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蒼櫻花
1. 櫻花有哪些品種
櫻花品種有:
1、東京櫻花:東京櫻花,花色有白色或粉色,它原產於日本,在我國北方城市也廣泛種植於庭園。花期在4月份。
東京櫻花的外形:花序是傘打開的形狀,花朵4片生長,花的直徑有3厘米多,苞片是褐色的,橢圓狀的。花萼是三角形,邊緣有腺齒。日本櫻花的花瓣是白色的還有粉色的,呈橢圓狀。東京櫻花的價值是早春觀賞花卉,花期短,但是花開繁茂艷麗,在庭院里,道路兩旁等栽種,美化環境。
4、大山櫻:大山櫻,原產於日本的北海道,比較喜好寒冷的環境,花期在4月到5月之間。
大山櫻的外形:大山櫻的花朵有4片花瓣,苞片是葉子的形狀,紫色的帶有長毛。花萼鍾狀,萼片是卵狀的,花瓣倒卵形,花色是薔薇色。其價值是用於外交禮品。
5、染井吉野櫻:是一種櫻花的園藝品種,是一種高度約5至12米的落葉樹。花朵有五枚花瓣,花色在花朵剛綻放時是淡紅色,而在完全綻放時會逐漸轉白。
因為是人工育種,它無法自然結果繁衍,只能以插枝移植,與吉野櫻花瓣的形狀與色澤相同,其花期也相同,可以同時綻放與凋謝。在日本的關東地區的花期大約是三月底到四月上旬。
2. 關於櫻花的唯美短句
1、一個人站在櫻花樹下,抬頭、凝望。忽然看到花瓣漫天飛舞,還伴隨著什麼東西碎掉回的聲音。
2、曾有答人告訴我,櫻花最美的時候,不是開得如火如荼時,而是即將死去,那一朵花細碎的花瓣凋零在空中,紛紛揚揚。
3、我隱約聽到星舊蒼涼而悲愴的歌唱回盪在高高的蒼穹上,無數的飛鳥聚攏又散開,櫻花如同傷逝一樣,殘忍地降臨。
4、再見櫻花,又是在雨中。那日,雨蘊春意,飄飄灑灑,珞珈山也就顯得格外的空靈。
5、韻華,那片我們不期而遇的櫻樹林,如今,又是細雨蒙蒙。雨謝櫻花,凋落的不只是眼淚。花瓣紛紛繁繁,默默地隨風飄散,淹沒的也不僅是迷茫的眼睛,還有被淋得濕淋淋的心情。久久的,人也僵硬地枯木一樣站在那裡。
3. 描寫櫻花的 唯美詩句
1、我輕輕走向一棵櫻花樹,抑不住心中的一絲沖動,踮起腳尖,小心翼翼的折下一枝櫻花,坐在風撫楊柳的湖邊石凳上,細細端詳。疊瓣的花瓣粉的是那麼的恰到其處,粉得不庸俗,而是那種淡淡的芳香長存心中。
2、盛開的櫻花一般都是五個瓣,中間有長長的花蕊,花蕊一般都有九到十根,象漂亮的黃豆芽。未開的櫻花小寶寶,就象一個個快要爆炸的氣球,看起來可愛極了。
3、傍晚的彩霞染紅窗欞,向晚的微風中夾著幾片櫻花瓣,小朋友在那裡拾花瓣,捧起花瓣,向上輕輕一拋,櫻花在空中飛舞著,猶如一隻只美麗的蝴蝶,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舞蹈。孩子們的笑聲和著微風,飄得很遠,很遠……
4、櫻花飄落的一瞬間,劍光一閃,伴隨著冬季的雪花,飄落。
5、側畔的櫻花樹或立或傾的立在紛繁細碎的花瓣中,風劃過枝頭帶下一群飛舞著的飄散著的轉瞬即逝的粉雨,可惜,可惜,這么美的景象,以前身旁的你,早已散落天涯,就如同被風揚起的花瓣,不知去向也無所蹤。
6、那麼多的淚水,都能消逝在櫻花飄零中么?櫻花,會給你帶來我全部的思念。
7、櫻花盛開於春天,綻放於枝頭,花形與臘梅相似。雖然沒有臘梅那傲骨霜雪的氣概,卻有令人淘醉的妖嬈與芬芳。當春天來臨之際,他總是先於百花開滿枝頭,為人們送來春天的第一縷芬芳。
4. 關於櫻花的古詩
1、《櫻花》明代:宋濂
原文:
恐是趙昌所難畫,春風才起雪吹香。
譯文:日本的櫻花來自於唐朝,就好像被牡丹替代的海棠。恐怕是趙昌也難畫出,春風吹來香味撲鼻。
2、《折枝花贈行》唐代:元稹
原文:
櫻花樹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
別後相思最多處,千株萬片繞林垂。
譯文:在櫻花樹下送君遠去,折枝花送給你。離別後相思非常難受,千株萬片的櫻花代表我的心。
3、《固園席上次韻答茅原華山》宋代:趙鍾麒
原文:
百尺雲中五鳳樓,櫻花墨艷競千秋。
春來瀛海無雙色,人占扶桑第一流。
譯文:五鳳樓矗立在百尺雲中,櫻花的奇艷在競千秋。春天瀛海沒有與之匹敵的景色,人數占扶桑第一。
4、《無題四首 其四》唐代:李商隱
原文: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譯文:哪兒傳來陣陣清亮的箏聲,伴隨著急驟的簫管?在櫻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楊輕拂的河岸。東鄰的貧家中有位姑娘,年紀大了還嫁不出去,對著這當空的麗日,對著這暮春三月半。
