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玉的介紹
㈠ 揚州玉器的簡單介紹
揚州是我國玉器重要產地之一,古籍《書經 禹貢》中便有"揚州貢瑤琨"的記述。1977年在揚州蜀岡尾閭,發現新石器時代後期氏族公共墓葬60多處,有石斧、石錛、玉璧、玉琮等器物,說明早在4000年前,先民們就在這里生產生活,有了玉石琢磨的活動。解放後在揚州境內發現和清理的百餘座漢墓中,出土玉器數以百計,達數十個品種。唐代揚州琢玉,在手工業興盛中有新的發展,貴族豪門用玉件裝飾樓閣,所謂"雕欄玉戶"。唐僖宗時,鹽鐵史高駢在揚州建有"御樓",用金玉製作蟠龍蹙鳳數十萬件,裝飾其中。高駢還將多年搜刮的揚州玉器珠寶數萬件獻給朝廷。唐代民間以玉器為佩、飾品亦漸開風氣。宋代揚州玉器已向陳設品發展,花鳥、爐瓶等品種日益豐富,造型、琢磨藝術水平大為提高。清乾隆時,揚州琢玉進入全盛時期,清宮中重達千斤、萬斤的近10件大玉山,多半為揚州琢制,其中重逾萬斤被稱為"玉器之王"的《大禹治水圖》玉山,成為稀世之寶而名聞遐邇。
漢代揚州的琢玉工藝,隨著經濟和政治的變化,更有了進一步的發展。1949年以後,揚州出土的漢代文物較多。從出土的玉器中,可知揚州玉器到了漢代,由小件發展到中件,從一般的裝飾品玉鐲、玉環發展至觀賞的玉蝶、玉璧、辟邪等。1980年在揚州西北高郵湖西的天山一號漢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玉瑗、王璧計三塊,體積不一。大的直經為21.8厘米,正反兩面均雕刻旋紋,為淺刻玉器,刻工精緻,圖紋典雅。玉瑗的直徑為13.4厘米,雕刻圖案亦為旋紋,它的雕刻風格很具地方特色。此墓是西漢武帝之子劉胥的墓葬。劉胥曾被封為廣王,在位64年。這批玉器的出土,充分提供了揚州玉器在漢代的雕刻水平和發展情況。
唐代,由於千里運河的開鑿、通航,位於運河與長江交匯處的揚州.便成了國內南北交通的咽喉要道,也自然成為當時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港埠之一。其經濟繁榮,百業興旺,歷史上曾有「江推之間,廣陵大鎮,富甲天下」的記載。唐代的揚州琢玉,在當時手工業興盛中有新的發展。一方面,貴族豪門用之於裝飾樓閣建築炫耀門庭,所謂「雕欄玉戶」者是也。另一方面,在民間以小件玉器作為佩飾用品亦漸開風氣,同時揚州玉器和琢玉技藝也陸續對外交流。天寶十二年(753年),大明寺高憎鑒真從揚州東渡日本傳教,就帶有玉作、畫師、雕檀、刺綉等185人之多,可見唐代揚州琢玉之盛。
宋、元、明時代,揚州玉器已向陳列品方面發展,花鳥、爐瓶等品種日見豐富,琢玉中的鏤空、圓雕技法亦始於宋代。據清代人謝坤記述:他曾在場州康山江氏家,親眼見過宋代揚州製作的玲瓏玉塔。他在《春草堂集》著作中描寫道:「宋制玲瓏玉塔,塔玉雪白,絕無所謂飯綹瑕疵。高七寸。作七級,其制六面,面面有欄……塔頂有連環小索,系諸頂層六角,絕不紊亂,所言鬼斧神工莫能過是。」從這段生動的描繪中可以看到揚州玉器的鏤空雕技巧及鏈條製作技巧,有很大的進展。元代,揚州玉器除了陳設用品愈見功夫外,當時的藝人已經開始應用天然子為材料,製作「山子雕」。
現揚州博物館藏有一件傳為元末時的山子雕,是用白玉製作,表現類如「竹林七賢」故事題材,人物山林刻劃簡煉,簡中有繁。可視為揚州山子雕的初期作品。明代.揚州玉器開始形成典雅秀麗的風格。揚州博物館內保藏的明代中期製品《六角蓮花玉壺》、《蟠螭白玉杯》等,造型優美,琢工精細,見者無不稱道。至明代後期,揚州玉器的「山子雕」品種已格調一新,工藝技巧較前大為精進,給後來揚州製作大型玉山在繁難的技巧上做了准備。
揚州琢玉工藝發展到清代中葉,可以說諸品齊備,藝術水平空前提高,尤其是乾隆年間進人全盛時期,揚州成為全國玉材的主要集散地和玉器主產製作中心之一。兩淮鹽政除在建隆寺沒有玉局,大量承劃清朝宮廷各種大型陳設玉器外,每年還按歲例向朝廷進貢大量玉器。如:有名的白玉如意,用和田羊脂玉琢制,玉料潔白無瑕,凝膩如脂,造型精緻典雅,被定為「揚州八貢」之一,每年都要大批送繳宮廷,供皇宮內院陳設或作為對臣下進行獎賞的「御品」。
