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參與刺參
『壹』 梅花參與刺參哪種更好
肯定的講刺參好,刺參不僅有較高的實用價值:蛋白質豐富,還有極高的葯用價值:海參皂甙等營養元素,對身體有調理作用
『貳』 我想買海參,但是發現梅花參比較貴;梅花公參的價格只有梅花參的一半或更低,請問這兩種海參有什麼區別
梅花參是海復參的一制種。
『叄』 梅花參和海參這兩種海參有什麼區別
梅花參是海參的一種。
『肆』 怎麼區分刺參與光參
刺參:體色黑褐,它體長20-40厘米,體呈圓筒形,背面隆起有4-6行大小不等、排列不規則的圓錐內形肉刺(稱為疣足容);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不規則的3行縱帶,用於吸附岩礁或匍匐爬行。口位於前端,偏於腹面,有楣狀觸手20個,肛門偏於背面;皮膚粘滑,肌肉發達,身體可延伸或捲曲。
要說光參與刺參的主要區別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鑒別:
1、刺參背部有刺,光參沒有;
2、刺參以大連刺參為代表的灰刺參和梅花刺參的營養價值最高,而相比刺參,光參的營養價值則低得多;
3、刺參一般作為滋補品長期滋補養生食用,吃法和發泡均怕油和醋,而光參則一般是南方家庭作為菜料用。
4、梅花參以外的刺參一般長的不大,而光參如茄子參之類的長的明顯比北方刺參要大,因為活體形體類似茄子,所以我國南海產的光參很多被稱之為茄子參
『伍』 米參與刺參的區別
米參:是一種用於虛火上升、熱氣煩燥的中葯。
米參療效:米參性涼味甘,除有補氣養陰的功效外,還能清火生津,對津液不足,口渴舌燥具有相當的療效。長期服用,能提神醒腦、生津止渴、調節平衡,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的確是進補強身的上佳之選。除了日常的保健功能外,經臨床驗證,西洋參對高血壓和心肌營養不良、冠心病、心絞痛等亦有一定療效。對於由心臟病引發的胸悶、心慌心煩等症尤為適宜。同時,西洋參還可降低"化療"或"放療"治癌腫引起的不良反應,常作為治療各種癌症的輔助劑之品。
刺參:刺參科 刺參科包括仿刺參、梅花參、綠刺參和花刺參。 仿刺參又稱灰刺參、刺參、灰參、海鼠,也就是人們俗語中的刺參。它體長20-40厘米,體呈圓筒形,背面隆起有4-6行大小不等、排列不規則的圓錐形肉刺(稱為疣足);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不規則的3行縱帶,用於吸附岩礁或匍匐爬行。口位於前端,偏於腹面,有楣狀觸手20個,肛門偏於背面;皮膚粘滑,肌肉發達,身體可延伸或捲曲。體形大小、顏色和肉刺的多少常隨生活環境而異,喜棲水流緩穩、無淡水注入、海藻豐富的細沙海底和岩礁底,晝伏夜出;夏季水溫高時進行夏眠;環境不適時有排臟現象;再生能力很強,損傷或被切割後都能再生。刺參分布於我國的山東、遼寧和河北沿海,主產於威海、煙台、大連、長山島等,捕撈期為每年11月至次年的6月,尤其是6月和12月捕撈量最大,7-9月是刺參夏眠季節。刺參體壁厚而軟糯,是海參中質量最好的一種,被譽為「參中之冠」。 梅花參又稱鳳梨參。體長一般60-75厘米,最長可達1.2米,寬約10厘米,高約8厘米,是海參綱中最大的一種。背部肉刺很大,每3-11個肉刺的基部相連呈梅花狀,故名「梅花參」;又因體形很象鳳梨,故又稱「鳳梨參」。皮膚內的骨片很簡單,一種是微小、重疊和密集的顆粒體;另一種是纖細和分枝2-3次、不規則的X形體。生活時體色艷麗,背呈橙黃色或橙紅色,散布黃色和褐色斑點;腹面帶赤色;觸手黃色。棲息於水深3-10米的珊瑚沙底;分布於太平洋西南部,我國主要產於南海的西沙群島。它體大肉厚,品質佳,是中國南海的食用海參中最好的一種。 綠刺參又稱方柱參、方刺參;花刺參又稱黃肉參、白刺參、方參,它們都為南海很普通的食用海參,產量較高,過於軟嫩。
『陸』 方刺參和梅花刺參哪個好
梅花刺參吧
『柒』 梅花海參怎麼漲發
給您一下【來宮】丶品丶海參自的發泡方法吧,可以借鑒一下
將淡干海參洗凈,放入無油的盆中,倒入0-5度的純凈水(可以放冰箱里,也可以加入冰塊),泡24-36小時,期間注意一下換水。
