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引一人
⑴ 為什麼說梅花是萬花之中,帶著心意,為別人忙碌的花枝
歷代的文人墨客描寫梅的很多,奇語佳句妙詞,珠聯璧合,引人入勝,令人贊嘆不已。
周 密的<疏 影>《梅 影》 「 浸清漪、倒映千樹殘雪~~攪碎一簾香月~~ 瘦倚數枝清絕。范成大 的《嶺上紅梅》「滿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傾城在空谷。」 王冕 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王十朋的《紅梅 》「桃李莫相妒,夭資元不同」 楊萬里的《探梅 「》一枝梅花開一朵,惱人偏在最高枝」,杜耒的寒夜「尋常一樣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劉克庄的<滿 江 紅>《 題范尉梅谷 》「 骨冷肌清偏要月~~嘆出群風韻~~誰憐空穀人如玉?黃 升的<南 鄉 子>《 冬 夜》 「 我念梅花花念我,關情。 」 楊 億 的《少年游 》里的「 千尋翠嶺, 一枝芳艷, 迢遞寄歸人。 壽陽妝罷, 冰姿玉態,」趙令畤的《菩 薩 蠻 》 「春風試手先梅蕊, 頩姿冷艷明沙水。~~~ 雪後燕瑤池, 人間第一枝」,周邦彥 的 <花 犯>《 梅 花 》「 疑凈洗鉛華, 一枝瀟灑」 呂本中的《踏 莎 行》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絕」
蘇軾《西江月》里贊的「玉骨那愁瘴霧, 冰肌自有仙風~~不與梨花同夢「說的也是梅花, 黃庭堅的<虞 美 人 >《宜州見梅作》 「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飄到眉心住」秦 觀的《踏 莎 行》 「驛寄梅花, 魚傳尺素」王沂孫的《苔 梅 》「古嬋娟,蒼鬟素, 盈盈瞰流水」 陳 亮的<最 高 樓>《 詠 梅》「 蛾眉淡掃至尊前」到蔣捷的<梅花引《荊溪阻雪》「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幾乎說盡了梅的一切。
《紅樓夢》中作者曹雪芹也用了很多筆墨對梅的描寫,如《訪妙玉乞紅梅》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 《詠紅梅花》 "閑廳曲檻無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前身定是瑤台種,無復相疑色相差。" " 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已笑東風。 "
還有姜夔的兩首 《暗香》《疏影》很有獨特。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但怪得竹外疏花~~~ 嘆寄與路遙。~~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 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飛近蛾綠~不管盈盈,早安排金屋。~~~~卻又怨玉龍哀曲~~~
《暗香》通過寫梅懷人,為分離隔絕而悲嘆,今昔對比,寫法很有獨特之處,從石湖的梅花寫到西湖的梅花由盛開寫到片片吹盡,抱怨春風無情,把梅花吹落,等人們重覓 幽香,為時已晚。由梅花飛落聯想到梅花妝繼又笛曲梅花落。九處梅花的典故其中有五處暗用詠梅名句(算詩名有六處)。《疏影》中暗用隋代趙師雄在羅浮遇見美人的故事。後知美人是梅花神,綠衣童子是翠鳥所幻化。通過詠嘆梅花聯想那秉有絕代姿容的而為不為漢宮所重,終致客死異域的王昭君來感傷自己的身世。
陸凱的贈范曄「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以梅花相贈,以梅花互勉,表達出詞 人不慕榮華、不畏冰霜的高潔品格。秦觀的踏莎行里的「驛寄梅花」說的就是這個南朝陸凱自江南寄梅花一枝,給在長安的朋友范曄這個典故。還有姜夔的詠梅詞 《暗香》中的「嘆寄與路遙」也暗用了這個典故。想來古人不但有折柳相送,也有折梅相送。後者含義更上一層。
