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花艷遇
㈠ 明末第一美女陳圓圓,嬌艷欲滴,為何卻被冒辟疆拒之門外
冒辟疆早期時候以自己放心不下母親為由拒絕了陳圓圓,而這段典故是以冒辟疆敘述出來的,許多史者表明冒辟疆有些自戀嫌疑,畢竟在那個亂世年代,陳圓圓哪裡有什麼愛情,誰能給自己安穩才是最佳的選擇。
這些都是冒辟疆單方面的敘述,目的就是為了在別人面前炫耀第一美女愛他卻被他拒之門外,實則在那個亂世年代,陳圓圓就算是第一美女也是個女人,尋找個男人找個依靠是她當時的救命稻草,而冒辟疆不過是在那個時間段不需要陳圓圓這個美女罷了,所以才會將陳圓圓拒之門外。
㈡ 為什麼要用桃花形容一個人碰上了「桃花運」
出處就來自這里
絳娘與崔護的桃花運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首崔護寫的「題都城南庄」詩流傳甚廣,至今仍有不少人能朗朗吟誦。然而知詩者並非盡知這首詩中還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故事中飽含著才子佳人的純真之情,情節曲折神奇,人們稱之為「桃花緣」,也稱桃花運。
崔護是唐德宗貞年間博陵縣的一位書生,出身於書香世家,天資純良,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平日埋頭寒窗,極少與人交往,既使偶而偷閑出遊,也喜歡獨來獨往。這一年的清明時節,正逢一個難得的晴朗天氣,屋外桃紅柳綠、蝶舞蜂飛、清風微拂、春意襲人。午後春日暖照,苦讀了一上午的崔護深為春的氣息所感染,決心去郊外好好體味一下春的盛情。於是放下書本,興致勃勃地獨自步行出城。一路上楊柳花飛、鶯燕啁鳴、暖陽和風、瑞氣宜人。苦讀不知春已濃的他頓覺心身清爽。一路漫行,看不盡的紅花綠草,春山春水,他恣意享受著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禮物,渾然不知道路的遠近。不知不覺離城已遠,他忽然覺得有些腿酸口渴,尋思著找一處鄉野農家歇歇腳、討些水喝,以便日落之前趕回城去。這里已是僻野,農家住得極為零落,他舉目四眺,望見不遠山坳處,一片桃花掩映中露出一角茅屋,於是加快腳步朝山坳走去。臨近山腳,在遠處能望見的茅屋這時反而全部被桃樹遮住,眼前只有一片蔚然的桃林:桃花灼灼,綴滿枝椏,微風吹來,清香繞人,讓人疑是誤入了桃花源中。沿著桃林間的曲徑往裡走,在一小片空隙中有一竹籬圍成的小院,院落簡朴雅潔。院中住著茅屋三楹,全用竹板茅草搭成,簡陋卻整齊異常。崔護心想:「何方高人,隱居在如此別致的地方。」
走近柴門,他叩門高呼道:「小生踏春路過,想求些水喝!」一邊叫門,他一邊猜想,出來開門的必然是一位白發美髯、竹杖芒鞋、相貌清奇、談吐風雅的老翁。吱呀一聲,房門敞開,不料走出的卻是一位妙齡少女。少女布衣淡汝,眉目中卻透出一股清雅脫俗的氣韻,使崔護甚感驚訝。他再次說明來意,少女明眸凝視,覺得來者並無惡意,就殷勤地將他引入草堂落坐,自往廚下張羅茶水。崔護打量著四周,只見室內窗明幾凈,一塵不染,靠牆放著一排書架,架上置滿詩書,桌上筆硯羅列,牆壁正中懸掛著一副對聯,聯文是:「幾多柳絮風翻雪,無數桃花水浸霞。」語句雅緻,情趣不俗,絕不同於一般鄉野農家的風格。臨窗的書桌上正擱著一幀墨漬未乾的詩箋,上面寫著一首「詠梅」五言絕句:
素艷明寒雪,清香任曉風;
可憐渾似我,零落此山中。
詩句一定是這里的主人所書,似乎是在借梅花來感嘆自己的坎坷身世,竟是這樣充滿著蕭索與無奈。到底是何等人物隱居在這里?又是何等心情與遭際而衍出如此無奈的文字呢?一連串的問號浮起在崔護腦際,使得他對這桃花環繞的茅舍以及茅舍的主人大感興趣,一心想要探個究竟。
這時,少女托著茶盤從廚房中出來,她落落大方地走向崔護,見對方正凝視著牆上的對聯似乎在品味,她會心地嫣然一笑,輕輕地喚一聲:「相公,請用茶。」崔護從思索中轉過神來,見少女正向自己走來,粉白透紅的臉上秋波盈盈,不施脂粉的打扮,素凈的布衣,更加襯托出少女的純真和靈秀,宛如一朵春風中的桃花,向人們展示著生命的風采。一時間,崔護竟然有些看得發怔,少女似乎察覺了他的心意,迅即垂下眼簾,一份嬌羞把她點綴得更加動人,崔護不由得心旌搖曳,險些兒難以自恃。
但畢竟是飽讀詩書,通情識禮的書生,崔護努力穩住自己的情緒,不致於在少女面前失態。他禮貌地接過茶杯,輕輕呷了一口茶水,故作鎮定地表明自己的姓氏和鄉里,接著又十分客氣地叩問少女的姓氏及家人。少女似乎不願多提這些,只是淡淡地說:「小字絳娘,隨父親蟄居在此。」並不提及姓氏和家世,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崔護自然也就不便多問了。
