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殊櫻花
1. 蘇曼殊的《櫻花落》什麼意思含義是什麼
《櫻花落》(cherry blossom fall)是詩僧蘇曼殊的一首很傷感的詩歌。那種感觸與林妹妹的葬花一樣,專帶著那種凄美。
櫻花屬落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昨來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忍見胡沙埋艷骨,休將清淚滴深杯。多情漫向他年憶,一寸春心早巳灰。詩寫作者賞櫻花時的所見所感。櫻花好像是特意地開放的,「作意」使櫻花在作者筆下有了情感和生命,於是作者感覺櫻花百看不厭,每日千回也不覺多。可是這么可愛的櫻花偏遭風吹雨打,紛紛飄落,作者見之,不禁潸然淚下。凄美的櫻花又勾起了作者對自己傷心往事的回憶:長年漂泊在外,感情的不如意,已讓他心灰意冷。全詩由賞花的興致,櫻花的飄落,寫到自己內心凄涼的感受,很能打動人心。
2. 一首關於櫻花的詩
櫻花紅陌上,楊柳綠池邊;
燕子聲聲里,相思又一年。
——【近代】周恩來
「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枝便當游」。
——【唐】白居易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蒼垂揚岸。
櫻花爛漫幾多時?柳綠桃紅兩未知。
勸君莫問芳菲節,故園風雨正凄其。
——【唐】李商隱
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近代】蘇曼殊
贈歌者
一字新聲一顆珠,轉喉疑是擊珊瑚。
聽時坐部音中有,唱後櫻花葉里無。
漢浦蔑聞虛解佩,臨邛焉用枉當壚。
誰人得向青樓宿,便是仙郎不是夫。
——【唐】薛能
離別難 鴛鴦篇
——李德裕(唐)
君不見昔時同心人,化作鴛鴦鳥。
和鳴一夕不暫離,交頸千年尚為少。
二月草菲菲,山櫻花未稀。
金塘風日好,何處不相依。
既逢解佩游女,更值凌波宓妃。
精光搖翠蓋,麗色映珠璣。
雙影相伴,雙心莫違。
淹留碧沙上,盪漾洗紅衣。
春光兮宛轉,嬉遊兮未反。
宿莫近天泉池,飛莫近長洲苑。
爾願歡愛不相忘,須去人間羅網遠。
南有瀟湘洲,且為千里游。
洞庭無苦寒,沅江多碧流。
——薛昭蘊
寶馬曉鞴雕鞍,羅帷乍別情難。
那堪春景媚,送君千萬里。
半妝珠翠落,露華察。
紅蠟燭,青絲曲,偏能勾引淚闌干。
良夜促,香塵綠,魂欲迷,檀眉半斂愁低。
未別,心先咽,欲語情難說。
出芳草,路東西。
搖袖立,春風急,櫻花楊柳雨凄凄。
謝新恩
——【唐】李煜
櫻花落盡階前月,象床愁倚薰籠。
遠似去年今日,恨還同。
雙鬟不整雲憔悴,淚沾紅抹胸。
何處相思苦,紗窗醉夢中。
櫻花〔一〕
粉紅的雪瓣飄落
在春天綠風吹拂的時候
櫻花〔二〕
滿林的櫻花是一片緋色的雲
一朵櫻花是一種白色的心情
櫻花〔三〕
她透過花的縫隙凝望我
我越過她的笑顏看櫻花
櫻花〔四〕
脆弱的櫻花
涌動的人潮
櫻花〔五〕
一瓣櫻花落到青絲上
一個女人印入他心裡
女朋友〔六〕
她穿緋紅的裙
走進櫻花樹林中淡淡地消失
月亮〔七〕
這個三月的月亮
和櫻花是同樣的顏色
櫻花〔八〕
她告訴我一個秘密
她會在花落的時候流淚
我愛你〔九〕
你把一朵櫻花插上你鬢發
我把一個吻印上你紅唇
去年〔十〕
書簽里夾著去年的櫻花
書頁上寫滿去年的愛情
照片〔十一〕
模糊的照片里模糊的櫻花
這正是我要的感覺
情侶〔十二〕
他們手牽著手
他們要櫻花作為背景
情侶〔十三〕
櫻花落到他倆的頭上
她要躲進她想要的婚紗里
情侶〔十四〕
月光灑在他們的身體里
他們的影子和櫻花一樣細碎
櫻花〔十五〕
他要在這滿月的夜裡進門來
她要在櫻花飄落的樹下等他
3. 誰知道蘇曼殊的"櫻花落"的詩詞賞析啊,急求