可還是最喜陸 游的卜 算 子 詠 梅 「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蘇泰來的霜天曉角「清絕。影也別。 知心惟有月。 ~如何共、海棠說 ?」
更欣賞蘇軾的「高標意韻君知否?」「花中氣節最高堅」所體現的傲骨臨風,孤芳自賞的那種梅的高潔品性
漢 宮 春 梅 晁沖之
瀟灑江梅,向竹梢稀處, 橫兩三枝。 東君也不愛惜, 雪壓風欺。 無情燕子, 怕春寒、輕失花期。 惟是有、南來歸雁, 年年長見開時。 清淺小溪如練, 問玉堂何似, 茅舍疏籬? 傷心故人去後, 冷落新詩。 微雲淡月, 對孤芳、分付他誰。 空自倚、清香未減, 風流不在人知。
摘錄幾位名家對梅的描寫
「對於梅花,有人愛他情操如雪,有人愛它幽香濃烈 ,有人愛他堅貞如鐵。但是,人們總愛把寒梅,雪松,霜竹聯在一起,稱為「歲寒三友」,而又特別給梅花一個榮譽的封贈,說「梅占花 魁。」 」楊石《說梅》
「那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或者玉石雕成的,很有點玉潔冰清的韻致。.~~~就季節說,梅飄香而送曖,雪六齣以知春,梅花開的時候,也正預示著春天的到來,二十四番花信風,一侯是梅花,開得最早。 吳伯簫《「早」》
梅花是冬天最後唯一僅存的花朵,還是春天早開放的花枝?當積雪壓斷枝頭的時候,百花凋謝,梅花它踏著風雪來了。而當冬去春來,萬物蘇醒,百花滿園的時候,梅花它卻又一人先去。是追蹤風雪而去呢,還是把它引來的春天留在人間?
梅花恐怕是萬花之中,帶著最多的心意,為別人忙碌的花枝了......柯藍《梅花》
原文鏈接:http://www.55188.com/viewthread.php?tid=935343
⑵ 用梅花比喻思戀一個人
雪飛天下白,唯有臘梅紅。
素影原生態,孤芳倍受崇。
疏枝回念韻,牽掛世間同。
難為人偏愛,春風傍耳匆。
⑶ 求三人看梅花一人一個樣的詩句
求三人看梅花一人一個樣的詩句
聞道梅花坼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生千億,
一樹梅前一放翁.
陸游酷愛梅花,因為它象徵著氣節.他的《落梅》詩說:「雪虐風饕愈凜
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梅花開時不畏嚴
寒,落時不戀春光,來得光明,去得磊落.陸游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這種高潔
品格.他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億,一對梅花一放翁」(《梅花絕句》),
希望終身與梅花為伴.此詞詠梅,實際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跡,自抒懷抱.
上片感遇.「驛外」二句,說梅花流離淪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說梅
花備受風雨摧殘,所遇非時,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下片詠梅歷盡磨難,留得
芳香而去.從中不難看到作者身世與人格的投影.陸游早年因愛國議論觸犯秦
檜被黜,後來又因「力說張浚用兵」免職.他在南宋苟且偷安的環境中,一直
頗遭時忌,但愛國鬥志始終不衰,甚至老而彌篤.此詞或許是他晚年所作,借
詠梅以表達其堅定不移的愛國立場和政治節操.雖然不免有自悼自傷的消極成
份和孤芳自賞的意味, 但主要精神是積極的, 他在詞中對周圍惡濁的環境、
「群芳」嫉妒的卑劣行徑以及自身遭受的種種迫害,所表現出的高度蔑視,也
是令人感佩的.詠物詞貴在「不離不即」、「不粘不脫」,做到托物寄意,物
我相融.此詞不雕鏤梅花形貌,而著重攝取其神韻,藉以自我寫照,是詠梅的
上乘之作
⑷ 問一首詩,或者一句話
明月千里來相送,
錯把心事牽動。
休將白發對明鏡,
思潮如海,
洶涌澎湃。
風平浪不靜。
風風雨雨同一夢,
生生死死誰與共?
