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麓茸
❶ 請問一下梅花鹿養殖者小梅花鹿公鹿在出生幾歲時會長出初茸!
雄鹿從第三年開始鋸茸,每年可採收1~2次。每年采2次者,第一次在清明後45~50天,習稱"頭茬茸",第二次約在立秋前後,習稱"二茬茸"。每年采一次者,約在7月下旬。鋸時將鹿用繩子拖離地面,迅速將茸鋸下,傷口敷"七厘散"或"王真散",貼上油紙,放回鹿舍。鋸下之茸,須立即加工。先洗去茸毛上不潔物,並擠去一部分血液,將鋸口部用線綳緊,縫成網狀,另在茸根釘上小釘,纏上麻繩,然後固定於架上,置沸水中反復燙3~4次,每次15~20秒鍾,使茸內血液排出,至鋸口處胃白沫,嗅之有蛋黃氣味為止,全部過程約需2~3小時。然後晾乾。次日再燙數次,風干或烤乾。烤時懸在烘架上,以70~80℃之無煙炭火為宜,烤約2~3小時後,取出晾乾再烤,反復烤2~3次,至茸皮半干時,再行風干及修整。
砍茸:此法現已少用,適用於生長6~10年的老鹿或病鹿、死鹿。老鹿一般在 6~7月採收,先將鹿頭砍下,再將鹿茸連腦蓋骨鋸下、刮除殘肉、筋膜。綳緊腦皮,然後將鹿茸固定於架上,如上法反復用沸水燙,燙的時間較鋸茸為長,約需 6~8小時。燙後掀起腦皮,將腦骨浸煮一小時,徹底挖凈筋肉,再用沸水燒燙腦皮至7~8成熟。再陰干及修整。
鹿茸是公鹿額部生長的未骨化的嫩角,具有多種葯理功效,是一種名貴的中葯,鹿科動物有多種,我國葯典僅承認梅花鹿茸和馬鹿茸兩種,適時地採收鹿茸是養鹿場(戶)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鹿生產中的經濟效益。本文作者介紹一下梅花鹿和馬鹿的收茸技術。根據收茸的規格要求不同,採收的鹿茸有梅花的二杠茸、三權茸的砍頭茸和鋸茸,馬鹿的三權茸、四權茸的砍頭茸和鍋茸。根據收茸時採用保定方法不同,可分為機械保定、葯物保定(機械和葯物相結合保定法實際應用較少)。
❷ 鹿 茸有哪些種類
鹿小鳳溫馨提醒您 要是按鹿茸部位的不同種類又分為蠟片、粉片、紗片、骨片四個等級,六段。從上往下切六段,越往上越貴。
❸ 請問哪位知道鹿茸每年都是什麼時候出茸
鹿茸
鹿茸是梅花鹿或馬鹿未骨化的鹿角,是世界聞名的滋補良葯。鹿茸采自於雄馬鹿和雄梅花鹿沒有骨化的角,其中梅花鹿的鹿茸質量最好,葯用價值也高。每年春季,雄鹿的舊角脫落,長出新角。新角質地鬆脆,外面蒙著一層棕黃色的天鵝絨狀的皮,這時就要不失時機的采鋸鹿茸,否則鹿茸就逐漸骨質化了,外面的茸皮逐漸脫落,變成又硬又光的鹿角了。
長白山的鹿茸來源主要是采自圈養馬鹿、梅花鹿的鹿角。我國自清代即已開始人工飼養,目前已成為較大的產業。敖東鹿場已有40餘年歷史,佔地108公傾,建築面積38公傾,現有1萬余頭梅花鹿,是我國最大的家養鹿場。更多內容....
