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從來不見梅花譜

從來不見梅花譜

發布時間: 2021-02-28 05:28:51

1. 從來不見梅花譜什麼意思

解析:來 思路引領自:了解什麼是文人畫。 答案 提示: 文人畫盛行於元明清時期,這一時期,要麼是文人得不到重視,要麼是文人受到的鉗制很多,文人們以畫寫意,也就是通過畫筆表述自己的思想感受,因此文人畫不是以寫真為目的,而是以表意為根本。因此,文人畫重寫意,講究的是氣韻、筆墨,通過筆墨表達主觀意念。所以我們欣賞元明時期的中國畫,感覺到的不是筆墨,不是色彩,更不是技巧,而是一種韻致,是一種無法用文字語言表述的韻致。即使是文字寫成的詩詞,其意境也常常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提示: 文人畫。

2. 請教意思: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明)徐渭《題畫(梅)》

表面的意思是 從來沒有看過梅花的畫譜 但是隨便提筆就具有自然地神態 這是一句畫論

3. 需要一些文章 各位大師來幫忙

韓靜霆《梵高與青藤》
1888年12月24日,偉大的梵高瘋狂地割下了自己的耳朵。說也巧,我讀《梵高自傳——致親愛的提奧》中的這一節,也是這個日子;12月24日,我實在無法使我平心靜氣地讀下去了。我像一個目擊者那樣,震驚,震撼,滿眼的血色,嗚嗚地哭了起來。
從書攤上找來的這本書,裝訂十分粗糙,疊著的書頁沒有切開。我只好拿著一把鋒利的裁紙刀邊裁邊讀。這本書是美國美術史論家歐文•斯通夫婦縮編的梵高書信集。梵高一生孤獨,幾乎無人可以對話。他在生命的最後十七年,除了發病,每晚都給惟一供給他衣食、顏料和自信心的弟弟提奧寫信。提奧精心地收藏了梵高的畫作和每一塊寫了字的紙片。梵高寫了上千封信,從來沒想過是在為自己做傳,正因為這樣,梵高的書信「自傳」,與那些濫隱於世的自我蓋棺加冕的「自傳」,以及那些為了出版發行盈利寫的「傳記」,不可相提並論。梵高的書信靠得住,滿紙是孤獨的藝術修行者的內心獨語。
我的心隨著梵高囁囁嚅嚅的自語,走進了他那個多雪的冬天。
他在這里與另一位大師級的畫家高更相會,然後為了藝術的見解大吵大鬧。這是一次永載史冊的,沒有任何人際關系的糾葛,沒有經濟利益爭奪的唯藝術的偉大爭吵。當語言無法使高更屈從的時候,梵高把玻璃杯向親愛的摯友的頭顱砸去,破碎的玻璃片嵌進了牆壁,在地上閃跳,梵高又抓起了剃刀,吼叫著要殺死高更和高更執著的畫風。
高更逃走了。
梵高瘋狂了。
這是12月24日。
他正在發高燒。他想到外面去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創造力,與高更決一死戰。可是他無力離開黃房子。他忽然想把自己耳朵弄下來。擲給高更,這樣,就可以把高更狂妄的叫罵徹底挖掉了,鏟除了。
脆骨在抵抗,血弄得兩只手都粘粘漬漬。越是這樣,梵高越滋生著戰勝自己耳朵的勇氣的勝利和渴望。他沒有感覺到疼痛,只是聽到那來回鋸挫的聲音出奇的響亮。
他為這個別出心裁的偉大創意興奮和驕傲,嘿嘿地笑了起來。快把耳朵割下來,為什麼不?他像一位中世紀騎士那樣勇敢地拿起了很久沒磨的剃刀,伸直了臂,喊了一聲:「開始!」他用一隻手把自己的耳朵盡可能扯得很長,另一隻抓緊了很鈍很鈍的剃刀,像鋸木頭那樣鋸自己的耳朵。開始就不順利,耳朵雖然在頭顱兩側像個附加的東西,沒想到實際上這傢伙竟然頑強地生了根。
梵高暈倒了,血,汩汩地流在地板上。
那把屠殺自己的刀丟在地上……
我手中的裁紙刀也掉了。我哭起來,滿腦子都是暈開的血色。
中國也有一位藝術大師瘋了。
這就是徐渭。
