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台中盆
㈠ 濁水溪多長
濁水溪為台灣第一大河流,全長186.4公里.
㈡ 大陸和台灣的距離是多少啊
福建是大陸距離台灣最近的省,兩者隔海相望,福建與台灣最近距離只有72海里,福州至基隆149海里,廈門至高雄165海里,廈門至基隆也僅222海里。
標註:海里是國際度量單位。1海里=1.852公里(千米)。
(2)櫻花台中盆擴展閱讀:
台灣同大陸的淵源深厚而久遠。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約幾百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部分陸地下沉,海水進入,形成台灣海峽,台灣島才與大陸分離,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
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市左鎮區發現了台灣迄今最早的人類化石「左鎮人」。 左鎮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有親緣關系,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的晚期智人,於3萬年以前從大陸經由福建長途跋涉移居台灣,是最早開發台灣的先驅。台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分屬於尼格利陀地域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
㈢ 台灣的地理
主詞條:台灣地理 主詞條:台灣地貌、台澎金馬、台灣山脈、台灣溫泉
台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 是中國第一大島、世界第38大島嶼,南北縱長約395千米,東西寬度最大約145千米,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千米,含澎湖列島總長約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亞太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及重要戰略要地。
現今的台灣地區范圍包括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烏丘列嶼、南沙群島的太平島與中洲礁及周圍附屬島嶼。
台灣採用東經120度的UTC+8時區(「國家標准時間」)。
台灣島是由歐亞板塊、沖繩板塊和菲律賓板塊擠壓而隆起的島嶼,地殼運動與造山運動發達使台灣地形復雜多樣,絕大部分地質構造由歐亞板塊組成,菲律賓板塊則往下成為隱沒帶。東部和南部地區受呂宋火山島弧等板塊影響形成復雜地質,如與花東縱谷地質不同但相互平行的海岸山脈。地處板塊交界處也使台灣有許多容易引發地震的地體斷層,1914年至2014年一百年間中國共發生的3888起5級及以上地震就有35.9%發生在台灣。 因位居環太平洋火山帶使台灣有數座死火山、休眠火山和相應的火山地形,不過除了大屯火山群和龜山島外並無明顯活動。台灣也因位處斷層地帶而有眾多的溫泉景點,吸引許多中外遊客觀光。
台灣島四面環海,孕育了各種海岸地形,可分為岬角與海灣相間的北部岩岸、海岸線平直單調的西部沙岸、珊瑚礁地形為主的南部珊瑚礁海岸、山地和海洋相鄰的東部斷層海岸。