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清宮中重達千斤、萬斤的近十件大型玉器多半出於揚州琢玉藝人之手。由此可見.清代揚州琢玉技巧和藝術水平之高,生產規模和作業能力之大,能工巧匠之多,實是前所未有。這些大型玉器的製作,成器後所表現出的莊重、質朴、渾厚的特色與揚州中、小件玉器典雅秀麗的特色成為鮮明的對照,這對以後揚州玉器兼有「南秀北雄」藝術風格有著很大的影響。
進入20世紀50年代,揚州琢玉業開始復興,成為現代中國玉器的主要產區。無論從品種門類上,還是技術實力上,在全國同行業中都名列前茅,多次榮獲國家質量獎的金、銀杯和珍品獎。現在,揚州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名,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及工藝美術名人15名,高級工藝美術師等專業技術人員72名。幾十年來,揚州玉器精品迭出,優秀作品層出不窮,保留了傳統玉器圓潤渾朴的風格,並以典雅靈秀見長,無愧為現代中國玉器的優秀代表。
今天的揚州玉器,全面繼承和發展了傳統優良技藝。藝師們設計製作了大批造型優美、琢工精緻的玉器,藝術水平仍居僵前列,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揚州玉器分爐瓶、人物、花鳥、走獸、仿古、山子雕6個類別,品種齊全,花色繁多。70年代初琢制的《白玉寶塔爐》,在全國玉器評比中一鳴驚人,1981年在東京、名古屋專櫃展出,受到日本各界人士高度贊賞。1986年琢成的《白玉五行塔》,主塔七級八面,高105厘米、寬32厘米,以8根玉鏈、440圈鏈條從四方連接四塔,構成群體,是古往今來玉塔中的一件罕見之佳作;同年琢制完成的《聚珍圖》碧玉山,通高120厘米、寬90厘米,重達1000多公斤,以著名石刻為題材,集樂山大佛、大足石佛、龍門大佛和雲岡石佛於一體,構成深邃幽秘的福地仙境。展出時,引起轟動,首都新聞界紛紛發布消息,並給予高度評價,香港報紙稱這件碧玉山"是繼中國清代乾隆年間製成的大型玉器《大禹治水圖》之後二百年來僅見的玉器珍品,它充分反映了中國玉石雕刻技藝的新水平"。1989年運用薄胎工藝琢成的青玉《百壽如意》,1990年運用"山子雕"工藝琢成的白玉山《大千佛國圖》,均榮獲國家金杯。上述5件玉器,經國家評定為珍品,現收藏在中國工藝美術館珍寶館內。
長期以來,人們視玉器為寶。玉石晶瑩溫潤,堅實縝密,磨琢成器後,光潔美麗,耐於久藏,可作為傳世之珍或傳家之寶,是具有很高經濟價值的藝術品。我國琢玉工藝歷史悠久,據考證至今有六千年左右。 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祖先已從混雜的石、玉中識別出「美石」用來製作器物。
商周時期,琢玉己逐漸具有相當技藝,在製作工藝上切、磋、琢磨開始具備,人們己懂得利用俏色,來增加器物的美感。玉的用途也逐步擴大,被琢成禮器、制器、樂器和各種裝飾品,供奉於廟堂或佩戴於身上,在祭祀、朝聘、會盟時應用,甚至兩軍打仗,雙方協議媾和時也用玉來作為信物,所謂「化干戈為玉帛」。在我國奴隸制社會中,玉器已成為王者、貴族高貴身份的標志,作為一種權力的象徵、財富的象徵,形成「君子必佩玉」的風氣。封建社會此風尤盛。秦始皇統一六國,把當時最大的玉料,切成六塊刻作印章,名曰玉璽。此後,歷代封建王朝都用玉作璽,作為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徵之一。同時,古人還把玉器看作是高尚、純潔、親善、吉祥的象徵。
