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茶花女18

茶花女18

發布時間: 2021-03-03 07:29:16

茶花女 作者及介紹

《茶花女》(中文)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英文)
《La dame aux Camélias》 (法文)

《茶花女》是法國亞歷山大·仲馬(Alexandre Dumas,1824年7月日-1895年11月27日)的代表作,他為了與同為作家的父親作區別,多稱小仲馬(Dumas, fils)。他本身是法國劇作家、小說家。《茶花女》是小仲馬的代表作。 《茶花女》(La traviata)亦是朱塞佩·威爾第(Giuseppe Verdi)作曲的四幕歌劇。義大利文劇本由皮亞威(Francesco Maria Piave)編寫,改編自亞歷山大·仲馬於1848年出版的小說《茶花女》(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La dame aux Camélias)。歌劇於1853年3月6日在威尼斯鳳凰歌劇院(Teatro la Fenice)首演。作品名稱「La traviata」解作「流浪的婦人」,或「失落的人」。 故事的原著小說,亦被改拍成電影《茶花女》(Camille)(1936)。《情陷紅磨坊》(Moulin Rouge!)(2001)亦是以茶花女作藍本改編。

1〉劇本簡介
[編輯本段]
劇本。法國小仲馬作於1848年。巴黎名妓瑪格麗特為青年阿爾芒的真摯愛情所感動,毅然離開社交生活,與阿爾芒同居鄉間。阿爾芒之父責備瑪格麗特毀了兒子的前程,瑪格麗特被迫返回巴黎重操舊業。阿爾芒盛怒之下,在社交場合當眾羞辱她。瑪格麗特一病不起,含恨而死。阿爾芒讀了瑪格麗特的遺書,方知真相,追悔莫及。

2〉作者簡介
[編輯本段]
小仲馬(1824~1895),19 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戲劇家。他的父親是以多產聞名於世的傑出作家大仲馬。在大仲馬奢侈豪華而又飄浮不定的生活影響下,小仲馬最初「覺得用功和游戲都索然寡味」。20歲時,他就結識了一些有夫之婦,過著紙醉金邊的生活。另一方面,小仲馬就熱切地期望著自己也能像父親一樣,揚名於文壇。於是,他也開始從現實中取材,從婦女、婚姻等問題中尋找創作的靈感。

3〉作品簡介
[編輯本段]
《茶花女》就是根據他親身經歷所寫的一部力作。《茶花女》的義大利名稱為Traviata,原意為"一個墮落的女人"(或"失足者"),一般均譯作"茶花女"。

4〉劇情詳介
[編輯本段]

瑪格麗特原來是個貧苦的鄉下姑娘,來到巴黎後,開始了賣笑生涯。由於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貴族公子爭相追逐,成了紅極一時的「社交明星」。她隨身的裝扮總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稱「茶花女」。

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礦泉治療時,療養院里有位貴族小姐,身材、長相和瑪格麗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小姐的父親摩里阿龍公爵在偶然發現瑪格麗特很像他女兒,便收她做了乾女兒。瑪格麗特說出了自己的身世,公爵答應只要她能改變自己過去的生活,便負擔她的全部日常費用。但瑪格麗特不能完全做到,公爵便將錢減少了一半,瑪格麗特入不敷出,到現在已欠下幾萬法郎的債務。

一天晚上10多鍾,瑪格麗特回來後,一群客人來訪。鄰居普律當絲帶來兩個青年,其中一個是稅務局長迪瓦爾先生的兒子阿爾芒·迪瓦爾,他瘋狂地愛著茶花女。

一年前,瑪格麗特生病期間,阿爾芒每天跑來打聽病情,卻不肯留下自己的姓名。普律當絲向瑪格麗特講了阿爾芒的一片痴情,她很感動。瑪格麗特和朋友們跳舞時,病情突然發作,阿爾芒非常關切地勸她不要這樣殘害自己,並向瑪格麗特表白自己的愛情。他告訴茶花女,他現在還珍藏著她六個月前丟掉的紐扣。瑪格麗特原已淡薄的心靈再次動了真情,她送給阿爾芒一朵茶花,以心相許。

