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病蟲
❶ 梅花有哪些常見的病蟲害
梅花病害種類很多,最常見的有白粉病、縮葉病、炭疽病等。
(1)白粉病:常在濕版度大、溫度高、通風不良的環境權中發生。一般發生在早春三月梅花萌芽時,嫩芽和新葉易受病菌侵染,受害部位會出現很薄的白粉層,接著白粉層上出現針頭大小的黑色或黃色顆粒,後期葉片變黃而枯死。
(2)炭疽病:葉片及枝條嫩梢均可發病。葉片上病斑初期為褐色圓形至橢圓形小斑;以後病斑擴大,變為灰色至灰白色,中間有輪紋狀排列的小黑點;病斑邊緣紫紅色;病斑後期中間易碎,嚴重時病葉提早脫落。病發初期可噴70%托布津1000倍液或噴代森鋅600倍液防治。發現其他各種病時,噴灑這兩種葯液亦可見效。
(3)縮葉病:可噴灑托布津或多菌靈防治,亦可噴灑1%波爾多液,每隔一星期噴一次,3~4次即可治癒。
希望這樣的回答能幫到你。
❷ 梅花有哪些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梅較抗病蟲害,較抗根癌、線蟲病,但也有幾種常見的病蟲害。
1.常見病害
有炭疽病、白粉病、煤煙病、銹病、穿孔病、縮葉病等。
2.常見蟲害
有梅毛蟲、桃蚜、舟形毛蟲、刺蛾、介殼蟲、天牛、金龜子等。
3.防治方法
發現病害要及時噴灑50%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防治;及時清除病葉、枯枝並集中銷毀,以減少菌源;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澆水,注意通風透光,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抗病力。發現蟲害及時噴施殺蟲葯,但忌施「樂果」、敵敵畏,否則會引起落葉;亦可人工捕捉、放置天敵、毒餌誘殺等。
❸ 梅花的病蟲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梅花要防止三害,即澇害、葯害及中毒。盆土要用腐葉土4份,堆肥4份,砂土份混合而下,下雨防止盆內積水。梅花對樂果、敵敵畏、硫酸酮敏感,會產生落葉,防治上可選用辛硫磷、殺螟松乳劑。梅花對二氧化硫、煙霧抗性弱,空氣污染時極易全株死亡。早春縮葉病為害嫩芽和新葉,造成嫩梢變粗、短縮、葉背捲曲,葉紫紅色,後變灰白色枯死。應在葉芽膨大前噴65%代森鋅400~600倍,7~10天一次,連噴2~3次。
炭疽病為害嫩梢和葉片,初現灰褐色小斑點,擴大成圓形或橢圓形,葉緣病斑半圓形,同心輪紋,灰色或灰白色,上有黑色小點,後穿孔。一般龍游梅,紅梅感病、直枝梅和綠梅抗病,管理粗放,土壤黏重、貧瘠、密度太大、風口、屋檐下、樹蔭處的梅花,6月上中旬病株率可達60%~70%。越冬的病枝梢是病原,靠風雨傳播,當年染病的新梢和葉片是再侵染源,一定要徹底及時清除。從展葉(3月中下旬)到花芽分化前(6月底),每隔10~15天噴600倍甲基托布津加多菌靈,或用40%拌種雙150~200倍,並要交替使用。
褐腐病:葉緣開始發病,病斑灰褐色,病葉很快萎蔫縮而下垂乾枯。果實受害表面有灰白或灰褐色絨狀霉叢發生,多呈同心輪紋狀。發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防治。瘡痂病:在葉背初現不規則或多角形灰綠色病斑,病部後轉暗或紫紅色,乾枯脫落穿孔,危害果實在表面出現暗褐色圓點,不侵入組織,防治方法與炭疽病相同。
穿孔病:有兩種:①真菌性的褐斑穿孔,葉片侵染後初現紫褐色針頭狀小點,擴大成圓形穿孔;②細菌性穿孔,葉片初現淡黃色水漬狀小點,後變褐色圓斑,邊緣有半透明的淡黃色渾圈,易生離層,展葉後用65%代森鋅500倍或50%多菌靈800倍防治。流膠病:在枝幹上產生褐色病斑,並伴隨流膠,常導致樹勢衰弱及枝條乾枯。流膠病的病因有生理失調與病菌寄生兩種說法,對小病斑及輕病斑刮除後塗以抗菌劑「402」100倍液,亦可用70%甲基托布津50倍液。