古籍雲:「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粟,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古往今來,文學作品中許多美麗的語言常常和玉聯系在一起,實在不是偶然的。中國玉器,以其精湛技術和美麗造型享譽世界,被稱為「東方藝術之最」,作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產物,幾千年來,一直把真、善、美帶給人間。文化歷史名城揚州是我國玉器重要產地之一,琢玉工藝源遠流長。在夏代時的揚州一帶已有了玉器製作工藝。
[玉的種類]
和田玉
分布於新疆莎車——塔什庫爾干、和田——於闐、且末縣綿延1500公里的昆侖山脈北坡,共有九個產地。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並含微量透閃石、蛇紋石、石墨、磁鐵等礦物質,形成白色、青綠色、黑色黃色等不同色澤。多數為單色玉,少數有雜色。玉質為半透明,拋光後呈脂狀光澤,硬度為5.5度至6.4度。和田玉夾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經長期分化剝解為大小不等的碎塊,崩落在山坡上,再經雨水沖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乾涸,在河床中採集的玉塊稱為籽玉、在岩層開採的稱山料。現已發現的用和田玉製作的時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婦好墓。春秋戰國以後,和田玉逐漸成為主要玉才,均為採集材料,至清代始開采山料。清代乾隆時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才重一萬零七百餘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
黃和田玉
和田玉的經濟價值評定依據是顏色與質地純凈度,其主要品種有:
① 白玉:含閃透石95%以上,顏色潔白、質地純凈、細膩、光澤潤澤,為和田玉中的優良品種。在漢代、宋代、清代幾個制玉的繁榮期,都極重視選材,優質白玉往往被精雕細刻為「重器」。
② 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質地純潔細膩含閃透石達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澤、同等重量玉材,其經濟價值幾倍於白玉。漢代、宋代和清乾隆時代都極推崇羊脂白玉。
③ 青田玉:質地與白玉無顯著差別,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綠色,為和田玉中三級玉材,經濟價值略次於白玉。
④ 青玉:色淡青、青綠、灰白均稱青玉,顏色勻凈、質地細膩、含閃透石89%,陽起石6%呈油脂狀光澤,儲量豐富,是歷代制玉採集或開採的主要品種。
⑤ 黃玉:基制為白玉,因長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鐵滲濾在縫隙中形成黃色調。根據色度變化定名為:密蠟黃、栗色黃、秋葵黃、黃花黃、雞蛋黃等。色度濃重的密蠟黃、栗色黃極罕見,其價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於黃玉與「皇」諧音,又極稀少,一度經濟價值超過羊脂白玉。
⑥ 糖玉:氧化鐵滲入閃透石或深淺不同的紅色皮殼,深紅色稱「糖玉」、「虎皮玉」,白色略帶粉紅色的稱「粉玉」。糖玉常於白玉或素玉稱成雙色玉料,可製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刻籽料掏空製成鼻煙壺,稱「金銀裹」亦能增殖。 ⑦ 墨玉:閃透石中夾石墨、磁鐵成分即呈黑色,墨玉多為灰白或灰墨色玉中夾黑色斑紋,依形命為「烏雲片、淡墨光、金貂須、美人鬢等。黑色斑濃重密集的稱純漆墨,價值高於用其他墨玉品種。墨玉呈蠟狀光澤,其顏色不均不宜雕琢紋飾,多用以製成鑲嵌金銀絲的器皿。