然而牆上的聯句、桌上的詩句、以及眼前的人物,這一切所透露出來的,都強烈地暗示著這茅舍的主人,必有一番不凡的來歷。崔護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團迷霧,但既然人家不願多談,他也就只好擱在一邊了。兩人在屋中靜默了一會兒,崔護將話題轉到景物上.他大贊此地景色宜人,猶同仙境,是游春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少女只是聽他高談闊論,含笑頷首似是贊同,卻並不說話。說到春天,崔護詩情大發,又對古今著名的游春詩詞品評了一番,最後說道:「花開堪摘直須摘,莫待無花空折枝」。說完,他意味深長地望著絳娘,等著她的反應。靈慧的絳娘當然明白他的意思,在春意盎然的季節,面對著這樣一位風華正茂、氣宇軒昂、又才情逼人的少年郎,又怎不叫她情竇初開的心中春意盪漾呢?但知書識禮的少女怎敢在一個陌生男子面前敞開自己的心扉,她坐在那裡含羞不語,兩片紅霞染上了面頰,偶爾用含情脈脈的目光向崔護一瞥,一碰到崔護的目光就迅速地收回。更加羞怯地望定自己的腳尖,益顯出一副楚楚動人的模樣來。面對少女的無措,崔護也不知如何是好,飽讀聖賢書的他不可能做出更熱烈、更輕浮的舉動來。
平時極少接觸女孩的崔護自然不甚明白少女的心思,見少女長久不語,還以為自己得罪了她。於是暗暗警惕著自己,不知不覺便在言語上有了一些收斂。
那時講究「男女授受不親」,一對未婚男女能夠端茶遞水,獨處一室,已屬破格之舉。在鄉村僻野尚且說得過去,若在城裡則是大逆不道的了。兩顆年輕而摯熱的心,在春日午後的暖陽中激盪著,彼此都被對方深深吸引著,然而「發乎情,止乎禮」,兩個飽受禮節教育的年輕人並沒有再進一步的越軌行為。眼看著太陽已經偏入西邊的山坳,崔護只好起身,懇切地道謝後,戀戀不舍地向少女辭別。少女把他送出院門,倚在柴扉
上默默地目送著崔護漸漸走遠。崔護也不時地回過頭來張望,只見桃花一般的少女,映著門前艷麗的桃花,一同在春風中搖盪,心中暗嘆:真是一副絕妙的春景圖啊!但少女眼中無限的眷戀他卻已看不清楚了。
春日裡一次偶然的相遇,在崔護和絳娘心中都激起了圈圈愛的漣漪。然而,男女之情,對男性來說是生活中的一些點綴,在女性卻是生命的全部。自從崔護離開以後,絳娘對他一直念念不忘,翩翩少年郎的影子日日夜夜盤桓在她腦海中,讓她朝思暮想、魂牽夢縈,但這一切她又不能對任何人提起。而崔護回到家中,隨即就埋頭於繁重的功課中,日夜苦讀,心思不復他顧;尋春巧遇絳娘一事只能暫擱腦後不敢再去撩起,以免心猿意馬而荒廢了學業。
時光如流,轉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又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晴日,崔護望著城中綻開的桃花不由地觸景生情,回憶起去年春天的城南舊事,感情的烈焰在他心中升騰,在無法壓抑的沖動中,崔護抱著興奮急切的心情,一路快行來到城外尋找往日的舊夢。一路上花開如舊,瑞氣依然宜人,但這一些景物都已喚不起崔護的興致,他心中只有那片燦燦的桃花中的伊人。尋尋覓覓,終於讓他找到了去年那幢茅舍,但見一切如故,好象那一次春日艷遇就是發生在昨天。走近院落,裡面寂靜無聲。他隔著竹籬高呼道:「小生踏春路過,想求些水喝!」他重復著去年的語言,期盼著去年的那幕再次上演。許久都不見少女出來開門,他喚了幾聲:「絳娘!絳娘!」除了些許微弱的迴音外,並無應答之聲。再定睛一看,茅舍門上靜靜地掛著一把銅鎖,宣告著主人已不在此。頓時,崔護覺得如一瓢冷水澆頭,火熱的心涼了大半。推開柴門,枯坐在院中桃花樹下.
繽紛的花瓣落了他一衣襟,仍不見少女歸來。又是夕陽西斜的時候了,他訕訕地從窗欞中取出筆墨,悵然地在房門上寫下七絕一首,這就是開頭提到的那首「題都城南庄」。題罷,他仍覺意猶未盡,沉吟兩遍,想改第三句為「人面只今何處去?」轉念又想,一首七言絕句中用兩個「今」字,不甚妥當,於是仍依原句。再看詩中兩次提到「桃花」一詞,卻並不嫌重復,反而更突出了主題,渲染了氣氛。
崔護城南訪舊,沒能見到絳娘,回家後心裡一直放不下來,腦子里不斷地問:伊人究竟到哪裡去了呢?——掃墓?探親?郊遊?甚至是出嫁了?他想來想去,絳娘的倩影時常縈繞在心頭。這樣一來,他根本無法用心讀書,甚至連茶飯也難以下咽。於是,數日之後,他再度往城南尋訪。
這次,他熟練地找到了茅舍,尚未走近,遠遠地就聽到茅舍中傳出了陣陣蒼老的哭聲,崔護心中一緊,連忙加快腳步趕到茅舍前高聲詢問究竟。片刻之後,一位白發蒼蒼的老漢,顫顫巍巍地走了出來,淚眼模糊中,上下打量著崔護問道:「你是崔護吧?」
對老漢知道自己的名姓,崔護有些訝異,他點頭稱:「晚生是崔護。」老漢一聽,悲從中來,哭著說:「你殺了我的女兒啊!」崔護驚詫莫名,急忙詢問:「敢請老丈說 明原委!」
老漢涕淚橫流,硬咽地述說道:「愛女絳娘,年方十八,知書達禮,待字閨中,自從去年清明見了你,日夜牽腸掛肚,只說你若有情,必定再度來訪。她等過了一天又一天,春去秋來,總不見你的蹤影,她朝思暮想,恍然若失。時過一年,本已將絕望,前幾天到親戚家小住,歸來見到門上你所題的詩,痛恨自己錯失良機,以為今生不能再見到你,因此不食不語,愁腸百結,這然一病不起。我已老了,只有這個女兒相依為命,之所以遲遲不嫁,是想找一佳婿,好讓我們父女有所依靠。現在絳娘卻先我而去了,難道不是你殺了她嗎?」
聽了這番哭訴,崔護彷彿橫遭雷擊,一時被震得不知所以。萍水相逢,痴心女子竟用情如此之深,怎不讓崔護心痛欲碎呢!他嗚咽道:「去年路經貴宅,口渴求飲,承蒙小姐賜茶,日前再來尋訪不遇,悵然題詩而返,不料竟意出這樣的變故,絳娘若死,晚生也不願偷生了!」他邊說邊奔入內室,抱住斷氣不久的絳娘聲嘶力竭地呼喊:「絳娘慢走一步,崔護隨你而來呀!」