台灣島大致分成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台地五大地形,超過一半的面積是東部的山區地形,可耕地佔24%。山脈走向大致與地質構造分布一致,北半部主要為東北至西南走向,南半部則是北北西至南南東走向,五大山脈由東到西分別為海岸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和阿里山山脈。台灣海拔超過3000米的山峰有268座,最高點是海拔高度3952米的玉山主峰,亦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最高峰, 也使台灣島成為世界地勢高度第四高的島嶼。 西部沖上斷層山地以西是起伏較平坦的山麓丘陵與台地,丘陵大部分為紅土台地受河川侵蝕切割而成,主要丘陵有竹東丘陵、竹南苗栗丘陵等;台地多為頭嵙山層礫石層與晚更新世紅土堆積而成,主要台地有林口台地、桃園台地、大肚台地等。
受地殼變動、河流作用與差異侵蝕影響,台灣一些山區丘陵因構造作用形成盆地。由於盆地相較周圍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往往會發展成聚落,如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埔里盆地群等。西部受河川下游堆積作用盛行和地盤隆起的離水作用,在中下游與沿海地區形成平坦的沖積平原,台灣絕大多數人口便居住在平原上。平原地形以最大平原嘉南平原為主,還有西部的彰化平原、屏東平原、新竹平原等,以及東部的蘭陽平原和花東縱谷平原等。
台灣島周圍還有澎湖列島、蘭嶼、綠島、龜山島、基隆嶼、棉花嶼、彭佳嶼和花瓶嶼等火山島,分布在南部海域的琉球嶼、七星岩、東沙島、太平島和中洲礁等珊瑚礁島,以及釣魚島、金門島、馬祖列島等大陸島。
北回歸線穿過台灣中南部的嘉義、花蓮等地,將台灣南北劃為兩個氣候區,中部及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屬熱帶季風氣候。整體氣候夏季長且潮濕,冬季較短且溫暖。北部受東北季風影響使1月至3月出現雨季,冬季中部和南部地區沒有受到明顯影響,5月台灣進入梅雨季節。6月到9月為台灣的夏季,天氣炎熱,其中台北都會區是盆地地形,熱能無法快速消散,加上城市熱島效應,夏季最高氣溫常可達35℃及以上, 7月平均氣溫可接近30℃。台灣島四面環海,每年9月至隔年5月西伯利亞冷高壓南下時,冷空氣受海洋調和,冬季氣溫相對華南地區稍顯溫暖。冬季台南以北的平地氣溫偶爾出現4℃。中部及北部1月平均氣溫12至15℃左右,南部1月平均氣溫可高達18℃左右。合歡山、玉山、雪山等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因地勢高,11月至4月常有降雪。
台灣降水豐沛、氣候濕潤,平均年降雨量超過2500毫米,約為世界平均降雨量之3倍。因季節、位置、海拔標高不同,各地降雨量隨之變化。東部、北部降水量大且全年有雨,中國年降雨量最大的地區火燒寮就在台灣東北部,被稱為中國「雨極」, 而基隆港因降雨量豐沛而被稱為「雨港」。 中南部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盛行蒙古高壓帶來的東北季風,夏季盛行西南季風,高峻山脈阻隔季風,形成雨影效應。
台灣是中國受台風影響最多的地區之一,6月至9月是台風季,每年夏秋兩季平均有三至四個台風。台風提供豐沛的水分,但降雨空間和時間分布不均,易引發洪水與泥石流等災害。若缺少夏季台風帶來的雨水,冬季易出現乾旱,故各大河川普遍修築水壩,雨季蓄水兼發電,旱季提供民生用水。
台灣大、小河川密布,大部分河流受到山脈走向的影響,主要往島嶼西方或東方流入大海。因最大分水嶺中央山脈位置偏東,主要河川多分布在西半部,包括長度最長、中部的濁水溪,流域最廣、南部的高屏溪及長度與流域面積第三、北部的淡水河。大多數湖泊坐落在西部,僅有少數為天然湖泊,最大的是面積7.93平方千米的日月潭, 其餘以人工修築的水庫和埤塘居多,包括面積17.14平方千米的最大水庫與湖泊曾文水庫、石門水庫、虎頭埤等。
