年演員的最高獎項。
1983年,經歷了10年浩劫的中國戲劇舞台蕭條沉寂,演員青黃不接。為了使戲劇表演藝術重新煥發青春,中國戲劇家協會《戲劇報》(即《中國戲劇》前身)以『梅花香自苦寒來』為寓意,
設立了中國第一個以表彰和獎勵優秀戲劇表演人才、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戲劇事業為宗旨的戲劇大獎——梅花獎。
Ⅷ 中國最高的藝術獎項分別是什麼
中國最高藝術獎:中國最高舞蹈獎荷花獎、中國政府美術最高獎項「金彩獎」 、中國美術界最高獎項「齊白石獎」、 中國書畫院最高學術獎項徐悲鴻美術獎、 中國漆畫最高獎項「鳳凰獎」、 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項「百花獎」、中國文學最高獎茅盾獎、中國電影最高獎金雞獎、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鍾獎等。
中國文學藝術界12個藝術門類最高獎項
中國戲劇梅花獎
「中國戲劇梅花獎」,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的獎項。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梅花獎始創於1983年,每年一評。2005年起改為兩年一評,2007年更名為「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是中國戲劇界優秀中青年演員的最高獎項。首屆推出了包括劉長瑜、李維康、李雪健等人在內的15朵鮮艷的「梅花」,在全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截至到2007年,梅花獎已走過了23個春秋,共評出涵蓋47個劇種、30個省、市、自治區(除青海、新疆以外)和香港、台灣的戲曲、話劇、歌劇等獲獎演員523名551人次,其中28人二度梅,3人(尚長榮、茅威濤、宋國鋒)三度梅。
中國曹禺戲劇獎
中國曹禺戲劇獎的前身為全國優秀劇本創作獎,創立於1980年,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協會機關刊物《劇本》月刊承辦,後改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1997年更名為曹禺戲劇獎,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戲劇家協會共同主辦。1999年擴展為綜合性的曹禺戲劇獎,內設「劇本獎」、 「劇目獎」、「評論獎」和「小品小戲獎」。「劇本獎」每年一評,已成功舉辦14屆,評出優秀劇本300多部,對當代戲劇文學和戲劇創作的發展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劇目獎」專為戲劇節而設立,每兩年一評,旨在激勵戲劇工作者不斷創演優秀劇目。「評論獎」為戲劇評論的最高獎項,已成功舉辦兩屆,有20篇文章獲優秀獎。「小品小戲獎」 連續舉辦8屆,深受群眾喜愛,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中國攝影金像獎
中國攝影金像獎是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攝影藝術最高獎項。是中國文學藝術界12個藝術門類最高獎項之一,不僅在藝術界有著重要的地位,在社會上也有著廣泛的影響。
評獎宗旨
設立「中國攝影金像獎」,旨在表彰和獎勵在攝影藝術事業上取得突出成就,做出大貢獻的攝影家和廣大攝影工作者。「金像獎」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要努力提高評獎的科學性和權威性,正確的導向和示範作用,有利於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繁榮社會主義攝影藝術事業。它已經連續辦了五屆,在攝影界乃至整個文藝界具有巨大的影響。 開展中國攝影金像獎評選活動,目的是鼓勵廣大攝影工作者和愛好者鑽研創作,推出更多攝影精品;同時更好地發揮中國攝影家協會品牌效應,推動理論研究和評論,凝聚和培養優秀的攝影人才,繁榮我國的攝影文化事業,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做貢獻。
編輯本段獎項設置
1988年2月,中國攝協第四屆五次常務理事會決定創立「中國攝影金像獎」。1989年10月,第一屆金像獎舉辦。1996年,從第四屆開始,由中國文聯、中國攝協聯合主辦和頒發。2005年,國家整頓文藝評獎,中宣部下發《關於中國文聯與各文藝家協會申報全國性文藝評獎項目的批復》和《中國攝影金像獎的批復》,明確中國攝影金像獎等11個獎項立項,每兩年評選一次。
1.創作獎--分設紀錄類、藝術類、商業類,獎勵在攝影創作方面具有突出成績者。
2.理論評論獎--分設理論類、評論類、史論類,獎勵在攝影理論、評論、攝影史方面作出突出成績者。
3.圖片編輯獎--分設報刊圖片編輯類、網路圖片編輯類,獎勵從事圖片編輯工作,為攝影作品傳播作出突出貢獻者。
4.圖書獎--分設策劃類、編輯類和裝幀設計類,獎勵正式出版的以攝影作品和攝影知識為內容的優秀出版物著作人。
5.終身成就獎 --獎勵為攝影事業做出重大貢獻,並產生重大影響者。
大眾電影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是中國群眾性的電影獎,由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電影刊物《大眾電影》雜志編輯部主辦,由《大眾電影》發放選票,由讀者(群眾)投票評獎,各項獎均以得票最多者當選。
百花獎 金雞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 金雞獎是專家獎 華表獎是政府獎.
