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清遠金茶花

清遠金茶花

發布時間: 2021-11-18 05:19:01

1. 紅滿天下花是什麼樣的

沒有這種花,可能是商家自己取的,或者小說裡面杜撰的。

2. 中國有一種很有名的十種花是什麼花

中國十大名花分別是:花中之魁——梅花、花中之王——牡丹花、凌霜綻妍——菊花、水中芙蓉——荷花、花中皇後——月季、繁花似錦——杜鵑、花中嬌客——茶花、君子之花——蘭花、十里飄香——桂花、凌波仙子——水仙這十種名貴又美麗的地方名花。梅花被譽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

梅花為軍,有花魁之稱,總領群芳;牡丹為亞軍,花中之王,國色天香;菊花為季軍,高潔豐麗,傲霜怒放,蘭花為第四,花中君子,天下第一香;月季為第五,花中皇後,世界名花;杜鵑為第六,花中西施,風姿卓絕;山茶為第七,花中珍品,富麗堂皇;荷花為第八,水中芙蓉,磊落大方;桂花為第九,秋風送爽,十里飄香;水仙為第十,凌波仙子,清新淡雅。

拓展資料:1986年11月20日開始至1987年4月5日結束的,由上海園林學會、《園林》雜志、上海電視台、上海文化出版社聯合舉辦的「中國傳統十大名花評選」活動共參評名花22種。

這次評選標准以栽培歷史悠久,觀賞價值特高,富有民族特色為三個基本條件,參評人群涵蓋了各行各業,各年齡段,以及國際人士的關注。共收到選票149018張,其中有效票144334張,廢票4684張,這些選票與全國114位園林花卉學專家一起組成的評委會選票(標准答案),得出10大名花。

3. 金花能燉肉嗎

當然可以
金花茶的營養價值

金花茶屬無毒級、含有400多種營養物質、無毒副作用。富含茶多糖、茶多酚、總皂甙、總黃酮、茶色素、咖啡因、蛋白質、維生素B1、B2、維生素C、維生素E、葉酸、脂肪酸、B-胡蘿卜素等多種天然營養成份;金花茶含有茶氨酸、蘇氨酸等幾十種氨基酸,以及富含有多種對人體具有重要保健作用的天然有機鍺(Ge)、硒(Se)、鉬(Mo)、鋅(Zn)、釩(V)等微量元素,和鉀(K)、鈣(Ca)、鎂(Mg)等宏量元素。

金花茶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澀;平。

【歸經】腎,心經。

【功效】金花茶對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對糖尿病及其並發症有獨特神奇的功效,起協同平衡調節作用。

1、降血糖。金花茶可以活化胰島細胞,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加速血糖的分解和代謝。在某種程度上,有效的阻止了內源性血糖的來源。同時也有效的促進了細胞吸收血糖的能力。降低了人體的血糖的含量,使得人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金花茶含有豐富的多糖物質。多糖能有效控制餐後血糖上升幅度及改善葡萄糖耐量,並可改善脂類代謝紊亂,有明顯的降血糖效果。同時,金花茶對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對糖尿病及其並發症有獨特神奇的功效,起協同平衡調節作用。

2、增強免疫力。金花茶含有多種營養保健元素,在我們生活中可以有效的促使我們的血液呈弱鹼性,從而激活免疫系統的淋巴細胞,提高和加強人體的免疫力,使得我們的抵抗能力變強,同時也可以使得糖尿病患者的病症得到一定的緩解和好轉。

3、排毒。金花茶可以很快的排出體內的毒素,並降低體內的血糖峰值。這主要體現在,金花茶產品的服用,使得我們的身體減少了對於食物中糖分的吸收,並將體內的毒物釋放出來,排出體外。

金花茶怎麼泡

1、每次取2-3朵金茶花,加入200ml的沸水,開水沖泡。

2、把花朵靜置水中2-3分鍾,會聞到一股淡淡的香味,這時飲用效果更佳。茶湯金黃高貴,香氣自然芬芳;入口茶香繞舌,初時稍苦,繼而苦盡甘來,經久不退。

若是跟茶葉沖泡,首先與茶葉放在一起兼泡,湯色更剔透,茶味與花香交融,使茶湯更馥郁芬芳。煮過的花可分別與燕窩、人參、蟲草、靈芝等放在一起煲湯,將富含的400餘種營養物質悉數利用。

4. 山茶花和哪一類人的品質一樣

「評選市花,不能只看是否漂亮,還要看氣質和精神形象。」連州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連州中學原副校長張仁敏推薦山茶花作為連州市花。他是文史愛好者,熟悉連州人文歷史、風土人情。他認為山茶花的花瓣、花枝、葉子,都有厚實堅韌的特性,經得住風吹雨打日曬,與連州人吃苦耐勞的品質契合;此外山茶花生長在山間,與連州山區的地理特性相符。

山茶花。 清遠日報記者 曾新友 攝

推薦市花:山茶花 推薦理由:美而不艷,內涵豐富

張仁敏認為,連州位於粵北山區,遠離喧囂的大都市。連州不是一座花枝招展的城市,連州人生活在山區,有著內心朴實的特點。他們不言苦、不怕苦,經得起生活的考驗,經得起生活的捶打。

「山茶花可以代表連州人的這個特點。」張仁敏說,跟連州人一樣,山茶花也是生活在山區,這種花並不妖艷、嫵媚。作為一種觀賞性植物,山茶花的花瓣、花枝、葉子,都有著厚實、扎實的特點,可以經得起風吹雨打日曬。她百折不撓,不像桃花那樣嬌嫩,山茶花有著精神層面的美。

查詢可知,山茶花又名茶花,花姿豐盈,端莊高雅,為中國傳統名花,重慶、溫州、金華、昆明等市均選其作為市花。山茶花單生成對生於葉腋或枝頂,花瓣近於圓形,變種重瓣花瓣可達50~60片。花色紅、白、黃、紫、墨均有,十分鮮艷。花期因品種不同而不同,從十月至翌年四月間都有花開放。

「評選市花,不能只看是否漂亮,還要看氣質和精神形象。」張仁敏認為,紫薇花、桃花等相比山茶花確實更美麗動人,但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嬌嫩,稍有風吹雨打,就會飄落。張仁敏認為,這些花的美麗只是停留在表面,不能代表連州的形象。

點評徵集:「市花市樹評出來後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張仁敏說,一些城市曾評出了市花,但很多群眾都不接受,根本原因就是選出來的這種市花沒有得到群眾的廣泛認可。他建議,政府和評選方一定要多聽取群眾的意見,到群眾當眾調查研究,要相信群眾,切忌根據自己的喜好一錘定音。

張仁敏說,評選市花市樹,不能操之過急,要經過深入的了解,要保證評選結果經得起考驗。要有歷史的目光,注意長遠的效果,讓將來的人也認可這個結果。一旦確定,就要長久地確定下去,中途最好不要再改。

「還要聽取連州之外的人的意見,評選結果也讓他們認同。」張仁敏說,在評選市花市樹的過程中,不能只是連州人自己關起門來評選。如果其他人很認同評選結果,就能提高連州在其他地方的印象,有助於提高連州的形象。「一提到好萊塢,人們很自然就會想到美國電影,想到美國;一提到『彩雲之南』,大家自然就能想到雲南。」張仁敏舉例說,將城市標志品牌樹立起來,能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張仁敏說,很多地方有市花市樹,但是一般人都沒怎麼聽說過,連州要防止這類情況的發生。「市花市樹評出來之後,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張仁敏說,在這方面可以借鑒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的成功經驗,如今在攝影界有「北平遙南連州」的說法,究其原因,就是連州一年年堅持做,後續工作跟得很足,所以把名氣給打出去了。

「市花市樹也一樣,評選出來之後,要花大力氣去宣傳推廣。」張仁敏舉例說,如果山茶花被評為市花,以後連州的比賽活動就可以用山茶花命名,如「2016年山茶花杯×××比賽」;連州人成立球隊,去其他地方參加比賽的話,就可以把球隊命名為「山茶花隊」。

5. 人民幣上的花都是些什麼花

目前流通的人民幣,主要是1999年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

1元:水印和正面花團中的花都是蘭花;

花中之魁——梅花:中國十大名花之首,中華民國的時候還被定為國花。

一角硬幣:蘭花

五角硬幣:荷花

一元硬幣:菊花

第五套人民幣各面額正面均採用毛澤東同志建國初期的頭像,底襯採用了中國著名花卉圖案,背面主景圖案分別選用了人民大會堂、布達拉宮、桂林山水、長江三峽、泰山、杭州西湖。

(5)清遠金茶花擴展閱讀

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幣於2018年5月1日起退出流通。市場上流通的人民幣是第五套人民幣;流通的紙幣有:1、5角,1、5、10、20、50、100元;硬幣有1角、5角和1元。

在中國錢幣博物館陳列出來的五套人民幣中,與後四套不同的是,第一套人民幣(除1953年版5000元渭河橋圖案券外)上「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與漢字面額的排列均為自右向左;

