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精雕梅花

精雕梅花

發布時間: 2021-11-25 08:07:15

① 清風什麼細柳,淡月什麼梅花

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

傳說中,蘇東坡有個妹妹叫蘇小妹,不僅聰明伶俐、能詩善對,還經常出題難為蘇軾和親朋好友,即便在新婚之夜對自己的新郎也不放過。致使蘇小妹三難新郎的故事流傳至今。當新郎秦少游順利過了兩關之後,第三道考題又送到他的面前。

秦少游一看考題是「閉門推出窗前月」,讓他對出下聯。秦觀看著這個出句,心裡可犯了難,怕對得平平,顯示不出自己的才華;但此聯確實又不怎麼好對。他坐在池塘邊冥思苦索,眼看三更已過,還是理不出頭緒。

此時,蘇東坡可急了,忙出來觀察動靜,見秦少游仍在池塘邊不住的喃喃自語「閉門推出窗前月」,知是任性的小妹還在發難,便想辦法幫其解圍,他隨手撿起石子扔入池中。只聽「砰」的一聲,池中月影散開,星光盪漾,這景象使秦少游眼前一亮,下聯即出,「投石沖開水底天」。於是,被難為了大半夜的新郎官終於如釋重負,踏入了洞房之門。

蘇小妹本想用第三關這個出句難住秦少游,好給他一個下馬威。沒想到秦少游終於對上了,而且更勝一籌,她知道,這個「沖」字用得太生動太傳神了,簡直是畫龍點睛之筆! 蘇小妹轉念一想,秦少游恐怕沒有這個本事,準是哥哥蘇軾從中相助,於是就產生了借機也考考哥哥的想法。

有一天,蘇小妹來到大哥蘇軾跟前,讓他在「輕風細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作為腰眼。蘇東坡不加思索,信口說道:「前句加『搖』,後句加『映』」,成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蘇小妹不屑一顧。

蘇東坡認真想了想,又說兩句:「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但仍不是上品。」東坡只好讓小妹作答。蘇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東坡聞之,不禁拍手叫絕。心想,「輕風」徐徐,與「搖」、「舞」是匹配不當。

唯有用「扶」字才恰到好處地顯現出輕風的溫柔和細柳被輕拂的形態。同時,一個「扶」字又把「風」人格化了,給人一種親切的美感。下句添一個「失」字,也使全句皆活,勾畫出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形態。於是,蘇東坡對小妹的「煉字」功夫更加欽佩。

(1)精雕梅花擴展閱讀

我國古代詩人為了增強詩詞的表現力、感染力,經常針對某些字詞,精雕細琢、反復推敲。王安石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是他十易其字才始定為「綠」。盧延讓曾發出「吟安一個字,捻斷數頸須。」的感慨。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這是詩聖杜甫的詩句,充分表明了詩人對詩歌語言的刻意求工,對文學創作嚴肅認真的態度。這也是他成為偉大詩人的重要條件之一。長期以來,人們把這種精益求精的執著稱之為「煉字」、「煉意」。

這些被反復推敲的某些字詞,往往就成了一首詩的「詩眼」或一首詞的「詞眼」。有的竟成了千古名句,世代流傳。

作詩填詞要能耐得住寂寞,要能豁出去辛苦。所以,在詩歌興盛的唐代,就出現了苦吟派詩人,代表人物有賈島、李賀、孟郊。所謂苦吟派,就是為了一句詩或是詩中的一個詞、一個字,不惜耗費心血,花費工夫,說明詩人作詩已經達到了痴迷的程度。

苦吟派代表人物賈島,作詩以苦吟著稱,「兩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有一次,賈島騎驢在路上走,由於正在琢磨一句詩,嘴裡還不斷的叨咕:「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是用推好呢,還是用敲好呢?」由於精力過於集中,結果闖進了大官韓愈的儀仗隊里。

韓愈問賈島為什麼亂闖。賈島先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然後就將自己正琢磨對其中一句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時候,不留神才擋了韓愈的大駕的經過說了一遍。韓愈聽了非常感動,他認真地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晚上去別人家,還是敲門有禮貌!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

再說,讀起來也響亮一些」賈島聽了連連點頭。從此他就和韓愈交上了朋友。於是,「推敲」的典故也被後人傳為佳話。「推敲」也就成了「煉字」的代名詞。可見歷史流傳下來的膾炙人口的千古不朽之作,都是作者嘔心瀝血、歷盡艱辛創作出來的,是他們血汗的結晶。