無情歲月最無情:
漫漫長夜,
一人獨座,
嘆息到天明。
⑸ 幫忙找些古詩詞~
鮑照 中興歌十首其十 梅花一時艷。
晁補之 和東坡先生梅花三首一 梅花落盡上饒村,
晁補之 次韻李秬靈山亭宴集寵戲之句 梅花摘得寧煩驛,
晁說之 歲暮絕句四首(之一) 梅花引角邊情劇,
晁說之 海陵聞角 梅花爭發斗崢嶸。
晁說之 眠睡 梅花爛熳散秋聲。
杜甫 寄楊五桂州譚 梅花萬里外,
杜牧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歸宣州因題贈 梅花落徑香繚繞,
杜審言 大酺 梅花落處疑殘雪,
范成大 次韻樂先生除夜三絕其一其二其三 梅花欲動雪花稀。
范成大 刈麥行 梅花開時我種麥,
范成大 寒夜獨步中庭 梅花影下一窗燈。
范成大 孟嶠之家姬乞題扇二首 梅花影下醉三更。
范成大 玉山道中 梅花隔籬見,
范成大 贈趙廉州 梅花夜夜湘南雨,
范成大 苦寒六言 梅花有信來無。
范成大 李子永赴溧水,過吳訪別,戲書送之 梅花時節奈君何。
范曄 游鼉湖詩 梅花覆樹白。
范仲淹 歸雁 梅花信可傳。
黃任 西湖雜詩五首其四 梅花亦作黍離看,
黃庭堅 送何君庸上贛石:(醉中作) 梅花惱人已落盡,
江洪 贈陰梁州詩 梅花屢成雪。
江總 梅花落 梅花密處藏嬌鶯。
江總 梅花落 梅花色白雪中明。
江總 樂府梅花落 梅花密處藏嬌鸎。
江總 樂府梅花落 梅花色白雪中明。
江總 新入姬人應令詩 梅花柳色春難遍。
姜夔 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李白 禪房懷友人岑倫 梅花南嶺頭。
李白 觀胡人吹笛 梅花落敬亭。
劉氏 暮寒詩 梅花自爛熳。
盧照鄰 首春貽京邑文士 梅花扶院吐,
陸游 看梅絕句 梅花宜寒更宜陰,
陸游 看梅絕句~又 梅花樹下黃茆丘,
陸游 看梅絕句~又 梅花有情應記得,
陸游 看梅絕句~又 梅花亂插烏巾香。
陸游 平陽驛舍梅花 梅花欲過半沾泥。
陸游 無咎兄郡齋燕集有詩末章見及敬次元韻 梅花墮地草欲生。
陸游 雪中卧病在告戲作 梅花真強項,
陸游 高齋小飲戲作 梅花又發鬼門關,
陸游 人日飯昭覺 梅花半落綠苔香。
陸游 城東醉歸深夜復呼酒作此詩 梅花滿手不可負,
陸游 宿龍華山中寂然無一人方丈前梅花盛開月下獨觀至中夜 梅花如高人,
陸游 廣都道中呈季長 梅花無賴香.劇談那得住,
陸游 梅花絕句~又 梅花與我兩無聊。
陸游 冬夜 梅花不解飲,
陸游 遠興 梅花調苦愁三弄,
陸游 飲張功父園戲題扇上 梅花自避新桃李,
陸游 園中絕句 梅花重壓帽檐偏,
陸游 閑步至鞠場值小雪 梅花照水為誰瘦,
陸游 思蜀~又 梅花消息動,
陸游 夜雨~又 梅花自開落,
陸游 飲石洞酒戲作 梅花的的吹初破,
陸游 霜夜 梅花欲動夢魂狂,
陸游 晴和出遊湖山間 梅花處處開,
陸游 立春前三日作 梅花細細香。
陸游 燈下看梅 梅花折得就燈看。
陸游 殘臘二首~又 梅花綠酒邊。
陸游 雨中作~又 梅花似舊時。
陸游 春近山中即事~又 梅花寧減故時香?
陸游 古梅 梅花吐幽香,
陸游 作竹籬成因把酒其間戲題四十字 梅花來座隅.