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是由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1963舉辦第二屆之後,一直中斷了17年,直到1980 年才恢復舉辦了第三屆.此後每年舉行一次,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
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大眾電影百花獎和金雞獎一起通稱為「中國電影雙獎」。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為了體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獎品為銅質鍍金花神,表示電影是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花。百花獎只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
百花獎自1983年以來百花獎只設有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員、最佳男女配角5個名目的獎項,從1980年的第三屆評獎開始,「最佳故事片」得獎名額由前兩屆的1個增至3個。目前百花獎主要獎項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美工、最佳紀錄片、最佳美術片、最佳科教片等。
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於1981年創辦的,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目前已舉辦了27屆,金雞獎獎品為銅制鍍金的金雞。它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為宗旨,對促進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百花獎 金雞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 金雞獎是專家獎 華表獎是政府獎.
金雞獎誕生於1981年,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鳴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金雞獎逢單數年評選。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金雞獎設最佳故事片、記錄片、科教片、美術片、戲曲片,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最佳編劇、導演、攝影、美術、音樂、錄音、剪輯、特技、服裝、化裝、道具等20個左右獎項,必要時增設特別獎或者榮譽獎。獎品為金雞雕像。
2009年10月17日上午,在第十九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簽約儀式暨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影協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許柏林宣布:第十九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及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評和頒獎典禮將在江蘇省江陰市舉辦。
這是金雞百花電影節將首次走進縣級市,中國電影將迎來更大的繁榮。
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界的最高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界的最高榮譽獎,百花獎 金雞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金雞獎是專家獎 百花獎是觀眾獎 華表獎是政府獎.這三個獎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三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
華表獎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華表獎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主辦.
華表獎的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每年評選一次。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舉辦,1994年該稱華表獎。2005年後經文化部正式改革後.兩年舉辦一次.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政府獎,體現黨和國家對電影事業的熱情鼓勵和大力扶持。現今,中國電影華表獎共設立17個獎項:優秀故事片獎、優秀戲曲片獎、優秀紀錄片獎、優秀科教片獎、優秀美術片獎、優秀對外合拍片獎、優秀電視電影獎、優秀電影技術獎、優秀數字電影獎、外國影片優秀譯制獎、優秀電影歌曲獎、優秀導演獎、優秀男女演員獎、電影新人獎、優秀出品人獎和市場開拓獎。
