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苦自來
⑴ 梅花香自苦寒來 這首詩的全文是什麼
全文如下:
《警世賢文》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譯文:「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意思是說:寶劍的銳利刃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挨過寒冷冬季的梅花更加的幽香。「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比喻不要多管閑事,或者用來形容那些明哲保身的人。
(1)梅花苦自來擴展閱讀: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是一句俗語,或警世語,沒有對仗,應不算詩作。
在一本唐代的佛經《輜門警訓》里也載:
「守道猶如守禁城,緊把城頭戰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說的和「梅花香自苦寒來」都是一個道理。許多古詩中對梅花芬芳傲立於嚴寒之中也有很多描寫,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可以說古已有之,只是由後人整理而成。
梅花是中國傳統名花,它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為它贊美, 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而為世人所敬重。
中國歷代文人志士愛梅、頌梅者極多。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
有關梅的傳說故事、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國流傳深遠,應用極廣。它象徵著鐵骨錚錚,不屈不撓,幸福吉祥。敢斗霜雪,疏放冷艷的梅花,在儒家正繞觀念塗抹下,成為高潔守道的凜然君子,不畏嚴寒剛毅雄傑,驚頑起懦的勇猛鬥士。
參考資料:網路-梅花香自苦寒來
⑵ 梅花香自苦寒來全詩
全文:
出處:《警世賢文》
有田不耕倉稟虛 ,有書不讀子孫愚。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少壯不經勤學苦, 老來方悔讀書遲。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
智慧源於勤奮, 偉大出自平凡。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欲求生富貴 ,須下死功夫。
釋義:「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意思是說:寶劍的銳利刃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挨過寒冷冬季的梅花更加的幽香。「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比喻不要多管閑事,或者用來形容那些明哲保身的人。
(2)梅花苦自來擴展閱讀
梅蘭竹菊被人稱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梅、蘭、竹、菊既是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中國畫中最常見的題材,畫家用「四君子」來標榜君子的清高品德: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蘭,空谷幽香,孤芳自賞;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趨炎勢。
梅花最令畫家傾倒的氣質,是一種寂寞中的自足,一種「凌寒獨自開」的孤傲。它不屑與凡桃俗李在春光中爭艷,而是在天寒地凍、萬木不禁寒風時,獨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開出滿樹繁花,幽幽冷香,隨風襲人。
⑶ 「梅花暗自苦香來」的古詩是什麼
「梅花暗自苦來香來」的古詩有自——
1、《梅》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釋義:牆角有數枝梅花,在寒冬獨自開放。在很遠就知道樹上掛著的不是雪花,因為有陣陣梅花香味飄來。
2、《雪梅》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釋義:梅花和雪花互相爭春,誰也不肯服輸,這使詩人很作難,只好擱下筆來,費心加以評判。梅花雖白,但與雪相比,還差三分;雪雖清,較之於梅,則沒有梅花的幽香。
3、《梅花絕句》宋陸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正在層冰積雪時。
釋義:本來就生在幽深的山谷,花枝向北,更不易見到陽光,所以年年開花都很晚。您知道它品格高超,迥異流俗的風致嗎?(若要知道這一切),就在數九寒天,冰天雪地的時候來欣賞吧。
4、《早梅》唐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
釋義: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人們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發,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⑷ 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全詩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出自古代的《警世賢文·勤奮篇》專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屬。
賞析
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梅花飄香來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喻義要想擁有珍貴品質或美好才華等是需要不斷的努力、修煉、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達到的。
⑸ 「梅花香自苦寒來」全詩是什麼
「梅花香自苦寒來」出自明·朱熹《增廣賢文.警世賢文》之勤奮篇。全文是:
有田不耕倉稟內虛,有容書不讀子孫愚。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少壯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釋義:
有田地不去耕種糧倉就會空掉,有書不去讀的話子孫就會愚昧。
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梅花飄香來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
少壯的時候不懂得勤奮讀書,到老了再讀書就已經遲了。
(5)梅花苦自來擴展閱讀