阿爾芒真摯的愛情激發了瑪格麗特對生活的熱望,她決心擺脫百無聊賴的巴黎生活,和阿爾芒到鄉下住一段時間。她准備獨自一人籌劃一筆錢,就請阿爾芒離開她一晚上。阿爾芒出去找瑪格麗特時,恰巧碰上瑪格麗特過去的情人,頓生嫉妒。他給瑪格麗特寫了一封措辭激烈的信,說他不願意成為別人取笑的對象,他將離開巴黎。

但他並沒有走,瑪格麗特是他整個希望和生命,他跪著請瑪格麗特原諒他,瑪格麗特對阿爾芒傾述「你是我在煩亂的孤寂生活中所呼喚的一個人」。

經過努力,瑪格麗特和阿爾芒在巴黎郊外租把一間房子。公爵知道後,斷絕了瑪格麗特的經濟來源。她背著阿爾芒,典當了自己的金銀首飾和車馬來支付生活費用。阿爾芒了解後,決定把母親留給他的一筆遺產轉讓,以還清瑪格麗特所欠下的債務。經紀人要他去簽字,他離開瑪格麗特去巴黎。

那封信原來是阿爾芒的父親迪瓦爾先生寫的,他想騙阿爾芒離開,然後去找瑪格麗特。告訴瑪格麗特,他的女兒愛上一個體面的少年,那家打聽到阿爾芒和瑪格麗特的關系後表示:如果阿爾芒不和瑪格麗特斷絕關系,就要退婚。瑪格麗特痛苦地哀求迪瓦爾先生,如果要讓她與阿爾芒斷絕關系,就等於要她的命,可迪瓦爾先生毫不退讓。為阿爾芒和他的家庭,她只好作出犧牲,發誓與阿爾芒絕交。

瑪格麗特非常悲傷地給阿爾芒寫了封絕交信,然後回到巴黎,又開始了昔日的荒唐的生活。她接受了瓦爾維勒男爵的追求,他幫助她還清了一切債務,又贖回了首飾和馬車。阿爾芒也懷著痛苦的心情和父親回到家鄉。

阿爾芒禁仍深深地懷念著瑪格麗特,他又失魂落魄地來到巴黎。他決心報復瑪格麗特的「背叛」。他找到了瑪格麗特,處處給她難堪。罵她是沒有良心、無情無義的娼婦,把愛情作為商品出賣。瑪格麗特面對阿爾芒的誤會,傷心地勸他忘了自己,永遠不要再見面。阿爾芒卻要她與自己一同逃離巴黎,逃到沒人認識他們的地方,緊緊守著他們的愛情。瑪格麗特說她不能那樣,因為她已經起過誓,阿爾芒誤以為她和男爵有過海誓山盟,便氣憤地給瑪格麗特寫信侮辱她,並寄去了一疊鈔票。

瑪格麗特受了這場刺激,一病不起。新年快到了,瑪格麗特的病情更嚴重了,臉色蒼白,沒有一個人來探望她,她感到格外孤寂。迪瓦爾先生來信告訴她,他感謝瑪格麗特信守諾言,已寫信把事情的真象告訴了阿爾芒,現在瑪格麗特唯一的希望就是再次見到阿爾芒。

臨死前,債主們都來了,帶著借據,逼她還債。執行官奉命來執行判決,查封了她的全部財產,只等她死後就進行拍賣。彌留之際,她不斷地呼喊著阿爾芒的名字,「從她的睛里流出了無聲的眼淚」。她始終沒有再見到她心愛的人。