蘇曼殊」這個名字,當今年輕一輩當有「天外來客」之感。不過粵曲愛好者或會對「情僧蘇曼殊」為題之戲曲留有記憶,資深影迷也會對五十年代由吳楚帆、紫羅蓮演的粵語片「斷源零雁記」有多少印象,查此片便是改編來自蘇曼的自傳式同名小說。
近日興記了對蘇曼殊其人其事其文的熱潮,尤其是在中國大陸。用google.com的搜索引擎以「蘇曼殊」search一下,馬上便找到幾百個網頁可供參考,整本的「斷鴻零雁記」也可以逐章下載閱讀。
蘇曼殊出生在清末,算起來是「上上個」世紀的人了,生平簡述如下:
蘇曼殊,小名三廊,香山(廣東中山)人,光緒十年(1884)年生於日本橫濱。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五歲時蘇曼殊隨父親回廣東。
蘇曼殊十二歲時便在廣州長壽寺出家,青年時代即學識淵博,靈慧敏捷。
此後,蘇曼殊到東京早稻田大學學習,並利用假期到泰國、斯里蘭卡等國游歷,學成後回國,在日本期間,參加國中國留學生的愛國組織,傾向民主革命。
蘇曼殊沒有受過長期的正規教育,但能詩文、善繪畫、通英、法、日、梵多種文字,和陳獨秀、柳亞子等文學泰斗交往甚密。
蘇曼殊英年早逝,於1918年病逝於上海,年僅34歲。
上星期一,布市孫靈之女士的府上,幾個學術界同好組成了小小的雅集,由恰巧蒞臨布市講學的美國俄勒岡大學葉紅玉教授帶領,討論蘇曼殊這個傳奇人物。參加者有昆大的葉富強和黎志剛兩位教授,本報作者陳棟華、孫女士和筆者。
蘇曼殊是僧人;佛教要求人摒棄情慾,認為情慾帶來人的苦楚,蘇曼殊則是世間少有的多情之人,「情僧」的稱號,道出了基本矛盾。他佛理深湛,但一生渴望被愛而不得、嗜吃未能持素而被逐出師門,他追求靈魂的清靜卻多與俗家人士為友,甚至支持革命運動。他並非聖賢,受的是凡人的矛盾和痛苦,這才是他可愛的地方。
蘇曼殊著作不多,除了幾本薄書之外,未有巨著留傳,但對當時的年輕人起了很大的影響。
葉紅玉教授分析他最近受到大陸讀者重視的原因,主要是他追求個性解脫的經歷使今日改革開放後的中國人感到共鳴。
跟著我分發「斷鴻零雁記」的一段給大家研究一下。這是蘇曼殊自傳性質甚強的愛情小說,內容描述他與日本少女靜子的戀愛悲劇。當年被老一輩視為大膽至極的作品,但使千萬的青年學子著迷,如飢似渴的狂讀。請看以下一段(第十六章節錄)
……靜子垂頭弗余答。少選,復步近余胸前,雙波略注余面。
余在月色溟濛之下,凝神靜觀其臉,橫雲斜月,殊勝端麗。此際萬籟都寂,余心不自鎮;既而昂首矚天,則又烏雲彌布,只餘殘星數點,空搖明滅。余不覺自語曰:「吁!此非人間世耶?今夕吾何為置身如是景域中也?」
余言甫竟,似有一縷吳綿,輕溫而貼余掌。視之,則靜子一手牽余,一手扶彼枯石而坐。余即立其膝畔,而不可自脫也。久之,靜子發清響之音,如怨如訴曰:「我且問三郎,先是姨母,曾否有言關白三郎乎?」
余此際神經已無所主,幾於膝搖而牙齒相擊,垂頭不敢睇視,心中默念,情網已張,插翼難飛,此其時矣……
余言甫發,忽覺靜子筋脈躍動,驟松其柔荑之掌。余如其心固中吾言而愕然耳。余正思言以他事,忽爾悲風自海面吹來,乃至山嶺,出林薄而去。余方凝佇間,靜子四顧惶然,即襟間出一溫香羅帕,填余掌中,立而言曰:「三郎,珍重。此中有綉負梨花箋,吾嬰年隨阿母挑綉而成,謹以奉贈,聊報今晨傑作。君其納之。此閑花草,寧足雲貢?三郎其亦知吾心耳!」
余戶聞是語,無以為計。自念拒之於心良弗忍;受之則睹物思人,寧可力行正照,直證無生耶?余反復思維,不知所可。靜子故欲有言,余陡聞陰風怒號,聲振十方,巨浪觸石,慘然如破軍之聲。靜子自將箋帕襲之,謹納余胸間……
我用文學的觀點發表了幾項意見:
首先這段文字的描寫方法在當時實在是很大的突破,比諸同期流行的愛情小說如玉梨魂(徐枕亞著)、社會小說如九命奇冤(吳趼人著的梁天來故事)、政治小說如官場現形記(李伯元著),在技巧上不知超越了多少。
這段文字即有心理描寫(情),又有環境描寫(景),一時寫情,一時寫景,瞬息間情景交融;景隨情移、情由景生。作者更用第一人的敘事觀點,使讀者代入了故事的主人翁去感受當時的情景。
