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雀飼養

梅花雀飼養

發布時間: 2021-03-08 02:02:31

A. 梅花雀屬的飼養繁殖

在動物園或游復覽場所飼制養梅花雀,最好是小群籠養,可採用較大的箱式繁殖籠飼養展出,即可展覽又能達到繁殖的目的。只是因梅花雀的體形更小些,所以其箱籠的網孔直徑不能大於1.5厘米。籠內除設足夠的適宜棲息物(樹枝或棲架)以外,還需供給其過夜棲息的人工巢箱,這對北方地區冬季防寒大為有利。據產區居民報告,此鳥冬季有入巢過夜的習慣,常成對或數只共棲一巢過夜。
飼養梅花雀的飼料,以小粒種子為主食,如穀子、黍子、稗子等,少量小米及蘇子為補充飼料,並飼喂少量青菜、根菜(切片飼喂)及水果等。繁殖季節還需增喂白玉鳥混合粉料,有利於雛鳥的生長。
人工飼養下的梅花雀,每年早春開始求偶營巢,此時需提早選用木質巢箱(同於金山珍珠鳥巢箱),或以草編壺形人工巢懸掛於籠內適宜位置,每天供給鳥羽,獸毛、細纖維及軟草等物,由成對親鳥自由選用,墊入巢中,一般情況築巢期約1周,每巢4~8卵,孵化期約2周。
梅花雀的體態小巧,羽色艷麗誘人,飼料易得而經濟簡便,目前已引起國內外玩賞者的重視,除國內較廣泛的飼養外,已有部分籠鳥遠銷國外。作為玩賞或家庭副業適量飼養及繁殖梅花雀,是國內當前極有發展前途的籠鳥養殖業之一。

B. 請問下這是一隻什麼鳥,應該怎麼喂養才好

白文鳥灰文鳥,

文鳥的飼養飼養的方法是文鳥喜食一般餵食金絲雀的種子、小版米、稻米和綠權色的食物,適應環境後就可以終年飼養在室外乾燥,溫暖和有舒適棲息環境的鳥舍里,文鳥的脾氣十分爆燥,會攻擊其它鳥類,甚至於自已的同類,需要十分注意鳥兒們的相處情況。

文鳥是不太怕人的,但最好專人喂養,平常飼喂的料應多樣化,不少於3種,文鳥喜吃帶殼的種子,稻穀、穀子、黍子、麻籽等。一般可把稻穀(或穀子)、稗子、黍子按6:3:1混合餵食。另外要喂些洗凈的蔬菜葉,如油菜、白菜、等,消毒可用1/1000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泡10分鍾,控干後喂給。蠣殼粉和墨魚骨也是不可缺少的補充飼料。食量為隔日1次。添加時,要將食罐中剩餘的殘渣去掉。籠內底沙3天更換一次,沙子要用干凈的,最好清洗後涼干備用。夏季要注意防曬通風;冬季室內溫度以2O℃為宜,溫度低於l5℃則影響鳥的孵化和育雛。