死後只有一個好心的鄰居米利為她入殮。當阿爾芒重回到巴黎時,她把瑪格麗特的一本日記交給了她。從日記中,阿爾芒才知道了她的高尚心靈。「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終愛我的證據外,我似乎覺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會顯得越加崇高。」

阿爾芒懷著無限的悔恨與惆悵,專門為瑪格麗特遷墳安葬,並在她的墳前擺滿了白色的茶花。

亞歷山大·小仲馬(1824~1895)是法國著名小說家大仲馬當公務員時與一女裁縫所生的私生子。受父親影響,他也熱愛文學創作,並且和他父親一樣勤奮,成為法國戲劇由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過渡期間的重要作家。大仲馬很為有這樣的兒子而自豪。傳說曾經有人問大仲馬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是哪部,大仲馬自豪地回答:小仲馬。和大仲馬側重表現歷史,專寫歷史劇和歷史小說不同,小仲馬則專寫現代劇。小仲馬幼年飽嘗家庭不幸帶來的種種辛酸和痛苦,親眼看到大仲馬一生受累於種種桃色事件,並因此落得晚景貧困凄涼。所以小仲馬在他的作品中大力宣揚家庭及婚姻的神聖,對資產階級社會風氣、家庭生活和倫理道德做了比較細致的描繪和揭露,抨擊了娼妓社會對家庭婚姻的威脅,歌頌了純潔高尚的愛情,成為社會問題劇的創始人之一。

小仲馬的代表作是《茶花女》,開始為小說,後被改編為話劇,它贊頌了瑪格莉特出自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話劇一上演,立即轟動了整個巴黎。小仲馬從此後專門從事話劇創作,其他比較有名的作品有《私生子》、《金錢問題》、《放盪的父親》《歐勃雷夫人的見解》《半上流社會》《阿爾豐斯先生》《福朗西雍》等。大都以婦女、婚姻、家庭為題材,真實地反映出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他的作品富有生活氣息,感情真切自然,語言通俗流暢。
◆一段故事:不想坐在父親的肩頭摘蘋果
起初,小仲馬寄出的稿子總是碰壁,父親便對小仲馬說:「如果你能在寄稿時,隨稿給編輯先生附上一封簡訊,或者只是一句話,說『我是大仲馬的兒子』,或許情況就會好多了。」 小仲馬固執地說:「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頭上摘蘋果,那樣摘來的蘋果沒有味道。」年輕的小仲馬不但拒絕以父親的盛名做自己事業的敲門磚,而且不露聲色地給自己取了十幾個其他姓氏的筆名。 他的長篇小說《茶花女》寄出後,終於以其絕妙的構思和精彩的文筆震撼了一位資深編輯。直到後來,這位編輯得知,作者竟是大仲馬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兒子小仲馬時疑惑地問道:「您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實姓名呢?」。小仲馬說:「我只想擁有真實的高度。」

.《茶花女》
我國第一部被翻譯過來的外國小說
開創了法國"落難女郎"系列的先河
一場俗世的愛情成全了一個漂亮女人最終的美麗。
19世紀法國優秀作品
世界百部經典著作之一
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經典譯作
在中國,《茶花女》可以說是讀者最熟悉、最喜愛的外國文學名著之一。早在100多年以前,著名翻譯家林紓用文言體翻譯出版了小說《巴黎茶花女遺事》之後,瑪格麗特和阿爾芒的愛情故事在中國的讀者群中迅速流傳,深入人心。
《茶花女》是小仲馬的第一部揚名文壇的力作,小說所表達的人道主義思想,體現了人間的真情,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寬容與尊重,體現了人性的愛,這種思想感情引起人們的共鳴,並且受到普遍的歡迎。