② 精雕圖如何轉灰度圖

1、首先滑鼠雙擊打開想要轉的精雕圖文件, 點擊,文件中綠色網格,就是浮雕模型。

③ 女士手錶排名前十有哪些

女士手錶排名前十有浪琴、歐米茄、勞力士、卡西歐、天梭、西鐵城、卡地亞、梅花、海鷗、飛亞達

1、浪琴

浪琴(LONGINES)於1832年在瑞士索伊米亞創立,擁有逾180多年的悠久歷史與精湛工藝,在運動計時領域亦擁有顯赫傳統與卓越經驗。以飛翼沙漏為標志的浪琴錶以優雅著稱於世,作為全球領先鍾表製造商斯沃琪集團旗下的著名品牌。

2、歐米茄

自1848年誕生起,歐米茄的先鋒精神一直引領著設計、創新和每一個值得歷史銘記的時刻。以精準計時作為核心,歐米茄始終走在製錶行業的前沿,並通過革命性的技術樹立行業標桿。歐米茄現主要有四大系列腕錶,包括星座系列、碟飛系列、海馬系列與超霸系列。

5、天梭

天梭成立於瑞士汝拉山區的小鎮力洛克,而其總部至今仍位於那裡。「瑞士製造」是天梭心中從不曾磨滅的烙印,天梭logo中的「+」和瑞士國旗相同,這是品質的象徵。

④ 新事物新名詞等寫入詩詞中如何才能不顯得違和有比較好的例子嗎

一、正與側的結合
景物描寫可以從正面入手,直接描寫景物的特點,使人一目瞭然;也可以不從正面景物入手,而是從與其有關的側面景物寫起,來揭示該事物的特點,同時還能提供給讀者豐富的想像空間。兩種方法結合運用,可以使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更加突出。
如白居易《楊柳枝詞》「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黃金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第一、二句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描寫了春天柳樹的嬌美形態。
王昌齡的《從軍行》「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第二句側面描寫戰況,通過寫風勢很大,捲起紅旗便於急行軍來寫戰爭的慘烈。
再如劉禹錫的《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題為「石頭城」,明顯是寫「石頭城」,但詩歌不從石頭城入手,卻從石頭城周圍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寫出了石頭城這一「故國」的沒落與荒涼。