文鳥喜歡洗澡,每天在水浴器內放入清水。夏天可在9時和16時各洗1次,冬天可在14時放1次。

C. 如何飼養梅花雀

【飼養管理】因梅花雀體型小,選籠時首先要注意籠條間距要小,不能超過1.2厘米。觀賞籠宜為小型竹籠,也可用山雀籠或綉眼鳥籠。繁殖巢需用箱形籠,尺寸以40厘米×30厘米×40厘米為宜淺內放入一般設施和小型壺狀草巢或金山珍珠鳥的巢箱。
梅花雀的飼料由小米(穀子)6份、稗子3份、黍子l份混合而成,飼料添加劑主要為骨粉或牡蠣粉、葉菜及水果,砂粒也必不可步。繁殖期可加飼雞蛋小米。
【繁殖】梅花雀繁殖期從8月到翌年2月,多數在9-10月產蛋。因原產於熱帶地區,故繁殖期一定要保持溫度,室溫至少要達到20'C。只產卵不孵化、不育雛,需用白腰文鳥或金山珍珠鳥作「保姆鳥」代孵代育。
梅花雀又叫珍珠鳥、紅珍珠、紅梅花雀、紅雀。屬雀形目、文鳥科。分布於緬甸、印度、斯里蘭卡、南洋及我國雲南、海南島等國家和地區。世界各國皆喜歡飼養,此鳥小巧玲瓏,姿態優美,雄鳥叫聲多變,屬於形、聲兼優的小型籠養觀賞鳥。容易人工飼養,我國這方面的工作剛剛起步。
【形態特徵】梅花雀體長10厘米,為文鳥科中籠養鳥的最小者。雌雄羽色明顯相異。雄鳥除翼、尾羽稍帶暗褐色,翼、暄的兩側有明顯的白點外,通體深紅色;雌鳥頭至翼暗褐色,尾羽黑褐色、覆羽暗紅色,胸腹部褐黃色而無白斑,翼上有雙列白點。
【生活習性】梅花雀喜群居,生活在潮濕地區的蘆葦叢、草叢及林區。主要採食植物種子、雄鳥喜鳴。

D. 野生蠟嘴鳥該怎麼飼養

蠟嘴鳥也稱之梅花雀,熱帶鳥的統稱,體多白色點斑。雄鳥:緋紅,兩翼及尾版近黑,兩脅、權兩翼及腰有均勻的白色小點斑。
黑頭蠟嘴雀的籠子沒特殊要求,只要不影響跳躍即可。如作為訓練用,可用脖鏈栓著,放在鳥架上。一般用的鳥架為制的,長約40~50厘米,直徑1.5厘米,中間一段纏上棉線,便於鳥棲息。 黑頭蠟嘴雀喜歡吃麻籽、葵花籽、蘇子等油料作物的種子。這些食物在訓練時可作為獎勵用,平時不可喂多,以雞蛋米和蔬菜、水果為主。 剛買來的鳥,性情比較急躁;所以上架一定要注意脖鏈的長度,以免纏頸死亡。如果鳥的情緒無法穩定,上下翻飛,可用水將羽毛淋濕,控制使其活動;也可喂給用葵花籽。

E. 紅梅花雀的人工養殖

飼料以小米(穀子)60%、稗子30%、黍子10%組成的混合料為主,同時供給青菜、水果、骨粉或回牡蟎粉、砂粒等答。青菜和水果最好剁成細末後放在小盆中喂給。冬季要補喂粉料或蛋米、麵包蟲。長期飼喂單一的飼料會使雄鳥紅色羽毛泛黃成為橙色或紅色中夾雜黃色或褐色。由於進食量大,食罐宜深而大。繁殖期要特別補充雞蛋小米。梅花雀不耐寒,在冬春季節要做好保溫工作,減少水浴,防止冷風直吹。梅花雀的孵化和育雛也可以由栗耳草雀或白腰文鳥來代替。

F. 梅花雀的基本特徵

梅花雀 - 主要特徵
身長:10厘米
平均壽命:4年。
兩性差異:雌雄難辨;雌鳥羽色較淺,橙色回頰斑比雄鳥小。
繁殖:孵化期答12天,21天後羽毛長成。
幼鳥:羽色比成鳥淺,頭部灰褐色。
喙:梅花雀科鳥的喙看似塗上了一層蠟
頰:頰羽為橙色,幼鳥6周後頰部的橙色才較為明顯。
尾上覆羽:雄鳥具紅色的尾上覆羽,此為橙頰梅花雀獨有的特徵
尾:尾部是橙頰梅花雀個體溝通的重要工具。雄鳥在向雌鳥求偶炫耀時,會前後輕彈其尾。

橙頰梅花雀 - 飼養方法
餵食摻有小米和其他谷類的進口雀類專用的混合飼料。也會吃某幾種綠色食物和
橙頰梅花雀 無脊椎動物。植物豐茂的鳥舍里,當它們在離地面近的地方築巢,不耐寒冷,冬季須養在室內,春天來臨時,再放回室外鳥舍中。為了保證繁殖成功,請在春季到來後盡早把它們妥善安置在繁殖的籠內。