銹病:葉背產生瘡狀斑點,表上破裂後散出黃褐色粉狀物,可用15%粉銹寧800倍防治。亦可在花前噴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煤污病:葉片及嫩梢染病後長滿黑色煤狀菌絲,往往與介殼蟲、蚜蟲共存。可用50%托布津500倍液防治。梅花的蟲害有蚜蟲、紅蜘蛛、介殼蟲、刺蛾、蝽象、金毛蟲、天牛、大蓑蛾、葉蟬及白蟻等。蚜蟲常見的有棉蚜、桃蚜、桃粉大尾蚜,4月中旬至5月中旬為危害盛期,每隔7~10天用吡蟲啉1000倍,5%氯氰菊酯2000倍防治。介殼蟲有龜蠟介、糖片介、桑盾介、球堅盾介等。可用50%殺螟松1000倍或蚧死凈2000倍噴霧,同時在根部埋施15%鐵滅克顆粒劑,干徑每1厘米用葯1~2克。紅蜘蛛用75%克蟎特乳劑2000倍防治,刺蛾用50%殺螟松1000倍防治,蝽象危害期可用25%敵殺死1000倍防治。天半以紅頸天牛為主,大量發生時噴20%菊殺乳油10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3000倍防治,亦可用毒扦堵孔。白蟻在5、6、9及10月危害盛期挖蟻巢,用滅蟻粉噴施蟻體。
❹ 梅花常見病害有哪些
據報道,梅花的病害有30餘種,其中發生較多的病害有炭疽病、褐腐病、黑星病、穿孔病、膏葯病、流膠病、銹病、煤污病等。
(1)炭疽病 此病主要為害葉片及嫩梢。發病初期葉面上出現灰褐色或暗褐色小斑點,後逐漸擴大成圓形或橢圓形,在葉緣處的病斑呈半圓形。病斑中央具同心環紋,灰色或灰白色,上生黑色膠質狀小點,排列成輪紋狀,老的病斑穿成小孔。
(2)褐腐病 此病多從葉緣開始,病斑灰褐色,病葉很快萎蔫卷縮而下垂乾枯,如霜害殘留枝上。果實較易受害,病果表面有灰白或灰褐色絨狀霉叢發生,霉叢多呈同心輪紋狀。
(3)黑星病 又名瘡痂病。在葉背出現不規則形或多角形灰綠色病斑,以後病部轉暗或紫紅色,最後病部乾枯脫落而形成穿孔。黑星病危害果實時使其表面出現許多暗褐色圓點,但不侵入組織。
(4)穿孔病 梅花穿孔病有兩種,一種是真菌性穿孔病,即褐斑穿孔病,一種是細菌性穿孔病。葉片穿孔多時,即提早落葉。防治方法:秋季徹底清園,減少侵染來源;展葉後及時噴葯防治。
(5)膏葯病 病菌主要危害樹皮,在枝幹樹皮表面形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平貼菌體。在蔭蔽潮濕、管理粗放及介殼蟲危害多的梅樹易發此病。防治方法:合理密植,適當修剪,搞好排水,使梅園通風透光條件好;防治介殼蟲;對已發生膏葯病的枝幹,可用新鮮的牛尿進行洗刷病部,或用1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對枝幹進行塗刷。
(6)流膠病 流膠病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發生在梅樹枝幹上的嚴重病害,發病後樹勢逐漸衰弱,甚至整株梅樹枯死。防治方法:應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為主。對初發生的小病斑或輕病斑實施刮治後,塗以抗菌劑。
(7)銹病 銹病多危害梅花葉片,在葉片背面產生皰狀斑點,葉片感染此病後,容易變黃。
(8)煤污病 葉和嫩枝均可發生此病,感染後葉表面和枝條上長滿黑色煤狀的菌絲;嚴重時覆蓋厚厚的1層,用手能將煤污擦去。蚜蟲、介殼蟲的分泌物是此病發生的直接原因。防治方法: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防治蚜蟲、介殼蟲;發病期可噴葯防治。