據稱,《茶花女》當時一經出版即轟動全國。小仲馬一舉成名之後,又把小說改編為劇本。1852年,五幕劇《茶花女》上演時,劇場爆滿,萬人空巷。《茶花女》也許在社會道德方面未必替小仲馬爭得好的評價,但卻實實在在令這位作者在死後依舊名垂千古。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大小仲馬"構成了法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罕見的"父子雙璧"的奇觀。
大前年病中無聊,隨手撿起此書躺在床上重讀,竟然一口氣讀完,且潸然淚下。年輕時讀林琴南的譯本《巴黎茶花女遺事》也曾感動過,但以我現在的年紀自以為不會這樣投入了,想不到小仲馬還能左右我的感情,所以我要把此書列為愛讀的名單中。是什麼感動了我呢?主要是這個處於社會底層的女子所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但妓女和公子哥的這類愛情故事在中國和外國的文學作品中是屢見不鮮的,《茶花女》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以大部分篇幅讓茶花女的情人阿爾芒復述她的遭遇,最後又以她本人的日記更深地展示她的內心世界。這種敘事方式使讀者感到格外親切。
--著名學者 袁行霈
我讀《茶花女》是向好朋友挪的十小時,從晚上八時我便拚命看,夜間一時看完,讓我妹妹起來看,翌晨五時,妹妹回到床上睡覺。我一邊翻看第二遍,一邊走到輪渡過海去還書。還記得那晚停電,點兩盞油燈。彷彿聽見窗下有人哭泣,幾次撩開窗簾,望著發白的小路,我已淚流滿面。
--著名詩人 舒婷
《茶花女》影響確是不小,作為一種流行,卻是一百年前的事情,當時正趕上"戊戌變法"失敗,人心沮喪,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將就著胡亂看小說。《茶花女》在中國本土的誕生,是生逢其時。

Ⅱ 《茶花女》佳句

1、My dear ,for the hurt you sought to do me was is your good opinion.
你想給我製造的痛苦只是你對我愛情的證明。

2、Men, instead of being content with being freely given for long periods what they hardly dared hope to get once, are forever asking their mistresses for an account of the present, the past and even the future. As they get used to a mistress, they try to dominate her, and they become all the more demanding the more they are given.
男人們總是這樣的,一旦他們得到了他們原來難以得到的東西,時間一長,他們又會感到不滿足了,他們進而要求了解他們情人的目前、過去、甚至將來的情況。在他們逐漸跟情人熟悉以後,就想控制她,情人越遷就,他們就越得寸進尺。

3、Life is no more than the repeated fulfilling of a permanent desire.The soul is merely the vestal handmaid whose task is to keep the sacred flame of love burning.
人生只不過是為了滿足不斷的慾望。靈魂只不過是維持愛情聖火的守灶女神。

4、.Wholly pure sentiments are to be found only in women who are wholly chaste.
只有真正貞潔的女人才會有真正純潔的情感。

5、True love always makes a man finer,whatever sort of woman inspires it.
真正的愛情總是使人變得美好,不管激起這種愛情的女人是什麼樣的人。

6、When your life has become so dependent on a habit as strong as our habit of loving,it hardly seems possible that the habit can be broken without also demolishing everything else which buttresses your life.