5、《新買東庄賓友攜酒往看十絕句 其一》明代:李夢陽
原文:
芳園垂老慚為主,門巷開除即是家。
不知櫻樹春能早,便把櫻花作杏花。
譯文:花園荒廢,慚愧作為這個花園的主人,門巷開了就是家。不知道櫻樹春天開花,就把櫻花當作杏花。
5. 關於櫻花的唯美句子
1、遠看櫻花林,櫻花開得轟轟烈烈,像一團正在燃燒的火苗;走近一看,它們一簇一簇的擁在一起,在風兒婆婆的眼中,它們是一群可愛的娃娃,在大人的眼中,它們是團結的士兵,在孩子的眼中,它們是飛舞的精靈……
2、我走近櫻花,迎面撲來了陣陣清香。據說櫻花是色、香都很淡的花,但是一旦盛開,則較桃花更艷,較梅花更芳醇。我聞著花香,細細的欣賞起櫻花來。櫻花有五片花瓣,每片花瓣都白白的,隱隱約約還能透出一絲粉紅色來。看一朵,有獨特的美;看一樹,有開放的美。
花朵爛漫似天霞,花香四溢天涯。櫻花有著令人佩服的勤勉、熱枕、剛毅、執著的獨特風格。再往近處一看,它們一簇一簇的群放,一簇一簇的花兒散發出的清香更是令人著迷。花兒們就像是一群群可愛的娃娃,爭先恐後的讓人們來觀賞自己的艷麗風采!
6. 描寫櫻花的古詩詩句
東風漸暖滿城春,獨占幽居養病身。
莫說櫻桃花已發,今年不作看花人
——【唐專】張籍《病中酬屬元宗簡》
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行便當游。
何必更隨鞍馬隊,沖泥蹋雨曲江頭。
——【唐】白居易《酬韓侍郎、張博士雨後游曲江見寄》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後同牆看。
歸來展轉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
——【唐】李商隱 《無題四首》之四
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
山櫻如美人,紅顏易消歇
——【近代】鄧溥雅《櫻花》
樹底迷樓畫里人,金釵沽酒醉余春。
鞭絲車影匆匆去,十里櫻花十里塵。
——【近代】郁華《櫻花》
7. 櫻花到底起源哪裡
起源於中國。
櫻花原產北半球溫帶環喜馬拉雅山地區,在世界各地都有生長,主要在日本國生長。
我國擁有2000多年的櫻花栽培史和全世界80%的野生櫻花,櫻花雖是日本國花,但卻源自中國,從很多古老籍冊、文獻資料中都能覓到它的點點芳蹤。
日本櫻花原產於中國喜馬拉雅山脈。人工栽培後,這一物種逐步傳入長江流域、西南地區以及台灣島。這是日本權威著作《櫻大鑒》里的記載。
據有關專家考證,秦漢時期,櫻花栽培就已應用於宮苑之中,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唐朝時,已普遍栽種在私家庭院中,唐朝白居易有詩雲:「亦知官舍非吾宅,且刪山櫻滿院栽,上佐近來多五考,少應四度見花開」,說的就是詩人從山野掘回野生的山櫻花植於庭院觀賞。
從有關文獻資料中可知,我國古時已確有鍾花櫻、垂枝櫻、山櫻、重瓣白櫻花等多種櫻花。
在盛唐時期,從宮苑廊廡到民舍田間,隨處可見絢爛綻放的櫻花,當時萬國來朝,櫻花也隨著建築、服飾、茶道、劍道等一並被日本朝拜者帶回。
10多年前,當日本友人告訴何宗儒這些史實時,他既感慨又愧疚。從此,他開始關注、研究中國櫻花,並深深地愛上櫻花事業。「全世界80%的野生櫻花都在中國。保護、培育櫻花就是中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何宗儒說。
何宗儒創立的天適集團,是國內專門從事中國櫻花收集、研究並推廣的企業。
10多年來,天適集團憑著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櫻花研究院,對全國的野生櫻花資源進行了普查,培育了10多個優良櫻花品種,如「中國紅」「小喬」「西施」「楊貴妃」「貂蟬」等。
櫻花源於中國,盛名於日本。雖然日本種植櫻花也有上千年的歷史,但日本櫻花85%以上為白色。
目前,中國自行培育的櫻花,無論花期、花色、品種均已超過日本;經過幾年的推廣,我國的櫻花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躍居世界第一。
(7)石蒼櫻花擴展閱讀:
原產北半球溫帶喜瑪拉雅山地區,包括日本、印度北部、中國長江流域、台灣、朝鮮。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以日本櫻花最為著名。全世界櫻花品種約有200餘種。
我國櫻花樹主要分布在: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山東、江西、北京、天津、湖北、山西等地。
櫻花樹屬於落葉小喬木,國內普遍有早櫻、晚櫻,垂枝櫻,雲南櫻等品種,晚櫻在國內種植及園林綠化中運用比較廣泛。
產地浙江、安徽、江蘇、四川、山東、河南等,櫻花是早春重要的觀花樹種,被廣泛用於園林觀賞。櫻花可以群植成林,也可植於山坡、庭院、路邊、建築物前。開花時間大致在3月左右。
8. 求40首關於櫻花的詩詞
1、《謝新恩·櫻花落盡春將困》五代:李煜
原文:
櫻花落盡春將困,鞦韆架下歸時。
漏暗斜月遲遲,花在枝。
譯文:櫻花落盡的時候春天也將過去了,鞦韆架下歸去時。天上的斜月姍姍來遲,花還在枝頭。
2、《櫻花》明代:宋濂
原文:
賞櫻日本盛於唐,如被牡丹兼海棠。
恐是趙昌所難畫,春風才起雪吹香。
譯文:日本的櫻花來自於唐朝,就好像被牡丹替代的海棠。恐怕是趙昌也難畫出,春風吹來香味撲鼻。
3、《櫻花落》近現代:蘇曼殊
原文: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
昨來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
譯文:十日櫻花開放了,繞花觀看即使一千回也不會嫌多。昨晚的風雨非常猛烈,是誰在向天訴哀嗎。
4、《無題四首 其四》唐代:李商隱
原文: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譯文:哪兒傳來陣陣清亮的箏聲,伴隨著急驟的簫管?在櫻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楊輕拂的河岸。東鄰的貧家中有位姑娘,年紀大了還嫁不出去,對著這當空的麗日,對著這暮春三月半。
5、《折枝花贈行》唐代:元稹
原文:
櫻花樹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
別後相思最多處,千株萬片繞林垂。
譯文:在櫻花樹下送君遠去,折枝花送給你。離別後相思非常難受,千株萬片的櫻花代表我的心。
9. 死神中拿把櫻花的是誰
朽木白哉 六番隊隊長 露琪亞的哥哥 斬魄刀叫千本櫻
10. 歌詞……蒼央嘉措的 前世的櫻花
額應該是「倉央嘉措」吧?關於他的詩個人建議去買實體書看,我手上就有一本《世間最美的情郎--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情與詩》裡面就有關於他的詩集的詳細介紹。其中以的一本流傳最廣。有一首我記得比較清楚地:曾慮多情損梵行,又恐入山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還有一首長的《問佛》流傳也比較廣(以下是我復制的):「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美麗的容顏?
佛曰∶那隻是曇花一現,用來蒙蔽世俗的眼,沒有什麽美可以抵過一顆純凈仁愛的心, 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可有人讓她蒙上了灰。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麽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我問佛∶如何讓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 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擁有它的資格。
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怎麽辦?
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和有情人,做快樂事, 別問是劫是緣。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我問佛 :為什麼總是在我悲傷的時候下雪 ?