而1952年毛主席審閱票版時,提出人民幣行名排列應由左向右,所以自1953年起,人民幣上「中國人民銀行」的排列一律改為由左向右了。從第二套人民幣開始使用的由馬文蔚書寫的中國人民銀行。

第一套人民幣1948年12月1日—1953年12月陸續發行。

第二套人民幣1955年3月1日—1962年4月20日陸續發行。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兌和流通使用。1999年1月1日起除分幣以外其他幣種停止流通。自2007年4月1日起1、2、5分三種面額紙幣停止流通,而三種面額的硬分幣仍然在流通當中。

第三套人民幣1962年4月20日—1974年1月5日陸續發行。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歷時38年。

第四套人民幣1987年4月27日—1998年9月22日陸續發行。於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第四套人民幣紙幣(除1角、5角外)與1角硬幣。

第五套人民幣1999年9月28日以後發行。

參考資料

網路—人民幣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貨幣)

人民網—人民幣上的風景

6. 我國十大名花的特點

1、桂花——九里飄香

學名:Osmanthus fragrans

英名:Sweet Osmanthus

別名:木樨、丹桂、金桂、

岩桂、九里香

科名:木樨科形態特徵:常綠喬木。南方適地栽培,樹高可達10M以上;北方多用盆栽,栽培長久其高也達1.5M-2M,北方也見栽於露地背風向陽處的耐寒品種。樹皮光滑呈灰色。單葉對生,革質光亮,葉形及葉緣因品種而不同,葉形橢圓至橢圓狀披針形,葉緣有全緣或具鋸齒。花腋生呈聚傘花序,花形小而有濃香,花色因品種而異。有生長勢強、枝幹粗壯、葉形較大、葉表粗糙、葉色墨綠、花色橙紅的丹桂;有長勢中等、葉表光滑、葉緣具鋸齒、花

呈乳白色的銀桂,且花朵茂密、香味甜郁;生長勢較強、葉表光滑、葉緣稀疏鋸齒或全緣、花呈淡黃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月-10月與上列品種同時開花外,還可每2個-3個月又開一次的四季桂。

2.水仙------凌波玉立

學名:Naricissus tazeta var.chinensis

英名:Chinese Narsissus

別名:水仙花、雅蒜、金盞銀台、中國水仙、天蒜。

科名:石蒜科

水仙花,別名天蔥、雅蒜、金盞銀台、玉玲瓏。屬石蒜科,多年生鱗莖草花。高20一30厘米。葉基生,線形,扁平。花葶抽出葉間,頂端著花3一8朵,呈傘形花序,花冠口部具黃色盞狀的副花冠,有「金盞銀台」之稱。花期1一2月。葫果胞背開裂。

水仙為秋植球根花卉,早春開花並貯藏養分,夏季休眠,性喜溫暖濕潤氣候。水仙花是點綴元旦和春節最重要的冬令時花,其碧葉如帶,芳花似杯,幽香沁人肺腑,常用清水養植,被人們稱為「凌波仙子」

水仙原產我國,分布多在東南沿海溫暖濕潤地區,上海崇明縣和福建漳州水仙最為有名。

水仙鱗莖漿汁有毒,含拉可丁,用作外科鎮痛劑,鱗莖搗爛可敷治癰腫。花作香澤,塗身理發,去風氣,又療婦人五臟心熱。

3.茶花-------富麗堂皇

學名:Camellia japoica

英名:Common Camellia

別名:茶花、華東山茶、川茶花、晚山茶、耐冬、曼陀羅樹。

科名:山茶科

特性特性

山茶花,別名玉茗花、耐冬、曼陀羅等。屬山茶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3一4米。樹干平滑無毛。葉卵形或橢圓形,邊緣有細鋸齒,革質,表面亮綠色。花單生成對生於葉腋或枝頂,花瓣近於圓形,變種重瓣花瓣可達50-60片,花的顏色,紅、白、黃、紫均有。花期因品種不同而不同,從十月至翌年四月間都有花開放。蒴果圓形,秋末成熟,但大多數重瓣花不能結果。

山茶花原產於我國長江流域和西南各地。性喜溫暖、空氣濕潤、半陰半陽的環境,多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

山茶花為我國著名觀賞花卉,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歷史,品種極多。除栽培觀賞外,其木材細致可作雕刻;花供葯用,有收斂止血之功效;種子可榨油。

4.荷花------清新脫俗

學名:Nelumbo mucifera

英名:Hin Lotus

別名:蓮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蓮

科名:睡蓮科

荷花,又名蓮花、水華、芙蓉、玉環等。屬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

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栽培歷史久遠,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性喜溫暖多濕。

荷花花大葉麗,清香遠溢,出污泥而不染,深為人們所喜愛,是園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綠化植物。

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可治多種疾病。

5.梅花-----臨霜傲雪

學名:Prunus mume

英名:Mumeplant Japanese Apricot

別名:春梅、紅綠梅、干枝梅、酸梅

科名:薔薇科

梅花,又名春梅、紅梅。薔薇科,櫻屬,落葉喬木,少有灌木。高可達5一6米。樹冠開展,樹皮淡灰色或淡綠色。小枝細長,枝端尖,綠色,無毛。 葉寬卵形或卵形,邊緣有細鋸齒, 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闊楔形,幼時或在沿葉脈處有短柔毛。

6.菊花——獨立冰霜

學名:Dendranthemamorifolium

英名:Florists Chrysanthemum

別名:菊華、秋菊、九華、

黃花、帝女花

科名:菊科

菊花,別名黃華、女華、金蕊等。屬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高30一80厘米,葉互生,卵形,具深裂或淺裂,邊緣有缺刻或鋸齒。頂生頭狀花序,四周的舌狀花形大而美麗,中部為黃色筒狀花,但花冠的顏色變化極大,除藍色外,呈黃,白、紅、橙、紫及各色混雜;花型變化也很大。花期夏秋至寒冬,但以10月為主。果實為瘦果。

菊花原產我國,栽培歷史悠久,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記載,古人還有重陽賞菊的風習。

菊花耐寒,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在沙質壤土,忌積澇。

菊花有多方面的經濟價值。杭菊是很好的清涼飲料;菊花可入葯,能清熱散風,平肝明目。

7.蘭花------從容優雅

屬蘭科,是單子葉植物,為多年生草本。高20一40厘米,根長筒狀。葉自莖部簇生,線狀披針形,稍具革質,2至3片成一束。總狀花序,花被2輪,肉質狀,內輪3瓣中,2瓣向上直立,下方一瓣唇形,向外反卷,上具紫紅色斑或無,雄蕊和花柱合生成合蕊柱,花色由黃褐至淺黃,以不具褐色的純顏色者為貴異。萌果三角形,種極小。

蘭花通常分為中國蘭和洋蘭,中國蘭主要產於亞洲的亞熱帶,主產於我國長江流域各省山區、西南、華南和台灣各地亦有分布;洋蘭大多產在熱帶和亞熱帶林區。

中國蘭在我國的栽培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極具觀賞價值:其葉鐵線長青,其花幽香清遠,發乎自然,被人們稱為「第一香」、「國香」。

8.杜鵑------繁花似錦

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英名:Indian Azalea

別名: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

科名:杜鵑花

形態特徵:

杜鵑花屬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由大喬木(高可達20m以上)至小灌木(高僅10cm~20cm),主幹直立或呈匍匐狀,枝條互生或輪生。

杜鵑花屬850餘種。分布於歐洲、亞洲及北美洲,以亞洲為最多。

中國常栽培的種類有:

毛鵑、夏鵑、西洋鵑、羊躑躅、迎紅杜鵑、馬銀花、雲銀杜鵑。

9.月季——熱情如火

學名:Rosa chinese

英名:Chinese Rose

別名:長春花、月月紅、瘦客

科名:薔薇科

落葉灌木。枝幹特徵因品種而不同。有高達100cm-150cm直立向上的直生型;有高度60cm-100cm枝幹向外側生長的擴張型;有高不及30cm矮生型或匍匐型;還有枝條呈藤狀依附它物向上生長的攀緣型。月季的枝幹除個別品種光滑無刺外,一般均具皮刺,皮刺的大小、形狀疏密因品種而異。葉互生,由3枚-7枚小葉組成奇數羽狀復葉,卵形或長圓形,有鋸齒,葉面平滑具光澤,或粗糙無光。花單生或叢生於枝頂,花型及瓣數因品種而有很大差異,色彩豐富,有些品種具淡香事或濃香。