當愛情成立生活中的一部分時,要想擺脫掉而又不損害生活的其他方面,似乎是不可能的。

Ⅲ 電影茶花女,其中女主角是誰

哪個版本的《茶花女》??
除了葛麗泰.嘉寶之外,還有:安娜·拉德旺、伊莎佩爾·於回佩爾和Teresa Stratas

安娜·拉德旺答的詳細資料:
http://www.mtime.com/person/1189626/

Ⅳ 茶花女中的好詞好句

茶花女好詞好句
好詞摘抄:
坐失良機、相形見絀、恬不知恥、絕代佳人、目不暇接、窮奢極侈、不落窠臼
饒有興趣、耳濡目染、形影不離、天真無邪、容光煥發、琳琅滿目
好句摘抄:
1、在一張流露著難以描繪其風韻的鵝蛋臉上,嵌著兩只烏黑的大眼睛,上面兩道彎彎細長的眉毛,純凈得猶如人工畫就的一般,眼睛上蓋著濃密的睫毛,當眼簾低垂時,給玫瑰色的臉頰投去一抹淡淡的陰影;細巧而挺直的鼻子透出股靈氣,鼻翼微鼓,像是對情慾生活的強烈渴望;一張端正的小嘴輪廓分明,柔唇微啟,露出一口潔白如奶的牙齒;皮膚顏色就像未經人手觸摸過的蜜桃上的絨衣:這些就是這張美麗的臉蛋給您的大致印象。
2、因為我怕我的自尊心會再一次激起我的倔脾氣,而我身邊又不寬裕,我請他們記下我的姓名,把書留在一邊,就下了樓。那些目擊者肯定對我作了種種猜測,他們一準會暗暗思忖,我花一百法郎的高價來買這么一本書究竟是為了什麼,這本書到處都可以買到,只要花上十個法郎,至多也不過十五個法郎。
3、我默默地混進了這堆紛亂的人群。我在想,這情景發生在這個可憐的女人咽氣的卧室近旁,為的是拍賣她的傢具來償付她生前的債務,想到這里,心中不免感到無限惆悵。我與其說是來買東西的,倒不如說是來看熱鬧的,我望著幾個拍賣商的臉,每當一件物品叫到他們意料不到的高價時,他們就喜笑顏開,心花怒放。
4、我永遠也忘不了這個年輕的姑娘,她每天幾乎總是在同一時刻走過大街。她的母親每時每刻都陪著她,就像一個真正的母親陪伴她真正的女兒那般形影不離。那時候我還年輕,很容易沾染上那個時代道德觀念淡薄的社會風尚,但是我還記得,一看到這種丑惡的監視行為,我從心底里感到輕蔑和厭惡。
5、我注意到,自從上次去公墓看到了那個使他突然發病的場面以來,他精神上的痛苦彷彿已被疾病替代了,對於瑪格麗特的死,他的想法和過去不一樣了。他對瑪格麗特的死已經確信無疑,心中反而感到輕松,為了驅走經常出現在他眼前的陰暗的形象,他一直在追憶跟瑪格麗特交往時最幸福的時刻,似乎他也只願意回憶這些事情。
6、一天,在我去警察局領取護照的時候,瞥見鄰街有兩個警察要押走一個姑娘。我不知道這個姑娘犯了什麼罪,只見她痛哭流涕地抱著一個才幾個月大的孩子親吻,因為她被捕後,母子就要骨肉分離。從這一天起,我就再也不輕易地蔑視一個女人了。
7、已經是四月份了,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墳墓不再像冬天時那樣顯得陰森凄涼了。總之,氣候已經相當暖和,活著的人因此想起了死去的人,就到他們墳上去掃墓。我在去公墓的路上想著,我只要觀察一下瑪格麗特的墳墓,就可以看出阿爾芒是不是還在傷心,也許還會知道他現在究竟怎麼樣了。
8、我覺得我同伴的胳膊在不停地抽搐,像是有一股寒流突然穿過他的全身。因此,我瞧瞧他,他也懂得了我目光的含義,對我微笑了一下。可是從他家裡出來後,我們連一句話也不曾交談過。