⑧ 碧玉:產於准噶爾玉礦,又稱天山碧玉。呈灰綠、深綠、墨綠色,以顏色純正的墨綠色為上品。夾有黑斑、黑點或玉筋的質差一檔,碧玉含閃透石85%以上,質地細膩、半透明、呈油脂光澤,為中檔玉石。
獨山玉
獨山玉產於河南南陽的獨山,也稱「南陽玉」或「河南玉」,也有簡稱為「獨玉」的。
早在6000年以前,古人已開采獨山玉,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不少獨山玉的製品。西漢時曾稱獨山為「玉山」。
綠松石
綠松石又稱「松石」,是一種具有蔚藍色的玉料。它是美國西南部人以及世界穆斯林特別喜愛的玉石品種。綠松石象徵著勝利和成功,在世界習俗中被定為12月的誕生石。綠松石的晶體很微小,蠟狀光澤,不透明。多呈天藍色、暗藍色、綠藍色、綠色及綠白色,顏色均一的塊體上,常分布有白色條紋、斑點或黑褐色鐵線。優質的綠松石主要用於製作戒面、耳墜、胸墜或雕琢佛像、仙女、山水、花卉等作品。
其他玉材
除了上述「四大名玉」外,我國其他玉材品種繁多,但大多屬於中、低檔玉材。
瑪瑙
瑪瑙一詞源於佛經,因其紋彩顏色「色如瑪瑙」而得名。我國的瑪瑙產地分布廣泛,幾乎各省區都有,主要產地有遼寧、黑龍江、內蒙、河北、湖北、新疆和江蘇等地。遼寧的阜新有「瑪瑙之鄉」的美稱。
質純的瑪瑙呈白色,因往往含有色素離子或其他雜質,而呈紅、灰、褐、藍、綠等色,以紅、白兩色較多見,光彩奪目,顏色環帶相間美麗無比。瑪瑙一般都有環紋帶,如無環紋帶,則稱為玉髓,檔子比瑪瑙要低。
瑪瑙和玉髓的品種,主要有以下幾種:
A) 縞瑪瑙:有很細的直線狀平行紋帶,紅縞瑪瑙是最珍貴的品種。
B) 水膽瑪瑙:天然出產的瑪瑙,中空而含有「水膽」稱為「水膽瑪瑙」。水膽數目可分為「一膽」、「雙膽」等,以膽大水多,透明度高為佳,是珍貴的玉材。
C) 火瑪瑙:在環帶中閃現火紅的光澤,故稱為「火瑪瑙」。
D) 東紅瑪瑙:日本產的紅瑪瑙。
E) 綠玉髓:顏色呈粉綠色,無環紋帶。
F) 紅玉髓:顏色呈紅色,無環紋帶。
G) 碧石:顏色呈紅、黃褐、灰綠等色,為成分不純的玉髓,按顏色分為「紅碧石」、「綠碧石」等。
梅花玉
產於河南汝陽縣,又稱「汝洲玉」。磨光加工後,呈現美麗的梅花圖案或其他花紋,故名。玉質緻密,底色有黑、褐紅和灰綠三色,以黑底色為佳,梅花紋顏色有紅、綠、白三色花紋同時出現在黑底色上的多色梅花玉為精品。
青海玉
產於青海,故名。外表美觀,顏色為白底或淺灰底加綠色斑紋,玉質較細膩,呈半透明狀。由於其外觀與翡翠近似,因此有不法商人用其冒充翡翠玉件。
青金石
青金石是一種含鈉和鈣的鋁硅酸鹽礦物。顏色呈暗藍、天藍或紫藍,玉質不透明,具有玻璃光澤,硬度5-6。青金石由於顏色莊重,常被製成佛像、佛珠、鼻煙壺、瓶護以及鍾表殼上的飾物等,色佳者也用於做戒面。青金石以顏色鮮藍、質純和含少量黃鐵礦金星者為上品。
芙蓉石
芙蓉石又稱「玫瑰石英」、「薔薇石英」、「祥南玉」,是一種桃紅色半透明至透明的石英塊體,有玻璃光澤或油脂光澤,硬度為7。中國的芙蓉石出產於新疆、雲南、內蒙古等地,優質的芙蓉石出產於巴西。芙蓉石主要用於雕琢項鏈、雞心以及小型擺件等。芙蓉石以色深為佳,桃紅色越深越好,如近於白色的淡桃紅色則價值甚低。
馬來玉
產於馬來西亞,為一種用綠色染料染成的石英岩,具玻璃光澤,硬度7。外觀翠綠,透明度較高。馬來西亞原料豐富,價值低廉,適合製作一些低檔飾物。
東陵石
產於印度,是一種綠色含鉻雲母石英岩,微透明——半透明。玉石中散布猶如群星的綠色鱗片,十分美觀。為石英岩玉石中的優質品種,主要被用於製作串珠項鏈等飾物。
密玉
產於河南密縣,故名。又稱河南玉。半透明,顏色白色——淺綠色,用作玉料大多經染色而成,主要有蘋果綠和橙紅色,以綠色絕色為佳,大多用於製作首飾或擺件,屬低檔玉料。
貴翠
產於貴州,故名。又稱貴州玉。顏色呈淡綠色,具玻璃光澤,但不純和,雜質多,似劣質翡翠,屬低檔玉料。
京白玉
產於北京郊區,故名。質地細膩,純白均一,光潤油潤,用它製作的玉雕品晶瑩剔透,是頗受歡迎的玉種。