❺ 梅花常見病蟲害如何防治
梅花常見病害有流膠病、穿孔病、炭疽病和瘡痂病等。①流膠病:枝幹上產內生褐色病斑,並容伴隨流膠,常導致樹勢衰弱及枝條乾枯。刮除病斑,用70%甲基硫菌靈50倍液防治。②炭疽病:初期主要是葉片及嫩梢上出現褐色小斑點,然後擴大成不規則的圓形,葉緣處病斑呈半圓形,病斑中央出現灰白色環紋,上生膠質小點,排列成輪紋,造成葉片穿孔。發病初期可噴70%硫菌靈1000倍液或噴代森鋅600倍液防治。③瘡痂病:主要為害枝梢、果實,亦可侵害葉片。果實受害後先呈紅色,後病斑中部變褐,導致果實生長畸形,最後干腐。新梢受害後產生褐色或黑褐色圓形小點,嚴重時引起枯枝。防治方法同炭疽病。
為害梅花植株的害蟲有十多種,最常見的有黃褐天幕毛蟲、蚜蟲和介殼蟲等。①黃褐天幕毛蟲:食害梅花新芽、嫩葉,長大後分散在全株,蠶食葉片,嚴重時樹葉可被全部吃光。防治時可在該蟲幼齡時噴灑50%殺螟松1000倍液滅除。②介殼蟲:常在初春開始活動,吸取植株汁液。受害病株葉片發黃枯萎、脫落。防治時可採取人工刮除和葯物噴治並用。葯物可用50%的殺螟松1000倍溶液噴灑。
❻ 梅花有哪些病蟲害疾病
膏葯病,主要來危害樹皮自,在枝幹樹皮上形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平貼菌體,管理粗放及介殼蟲危害多的樹易發病。
可用新鮮牛糞或波美1度石硫合劑塗刷樹干。
流膠病在枝幹上產生褐色病斑,並伴隨流膠,常導致樹勢衰弱及枝條乾枯。流膠病的病因有生理失調與病菌寄生兩種說法,對小病斑、輕病斑刮除後,塗以抗菌劑402100倍液,亦可用70%甲基托布津50倍液。
銹病葉背產生瘡狀斑點,表皮破裂後散出黃褐色粉狀物,可用15%粉銹寧800倍防治。亦可在花前噴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
煤污病葉片及嫩梢染病後長滿黑色煤狀菌絲,往往與介殼蟲、蚜蟲共存。可用50%托布津500倍液防治。
❼ 梅花病蟲害的防治方法是什麼
(一)病害
梅花病害主要有褐斑穿孔病、李流膠病、縮葉病、炭疽病等。以褐斑穿孔病、李流膠病為害比較嚴重。
1.褐斑穿孔病
(1)症狀特徵
受害葉片初生紫褐色小點,後逐漸擴大成圓形略具輪紋的紫褐色病斑,中央灰白色至褐色,偶在病斑兩面現灰色霉狀物,病部常脫落成穿孔。穿孔邊緣整齊。葉上病斑多時,致葉片變黃、脫落。溫暖多雨、多風的氣候條件發病重。樹勢衰弱、排水通風不良及夏季乾旱易發病(圖11)。
圖11 梅花褐斑穿孔病
1.症狀 2.分生孢子
(2)防治方法
①冬季剪除病枝,清除落葉,減少來年侵染源。
②冬季或早春萌芽前,噴灑45%晶體石硫合劑300倍液,既可殺菌,又可殺死越冬的蟲和蟎類。
③發芽後,噴施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或40%百菌清懸浮劑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劑2500倍液。梅對銅制劑敏感,慎用波爾多液和其他含銅殺菌劑。此外,梅上使用殺蟲劑時,40%樂果乳油也易產生葯害,對水倍數不得少於1200倍。
2.李流膠病
(1)症狀特徵
其發病處皮層微腫脹,暗褐色、濕潤,皮下有黃色黏稠的膠液,後病部變為黑褐色,凹陷開裂,溢出大量黃白色膠液。潮濕條件下,膠液順枝幹下流;乾燥條件下,凝成硬球,發亮,光滑。病部表面長出大量梭形或近圓形小黑點,這是與生理性流膠相區別的依據。
(2)防治方法
①加強管理,增強樹勢。
②冬季剪去病死枝,集中燒毀,並噴石硫合劑保護。
③在樹干、枝上發現蟲洞或有新鮮蟲糞時,可在新鮮蟲孔中塞入蘸有80%敵敵畏乳油100倍液的葯棉,然後用黏土封口熏殺害蟲。