崔護一邊搖晃著絳娘,一邊大聲哭喊,淚水流滿了絳娘的面龐。也許是他的精誠感動了蒼天,也許是他的真情喚醒了絳娘的心,總之,這時絳娘竟然悠悠地蘇醒過來。一開始是呼出一絲綿綿的鼻息,接著雙目微啟,然後唇角微動,似乎認出了崔護,自己把臉深深埋進崔護的懷里。老漢見了驚喜萬分,急忙備好姜湯米漿,慢慢給絳娘灌下。就這樣,多情的絳娘居然從黃泉路上又走了回來。
隨後,崔護回家把情況稟明父母,父母十分體諒他們的一片真情,於是依禮行聘,擇一吉日將絳娘娶進門來。絳娘的父親也經崔家予以妥善的安置,得以頤養天年。但這父女始終不願表明自己的姓氏和身世,留下一個難解之謎。也許老漢曾經在朝中為官,因故獲罪,於是隱姓埋名,蟄居博陵城南,既然他有所顧忌,崔護一家也就知趣地不去探究。
崔護娶了絳娘這么一位情深意厚、賢淑美慧的嬌妻,心中自是美不勝收。絳娘殷勤執家、孝順公婆、和睦親鄰,夜來紅袖添香,為夫伴讀,使得崔護心無旁思,專意於功課,學業日益精進。唐德宗貞元十二年,崔護趕會士,獲進士及第,外放為官,仕途一帆風順,官到嶺南節度使。在絳娘的佐助下,他為官清正,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愛戴。
後來人們遂將男女情事謂之走桃花運或交桃花運。
㈢ 為什麼要用桃花這詞形容艷遇,桃花代表什麼嗎
桃花運
(一)「桃花運」一詞的出處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室人。
——《國風.周南.桃夭》
這是《詩經》中的一首詩,俗稱詩經-周南-桃夭篇。這首詩描寫的是女子出嫁時的情景,並對新娘的美貌和美德給以贊美。大衣就是在桃花盛開的的時候,有一個象桃花一樣美麗的女子容貌美麗,能夠生兒育女、能夠使新郎的家族子孫象桃樹一樣的果實累累、枝葉茂盛,是一個對新郎家非常合適的人選。所以古人在贊美、祝賀婚姻時常說「既和周公之禮,又符桃夭之詩」,就是出典這里。
(二)「桃花運」的來歷
「桃花運」這個詞原是算命術語。
「命理」中的「桃花運」是跟據「生辰八字」中的五行所處「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的位置而言。如大運和流年行運到「沐浴」階段的時侯就叫「行桃花運」。
在十二地支中的「子午卯酉」便是桃花,人生的「八字」也是由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組合而得來的,所以每個人都會有碰到「子午卯酉」的時候。如果這「子午卯酉」出現在人生的「八字」內的,便叫桃花入命。
人生的運程(算命術語叫「大運」)每十年便行一個干支。人生的歲數運程(算命術語叫「流年」)。這兩個結合起來便叫「運」。(也是人們常說的運氣好壞便在這裡面)
在人生的「運」上遇到「桃花」(子午卯酉)的,這就叫「桃花運」,但「桃花運」也是有好與不好的區別。
(三)「桃花運」的民間傳說
絳娘與崔護的桃花運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首崔護寫的「題都城南庄」詩流傳甚廣,至今仍有不少人能朗朗吟誦。然而知詩者並非盡知這首詩中還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故事中飽含著才子佳人的純真之情,情節曲折神奇,人們稱之為「桃花緣」,也稱桃花運。
崔護是唐德宗貞年間博陵縣的一位書生,出身於書香世家,天資純良,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平日埋頭寒窗,極少與人交往,既使偶而偷閑出遊,也喜歡獨來獨往。這一年的清明時節,正逢一個難得的晴朗天氣,屋外桃紅柳綠、蝶舞蜂飛、清風微拂、春意襲人。午後春日暖照,苦讀了一上午的崔護深為春的氣息所感染,決心去郊外好好體味一下春的盛情。於是放下書本,興致勃勃地獨自步行出城。一路上楊柳花飛、鶯燕啁鳴、暖陽和風、瑞氣宜人。苦讀不知春已濃的他頓覺心身清爽。一路漫行,看不盡的紅花綠草,春山春水,他恣意享受著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禮物,渾然不知道路的遠近。不知不覺離城已遠,他忽然覺得有些腿酸口渴,尋思著找一處鄉野農家歇歇腳、討些水喝,以便日落之前趕回城去。這里已是僻野,農家住得極為零落,他舉目四眺,望見不遠山坳處,一片桃花掩映中露出一角茅屋,於是加快腳步朝山坳走去。臨近山腳,在遠處能望見的茅屋這時反而全部被桃樹遮住,眼前只有一片蔚然的桃林:桃花灼灼,綴滿枝椏,微風吹來,清香繞人,讓人疑是誤入了桃花源中。沿著桃林間的曲徑往裡走,在一小片空隙中有一竹籬圍成的小院,院落簡朴雅潔。院中住著茅屋三楹,全用竹板茅草搭成,簡陋卻整齊異常。崔護心想:「何方高人,隱居在如此別致的地方。」
走近柴門,他叩門高呼道:「小生踏春路過,想求些水喝!」一邊叫門,他一邊猜想,出來開門的必然是一位白發美髯、竹杖芒鞋、相貌清奇、談吐風雅的老翁。吱呀一聲,房門敞開,不料走出的卻是一位妙齡少女。少女布衣淡汝,眉目中卻透出一股清雅脫俗的氣韻,使崔護甚感驚訝。他再次說明來意,少女明眸凝視,覺得來者並無惡意,就殷勤地將他引入草堂落坐,自往廚下張羅茶水。崔護打量著四周,只見室內窗明幾凈,一塵不染,靠牆放著一排書架,架上置滿詩書,桌上筆硯羅列,牆壁正中懸掛著一副對聯,聯文是:「幾多柳絮風翻雪,無數桃花水浸霞。」語句雅緻,情趣不俗,絕不同於一般鄉野農家的風格。臨窗的書桌上正擱著一幀墨漬未乾的詩箋,上面寫著一首「詠梅」五言絕句:
素艷明寒雪,清香任曉風;
可憐渾似我,零落此山中。
詩句一定是這里的主人所書,似乎是在借梅花來感嘆自己的坎坷身世,竟是這樣充滿著蕭索與無奈。到底是何等人物隱居在這里?又是何等心情與遭際而衍出如此無奈的文字呢?一連串的問號浮起在崔護腦際,使得他對這桃花環繞的茅舍以及茅舍的主人大感興趣,一心想要探個究竟。
這時,少女托著茶盤從廚房中出來,她落落大方地走向崔護,見對方正凝視著牆上的對聯似乎在品味,她會心地嫣然一笑,輕輕地喚一聲:「相公,請用茶。」崔護從思索中轉過神來,見少女正向自己走來,粉白透紅的臉上秋波盈盈,不施脂粉的打扮,素凈的布衣,更加襯托出少女的純真和靈秀,宛如一朵春風中的桃花,向人們展示著生命的風采。一時間,崔護竟然有些看得發怔,少女似乎察覺了他的心意,迅即垂下眼簾,一份嬌羞把她點綴得更加動人,崔護不由得心旌搖曳,險些兒難以自恃。
但畢竟是飽讀詩書,通情識禮的書生,崔護努力穩住自己的情緒,不致於在少女面前失態。他禮貌地接過茶杯,輕輕呷了一口茶水,故作鎮定地表明自己的姓氏和鄉里,接著又十分客氣地叩問少女的姓氏及家人。少女似乎不願多提這些,只是淡淡地說:「小字絳娘,隨父親蟄居在此。」並不提及姓氏和家世,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崔護自然也就不便多問了。
然而牆上的聯句、桌上的詩句、以及眼前的人物,這一切所透露出來的,都強烈地暗示著這茅舍的主人,必有一番不凡的來歷。崔護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團迷霧,但既然人家不願多談,他也就只好擱在一邊了。兩人在屋中靜默了一會兒,崔護將話題轉到景物上.他大贊此地景色宜人,猶同仙境,是游春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少女只是聽他高談闊論,含笑頷首似是贊同,卻並不說話。說到春天,崔護詩情大發,又對古今著名的游春詩詞品評了一番,最後說道:「花開堪摘直須摘,莫待無花空折枝」。說完,他意味深長地望著絳娘,等著她的反應。靈慧的絳娘當然明白他的意思,在春意盎然的季節,面對著這樣一位風華正茂、氣宇軒昂、又才情逼人的少年郎,又怎不叫她情竇初開的心中春意盪漾呢?但知書識禮的少女怎敢在一個陌生男子面前敞開自己的心扉,她坐在那裡含羞不語,兩片紅霞染上了面頰,偶爾用含情脈脈的目光向崔護一瞥,一碰到崔護的目光就迅速地收回。更加羞怯地望定自己的腳尖,益顯出一副楚楚動人的模樣來。面對少女的無措,崔護也不知如何是好,飽讀聖賢書的他不可能做出更熱烈、更輕浮的舉動來。
平時極少接觸女孩的崔護自然不甚明白少女的心思,見少女長久不語,還以為自己得罪了她。於是暗暗警惕著自己,不知不覺便在言語上有了一些收斂。
那時講究「男女授受不親」,一對未婚男女能夠端茶遞水,獨處一室,已屬破格之舉。在鄉村僻野尚且說得過去,若在城裡則是大逆不道的了。兩顆年輕而摯熱的心,在春日午後的暖陽中激盪著,彼此都被對方深深吸引著,然而「發乎情,止乎禮」,兩個飽受禮節教育的年輕人並沒有再進一步的越軌行為。眼看著太陽已經偏入西邊的山坳,崔護只好起身,懇切地道謝後,戀戀不舍地向少女辭別。少女把他送出院門,倚在柴扉
上默默地目送著崔護漸漸走遠。崔護也不時地回過頭來張望,只見桃花一般的少女,映著門前艷麗的桃花,一同在春風中搖盪,心中暗嘆:真是一副絕妙的春景圖啊!但少女眼中無限的眷戀他卻已看不清楚了。
春日裡一次偶然的相遇,在崔護和絳娘心中都激起了圈圈愛的漣漪。然而,男女之情,對男性來說是生活中的一些點綴,在女性卻是生命的全部。自從崔護離開以後,絳娘對他一直念念不忘,翩翩少年郎的影子日日夜夜盤桓在她腦海中,讓她朝思暮想、魂牽夢縈,但這一切她又不能對任何人提起。而崔護回到家中,隨即就埋頭於繁重的功課中,日夜苦讀,心思不復他顧;尋春巧遇絳娘一事只能暫擱腦後不敢再去撩起,以免心猿意馬而荒廢了學業。
時光如流,轉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又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晴日,崔護望著城中綻開的桃花不由地觸景生情,回憶起去年春天的城南舊事,感情的烈焰在他心中升騰,在無法壓抑的沖動中,崔護抱著興奮急切的心情,一路快行來到城外尋找往日的舊夢。一路上花開如舊,瑞氣依然宜人,但這一些景物都已喚不起崔護的興致,他心中只有那片燦燦的桃花中的伊人。尋尋覓覓,終於讓他找到了去年那幢茅舍,但見一切如故,好象那一次春日艷遇就是發生在昨天。走近院落,裡面寂靜無聲。他隔著竹籬高呼道:「小生踏春路過,想求些水喝!」他重復著去年的語言,期盼著去年的那幕再次上演。許久都不見少女出來開門,他喚了幾聲:「絳娘!絳娘!」除了些許微弱的迴音外,並無應答之聲。再定睛一看,茅舍門上靜靜地掛著一把銅鎖,宣告著主人已不在此。頓時,崔護覺得如一瓢冷水澆頭,火熱的心涼了大半。推開柴門,枯坐在院中桃花樹下.