木變石
因其外貌似木質,故名。玉質緻密堅硬。硬度7。有黃、黃褐、褐紫、藍、藍綠、藍灰等色,其中黃色而具有貓眼效應的稱為鷹睛石,褐藍相間的則稱為斑馬虎睛石,以鷹睛石價值最高。優質鷹睛石,藍色美麗,主要用於製作手鐲、戒面等。具有貓眼效應的虎睛石,則主要用於製作手鏈珠和項鏈珠,也有以大粒原料製成蛋形戒面的,但因貓眼死板,價值不高。
藍田玉
產於藍田,故名。藍田玉是古代的主要名玉之一。藍田玉質地細膩,硬度4左右,加工性能良好,顏色主要有米黃色和蘋果綠色,被大批用以製作玉枕、健身球、茶酒具等,是受歡迎的低檔玉材。
靈璧玉
產於安徽靈璧縣,故名。是中國歷史上傳統的名玉之一。其品種頗多,最著名的有紅皖螺、灰皖螺及碧雲石。硬度3-4,硬度較低,經加工磨亮後,光潔照人,適於製作花卉、人物和動物等工藝品。
白雲玉
產於內蒙古白雲鄂博,故名;又稱白雲鄂博玉;又稱白雲鄂博玉。質地細膩,加工性能良好。優質的白雲玉在灰綠色的內里閃現出絢麗的「金線」或「金星」效果,適於製作成硯台、筆架等文房用具及其他工藝品。
百鶴玉
產於湖北省鶴峰縣,又稱「五花石」。質地細膩,加工後花紋美麗,圖案清晰,有圓形、圓錐形、長條形等,顏色呈果綠、奶白、霞紅等,製作成工藝品,藝術價值頗高。
孔雀石
因其頗似孔雀尾翎的翠綠色,故名。具玻璃光澤,微透明。屬低檔玉材,其質優者,可製作項鏈、戒面、雞心等飾物。但也有極個別顏色鮮艷、構造奇特者,身價不菲,相當昂貴。
烏蘭翠
產於青海烏蘭縣,因其色澤翠綠,故名。顏色呈灰綠、暗綠和翠綠等不同程度的綠色。以白底色帶濃綠翠斑的烏蘭翠價值較高。硬度6-7,具油脂光澤,微透明至半透明。常用於加工成玉鐲、戒面及玉白菜和其他小飾件,由於光澤不佳,加工性能差,屬於低檔玉材。
[玉的品類]
禮玉
禮玉是古代用於宗教祭祀及國家大典上的玉器。按《周禮》記載,禮玉有璧、琮、圭、璋、璜、琥等六種。
① 玉璧
玉璧是一種中心有孔的扁圓形玉器。古人在祭祀時,認為這種器物能同祖先神靈相通。除用作祭祀外,還可用作裝飾、祥瑞、斂葬等。玉璧出現在新石器時代,以良渚文化為代表。春秋戰國時代已相當精美。漢代玉璧雕工愈加精細,漢墓中常出土有玉器陪葬品。
② 玉琮
玉琮為一種外方內圓的柱狀管形玉器。琮的方圓表示地和天,是出於天園地方的上古宇宙觀,做成方琮來祭祀地神,是禮地之器。此外,亦被用於祥瑞、斂葬等。玉琮出現於新石器時代,以良渚文化最為發達,其中有的還刻有獸棉紋飾,是玉琮的輝煌時期。漢朝以後,玉琮均為內圓外方的短柱形,不加紋飾,用途已變為裝飾和喪葬用具。宋至明清,仿古玉琮大量出現,成為一種裝飾或陳設玉器。
③ 玉圭
玉圭是一種上端為三角形或直平,身為長方形的玉器。古代玉圭用以祭方位神,還用以區別等級和作符節等職能。戰國時玉圭和玉璋最為盛行,其後由宋直至明清,歷代均有製作。
④ 玉璋
玉璋是一種扁平長方器物,一端斜刃,形狀半邊圭。玉璋始見於龍山文化,盛行於商周。璋與圭一樣曾為禮朝區分等級的器物,春秋以後趨於少見。
⑤ 玉璜
玉璜是一種弧形的玉器。漢制稱「半壁玉璜」,但常見出土的玉璜僅有三分之一璧大小,彎弧兩端有小孔,往往出於墓主領下,可能用於佩帶,故有「佩璜」之稱。
⑥ 玉琥
玉琥是刻有虎紋或形似虎紋的玉器,殷商至漢代常見。
葬玉
葬玉是專用於隨葬的玉器,古人認為以玉斂葬,能夠保護屍體。葬玉是指這類專門為保護屍體而製造的隨葬玉器,主要有玉衣、玉琀、玉握、九竅玉塞等。
① 玉衣
玉衣又稱「玉匣」、「玉押」,即用金屬絲線將玉片穿掇而成的屍罩,相傳可保存屍身不腐,可分為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② 玉琀
玉琀又稱「含玉」,是含於死者口內的葬玉。玉琀各代形制不一,商周玉琀有玉蟬、玉蠶、玉魚、玉管等,春秋戰國時玉琀有玉豬、玉狗、玉牛、玉魚等,大約任何較小的玉件多可充當口含。漢代以後大量使用玉蟬做琀,明初墓葬中還見有以小璧充作玉琀的。
③ 玉握
又稱「握玉」,是握於死者手中的葬玉。漢代常見的玉握是豬形即「玉豚」,其他如璜形玉器有時亦作玉握使用。
④ 九竅玉塞