此外,他的描寫時則用遠觀法,時則用近觀法,當中又名有遠近程度之分別。我們讀這一段,有如在看電影中的遠景、中景、近景、大特寫鏡頭互相推拉、加上旁述及對白的烘托,令人拍案叫絕!
了解背景的話也許可以好理解一點
4. 描寫櫻花的古詩詩句
東風漸暖滿城春,獨占幽居養病身。
莫說櫻桃花已發,今年不作看花人
——【唐專】張籍《病中酬屬元宗簡》
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行便當游。
何必更隨鞍馬隊,沖泥蹋雨曲江頭。
——【唐】白居易《酬韓侍郎、張博士雨後游曲江見寄》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後同牆看。
歸來展轉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
——【唐】李商隱 《無題四首》之四
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
山櫻如美人,紅顏易消歇
——【近代】鄧溥雅《櫻花》
樹底迷樓畫里人,金釵沽酒醉余春。
鞭絲車影匆匆去,十里櫻花十里塵。
——【近代】郁華《櫻花》
5. 求40首關於櫻花的詩詞
1、《謝新恩·櫻花落盡春將困》五代:李煜
原文:
櫻花落盡春將困,鞦韆架下歸時。
漏暗斜月遲遲,花在枝。
譯文:櫻花落盡的時候春天也將過去了,鞦韆架下歸去時。天上的斜月姍姍來遲,花還在枝頭。
2、《櫻花》明代:宋濂
原文:
恐是趙昌所難畫,春風才起雪吹香。
譯文:日本的櫻花來自於唐朝,就好像被牡丹替代的海棠。恐怕是趙昌也難畫出,春風吹來香味撲鼻。
3、《櫻花落》近現代:蘇曼殊
原文: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
昨來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
譯文:十日櫻花開放了,繞花觀看即使一千回也不會嫌多。昨晚的風雨非常猛烈,是誰在向天訴哀嗎。
4、《無題四首 其四》唐代:李商隱
原文: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譯文:哪兒傳來陣陣清亮的箏聲,伴隨著急驟的簫管?在櫻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楊輕拂的河岸。東鄰的貧家中有位姑娘,年紀大了還嫁不出去,對著這當空的麗日,對著這暮春三月半。
5、《折枝花贈行》唐代:元稹
原文:
櫻花樹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
別後相思最多處,千株萬片繞林垂。
譯文:在櫻花樹下送君遠去,折枝花送給你。離別後相思非常難受,千株萬片的櫻花代表我的心。
6. 求櫻花落 蘇曼殊 的詩詞賞析
蘇曼殊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
昨來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
忍見胡沙埋艷骨,休將清淚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憶,一寸春心早巳灰。
7. 那首詩里有關於櫻花的
櫻花一詞最早見於唐朝李商隱的詩詞「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蒼垂揚岸」,詩人白居易亦有「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枝便當游」的詩句。
櫻花飛逝,風卷殘月.所謂伊人,何去何從.