我也算是醉心研究過大寫意中國畫的,有幸與徐渭同脈。我的老師許以廬,對自號青藤道士的徐渭,推崇得很。在許老門下,聽青藤青藤不絕於耳。我老師的老師齊白石,則更是對徐渭服貼,在詩中寫道:「青藤雪個遠凡胎,缶老衰年別有才,我欲九泉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白石大師自嘆生不逢時,活著無緣行走在青藤門下,情願死了去做青藤走狗,可以說是崇拜到底了。由齊白石上溯至清代,鄭板橋在徐渭死後整整一百年誕生,鄭板橋才名沸沸揚揚於後世,詩書畫三絕名貫天下。他幸運,生得早些,搶先一步為自己治印,自命不凡為「青藤門下走狗」。如此說來,我等便是也想獲得做「青藤門下走狗」的榮譽,至少晚了數百年,遲了幾輩子,縱有畫心詩膽,也只有做走狗的走狗的走狗的份兒了,惟有遠遠地望著徐渭的斑駁墨漬,頓著興嘆。
梵高和徐渭痛苦的人生經歷是解讀他們作品的鑰匙。
中國歷史上的文人,恐怕沒有比徐渭的人生命運更凄慘的了。他生於1521年,浙江山陰人,生身母親是小妾。他落生剛剛一百天,父親扔了母親駕鶴西遊,死了。十歲,親生母親被轟出了徐門。孤兒徐渭,寄養兄嫂籬下,在侮辱與欺凌中成年,花了二十年工夫,在鄉里應試八次,八次落第。雖自負才略,性絕警敏,夢想以天下為己任,卻連鄉第之門都出不得,這打擊是足以讓人發瘋的。徐渭的婚姻生活也是災難連著災難。第一個夫人和他一同相伴七年,患肺病而死。他鰥居十二年之後,三十九歲找了老婆,不到一年就分道揚鑣。徐渭一生中有一段短暫時光,僥幸得一人賞識,這人是胡宗憲。作為出入於東南七省的督帥胡宗憲,在抗倭戰事中屢屢聽他談兵;作為古文學家的胡宗憲,聽他溫酒賦詩,把他的詩文鐫刻於石上。徐渭常與人暴飲酒肆,爛醉如泥,酒醒後直闖督帥府。胡宗憲寬容和忍耐著這位烏巾白衣落拓不羈的才子,讓他一逞才略。哪裡想到,胡宗憲因事鋃鐺入獄,徐渭一生中惟一的慰藉和依靠,像泡沫一樣一閃即逝。彼時,徐渭已經年過不惑,第三次婚姻締結不久又現危機。朝野上下皆為驚駭的胡宗憲之禍,隨時會波及他連坐。徐渭驚懼,惶惑,躲在自家房子角落發抖,痛哭而不敢出聲。冥冥中他產生了幻聽,聽見到處在通緝他,聽見全副武裝的差役的腳步聲,木枷鐵鏈和斧鋮的磕碰聲。他害怕這些聲音,卻無法逃避這些聲音。他仇恨自己的兩耳,抓起一把又大又長的三棱巨錐,扎入耳道,胡亂攪動,鮮血四迸……
徐渭的畫,是他情感的圖錄。
他全部用水墨揮寫潑灑的畫,無一不透露著歷盡風霜後的倔強、悲壯、憤激和高標不俗的情感。
他的作品,充滿了真靈性,真命派,真悲歡,真情債,真學養,真見識。他不重復吳門畫派,也不重復自己,「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不信但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
我在梵高成百上千封信中,去掉那些蕪雜的東西,看到的只有兩大內容:一是貧病的悲慘無力的嘆息;一是對於天地間色彩的響亮的縱情歌唱。這是梵高生命的復調。在歌唱天地間豐富的色彩的時候,梵高竟然一點兒病態也沒有,一點兒也不虛弱,他的聲音變得亢奮,昂揚,鏗鏘,明快。他看到阿爾到處有古金色,古銅色,與因熱而變白的天空中帶綠調的蔚藍色配合,構成了卓越美妙和諧調的色彩,興奮地高喊:「我始終不渝地愛!」他凝眸觀看落照,陽光在亂石之間的松樹上,燒起桔紅色的火,喃喃地說著「美極了」;他感受著世界的那豐姿綽約的黃色,硫磺的淡黃,淡金的黃色,贊嘆「多麼美麗!」他是如此熱愛和陽光一樣的黃色,他走過了血紅的葡萄園,在遠處一回眸,發現葡萄園閃爍金黃,泛有綠色的天空,雨後紫色的土地,在落照的反光中,也處處閃爍著金屬般的黃色。他在自己那狹小房間的白牆上,畫滿了向日葵,他稱這小黃屋是世上最漂亮的,是最有審美眼光的少女的閨房!