繽紛的花瓣落了他一衣襟,仍不見少女歸來。又是夕陽西斜的時候了,他訕訕地從窗欞中取出筆墨,悵然地在房門上寫下七絕一首,這就是開頭提到的那首「題都城南庄」。題罷,他仍覺意猶未盡,沉吟兩遍,想改第三句為「人面只今何處去?」轉念又想,一首七言絕句中用兩個「今」字,不甚妥當,於是仍依原句。再看詩中兩次提到「桃花」一詞,卻並不嫌重復,反而更突出了主題,渲染了氣氛。
崔護城南訪舊,沒能見到絳娘,回家後心裡一直放不下來,腦子里不斷地問:伊人究竟到哪裡去了呢?——掃墓?探親?郊遊?甚至是出嫁了?他想來想去,絳娘的倩影時常縈繞在心頭。這樣一來,他根本無法用心讀書,甚至連茶飯也難以下咽。於是,數日之後,他再度往城南尋訪。
這次,他熟練地找到了茅舍,尚未走近,遠遠地就聽到茅舍中傳出了陣陣蒼老的哭聲,崔護心中一緊,連忙加快腳步趕到茅舍前高聲詢問究竟。片刻之後,一位白發蒼蒼的老漢,顫顫巍巍地走了出來,淚眼模糊中,上下打量著崔護問道:「你是崔護吧?」
對老漢知道自己的名姓,崔護有些訝異,他點頭稱:「晚生是崔護。」老漢一聽,悲從中來,哭著說:「你殺了我的女兒啊!」崔護驚詫莫名,急忙詢問:「敢請老丈說 明原委!」
老漢涕淚橫流,硬咽地述說道:「愛女絳娘,年方十八,知書達禮,待字閨中,自從去年清明見了你,日夜牽腸掛肚,只說你若有情,必定再度來訪。她等過了一天又一天,春去秋來,總不見你的蹤影,她朝思暮想,恍然若失。時過一年,本已將絕望,前幾天到親戚家小住,歸來見到門上你所題的詩,痛恨自己錯失良機,以為今生不能再見到你,因此不食不語,愁腸百結,這然一病不起。我已老了,只有這個女兒相依為命,之所以遲遲不嫁,是想找一佳婿,好讓我們父女有所依靠。現在絳娘卻先我而去了,難道不是你殺了她嗎?」
聽了這番哭訴,崔護彷彿橫遭雷擊,一時被震得不知所以。萍水相逢,痴心女子竟用情如此之深,怎不讓崔護心痛欲碎呢!他嗚咽道:「去年路經貴宅,口渴求飲,承蒙小姐賜茶,日前再來尋訪不遇,悵然題詩而返,不料竟意出這樣的變故,絳娘若死,晚生也不願偷生了!」他邊說邊奔入內室,抱住斷氣不久的絳娘聲嘶力竭地呼喊:「絳娘慢走一步,崔護隨你而來呀!」
崔護一邊搖晃著絳娘,一邊大聲哭喊,淚水流滿了絳娘的面龐。也許是他的精誠感動了蒼天,也許是他的真情喚醒了絳娘的心,總之,這時絳娘竟然悠悠地蘇醒過來。一開始是呼出一絲綿綿的鼻息,接著雙目微啟,然後唇角微動,似乎認出了崔護,自己把臉深深埋進崔護的懷里。老漢見了驚喜萬分,急忙備好姜湯米漿,慢慢給絳娘灌下。就這樣,多情的絳娘居然從黃泉路上又走了回來。
隨後,崔護回家把情況稟明父母,父母十分體諒他們的一片真情,於是依禮行聘,擇一吉日將絳娘娶進門來。絳娘的父親也經崔家予以妥善的安置,得以頤養天年。但這父女始終不願表明自己的姓氏和身世,留下一個難解之謎。也許老漢曾經在朝中為官,因故獲罪,於是隱姓埋名,蟄居博陵城南,既然他有所顧忌,崔護一家也就知趣地不去探究。
崔護娶了絳娘這么一位情深意厚、賢淑美慧的嬌妻,心中自是美不勝收。絳娘殷勤執家、孝順公婆、和睦親鄰,夜來紅袖添香,為夫伴讀,使得崔護心無旁思,專意於功課,學業日益精進。唐德宗貞元十二年,崔護趕會士,獲進士及第,外放為官,仕途一帆風順,官到嶺南節度使。在絳娘的佐助下,他為官清正,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愛戴。
後來人們遂將男女情事謂之走桃花運或交桃花運。
㈣ 桃花和艷遇有關嗎
沒有必然的關系。
㈤ 此詩到底有多麼地傷風敗俗
當名士遇見名妓-己亥雜詩情事錄
「天花拂袂著難銷,始愧聲聞力未超;青史他年煩點染,定公四紀遇靈簫。」
十二年為一紀,龔自珍時年四十八歲,於袁浦(今江蘇清江市)遇妓靈簫,一見鍾情。此時是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定公在辭官自京返家途中。
簫與劍,在龔自珍詩中有特殊意義。少年擊劍復吹簫,劍氣簫心一例消,又說「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五十年」,代表著俠骨柔情,報國壯志與詩酒情懷,雙管齊下,一個也不能少。此時遇上名字中有「簫」字的靈簫,冥冥中有似天意,更巧的是,酒席中初見,分韻賦詩,定公抽得亦是「蕭」字韻。故喜不自勝,比之於甄陀羅,又比之於天女,同時,思及自己平生,一時哀樂交集。當一個男人對女人動心,他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身世跟她牽扯到一起,由此可以推斷,他對她是否有真情。
龔自珍信奉天台,長禮空王,又才華超卓,卻不是道學先生,靈簫為妓,賣身為生,二人即生感情,立即結成歡好。第二天晨起,鄭重又以詩相謝,獻於靈簫妝台之上:「一言恩重降雲霄,塵劫成塵感不消;未免初禪怯花影,夢回持偈謝錄簫。」
從前後詩篇看,靈簫當是識文斷字的女子,而且工辭令,有英氣,有心機。美貌是不用說了,雖然情人眼裡出西施,但高傲放誕如龔自珍,不美的女子首先就不會落入他眼裡,美而不慧,則無法使他動情。美而慧,身份卻下賤,這場露水姻緣,換一個對象,也就輕描淡寫過了。
可龔自珍非常人,其情也狂,其來勢也風雨蒼蒼。在詩中,靈簫儼然成了他心目中的女神,對所愛女人的這種態度,在傳統文人所寫情詩中,是極罕見另類的。三千世界,盡成微塵,塵又成塵,此感恩之情仍不能銷,這種浪漫奇麗的寫法,也使他的感情,於謙卑之態下,具有令所愛不可駁回的氣勢。
龔自珍此次出京,其實很狼狽倉惶,具體原因如何,不得而知,總歸是些未了「恩仇」,危及身家性命。已亥雜詩中,屢次提到,藏頭露尾,又不肯說詳細,惹得後人猜測紛紛。有種說法是因與顧太清戀愛暴露,被其本夫逼出京師,即「丁香花公案」。然而又不斷有人指出其謬,孟森甚至專門作《丁香花公案》長文為龔顧辨誣。依我之見,定公此人外形不佳,矮小貌寢,為人脾氣比較古怪,說話又經常神出鬼沒,顧太清名門貴婦,有著個品貌相當的老公,無論從女人的角度還是現實的角度,能看得上定公,倒也是奇事一樁。
又有猜政治原因的,如錢穆,認為定庵是因禁鴉和主戰事,得罪了穆彰阿,受到迫害,只得出逃。然而,若果因此事,政治上打擊也就足夠了,穆彰阿集中精力對付的是林則徐、鄧廷楨諸人,沒必要對當時官微言輕的龔自珍下手奪他性命。而且已亥雜詩中,屢屢吐露仇家勢力只在京師及江北,以穆彰阿當時氣焰,真要追砍他,一道長江怎麼阻得住?