二、動與靜的結合

在中國古代詩歌里,詩人們為了創設意境,特別注意動態描寫,動靜結合是常用的一種寫景手法。在這種手法的運用中,詩人往往獨出心裁,「每著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像賈島《題李凝幽居》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推」「敲」選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的形容詞用作使動動詞,都是動態描寫的一些典範,在動詞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為動靜結合的寫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種意境里描寫動態與靜態,並且往往是以靜為主,以動襯靜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諧統一。因此,動靜結合的寫景手法,往往與襯托又不可截然分開。
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詩人王維不愧描寫山水的高手,動靜結合是其主要寫景手法之一。詩人在描繪的景物中,靜中有動,以動襯靜,動靜結合,構成動人的意境。第二聯寫物,「明月松間照,」是靜景,是所見,寫的是月光透過松枝灑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動景,是所聞,動靜融為一體,構成一副清幽可愛的風景畫。第三聯是詩人用「竹喧」烘托山靜,是所聞,用「蓮動」襯托水幽,是所見,見聞交錯,「喧」「幽」互襯,頗具藝術感染力。
三、聲與色的結合
古詩寫景常涉及到聲音與顏色,這是詩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寫景,讓讀者如臨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藝術效果。
如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上聯是一組對仗句。草堂周圍多柳,新綠的柳枝上有成對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悅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翠」是新綠,「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剛抽嫩芽。「兩個黃鸝鳴翠柳」,鳥兒成雙成對,呈現一片生機,具有喜慶的意味。次句寫藍天上的白鷺在自由飛翔。這種長腿鳥飛起來姿態優美,自然成行。晴空萬里,一碧如洗,白鷺在「青天」映襯下,色彩極其鮮明。兩句中一連用了「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顏色,織成一幅絢麗的圖景;首句還有聲音的描寫,傳達出無比歡快的感情
四、虛與實的結合
「虛」與「實」是兩個極大的概念,具體點說就是無形與有形、抽象與具體,想像回憶與現實。如「愁」是虛的,因為它是無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實的,古詩詞常藉助具體、可感的事物來抒發某種感情寄託某種情懷,或藉助想像或回憶來寫現實的境遇和況味。同學們在鑒賞時要注意詩中哪是實、哪是虛。以及詩人著意要表現的是實還是虛。弄清了這幾點才能准確把握它們的關系。實景是詩人描寫的現實客觀景物,虛景是詩人通過聯想或想像而虛擬的景物,虛實結合更能表達出一種濃溢的情思。
如高適《塞上聽吹笛》「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天山」,詩中一二句實寫景,描寫的內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馬的季節到了。傍晚,戰士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在如此蒼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樓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調啊!三四句虛寫景,將「梅花落」拆用,彷彿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間和色和香灑滿天山。此詩抒寫戰士們由聽曲而想到故鄉的梅花(胡地沒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寫出了他們的濃濃的思鄉情。
五、點與面的結合
萬事萬物都是彼此相互聯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寫的景物也一樣,它們總是和周圍的景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詩人在寫景狀物時,不是孤立地靜止地寫主體物,還寫主體物周圍的聯系物,點面結合,烘雲托月,使主體形象更豐滿,更有特色。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中就運用了點面結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畫面上顯得比較小,但處在非常顯眼的位置,是詩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屬於點的描繪;前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屬於面的鋪陳,詩句從「鳥飛絕」、到「人蹤滅」寫盡了人物處境的苦寒與孤寂,並在「山」「徑」前冠之以數量詞「千」「萬」,對突出人物堅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可以稱之為點面結合。指出一點,隱括全面
六、遠與近的結合
看同一景物,觀察者所處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視,仰視,遠眺,近看,視覺形象會呈現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從不同角度描寫,會使讀者對所描寫的景物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獲得更完美的感受。
如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頭兩句描繪了秋山遠景。第一句描寫了秋山高遠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勇於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寫了秋山中的一個特定場景,在白雲浮動的天空下有幾戶人家隱約可見。後兩句描繪了秋山近景。「霜葉紅於二月花」一句,生機勃勃,鮮艷奪目,清新剛勁,形象鮮明,給人一種秋光勝似春光的美感。
七、白描手法