9、我簡直不敢回答,因為他講這句話的聲調說明他的心情還是非常痛苦,就像我上次看到他的時候一樣。每當他自己的思想或者別人的談話觸及這個使他傷心的話題時,他那激動的心情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能自持。
10、靠牆放著一張三尺寬、六尺長的大桌子,奧科克和奧迪奧⑤製造的各種各樣的珍寶在桌子上閃閃發光,真是琳琅滿目,美不勝收。這上千件小玩意兒對於我們來參觀的這家女主人來說,是梳妝打扮的必備之物,而且沒有一件不是用黃金或者白銀製成的。
11、瑪格麗特卻不落窠臼,她總是獨個兒坐車到香榭麗舍大街去,盡量不招人注意。她冬天裹著一條開司米大披肩,夏天穿著十分淡雅的長裙。在這條她喜歡散步的大道上盡管有很多熟人,她偶爾也對他們微微一笑,但這是一種只有公爵夫人才有的微笑,而且也唯有他們自己才能覺察。
12、隨著時光的流逝,如果不能說是我逐漸地忘了她,那就是她給我的印象慢慢地淡薄了。我外出旅遊,和親友往來,生活瑣事和日常工作沖淡了我對她的思念。即使我回憶起那次邂逅,也不過把它當作是一時的感情沖動。這種事在年幼無知的青年中是常有的,一般都事過境遷,一笑了之。
13、所有花街柳巷的名媛都到場了,有幾個貴婦人在偷偷打量她們。這一次她們又可以借著參加拍賣的名義,仔細瞧瞧那些她們從來沒有機會與之共同相處的女人,也許她們私下還在暗暗羨慕這些女人自由放盪的享樂生活呢。
14、他絲毫沒有責備瑪格麗特,他也沒有權利責備她,但是他對瑪格麗特說,如果她覺得可以改變一下她那種生活方式的話,那麼作為她的這種犧牲的交換條件,他願意提供她所需要的全部補償。瑪格麗特答應了。
15、為什麼我們要比基督嚴厲呢?這個世界為了要顯示它的強大,故作嚴厲,我們也就頑固地接受了它的成見。為什麼我們要和它一樣丟棄那些傷口裡流著血的靈魂呢?從這些傷口裡,像病人滲出污血一樣滲出了他們過去的罪惡。這些靈魂在等待著一隻友誼的手來包紮他們的傷口,治癒他們心頭的創傷。
16、我不由自主地關心起這個年輕人來了。這種關心也許攙雜著某些私心,說不定在他這種痛苦下,我已揣測到有一個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也可能我正是因為急於想知道這個故事,所以才對阿爾芒的銷聲匿跡感到如此不安的。
17、她身材頎長苗條稍許過了點分,可她有一種非凡的才能,只要在穿著上稍稍花些功夫,就把這種造化的疏忽給掩飾過去了。她披著長可及地的開司米大披肩,兩邊露出綢子長裙的寬闊的鑲邊,她那緊貼在胸前藏手用的厚厚的暖手籠四周的褶襇都做得十分精巧,因此無論用什麼挑剔的眼光來看,線條都是無可指摘的。
18、記得我過去經常在香榭麗舍大街遇到瑪格麗特,她坐著一輛由兩匹栗色駿馬駕著的藍色四輪轎式小馬車,每天一準來到那兒。她身上有一種不同於她那一類人的氣質,而她那風致韻絕的姿色,又更襯托出了這種氣質的與眾不同。
19、大家高聲談笑,拍賣估價人聲嘶力竭地大聲叫喊。坐滿在拍賣桌前板凳上的商人們拚命叫大家安靜,好讓他們穩穩當當做生意,但誰也不睬他們。像這樣各色人等混雜,環境喧鬧不堪的集會倒是從未見過。
20、春天到了,繁花似錦,百鳥和鳴,我朋友房間里的窗戶歡樂地打開了,窗戶朝著花園,花園里清新的氣息一陣陣向他襲來。