陸游 開歲半月湖村梅開無余偶得五詩以煙濕落梅村為韻~又 梅花如高人,
陸游 讀淵明詩 梅花何預汝,
陸游 二月三日春色粲然步至湖上 梅花隔水香撩客,
陸游 春日雜題 梅花三十本,
陸游 春日雜題~又 梅花落無余,
陸游 初冬 梅花未動意先香。
陸游 閑記老境~又 梅花香滿村。
陸游 連陰欲雪排悶 梅花忽報一枝春。
陸游 與子坦子聿元敏犯寒至東園尋梅 梅花忽報消息動,
陸游 長溪東山容老索月谷幽賞詩幽賞梅 梅花獨秀愁空山。
陸游 雜書幽居事~又 梅花幾度春。
陸游 湖上晚歸 梅花遮路如撩客,
白居易 贈王山人 松樹千年朽,
白居易 放言五首其五 松樹千年終是朽,
陳師道 詩一首 松樹倒影半溪寒,
李廌 和錢之道游虎丘二首(之二) 松樹老怪◇斷雲。
劉琨 扶風歌 松樹竊自悲。
劉琨 扶風歌 松樹東西摧。
陸游 開東園路北至山腳因治路傍隙地雜植花草~又 松樹看成任棟梁。
王維 酬比部楊員外暮宿琴台,朝躋書閣,率爾見贈之作 松樹有秦官。
王維 戲題輞川別業 松樹梢雲從更長。
楊萬里 題周子中司戶乘成台三首 松樹尚堪驅使在,
白居易 村居苦寒 竹柏皆凍死,
白居易 潯陽三題並序湓浦竹 竹少重如玉。
白居易 委順 竹樹有嘉色。
白居易 題楊穎士西亭 竹露冷煩襟,
白居易 閑居 竹幾支雙臂。
白居易 麴生訪宿 竹林依四壁。
白居易 新構亭台,示諸弟侄 竹簟當中施。
白居易 酬吳七見寄 竹葯閉深院,
白居易 北亭 竹間多白石。
白居易 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即事詠懷,題於石上 竹倚青琅玕。
白居易 齊物二首其二 竹身三年老,
白居易 齊物二首其二 竹色四時綠。
白居易 池畔二首其二 竹少風來多。
白居易 竹窗 竹窗東北廊。
白居易 村居寄張殷衡 竹床寒取舊氈鋪。
白居易 庾樓曉望 竹霧曉
⑹ 寫梅花一個人獨賞的句子
《梅花香自苦寒來》
小時候,我一直都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偏愛梅於花,鍾情於梅花,它不如茉莉清香、不如菊花美麗、也不如桃花艷麗。可當我參加完紅梅公園的梅花節後,我明白了……
星期六,我和同學約好去紅梅公園賞梅,我們剛走進公園,一陣陣香味就撲面而來,我們迎著香味前進,不一會兒一棵棵高大的梅樹映入眼簾,梅花的花朵不大,但已經開了不少了。瞧!樹桿上,樹枝多而不亂,各色的梅花在樹枝上競相開放,它們姿態不一:有的獨個兒站在那;有的和別的花靠在一起,好像還沒睡醒;有的簇擁在一起,好像在說:「夥伴們,天氣太冷了,我們快聚在一起取暖呀!」;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好像一隻只蝴蝶正要展翅飛翔;還有的含笑怒放,好像一位位美麗的少女。我看著看著,彷彿自己也變成了一朵美麗的梅花,在枝頭和同伴們一起快樂地嬉戲。枝頭變成了我的「搖籃」,只要有風吹過,枝頭就會輕輕地隨風飄動。晚上,只要有風吹過,樹葉就輕輕地搖晃,還不停發出「沙沙」的響聲,給我演奏搖籃曲,伴我進入夢鄉。忽然間吹來的一陣寒風將我從美夢中驚醒,我才記起我不是梅花,我是在看梅花呢!
梅花把美留給了潔白無瑕的天地,點綴那白茫茫的世界,有了梅花的紅色,世界的一切就顯得更加的美好它也香,卻又有誰知道「梅花香自苦寒來」的艱辛;它俏,卻「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梅花,傲雪斗霜、不怕困難、謙虛樂觀。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一抹余紅換來春滿天地。它是最超凡脫俗的花;是最堅韌的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在寒冬里傲霜鬥雪,不怕天寒地凍,不畏冰襲雪侵,當別的花枯萎零落,花殘葉敗時,梅花卻昂首怒放,獨樹一幟,傲然挺立在這冰天雪地中。
雖然梅花在冬季里開放雖然不像玫瑰一樣婀娜,也不象君子蘭一樣高貴,但是大自然的美好培育了梅花獨特的品格和精神。梅花不畏嚴寒,不俱風雪的品格時時激勵著我;梅花把美麗和清香獻給世界,把寂寞留給自己的精神時時鼓勵著我。我要把梅花永遠裝在心裡,讓我的心和梅花的品格一起跳動!