台灣的森林覆蓋率達到58.5%,種類主要受海拔高度影響。海拔700米以下是亞熱帶闊葉林,海拔700-1800米是闊葉林,1800-2500米是混合林,2500-3500米是針葉林,3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是苔蘚或草原。
台灣島棲息著豐富多樣的野生動植物,11%的動物和27%的植物為地區特有種,如山區水域棲息的櫻花鉤吻鮭等。島嶼上生長著超過3000種被子植物和640多種真蕨植物,同時也有3000多種魚類及超過500多種鳥類生活在島嶼上。
㈣ 台灣的美稱有哪些
寶島台灣,位於祖國大陸架東南緣的海上,地處熱帶、亞熱帶,位置優越,風光秀麗,資源豐富,自古以來被人們授予了許多美稱,成為我國省級行政區中美稱最多的一個。
四季如春的花園:台灣是我國最大的島,氣候溫暖濕潤,山地植被茂密,果樹種類繁多,四季鮮花不斷,故不僅有「春島」、「美麗之島」、「美麗寶島」之稱,而且更有「四季如春的花園」之美譽。400多年前的歐洲殖民者,也曾稱台灣為「福摩薩」,即「美麗島」之意。
樟腦王國:台灣樹木種類繁多,名貴樹木比比皆是,尤以樟樹馳名中外。在海拔500—1500米的山地普遍生長,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樟樹帶。在人造樟腦出現以前,台灣每年產的樟腦,幾乎獨佔世界市場,曾佔世界總產量的80%以上。現在,台灣的樟腦產量仍居世界首位,而且質量好,粗製品的純度就高達99.8%,故有「樟腦王國」之稱。
東方甜島:甘蔗是全島最重要、種植面積最廣的經濟作物。其中台中盆地、彰化平原和屏東平原等地最為集中。濁水溪與曾文溪之間的嘉義一帶平原,更是蔗園的王國。歷史上蔗糖工業發達的時期,其產值曾占工業總產值的50%。目前是世界上年產甘蔗最多的地區,故素有「甜島」、「東方甜庫」與「東方甜島」的贊譽。
水果王國:我國華南地區有的水果在台灣都有,共計80多種。其中產量較大的有香蕉、菠蘿、柑桔、荔枝、龍眼、木瓜、枇杷、柚子、芒果、楊梅、橄欖等,特別是前3種,馳名中外。香蕉在台灣被稱為水果之王,全省各地除部分海島外均可種植,一年四季均有收獲;菠蘿產量僅次於香蕉,曾在世界市場上居第3位,一般一年可收獲兩次;柑桔多達30多個品種,為台灣省三大水果之一。由於台灣水果品種繁多,四季鮮果不斷,質量優良,加之產品大量出口,故被人們稱為熱帶、亞熱帶的「果鄉」、「香蕉王國」、「水果之鄉」、「水果王國」等。
海上糧倉:台灣發展水稻生產的自然條件優越,大部分地區可以一年兩熟,南部還可以一年三熟。農民約有90%的人從事水稻種植。水稻是台灣最普遍、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特別是台西平原,有「谷倉」之稱。近年來,台灣勞動人民不斷培育、推廣新稻種,大大提高了稻穀產量,為台灣贏得了「米的世界」之稱,還有我國東南「海上糧倉」的美譽。
蝴蝶王國:台灣氣候適宜蝴蝶類昆蟲生長,已發現的蝴蝶有450餘種,品種分布密度居全國各省前茅。台灣是世界著名的蝴蝶生長、繁殖基地,年產蝴蝶2500—4000萬只,並有50餘種特有蝶類,不少是世界上最美、最珍貴的品種。如有一種金鳳蝶,翅膀上像塗著一層金粉,身上花紋五彩,十分漂亮,為台灣所獨有。台灣還是世界上蝴蝶主要輸出地區之一。目前有6萬人從事蝴蝶業,利用蝴蝶的美麗翅膀製成山水、人物、花木、鳥獸、書簽、桌墊等蝴蝶畫出售,年創匯達2000至3000萬美元。故台灣有「蝶島」、「蝴蝶王國」的稱號。