Ⅳ 茶花女句子

1、如果男人懂得眼淚的價值,那麼他會更可愛

2、眼睛只有一個圓點,它卻能一覽無餘地看見海闊天空。

3、也許我活在你的心中,是最好的地方,在那裡別人看不到我,沒有人能鄙視我們的愛情。

4、贏得一顆沒有談過戀愛的心,這就等於進入一個沒有設防的城市。

5、就像陰天的太陽,誰會在意你何時升空,何時落山呢?

6、金錢是出色的傭人,糟糕的主人

7、什麼都猜測到了,真情卻除外。

8、不了解別人的痛苦,又要去安慰,那總是很困難的事。

9、他們要滿足虛榮心的時候,最先想到的是我們,可又把我們看得比誰都不如。

10、人心走過多少路,找到多少借口,才能接近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11、生活對於心靈有時會提出殘酷的要求,但是必須逆來順受。

12、生活只不過是反復完成持續不斷的慾望。

13、沒有受到「善」的教育的女子,上帝總是向她們指出兩條道路:一條通向痛苦,一條則通向愛情。這兩條路走起來都萬分艱難。

14、一個人心中沒有愛情的時候可以滿足於虛榮,但一旦有了愛情,虛榮就變得庸俗不堪了。

15、我們時而為了一樣東西,時而又為了另一樣東西以身相許。有些人為了我們傾家盪產,卻一無所得,還有一些人用一束鮮花就得到了我們。

16、這些女人生前考究的生活越是鬧得滿城風雨,她們死後也就越是無聲無息。她們就像某些星辰,隕落時和初升時一樣黯淡無光。

17、我感到需要迷戀上某種東西,以便消磨時間,讓時間過得飛快,一直察覺不到韶光流逝。

18、人的靈魂有它不可理解的寄託。

19、我面對威脅比面對祈求更加堅不可摧。

20、且讓我們一起遺忘, 你忘掉一個你應該不會關心的名字, 我忘掉一份不可能的幸福。

Ⅵ 魯迅作品有茶花女嗎

沒有。
《茶花女》是法國著名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的代表作。故事講述了一個青年人與內巴黎容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凄婉的愛情故事。
作品通過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揭露了法國七月王朝上流社會的糜爛生活。對貴族資產階級的虛偽道德提出了血淚控訴。在法國文學史上,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為主角的作品。

Ⅶ 盤點十八世紀巴黎名妓,你知道幾個

一提起巴黎很多人的印象里是塞納河畔,巴黎鐵塔,浪漫之都,但是十八世紀的巴黎是污穢荒淫的,因為十七世紀的歐洲崇尚抑制人的慾望,清教徒盛行。但到了十八世紀,人性解放,原本抑制的性慾被釋放出來,因而這個時間段的巴黎被稱為「賣淫的黃金時代」。、

Ⅷ 茶花女經典句子

人生不過是為了滿足不斷地慾望,靈魂只不過是維持愛情聖火的守灶女神。

小仲馬

獲取一顆沒有被人攻擊的經驗的心,也就像奪取一座沒有守衛的城池一樣。

小仲馬

「那年,差不多也是這個季節,也是這樣一個傍晚,我認識了瑪格麗特。

小仲馬

墳墓里蛆蟲啃著我心愛的人兒,如今她早已不在人世,如今她早已消亡。

小仲馬

我喜愛一路上遇到的每一個行人,愛情會給予人們一種與人為善之感!

小仲馬

你是我唯一可以推誠相見的人,在你面前我可以自由思想,自由交談。

小仲馬

如果說世界還沒有一下子變得盡善盡美,至少它已變得比過去要好。

小仲馬

贏得一顆沒有談過戀愛的心,這就等於進入一個沒有設防的城市。

小仲馬

四周的一片春意盎然也使他的思想本能地追憶一些歡樂的情景。

小仲馬

生活對於心靈有時會提出殘酷的要求,但是必須逆來順受。

小仲馬

就像陰天的太陽,誰會在意你何時升空,何時落山呢?