反正定公與人在京師結了仇大約是實,以至返家一路上也是惶惶。與靈簫一晤,匆匆次日即別去。然後,到了揚州。在這里,遇上了另一女子小雲,並為其作詩三首。小雲看來也是名妓,可以三番五次拒客(當然拒的不是定公,而是定公的友人及其他不入眼者),而且聰明伶俐,「能令公慍公復喜」,龔自珍對她頗不吝誇贊。但從詩中也可見,定公對她,與對靈簫的態度,是很不同的,「初弦相見上弦別,不曾題滿杏黃裙」,逢場作戲的成份多些。
中國的才子名士有一點甚好:凡詩詞寫到與已有關系的女人,基本上極盡溢美之辭,一分好能誇到十分,中人之姿可誇成天人。這些女人往往是妓女,因為招惹良家婦女,可是作姦犯科的大案子,自家的老妻拙荊,又一般只宜出現在悼亡詩詞中。妓女對文人也很投契,尤其是大文人,蘇東坡、歐陽修這級別的,別說接客接到,就是只被他品題過,立刻身價百倍。
小雲遇到定公,肯定久已聞名的了,看上去,這位名士貴人對自己也很喜愛,於是,兩情相愜,別時她戀戀不舍――是出於真的愛戀,還是職業習慣,無可考證。總之,和受過良好教育有文化修養有地位的貴婦顧太清完全不同,對於定公的出現並留情,她有著充足的理由眼前一亮,受寵若驚。不過,她跟靈簫一樣,因定公的詩而留名,但青史上野史上,都沒有為她們留出任何開口說話的機會。所以,還是只能回到定公的詩里來,看他如何說。
「坐我三熏三沐之,懸崖撒手別卿時。不留後約將人誤,笑指河陽鏡里絲。」這是龔自珍給小雲的臨別贈詩。說得很婉轉,一付情非得已,為你好,也為我好的表情。龔慣以佛家詞語入詩,這里也是,在三分哀艷三分疼痛三分灑脫之外,還有那麼一分寶相庄嚴……他撥腳跑去了杭州。
在杭州,他為一位未嫁早夭的女郎寫下悼亡詞十六首。所悼對象具體姓氏,沒人知道,王文濡校本上眉批說可能是定公表妹。女郎大約卒於龔自珍返前十一個月左右,住杭州城外鳳凰山腳下,良家女子,與定公為舊相識,可能是世交,且相互感情甚好。
在女人面前,龔自珍是個風流多情種子,這一點幾乎可以從詩中坐實了。這一路劍氣簫心、紅袖頻招地走回崑山,定公終於可以鬆口氣,開始修復羽琌山館。靈簫的身影,仍在他心中,越來越美麗。望著修繕一新的房屋和四周風景,他開始想像與靈簫在此雙宿雙飛,過逍遙自在的生活。「乞墅」二首雲:「靈簫合貯此靈山,意思精微窈窕間。區壑無雙人地稱,我無拙筆到眉彎。」「此是春秋據亂作,昇平太平視松竹。何以功成文致之?攜簫飛上羽琌閣。」
不久,龔自珍決定冒險再去北京,迎眷屬歸南。走的還是前次回來的路,重過揚州,再會小雲,小雲求他為已脫籍,她失望了,定公心在不她這里。「新詩急記銷魂事」,她只是他路途中一個艷遇,用我的一位女友話來說,是口渴時偶爾用過的一隻杯子。對於她想要嫁他的要求,他略帶嘲弄地答道:「少年尊隱有高文,猿鶴真堪張一軍。難向史家搜比例,商量出處到紅裙。」這個時候還不忘為少年時的雄文自豪一番,是為了提醒她彼此身份的不般配?為了怕她再糾纏,他不辭而別,「怕聽花間惜別詞,偽留片語訂來期。秦郵驛近江潮遠,是剔銀燈詛我時。」就此跑掉。
是年九月二十五日,龔自珍重到袁浦,十月六日渡河去,留浦十日。一場情愛之戰,便發生在此時此地。定公在此期間,加上別後途中所寄予靈簫,共作了三十三首詩,詳細地記錄了這段情事,個中微妙曲折心態,也是向來寫情作品中罕見。
靈簫也是見面後,便再次提起脫籍一事。當初定公在家時,已下定決心要攜簫同隱,此時卻不知為何變卦,謝絕了她的要求。「豆蔻芳溫啟瓠犀,傷心前度語重提。牡丹絕色三春暖,豈是梅花處士妻?」「對人才調若飛仙,詞令聰華四座傳。撐住東南金粉氣,未須料理五湖船。(此二章,謝之也。)」
從詩中看,龔自珍對於靈簫,是極其欣賞的,她的豐韻,她的才華,如此明艷逼人,是不是正因為此,使他有了猶豫之心,想要脫逃:這樣的女子,適合做他的「梅花處士妻」么?很快,二人的魚水相得,心心相映,使他將這些猶豫丟在腦後,縱情陶醉在溫柔鄉中。
他為她寫了好多溫柔的句子,深情的詩,說她的體態音容,愛她的活色生香和英氣勃發,甚至因她愛上了她的家鄉蘇州。他記下了他們在一起的快樂時日,還想到了為她而改變自己。她則欣然回報,女為悅已者,士為知已,她做了他的「金閨國士」。他們的愛戀如少年般熱烈。然而,他們實際上都已經不是不諳世事,蠻撞直率的少年人,在這場雙方年齡、身份、地位懸殊的愛情中,由各自身份背景和個性沖突帶來的陰影,漸漸侵佔了愛人的心。
「喜汝文無一筆平,墜儂五里霧中行。悲歡離合本如此,錯怨蛾眉解用兵。」愛戀即深,則生憂怖,一言一行,怕對方不解已心,又疑惑他心可似我心,猶疑、試探,有話也不好好說,恰如兵書上虛虛實實。在靈簫,這是出於青樓中女子的天然警惕心,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她對手中這份飛來的愛情,總要放不下心來。在定公,官場、情場上打滾多年的人,早已對那些言不由衷、虛心假意厭恨之至,心上人的言行突然難以琢磨起來,他一定能敏銳地感覺到,而且不見得會往好處想。
「臣朔家原有細君,司香燕姞略知文。無須問我山中事,可向花間領右君?」明明已經誠心地說要娶她,她為何此刻又忽冷忽熱使小性兒?「美人才地太玲瓏,我亦陰符滿腹中。今日簾旌秋縹緲,長天飛去一秋鴻。」鬧了一些別扭後,定公負氣不辭而別――你耍小心眼兒,難道我就不會?靈簫寫信道歉,又把他請了回去。
大概這一鬧,關系穩定了些。靈簫似乎仍是缺少安全感,使些試探郎心的小伎倆,定公也不再跟她計較,反信誓旦旦:「美人捭闔計頻仍,我佩陰符亦可憑。綰就同心堅俟汝,羽琌山下是西陵。」至此,眼看就是大團圓的結局了,突然,意外地,龔自珍真的匆匆走了,一去不回。到底為了什麼?除了他自己,可能連靈簫也不解原因。可能是擔心自己會又改變主意,臨走時他拒絕靈簫的相送,獨自上船。空留下一首首在她閨房中寫下的情詩,那些清麗綿纏的句子:「紅似相思綠似愁」、「三生花草夢蘇州」……忽然之間,昨日之日,邈若山河。
很顯然,他仍然在愛著她,離去之後,途中時時思念,往昔情事不離心上,一會兒對當初的拂袖而去痛悔不已,一時又打定主意從此要將她長駐心中,一時又自認覺悟。顛顛倒倒地獨個兒鬧了許久,終於決定徹底分手。