蘭花之島:台灣盛產蘭花,品種約有2000多種,如名貴的蝴蝶蘭、石斛蘭、一葉蘭、素心蘭、報歲蘭、金華蘭、瑞玉蘭等。其中花朵形狀宛如艷麗蝴蝶的蝴蝶蘭,馳名全球,曾在第3屆國際花卉展覽會上被評為「群芳之冠」。台灣東南有舉世聞名的蘭嶼島,因盛產這種名貴的蘭花被命名為「蘭嶼」。台灣民間養蘭花的風氣一向很盛,經常舉辦蘭花展覽。
鳥類之鄉:台灣鳥類有400餘種,占我國鳥類種數的35%以上,其中特有鳥類約10多種,著名的有帝雉、蘭鷳、黃鸝、鴛鴦、天鵝、白額雁、黑長尾雉、台灣蘭鵲等。
珊瑚王國:台灣珊瑚種類佔世界總數的3/4,大約有300餘種。就顏色來說,有紅、綠紫、褐、黑、白、粉紅等色。年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80%,95%以上銷往世界各地,是世界有名的珊瑚出口基地。
茶葉之鄉:全省茶葉種植普遍,一年四季可采。全年可采20次以上,是我國著名的產茶省區之一。茶葉品種繁多,以紅茶、烏龍茶、包種茶產量最豐,特別以「凍頂烏龍茶」最為名貴,年產茶葉2600至2800噸,大部分供出口,遠銷世界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曾一度壟斷歐美市場。茶葉是台灣外銷特產中的「不倒翁」。
旅遊勝地:台灣寶島美麗迷人,名勝古跡比比皆是,從清代開始就有「八景十二勝」之說。隨著旅遊業蓬勃發展,台灣省民眾和專家投票選出了新的十二名勝。其中太魯閣榮列榜首,是最具魅力的風景點,它以峽谷景觀著稱,同時擁有高山、斷崖、瀑布、河階之美。阿里山緊跟其後,「日出、林濤、雲海、晚霞」四大奇觀,吸引得遊人絡繹不絕。
亞洲天然植物園:台灣地形以山地為主,約佔全島面積的2/3。山地森林資源豐富,樹種多達4000多種,相當於歐洲大陸樹種的2/3。眾多的樹種,98%與大陸共有,其中名貴木材和有較高經濟價值的木材就有600多種。著名「台灣五木」———紅松、扁柏、香杉、肖楠、台灣杉,被列為世界上著名的良材。島上森林面積約有200多萬公頃,佔全島面積一半以上,是我國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省份。整個島上,萬山青翠,層林疊峰,蒼海如茵,碧翠欲滴。故既有「綠島」、「綠色寶島」、「森林之島」的美稱,更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贊譽。
祖國台灣的美稱何止這些。像「高島」、「東海明珠」、「天然漁場」、「動物王國」、「東方鹽庫」等等,多不勝收。台灣島美地美名也美。如,「綠島陽明山,花壇景美;秀水日月潭,鶯歌愛河」。該聯就是8個優美地名的薈萃
㈤ 台灣一個組合叫 櫻花幫 的資料
是櫻桃幫吧?
主唱: 查查 (zhā zhā)
本名: 査家雯
生日:月6日
所屬地區: 中國台灣
星座:雙子座
身高:158cm 體重:43kg 血型:O型 星座:雙子座
偶像:謝霆鋒、艾薇兒(艾薇兒·瑞摩娜·拉維妮,Avril Ramona Lavigne) 學歷:台灣輔仁大學 法語系
個人簡介: 但是偶爾會兼團內的鍵盤手滴。 念法文系的,但流行歌都愛唱,要好聽的才行。 家人都愛看書,但叔公金庸寫書給全世界華人看。所以查查難免會有俠女精神不時漏電放出來。 查查也是標準的「金庸迷」,她說,她最愛是叔公筆下的「阿紫」(《天龍八部》),阿紫的任性和復仇心深得她的心。
鼓手: 大恬
本名:馮康恬
生日:10月15日
所屬地區: 中國台灣
星座:天秤座 身高:168cm 體重:49kg 血型:B型 星座:天秤座
喜歡的: 米妮、無尾熊小餅干、看樂團表演、使喚妹妹 討厭的: 鳥、魚漿類食品、沒禮貌、車子不打方向燈
偶像:五月天 阿信 學歷:台灣輔仁大學 日語系
個人簡介: 剛進入法定成人年齡,大一新鮮人,年紀最小。 身高168,個子最高大。 超愛五月天的,高中時代開始玩團,偶爾拍廣告賺零用錢,喜歡看樂團表演。 喜歡拍照,喜歡逛街跟所有女生喜歡的都一樣。 但,她說我是青春鼓手喔!
