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與溫州
『壹』 寧波市的市花為什麼是茶花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茶花成為寧波市花的原因是沒有慎重考慮市花的具體價值.因而為提升形象,寧波市花將有變更 ! 本報訊 前不久,寧波市園林處討論市人大代表一項建議,茶花已不適合成為寧波市的市花,將另選別的花卉。 1984年,寧波市綠化辦、科協等單位,組織全市開展市花評選,在茶花、杜鵑和月季等花卉中,其中茶花奪魁得票率達42.2%,經市長辦公會議討論並報請市人大常委會通過,茶花成寧波市的市花。 市花應體現城市的特色,反映城市的歷史文化和精神風貌。十餘年來,茶花在寧波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而且品種少,名種更少,遠不如以茶花為市花的金華和溫州市名聲大、品種多、名種多。 2002年12月,省園林城市檢查組對寧波檢查時,看到了寧波市花普及率低的問題,專家們認為如果茶花實在不適合作寧波市花,可以考慮變更,指出杜鵑花在寧波漫山遍野,特別是70年代以來,北侖等地逐漸成為全國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杜鵑花生產基地,柴橋還被命名為中國杜鵑花之鄉。此前,寧波市人大代表也曾聯名提出議案,建議將梅花選為市花。 當然,市花的確定是一件很慎重的事,必須經過深入調查、廣泛聽取市民意見和園林專家評選,並履行相關程序,同時要注重市花的宣傳和普及,讓市花真正體現在城市美化之中。
滿意請採納
『貳』 為什麼選茶花作為溫州的市花
山茶花是溫州市的市花。溫州是我國山茶花的主要原產地之一。溫州的氣回候條件十分適宜山答茶花的栽培生長,山茶花的品種約有200餘種。溫州人工栽培選育山茶花的歷史悠久,園藝品種繁多。著名省級風景名勝區仙岩大羅山的一株山茶花--金心茶,迄今已有1200餘年的樹齡。山茶花在溫州的栽種十分普遍,園林、景區、家庭多有栽種。1984年9月,溫州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評選市花活動。1985年2月,溫州市人民政府通過新聞媒體號召市民投票確定市花。1985年7月,溫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4次會議審議了市人民政府的報告,正式命名山茶花為溫州市市花。
『叄』 溫州市的市花是什麼花
溫州市花是茶花,市樹是榕樹。
『肆』 榕樹和茶花分別是溫州市的"市樹"和"市花",它們都屬於被子植物.
D
A,蕨類
B苔蘚
C藻類
『伍』 溫州的市花、市樹和市鳥分別是什麼
溫州的市花是山茶花,市樹是榕樹。截至2019年12月,溫州並未評選出市鳥。
山茶花是溫州市的市花。1984年9月,溫州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評選市花活動。1985年2月,溫州市人民政府通過新聞媒體號召市民投票確定市花。1985年7月,溫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4次會議審議了市人民政府的報告,正式命名山茶花為溫州市市花。
榕樹(小葉榕)是溫州市樹。榕樹在溫州市有悠久的生長歷史,樹姿雄偉,枝繁葉茂,四季常青。1985年2月,溫州市民以投票表決方式,評出小葉榕為市樹。
1985年7月10日,溫州市第六屆人代表常務會第14次會議通過「關於命名溫州市樹、市花的決定」,決定指出:命名榕樹、茶花為市樹市花,能反映溫州自然風貌和溫州人民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精神,有利於激發人民愛國愛鄉之情。
(5)茶花與溫州擴展閱讀
溫州的歷史沿革: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處州析置溫州,這是溫州得名的開始。溫州古為甌地,也稱"東甌",唐時始稱溫州,簡稱「甌」或「溫」。
清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後,11月29日,溫州組成軍政分府,徐定超任臨時都督。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7月,廢溫州軍政分府,置溫州府。民國三年(1914年)6月置甌海道,轄溫州、處州二府,道尹公署駐永嘉縣,屬浙江省。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區,溫州區初稱浙江省第十縣政督察區,督察專員辦事處駐永嘉縣。後數度更名稱第四特區、第三特區、永嘉行政督察區、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4月,改稱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7日溫州和平解放,建立溫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8月26日成立第五專區,並設溫州市。建國後改稱為溫州區專員公署。其後,名稱和轄縣有所變動。1981年9月,溫州地區和溫州市合並建立溫州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陸』 溫州的市花是什麼花
溫抄州的市花是茶花
茶花又名山茶,是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古名海石榴,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達到4米。
『柒』 溫州——茶花 有什麼精神內涵
寓意努力付出和堅持吧因為插花花期特別長而且開得特別美 它花一落就會開始開出花苞茶花為開花准備的時間很長很長 可能和它的內涵有關系吧希望能幫上你
『捌』 溫州市市花的茶花考證
中國十大名花,除抄牡丹較少, 其餘本市都有栽培。溫州是我國華東山茶的發源地之一.許多山中山茶廣泛分布,瑞安大羅山化成洞的裸岩間,如今還有挺立著一棵健壯的樹高11.6米,胸徑31厘米,枝下高4.5米,樹齡有1200多年的金心茶引起不少
中外學者,前來考察研究 。
早在隋、唐時,溫州人民就開始栽培茶花.公元七世紀初盛唐時期,溫州山茶傳入日本.至宋、元間,茶花已盛行於溫州.北宋天台陳景沂的《全芳備狙》中記載:「瑪瑙茶,粉紅白黃為心,大紅為盤,產溫州」.到了清代,溫州山茶品種更是層出不窮,(永嘉縣志)載有名貴品種:百合寶珠、八寶、銀紅出爐、銀大紅、大紅茶、玉樓春,抓破臉、粉茶,金盞銀台、醉楊妃、御衣黃、舊衣黃等.
100年前,水嘉王敬敷從日本留學回鄉,專門從事山茶花專門從事山茶花的栽培、繁育,首創枝插繁殖法.隨後,吳品金在沮州市郊設圃研究山茶花的裁培技術,培育出新品種,「新桃寶珠」.建國後,園林部門對溫州山茶花品種進行挖掘整理.技工汪亦萍撰寫了《山茶花》一書,詳細介紹了100多個山茶花品種的特徵.
『玖』 溫州地區茶花老十大名茶
中國茶花十大名花:花佛鼎、花鶴翎、鴛鴦鳳冠、綠珠球、大硃砂、粉十樣景、花芙蓉、賽洛陽、灑金寶珠、花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