④對病原性流膠,則要注意刮除病樹皮,傷口塗保護劑,或在未開花前颳去膠塊,塗50%退菌特50克加50%硫懸浮劑250克混合葯液。
⑤在生長期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每15天1次,共噴3~4次。
(二)蟲害
梅木蛾
(1)為害特徵
為害多種花卉。主要以幼蟲取食葉片,造成卷葉、缺刻等,影響植株生長。
(2)防治方法
冬季刮除翹皮,堵塞裂縫,消滅越冬蟲卵。噴施50%辛硫磷或殺螟松1000倍液或樂斯本1000倍液,可有效殺死初期幼蟲,降低為害。
❽ 梅花病害應怎樣防治
1.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①栽培管理:冬季對梅園管理時,要將落葉和病葉,集中燒毀專;春季開花前,結合整枝修剪,應清屬除枯枝病梢及徒長枝,以利通風透光增強樹勢;合理施肥:冬季要施足底肥——農家肥,適當地施用磷肥鉀肥;花期前後及時追肥②葯劑防治:從4月中下旬~7月上旬,依病情噴葯數次可選代森鋅或甲基托布津
2.瘡痂病的防治方法
①栽培管理:選擇通風透光排水良好的地方做梅園;合理整枝施肥;結合整枝剪除病葉病枝,集中燒毀②葯劑防治:選用石硫合劑,或代森鋅,或多菌靈
❾ 怎樣對梅花的病蟲害進行防治
梅花最常見的病害有白粉病、縮葉病、炭疽病、膏葯病、流膠病等,病發初期可噴版70%托布津可權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的代森鋅錳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常見蟲害有天牛類、蚜蟲、介殼蟲類、刺蛾類、夜蛾類、枯葉蛾類、卷葉蛾類等。種植上防止過密,以利通風排水,防止病蟲害的發生。如已發生病蟲害,應及時根治。特別提醒,在葯物防治中,避免對梅噴射氧化樂果,否則易引起早期落葉。
❿ 梅花常見蟲害有哪些
據報道,梅花的蟲害有140餘種,其中發生較多的蟲害有蚜蟲、紅蜘蛛、介殼蟲、刺蛾、天牛、黑翅土白蟻等。
(1)蚜蟲 危害梅花的蚜蟲有十幾種,常見的有棉蚜、桃粉大尾蚜、桃蚜等。蚜蟲主要群集在梅花的新葉、嫩梢上,吸食液汁,造成葉片縱卷,嚴重時葉片脫落。另外,此蟲易導致煤污病發生。防治方法: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蚜蟲危害盛期,每隔7~10天噴1次除蟲菊酯類農葯。
(2)紅蜘蛛 紅蜘蛛在葉背危害,受害葉片呈現黃白小點,嚴重時提早落葉。乾旱、高溫環境,極適紅蜘蛛的發育與繁殖。防治方法:危害期及時噴葯防治;保護和利用天敵,如小花蝽、草蛉、異色瓢蟲等。
(3)介殼蟲 危害梅花的介殼蟲有龜蠟蚧、糖片蚧、桑白盾蚧、球堅盾蚧等。介殼蟲的危害嚴重影響植株正常生長,並誘發煤污病,必須及早防治。防治方法:增加通風透光條件,加強水、肥及修剪等養護措施;注意保護和利用紅點唇瓢蟲、寄生蜂等天敵;介殼蟲危害時,可噴葯防治。
(4)刺蛾 以初孵幼蟲先取食於葉下表皮和葉肉,僅剩上表皮,呈圓形透明小斑,5齡以後可吃光整葉,僅留主脈和葉肋,嚴重影響梅花生長發育。
(5)天牛 危害梅樹枝乾的天牛多為桃紅頸天牛。天牛幼蟲蛀入木質部危害,造成枝幹中空,樹勢衰弱,葉片小而黃,甚至引起死亡。防治方法:成蟲發生期,每天中午(尤其雨後晴天)在枝幹上人工捕捉成蟲;或用一頭帶彎的鋼絲人工掏挖幼蟲;或在枝幹上塗白,防治成蟲產卵。
(6)白蟻 主要以工蟻危害梅樹樹皮及淺木質層,造成被害樹干外形成大塊蟻路,長勢衰退。當侵入木質部後,則樹枯萎。白蟻每年5~6月和9~10月為危害盛期。防治方法:挖蟻巢;用滅蟻粉劑噴施蟻體;懸掛黑光燈誘殺或用松木、甘蔗、蘆草等坑埋於地下,保持濕潤,並施入適量農葯進行誘殺工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