將泡好的海參洗凈,把海參的肚子剖開,用剪刀把海參嘴去掉,可以把海參內的白筋挑斷(發泡更大,白筋別扔了,他是海參中營養成分最高的) 。
海參放入鍋中,加入純凈水,煮40-60分鍾,直到海參可以用手指輕輕掐透或者用筷子夾起海參,海參有微微顫,抖的感覺就可以撈出了。
將撈出的海參再次放入無油的盆中,倒入0-5度的純凈水(可以放冰箱里,也可以加入冰塊),泡24-36小時,期間注意一下換水。
直到海參發泡到原先的2-2.5倍就可以撈出食用了。
注意事項:
海參怕油,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注意不要讓海參接,觸到油
一定要放在0-5度的環境下,防止海參變質
海參的沙嘴不可以食用
海參裡面的白筋別扔掉,可以做湯,白筋的營養成分甚至比海參的肉多
不一定非要用純凈水,只是純凈水效果最好
『捌』 光參和刺參有什麼區別
光參和刺參的區別:
1、刺參背部有刺,光參沒有
光參,海參的一類。體表色黑而無刺,外形偏圓,肉厚皮薄。
刺參:體長20~40厘米。體柔軟,呈圓筒形,色黑褐、黃褐或灰白。背面隆起,有4~6個大小不等排列不規則的圓錐形肉刺。
刺參:
2、營養價值不同
從營養價值上來講,光參中所含的營養成分遠不如刺參,刺參含膽固醇低,脂肪含量相對少,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對高血壓、冠心病、肝炎等病人及老年人堪稱食療佳品,常食對治病強身很有益處。
3、所含微量元素不同
刺參還含有硫酸軟骨素,有助於人體生長發育,能夠延緩肌肉衰老,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微量元素釩的含量居各種食物之首,可以參與血液中鐵的輸送,增強造血功能。而光參中的這些營養素的含量和其營養功效都較刺參低。
4、刺參以大連刺參為代表的灰刺參和梅花刺參的營養價值最高,而相比刺參,光參的營養價值則低得多。
5、刺參作為滋補品長期滋補養生食用,吃法和發泡均怕油和醋,而光參則是南方家庭作為菜料用。
6、梅花參以外的刺參大多長的不大,而光參如茄子參之類的長的明顯比北方刺參要大,因為活體形體類似茄子,所以我國南海產的光參很多被稱之為茄子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光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刺參
『玖』 梅花海參和刺海參哪個好
民間說法:刺參是葯,光參是菜。刺參具有養生保健,提高免疫力的功效,但是價格比無刺參貴很多。
『拾』 梅花海參如何漲發,如何烹飪
梅花參是海南省特有的海珍,三亞「三絕」之一。主要產在南海諸島海域。海參為「海產八珍」之首,尤以梅花參為最珍貴。梅花參最長可達1.2米,重12至13千克,故稱「海參之王」。梅花參對環境變化敏感,當受到刺激時,如海水污染、海水比重和溫度劇變,會引起自身腐爛或自行吐出內臟。排臟後的海參,在良好水質條件下,又會再生。更有趣的是,梅花參的泄殖腔內有一種魚共生。
梅花參對環境變化敏感,當受到刺激時,如海水污染、海水比重和溫度劇變,會引起自身腐爛或自行吐出內臟。排臟後的海參,在良好水質條件下,又會再生。
此魚象手指般大,全身呈棕紅色,頭部稍大,身體光滑細長,約20厘米左右。當它感到水惡化時,會從參體內部伸出頭來。因而,憑它可觀察梅花參對環境變化反應。
梅花參經濟價值很高,既是滋補品,又可治病抗癌,有一定的防衰老作用。梅花參可用雞湯清燉,也可切片加輔料清沙,還可以甜吃,即用海參、雞蛋、桂圓加冰糖清燉。
海參的種類很多,全世界大約有1100種,分布在各海洋。
這么多的種類中,要數梅花參的個體最大。它的體長一般是60--70厘米,寬約10厘米,高約8厘米,最大者體長可達90--120厘米,故名「海參之王」。
梅花參形似長圓筒狀,背面的肉刺很大,每3--11個肉刺的基部連在一起,有點像梅花瓣狀,所以人們稱它為「梅花參」;又因為它的外貿有點象鳳梨,也稱它為「鳳梨參」。
梅花參多生活在有少量海草、堡礁的沙底,以小生物為食。它的色彩十分艷麗,背面上顯現出美麗的橙黃色或橙紅色,還點綴著黃色和褐色的斑點;腹面帶紅色;20個觸手都呈黃色。