小仲馬

她活著時是一個罪人,但她將作為一個基督徒死去。

小仲馬

死亡已經凈化了這個富麗而淫穢的場所的臭氣。

小仲馬

你想給我製造的痛苦只是你對我愛情的證明。

小仲馬

天底下沒有不經過懺悔便得到的寬恕。

小仲馬

我們是如此軟弱,又是如此可憐。

小仲馬

我愛你樸素,更愛你奢華。

小仲馬

一切都存在於渺小之中。

小仲馬

沒有懺悔就談不上寬恕。

小仲馬

我的心,不習慣幸福。

小仲馬

Ⅸ 《茶花女》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究竟有多高

1899年出版的《巴黎茶花女遺事》由王壽昌口述、林紓執筆,被時人稱為回「西方的《紅樓夢》」答,鄭振鐸先生贊其「譯筆清腴圓潤,有如宋人小詞」。
3月18日至20日,上海歌劇院全新創排的 《茶花女》 在上海大劇院連演3天。台上,中國的藝術家用旗袍、郵輪等元素為世界經典「穿新衣」。觀眾席上,場場爆滿,有歌劇愛好者用義大利語高聲喝彩,這是對滬版「白色茶花號」莫大的認可。
「歌劇 《茶花女》1853年首演於義大利,位列威爾第中期三大傑作之一。它是包括中國觀眾在內,全世界最熟悉的歌劇之一。」這是歌劇院藝術總監魏松的解讀:從1944年高芝蘭在上海蘭心大戲院演出 《茶花女》 第二幕,到中央實驗歌劇院在建國後上演第一部西方歌劇,再到此後《飲酒歌》 廣為傳唱,歌劇形態的《茶花女》 在中國從未衰敗。其實,何止是歌劇。中國的話劇、文學、電影等多個藝術領域,都或多或少留下過 《茶花女》 的驚鴻一瞥。譯林出版社版小說 《茶花女》 譯者鄭克魯為該書作序:「《茶花女》 從小說到劇本再到歌劇,三者都有不朽的藝術價值,這恐怕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藝現象。」

Ⅹ 求推薦類似於《茶花女》的經典愛情小說

類似於《茶花女》的經典愛情小說:
1、《紅與黑》
主人公於連是小業主的兒子,憑著聰明才智,在當地市長家當家庭教師時與市長夫人勾搭成奸,事情敗露後逃離市長家,進了神學院。經神學院院長舉薦,到巴黎給極端保王黨中堅人物拉莫爾侯爵當私人秘書,很快得到侯爵的賞識和重用。與此同時,於連又與侯爵的女兒有了私情。最後在教會的策劃下,市長夫人被逼寫了一封告密信揭發他,使他的飛黃騰達毀於一旦。他在氣憤之下,開槍擊傷市長夫人,被判處死刑,上了斷頭台。
2、《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丁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一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說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這部社會風情畫式的小說不僅在當時吸引著廣大的讀者,時至今日,仍給讀者以獨特的藝術享受。
3、《簡·愛》
《簡·愛》(Jane Eyre)是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們普遍認為《簡·愛》是夏洛蒂·勃朗特「詩意的生平寫照」,是一部具有自傳色彩的作品。講述一位從小變成孤兒的英國女子在各種磨難中不斷追求自由與尊嚴,堅持自我,最終獲得幸福的故事。小說引人入勝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愛情經歷,歌頌了擺脫一切舊習俗和偏見,成功塑造了一個敢於反抗,敢於爭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婦女形象。

熱點內容
江西花語薈 發布:2025-08-16 09:59:50 瀏覽:603
臨潼櫻花園 發布:2025-08-16 09:54:57 瀏覽:957
楊大個花卉 發布:2025-08-16 09:39:57 瀏覽:658
記憶草盆栽 發布:2025-08-16 09:39:13 瀏覽:955
天價字形盆景 發布:2025-08-16 09:28:47 瀏覽:33
綾月花語 發布:2025-08-16 09:28:06 瀏覽:367
天花花語 發布:2025-08-16 09:24:24 瀏覽:222
巴西地毯盆栽 發布:2025-08-16 09:23:51 瀏覽:432
盆栽大盆栽 發布:2025-08-16 09:23:42 瀏覽:146
松江花語 發布:2025-08-16 09:23:09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