依花色分:有白、綠、黃、粉、紅、紫等色,以及復色或具條紋及斑點者。

依花型分:有花朵直徑在10cm以上的大花品種,直徑在10cm以下、5cm以上的中花品種和直徑在5cm以下的小花品種及微型品種。

依植株形態分:有植株高大、直立挺拔的直立型和枝條柔軟而長、依附它物生長的攀緣月季。

依著花情況分:在露地栽培從5月-10月經常不斷開花、在溫室栽培則四季可開的健花品種;有僅在春、秋兩季開花的兩季種;還有僅在春季開一次花的一季種。

依品種發展淵源分:則可分為老式月季和現代月季兩大類。
10.牡丹——總令群芳

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

英名:Tree Peony

別名:花王、木芍葯、洛陽花、穀雨花。

科名:毛茛科

牡丹,別名木芍葯、洛陽花、穀雨花、鹿韭等。屬毛莨科多年生落葉灌木,與芍葯同科。我國以牡丹為花王,芍葯為花相。它高1一2米,老乾可達3米。葉互生,二回三出羽狀復葉。花單瓣至重瓣。一般各種花冠直徑15一30厘米。花色有紅、粉、黃、白、綠、紫等,花期5月上中旬。

牡丹性宜涼爽,畏炎熱,喜燥忌濕,原產我國西北,栽培歷史久遠。河南洛陽、山東荷澤、四川彭縣都盛產牡丹。牡丹花豐姿綽絕,形大艷美,儀態萬方,色香俱全,觀賞價值極高,在我國傳統古典園林廣為栽培。

除觀賞外,其根可入葯,稱「丹皮」,可治高血壓、除伏火、清熱散瘀、去癰消腫等。花瓣還可食用,其味鮮美。

7. 中國有哪十大名花,特點是什麽

梅花
學名 Prunus mume
別名 春梅、干技梅、紅綠梅
科屬 薔蔽科、李屬 形態特徵 落葉小喬木,高達lO米,常具枝刺,樹冠呈不正圓頭形。干褐紫色,多縱駁紋,小 枝呈綠色或以綠為底色,無毛。花多每節l一2朵,多無梗或具短梗,談粉紅或白 色,徑2,3厘米,有芳香,多在早春先葉而開,花瓣5枚,常近圓形;彎片5枚,多呈繹紫色;雄 蕊多數,離生,於房密被柔毛,罕為2-5(離心皮)或缺如,於房上位,花柱長。核果近球形, 徑約2-3厘米,黃色或綠黃色,密被短柔毛,味酸;核面具小凹點,與果肉粘著,4-6月果熟。

牡丹
學名 paeonia suffructicosa
別名 鹿韭、白術、木芍葯、百兩金、花王、洛陽花、國色天香、富貴花科屬 毛蓖科、芍葯屬形態特徵 牡丹是落葉小灌木。一般莖高l一2米,高者可達3米。技多挺生。葉片寬大,互生,2回3出羽狀復葉,具長柄。頂生小葉,卵圓形至倒卵圓形,先端3-5裂,基部全緣,側 生小葉為長卵圓形,表面綠色,具白粉,平滑無毛或有短柔毛。 花單,兩性,頂生,直徑10-30 厘米,雄蕊多數,心皮5,基部全被花盤所包裹。萼片5.宿存,綠色。花瓣原本5-6枚,經過 栽培,一部或全部雄蕊變成花瓣,成重瓣花。瓣數少的稱為多葉,瓣數很多的稱為千葉。花有黃、 白、紅、粉、紫、綠等色。

蘭花
學名 Cymbidium spp.
別名 山蘭、幽蘭、芝蘭
科屬 蘭科、蘭屬
形態特徵 蘭花,單生或由多數花柄長短賂等的花著生在花梗上,排成總狀花序。花被共有6瓣,分內外 兩圈排列:外三瓣為萼,主瓣(或中萼)、副瓣(或副萼,俗稱"肩")形狀基本相似。內三瓣為花 瓣,上側兩瓣同形,平行直立,俗稱"捧"或"捧心";下方一瓣較上側的兩瓣大,有種種形狀,稱 "唇瓣"或''舌";上面散布紅、紫紅斑點的稱"彩瓣";白、純綠或微黃而無斑點的稱"素瓣"。 蘭 花為兩性花。在兩捧中間有一柱狀物,俗稱"鼻",是茁藏香氣的部分;鼻的頂端有著生粘韌的花粉 粒的雄蕊l-3枚,與花核結合。花葯無柄。花粉粒結成花粉塊,即"胚莖",其基部有膠粘盤。

荷花
學名 Nelumbo nucifera
別名 蓮花、芙蕖、水芝、芙蓉、水華、水芙、水旦、 水芙蓉、澤芝、玉環、草芙蓉、六月春、中國蓮等科屬 睡蓮科、蓮屬。本屬植物含兩種,另一為美國黃蓮N.pentapetala產於美洲。

菊花
學名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別名 鞠、壽客、傅延年、節華、更生、金蕊、黃花、陰成、女 莖、女華、帝女花、九華等科屬 菊科、菊屬形態特徵 菊花為多年生宿根亞灌木。營養繁殖苗的莖,分為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地上 莖高O.2-2米,多分枝。幼莖色嫩綠或帶褐色,被色柔毛或絨毛。花後莖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 地下莖發生萌芽。菊花葉系單葉互生,葉柄長1-2厘米,下兩側有托葉或退化,葉卵形至長圓形, 邊緣有缺刻及鋸齒。葉的形態因品種而異,可分正葉、深刻正葉、長葉、深刻長葉、圓葉、葵葉、蓬葉和 船葉等8類。菊花的花(頭狀花序),生於技頂,徑約2-30厘米,花序外由綠色苞片構成花苞。花序上著生 兩種形式的花:一為簡狀花,浴稱"花心",

月季
學名Rose cvs. 別名斗雪紅、長春花、月月紅、四季花、瘦客、勝春、勝花、勝紅科屬薔薇科、薔薇屬 形態特徵 薔薇屬植物為有刺灌木或呈蔓狀、攀綠狀植物。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花單生或排成傘房花序、圓錐花序;花瓣;枚或重瓣。有多種花具有香氣。在開花後,花托膨大,即成為薔薇果,有紅、黃、橙紅、黑紫等色,呈圓、扁、長因等形狀。

山茶花
學名 Camellia japonica
別名 山茶、茶花、曼陀羅樹、晚山茶、耐冬、檀、洋茶、菇春、山椿科屬 山茶科、山茶屬形態特徵 山茶是常綠闊葉灌木或小喬木。枝條黃褐色,小枝呈綠色或綠紫色至紫褐色。花兩性,常單生或2-3朵著生於技捎頂端或葉腋間。花梗極短或不明顯,苞萼9-1片,覆瓦狀排列,被茸毛。 花單瓣,花瓣 5-7片,呈1-2輪覆瓦狀排列,花朵直徑5-6厘米,色大紅,花瓣先端有凹或缺口,基部連 生成一體而呈簡狀;雄蕊發達,多達100餘枚,花絲白色或有紅暈,基部連生成筒狀,集聚花心,花 葯金黃色;雌蕊發育正常,子房光滑無毛,3-4室,花柱單一,柱頭3-5裂,結實率高。

桂花
學名 Osmanthus fragrans
別名 木犀、岩佳、九里香、金粟 科屬 木犀科、木犀屬形態特徵 桂花為常綠闊葉喬木,高可達15米,樹冠可覆蓋400平方米.桂花實生苗有明顯的 主根,根系發達深長。幼根淺黃褐色,老根黃褐色。嫁接苗的根系因砧木而異;插條埋入土中各 處易生不定根,但無明顯主根。 掛花分枝性強且分技點低,特別在幼年尤為明顯,因久常呈灌木 狀。密植或修剪後,則可成明顯主幹。樹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時顯出皮孔。葉面光滑,革 質,近軸面暗亮綠色,遠軸面色較談;橢圓形,長橢圓形、卵形、倒卵形、披針形、倒披針形、長 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

杜鵑花
學名 Rhododendron simsii & R.spp.
別名 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山 鵑等科屬: 杜鵑花科、杜鵑花屬形態特徵 杜鵑花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中,形成不同的形態特徵,差異十分懸殊,有常綠大喬木、小喬木,常綠灌木、落葉灌木,有的主幹粗大,高達20餘米,有的呈匍匐狀、墊狀或附生類 型,高僅10-20厘米。基本形態是:主幹直立,單生或叢生;枝條互生或假輪生。 枝、葉有毛或無, 枝、葉、花梗有鱗片或無;葉多形,但不呈條形,全緣,極少有細鋸齒,革質或紙質,常綠、半常 綠或落葉,有芳香或無;花頂生、側生或腋生,單花、少花或20餘朵集成總狀傘形花序,先葉開花 或後於葉,花冠顯著,漏斗形、鍾形、輻射狀桿臼式鍾形、碟形至碗形或管形,4-5裂,也有 6-10裂的;花色豐富多采;