誰比櫻花篤,惠根謁真宗。
櫻花-歡歌雲作伴,餘味載心頭。
新韻因詩起,隨心未敢兜。
蘇曼殊 七絕·本事詩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蘇曼殊 櫻花落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
昨來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
忍見胡沙埋艷骨,休將清淚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憶,一寸春心早巳灰。
攤破浣溪沙·櫻花贊
冬宿寒天魄未眠,一朝春雨洗塵煙。
風暖熏開花萬朵,醉人寰。
似錦嫣紅盈媚眼,幽香淡淡逗蜂癲。
夢卧花叢何所處,富士山!
~`~~```````````````````````~~~~~~~~~~~~~~~~~~~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8408396.html?fr=qrl3
8. 描寫櫻花的 唯美詩句
1、我輕輕走向一棵櫻花樹,抑不住心中的一絲沖動,踮起腳尖,小心翼翼的折下一枝櫻花,坐在風撫楊柳的湖邊石凳上,細細端詳。疊瓣的花瓣粉的是那麼的恰到其處,粉得不庸俗,而是那種淡淡的芳香長存心中。
2、盛開的櫻花一般都是五個瓣,中間有長長的花蕊,花蕊一般都有九到十根,象漂亮的黃豆芽。未開的櫻花小寶寶,就象一個個快要爆炸的氣球,看起來可愛極了。
3、傍晚的彩霞染紅窗欞,向晚的微風中夾著幾片櫻花瓣,小朋友在那裡拾花瓣,捧起花瓣,向上輕輕一拋,櫻花在空中飛舞著,猶如一隻只美麗的蝴蝶,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舞蹈。孩子們的笑聲和著微風,飄得很遠,很遠……
4、櫻花飄落的一瞬間,劍光一閃,伴隨著冬季的雪花,飄落。
5、側畔的櫻花樹或立或傾的立在紛繁細碎的花瓣中,風劃過枝頭帶下一群飛舞著的飄散著的轉瞬即逝的粉雨,可惜,可惜,這么美的景象,以前身旁的你,早已散落天涯,就如同被風揚起的花瓣,不知去向也無所蹤。
6、那麼多的淚水,都能消逝在櫻花飄零中么?櫻花,會給你帶來我全部的思念。
7、櫻花盛開於春天,綻放於枝頭,花形與臘梅相似。雖然沒有臘梅那傲骨霜雪的氣概,卻有令人淘醉的妖嬈與芬芳。當春天來臨之際,他總是先於百花開滿枝頭,為人們送來春天的第一縷芬芳。
9. 蘇曼殊的這首有關櫻花的詩是什麼意思啊含義呢(主要和櫻花的關系)
(我在)春雨中的樓上吹奏尺八蕭,想什麼時候才能回到故鄉看浙江潮。
-----------------------------------
有竹蕭一管,是在成都街頭的一個黃昏,從一個賣蕭人手中購得的。
少年時,曾跟人學習過吹奏笛子。所以,在以後的很多年,就一直有幾支竹笛藏在匣中。只是,不再學記曲譜,不再吹弄。再後,流浪生涯的一次次搬遷中,幾支竹笛就或送人,或遺失。等我離開故鄉到成都時,已經不再有笛聲相隨。
但是,每當在異鄉的街頭,聽到沿街邊行走邊吹奏的賣蕭人時,依然會心中一動。知道,我始終是有一個心願的,就是能夠習得一種樂器。不是像當年的蘇曼殊那樣,預備著有一天乞食之用。而是想在沒有說話對象的孤獨寂靜中,可以用嘴邊或手上的一件器物,發出一些聲響,來代替喉舌聲帶。
蕭,我自是不會吹奏的。但在那個黃昏,我還是買下了一支。開始,連聲音也吹不出來。一些時日的練習後,也僅能吹出些咿呀斷續的聲調。但卻成為了一件精神上的道具,懸在壁上。從成都到黃山,又從黃山到海上。