我愛上了梅花,更愛冬天裡的梅花。因為寒冷的冬天裡有梅花讓我感動,讓我遐想。梅花裝扮著冰冷的冬天,給世界帶來了無限的生機。我看見盛開的梅花,冬天裡也感覺不到是冬天。那迎風含笑的紅梅,不僅點綴美好的世界,也在點綴我的心靈,我也要象梅花一樣為世界的美麗增添自己的顏色
⑺ 有關梅的典故
梅開二度 唐代肅宗年間,中原某地有一佳麗女子,名喚陳杏元.他家有株梅花樹,時當花期,正噴香吐艷。忽一日,無緣無故,那梅花樹的枝兒蔫了,花兒落了。何故無風天雨花自殘,陳杏元大惑不解。也在這一日,陳杏元在朝做官的父親差人送來一位書童。這書童,聰明伶俐,才貌超人。後來得知,他原是被奸臣殘害的忠良之後,名叫梅良玉。原來,梅花自敗是應在了他的身上。這不禁使陳杏元內心裡萌生了一種難以名狀的感情……不久,他倆相愛了。誰知好景不長,他倆尚未成婚,北國南侵,唐王難以抵擋,就派美人去應付,選陳杏元到北國去和番……那時的邯鄲是邊陲重鎮。凡到番邦去的人,一般都要登臨邯鄲的叢台,與社稷親人垂淚相別。這樣,陳杏元與梅良玉便也來在叢台之上…… 這樣,如今的叢台上便也仍然有著這樣的八個大字:「夫妻南北兄妹沾襟」…… 或許是命運不濟之人暗中相助吧?後來,當陳杏元淚別梅良玉,一步一回頭,悲悲切切地就要到達番邦,路經一處懸崖斷壁,痛不欲生跳崖尋死之時,她突然得救了。救她的,是一縷陰魂,是前朝也因前來和番到頭來憂郁而死的王昭君的陰魂。那陰魂,背起陳杏元直送中原陳家,最終讓她與梅良玉又成好事,喜結良緣…… 這件事,感動了陳家院中的梅花樹。就在梅陳完婚之日,那梅花樹又二度重開,且花朵滿枝,艷麗無比,馨香四溢…… 2 梅花妝 古婦女之妝飾。是指女子在額上貼一梅花形的花子妝飾。相傳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於公主額上,成五齣之花,拂之不去,自後有「梅花妝」。參閱唐韓鄂《歲·華紀麗·人日梅花妝》。其式,在額上畫一圓點,或多瓣梅花狀,唐時很流行。 3梅妻鶴子 林逋脾氣很怪,既不娶妻,更不要子,但卻酷愛梅花、仙鶴。他常常四處尋訪,但遇佳奇品種,便用重金購來,置於住所四周。閑暇之際,一人賞梅玩鶴。相傳林逋在孤山隱居時,繞屋種梅三百株。「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就是他的詠梅名句。他有隻仙鶴,取名「鳴皋」。每逢客人來訪,林逋不在,童子便開籠放「鳴皋」翔雲報信。詩人見鶴,即回家會客。因此,人們說他「梅妻鶴子」(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看來這並非誇大。後來,他的這個名聲傳播出去,成為傳世趣聞。他死後,真宗皇帝還賜號「和靖先生」。 4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綉,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導搖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導說:「你什麼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⑻ 徵集帶有「花」這個字類似詞牌名的三個字的詞語,類似,醉花蔭,步花間,花滿樓,滿庭芳,解語花,謝謝大
含「花」的三字詞牌:
【一叢花】
【十樣花】
【上升花】
【小桃花】
【小庭花】
【小梅花】
【山花子】
【木蘭花】
【好花時】
【斗百花】
【後庭花】
【掃地花】
【掃花游】
【傳花枝】