是指填塞死者的九竅玉塞,包括雙耳、雙眼、雙鼻孔、一口、前陰、後陰等,目的是為了保護屍體,以防精氣外逸。
佩玉
佩玉是指佩戴於人身的各種玉器,其特點是個體較小,大多有可穿線的孔洞。佩玉的種類較多,如玉玦、玉鐲、玉剛卯、玉牌、玉帶鉤等。有的成組佩帶,有的單獨懸掛。
玉玦
是人的耳飾,形似小玉璧,但有一缺口。新石器時代玉玦多光素無紋,商代的玉玦常為蟠龍形制,首尾相向,西周玉玦多以斜刀刻出龍紋、雲紋、鳥紋等,春秋戰國出土的玉玦較多,形制較小,外徑在2-5厘米之間。戰國以後, 玉玦不再流行。
玉鐲
玉鐲自古以來是人們最基本的腕飾之一,新石器時代墓葬中已見有出土,大汶口文化玉鐲呈外方內圓形,春秋時期玉鐲為扁圓形,唐代有鑲金玉鐲,發展至宋代玉鐲呈圓環形,內平外圓,光素無紋,明清玉鐲多見裝飾,如聯珠紋、繩索紋、竹節紋等。
玉觽
是一種微曲的錐形器,最初它是隨身攜帶。用以解結的工具,後來成為佩飾,表示成人的象徵。自新石器時代至漢代,歷代不衰,但漢代以後不復見有。
玉韘
玉俗稱「扳指」,圓筒狀,可套拇指,初為射箭時鉤弦的用具,後專為佩帶。早期見於商代,至漢代逐漸變成一種佩飾,失去了一種實用功能。宋至清代出現仿漢的形玉佩,形制略異,裝飾亦有很大不同。
玉剛卯
又稱玉嚴卯,長方體,中有孔,可穿繩佩掛,器面刻吉祥語句,用以驅邪,是古代的護身符。漢代流行,一般長約2厘米,寬約1厘米,後世有仿品,但於漢代風格迥然不同。
玉帶板
玉帶是一種由數塊乃至十數塊扁平玉板鑲綴的腰帶,是古代官品位的標志。玉帶有方形、長方形、桃形等,表面常雕琢各種圖案的玉帶始見於北周,一直沿用至明代,清代廢除玉帶制度。
玉牌
呈方形或長方形,器表淺浮雕或鏤空雕刻各種圖案與文字,有孔可穿繩佩系。玉牌在明代十分盛行,清代多有仿明之作,亦有刻「子剛」款的偽作。
玉帶鉤
玉帶鉤是用於勾束腰帶的器物,一般由鉤首、鉤身、鉤鈕三部分組成,鉤首用於鉤連,鉤鈕則起固定作用。形制較多,有龍首、鴨首、馬首等,器身有琵琶形、螭形等,華貴者還鑲嵌有各種寶石,歷代都有精品。
玉龍
玉龍的形象隨時代而演變,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的玉龍,身軀作「C」字形,簡練優美,極富特色。此後,玉龍呈現多姿多彩的風貌。歷代帶有各自鮮明的特徵。
玉動物
玉動物取象於自然界真實動物,圓雕或片狀雕均有,造型姿態多樣,栩栩如生。玉動物一般作為佩飾,也有的可作為陳設品。玉動物主要有玉虎、玉象、玉熊、玉馬、玉鹿、玉牛、玉豬、玉鷹、玉魚、玉龜等,歷代玉器中最為多見。
玉人佩
玉人是直接反映人類自身形象的作品,有全身、半身、人首和人面等,一般為扁平狀,除可用以佩系外,大型的可作為陳設品,具有祭祀、辟邪的作用。新石器時代已出現玉人琢工帶有明顯的稚拙性,商代以後玉人形象多樣,有站立、有跪踞、有全身、有人首、有男人、有女人、有圓雕、有片狀雕,各個時代具有不同的形象特點。
玉劍飾
玉劍飾是用於劍上的裝飾玉件,飾於劍首的稱為玉劍首,飾於劍柄與劍身之間的稱玉劍格。玉劍飾盛行於春秋戰國至秦漢時代。
玉簪
玉簪一般為圓錐狀,由簪首和簪柄兩部分組成,古代男女使用它來整理頭發並使冠固於發上。
其他玉器
此外還有盛行於先秦的儀仗玉器,如玉斧、玉戚、玉鉞、玉戈、玉刀等,用於示權和增加權威,保持統治者的尊嚴。還有實用玉器,如玉杯、玉碗、玉璽、玉文具等。
㈡ 好聽的古代玉佩名字,寫小說的。
好聽的古代玉佩的名字:
黃龍玉高古玉冰花芙蓉玉和田玉緬甸翡翠梅花玉水蒼玉玉璧和田白玉昆侖玉羊脂內白玉血玉墨玉帝王綠芙蓉玉雞血玉
介紹如下:
黃龍玉:黃容龍玉最初人稱。它有著田黃般的顏色、翡翠的硬度,硬度好、透度高、色彩鮮艷豐富。由於其產在龍陵,又以黃色為主色,故最終得名為黃龍玉。目前,從鑒賞角度可分為「原生黃龍玉」和「雕件黃龍玉」兩種。
冰花芙蓉玉:冰花芙蓉玉,屬於玉髓。以淡粉色的獨特色澤成為玉中一支奇葩。同藍田玉一樣亦屬於軟玉。