中國水仙花
學名 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別名 天蔥、雅蒜、雪中花、姚女花、女史花、凌波仙子、儷蘭、配玄、水鮮、水仙。科屬 石蒜科、水仙屬形態特徵 中國水仙為多年生單子葉草本植物。有球狀蟬莖,由鱗莖盤及肥厚的肉質鱗片組成。鱗莖盤上著生芽,著生在鱗莖球中心的稱頂芽,著生在頂芽兩側的稱側芽,所有的芽都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傘形花序,有膜質佛焰苞緊包花蕾,通常有5-7朵小花,多者可達10餘朵。花被基部聯合為筒,裂片6枚,開放時平展如盤。副花冠黃色,淺杯狀,端坐盤的中央。雄蕊6枚,雌蕊1個。子房下位,3室,內有胚株多枚。為3倍體,一般不結實。

8. 廣東有什麼知名的茶葉嗎

廣東茶葉有以下品種:英德紅茶、嶺頭單叢、鳳凰單叢、廣東大葉青、石古坪烏龍茶、荔枝紅茶、鳳凰烏龍、玫瑰紅茶、鳳凰水仙。

廣東茶葉分布區域:廣東的茶葉產區主要集中在山區,梅州、揭陽、潮州、肇慶、雲涪湛江、河源、清遠、韶關、茂名的茶葉種植面積、產量均佔全省的95%以上,並以綠茶、烏龍茶為主。

(一)廣東韶關保健茶
廣東韶關保健茶-觀辣樹茶集「營養+保健+養生」三者於一身,既能增強免疫力,排除體內垃圾和毒素,提神醒腦,又有降低血脂、血糖、膽固醇、脂肪肝、抗癌、抗衰老等功效,對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病患者,以及長者、幼童、素食者和體質虛弱、易疲勞者都有很好的效果。

(二)英德紅茶

英德紅茶,產於廣東省英德縣。茶區峰巒起伏,江水縈繞,喀斯特地形地貌,構成了洞邃水豐的自然環境。

英紅的花色與品質:產品分為葉、碎、片、末4個花色,各花色中文包含了不同等級的多個茶號。成品外形緊結重實,烏潤細嫩,金毫顯露,香氣濃郁,滋味鮮爽濃強,湯色紅艷明亮,葉底嫩勻紅亮。其茶多酚含量超過35%,較一般品種多10%,對人體有良好的葯效作用,如有收斂、殺菌、消炎、抗癌等功效。此外,咖啡鹼、蛋白質、氨基酸,以及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含量豐富。該茶可涼熱凈飲,單獨泡飲或加糖、奶調飲。

(三)嶺頭單叢茶

嶺頭單叢茶,又稱白葉單叢茶。該茶樹品種原由饒平縣坪溪鎮嶺頭村茶農從鳳凰水仙群體品種中選育而成。嶺頭單叢茶素以香、醇、韻、甘、耐泡、耐藏六大特色而負盛名,具條索緊結,重實勻凈,色澤黃褐光艷;內質香氣甘芳四溢,蜜韻深遠,附杯性強,湯色蜜黃,清新明亮,滋味醇厚,潤滑舒暢,回甘力強而快,飲後有甘美怡神,清心爽口之感。

(四)鳳凰單叢茶

鳳凰單叢茶產於潮州市潮安縣的名茶之鄉鳳凰鎮鳳凰山區,山內峰巒連綿,雲霧彌漫,空氣濕潤。夏無炎熱,冬無嚴寒,無處不宜茶,無處不產茶。鳳凰單叢是從國家級良種鳳凰水仙群體品種中選育出的優異單株,其成品茶品質優異,花香果味,沁人心脾,具獨特的山韻。

(五)石古坪烏龍茶

石古坪烏龍茶,產於潮州市潮安縣鳳凰鎮的大質山山腰石古坪畲族村。石古坪烏龍茶採制工藝要求嚴格、精細,制茶原料要求做到三不採(即不採雨水葉、不採露水葉、不採太陽下山葉),鮮葉採摘標准以駐芽梢2、3葉(即中開面)為適。製作過程分為鮮葉、曬青、做青、殺青、揉捻、乾燥、貯藏七道。

石古坪烏龍茶品質具有「三耐」特點。一耐即耐沖泡,沖泡十多次芬芳猶存;二耐即耐烘焙,採用文火慢焙,次數多,時間長;三耐即耐貯藏,成品茶一般貯藏1-2年,色、香、味依然正常。

(六)西岩烏龍茶

西岩烏龍茶,創制於70年代,產於大埔縣西岩山一帶,這里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山高多雲霧,林木茂密,群山環抱,直射光少,多漫射光,相對濕度大,土質肥沃,適宜茶樹平衡生長,芽葉肥壯,葉質柔嫩,葉色鮮綠,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及芳香物質等,因鮮葉內含物質豐富,為制好名優茶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高級西岩烏龍茶品質以香、甘、清、滑、醇五大特點,蜚聲於世。西岩烏龍茶外形緊結稍捲曲,色澤烏綠勻潤;內質香氣馥郁持久,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滑,茶湯橙黃明亮,葉底綠腹紅鑲邊,耐沖泡。

(七)南華大葉奇蘭茶

南華大葉奇蘭茶,屬烏龍茶類,產於廣東興寧市茶林場。選用灌木型,中葉類,遲芽種奇蘭茶樹品種的一梢2、3葉為原料,採制要求嚴格。製作過程分曬青、做青、殺青、揉捻、初烘、復烘,歷時約13—14小時左右。

南華大葉奇蘭茶一向以外觀緊結勻整,色澤青褐光潤;內質香氣花香悅鼻,湯色橙黃明亮,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葉底軟亮等特點而受到省內外廣大消費者的好評。

(八)三峰黃金桂茶

三峰黃金桂茶,屬半發酵烏龍茶類,產於廣東省興寧市名茶示範場。用早芽種八仙[又名大葉黃旦]茶樹品種鮮葉為原料製作而成。因其成茶花香顯現,味濃耐泡,上市早,滿足了消費者「嘗新」的心理需求,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故譽之為「黃金貴(桂)茶」。

(九)鴻雁金萱烏龍茶

鴻雁金萱烏龍茶,是省級名茶。品質特點:外形緊結圓渾,似「綠色珍珠」,完整勻凈,色澤綠潤,香氣具清柔的花香,微帶奶香,湯色清澈亮麗,滋味鮮醇甘美,飲之幽香泌齒,清快爽適,葉底柔軟,略顯紅邊。

(十)龍星水仙香茶

龍星水仙香茶,產於廣東省豐順縣譚山鄉海拔1400多米高的雞冠山區。

水仙香茶,選用譚山水仙茶樹品種一梢2、3葉為制茶原料,經過曬青、做青、殺青、揉捻、初烘、足干、揀剔、包裝等工序精製而成。

茶葉外形緊結沉重,完整勻凈,色澤青潤,香氣清高,花香細銳,湯色清澈明亮,滋味醇爽,口感甘鮮,葉底柔軟勻亮,經多次泡飲,香味猶存。

9. 廣東哪裡有好玩的地方

中山
1,圓明新園在珠海,澳門環島游,農業奇觀一日游

2,圓明新園在珠海,澳門環島游,失落之城,農業奇觀一日游 3,珠海武林園,金台寺,橫琴石,御溫泉一日游

4,神秘島珠海,澳門環島游的花園,石盆,橫琴蚝宴一日游

5珠海神秘島,澳門環島游,石盆,三疊泉一日游

6,石景山,珠海,澳門環島游,據埃琳娜DIY,三疊泉,梅溪牌坊,珍珠樂園一日游

7中山市場,台山富都溫泉的雪,新的小鳥天堂,圭峰山一日游(住在城市地區)

8,中山仙沐園溫泉,泉林山莊,輝煌,跑馬場一日游深圳 1,大鵬鎮,釣魚,遊艇沖浪,燒烤篝火,沙灘游泳一日游

2,南澳島龍岩寺,休閑兩腳踩通過紅色的東西

一日游的廣州花都故鄉,圓玄道觀,長青果園,篝火晚會,牛魚嘴麻雀天的行程

2,番禺野生動物世界,百萬葵園,長鹿農庄一日游

3,新豐雲髻山,河流流向從化,山姆堂(從化五道菜)一日游

肇慶市,肇慶七星岩,鼎湖山森林公園,新興龍山溫泉2天

2,肇慶七星岩,鼎湖山森林公園,龍湖天行
> 3,寶廣寧錨山,孤山賀州,梧州騎樓城,封開小桂林,廣東和廣西風格遊行2天

4,雲浮蟠龍洞,國恩寺,新興六祖惠能,產品山坑螺,黃鱔滋補湯2天

5,肇慶九龍湖,盤龍峽,金林水鄉花世界溫泉一日游

6,德慶龍母廟,產品清馨齋宴,盤龍峽,金林水鄉,中草葯美容盛宴2天

1清遠,清遠玄真峽谷探險,篝火晚會,牛魚嘴,麻雀,飛來寺一日游

2,清遠北江小,飛來寺,玄真峽谷探險,篝火,青龍漂流一日游
> 3清遠玄真峽谷探險,篝火晚會天子山瀑布,溫泉新銀盞天的行程

4,清新溫泉,小北江,飛來寺,桃花湖一日游

5,寶晶宮,茶花園,仙橋地下河2天

6,連南的風格,大山瀑布徐群,連州地下河2天

7,連南瑤族風情,連州地下河,英西,新鮮的水療3天

8,英西峰林,漂流老虎谷,清新溫泉,牛魚嘴風景區快樂的一天行程

9清遠天子山瀑布,農場18型,薰衣草世界,野生西沙群島,小北江,未來到寺廟2天

10,清遠太和古洞,篝火,全鹿宴,不要讓紅,蓼盛宴,花都故鄉在兩天

11,英德長湖森林公園,溶洞溫泉,仙橋地下河,茶園,薰衣草3天

12,佛岡王寺,觀音山,特種雞肚,森波拉2天

1韶關,韶關丹霞山,南華寺,曹溪溫泉一日游(溫泉和酒店價格保持不變)