賞析
挨過寒冷冬季的梅花更加的幽香,經受住磨礪的寶劍才會更加的鋒利,全文其實闡述了一個很朴實的因果關系:想要糧倉滿,就要在有田的時候耕種;想要子孫聰慧,就要讀書;想要鋒利的寶劍,就要經得起磨礪,想要梅花芳香撲鼻,那得挨過三九苦寒!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毀於隨要想擁有珍貴品質或美好才華等是需要不斷的努力、修煉、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達到的。
⑹ "梅花苦自寒中來"出於哪首詩
梅花香自苦寒來 出自《警世賢文》之勤奮篇「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內」容
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梅花飄香來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喻義要想擁有珍貴品質或美好才華等是需要不斷的努力、修煉、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達到的。
警示賢文應該是個出版社出書時用的名字,警示之意。原名應叫增廣賢文吧《警示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
書名最早見之於明代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於萬曆年間。
後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作者一直未見任何書載,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過重訂,很可能是民間創作的結晶。
⑺ 梅花暗自苦香來的古詩
「梅抄花暗自苦香來」的古詩有——
1、《梅》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釋義:牆角有數枝梅花,在寒冬獨自開放。在很遠就知道樹上掛著的不是雪花,因為有陣陣梅花香味飄來。
2、《雪梅》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釋義:梅花和雪花互相爭春,誰也不肯服輸,這使詩人很作難,只好擱下筆來,費心加以評判。梅花雖白,但與雪相比,還差三分;雪雖清,較之於梅,則沒有梅花的幽香。
3、《梅花絕句》宋陸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正在層冰積雪時。
釋義:本來就生在幽深的山谷,花枝向北,更不易見到陽光,所以年年開花都很晚。您知道它品格高超,迥異流俗的風致嗎?(若要知道這一切),就在數九寒天,冰天雪地的時候來欣賞吧。
4、《早梅》唐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
釋義: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人們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發,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⑻ 梅花苦自寒香來出處
1、出處:明朝《警世賢文》中勤奮篇警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版香自苦寒來」。
權2、解釋: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捱過寒冷冬季的梅花更加的幽香。喻義要想擁有珍貴品質或美好才華等是需要不斷的努力、修煉、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達到的。
3、同義詞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吃得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
不經一番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
⑼ 梅花香自苦寒來的意思是什麼
梅花香來自苦寒來
出自明朝《自警世賢文》中勤奮篇警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作品名稱】梅花香自苦寒來
【創作年代】明朝
【作品出處】警世賢文
【文學體裁】名言警句
【作 者】匿名
【釋 義】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捱過寒冷冬季的梅花更加的幽香。喻義要想擁有珍貴品質或美好才華等是需要不斷的努力、修煉、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達到的。
⑽ 梅花香自苦寒來是什麼意思
梅花香自苦寒來
【原意】:梅花飄香來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比喻引申意思是凡事都須艱苦鍛煉,不斷磨礪,才能取得成功。
出自明朝《警世賢文》中勤奮篇警句:「有田不耕倉稟虛,有書不讀子孫愚。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少壯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10)梅花苦自來擴展閱讀:
梅花是中國傳統名花,它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為它贊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而為世人所敬重。
中國歷代文人志士愛梅、頌梅者極多。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
有關梅的傳說故事、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國流傳深遠,應用極廣。它象徵著鐵骨錚錚,不屈不撓,幸福吉祥。敢斗霜雪,疏放冷艷的梅花,在儒家正繞觀念塗抹下,成為高潔守道的凜然君子,不畏嚴寒剛毅雄傑,驚頑起懦的勇猛鬥士。
毛澤東《詠梅》一詞更是把這種精神提高到一新的時代高度。滿身清氣,屹立於嚴寒里;堅貞不屈,傲視風雪;獨立,奮進,不依附於他物,正是中華民族氣魄之根本,節氣之象徵,無疑也是梅文化的最高表現形式和巨大的社會影響力。
梅也是幸福吉祥物。古人認為,「梅具四德,初生為元,開花如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梅花綻開五瓣,象徵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有梅開五福之說。
喜鵲在梅枝上歡悅鳴叫的圖案,常被稱為「喜報早春」,「喜報春光」,「喜上眉梢」,取諧音或寓意。吉祥圖案還有「竹梅雙喜「,由竹梅和兩雙喜鵲紋圖,竹喻夫,梅喻妻,常用以祝賀新禧。
梅花還吸引了古今無數的詩人畫家,或詠梅言志,或借梅寄情,流傳下來的詩畫之多,遠非其他花卉所能比。
參考資料:
網路_梅花香自苦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