白描,原是中國繪畫的傳統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畫法中的速寫或素描,其特點是用簡練的墨色線條來勾勒畫面,賦形寫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這種畫法引入到詩歌的創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詞和修飾語,也不用精雕細刻和層層渲染,更不用曲筆或陪襯,而是抓住描寫對象,用准確有力的筆觸,明快簡潔的語言,樸素平易的文字,干凈利素地勾畫出事物的形狀、光暗(聲響)等,以表現作者對事物的感受。
如溫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第二聯兩句詩,就是六個名詞(即六種景物)的組合,沒有任何修飾語。它集中地表現了早行的辛苦。在雞鳴聲起,殘目未落之時,冒著寒霜上路,可見早行辛苦。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內心強烈的感情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
不銷魂怎地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王實甫《十二月帶堯民歌?別情》) (詩歌採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別從「怕黃昏」、「不銷魂」、「新啼痕」、「斷腸人」等四個角度將少婦別後的相思之悄表現得淋漓盡致。)
2.借景抒情 屬間接抒情的一種,通過對實景的描寫來抒發作者的感情。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十艮,隔江猶唱《後庭花》。
(杜牧《泊秦淮》) (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所寫的景並非晴朗的月夜,萬里無雲的碧空,而是迷濛的煙月,籠罩著寒水白沙,景色是那麼黯淡,氛圍是那麼冷寂,這就給後兩句寫作者的憂慮情緒增添了氣氛,加濃了色澤,兩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3.托物言志 屬間接抒情的一種,托物言志就是通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意願。
垂縷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詠蟬》)
(詩歌中所描寫的蟬的形象是:蟬垂著觸須在枝頭吸飲清潔的露水,陣陣蟬聲從稀疏的梧桐上傳出來。身居高處,叫聲自然傳得很遠,並非依靠風的力量。而在詩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發的人生感懷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總是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因而美好的聲名白可遠揚,不需要依靠其他人吹噓。由此可見,寫蟬是依據,而抒懷言志才是真正目的。)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寫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觀感情,使詩歌達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
(劃線的四句,表面上是寫景,而實際上則隱寓著詩人的一種超脫塵世、熱愛自然、遠離官場的感情境界。在這里既是寫「景」,也是寫「情」,已分不開哪是「景」,那是「情」。)
5.動靜結合 指對人、事、景處於動態或相對靜態時的描寫。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出了詩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兩句寫靜態,後兩句寫動態。)
6.以動襯靜 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即通過對動態的描寫、渲染、反襯出靜態,也就是在動態描寫中顯示出動態。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詩歌中所寫景物如花落、月出、鳥鳴等都是動景,同時又通過這些動景,更加突出顯示了春澗的幽靜。「鳥鳴山更幽」,動中見靜,愈見其靜,這裡麵包含著辯證法。)
7。樂景寫哀 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表面上寫的是一種歡樂的場景,而實際上是藉此來表達一種悲哀、凄楚的情緒。
《孔雀東南飛》文中寫迎娶劉蘭芝的場面,「交語速裝束,絡繹如浮雲……從人四五百,鬱郁登郡門。」其場面寫得越熱鬧,其悲情越強烈。
8.以景結情 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繚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詩歌的前三句均是就樂聲抒情,說到「邊愁」用了「聽不盡」三字,那末結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盡此「不盡」之情呢?詩人這時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彷彿在軍中置酒飲樂之後,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更加深了詩人的思想感情,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9.鋪排 即《詩經》表現手法中的「賦」。「賦者,鋪陳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厭其煩地多角度地進行鋪敘陳述。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杜牧《阿房宮賦))
10.渲染 我國傳統畫技之一,後借用來指文藝創作中為突出人物形象和環境所採用的強調、反復等多方面著意的鋪敘等寫作技法。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薰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王昌齡《秋詞》) (首句破題,以描寫秋景來渲染深宮寒夜的氣氛。)
11.烘托 襯托中的正襯,原是我國傳統畫技之一。亦稱「烘雲托月」。後借用指一種寫作技法,即指通過特定的環境氣氛的描寫,以突出人物某種心緒或突現人物形象的技法。
具體說來就是不說本意,只說與此有關的事物,達到烘托本意的目的。此種手法常與渲染手法結合起來使用,易混淆。
……新來瘦,非關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鳳凰台上憶吹蕭))
(要說的明是相思的苦,卻不直說,而用「非關病酒,不是悲秋」來烘托)
12.點化(化用) 對前人書面作品的語言和群眾的口頭創造,進行再加工再創造,賦予它新的內容和意境。可分三種:字詞點化、內容升華、意境開拓。
①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西廂記》)