2,廣東大峽谷,南嶺國家森林公園瀑布2天

3,廣東大峽谷,雲門寺,桂花潭2天

4,廣東大峽谷,丹霞山,南華寺3天

5,采購南嶺國家森林公園,瑤族風情街,提供瑤山希望小學愛心,廣東湖2天

6,南華寺韶關丹霞山,篝火,梅關古道,珠璣巷,三影塔三日游

7,雲門源,鴕鳥瑤寨瑤族風情街,紅豆杉公園,張家村(大橋農家宴)

佛山一日游到中國南海的電影,西樵山,黃飛鴻,仙天行

2,南海影視城,南國桃園,寺,番禺大夫山,長隆歡樂美好的一天行程

BR />河源,梅州1,河源天後宮,鏡花緣,野溝,龍源一日游(准三)

2,河源黃隆沿,地球上的水療和平的天堂,鏡花緣一日游(住在溫泉)

3,萬綠湖,桂山森林浴,鏡花緣2天旅遊

4,河源桂山森林浴,山漂流,野人谷,鏡花緣,天後宮一日游(准三)

5,河源黃隆延,鏡花緣(鏡花緣住別墅),篝火晚會,天後宮一日游

6,梅州客家(群星茶,葉帥住處,封閉式,千佛塔,靈光寺)一日游(准三)

7梅州五家中國溫泉瀑布,泥浴,人間仙境群星,靈光寺精彩一日游(准三)

8,河源天地,度假村,黃龍岩,鏡花緣一日游(住溫泉)

9,河源萬綠湖遊船,鏡花緣,山,蘇家圍(人民公社食堂)一日游(准三)

1惠州山,響水河漂流,西湖公園,巽寮灣捕魚一日游古城開平的

2,古城惠州平海龜王國,巽寮灣捕魚,純玩一日游(住海邊)

3,古海平面,海龜王國,大甲島一日游

4,惠東海濱溫泉,海龜王國,巽寮灣捕魚一天的行程

5,白色亭,香溪堡,金童溫泉一日游

6,南崑山溫泉大觀園,香溪堡,白水寨一日游粵西

1,春運高峰岩石,新興龍山溫泉一日游
> 2海邊漁家樂,陽江溫泉經典一日游

3,陽江精華二天游 - 閘坡大角灣,東銀,江南風箏廣場,垂釣一日游

4,陽江溫泉,門新加坡海洋公園,釣魚,風箏廣場一日游

5,陽江市海洋公園,海灘現場,南國風箏廣場一日游

6,春春都溫泉,泡溫泉玉溪,峰值搖滾天行 7 ,春運高峰岩石,水,橙馬,大田山,農村,第八個孩子一天的行程

8,春天廣場石,陽江閘坡,馬尾島,南部的海島風情一日游風箏廣場

9,茂名第一灘,高州果園一日游

10,湛江東海島,湖光岩,北海銀灘三日游

1潮州,汕頭,潮州,東山島(或南澳島)三日游
> 2,潮州美食祈福一日游

3,潮州,汕頭,廈門和武夷山三日游

1,開平瑞石樓,金山溫泉,新會果園農場(鰻魚飯)天行 BR /> 2,開平,財神雪溫泉(溫泉住宿),海島天堂,圭峰山一日游

3,台山川島,龍潭峽谷漂流一日游

4,龍潭峽漂流,小鳥天堂,圭峰山,玉湖天行
5,泰山豐富的溫泉都是雪花飄,新的小鳥天堂,圭峰山黑一日游海灘

10. 請問岕茶的產地是哪裡為什麼叫岕茶,有什麼歷史,最好提供相關的資料

中國第一歷史名茶
岕茶
岕茶之源
「岕」通「嶰」地名,意為介於兩山峰之間的空曠地。普通話芥讀「jie」「介」音。宜興、長興比鄰皖南都有帶「岕」地名,當地人有二種發音,一念「岕」為「ka」「卡」音,另是「ko」 「跨」。
江南之茶,首稱陽羨。為什麼呢?就要從岕茶的生長環境來說了。二山之間,中間有條大澗溪,清澈的山泉水在流淌,滋潤著山澗二邊的茶樹,洗漱著茶根。山土特別的肥沃,到了晚上,明亮的月光灑滿了峽谷,生長在澗溪邊的茶樹,吸納了天地間的精華,長在這里的茶,就被稱為岕茶。
宜興的茶呢,主要生長在宜興南部山區,處處是修林茂竹,處處有名泉。岕茶就生長在山泉流水之間,有太湖水的滋潤,金沙泉的浸潤,再加上極佳的土壤條件,可謂是鍾靈毓秀的「尤物」。
岕茶之史
芥茶是明清時的貢茶。宜興產的茶在唐宋稱之為陽羨茶,到了明清稱之芥茶。
陽羨茶和岕茶之間有著什麼樣的淵源呢?
宋,趙明誠《金石錄》中記載:「宜興的貢茶不是現在才有的。唐朝御史大夫李棲筠在典藉中有明確記載的。當時有個和尚把茶葉進獻給了在常州做刺史的李棲筠,就在會客的時候讓大家品嘗,陸羽品了後認為芳香甘鮮,冠於他境,認為此茶可以向皇帝推薦。李棲筠聽從了後,才開始作為貢茶每年進獻萬兩。」
唐•陽羨茶成就皇帝宮廷第一貢茶地位。中國到處有貢茶,而真正是皇室貢茶的,陽羨茶是公認的第一貢。
那麼當時由陸羽推薦成為第一貢茶的陽羨茶就是後來同被列為貢茶的岕茶呢?
在據宜興縣志載:章山有茗嶺,以產茗得名。岕片之美,陸鴻漸(羽)所稱圈嶺茶是也。茗嶺,於宜興西南七十里。
明末四公子之陳貞慧在《秋園雜佩》里也談到岕茶:「陽羨茶數種,岕茶為最,岕數種,廟後為最。」
所以,陽羨茶到明清時已是稱為「奇珍異草」的岕茶了。
那麼,岕茶為什麼被稱為「中國第一歷史名茶」呢?
中國自漢代到清末,論述茶葉的茶書典藉只有四十多部,而其中論述岕茶的書就有6部。最早的距今四百多年了,中國十大名茶,除了龍井在清末有一部專著外,其餘還都沒有。
明清著述岕茶的就有:
明:許次紆《茶疏 岕中製法》 1597年
熊明遇《羅岕茶疏(論)》 1608年
周高起《洞山岕茶系》 1644年
馮可賓《岕茶箋》 1642年
周慶叔《岕茶別論》 失傳
清:冒辟疆《岕茶匯鈔》 1683年
中國歷代名茶,唯有岕茶是有人專門為其作傳的。作為明清時的茶中極品,岕茶才有
中國第一歷史名茶的尊崇地位!
岕茶之本
芥茶有什麼主要特點呢?我們就從色,香,味,形上來看,都有與我們現在看到的綠茶是不盡相同的。
色白 茶色貴白。古人在評定好茶的第一標准就是白,只有是精晶者,也就精品的茶,不僅外觀是白的,而且在沖泡了後,投葉放的多,放少,放長,湯色都要是白的。這樣的茶,不僅香氣好,味道也足。
古人評判色白的標准說明了什麼,那就是色白了,說明茶質鮮嫩,焙制茶的火候恰到好處。只有這樣的茶,滋味才味覺甘鮮,香氣撲鼻。