近年來,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取得矚目成就,對外合作製片也在穩步推進。《長江七號》、《葉問》、《白銀帝國》、《赤壁》、《畫皮》、《非誠勿擾》等六部等影片都成功獲得了優秀合拍片提名。為了加強華語電影人之間的進一步合作,促進華語電影共同繁榮,本屆(第13屆)華表獎特別增設了「境外華裔主創人員獎」,包括優秀男演員、優秀女演員、優秀導演等三個獎項。舒淇、林志玲、甄子丹、郭富城、吳宇森、葉偉信,到底誰將成為首次獲得華表獎的境外華裔電影人,這個謎團只有晚會現場才能解開。
中國音樂金鍾獎
中國音樂金鍾獎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會共同主辦,是與戲劇梅花獎、電視金鷹獎、電影金雞獎並列的國家級藝術大獎。該獎項共設器樂、大型交響樂合唱作品獎、聲樂作品獎、「突出貢獻老一輩音樂家」和新時期中國藝術比賽獎4個獎項。
「金鍾獎」標志為我國古編鍾造型,取其「黃鍾大呂」、「振聾發聵」之意。該獎項每年評選一次,設榮譽獎、單項成就獎及必要時設立的特別獎。首屆「金鍾獎」的評選內容為:1.近年來創作的優秀聲樂、器樂作品(大、中、小型);2.「新時期中國藝術歌曲演唱比賽」中成績突出的優秀中、青年演員;3.歷年來為推動中國音樂事業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德高望重的老一輩音樂家。評選的辦法為,前兩項均由各地音協及總政宣傳部文藝局、中直文藝院團和中央音樂學院負責推薦,報送「金鍾獎」評委會進行評審。其中優秀中青年演員的評選則通過「新時期中國藝術歌曲演唱比賽」選拔,要求年齡在18歲至45歲之間,並將進行復賽和決賽。而老一輩音樂家的評選則由評委會提出人選,經組委會確認後授勛。組委會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樂家協會領導及有關人士組成,而評選委員會則由組委會聘請藝術界、音樂界的領導和著名音樂專家、學者擔任。獲獎者將被授予相應的獎章、證書和獎金,榮譽獎獲得者將被授予「終身榮譽勛章」(24K純金),同時獲得榮譽證書。
中國美術金彩獎
中國美術金彩獎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設立的美術專業國家級最高學術獎項。 第一屆產生於2001年,第二屆產生於2003年。
中國美術金彩獎的評選活動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中國美術金彩獎獎勵基金監管委員會承辦。
評獎認真貫徹中辦、國辦《關於加強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中國文聯黨組《關於加強和改進文藝評獎管理工作的意見》的要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體現評獎的導向性、學術性、權威性。
金彩獎的評獎分設成就獎和作品獎,其中成就獎,旨在褒獎為中國美術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美術家;作品獎,主要是近兩年來的優秀美術作品,評選范圍為中國畫、水彩畫、版畫,設金獎,銀獎,銅獎和優秀獎。無論參加過其它何種展覽和評獎的作品都可以參加金彩獎的評獎。
成就獎的評獎方式是由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美協等團體會員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出的向中國美協推薦1—3名成就突出的美術家,作為候選人;另由中國美協各藝委會提名向中國美協推薦本專業的候選人1—3名。由中國美協主席團作為評委會確定候選人名單,採用無計名等額選舉(得票必須超過全票的三分之二)的方式,評出成就獎獲得者。
作品獎的作品徵集在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美協協調下在全國徵集。經初評、復評、終評,評選出第二屆金彩獎的入選作品和獲獎作品。
為配合評獎和展覽,中國美術金彩獎組委會將舉辦一次題為「流金溢彩」——中國美術金彩獎電視頒獎文藝晚會。
中國美協高度重視中國美術金彩獎的評選活動,金彩獎同五年一屆的全國美展一樣重要,各有關方面齊心協力,把中國美術金彩獎的評獎工作做好。
中國曲藝牡丹獎
是自2000年起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曲藝家協會共同舉辦的全國性曲藝藝術專業獎項,是曲藝界的最高獎。獎項包括節目獎,表演獎,文學獎,新人獎,理論獎和終身成就獎。
獎項名稱: 中國曲藝牡丹獎
創辦時間: 2000
主辦單位: 中國文聯 中國曲協