「閱歷天花悟後身,為誰出定亦前因。一燈古店齋心坐,不似雲屏夢里人。(順河道中再奉寄,仍敬謝之,自此不復為此人有詩矣。越兩月,從北回,重到袁浦,問訊其人,已歸蘇州閉門謝客矣。其出處心跡亦有不可測者。」
靈簫回蘇州隱居,定公於兩年後暴卒於丹陽雲陽書院。有傳聞為仇家所害。柴萼《梵天廬從錄》,則說為靈簫毒殺。王文濡校本眉批則注曰:下毒的可能是小雲。然小雲之歸定公,並無確證,靈簫之毒定公,也只是傳說。
王國維曾痛詬龔自珍為人涼薄,以其詩「偶賦凌雲偶倦飛,偶然閑慕遂初衣。偶逢錦瑟佳人問,便說尋春為汝歸。」為證,靜安先生一切文字,愛好以血書成者,和定公當不是同路人。然而一切感情,情仇愛恨,擔得起,那是決絕,是勇猛精進,擔不起,也是人之常情。艷詞可作,唯不可作儇薄語。龔定庵詩雲:「偶賦凌雲偶倦飛,偶然閑慕遂初衣。偶逢錦瑟佳人問,便說尋春為汝歸。」其人之涼薄無行,躍然紙墨間。 言為心聲,文是為人的寫照,人無真情是涼薄無行,文無真情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具體的賞析我也不是很清楚...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對你有幫助...
㈥ 尋些言情小說
樓雨晴的《盼君》,男主是《大俠也認栽》里陸君遙的兒子陸祈君,女主是他撿來的妹妹盼君
㈦ 灧灪爩鱻麤龖龗齾齉靐龘拼音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時間在這個世間,最為豐富的陳述是沉默。
大時代是為少數人准備的,大部分人是時代的承受者。
經典之魅力在於超越時空的阻隔,永遠可以與當下對話。
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雲千檣,你做出選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相當沉悶和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每逢你想要批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條件。
望著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梅花就落滿了南山。
你問人問題,她若答非所問,便已是答了,無需再問。
你說:我們就山居於此吧,胭脂用盡時桃花就開了。
當她把心裡話一吐為快時,有人把月光熄滅了。5.不要試圖去解釋這個世界上任何的誤解和扭曲,存在的都是真理,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虛頭,他們一定付出了你沒有想到的努力和代價,才華、機遇、運氣、努力、外貌,甚至是不光彩的事情,都是存在,沒什麼值得懷疑。1.我之所以這么努力,是不想在年華老去之後鄙視自己。
如果你想得到你從未擁有過的東西,那麼你必須去做你從未做過的事。
——湯木《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拚命的自己》
2.只要春天還在,我就不會悲哀。縱使黑夜吞噬了切,太陽還可以重新回來。
—— 汪國真
3.往前走,往前看,哪怕前途一片迷惘,哪怕只是憑著慣性繼續往前走――
總有一天,會在自己漫長的腳印中找到方向。
只是大概需要一點耐心。
㈧ 好看的言情小說
有古代的有現代的,不知道你喜歡看哪種
穿越時空的古代言情小說有:《綰青絲》《瀟然夢》《步步驚心》《我的靈魂在古代》《夢回大清》《醉玲瓏〉〉《木槿花西月錦綉〉
http://www.lcread.com/esou/book/index.html
上面幾本書我都看過,超好看
小妮子:〈惡魔之吻〉1,2,3、合集 〈龍日一,你死定了〉1,2,3、《裴多菲的羅曼史》、《G小調進行曲》1,2,3 《棒棒糖》1 ,2《仲夏夜之戀》1 2 3 <親親親吻魚>1 2 <如果微笑> 1 2
米米拉<她和他和他和他>1 2
小妮子和米米拉合著:《214度惡龍王子》1,2,3
郭敬明:《幻城》、《愛與痛的邊緣》、《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初戀》、《天亮說晚安》、《1995-2005夏至未至》、《夢里花落知多少》、《刻下來的幸福時光》、《無極》小說版、 《迷藏》和島的8本 《最小說》1,2,3,4,5,6 <悲傷逆流成河>
饒雪漫:《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校服的群擺》、〈愛在仙境的日子〉、<左耳>、<糖衣>、<小妖的金色城堡>、<左耳>終結 《十年》《蝴蝶來過這世界》《沙漏》1,2 <沒有人和我一樣> 全集(共10本)
郭妮:《天使街23號》1、2、3 ,4,5 《麻雀要革命》1\2 \3\4 《壁花小姐奇遇記》1,2 ,3
惡魔的法則1,2
易拉罐:101號寵物戀人1,2 小子,我看上你了
遵命,女王殿下 9分酷,10分拽
胡偉紅:·淘氣公主求愛記1,2
55555,就算他軒轅健一英俊瀟灑、玉樹臨風、風流倜儻、貴族子弟,可我譚沫沫怎麼說也是迦納斯王國的公主啊,為什麼,為什麼在見面第一天就莫名其妙地成了他的未婚妻?如果他是個表裡如一的大帥哥也就算了,偏偏他帥氣的外表下有著一顆惡魔般的心。上帝一定是聽到我內心的禱告了,賜給我一個真正的天使。歐俊彥。當天使和撒旦都出現在淘氣公主身邊時,淘氣公主會如何做出選擇……
·一年三班惡男軍團1,2
身世凄慘的苦命少女韓雪依,在即將踏入高中的門檻時,一個晴天霹靂轟然劈下——自己的親生爸爸因為欠了巨額賭債,竟然把自己賣給了惡少林錫辰!更要命的是,此惡男生得不醜長得不凶擁有萬貫家財也就算了,竟然長成那樣一個人見人愛走到哪裡都是轟動的絕世好模樣……還有他的一年三班的好兄弟,妖精惡男鄭亦男,亂世英雄嚴七海,神秘俊男季培霖,個個都是貌美如花、傾國傾城……蒼天啊!韓雪依你這個幸福的女人,把你的惡男送我一個吧!