據《洞山岕茶系》岕茶描述,一品岕茶為葉脈淡白而厚,湯色柔白如玉露,二品岕茶為「香幽色白味冷雋。」
乳香:據《岕茶匯鈔》中對香氣描述「作嬰兒肉香,芝芬浮盪。」
岕茶不僅有花香,更有奇妙的嬰兒體香。
而且這樣的香氣,不會隨著時間放久了之後而消失,而是越來越烈。尤其是過了霉雨到了秋天,它的香氣更是如剛剛焙出來的新茶一樣。
金石性:就是說岕茶的味了,岕茶產於山間,渾是岡露清虛之氣,非草非木,稍具金石氣,這就是說,岕茶不僅有其它茶的好滋味,更帶有一種靈氣,品嘗岕茶的靈氣,是需要人心清的時候品飲才可體會到的,因為這種靈氣,又若又無,化而載之,所以說,能不能品出靈氣,存乎其人,就在於品嘗的人了。
品飲岕茶,不僅能益生氣,育和氣、增活氣,也能清洗世人的「土胃熱腸」,於養生也不無脾益。
鮮活:岕茶在形上的主要體現就是鮮活。據《岕茶匯鈔》中對鮮活描述:貯壺良久,其色如玉,猶嫩綠。
沖泡的岕茶,不僅葉底鮮活,久不變色,栩栩如生,更保持了茶湯的原汁原味與新鮮。
一杯鮮活,生機盎然的岕茶,展現在眼前時,那生機勃勃的景象,能夠讓眼睛特別舒服,讓心靈為之舒展。擁有鮮活,就是得到健康,看到鮮活,就是看到希望。
岕茶可以在常溫下保鮮了,無需再到冰箱冷藏都可以做到不再變色。
岕茶之制
岕茶盛行於明萬曆年間,失傳於清雍正年間。
如此的奇茶為什麼會失傳了呢?主要就是因為岕茶的工藝過於復雜了。岕茶最主要的製作工序就是焙茶,做時極為講究工與時。
好茶是焙出來的。
我們現在的制茶,從殺青到乾燥,前後二小時就可以做出成品,焙茶也就一二十分鍾。而岕茶的製作前後要歷時近三十個小時。那麼岕茶是怎麼焙的呢?
清冒辟疆《岕茶匯鈔》中有詳細的岕茶製作工藝。
「焙數則首面干而香減,失焙則雜色剝而味散」就是說焙茶不能幹,幹了香氣就減了,更不能斷火,失焙了茶葉的味道就不純正了,不光焙好就完工,而是焙好之後,要復焙,復焙要明火,而且是通宵進行,前後要近三十多個小時。
正因為這樣,一是焙茶的人工成本高,二是技術含量高。特別是第二點,焙茶是制好芥茶的關鍵,火候,溫度,程度,時機這些過程純人力,由制茶人的經驗來操作,所以最後也就失傳了。
岕茶,先為「吳中所貴」,成為明清二朝時貢茶,被譽為茶中極品。
這曠世仙品有著怎樣的風神仙骨,作為生於茗嶺山下的趙永靈,一直對美譽燦若繁星的岕茶充滿期冀,偶得古籍:清 冒襄的《岕茶匯鈔》,以尊重歷史,按古籍的記載,從採摘、製作到蒸作,不斷摸索、實踐,參閱大量古典茶學文獻,前後歷時三年試制,於08年秋制出了明《洞山岕茶系》所描述的第一品、第二品及貢品岕茶。在遵循古法的同時,加以現代工藝,做到了岕茶與眾不同的鮮活嫩白,讓清新活力的生機之感在手中展現,那美妙的鮮活意境,使人看著清爽,喝著舒服。
岕茶之能
「飲岕茶益智長壽。」摘農業考古2007第5期 樓明初著。
岕茶製作奇巧,因茶特別鮮活、翠綠,最多的保留茶葉中的葉綠素、茶多酚、蛋白質、氨基酸等,通過對茶樹體內PPU、POD、CAT和SOD等氧化酶的活性測定,在抗逆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醫學研究發現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抗腫瘤、抗輻射,防治心血管疾病,抑菌及抗病毒作用。而作為綠色植物中一種獨特而主要的營養物質的葉綠素,除了抗輻射,強健肌肉外,還有造血作用,提供維生素,消炎解毒之功效。
現代科學測定指標如下:
水浸生物含量——(42.5+1.7)%
蛋白質含量——(15.1+2.1)%
水溶性糖含量——(8.2+0.2)%
多酚含量——(16.6+1.3)%

氨基酸含量——(10.7+0.4)%
酚氨比—— (1.8+0.1)%
岕茶之贊
「茶之為類不一,岕茶為最。」摘 清•冒辟疆《岕茶匯鈔》首語。
「閩之清源,武夷,吳郡之天池虎丘,武林之龍井,新安之松蘿,匡廬之雲霧,其名雖大噪,不能與岕茶相較也。」摘 明•沈周題岕茶《岕茶別論》
明代唐伯虎,在陽羨品岕茶,興之所致,作《詠陽羨岕茶》,詩雲:「千金良夜萬金花,占盡東風有幾家。門里主人能好事,手中杯酒不須賒。碧紗籠罩層層翠,紫竹支持疊疊霞。新樂調成蝴蝶曲,低檐將散蜜蜂衙。清明爭插西河柳,穀雨初來羅岕茶。二美四難俱備足,晨雞歡笑到昏鴉。」 明代祝枝山,品岕茶,憶唐代盧仝在羅岕洞山課童藝茶的典故,作《和竹茶爐詩》四首。《中國茶詩》載第二首雲:「嘗遍江南七品泉,浙游復汲玉河煎。瀟灑夜雨來窗外,岕谷秋雲起座前。翰苑曾消司馬渴,書齋每消老韶眠。盧仝素識茶中趣,此趣多應識未全。」明代文徵明,曾和詩唐代皮日休、陸龜蒙在顧渚的《茶事十吟》。在一次友人聚會中,以惠山泉烹白峴茶,作詩《邵二泉司徒以惠山泉餉白峴茶,適吳宗伯寧庵寄陽羨茶亦至白峴,烹以飲客命余賦詩》雲:「諫議印封陽羨茗,衛公驛送惠山泉。百年佳話人兼勝,一笑風檐手自煎。閑興未誇禪榻畔,月明還到酒樽前。品嘗只合王公貴,慚愧清風被玉川。」明代徐渭,詩吟茗嶺,嶺南羅岕,嶺北宜興。《中國茶詩》載《茗嶺篇》雲:「知君元嗜茗,欲傍茗嶺家。入澗遙嘗水,先春試摘芽。方屏午夢轉,小閣夜香賒。獨啜無人伴,寒梅一樹花。明代天門學派首領、京中重臣鍾惺,作《七月十五日試岕茶徐元嘆寄到二首》,其一雲:「江南秋岕日,此地試春茶。致遠良非易,懷新若有加。咄嗟人器換,驚怪色香差。所賴微禁老,經時保靜嘉。長興明代文人臧懋循送岕茶給「吳興四子」的茅維。茅維作《友人餉岕茶歌》雲:「乍傾色若無,稍貯味逾迥。七碗清風颼,一啜胸滓冷。何用金沙水,自陋建陽餅。世以方虎丘,品置豈平等。不願封雲溪,願得岕一頃。」明代長興文人徐中行,官至江西布政使,送岕茶給浙江按察副使。明代馮夢禎在《快雪堂漫錄》中記錄道:「李於鱗為吾浙按察副使,徐子與(中行)以岕茶最精者餉之。比看子與於昭慶寺問及,則已賞皂役矣。蓋岕茶葉大梗多,於鱗北人不相遇宜也,紀之以發一笑。」汪道會《和茅孝若試岕茶歌》雲:「評者往往為吳興,請盧淡穆有幽致。去年春盡客來泠,茅君遺我岕一器。更寄新篇賦岕歌,蠅頭小書三百字。為言明月峽中生,洞山廟後皆其次。」明時在宜興為官的熊飛有長篇詩歌《座懷蘇亭,焚北鑄爐,以陳壺徐壺烹洞山岕片歌》中說到「閑煮惠泉燒柏子,梧風習習引輕裾。吁嗟!洞山岕片不多得,任教茗戰難相剋」。明代宜興進士方逢時《宜興八景詩•陽羨茶泉》雲:「乘風便可游三島,錫貢應先上九重。欲識山中清絕處,試將標品問盧仝」。
岕茶之典
茶葉因沸水才能釋放出深蘊的清香,人生只有經過多重的歷練,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
一個屢試不第的王秀才迢迢來到南嶽寺,慕名尋到老僧釋然,沮喪地對老僧釋然說:「像我這樣屢屢失意的人,活著也是苟且,有什麼用呢?」靜聽著這位秀才的嘆息和絮叨,吩咐小和尚說:「施主遠途而來,燒一壺溫水送過來。」稍頃,小和尚送來了一壺溫水,然後用溫水沏了,微微一笑說:「施主,請用些茶。」 秀才俯首看看杯子,只見杯子里微微地裊出幾縷水汽,那些茶葉靜靜地浮著。不解地詢問釋然說:「貴寺怎麼用溫水沖茶?釋然微笑不語,只是示意秀才說:「施主請用茶吧。」秀才只好端起杯子,輕輕呷了兩口。釋然說:「請問施主,這茶可香?」秀才又呷了兩口,細細品了又品,搖搖頭說:「這是什麼茶?一點茶香也沒有呀。」釋然笑笑說:「這是一品岕茶,怎麼會沒有茶香?」秀才聽說是一品岕茶,又忙端起杯子吹開浮著的茶葉呷兩口又再三細細品味:「真的沒有一絲茶香。」老僧釋然微微一笑,吩咐小和尚說:「再去膳房燒一壺沸水送過來。」