依然是曼殊的詩句,「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曼殊學蕭,或者尺八,時在日本,不但是異鄉,更是異國。所以,他的尺八簫聲裡面,就有著浪子的嗟嘆,也有著櫻花的聲息。
當然,也許,他還一定想起,他執著在手上的尺八,是從故國的唐代傳了過去日本的。而現在,故國已經尺八消失只有蕭了。蕭與尺八,卻又都是地上長出來的,都是竹……參考資料:http://www1.jintian.net/today/?uid-1467-action-viewspace-itemid-1041
10. 求描寫櫻花的名詩
櫻花一詞最早見於唐朝李商隱的詩詞「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蒼垂揚岸」,詩人白居易亦有「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枝便當游」的詩句。
櫻花飛逝,風卷殘月.所謂伊人,何去何從.
誰比櫻花篤,惠根謁真宗。
櫻花-歡歌雲作伴,餘味載心頭。
新韻因詩起,隨心未敢兜。
蘇曼殊 七絕·本事詩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蘇曼殊 櫻花落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
昨來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
忍見胡沙埋艷骨,休將清淚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憶,一寸春心早巳灰。
攤破浣溪沙·櫻花贊
冬宿寒天魄未眠,一朝春雨洗塵煙。
風暖熏開花萬朵,醉人寰。
似錦嫣紅盈媚眼,幽香淡淡逗蜂癲。
夢卧花叢何所處,富士山!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
昨來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
忍見胡沙埋艷骨,休將清淚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憶,一寸春心早巳灰。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蒼垂揚岸唐朝李商隱
鄭孝胥原作
【櫻花花下作】
仙雲昨夜墜庭柯,化作蹁躚萬玉娥。映日橫陳酣國色,倚風小舞盪天魔。
春來惆悵誰人見,醉後風懷奈汝何。坐對名花應笑我,陋邦流俗似東坡。
嫣然欲笑媚東牆,綽約終疑勝海棠。顏色不辭脂粉污,風神偏帶綺羅香。
園林盡日開圖畫,絲管含情趁艷陽。怪底近來渾自醉,一尊難發少年狂。
脈脈輕陰壓軟塵,閑愁漸逐柳枝新。清明寒食初驚艷,穠李夭桃不當春。
薄醉乍蘇沉宿夢,凝妝才就寫全身。亭西棖觸年時事,錯認東華絕代人。
看到繁枝處處開,韶光駘盪宄啥選4簹w滄海剛三月,骨醉東風又一回。
花氣連雲收暮雨,濤聲催晝送輕雷。道人摩眼空吟望,無復當年側艷才。
蘇曼殊 櫻花落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
昨來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
忍見胡沙埋艷骨,休將清淚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憶,一寸春心早巳灰。
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枝便當游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