13.用典 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歷史故事或古書中的詞語來說明白己觀點的一種修辭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中用了孫權、劉裕、劉義隆、霍去病、廉頗等五個歷史故事的典故。
14.實虛結合 實寫,指對人物或事件進行直接的、正面的敘述和描寫。虛寫,指採用側面交代或烘托性的敘述與描寫。虛實結合,即兩種手法在敘述、描寫中同時使用。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詩人開始寫「地」、寫「鴉」,而不寫月,但卻讓我們分明感到月亮的存在,因為「地白」、「棲鴉」是月亮朗照的結果,既然地白如霜,棲鴉可見,可知詩人雖沒有明寫「月明」,但我們卻處處感到「月明皎潔」,因此它是實寫「地白」、「棲鴉」,虛寫「月明」,暗扣「望月」這一詩題。)
15。抑揚 我們在表揚或批評某一事物的時候,為了使別人信服,或預先防止別人的反駁,往往把要表揚的先從某一缺點加以批評,把要批評的先從某一優點加以表揚,這種修辭手法就叫做抑揚。抑揚可分兩種:1.欲揚先抑法;2.欲抑先揚法。
應憐履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詩前兩句寫詩人乘興游園,被拒之門外;後兩句卻寫出詩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滿園春色,前後感情有個落差,前面遺憾,後面高興。這里採用了欲揚先抑法。)
16.疊詞 為了表達的需要,把同一的多音詞接二連三地用在一起,這種修辭手法,叫做疊詞。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聲聲慢》)
(開頭十四個疊字為全詩定下了一個殘秋和孤獨的感情基調,渲染了詞人晚年孤苦無依的生活情景以及內心深處的凄涼。)
17.互文 上下文中相對舉而獨立的兩個詞語在意義上互相補充、互相滲透,共同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這種修辭方式就叫互文。互文的形式常見的有當句互見和對句互見兩種。翻譯時容易譯錯,應特別注意。
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出塞》)
(正確翻譯是:秦朝和漢朝的明月與關城。容易誤譯為:秦朝的明月與漢朝的關城。)
18.意象組合(蒙太奇式的畫面組合) 蒙太奇是電影藝術的表現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指由鏡頭組接成生活的片斷和場景。場景隨著劇情發展而時時在變化,給人以鮮明的形象感。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秋思)) (此首詞出現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等9個並列的名片語成的不同景物意象。它們巧妙地組織在一個畫面里,渲染出一派凄涼蕭瑟的晚秋氣氛,從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
19.白描與工筆 白描原是中國水墨畫中純用墨線、不著顏色來粗筆勾勒物象輪廓的一種筆法。後借用於文學寫作,指使用簡練的筆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畫出鮮明生動形象的一種描寫方法。工筆,原是一種繪畫的筆法,後指精雕細刻、重彩濃墨的描繪。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萍洲。(《溫庭筠<望江南))
(這首詞採用了白描手法,寫一位女子從早到晚盼望情人歸來的心情)
此外,還有一些現代漢語中常用的修辭格如比喻、擬人、誇張、借代、對比等,在古詩詞中也常常使用,這里不再一一列舉。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內心強烈的感情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
不銷魂怎地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王實甫《十二月帶堯民歌?別情》) (詩歌採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別從「怕黃昏」、「不銷魂」、「新啼痕」、「斷腸人」等四個角度將少婦別後的相思之悄表現得淋漓盡致。)
2.借景抒情 屬間接抒情的一種,通過對實景的描寫來抒發作者的感情。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十艮,隔江猶唱《後庭花》。
(杜牧《泊秦淮》) (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所寫的景並非晴朗的月夜,萬里無雲的碧空,而是迷濛的煙月,籠罩著寒水白沙,景色是那麼黯淡,氛圍是那麼冷寂,這就給後兩句寫作者的憂慮情緒增添了氣氛,加濃了色澤,兩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3.托物言志 屬間接抒情的一種,托物言志就是通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意願。
垂縷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詠蟬》)
(詩歌中所描寫的蟬的形象是:蟬垂著觸須在枝頭吸飲清潔的露水,陣陣蟬聲從稀疏的梧桐上傳出來。身居高處,叫聲自然傳得很遠,並非依靠風的力量。而在詩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發的人生感懷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總是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因而美好的聲名白可遠揚,不需要依靠其他人吹噓。由此可見,寫蟬是依據,而抒懷言志才是真正目的。)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寫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觀感情,使詩歌達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
(劃線的四句,表面上是寫景,而實際上則隱寓著詩人的一種超脫塵世、熱愛自然、遠離官場的感情境界。在這里既是寫「景」,也是寫「情」,已分不開哪是「景」,那是「情」。)
5.動靜結合 指對人、事、景處於動態或相對靜態時的描寫。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出了詩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兩句寫靜態,後兩句寫動態。)
6.以動襯靜 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即通過對動態的描寫、渲染、反襯出靜態,也就是在動態描寫中顯示出動態。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詩歌中所寫景物如花落、月出、鳥鳴等都是動景,同時又通過這些動景,更加突出顯示了春澗的幽靜。「鳥鳴山更幽」,動中見靜,愈見其靜,這裡麵包含著辯證法。)