冰花芙蓉玉的原石生長在溫泉出水口,因此含有較多可溶性礦物,有益人體皮膚的保養。因其屬於藍田玉,所以亦具有藍田玉的特點,即原石分為玉皮、玉肉、玉心,玉皮為死玉,毫無價值,玉肉玉心為活玉,能與人體充分交流。將其佩於左則養心,佩於右則養肺。
㈢ 神農架雞血梅花玉的介紹
神農架雞血梅花玉,僅出產於我國湖北神農架的一種珍貴紅色玉種。因其玉化程度高,表面雞血鮮紅、呈大朵的團塊裝,如一叢叢盛開的梅花,得名神農架雞血梅花玉,又稱神農雞血玉、雞血紅梅玉。
㈣ 藍田梅花玉的介紹
藍田梅花玉因玉石本身五顏六色的梅花圖案所以得名梅花玉。產於陝西藍田縣,是藍田玉的一種。
㈤ 北汝河的介紹
北汝河,民間俗稱「汝河」,為與河南省南部的洪河支流汝河區別,一般稱「北汝河」回。淮河支流潁河答支流沙河的支流,流域全部在河南省境內,發源於河南省嵩縣車村鎮栗樹街村北分水嶺摞摞溝,流經汝陽縣、汝州市、郟縣、寶豐縣、襄城縣、葉縣六個縣市,在襄城縣丁營鄉匯入沙河。全長250公里,流域總面積6080平方公里。1北汝河歷史悠久,為古汝水北段演變而來。流域為淮河流域的暴雨中心,洪澇災害較多,歷史上多有治理。其實中下游的汝陽、汝州、襄城等為流域內工農業經濟發達地區,境內有傳說鬼穀子修行的雲夢山等風景名勝,有梅花玉、汝瓷等物產。
㈥ 梅花玉的介紹
名稱:梅花玉(玉石本身五顏六色的梅花圖案)(獨產於河南洛陽汝陽縣)。人稱汝陽玉。 產地: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上店鎮。 質地:細膩堅硬。結構、韌性與翡翠相同。 物理性質:硬度:6.5~7(莫氏) 密度:2.74左右
㈦ 有關玉石,寶石,水晶等礦石的資料書,書名是什麼
《寶石識別指南》
【作者】唐元駿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1-1
【ISBN】7532344321
--------------------------------------------------
《怎樣識別珠寶玉石》
【作 者】:王曙著
【叢編項】:無
【裝幀項】:平裝 32開 / 333
【出版項】:地質出版社 / 1993-08
【ISBN號】:9787116014695 / 7116014691
【原書定價】:¥18.00 稀缺/絕版書代復印
【主題詞】:寶石-鑒定-基本知識
【圖書簡介】
內容簡介這是一本對行家和外行都適用的書。書中既敘述了不用特殊儀器,僅憑肉眼和放大鏡就能識別某些珠寶、玉石的方法;也介紹了對行家有用的現代化鑒定珠寶、玉石的儀器及用法。本書的特點是文字流暢,通俗易懂。書中所附的24頁彩圖和80幅黑白圖,都是對於識別珠寶、玉石極有用處的。例如,本書中附有某些寶玉石在查爾斯濾色鏡下變色的彩圖,這是任何寶石書中所沒有的。
【本書目錄】
目錄
一、什麼是珠寶
二、寶石和玉石的性質
1晶體和晶系
2包裹體
3折光率和色散
4雙折射和非均質
5顏色
6寶石的改色
7寶石的貓眼閃光和星光
8硬度
9韌性和脆性
10密度
11解理
12寶石的重量單位——克拉
三、識別寶石的儀器和設備
1鑷子、寶石抓和放大鏡
2雙目實體顯微鏡(寶石顯微鏡)
3折光儀(光率計)
4油浸法
5二色鏡
6偏光儀
7查爾斯(Chelsea)濾色鏡
8紅色寶石濾色鏡和藍色寶石濾色鏡
9吸收光譜和分光鏡
10熒光和磷光
11熱導儀(鑽石鑒定儀)
12反射儀
13標准硬度計
14熱針
15電子天平
16便攜儀器包
四、寶石的加工
五、寶石金剛石
1寶石之王的性質
2寶石金剛石的形態和加工
3世界名鑽軟事
4金剛石的識別
5鑽石與可能代用品的識別
6人造寶石金剛石、鑽石改色和二層石
7鑽石質量的評價
8金剛石的成因和礦床
9金剛石產地的變遷
10中國的金剛石
11世界寶石金剛石的銷售
12鑽石首飾
六、紅寶石和藍寶石
1概述
2人造紅寶石和藍寶石及其識別
3紅寶石與代用品的區別
4藍寶石與代用品的區別
5世界紅寶石和藍寶石的產地
6中國的紅寶石和藍寶石
7紅寶石和藍寶石的改色
七、祖母綠
1概述
2人造祖母綠
3天然祖母綠與人造祖母綠的識別
4天然祖母綠與其它綠色寶石的區別
5世界祖母綠的產地