功能:長白山梅花鹿茸具有促進生長發育,增進心臟機能,加速創傷、骨折和潰瘍的癒合,補精壯腎,強健筋骨之功能,能振奮機體功能,提高血壓,促進紅細胞,血紅蛋白及網狀紅細胞的生成,又能促進腎臟功能、胃腸蠕動及分泌機能正常運轉。近代臨床驗證,鹿茸具補精髓、壯腎陽、健筋骨之功,主治心悸、眩暈耳鳴、貧血、潰瘍不愈、低血壓等症。
梅花鹿茸:
1.二杠茸(頭茬茸):
價格:一等:8.5元/克
(每對重約200-400g)
二等:7.5元/克
(每對重約200-400g)
(購買鹿茸前,請先用電子郵件預定您要求的大概重量,成對或單支購買均可以。)
多為3歲鹿出茸,在清明後45-50天采,具有2個側枝,外皮紅棕色或棕色,布有紅黃色或棕黃色細茸毛。上部毛密,下部毛疏。鋸口面黃白色,有蜂窩狀細孔,外圍無骨質,體輕。
2.二茬茸(再生茸):價格:5.5元/克 (每對重約200-500g)
頭茬茸采後50-60天采,形狀和頭茬茸相似,但主枝不圓或下粗上細,下部縱棱盤,毛較粗糙,鋸口外圍多已骨化,體較重,氣微腥,味微咸。
3.三岔茸:價格:5元/克 (每對重約1000-2000g)
多為4-5歲鹿出茸,具2個側枝,主枝較長,略呈弓形而微扁,分枝較長,先端略尖。下部有縱線及突起小疙瘩,皮紅黃色,茸毛較稀而粗。
紐西蘭鹿鞭:180元/根
馬鹿鞭:400元/根
梅花鹿鞭:800元/根
(注意:現僅有馬鹿鞭、紐西蘭鹿鞭存貨,因梅花鹿鞭供不應求,僅在殺鹿時才有貨,故請您用電子郵件提前預定.)
鹿鞭(鹿腎):為鹿的陰莖,呈長條形,表面棕色,有縱向皺溝,頂端有一絲棕色毛,中段帶有睾丸2個。
功能:補腎壯陽,下乳,主治腎虛、性神經衰弱、遺精、滑精、乳汁不足
用法:1-3錢,多入丸劑服或泡酒服用。
鹿茸片:25元/盒(中檔)
50元/盒(高檔)
功能:補精髓、壯腎陽、健筋骨之功,主治心悸、眩暈耳鳴、貧血、潰瘍不愈、低血壓等症。
❹ 梅花茸片怎麼用
鹿茸乃補品
蒸肉候放幾片起蒸食宜應適量
煲湯亦仍需注意用量
泡酒服用功效更佳
❺ 花茸的功效
是梅花幼角,即鹿茸,叫黃毛茸也叫花茸。
是一種貴重的中葯,用作滋補強壯劑,對虛弱、神經衰弱等有療效
❻ 怎麼分辨鹿 茸的好壞
雄鹿的嫩角沒有長成硬骨時,帶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
鹿茸種類可按兩種主要的分類方法劃分:
1.按鹿種分類 有梅花鹿茸、馬鹿茸、白唇鹿茸、水鹿茸、駝鹿 茸、馴鹿茸、雜種鹿茸等。
2.按收茸方法可分為鋸茸和砍茸
鋸茸分為:梅花鹿的二杠、三杈、椎角、再生鋸茸等。馬鹿的三杈、四杈、椎角和再生鋸茸等。
砍茸分為:梅花鹿的二杠和三杈砍茸,馬鹿的三杈和四杈砍茸。
(二)收茸的要求
1.收茸的一般要求 一般3歲(頭鋸)梅花公鹿雖絕大部分能生長出三杈型鹿茸,並比二杠型鹿茸增重40%~50%,但由於其年齡小,脫盤晚,生茸期相對短,所生產的三杈型鹿茸一般都乾瘦細小,達不到高等級要求,價值也低,所以應收二杠型鹿茸。4歲(二鋸)公鹿大部分可
收三杈型鹿茸,但對鹿茸乾瘦細小者可收取二杠型鹿茸。5歲(三鋸)以上的公鹿基本達到體成熟,所生鹿茸粗大肥嫩,應收取三杈型鹿茸。對於那些茸型不整、分枝不規則等非規則形狀的鹿茸,應在枝杈頂端飽滿時收取畸形(怪角)茸。收獲怪角茸時應防止「穿尖子」,骨化程度過大。
2.梅花鹿二杠砍茸要求:粗壯、肥嫩、虎口飽滿、長短適宜,優 級茸乾重(估重)不低於250g。
3.梅花鹿三杈砍茸要求:茸形規整對稱,嘴頭飽滿肥嫩,挺圓, 優級茸乾重不低於1750g。