7。樂景寫哀 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表面上寫的是一種歡樂的場景,而實際上是藉此來表達一種悲哀、凄楚的情緒。
《孔雀東南飛》文中寫迎娶劉蘭芝的場面,「交語速裝束,絡繹如浮雲……從人四五百,鬱郁登郡門。」其場面寫得越熱鬧,其悲情越強烈。
8.以景結情 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繚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詩歌的前三句均是就樂聲抒情,說到「邊愁」用了「聽不盡」三字,那末結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盡此「不盡」之情呢?詩人這時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彷彿在軍中置酒飲樂之後,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更加深了詩人的思想感情,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9.鋪排 即《詩經》表現手法中的「賦」。「賦者,鋪陳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厭其煩地多角度地進行鋪敘陳述。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杜牧《阿房宮賦))
(文章在這里多角度地寫出阿房宮樓閣之多、構造之奇、布局之巧,體現出阿房宮的氣勢雄偉)
10.渲染 我國傳統畫技之一,後借用來指文藝創作中為突出人物形象和環境所採用的強調、反復等多方面著意的鋪敘等寫作技法。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薰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王昌齡《秋詞》) (首句破題,以描寫秋景來渲染深宮寒夜的氣氛。)
11.烘托 襯托中的正襯,原是我國傳統畫技之一。亦稱「烘雲托月」。後借用指一種寫作技法,即指通過特定的環境氣氛的描寫,以突出人物某種心緒或突現人物形象的技法。
具體說來就是不說本意,只說與此有關的事物,達到烘托本意的目的。此種手法常與渲染手法結合起來使用,易混淆。
……新來瘦,非關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鳳凰台上憶吹蕭))
(要說的明是相思的苦,卻不直說,而用「非關病酒,不是悲秋」來烘托)
12.點化(化用) 對前人書面作品的語言和群眾的口頭創造,進行再加工再創造,賦予它新的內容和意境。可分三種:字詞點化、內容升華、意境開拓。
①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西廂記》)
②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長恨歌》)
(①句點化了范仲淹《蘇幕遮》中的「碧雲天,黃葉地」的字詞。②句點化韋應物的「西施且一笑,眾女安得妍」的詩句意境。)
13.用典 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歷史故事或古書中的詞語來說明白己觀點的一種修辭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中用了孫權、劉裕、劉義隆、霍去病、廉頗等五個歷史故事的典故。
14.實虛結合 實寫,指對人物或事件進行直接的、正面的敘述和描寫。虛寫,指採用側面交代或烘托性的敘述與描寫。虛實結合,即兩種手法在敘述、描寫中同時使用。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詩人開始寫「地」、寫「鴉」,而不寫月,但卻讓我們分明感到月亮的存在,因為「地白」、「棲鴉」是月亮朗照的結果,既然地白如霜,棲鴉可見,可知詩人雖沒有明寫「月明」,但我們卻處處感到「月明皎潔」,因此它是實寫「地白」、「棲鴉」,虛寫「月明」,暗扣「望月」這一詩題。)
15。抑揚 我們在表揚或批評某一事物的時候,為了使別人信服,或預先防止別人的反駁,往往把要表揚的先從某一缺點加以批評,把要批評的先從某一優點加以表揚,這種修辭手法就叫做抑揚。抑揚可分兩種:1.欲揚先抑法;2.欲抑先揚法。
應憐履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詩前兩句寫詩人乘興游園,被拒之門外;後兩句卻寫出詩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滿園春色,前後感情有個落差,前面遺憾,後面高興。這里採用了欲揚先抑法。)
16.疊詞 為了表達的需要,把同一的多音詞接二連三地用在一起,這種修辭手法,叫做疊詞。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聲聲慢》)
(開頭十四個疊字為全詩定下了一個殘秋和孤獨的感情基調,渲染了詞人晚年孤苦無依的生活情景以及內心深處的凄涼。)
17.互文 上下文中相對舉而獨立的兩個詞語在意義上互相補充、互相滲透,共同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這種修辭方式就叫互文。互文的形式常見的有當句互見和對句互見兩種。翻譯時容易譯錯,應特別注意。
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出塞》)
(正確翻譯是:秦朝和漢朝的明月與關城。容易誤譯為:秦朝的明月與漢朝的關城。)
18.意象組合(蒙太奇式的畫面組合) 蒙太奇是電影藝術的表現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指由鏡頭組接成生活的片斷和場景。場景隨著劇情發展而時時在變化,給人以鮮明的形象感。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秋思)) (此首詞出現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等9個並列的名片語成的不同景物意象。它們巧妙地組織在一個畫面里,渲染出一派凄涼蕭瑟的晚秋氣氛,從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
19.白描與工筆 白描原是中國水墨畫中純用墨線、不著顏色來粗筆勾勒物象輪廓的一種筆法。後借用於文學寫作,指使用簡練的筆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畫出鮮明生動形象的一種描寫方法。工筆,原是一種繪畫的筆法,後指精雕細刻、重彩濃墨的描繪。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萍洲。(《溫庭筠<望江南))
(這首詞採用了白描手法,寫一位女子從早到晚盼望情人歸來的心情)
此外,還有一些現代漢語中常用的修辭格如比喻、擬人、誇張、借代、對比等,在古詩詞中也常常使用,這里不再一一列舉。