中國曲藝牡丹獎是中國文聯、中國曲藝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曲藝藝術專業獎項,是曲藝界的最高獎,每年評選一次,每屆設曲藝文學獎10個,曲藝表演獎10個。其宗旨是增強曲藝工作者的精品意識,獎勵優秀曲藝作品和優秀曲藝演員,提高曲藝創作和曲藝表演的藝術質量,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曲藝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中國曲藝牡丹獎評獎活動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堅持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原則,堅持公平性、導向性和權威性。
「中國曲藝牡丹獎」是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曲藝家協會共同舉辦的全國性曲藝藝術專業獎項,是曲藝界的最高獎。自2000年起已舉辦了兩屆評獎活動。從兩屆獲得文學獎的作品來看,90%以上是反映現實生活的,既弘揚了主旋律,作品的主題、題材、風格、樣式也日趨多樣化。獲得表演獎的演員以中青年為主,他們大都常年活躍在各地舞台上,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中國曲藝牡丹獎的設立,對曲藝創作和曲藝表演水平的不斷提高,倡導廣大麴藝工作者樹立精品意識,促進曲藝藝術的全面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國舞蹈荷花獎
中國舞蹈荷花獎由中國文聯、中國舞協主辦的中國舞蹈「荷花獎」評獎,是1996年經中宣部立項、中央兩辦批準的全國性專業舞蹈評獎活動,旨在獎勵優秀的舞蹈藝術作品,表彰成績突出的舞蹈創作與表演人員,活躍舞蹈理論與舞蹈評論,推動我國舞蹈藝術事業健康發展。
自1997年創建以來已成為標志著中國專業舞蹈藝術最高成就的專家獎。1998年,在北京舉辦了首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的評比展演,當時的參評對象是「小型舞蹈作品」,評比分為中國古典舞、中國民間舞、芭蕾舞和新舞蹈等4個類別進行。明眼人可以看到,與前3個類別相比,「新舞蹈」顯得有些不倫不類;雖然對「新舞蹈」這一類別的命名及其各項的界定至今也不是沒有疑問,但當時確實為一些既不姓「古」亦不姓「民」、也不姓「芭」的參評作品提供了棲身之地,使之在相對「可比」的前提下評出了不爭的「優勝」。這說明,舞蹈作品作為藝術創造活動的結果,不會受到既定形態類別的限定;舞蹈評獎活動要建立相對的「可比性」的參照,這一「參照」對參評作品而言,不宜「削足適履」而需「量體裁衣」。「荷花獎」舞蹈比賽原則上每兩年舉辦一次,舞劇、舞蹈詩比賽每三年舉辦一次。鑒於規范國家級文藝性評獎的需要,中央在原300多個獎項減少至30多個的情況下,增設了舞蹈專業「荷花獎」,該獎與戲劇梅花獎、電影金雞獎、百花獎在同一級別,具有較強的權威性。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頒發的國家級民間文藝大獎,與電影「百花獎」、電視「金鷹獎」、戲曲「梅花獎」、舞蹈「荷花獎」等同屬我國文藝界的最高獎項。1999年舉辦第一屆。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以下簡稱《山花獎》)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綜合性民間文藝獎。本項工作全面貫徹中辦、國辦《關於加強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中國文聯《關於貫徹中央加強全國性評獎管理工作的意見》。本獎項授予在民間文藝工作和活動中成績顯著、貢獻突出者。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頒發的國家級民間文藝大獎,與電影「百花獎」、電視「金鷹獎」、戲曲「梅花獎」、舞蹈「荷花獎」等同屬我國文藝界的最高獎項。1999年舉辦第一屆。
宗旨: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白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提高民間文學和民間文藝作品的質量和品位,表彰成績突出的民間文藝工作者,鼓勵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中國書法蘭亭獎
獎項名稱:中國書法蘭亭獎
其他名稱:蘭亭獎
創辦時間:2001年
主辦單位:中國書協 中國文聯 中國美協
中國書法蘭亭獎是中宣部批準的唯一國家級書法藝術最高獎。
中國書法蘭亭獎共設5個獎項,分別是:藝術獎、理論獎、教育獎、編輯出版獎和終身成就獎。
中國雜技金菊獎
中國雜技金菊獎是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和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設立,並由中國文聯參與主辦的全國性文藝專業獎項。 中國雜技金菊獎全國魔術比賽由中國文聯、中國雜技家協會共同主辦。迄今為止共舉辦四屆。
中國金鷹電視獎