貝斯手: 小倩
本名:許若倩
生日:8月19日
星座:處女座
身高:163cm 體重:45kg 所屬地區: 中國台灣 血型:B型
星座:處女座
職業: 馬戲團團長 興趣: 看團、玩團、馬戲團
喜歡的: 暗黑,童話,血腥,浪漫,懸疑有關的事物
討厭的: 沒有TEMPLE 偶像:Linkin Park(林肯公園)
學歷:台灣輔仁大學 日語系
個人簡介: 顧名思義是有點笨的意思啦!真的沒外表聰明。 從高雄北上來讀日文系的女生,愛上搖滾,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有多個不同樂團演出的經驗,因為友情+理想,就定在櫻桃幫到底了。 台下是男生喜歡喜歡的笨女孩,一上台會自動變身為凡爾賽玫瑰的奧斯卡——帥得咧! 結果喜歡她的女FANS比較多耶。
吉他手: 瓜 本名:廖宜佳 生日:1982年1月20日 星座:魔羯座 身高:157cm 血型:A型 體重:43kg 所屬地區:中國台灣
興趣:看電視、聽音樂、晃來晃去……
喜歡的:看心情
討厭的:心情不好的時候……東西看來都討厭……
偶像:news、hide 學歷:台灣輔仁大學 會計系
個人簡介: 念會計系的女生頭腦很清楚,所以玩起吉他的邏輯性很高。 創作欲強烈,學習力高,是知名吉他手黃中嶽唯一女弟子。 上台表演很像2個人,一個是嫵媚的莫文蔚,一個是酷狠的艾薇兒,重點是,瓜彈吉他的時候又媚又帥。而且,當然是彈得很贊啦! 拍照片很辛苦,因為戴牙套了,還要2年才能拿下來。
★★櫻桃幫完整版簡介★★ 歌手 / 團體: 櫻桃幫 / CherryBoom 成立年份: 所屬地區: 台灣 團體 簡介: 他們的肯定,在CherryBoom(櫻桃幫)的音樂世界中,都佔了一席之地。2003年秋天,在和平東路的某個練團室,呂錦盈(Randy)老師聽見才剛組團3個月的一群大學女生創作的音樂。 在創作力漸漸低落的台灣樂壇里,這群年輕人的音樂竟然讓這位音樂人為之動容,結合了河岸音樂的負責人黃中嶽老師開始了對這群女孩的測試與訓練。花費近1年半的時間,從每個團員的專責樂器、創作、表演嚴加苛求,在音樂人圈中知名的PUB『河岸留言』與南部如『ROOM 335』等不同地區演出,她們也在樂團界逐漸獲得不同樂迷的認同與肯定,闖出一番小小的名聲。 對於新人與新樂團特別留意的資深流行音樂人包小松老師,聽見了並肯定這個新樂團的同時,在她們訓練與演出的階段,更不吝於隨時的提供改進的意見,讓她們獨特的創作能夠在發揮爆發力的同時,也更接近聽眾對於新生命的接受度。 2005年3月。由於一班好友特地從台中上來台北尋找可以讓人雀躍的音樂,目前在內地經營演唱會的資深音樂人張培仁(LANDY)來到了『河岸留言』專程來看這個由年輕小女生組合的現場演出。當晚的演出尚未結束,聽到好音樂就會很開心的LANDY就已經給予這個新樂團高度的贊賞與肯定,鼓勵她們並期待她們做出更多更多精採的表演與激發更多的好創作。當晚演出的創作曲【小丑】精採的表演更讓整個『河岸留言』充滿了爆發的歡呼與掌聲。前滾石唱片高層黃靜波[GEROGE]、歌手張震岳、VJ路嘉怡都對她們抱以好評的掌聲與期待。 2005年4月起。張震岳邀請櫻桃幫參加全省巡迴演出。 2006年4月台客搖滾嘉年華搖滾司令台上唯一的新生代女生樂團。並獲大會評審頒發[搖滾正妹獎]。 2006年初夏。櫻桃幫全新專輯【親愛的王子】即將發片。進軍音樂界的夢想,開始出發。 全新專輯【親愛的王子】內地版 已經在8月15日 正式發行
㈥ 日本與台灣的地理差異
台灣是一個島嶼省份,島嶼眾多,海岸線長。台灣島海岸線長達1
通過衛星拍攝的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照片
566千米,依照所在地理位置有所差異,可分成岬角與海灣相間的北部岩岸、海岸線平直單調的西部沙岸、珊瑚礁地形為主的南部珊瑚礁海岸、以及山地和海洋相鄰的東部斷層海岸。
台灣島是由其西部和北部的揚子克拉通、東北部的沖繩板塊以及東部和南部的菲律賓移動板塊撞擊形成的復雜結構,是受到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碰撞影響形成的一系列地體隆起島弧之一。因為地殼變動與造山運動發達造成台灣復雜多樣的地形,絕大部分地質構造是由歐亞大陸板塊組成、菲律賓板塊則往下發展成為隱沒帶。不過東部和南部地區則受到呂宋火山島弧等板塊影響形成復雜地質,包括與花東縱谷地質不同但與之平行的海岸山脈。位處地處板塊交界處也使得台灣有著許多地體斷層而容易引發地震,其中1999年發生的7.3級台灣9·21大地震造成超過2400人死亡,美國地質勘探局的地震災害分布圖亦將台灣列為最高等級。
台灣島上可以分成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台地等五大地形,
台灣最高峰玉山(3952米)是台灣的象徵之一[35]