⑤ 梅花表和浪琴哪個好

浪琴不算高端,復但是有不錯的款,制比如嘉蘭些列,但是是石英錶。浪琴的價格比較平易近人一些,國內市場銷量好些。梅花表是老牌子了,機械表很好很棒,沒得說。
看看名表排名,梅花的在20以內的。
如果想買仿的,還是浪琴好些8,表最重要的是機芯。瑞士的機械芯哪裡都比不上,如果是石英的話無所謂了日本的不比瑞士的差,甚至國產的都能爭一份市場。浪琴仿表多為日本機芯。
另外年齡上浪琴比較適合年輕人,梅花比較適合30歲以上

⑥ 有誰有鏤空浮雕梅花格式的梅蘭竹菊,琴棋書畫的精雕門中花圖

來錯地方啦 ,去淘寶N

⑦ 形容精雕細琢和精益求精的詩

如下:

1、織婦詞

唐代:元稹

繅絲織帛猶努力,變緝撩機苦難織。

東家頭白雙女兒,為解挑紋嫁不得。

檐前裊裊游絲上,上有蜘蛛巧來往。

一般的繰絲織作本來已夠費力的了,織有花紋的綾羅更是難上加難。撥動織機、變動絲縷,在織品上挑出花紋極為不易,需要很高的工藝水平。培養挑紋能手實為不易,竟有巧女因手藝出眾為娘家羈留而貽誤青春。

2、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線

宋代:黃公紹

年年社日停針線。怎忍見、雙飛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

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譯文

年年春社的日子婦女們停下針線,孤單的她怎忍看見,雙飛雙棲的春燕?今日江城春色已過去大半,我獨自還羈身於亂山深處,寂寞地佇立在小溪畔。

春衫穿破了誰給我補綴針線?點點行行的淚痕灑滿春衫。落日時分我解鞍駐馬在芳草萋萋的河岸,雖有花枝卻無人佩戴,雖有美酒卻無人勸酒把盞,縱然醉了也無人照管。

3、南鄉子·璧月小紅樓

宋代:孫惟信

塵暗鷫鸘裘。針線曾勞玉指柔。一夢覺來三十載,休休。空為梅花白了頭。

譯文

灰塵蒙蓋了雁羽做的衣裳,縫制它曾讓你玉指多日繁忙。三十年過去猶如大夢一場,風流早成昔日往事,而今只能空對梅花嘆息,眼下我已白發蒼蒼!

4、觀鄭州崔郎中諸妓綉樣 / 詠綉障

唐代: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上床描。

綉成安向春園里,引得黃鶯下柳條。

譯文

黃昏余暉之下,廳堂前面鮮花嬌美。一群可愛綉女,爭拿筆上綉床寫生。綉成美麗屏風,靜靜放進花園,逗得黃鶯好奇,離開柳條飛來。

5、孔雀東南飛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譯文

每天當雞叫的時候我就進入機房紡織,天天晚上都不能休息。三天就能在機上截下五匹布,但婆婆還故意嫌我緩慢鬆弛。

⑧ 形容精雕細琢的詩句

形容精雕細琢的詩
1、織婦詞

唐代:元稹
繅絲織帛猶努力,變緝撩機苦難織。
東家頭白雙女兒,為解挑紋嫁不得。
檐前裊裊游絲上,上有蜘蛛巧來往。
一般的繰絲織作本來已夠費力的了,織有花紋的綾羅更是難上加難。撥動織機、變動絲縷,在織品上挑出花紋極為不易,需要很高的工藝水平。培養挑紋能手實為不易,竟有巧女因手藝出眾為娘家羈留而貽誤青春。

2、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線
宋代:黃公紹
年年社日停針線。怎忍見、雙飛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