G. 允許私人飼養的鳥類有哪些

我國法律對於個人豢養寵物的規定是比較嚴苛的,合法的籠養鳥究竟有幾種呢?不多,區區九種,第一種,虎皮鸚鵡,鸚形目鸚鵡科,又名嬌鳳,最常見、最普通也最容易上手的鸚鵡,因有條狀斑紋而得名。特點是個體嬌小,色彩斑斕,比較喧鬧。第二種,雞尾鸚鵡,鸚形目鳳頭鸚鵡科,又名玄鳳。小型鸚鵡,頭上有頂冠,較常見的是灰色、白色、珍珠、黃色等品種。第三種,桃臉牡丹鸚鵡,鸚形目鸚鵡科,也叫情侶鸚鵡或綠頭桃臉鸚鵡。原色為杏仁綠色,頭部羽毛亦為綠色,尾羽為彩藍色,前額深玫紅色。第四種,七彩文鳥,文鳥科文鳥屬。原產澳大利亞,色彩絢麗,人工品系很多,國內常見的品種主要有綠身粉胸黃頭型和綠身粉胸紅頭型或者黑頭型,黑頭的一般為母鳥。第五種,金絲雀,燕雀科絲雀屬,又名芙蓉鳥、玉鳥。原產非洲,色藝俱佳的籠養鳥,顏值和歌喉均屬上乘。第六種,斑胸草雀,梅花雀科,又名金山珍珠。原產於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是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飼養的觀賞鳥,在20世紀50年代引進中國,有原色、白色和駝色等品系。第七種,長尾草雀,梅花雀科草雀屬。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後被馴化為籠養鳥。第八種,白腰文鳥,文鳥科文鳥屬。野生的白腰文鳥體色較為黯淡,顏值不高,但通過雜交選育,形成各種花色不同的品種,故通常叫它「十姐妹」。第九種,爪哇禾雀,梅花雀科禾雀屬,一般叫做灰芙蓉、文鳥。全身羽毛為青灰色,兩頰具白斑,嘴大呈短圓錐狀。人工培育的品種有白文鳥、駝文鳥和櫻文鳥等品種。

H. 蠟嘴鳥的飼養方法

1、蠟嘴雀的叫聲宏亮、動聽,可用畫眉籠或八哥籠。但很多養鳥愛好者喜歡專用架飼養,經調教後能屬學會其他小型鳥學不會的技藝。

2、蠟嘴雀喜食麻籽、葵花籽和蘇子等油料作物的種子,但在人工飼養下不能多喂。平時以穀子和稻穀或者蛋米為主,並每天喂少量青菜和蘋果。

3、 每周清洗一次籠子及食水罐,保持食水清潔。對於受訓的蠟嘴雀就只喂麻子了,每天在調教後給喂飽,並給其飲水,喂飽後將鳥置於安靜的地方,其餘時間就不要喂它了。

(8)梅花雀飼養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棲息於山地及平原各種林型中,有時到果園及居民點附近活動,主要在高大的喬木林中成3~5隻小群活動,繁殖期成對活動。

以各種植物種子、漿果、樹芽為食,也兼食少量昆蟲。喜食麻籽、櫻桃核、葵花籽。 5月上旬開始繁殖,營巢於針闊混交林。每天產卵一枚,每窩4~6枚卵。孵化期為14~15天,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每年秋季大量的黑頭蠟嘴雀從北方向南方遷徒,很多地方的鳥市上都會出現,要從中選出幾只好的蠟嘴雀並不難,無論雌雄及幼鳥均可調教。幼鳥的上嘴有黑色,並且黑色面積越大、顏色越深的年齡越小。

I. 草雀怎樣喂養

草雀,英文名:Zebra Finch 。屬於梅花雀科鸚雀,生活在大洋州河流附近的專開闊地帶。品種多樣,如燈芯屬草雀 、斑胸草雀、黑喉草雀等。形態小巧,美麗可愛,身上同時有許多顏色,深受人們喜愛。
草雀,grass finch,澳大拉西亞(Australasia)梅花雀科(Estrildidae)鸚雀族數種小鳴禽。尾長而尖,喙堅實呈圓錐形。大多生活在河流附近炎熱的開闊地。有些種類是人們熟知的籠鳥。古爾德氏雀(Chloebia gouldiae, 即七彩草雀)曾歸入Poephila 屬,是最鮮豔的種類之一。