·誰中了壞小子的毒
在這部書中,壞小子們又來興風作浪啦!書中的主人公邵風揚是個家境富有,但從小失去母愛、性格霸道孤僻的「壞」男孩,只愛飆車,絲毫不知憐香惜玉,他的身邊,又會發生什麼鶯鶯燕燕、花花草草的故事呢?但與安妮絲公主的前兩本書不同,這部書中的女主人公,並不是傻得可愛的小女孩兒,而是古靈精怪並且精力超級旺盛的「壞」妮子唐心!如果說,壞小子是愛情毒葯,殺傷力無限,那壞妮子就是愛情解葯,對帥哥具有超級免疫力...
明曉溪
·泡沫之夏3 ·泡沫之夏 ·泡沫之夏2
·無往而不勝的童話 ·會有天使替我愛你 ·雨夜裡的星星沙
·冬日最燦爛的陽光 ·小魔女的必殺技 ·水晶般透明
·烈火如歌I ·烈火如歌II ·冰(明若曉溪番外篇)
·握在手裡的星星(Diddl著)
朵朵
·NO.1第一戀人
可是半路殺出的左桑洛……這個外表冷酷的帥男生,一度讓我極其沒有好感,甚至認為是無業遊民……但是,為什麼他給我的這個吻……我摸摸自己的嘴唇,微溫的嘴唇似乎還有著左桑洛的氣息,為什麼……這明明就是我的初吻,他就這樣輕易地奪走了我的初吻……可是,我竟然一點兒也不生氣……相反,我還有那麼一點兒的激動,那麼一點兒的興奮……帶著一張滾燙的臉,我躺在床上,抱著心愛的毛毛熊自言自語。
·親親我的野豬王子
曾經有個童話說:一個美麗的公主被一頭野豬相救……最後兩人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如今霸氣十足的韓國少年愛上了傻傻糊塗女,一連串的玩笑和誤會,才讓真情見了天日;怪不得每當危難之時,霸道少年就會及時出現,原來他便是自己的 MR.RIGHT不經意間,丘比特之箭就已悄悄射中了你感受真人版的童話愛情,當野豬都能成為童話的主角,相信沒有愛情不能成立!
·我的惡魔羅密歐
愛神出乎意料地降臨,讓人暈眩地甜蜜。撲通撲通撲通……第一次遇見你,我是女生,漂亮的女生!你就是從天而降的羅密歐!撲通撲通撲通……再次遇見你,我扮男生,帥帥的男生!你竟然成了勢不兩立的惡魔!Oh,上帝爺爺,告訴我,怎樣才是暈眩的甜蜜?!
·HELLO!王子殿下(野蠻王子愛情故事)
傳說,王子跟公主會遭遇宿命的相遇,品嘗甜美的愛情;傳說,被紫貝殼牽引的戀人終將重逢,過上幸福的生活;來自中世紀的古老神秘傳說,一場由紫貝殼牽引而出的華麗邂逅。一場現代版的野蠻王子愛情童話浪漫上演。
上帝啊,我只是不小心被絆了一腳,卻因此遇上了霸道的他。這個我長久等待著的王子殿下,明明帥過金城武,氣死F4,可他怎麼總是一副撲克臉,動不動賞我一頓暴栗頭! OH,GOD!真不知是幸運還是惡夢,我唯有大喊一聲:Hello,我的王子殿下!
·丑小鴨王子
美麗傳說的結局總是漂亮公主和英俊王子過上幸福的生活……BUT,STOP!我不是公主,可為什麼會遇上這個可惡的丑小鴨王子,會成為他的僕人?!要知道我可是跆拳道黑段的高手高高手,讓我當僕人?!哼!那就讓我們過過招吧!可是如果,我這么討厭眼前的丑小鴨王子……為什麼每次遇見他,心跳就會加速,身上的零件都集體罷工,不聽使喚呢?一個美麗的傳說,一份奴隸契約……一場平凡公主與丑小鴨王子的浪漫愛情即將轟然登場!
以上的書基本我都看過所以才向你推薦
自己看去吧,向你提供各方法,如果網上沒連載完的,去小說名字的貼吧里瞧瞧
推薦個吧
№尐丫頭の小說盒子
在推薦幾個網址
這里有許多作家的列表
http://book.kanunu.cn/html/2005/0819/855.html
看書
http://www.joustar.com/
㈨ 求詩一首
1、
河海江湖波浪涌,
東西南北我居中。
梁才巨石成砥柱,
士為知己向從容。
鵬程萬里懷大志,
強者定將是英雄!
2、
河寬水流急,
東海浪拍堤。
梁材作砥柱,
士願為知己。
鵬飛萬里志,
好漢險能夷!
㈩ 關於桃花的小故事
崔護的「人面桃花相映紅」
唐朝人孟棨寫了一本《本事詩》的書,他在該書中記錄了許多唐朝詩人的逸事。在《情感第一》篇中,描寫了一段哀婉動人的愛情故事:
清明節的這一天,因為考進士不及格,而一直為此鬱郁寡歡的崔護,一個人去了長安城郊的南庄遊玩。因為口渴,他想討一口水喝,就匆匆的向村莊里走去。在一戶桃花盛開的農家門前,他隨意的叫開了人家的屋門。這戶人家的少女,在問明了來意後,就轉身回去端了一杯水給他喝,而且還打開房門,請他進來,請他坐下歇歇。
這次與農家少女的偶然相遇,使崔護在心中一直念念不忘。到了第二年清明節的這一天,鼓足勇氣的崔護,再次來到了這戶人家,卻發現房門上靜靜地掛著一把銅鎖。心泱泱,滿懷惆悵的崔護,於是就在這戶人家的牆壁上,寫了一首《題都城南庄》的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在,桃花依舊笑春風。」
(10)小梅花艷遇擴展閱讀:
桃花的作用與功效:為薔薇科植物桃的花。春季開花時採摘,曬干。
【性味歸經】 味甘、辛,性微溫。 歸心、肺、大腸經。
【功 效】 活血行淤,潤燥滑腸,祛病美容。
【應 用】 用於治療跌打損傷、淤血腫痛、腸燥便秘等。
(1)桃花根的作用與功效: 莖皮性味苦、平。具有清熱利濕,活血止痛,截瘧殺蟲的功能。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腰痛、跌打損傷、絲蟲病。
(2)桃 葉: 性味苦、平。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功能。外用適量。用癰癤鮮品搗爛敷患處,痔瘡、濕疹、頭虱均煎水洗。
(3)桃樹膠的作用與功效:性味苦、平。具有和血、益氣、止渴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