「中國金鷹電視獎」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其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藝術大獎。第16屆起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從2000 年第18屆開始, 經中宣部批准,「中國電視金鷹獎」全面升級為規格更高的「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每年在長沙舉行。自2005年起,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並將第二十三屆金鷹獎推遲至2006年舉辦。
「中國金鷹電視獎」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其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藝術大獎。第16屆起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從2000 年第18屆開始, 經中宣部批准,「中國電視金鷹獎」全面升級為規格更高的「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長沙市人民政府、湖南省廣播電視局聯合主辦, 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永久承辦、湖南衛視具體承辦,每年在長沙舉行。自2005年起,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並將第二十三屆金鷹獎推遲至2006年舉辦。
自從金鷹節落戶湖南之後,湖南方面搭建了專門的班子來運作,每年的節慶活動都能夠有一些新的亮點。增加了劇本交易會等,金鷹節已經成為研討中國電視藝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陣地。通過湖南衛視的宣傳,金鷹電視藝術節現在已經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電視節慶活動之一,而且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也在逐年提升。
「中國電視金鷹獎」原設電視劇、電視文藝片、電視紀錄片、電視美術片、電視廣告片五大門類優秀作品獎和若干單項獎,共99個。其中五大類優秀作品獎及電視劇男女主配角獎、歌曲獎,共76個,由觀眾投票評選產生。其他單項獎(含電視劇的編劇、導演、攝像、照明、剪輯、美術、音樂、錄音;電視文藝片的導演、攝像、美術、照明、錄音、音樂電視創意;電視紀錄片的編導、攝像、錄音;電視美術片的編劇、導演、形象設計、音樂;電視廣告片的廣告創意、廣告製作)共23個,由專家組成的評委會在觀眾投票的基礎上評選產生。現已縮減至67個甚至更少。
「中國電視金鷹獎」所有候選節目、歌曲和演員,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視藝術家協會及中國視協分會推薦,經中國電視金鷹獎評選委員會初評,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公布。評獎的范圍為本評選年度(即上年4月16日至本年4月15日)在地、市級(含)以上的電視台播出的上述節目。由專家組成的評委會在觀眾投票的基礎上評選產生。
「中國電視金鷹獎」的評選除以信函投票方式外,還有全國168電話投票和國際互聯網投票兩種方式。
「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投票評選,均以得票多少排列名次。由觀眾投票產生的作品獎分為「最佳獎」和「優秀獎」。同一獎項中獲票最高,同時不低於選票總數的10%者,為該獎項"最佳獎",其餘的為「優秀獎」。演員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和電視劇歌曲得票數前三名者為「觀眾最喜愛獎」。其他單項獎為「最佳獎」。獲獎名單在頒獎典禮時揭曉。為感謝和鼓勵廣大投票者對中國電視藝術事業的支持,「中國電視金鷹獎」評選活動特設熱心觀眾幸運獎,幸運獎在所有選票中以搖獎的方式產生。
「中國電視金鷹獎」評選活動由北京市公證處對選票統計和熱心觀眾幸運獎的產生等進行監督和公證,以確保評選結果公正、合法、有效。
每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均在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期間舉行盛大的頒獎典禮
中國文聯和各文藝家協會共同舉辦的全國性文藝評獎現有13個。包括「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曹禺戲劇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音樂金鍾獎」、「中國美術金彩獎」、「中國曲藝牡丹獎」、「中國舞蹈荷花獎」、「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中國攝影金像獎」、「中國書法蘭亭獎」、「中國雜技金菊獎」、「中國電視金鷹獎」。整改後,「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曹禺戲劇獎」將合並為「中國戲劇獎」,其他11個獎項保留。「中國美術金彩獎」將更名為「全國美術展覽獎」。所有獎項的評選工作兩年一次。
Ⅸ 秦腔梅花獎跟紅梅獎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