草雀
主要特徵
羽衣紫、金黃、綠、藍和黑色,面部紅、橙或黑色。星雀(Neochmia ruficauda, 紅尾星雀)體上面綠褐色,體下面黃色,頭紅色有白點,胸綠灰色,尾紅色有白色橫斑。彩火尾雀(Emblema pictus)曾歸入Zonaeginthus屬紅和褐色相間,下體黑色,有白色點斑。

J. 梅花雀的形態、生活習性和飼養管理有什麼特點

梅花雀也叫珍珠鳥、紅珍珠、紅色小文鳥、草莓雀、紅梅花雀、青珍珠雀、紅雀等。在分類學上屬於雀形目、文鳥科、梅花雀屬。分布於我國雲南、貴州、海南島,以及緬甸、印度、斯里蘭卡、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亞等地。

形態:體長9~10厘米,體重7~8克。雄鳥體羽主要為紅色,並散綴許多小白點,形似珍珠,故名「珍珠鳥」。頭、頸、兩翼及尾呈暗紅色,腹部深紅色。雌鳥頭、頸、兩翼及尾為暗褐色,腹部黃色,體羽上的白色珍珠點較少。嘴為鮮紅色,腳為粉紅色。

生態:棲息於潮濕地區的蘆葦叢、草叢及林區等地。喜歡群居。主要以植物種子等為食。繁殖期從8月到翌年1月。巢小,通常用細草營巢,巢內鋪柔軟的植物纖維。產卵大多數在9~10月,每窩產卵4~7枚。孵化期為半個月左右,育雛期為一個多月。

飼養:梅花雀人工培育的品種較多。雄鳥鳴聲多變。觀賞用竹製方形鳥籠或鐵絲網籠飼養,也可選用山雀籠或綉眼鳥籠。籠里放上小型的巢壺,供鳥兒夜間休息。每籠養雌雄一對。如果要讓梅花雀產卵繁殖,則要用大型箱籠,尺寸為40厘米×30厘米×40厘米為好。還可和金山珍珠鳥等混養。籠內設壺狀草巢或木製人工巢箱,巢箱大小為18厘米×12厘米×12厘米。草巢消毒、曬干後才能用。飼料以小米(穀子)60%、稗子30%、黍子10%組成的混合料為主,同時供給青菜、水果、骨粉或牡蠣粉、砂粒等。青菜和水果最好剁成細末後放在小盆中喂給。冬季要補喂粉料或蛋米、麵包蟲。長期飼喂單一的飼料,會使雄鳥紅色羽毛泛黃成為橙色,或紅色中夾雜黃色或褐色。由於進食量大,食罐宜深而大。繁殖期要特別補充雞蛋小米。梅花雀不耐寒,在冬春季節要做好保溫工作,減少水浴,防止冷風直吹。梅花雀的孵化和育雛也可以由金山珍珠鳥或白腰文鳥來代替。

熱點內容
梅花拇指畫 發布:2025-08-21 18:23:43 瀏覽:126
在七夕的古詩 發布:2025-08-21 18:19:21 瀏覽:909
濮陽花卉市場在哪 發布:2025-08-21 18:07:02 瀏覽:985
七夕我們 發布:2025-08-21 18:06:58 瀏覽:462
肉桂的盆栽 發布:2025-08-21 17:56:14 瀏覽:198
禮服花卉圖片 發布:2025-08-21 17:52:01 瀏覽:141
學習盆景網 發布:2025-08-21 17:21:59 瀏覽:875
盤錦海棠谷別墅 發布:2025-08-21 17:17:02 瀏覽:55
小鹿叮叮與一朵 發布:2025-08-21 17:12:43 瀏覽:399
宜賓盆景土 發布:2025-08-21 17:06:13 瀏覽: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