酒•詩•月
文/脂硯
在喝醉過一百零一次之後,才發現月還是三千年前李白舉杯所邀的那輪明月。
人卻老了。
李白老了,蘇軾老了,李清照老了。
只是那「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的詩句依然鮮活動人, 在月光下尤顯親切、生動,如陳了千年的酒般散發著醉人的香。
於是李白近了。李白獨酌,我彷彿看到他眉宇間難求一敗、難覓知音的孤獨。
蘇軾近了。蘇軾舉杯,我彷彿聽到他「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吟哦。

李清照近了。李清照把酒,我彷彿嗅到她袖子里菊花的盈盈暗香。

我不知道是人讀瘦了詩,或是詩吟瘦了人。

若是人讀瘦了詩,那為什麼還有「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那樣瘦絕黃花的人?

若是詩吟瘦了人 ,那為什麼還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那樣清瘦絕倫的詩?

也許是詩和人共瘦,瘦得只剩靈犀一點的靈氣、精髓,正如那蒸了又熬、熬了又蒸之後只剩沁香一縷的酒?

李白醉過;蘇軾醉過;李清照醉過。所有的詩人都醉過的,我想。

要不,怎麼會有那許多清醇如酒、抑或濃烈如酒的詩呢?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酒化成蝶一般的詩,如同酒一般醉人!

我不知道是酒化作詩,或是詩幻成酒。是蝶夢莊周,還是莊周夢蝶?

也許,酒,原本就是詩;詩,原本就是酒。無論詩,或是酒,都同樣醉人。而月,則成了一種見證,「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的見證;一種融合,酒化作詩或詩幻成酒的完全融合。

我不知道如今的月是否還記得那一年與李太白對飲的酒事?是否還記得那一夜與蘇東坡對視,共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往事?是否還記得那一個黃昏曾有一位女子把酒東籬,守候月滿西樓的花事?

月無語。

風乍起,有酒香四溢。是我手中杯里的酒香,飄入遠古,飄向遠方……

問一下,你是不是六中的?

4. 張大千梅花圖上的詠梅詩句

張大千梅花圖上的詠梅詩句:

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版——曹雪芹《權香菱詠月·其二》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組《驀山溪·梅》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凱《贈范曄詩》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齊己《早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蘭時。——吳文英《浣溪沙·題李中齋舟中梅屏》

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辛棄疾《臨江仙·探梅》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蘇軾《西江月·梅花》

張大千認為,梅有四貴:貴稀不貴繁,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含不貴開。

5. 請問「叢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不且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詩的名字

題畫梅

明·徐渭

從來不見梅花譜,
信手拈來自有神。
不信試看千萬樹,
東風吹著便成春。

6. 為什麼從來不見 現在有人彈老梅花

【答案】C【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材料中「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專。不信試看千萬樹,屬東風吹著便著春」詩句為明朝徐渭的《題畫梅》是其為所畫梅花,所做的詩,這種詩畫結合的藝術形式應為文人畫,所以選C考點: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中國的古代藝術·文人畫

7. 求一首寫梅花的詩

古梅
宋·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

瓶梅
宋·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雲淡月知。

紅梅
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 今年好為使君開。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 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 夏馥從來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立春日賞紅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東風轉斗杓,陌頭楊柳雪才消。 曉來一樹如繁杏,開向孤村隔小橋。
應是化工嫌粉瘦,故將顏色助花嬌。 青枝綠葉何須辨,萬卉叢中奪錦標。

憶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膚,昔年伴我向西湖。 別來幾度春風換,標格而今似舊無。

西湖梅
元·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鴛鴦梅
元·馮子振
並蒂連技朵朵雙,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畫角驚吹散,片影分飛最可傷。