八、綠柱石和海藍寶石
1概述
2海藍寶石
3各種綠柱石寶石
4海藍寶石及其類似品的識別
5綠柱石寶石的改色
九、貓眼和變石
1概述
2貓眼
3變石
4變石及其類似品的識別
5人造變石
十、水晶
1概述
2無色水晶
3紫水晶
4薔薇水晶
5煙晶、茶晶及墨晶
6石英貓眼和星光石英
7發晶和鬃晶
8中國的水晶產地
十一、石髓和瑪瑙
1石髓
2瑪瑙
十二、歐泊
1概述
2寶石歐泊的種類
3假歐泊、人造歐泊及其識別
4歐泊的產地
十三、石榴石
1概述
2鎂鋁石榴石(Pyrope)
3鐵鋁石榴石(Almandine)
4錳鋁石榴石(Spessartine)
5鈣鋁石榴石(Grossular)
6鈣鐵石榴石(Andradite)
十四、尖晶石
1概述
2寶石尖晶石
3人造尖晶石及其識別
4尖晶石的產地
十五、鋯石
1概述
2鋯石的品種
3鋯石與類似寶石的區別
4鋯石的放射性
十六、黃玉(托帕石)
1概述
2黃玉的種類
3黃玉與相似寶石的區別
4無色黃玉的改色
十七、電氣石(碧璽)
1概述
2電氣石的顏色
3電氣石的特性和產地
十八、橄欖石
1概述
2橄攬石與假冒品的區別
3橄欖石產地
十九、坦桑石(黝簾石)
二十、玻璃
1概述
2玻璃的種類和性質
3玻璃的識別法
二十一、組合寶石
1概述
2組合寶石的種類
3組合寶石的識別
二十二、人造寶石
1人工合成寶石的方法
2人造金紅石
3白鎢礦
4立方氧化鋯(CZ)
5欽酸鍶
6鈮酸鋰
7人造稀土石榴石
二十三、翡翠
1翡翠的性質
2翡翠的顏色
3翡翠的透明度、地子和缺陷
4翡翠的評價
5翡翠的識別
6翡翠原料
7翡翠的做假
二十四、軟玉(和田玉)
1軟玉的性質
2軟玉的種類
3軟玉產地與開采
二十五、其他玉類
1岫岩玉(蛇紋石質玉)
2獨山玉
3石英岩質玉
4梅花玉
5綠松石
6孔雀石
7木變石
二十六、珍珠
1珍珠的組成
2珍珠的性質
3著名的珍珠
4天然珍珠的產地
5海水養殖珍珠
6淡水養殖珍珠
7天然珍珠與養殖珍珠的識別
8染色珍珠和加工珍珠
9仿製珍珠及其識別
10珍珠首飾的維護
附錄 常見寶玉石物理性質表
㈧ 雞血梅花玉的介紹
雞血梅花玉僅出產於我國湖北神農架的一種珍貴紅色玉種。因其玉化程度高,表面雞內血鮮紅容、呈大朵的團塊裝,如一叢叢盛開的梅花,又被稱為雞血梅花玉、雞血紅梅玉,梅花雞血石,神農梅花雞血玉,神農架雞血梅花石,其石點狀、塊狀雞血居多,摻雜有白、黑、灰等色彩,以紅白茫黑為主色調,可與昌化雞血石中上品「劉關張」相比美,圖案多似紅梅。經過人工加工後,似一叢叢盛開的梅花,光彩照人,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左邊為一個梅花雞血石的大擺件,鮮艷漂亮。
㈨ 梅花玉原石表面怎樣處理
誰有好一點的梅花玉原料,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梅花玉的介紹,說版梅花玉含有對人體權有益的幾十種微量元素,而且其花紋欣賞價值高,和因梅花玉礦已停產導致收藏價值直線升高,這讓我起了收藏之心。我曾收到過十幾個不同賣家的樣品,但事實卻讓我失望,我拿著這十幾個樣品,找到了我這邊比較權威的機構去鑒定,被告知都是假的,不僅沒有梅花玉所有的功效,而且還因為製作時用了化工原料,殘留物甚至會對人體產生傷害。
㈩ 怎樣拋梅花玉,讓它表面沒坑窩
誰有好一點的梅花玉原料,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梅花玉的介紹,說梅花玉含有專對人體有益的幾十屬種微量元素,而且其花紋欣賞價值高,和因梅花玉礦已停產導致收藏價值直線升高,這讓我起了收藏之心。我曾收到過十幾個不同賣家的樣品,但事實卻讓我失望,我拿著這十幾個樣品,找到了我這邊比較權威的機構去鑒定,被告知都是假的,不僅沒有梅花玉所有的功效,而且還因為製作時用了化工原料,殘留物甚至會對人體產生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