4.馬鹿(白唇鹿):一般以收三岔型鹿茸為主,但對於長勢旺盛、 茸體粗大、茸形規整、肥嫩、嘴頭粗壯的鹿茸也可收四岔型茸。
5.水鹿:主要收取二杠和三杈型茸。
三、收茸適期
鹿茸是葯材,必須在骨化前的生長階段收獲。適期合理收茸是保證鹿茸質量,提高養鹿經濟效益的重要技術環節。鹿茸的生長速度和成熟時間因鹿種、年齡、氣候、營養狀況及個體不同而異,鹿場應根據歷年生產狀況和自身條件靈活確定收茸期。在收茸期間,技術人員須每天定時觀察鹿茸的生長狀況,根據市場行情,確定每頭公鹿的收茸日期。下面介紹幾種茸的大致收獲日期。
(一)梅花鹿鋸茸
成年公鹿生長的二杠茸,如主幹和眉枝粗壯,長勢良好,應適當延長生長期;對細條茸和幼齡公鹿長出的二杠茸,可早收。成年公鹿長出的三杈茸,如茸大形佳,上嘴肥嫩,應延長生長期,收大嘴三杈茸。對於頂溝長、掌狀頂和其他類型的畸形茸,也可適當晚收。但對於茸根出現黃瓜釘、癩瓜皮的三杈茸 ,應早收。
(二)梅花鹿砍頭茸
砍頭茸的收獲時間應比同規格的鋸茸提前2~3天。二杠砍頭茸應在主幹粗壯、頂端肥滿、主幹與眉枝比例相稱的生長旺期收取。三杈砍頭茸在主幹上部粗壯、主枝與第二側枝端豐滿肥嫩、比例相稱、嘴頭適當時期收取。
(三)馬鹿鋸茸
成年馬鹿生長的三杈茸,嘴頭肥壯,茸大形佳,應盡量收大嘴三杈茸,到頂端拉溝前收獲。頭鋸、二鋸和成年馬鹿的鹿茸出現細桿瘦條者,嘴頭不能放得太大,盡量早收。放四杈的馬鹿茸,在第五側枝分生前、嘴頭粗壯期收取。
(四)再生茸和初角茸的收獲
在7月中旬前鋸取頭茬茸的公鹿,到8月中、下旬都長出不同高度的再生茸(二茬茸)。再生茸在配種前根據茸的高矮老嫩程度分期分批收取。
育種公鹿初角茸長出了3~5cm時,距角柄2.5cm以上鋸去尖端,刺激茸的生長,使角基放粗,以提高以後的茸產量和質量。此種方法稱為「墩基礎」。
祝你好運
❼ 梅花鹿茸片營養價值
鹿茸來的功效:
1、補腎陽、源益精血:適於腎陽不足、精血虧虛、畏寒肢冷、腰膝疼痛、頭暈耳聾、精神疲乏等症。
2、強筋骨:適用於精血不足、筋骨無力,骨軟行遲、顱囟過期不合等。
鹿茸的葯性偏溫,能壯陽卻不燥,伴滋陰劑用,則能養陰而不膩,所以很適合老年人服食。對於骨骼系統的退行性疾病,及其他臟腑的功能逐漸減弱而出現諸多病態,如夜尿多且陽痿不舉、腎不納氣而喘、腎不濟竅而耳虛鳴甚至失聰等都合適!
用量用法:茸片可用於燉服時,每日的用量為1~4克;也直接含服茸片的用量則為0.5~1克;或者泡酒(不過效果有影響),製成粉劑都可以.
使用注意:
1、服用鹿茸,宜從小量開始,緩緩增加,不宜驟用大量。鹿茸性偏補陽,凡陰虛火旺,血分有熱,高血壓或肺有痰熱及有胃火者忌服。外感熱病禁用。凡患新感染而發熱的疾病和突然發生劇烈痛證的人,都屬暫忌;還應該注意的是,凡體格壯實而無需服食的人或食茸過量的人,都容易引起頭漲、胸悶或鼻衄等反應,須立即停葯觀察,而不可強行。
2、服食時間並無嚴格的要求,通常均以日間半空腹的時候(一日1~2次)為最適合。因為它的有效成分會與水果和蔬菜與茶湯中的鞣酸發生反應而被破壞,因而屬配合禁忌。
❽ 梅花鹿不是夏季才長茸的么為什麼我家的一隻梅花鹿冬季了要托盤長新茸
你家的梅花鹿應該是2歲的小公鹿,因為在1歲的時候營養不良造成發育遲緩,導致今年夏天的時候沒長出來,到冬天才開始長。
❾ 馬茸功效與梅花茸功效的區別
烤箱烤後 用打粉機打呀或用錘子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