題畫墨梅
元·陶宗儀
明月孤山處士家,湖光寒浸玉橫斜。 似將篆籀縱橫筆,鐵線圈成個個花。

陽山道中
元·釋善住
雨余春澗水爭分,野雉雙飛過古墳。 眼見人家住深塢,梅花繞屋不開門。

春晚雜興
元·方回
芳草茸茸沒屨深,清和天氣潤園林。 霏微小雨初晴處,暗數青梅立樹陰。

冬詞
元·郭鈺
疏林晴旭散啼鴉,高閣朱簾 地遮。 為問王孫歸也未?玉梅開到北枝花。

寄跡武塘賦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卻憶故園梅,雪掩寒山徑不開。 明月愁心兩相似,一枝素影待人來。

題畫梅
明·徐渭
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 不信試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

王元章倒枝畫梅
明·徐渭
皓態孤芳壓俗姿,不堪復寫拂雲枝。 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

明·唐寅
題畫
雪壓江村陣作寒,園林俱是玉英攢。 急須沽酒澆清凍,亦有疏梅喚客看。

早春
明·陳繼儒
春風無力柳條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欲向主人借鋤插,掃開殘雪種梅花。

宋徽宗畫半開梅
明·趙友同
上皇朝罷酒初酣,寫出梅花蕊半含。 惆悵汴宮春去後,一枝流落到江南。

畫梅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籬邊遙見兩三枝。 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話尋常草木知。

畫梅
明·陳道復
竹籬巴外野梅香,帶雪分來入醉鄉。 紙張獨眠春自在,漫勞車馬笑人忙。

畫梅
明·陳道復
梅花得意佔群芳,雪後追尋笑我忙。 折取一技懸竹杖,歸來隨路有清香。

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雙梅樹,庭前昨夜風。 不知何處笛,並起一聲中。

早梅
明·通潤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 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

丁卯新正三日寫梅
明·李日華
檀口粉肋含笑語,春風拂拂為開懷。 酒人得此添狂興,詩句從天潑下來。

題畫詩冊頁
清·普荷
無事不尋梅,得梅歸去來。 雪深春尚淺,一半到家開。

山中雪後
清·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睛雲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畫梅
清·金農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樓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滿把,如知明月是前身。

題唐解元小景
清·惲壽平
雪後輕橈入翠微,花溪寒氣上春衣。 過橋南岸尋春去,踏遍梅花帶月歸。

題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兩行,畫空疏影滿衣裳。 冰華化雪月添白,一日東風一日香。

8. 從來不識梅花譜

信手拈來自有神

9. 68期四字梅花詩:張王趙李

雪梅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梅 王淇
不受塵埃半點侵 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 惹得詩人說到今

梅花 林逋
眾芳搖落獨鮮妍 占斷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須檀板共金樽

寒夜 杜小山
寒夜客來茶當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贈范曄
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裡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裡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冬日雜興
宋·張耒
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
綠蔬挑甲短,紅蠟點花開。 冰雪如何有,東風日夜回。

再和楊公濟梅花
宋·蘇軾
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摧。 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贈嶺上梅
宋·蘇軾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墨梅
宋·朱熹
夢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題楊補之畫
宋·樓鑰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香。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從張仲謀乞臘梅
宋·黃庭堅
聞君寺後野梅發,香蜜染成宮樣黃。 不擬折來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釣雪舟倦睡
宋·楊萬里
小閣明窗半掩門,看書作睡正昏昏。 無端卻被梅花惱,特地吹香破夢魂。

古梅
宋·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

瓶梅
宋·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雲淡月知。

紅梅
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 今年好為使君開。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 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 夏馥從來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立春日賞紅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東風轉斗杓,陌頭楊柳雪才消。 曉來一樹如繁杏,開向孤村隔小橋。
應是化工嫌粉瘦,故將顏色助花嬌。 青枝綠葉何須辨,萬卉叢中奪錦標。

憶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膚,昔年伴我向西湖。 別來幾度春風換,標格而今似舊無。

西湖梅
元·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鴛鴦梅
元·馮子振
並蒂連技朵朵雙,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畫角驚吹散,片影分飛最可傷。

題畫墨梅
元·陶宗儀
明月孤山處士家,湖光寒浸玉橫斜。 似將篆籀縱橫筆,鐵線圈成個個花。

陽山道中
元·釋善住
雨余春澗水爭分,野雉雙飛過古墳。 眼見人家住深塢,梅花繞屋不開門。

春晚雜興
元·方回
芳草茸茸沒屨深,清和天氣潤園林。 霏微小雨初晴處,暗數青梅立樹陰。

冬詞
元·郭鈺
疏林晴旭散啼鴉,高閣朱簾 地遮。 為問王孫歸也未?玉梅開到北枝花。

寄跡武塘賦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卻憶故園梅,雪掩寒山徑不開。 明月愁心兩相似,一枝素影待人來。