以下有幾種做法:紅燒梅花參、蝦子梅花參、蔥燒梅花參等。
紅燒梅花參
這道菜的主料為水發梅花參,主要配料有油菜和百靈菇等。把泡發後的梅花參從中間切成兩半,用開水燙透,然後將水控凈。經大廚烹飪,色澤紅亮,再配上新鮮的百靈菇,味道嫩滑鮮甜。裝盤時,在盤中擺入一圈已經烹好的油菜。翠綠的油菜配上紅亮的梅花參,一盤嬌艷欲滴的紅燒梅花參就呈現在你的面前了。嘗一口,味道醇厚、鮮美,具有滋陰補腎,增強機體免疫力之功效。據介紹,梅花參又稱「鳳梨參」、「海花參」等,是三亞三絕之一,主要產自南海諸島海域,因其鮮活的時候,橙色的背部生滿了梅花瓣狀的肉刺而得名。
梅花參是滋補品,還有一定的防衰老作用,可以用雞湯清燉,也可以切片加輔料清炒。餐飲行業中對海參的澀口之味,一般都採用醋酸中和的辦法加以去除。即把漲發好的海參,放在加了醋(最好是白醋或醋精)的開水中浸泡十幾分鍾,待海參遇酸收縮變硬,酸與海參中的鹼性物質中和後,再將海參放入清水中漂3~4個小時,而且中途還要換幾次清水,直至將海參漂至回軟且無酸味和澀口之味為止。
經過上述方法處理後的海參,雖然除去了澀味,但若直接用於烹飪,其味道仍不夠鮮美。因此,還要先將海參「煨」入味才行。具體方法是,先將已除去澀味的海參撈起放入盆中,然後炒鍋上火,放入化豬油燒熱,下入薑片、蔥節爆香,烹入料酒,摻入高湯,待燒沸出味後,起鍋將湯倒入裝海參的盆中,讓海參浸泡1~2個小時。如此反復煨幾次後,海參就會變得軟糯而且味道鮮美。
至於海參的漲發,其實也不復雜,一般的家庭都可以自己操作。具體方法是,先將干制的海參放入清水鍋中略泡,接著將鍋上火,燒沸後離火,將海參用熱水浸泡約12小時(鍋要加蓋),然後再換清水,將鍋重上火燒沸,再離火繼續浸泡至海參發軟後,將海參撈出,剖腹除去內臟和泥沙,沖洗干凈,將海參重新放入清水鍋中,再上火燒沸,直至海參完全發透。
一些外皮堅硬、肉質較厚的海參(如岩參、大烏參等無刺參),在漲發前還須先放在火上將外表粗皮燒焦,再用小刀颳去燒焦部分,然後再進行漲發,否則不易發透。
總之,漲發海參應採用少煮多泡的方法,每次煮的時間僅為幾分鍾,接著才是長時間的浸泡。如果煮的時間過長,海參的表面可能已經煮爛,但內部肉質卻仍然沒有發透。
還需要注意一點,在海參的漲發過程中,切忌接觸油、鹽及鹼類物質,否則會使海參難以發透,而且海參還有可能產生收縮和失去彈性,甚至腐爛。
海參漲發好後,應漂在溫度較低的清水中待用。最好是海參發好後立即使用,而且一次用完。如果不能一次用完,也必須繼續漂在清水中(須經常換水),決不能放入冰箱中保存。否則極易造成海參脫水且烹制後難以成形。
以上就是海參的漲發、除澀及煨入味的方法。只有將海參經過上述方法處理後,才能用於菜餚的烹制。否則烹制出的海參必然有澀味,而且味道也不鮮美。
乾的刺參和泥芥參,需要先放入冷水鍋內煮沸,待水涼後撈出。順肚豁開,再入冷水鍋內煮沸,離火放冷,去參肚內五臟,洗凈,再入冷水鍋內煮幾個開後,離火浸泡。如果每天這樣煮泡一次,連續3~4天後便可以烹制。發制梅花參需要先用柴火燒糊皮,然後泡冷水內,至軟,用刀颳去糊皮再進行泡發,而且要勤換水。茄參水泡發後,再換水時應該將前次原湯對入,否則烹制後參體脆硬、抽縮。
另一種方法:
海參泡發的方法是:先用熱水將海參泡24小時,從腹下開口取出內臟,換上新水,上火煮50分鍾左右,用原湯泡起來,過24小時後即可食用。
泡發海參時,切莫沾染油脂、鹼、鹽,否則會妨礙海參吸水膨脹,降低出品率,甚至會使海參溶化,腐爛變質。發好的海參不能再冷凍,這樣做會影響質量,故一次不宜發得太多。
蔥燒梅花參
主料:水發梅花參1條,約350克.
輔料:菜膽100克,澱粉適量.
調料:精鹽5克,蔥段30克,味精3克,糖5克,醬油3克,東古一品鮮5克(1湯匙),色拉油50克,蚝油10克,高湯適量.
特點:蔥香濃郁,肥嫩醇厚,色澤紅亮.
技法:蔥燒.
營養成分:
含蛋白質,低脂肪,糖類,多種礦物質及獨特的維生素A,A.有補腎壯陽,益氣生精,通腸潤燥,止血消炎,延緩衰老之功效.
製作:
將發好的梅花參提前加精鹽,白糖,醬油,蚝油,一品鮮煨透備用,菜膽根部切成十字刀後氽水放入盤邊擺成形狀備用.鍋內放色拉油燒熱,將蔥煎成金黃色,加入主湯,放入梅花參調好味,勾濕澱粉芡成後裝在盤中間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