有超過一半的面積是以坐落在東部的山區地形為主,可耕地則佔24%。而山脈走向大致與地質構造分布一致,台灣北半部主要為東北至西南走向、南半部則是北北西至南南東走向,主要山脈由東到西分別為海岸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加里山山脈和阿里山山脈。台灣最高點是海拔高度3952米的玉山,同時也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最高峰,超過3000米的山峰也有200多座,這讓台灣成為世界上第四高的島嶼。在西部沖上斷層山地以西則是起伏較為平坦的山麓丘陵與台地,其中丘陵大部分為紅土台地受到河川侵蝕切割形成,主要的丘陵包括有竹東丘陵、竹南丘陵和苗栗丘陵,台地多數為頭嵙山層礫石層以及晚更新世紅土堆積層而成,重要的台地有林口台地、桃園台地、大肚台地、八卦台地等。
而受到地殼變動頻繁、河流作用與差異侵蝕影響,使得台灣一些山區丘陵會因為構造作用形成盆地。由於盆地相較於周圍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而往往會發展成聚落,例
夜景衛星圖中人口稠密的西部平原燈光璀璨
如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埔里盆地群和泰源盆地等。西部地區則因為河川下游堆積作用盛行和地盤隆起的離水作用,使得中下游與沿海地區形成許多平坦的沖積平原其中平原地形又以嘉南平原為主,其他還有位於西部的彰化平原、屏東平原、新竹平原與清水平原,以及位於東部的蘭陽平原和花東縱谷平原等。台灣絕大多數人口都居住於此,並且以從事農業為主。台灣周圍還包括有蘭嶼、綠島、龜山島、基隆嶼、棉花嶼、彭佳嶼和花瓶嶼這類火山島,以及分布於南部海域的琉球嶼、七星岩、東沙島、太平島和中洲礁這類珊瑚礁島。而位居環太平洋火山帶的影響也有數座死火山、休火山以及相應火山地形出現,不過除了大屯火山群和龜山島外目前並無明顯活躍的火山活動。位處斷層地帶也使得台灣有大量溫泉景點,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前往觀光。[36-37]
氣候生態
北回歸線通過台灣中南部嘉義縣及花蓮縣,將台灣南北劃為兩個氣候
2001年台風納莉過境後台北市的沒頂車輛
區,中部及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嘉義以南屬熱帶季風氣候。6月到9月為台灣的夏季,天氣炎熱,其中台北都會區是盆地地形,以致熱能無法快速消散,又加上城市熱島效應影響,因此夏季最高氣溫經常可達35℃及以上,7月的平均氣溫可接近30℃。台灣為海島地形,四面環海,每年9月至隔年5月北方的西伯利亞冷高壓南下時,冷空氣受到海洋調和,所以即使在冬季,氣溫相對於同緯度的華南地區稍顯溫暖。冬季時,台南以北的平地氣溫偶爾出現4℃。中部及北部1月平均氣溫12至15℃左右,南部1月平均氣溫可高達18℃左右。位處山區的合歡山、玉山、雪山等海拔超過1500米以上的高山由於地勢高,故11月至4月常有降雪。
台灣降水豐沛、氣候濕潤,平均年降雨量超過2000毫米,摺合水量達
石門水庫是台灣北部的主要水庫之一
900億立方米,是中國降雨量最豐沛的地區之一。隨著季節、位置、海拔標高的不同,台灣各地區降雨量也隨之變化。東部、北部降水量大且全年有雨,其中中國的「雨極」火燒寮就在台灣的東北部,1912年創下高達8409毫米的降雨量紀錄,而基隆因降雨量豐沛而被稱為「雨港」。中南部的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台灣冬季盛行由蒙古高壓所帶來的東北季風,夏季盛行西南季風,高峻山脈能阻隔季風,形成雨影效應。
台灣是中國受台風影響最多的省份。6月至9月是台風季,每年夏、秋兩季平均都有三到四個台風侵襲台灣。台風為台灣提供了豐沛的水分,但由於降雨空間和時間分布十分不均,容易引發洪水與土石流等災害。另一方面,如果缺少夏季台風所帶來的雨水,到了冬季就容易出現乾旱。因此,各大河川普遍修築水壩,雨季蓄水兼發
台灣特有的櫻鮭亞種櫻花鉤吻鮭
電,旱季提供民生用水。
台灣大、小河川密布。由於最大分水嶺中央山脈分布位置偏東,使得主要的河川大多分布在西半部,包括長度最長位居中部地區的濁水溪,流域最廣位居南部地區的高屏溪,以及長度與流域面積均為第三而位居北部地區的淡水河。台灣的天然湖泊不多,最大的是面積約8平方千米的日月潭,其餘大多以人工修築的埤塘、水庫居多。[38]
台灣島上還棲息著豐富多樣的野生動植物,大約有11%的動物和27%的植物為地區特有種,例如在山區水域棲息的櫻花鉤吻鮭等。在島嶼上有超過3000種開花植物以及640多種真蕨生長著,同時也有3000多種魚類以及超過500多種鳥類生活在島嶼上。[39-41]
4資源編輯
礦產
台灣礦產資源種類較為單一,儲量不豐。台灣島發現的礦
新北市瑞芳區九份老街早期因盛產金礦興盛
產資源約有110餘種,具實際開發價值的不過20多種,自產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氣,金、銀、銅、鐵等。金屬礦產也較少,主要儲藏於北部火山岩地區及中央山脈,其中部分有價值的礦藏經長期開采,儲量大幅減少,有的已經枯竭。[42]
森林
花蓮的原始森林風光[43]