稍頃,便提來一壺壺嘴吱吱吐著濃濃白氣的沸水進來,
釋然起身,取茶用沸水重泡,茶葉在杯子里上上下下地沉浮,隨著茶葉的沉浮,一絲細微的清香便從杯子里溢出來。聞著那清清的茶香,秀才禁不住欲去端那杯子,
釋然微微一笑說:「施主稍候。」說著便提起水壺朝杯子里又注了一縷沸水。秀才再俯首看杯子,見那些茶葉上上下下沉沉浮浮得更嘈雜了。同時,一縷更醇更醉人的茶香裊裊地升騰出杯子,在禪房裡輕輕地彌漫著。那綠綠的一杯茶水,沁得滿屋津津生香。釋然笑著問道:「施主可知道同是第一品岕茶,卻為什麼茶味迥異嗎?」秀才思忖說:「一杯用溫水沖沏,一杯用沸水沖沏,用水不同吧。」釋然笑笑說:「用水不同,則茶葉的沉浮就不同,用溫水沏的茶,茶葉就輕輕地浮在水上,沒有沉浮,茶葉怎麼會散逸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沖沏的茶,沖沏了一次又一次,茶葉沉了又浮,浮了又沉,沉沉浮浮,茶葉就釋出了它春雨的清幽,世間芸芸眾生,又何嘗不是茶呢?那些不經風雨的人,平平靜靜生活,就像溫水沏的淡茶平地懸浮著,彌漫不出他們生命和智慧的清香,而那些櫛風沐雨飽經滄桑的人,坎坷和磨礪一次又一次襲擊他們,就像被沸水沏了一次又一次的釅茶,他們在風風雨雨的歲月中沉沉浮浮,於是像沸水一次次沖沏的茶一樣溢出了他們生命的脈脈清香。是的,浮生若茶。而命運的價值,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磨礪和忍耐,才能留下我們一脈脈人生的幽香。
王秀才下山,潛心苦讀。後得進士及第,為官一方,廉潔自律,因性耿直,於官場不融恰,有生退意。
多年後,又上南嶽寺,尋到老僧,鬱郁對老僧釋然說:「上次承蒙教誨,了有小成,可感現世態炎涼,自己無所適從,為何進退皆不如意呢?」老僧如前般定做,只是吩咐小和尚說:「官人遠來,燒水上好茶。」
稍許,水沸,釋然抓茶葉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微微笑之:「請用茶。」官人問之:「此還是一品岕茶否?」「非也,此乃斗品貢茶,天家清貢之物,本廟監制,稍有餘。」官人肅然起敬,徐徐咽下,口舌生津,香余滿口,仔細審視碗底,茶芽細嫩,湯色柔和淡雅,如冰類玉。
三水畢,「好茶,果然是好茶,和以往喝的茶味絕不一樣。」釋然笑道:「味覺如何?」「此茶清淡,似甘醇,似有物,似無牽,讓人似覺身清欲飛。」 「再泡一巡如何。「釋然吩咐小和尚,「施主再品。」生再飲,哪種輕洌的甘甜仍然綿長不絕,釋然說道:「官人可覺滋味不同?」生若有所思,說:「岕茶色白,味淡、香美。初入口,過一下,覺得甘甜入喉,靜入心脾,過一下,清新的感覺直透骨髓。淡的味道,從來沒感覺到與今日的不同。」釋然微微一笑,說道:「淡者,道也。」
人淡若茶,飲茶至淡處方可悟茶之道,友交往,親近之人交往,淡濃自有分說。香淡、味淡、色淡、人淡、心淡,然至淡處,猶有甘淡在口,此中況味,非精於道者可語也。
歲月如梭,且從容。

宜興盛產茶葉,且品種較多,這是眾所周知的事。然而,如今許多宜興人,喝著香噴噴的本地茶卻很少有人知道,在歷史上宜興曾有岕茶。

岕茶在中國歷史上地位尊崇,曾有人稱它是「第一名茶」。宜興人讀「岕」為「卡」,意為介於兩山峰之間的空曠之地。宜興南部山區有很多地名里帶「岕」字,岕茶就生長在那裡,在金沙泉水的滋潤下,再加上極佳的土壤條件,可謂是鍾靈毓秀的「尤物」。在中國古代有關茶的書籍中,其中有六部書籍提到了 茶。如明朝的周高起在《洞山 茶系》一書中說:羅岕有岕八十八處,其中以洞山為最。所謂羅岕茶、洞山茶,產於茗嶺南坡,史稱茗嶺茶。明末四公子之陳貞慧在《秋園雜佩》里也談到岕茶:陽羨茶數種,岕茶為最,岕數種,廟後為最。

岕茶的主要特徵是色白、味香。我們通常喝的茶葉其顏色都是綠色(紅茶除外),而岕茶的顏色卻是奶白色的,其香氣撲鼻,並略有嬰兒的體香。此外,岕茶極易存放,一年四季都不會變質。喝岕茶也極有講究,有上投、中投、下投之分。夏日先倒水後放茶葉,稱上投;春秋倒水一半,放茶葉後再倒滿水,稱中投;冬日初春先放茶葉後倒水,稱下投。

對岕茶的贊美,歷代留下了許多詩詞。明代唐伯虎在陽羨品岕茶,興之所至,作《詠陽羨岕茶》,其中雲:清明爭插西河柳,穀雨初來羅岕茶。祝枝山品岕茶後作詩曰:瀟灑夜雨來窗外,岕谷秋雲起座前。明代「吳興四子」的茅維,喝了岕茶後稱:不願封雲溪,願得岕一頃。

岕茶還有一個令人回味無窮的傳說。一個秀才姓王,屢試不第,慕名來到宜興的南嶽寺,沮喪地對一老僧說:「像我這樣屢屢失意的人,活著也是苟且,有什麼用呢?」老僧吩咐小和尚:「施主遠途而來,燒一壺溫水送過來。」不一會,小和尚送來了一壺溫水,老僧抓了一把茶葉放在溫水裡,微微一笑說:「施主,請用茶。」王秀才見茶葉靜靜地浮在溫水上面,不解地問:「貴寺怎麼用溫水沖茶?」老僧微笑不語,王秀才只好端起壺輕輕呷了兩口。老僧問:「這茶可香?」王秀才搖搖頭說:「這是什麼茶?一點茶香也沒有呀!」老僧說:「這是第一品岕茶,怎麼會沒有茶香?」於是,又吩咐小和尚去燒一壺沸水送來。沸水來了,老僧取一個杯子,撮了把茶葉放進去,稍稍往杯子里注了些沸水,只見那些茶葉在杯子里上上下下地沉浮,一絲絲細微的清香便從杯子里溢出來。老僧又往杯子里注了一縷沸水,只見那些茶葉上下浮沉得更嘈雜了。同時,一縷更醇更醉人的茶香裊裊地升騰出杯子。老僧問:「施主可知道同是第一品岕茶,為何茶味不同?」王秀才思忖後說:「一杯用溫水沖沏,一杯用沸水沖沏,用水不同吧。」老僧說:「用水不同,則茶葉的沉浮就不同。用溫水沏的茶,茶葉就輕輕地浮在水上,沒有沉浮,茶葉怎會散發出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沖沏的茶,沖沏了一次又一次,茶葉浮了又沉,沉沉浮浮,就釋放出了它的清香。世間芸芸眾生,又何嘗不是茶呢?」王秀才終於在這沖沏茶中領悟到了人生的哲理,便下山潛心苦讀,終於進士及第,為官一方。

那麼,岕茶如此之好,為何會失傳呢?岕茶失傳的主要原因是製作成本高,工藝復雜。岕茶最主要的工序是焙茶,極講究工時。製作其他茶葉,通常從第一道工藝到茶葉烘乾,只要幾個小時就可完成,而岕茶僅僅焙茶就要三十多個小時,而且其中的火候、溫度、時機等稍有一點掌握不好,就會前功盡棄。正是這一原因,岕茶工藝製作於清朝中期失傳。

近年來,宜興市龍背山森林茶場場長趙永靈按古籍的記載,不斷摸索岕茶的製作工藝,終於少量製作出了《洞山岕茶系》中所描述的第一品、第二品及貢品岕茶。他相信,只要不斷探索,消失已久的岕茶一定會重新出現在宜興。

岕茶匯抄

□ [清] 冒襄 輯

冒襄(1611-1693),字辟疆,號巢民,又號朴巢,江蘇如皋人。冒襄幼有俊才,負時譽。史可法薦為監軍,後又特用司李,皆不就。明亡後無意用世,性喜客,所居有朴巢、水繪園、深翠山房諸勝,擅池沼亭館之景,四方名士,招致無虛日。晚年結匿峰廬,以圖書自娛。有《水繪園詩文集》、《朴巢詩文集》及《影梅庵憶語》等傳世。
《岕茶匯抄》大半取材於馮可賓《岕茶箋》,還鈔於許次紓《茶疏》和熊明遇《羅岕茶記》。刊本有昭代叢書本,張潮撰序和跋;有冒氏小品四種本,光緒乙酉(1885)刊;有冒氏叢書本,光緒己亥(1899)刊。
本書以冒氏小品四種本為底本,參校他本。