佛曰:冬天就要過去,留點記憶 。
我問佛:為什麼每次下雪都是我不經意的夜晚 ?
佛曰:不經意的時候人們總會錯過很多真正的美麗 。
我問佛:那過幾天還下不下雪 ?
佛曰:不要只盯著這個季節,錯過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惜。
我問佛:為何人有善惡之分?
佛曰: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
我問佛:如何能靜?如何能常?
佛曰:尋找自我。
我問佛:世間為何多苦惱?
佛曰:只因不識自我。
我問佛:人為何而活?
佛曰:尋根。
我問佛:何謂之根?
佛曰:不可說。
我問佛:你多大 ?
佛曰:我就算一歲,我也是佛,你就算100歲如果固守自己的心靈那也是人
我問佛:世事本無常是什麼意思 ?
佛說:無常便是有常,無知所以無畏 .
我問佛:我的感情總是起起落落。
佛曰: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漲落浮浮沉沉方為太平。
佛曰:執著如淵,是漸入死亡的沿線 .
佛曰:執著如塵,是徒勞的無功而返 .
佛曰:執著如淚,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飛散 .
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門,早已超脫涅(磐) 。我再拜無言,飄落,墜入地獄無間 .
佛曰::緣為冰,我將冰擁在懷中; 冰化了,我才發現緣沒了 。
佛曰::一切皆為虛幻 。
我信緣,不信佛 。緣信佛,不信我 。
佛曰:緣來天註定,緣去人自奪。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
註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佛曰:剎那便是永恆。
佛把世間萬物分為十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 .
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為六道眾生。
六道眾生要經歷因果輪回,從中體驗痛苦。
在體驗痛苦的過程中,只有參透生命的真諦,才能得到永生。
鳳凰.涅盤.
佛曰: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 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佛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 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佛曰: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佛曰: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佛曰: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 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
佛曰:將生命結束在愛人面前,瞬間的痛苦,永恆的幸福,無法抵擋的誘惑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曰: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釐。失之須臾。
佛曰: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凈矣。
佛曰:凈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佛曰:緣來則去,緣聚則散,緣起則生,緣落則滅。
佛曰:「不放不住,方可久持心念」,如此的放不下,實在有違做人之道。
佛曰:少欲,則少煩.
佛曰:出口即錯。
人曰:說錯即對。
佛曰:人在荊棘中,不動不刺。
人曰:人在蓮台上,不動即佛。
佛曰:心在俗世中,不動不傷。
人曰:心在俗世外,不動即亡。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換今生匆匆一瞥 。
佛曰: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 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我也解釋不好。但只覺得此段話與《金剛經》里的內容 非常吻合。不妨看看,也許就會心領神會了。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語言、文字又何嘗不是!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伽葉:如何能為離於愛者?
佛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即為離於愛者。
伽葉:釋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 如何無我無相,無欲無求?
佛曰: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伽葉:釋尊,世人業力無為,何易?佛曰: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伽葉:世人心裡如何能及?
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 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伽葉:有業必有相,相亂人心,如何?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 萬物皆不變。
【不可說】:紅塵十丈,卻困眾生芸芸,仁心雖小,也容我佛慈悲。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則冰融,冰融則火滅。故此,佛曰不可說。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曰: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縱有弱水三千,只取其一瓢飲.
佛曰:凡事太盡,則緣分勢必早盡。
佛曰:一切皆有因果。
佛曰:慾海無邊。
佛總是佛,佛重視禪,佛曰乃禪曰,佛道乃禪道,悟佛乃悟禪。
我說:我情願做紅塵路上一顆憂郁的石子。
水湄,綠堤,楓橋。
一瀲柔波,撩了風動,軟了塵心。
你說,前世我們約定,
在紫藤花鋪香的月晚,我們相見。
紫藤花……地老天荒!
長相守,意悠然,纖指冰弦,琴瑟永合。
願十年渡,百年枕,千年緣。
佛曰:萬法皆生,皆系緣份,偶然的相遇,
暮然的回首,註定彼此的一生, 只為眼光交匯的剎那。
佛曰: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你們只有思之苦,無姻之緣,未看破紅塵方為上岸。
我說:我仍願做紅塵路上一顆憂郁的石子.
莫愁湖,風寒輕攏煙霧...
長亭路,目斷不知歸途...
碎香,凝寒露,心仍執著。
於是 ,佛曰:蒼生難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