溫暖濕潤的氣候和面積廣闊的山地孕育了台灣島豐富的森林資源。台灣山脈海拔較高,從山下至山上氣候的垂直分異明顯,使得台灣森林樹種十分豐富,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44]
台灣森林面積約佔全島面積的52%,多分布在東部山地。[45] 在台灣森林資源面積中,熱帶林佔56%,亞熱帶林佔31%,溫帶林佔11%,寒帶林佔2%左右。按林木種類分,闊葉林、竹林分布最廣,共佔全島森林面積的69%,闊葉、針葉混和林約佔9%。宜蘭縣的太平山、台中市的八仙山和嘉義縣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區,木材儲量多達3.26億立方米,樹木種類近4000種,經濟價值較高的有300多種,其中尤以台灣杉、紅檜、樟、楠等名貴木材聞名於世,樟腦和樟油產量更是佔世界總量的70%,居世界首位。[46]
漁業
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總長達1600千米,因地處寒暖流交界,漁
墾丁「國家」公園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南灣海灘
業資源豐富,被稱為天然的「海洋生物牧場」。[47] 東部沿海岸峻水深,漁期終年不絕。西部海底為大陸架的延伸,較為平坦,底棲魚和貝類豐富,近海漁業、養殖業都比較發達。遠洋漁業也較發達。[48]
台灣有經濟價值的捕撈魚類有20多種,占重要地位的有鮪魚(金槍魚)、鯔魚、鰹魚等。海藻類主要有石花菜、海苔與雞冠菜等,其中以石花菜最為重要。
日本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北部,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他7200多個小島嶼組成,因此也被稱為「千島之國」。日本陸地面積約37.79萬平方公里。日本東部和南部為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西臨日本海、東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別和朝鮮、韓國、中國、俄羅斯、菲律賓等國相望。[13] 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漁場之一——北海道漁場,其成因是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交匯。
氣候
日本地處以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具有海洋性典型特徵。全國橫跨緯度達25°,南北氣溫差異十分顯著。
北海道與本州的東北地區、高原地帶屬溫帶,本土大部地區及沖繩等南方諸島則為亞熱帶。此外,日本所處位置令她受到季候風及洋流交匯的影響,因此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首都東京
是世界上降水量較多的地區。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側地區冬季的降雪;6、7月(沖繩、奄美為5、6月)間連綿不斷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陸或接近日本的台風。日本有記載的最高溫度紀錄是40.9度,於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縣熊谷市和岐阜縣多治見市測得;有記載的最低溫度紀錄是-41度,於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測得。
地形
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山地成脊狀分布於日本的中央,將日本的國土分割為太平洋一側和日本海一側,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71%,大多數山為火山。國土森林覆蓋率高達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稱為:聖岳。
日本群島地處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即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火山、地震活動頻繁,危害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發生1次。[2]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帶,多為沖積平原,規模較小,較大的平原有石狩平原、越後平原、濃尾平原、十勝平原等,其中面積最大的平原為關東平原。日本平原面積狹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達2924人/平方公里,為世界第26位。