小引

茶之為類不一,岕茶為最,岕之為類亦不一,廟後為佳。其采擷之宜,烹啜之政,巢民已詳之矣,予復何言,然有所不可解者,不在今之茶,而在古之茶也。古人屑茶為末,蒸而范之成餅,已失其本來之味矣。至其烹也,又復點之以鹽,亦何鄙俗乃爾耶。夫茶之妙在香,苟制而為餅,其香定不復存。茶妙在淡,點之以鹽,是且與淡相反。吾不知玉川之所歌、鴻漸之所嗜,其妙果安在也。善茗飲者,每度卒不過三四甌,徐徐啜之,妙盡其妙。玉川子於俄頃之間,頓傾七碗,此其鯨吞虹吸之狀,與壯夫飲酒,夫復何姝。陸氏《茶經》所載,與今人異者,不一而足。使陸羽當時茶已如今世之制,吾知其沉酣於此中者,當更加十百於前矣。昔人謂飲茶為水厄,元魏人至以為恥甚,且謂不堪與酪作奴,苟得羅介飲之,有不自悔其言之謬耶。吾香三天子都,有抹山茶,茶生石間,非人力所能培植,味淡香清,采之甚難,不可多得。惜巢民已歿,不能與之共賞也。心齋張潮[1]撰.

環長興境,產茶者曰羅嶰,曰白岩、曰烏瞻、曰青東、曰顧渚、曰筱浦,不可指數,獨羅嶰最勝。環嶰境十里而遙,為嶰者亦不可指數。嶰而曰岕,兩山之介也。羅氏居之,在小秦王廟後,所以稱廟後羅岕也。洞山之岕,南面陽光,朝旭夕曄,雲滃霧浡,所以味迥別也[2]。

產茶處,山之夕陽勝於朝陽。廟後山西向,故稱佳。總不如洞山南向,受陽氣獨專,足稱仙品[3]。

茶產平地,受土氣多,故其質濁。岕茗產於高山,澤是風露清虛之氣,故為可尚。茶以初出雨前者佳,惟羅岕立夏開園,吳中所貴,梗粗葉厚,有蕭箬之氣。還是夏前六七日,如雀舌者佳,最不易得。

江南之茶,唐人首稱陽羨,宋人最重建州,於今貢茶兩地獨多。陽羨僅有其名,建州亦非最上,惟有武夷雨前最勝。近日所尚者,惟長興之羅岕,疑即古之顧渚紫筍也。介於山中謂之岕,羅隱隱此故名羅。然岕故有數處,今惟洞山最佳。姚伯道雲:明月之峽,厥有佳茗,是上乘品。要之,采之以時,制之盡法,無不佳者。其韻致清遠,滋味甘香,清肺除煩,足稱仙品。若在顧渚,亦有佳者,人但以水口茶名之,全與岕別矣[4]。

岕中之人,非夏前不摘。初試摘者,謂之開園。采自正夏,謂之春茶。其地稍寒,故須待時,此又不當以太遲病之。往日無有秋摘,近七八月重摘一番,謂之早春,其品甚佳,不嫌少薄也[5]。

岕茶不炒,甑中蒸熟,然後烘焙。緣其摘遲,枝葉微老,炒不能軟,徒枯碎耳。亦有一種細炒岕,乃他山炒焙,以欺好奇。岕中惜茶,決不忍嫰采,以傷樹本。余意他山摘茶,亦當如岕,遲摘老蒸,似無不可。但未試嘗,不敢漫作[6]。

岕茶,雨前精神未足,夏後則梗頁太粗。然以細嫰為妙,須當交夏時。時看風日晴和,月露初收,親自監采入籃。如烈日之下,又防籃內鬱蒸,須傘蓋至舍,速傾凈匾薄攤,細揀枯枝病葉、蛸絲青牛之類,一一剔去,方為精潔也[7]。

蒸茶,須看葉之老嫩,定蒸之遲速,以皮梗碎而色帶赤為度,若太熟則失鮮。起其鍋內湯頻換新水,蓋熟湯能奪茶味也[8]。

茶雖均出於岕,有如蘭花香而味甘,過霉歷秋,開壇烹之,其香愈烈,味若新沃,以湯色尚白者,其洞山也。他嶰初時亦香,秋則索然,與真品相去霄壌。又有香而味澀,色淡黃而微香者,有色青而毫無香味,極細嫩而香濁味苦者,皆非道地。品茶者辨色聞香,更時察味,百不失矣[9]。

茶色貴白,白亦不難。泉清瓶潔,葉少水洗,旋烹旋啜,其色自白。然真味抑鬱,徒為目食耳。

若取青綠,天池、松蘿及下岕,雖冬月,色亦如苔衣,何足稱妙。莫若真洞山自穀雨後五日者,以湯薄浣,貯壺良久,其色如玉,冬猶嫩綠,味甘色淡,韻清氣醇,如虎丘茶作嬰兒肉香,而芝芬浮盪,則虎丘所無也[10]。

烹時先以上品泉水滌烹器,務鮮務潔。次以熱水滌茶葉,水太滾恐一滌味損,以竹箸夾茶於滌器中,反復滌盪,去塵土、黃葉、老梗盡,以手搦干,置滌器內蓋定,少刻開視,色青香洌,急以沸水潑之。夏先貯水入茶,冬先貯茶入水[11]。

茶花味濁無香,香凝葉內。

洞山茶之下者,香清葉嫩,著水香消。

棋盤頂、烏紗頂、雄鵝頭、茗嶺,皆產茶地,諸地有老柯嫩柯,惟老廟後無二,梗葉叢密,香不外散,稱為上品也。

茶壺以小為貴,每一客一壺,任獨斟飲,方得茶趣。何也,壺小香不渙散,味不耽遲。況茶中香味,不先不後,恰有一時,太早未足,稍緩已過。個中之秒,清心自飲,化而裁之,存乎其人[12]。

憶四十七年前,有吳人柯姓者,熟於陽羨茶山,每桐初露白之際,為余入岕,箬籠攜來十餘種,其最精妙不過斤許數兩,味老香淡,具芝蘭金石之性。十五年以為恆。後宛姬從吳門歸,余則岕片必需半塘顧子兼,黃熟香必金平叔,茶香雙妙,更入精微。然顧、金茶香之供,每歲必先虞山柳夫人,吾邑隴西之倩姬與余共宛姬,而後他及[13]。

金沙於象明攜岕茶來,絕妙。金沙之於精鑒賞,甲於江南,而岕山之棋盤頂,久歸於家,每歲其尊人必躬往採制。今夏攜來廟後、棋頂、漲沙、本山諸種,各有差等,然道地之極,真極妙,二十年所無。又辨水候火,與手自洗,烹之細潔,使茶之色香性情,從文人之奇嗜異好,一一淋漓而出。誠如丹丘羽人所謂,飲茶生羽翼者,真衰年稱心樂事也。

又有吳門七十四老人朱汝奎,攜茶過訪,茶與象明頗同,多花香一種。汝奎之嗜茶自幼,如世人之結齋於胎,年十四入岕迄今,春夏不渝者百二十番,奪食色以好之。有子孫為名諸生,老不受其養,謂不嗜茶,為不似阿翁。每竦骨入山,臥遊虎虺,負籠入肆,嘯傲甌香,晨夕滌瓷洗葉,啜弄無休,指爪齒頰與語言激揚贊頌之津津,恆有喜神妙氣,與茶相長養,真奇癖也。



吾鄉既富茗柯,復饒泉水,以泉烹茶,其味大勝,計可與羅岕敵者,唯松蘿耳。予曾以詩寄巢民雲:君為羅岕傳神,我代松蘿叫屈;同此一樣清芬,忍令獨向隅曲。迄今思之殊深,我以黃公酒壚之感也。心齋居士題。

熱點內容
盆景補洞 發布:2025-08-27 02:45:57 瀏覽:725
和風櫻花圖解 發布:2025-08-27 02:45:07 瀏覽:406
綠植高檔 發布:2025-08-27 02:38:23 瀏覽:466
電梯玫瑰金板 發布:2025-08-27 02:37:42 瀏覽:5
衫葉牡丹 發布:2025-08-27 02:35:26 瀏覽:44
性敢情人節動態圖片大全 發布:2025-08-27 02:28:59 瀏覽:998
春玉酒業荷花 發布:2025-08-27 02:28:04 瀏覽:42
梅花組合畫 發布:2025-08-27 02:18:58 瀏覽:923
根據荷花寫 發布:2025-08-27 02:14:36 瀏覽:842
海棠書備用 發布:2025-08-27 02:08:38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