【花心動】
【花非花】
【花自落】
【花相容】
【花間意】
【花深深】
【花前飲】
【花溪碧】
【步花間】
【杏花天】
【杏花風】
【灼灼花】
【弄花雨】
【夜合花】
【夜來花】
【雨中花】
【陌上花】
【看花回】
【賣花聲】
【桂花明】
【荷花媚】
【桃花水】
【桃花落】
【海棠花】
【梅花引】
【惜花春】
【惜黃花】
【惜瓊花】
【探花慢】
【梅花句】
【雪花飛】
【菊花天】
【菊花新】
【第一花】
【臘梅花】
【落花時】
【散天花】
【御帶花】
【賞花時】
【敬天花】
【滿江紅】
【滿官花】
【滿園花】
【滿路花】
【滿庭花】
【錦花香】
【錦上花】
【解語花】
【催花樂】
【瑤花慢】
【翠華引】
【舞楊花】
【暮花天】
【疊蘿花】
【醉花間】
【醉花番】
【醉花陰】
【醉花春】
【醉梅花】
【霜花膄】
【霜菊花】
【解語花】
【蝶戀花】
含「花」的三字詞語:
一撒花
一枝花
四照花
官樣花
玉蕊花
玉蘂花
後庭花
玉樹花
玉簪花
白色花
玉蓮花
蓮花盞
空虛花
花乳石
花蕊石
花紗布
花舌子
花生豆
花生米
花生仁
花生油
花生子
花十八
花石綱
花頭勇
迎春花
望春花
(此為卓兒收集資料整理得來,轉載敬請註明)
⑼ 有關梅花的典故
1、一枝春
陳師道《黃梅五首》(之三)「欲傳千里信,暗折一枝春。」
詩中運用了「折梅寄遠」的典故。此典故出自南朝宋詩人陸凱的《贈范曄詩》「折花贈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借東風第一枝的梅將春的汛息、真摯的友情和濃濃的思念傳遞給友人范曄,梅花作為寄託相思感情的媒介物豐富著詠梅詩的內涵。
2、西湖處士或孤山處士
西湖處士、孤山處士均指宋代著名詩人、高士林逋(字和靖)。以梅妻鶴子而聞名於天下的林逋,愛梅入魔,他不僅在小孤山遍增梅花,歌詠嘯傲其中,而且終生不娶,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真正不同凡俗。
林逋共寫了詠梅詩七津八首,被稱為「孤山八梅」,通過詠梅來表現自己品性的高潔。許多詠梅詩人在目己詩詞中提及林逋,都表明自己與林逋相同的愛梅情結及超凡脫俗、高潔孤傲的節操、忘向。同時「海妻鶴子」也成了典故。
3、梅花妝
「梅花妝」的典故是指壽陽公主正月初七在含章股下小卧,梅花飄落到他額上,成五瓣,拂之不不去,甚為好看,宮中美人皆紛紛仿效之。詩中運用「梅花妝」的典故,個僅說明梅花妝為女性儀儀容的修飾,它為女性增添了雅緻和風韻,而且在說明女性對青春和生命的熱愛之情。
4、何 郎
何郎,即何遜,曾做揚州法曹,在舍下種青梅樹,日常吟詠其下,後遷洛陽,因思梅心切返揚州,正值梅花盛開,於是賞玩不已,被後人稱為「知梅者」。何遜有詩《揚州法曹梅花盛開》「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海。銜霜當路發,映雷擬寒開。」寫出了海花的盎然生機及詩人對時光飛逝的慨嘆,對後世詠梅詩創作影響很大。
5、
高士、美人
此首詩運用了兩個典故,一是袁安卧雪,一是羅浮遇仙。(柳宗元《龍城錄》),前者講洛陽大雪時,人多外出乞食,袁安卻高卧家中忍飢受寒,不求助於人。
後者講陏趙師雄遷羅浮,天寒日暮,月色微明,於松林間酒肆旁見一美人淡妝素服,芳氣襲人,舉止高雅,因扣家門與之共飲。師雄醉卧至曉,發現自己在大梅花樹下。用這兩個典故把梅花比作卧雪高士,月下美人,突出了梅花凌寒傲雪,素淡馨香的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