地質
日本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為西太平洋島弧-海岸山脈-海溝組合的一部分。全國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最高的山是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日本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國都時常會發生火山活動。據統計,世界全部里氏規模6級以上的地震中,超過二成都發生在日本。
河流
日本境內河流流程短水能資源豐富,最長的信濃川長約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積672.8平方公里。
海洋
日本海岸線全長33889公里。由於日本是一個島國,因此其海岸線十分復雜。西部日本海一側多懸崖峭壁,港口稀少,東部太平洋一側多入海口,形成許多天然良港。
在東部太平洋一側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環繞、東北部形成千島寒流(親潮),西部日本海一側是對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匯處,魚類資源豐富,成為天然漁場。由於地處海洋的包圍之中,終年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秋兩季多台風,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氣溫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達4000毫米以上。
㈦ 台灣的資料
台灣是我國最大的島嶼,其中包括台灣本島及蘭嶼、綠島、鉤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澎湖列島64個島嶼,其中台灣本島面積為35873平方公里。目前所稱的台灣地區還包括靠近大陸的金門與馬祖等島嶼,總面積為36006平方公里,為中國的「多島之省」。台灣本島南北長而東西狹。南北最長達394公里、東西最寬為144公里,呈紡錘形。
台灣另一個著名的名稱又叫福爾摩沙,是從葡萄牙語的Formosa音譯而來,意思是「美
麗(之島)」。自古以來台灣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在中國古代文獻里,被稱為「蓬萊」、「瀛洲」、「夷州」、「琉求」等。從三國時代開始,便逐漸開拓、經營台灣,到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正式建立行省。美麗富繞的台灣島,自然資源豐富,有「祖國寶島」之稱。
寶島台灣是世界上少有的熱帶「高山之島」,除西岸一帶為平原外,其餘佔全島2/3的地區都是高山峻嶺。台東山脈、中央山脈、玉山山脈,號稱「台灣屋脊」,海拔3997米。最著名的是阿里山,為台灣秀麗俊美風光之象徵。
台灣海峽為中國南北方之間的海上交通要道,是著名的遠東海上走廊。她與廟島群島、舟山群島、海南島,構成一條海上「長城」,為中國東南沿海的天然屏障,素有「東南鎖鑰」,「七省藩籬」之稱。
重要數據和景觀
簡稱:台
位置: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台灣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相隔約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里;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里。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
面積:總面積為36006平方公里,台灣本島面積為35873平方公里。
人口:2228萬
民族:漢族約占總人口的98%;少數民族佔2%。少數民族分為阿美、泰雅、排灣、布農、卑南、魯凱、曹、雅美和賽夏等9族,分居全省各地。
區劃:台北、高雄二個「院轄市」,台中、台南、基隆、新竹、嘉義五個「省轄市」,台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澎湖十六個縣。
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摩悶教、回教、印度教等。
景觀:日月潭、阿里山、陽明山、北投溫泉、台南赤嵌樓、北港媽祖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