題畫梅
明·徐渭
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 不信試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

王元章倒枝畫梅
明·徐渭
皓態孤芳壓俗姿,不堪復寫拂雲枝。 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

明·唐寅
題畫
雪壓江村陣作寒,園林俱是玉英攢。 急須沽酒澆清凍,亦有疏梅喚客看。

早春
明·陳繼儒
春風無力柳條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欲向主人借鋤插,掃開殘雪種梅花。

宋徽宗畫半開梅
明·趙友同
上皇朝罷酒初酣,寫出梅花蕊半含。 惆悵汴宮春去後,一枝流落到江南。

畫梅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籬邊遙見兩三枝。 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話尋常草木知。

畫梅
明·陳道復
竹籬巴外野梅香,帶雪分來入醉鄉。 紙張獨眠春自在,漫勞車馬笑人忙。

畫梅
明·陳道復
梅花得意佔群芳,雪後追尋笑我忙。 折取一技懸竹杖,歸來隨路有清香。

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雙梅樹,庭前昨夜風。 不知何處笛,並起一聲中。

早梅
明·通潤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 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

丁卯新正三日寫梅
明·李日華
檀口粉肋含笑語,春風拂拂為開懷。 酒人得此添狂興,詩句從天潑下來。

題畫詩冊頁
清·普荷
無事不尋梅,得梅歸去來。 雪深春尚淺,一半到家開。

山中雪後
清·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睛雲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畫梅
清·金農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樓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滿把,如知明月是前身。

題唐解元小景
清·惲壽平
雪後輕橈入翠微,花溪寒氣上春衣。 過橋南岸尋春去,踏遍梅花帶月歸。

題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兩行,畫空疏影滿衣裳。 冰華化雪月添白,一日東風一日香。

早梅
清·寧調元
奼紫嫣紅恥效顰,獨從末路見精神。 溪山深處蒼崖下,數點開來不借春。

枯梅
清·吳淇
奇香異色著林端,百十年來忽興闌。 盡把精華收拾去,止留骨格與人看。

題畫梅
清·李方膺
梅花此日未生芽,旋轉乾坤屬畫家。 筆底春風揮不盡,東塗西抹總開花。

題畫梅
清·李方膺
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 願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

梅花詩
清·俞樾內子
耐得人間雪與霜,百花頭上爾先香。 清風自有神仙骨,冷艷偏宜到玉堂。

和內子梅花詩
清·俞樾
庭院無塵夜有霜,見來不是等閑香。 寒宵同作羅浮夢,絕勝東坡在雪堂。

雨中元墓探梅
清·宋犖
探梅冒雨興還生,石逕鏗然杖有聲。 雲影花光乍吞吐,松濤岩溜互喧爭。
韻宜禪榻閑中領,幽愛園扉破處行。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題名。

落梅
清·律然
和風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里聞。 林下積來全是雪,嶺頭飛去半為雲。
不須橫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紛紛。

梅 花 詩
高啟
瓊枝只合在瑤台,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絕幾回開。

《紅樓夢》訪妙玉乞紅梅
曹雪芹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
入世冷桃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 槎椏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紅樓夢》詠紅梅花(紅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已笑東風。 魂飛庾嶺春難辨,霞隔羅浮夢未通。
綠萼添妝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 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

熱點內容
南康花卉 發布:2025-08-23 14:59:24 瀏覽:392
犀浦花卉 發布:2025-08-23 14:53:06 瀏覽:803
插花設計論文 發布:2025-08-23 14:45:14 瀏覽:81
綠植多久換一次土 發布:2025-08-23 14:26:26 瀏覽:294
用櫻花取by 發布:2025-08-23 14:21:28 瀏覽:460
17隻花語 發布:2025-08-23 14:18:38 瀏覽:906
蘭花交易價格 發布:2025-08-23 14:10:43 瀏覽:672
菊花村櫻花 發布:2025-08-23 14:09:40 瀏覽:165
香島花語 發布:2025-08-23 14:09:37 瀏覽:311
情人節邊邊直播 發布:2025-08-23 14:06:59 瀏覽: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