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譯文
年年春社的日子婦女們停下針線,孤單的她怎忍看見,雙飛雙棲的春燕?今日江城春色已過去大半,我獨自還羈身於亂山深處,寂寞地佇立在小溪畔。
春衫穿破了誰給我補綴針線?點點行行的淚痕灑滿春衫。落日時分我解鞍駐馬在芳草萋萋的河岸,雖有花枝卻無人佩戴,雖有美酒卻無人勸酒把盞,縱然醉了也無人照管。
3、南鄉子·璧月小紅樓
宋代:孫惟信
塵暗鷫鸘裘。針線曾勞玉指柔。一夢覺來三十載,休休。空為梅花白了頭。

譯文
灰塵蒙蓋了雁羽做的衣裳,縫制它曾讓你玉指多日繁忙。三十年過去猶如大夢一場,風流早成昔日往事,而今只能空對梅花嘆息,眼下我已白發蒼蒼!
4、觀鄭州崔郎中諸妓綉樣 / 詠綉障
唐代: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上床描。

綉成安向春園里,引得黃鶯下柳條。
譯文
黃昏余暉之下,廳堂前面鮮花嬌美。一群可愛綉女,爭拿筆上綉床寫生。綉成美麗屏風,靜靜放進花園,逗得黃鶯好奇,離開柳條飛來。
5、孔雀東南飛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譯文
每天當雞叫的時候我就進入機房紡織,天天晚上都不能休息。三天就能在機上截下五匹布,但婆婆還故意嫌我緩慢鬆弛。
描寫手工藝的詩句
1、針線倦拈,簾幃低卷,別般風味。——宋 楊無咎《柳梢青》

釋義:做針線已經累了,散亂地拿著針。簾幔低垂,別有一番滋味。
2、沈李浮瓜冰雪涼。竹方床。針線慵拈午夢長。——宋 李重元《憶王孫》
釋義:夏天躺在竹床上,吃冰好的瓜涼滋滋的,慵懶地穿針引線,無夢長長的。
3、強拈針線解春愁,只是無情緒。——元 趙雍《玉耳墜金環》
釋義:勉強自己拿起針線解導春愁,只是沒什麼情緒。
4、啟貼理針線,非獨學裁縫。手持未染彩,綉為白芙蓉。——唐 孟郊《古意》
釋義:開始學針線,也並不是學習裁縫。用不是彩色的線,綉一朵白色芙蓉。
5、日理絲機,宵拈針線。——宋 陳德武《踏莎行》
釋義:不管是白天夜晚,都在忙著做針線活。
6、針線曾勞玉指柔。——宋 孫惟信《南鄉子·璧月小紅樓》
釋義:這針線,曾經讓玉手怎樣的勞累過。
7、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唐 孟郊《遊子吟》
釋義: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8、如何織紈素,自著藍縷衣。——唐 孟郊《織婦辭》
織婦織出來的好布,自己身上穿的卻是藍色粗布。
9、跳出紅爐,身無燒烙。水雲游歷非流落。——元 善住《謁金門·贈雕鑾匠》
釋義:出入紅鐵爐,身體完好。四處游歷並非是流浪人。

10、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明 梅之煥《題李太白墓》
釋義:李白墓前來來往往,在此作詩的不都是魯班門前搬弄斧頭,自不量力。

⑨ 虞美人 春江花月夜 梅花三弄 蘇武牧羊 平湖秋月 清明上河圖 和秦時明月中 白雪 的蕭譜

http://www.gangqinpu.com/html/6052.htm幻音寶盒
http://www.gangqinpu.com/html/12019.htm飛雪玉花
http://www.gangqinpu.com/html/12018.htm易水兩岸
咱找的這幾個都是五線譜的,內希望對你有幫容助O(∩_∩)O

熱點內容
蘭花萃取 發布:2025-08-26 09:44:55 瀏覽:292
墨宇畫牡丹 發布:2025-08-26 09:38:46 瀏覽:257
櫻花晚櫻 發布:2025-08-26 09:37:18 瀏覽:97
七夕一日餐廳 發布:2025-08-26 09:37:14 瀏覽:91
女人蘭花指 發布:2025-08-26 09:22:43 瀏覽:332
七夕蓬萊閣 發布:2025-08-26 09:22:08 瀏覽:654
智者一朵花 發布:2025-08-26 09:22:01 瀏覽:912
浪慢海棠 發布:2025-08-26 09:04:30 瀏覽:543
馬蘭花開亢 發布:2025-08-26 08:55:51 瀏覽:552
酒店花藝軟裝 發布:2025-08-26 08:38:45 瀏覽: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