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茶花
⑴ 水仙,鳳仙花,海棠,雞冠花,王簪花,茶花,菊花,迎春花,臘梅,杏花是什麼季節開花
水仙(冬季12月~翌年2月) 鳳仙花(夏季6月~8月) 海棠(春季4月~5月) 雞冠花(夏季7月~秋內季10月) 茶花(春季2月~4月) 菊花容(秋季9月~11月) 迎春花(春季1月~3月) 臘梅(冬季11月~翌年1月) 杏花(春季2月~3月)
⑵ 水仙,鳳仙花,海棠,雞冠花,王簪花,茶花,菊花,迎春花,臘梅,杏花是什麼季節開花
水仙(冬季12月~翌年2月)
鳳仙花(夏季6月~8月)
海棠(春季內4月~5月)
雞冠花(容夏季7月~秋季10月)
茶花(春季2月~4月)
菊花(秋季9月~11月)
迎春花(春季1月~3月)
臘梅(冬季11月~翌年1月)
杏花(春季2月~3月)
⑶ 哪裡有賣電影《阿修羅城之瞳》里山茶的那個茶花簪子的啊~~
我草,自己做啊
⑷ 誰知道哪些詩(或曲或詞)是描寫女子美麗的
最先想到的還是《詩經》
這個是又找的:
《海榴·唐·溫庭筠》
海榴紅似火,先解報春風。
葉亂裁箋綠,花宜插鬢紅。
蠟珠攢作蒂,緗彩剪成叢。
鄭驛多歸思,相期一笑同。
【賞析】
溫庭筠這首茶花詩淺顯易懂,通過如火紅的海榴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血肉豐滿、活靈活現的美麗女子形象。仔細玩味下去便覺情摯韻遠,餘味猶存。首聯先述海榴的花紅似火,花開報春。頷聯寫了綠葉如剪裁精美的箋紙,其花是婦女喜愛的插鬢飾物,它說明了在唐代把茶花簪插於鬢發之上已成女人們的時尚了。頸聯則用蠟燭燒滴的油珠比喻花蕊,並用「緗彩剪成」的叢球比喻花形。尾聯運用了「鄭驛迎賓」的典故。「鄭驛」即鄭庄驛,是漢武帝時大農令鄭庄置驛馬於四郊迎賓的庄園。詩人在如此好客的「鄭驛」竟然思歸,其原因在於他思念著要與海榴花「相逢一笑」,情景交融處,含蓄著的主人公深沉愛情,已穿越了千年的歲月仍然悠遠深長。
【韻譯】
山茶如火天映得通紅,
情意殷殷報來了春風。
綠葉寫就相思的信箋,
紅花插在女孩的鬢中。
蠟燭淚滴成珠珠花蕊,
湘綢裁剪好束束花叢。
他鄉再好我歸意已定,
期望著和你花下相逢。
【說明】
山茶花是原產我國的名花,有二千七百多年栽培歷史,我國山茶以雲南、四川為盛。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山茶做了較詳細的描述:「山茶產南方,樹生,高者丈許,枝幹交加。葉頗似茶葉而厚硬有棱,中闊頭尖,面綠背淡。深冬開花,紅瓣黃蕊。」明人馮時可《滇中茶花記》中載:山茶花「性耐霜雪,四時常青,次第開放,歷二三月;水養瓶中,十餘日顏色不變。」《格古論》雲:花有數種,寶珠者花簇如珠。最勝海榴茶,花蒂青。石榴茶中有碎花。躑躅茶,花如杜鵑花。宮粉茶、串珠茶皆粉紅色。又有一捻紅、千葉紅、千葉白等名。可不勝數,葉各小異。或雲亦有黃色者。」
唐人已有不少詠山茶的詩篇,且多有佳作。李白《詠鄰女東窗海石榴》詩形容山茶花象「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唐詩人方乾的《海石榴》詩描繪山茶花「亭際夭妍日日看,每朝顏色一般般。滿枝猶待春風力,數枝先欺臘雪寒。」詩人貫休《山茶花》詩曰:「風裁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紅謬。今朝一朵墜階前,應有看人怨孫秀。」借「綠珠墜樓」的典故寫山茶落花「艷紅如血」,和詩人盧肇《新植紅茶花偶出被人移去以詩索之》詩:「最恨柴門一樹花,便隨香遠逐香車。花如解語猶應道:欺我郎君不在家。」一樣愛花惜花之情淋漓筆下,動人心魄。如司空圖《紅茶花》雲:「景物詩人見即誇,豈憐高韻說紅茶。牡丹枉用三春力,開得方知不是花。」爛漫的山茶,能在天寒地凍的早春綻蕾吐蕊,到桃李芬芳的春天,給人們帶來了春意,給生命帶來了無限的希望。
溫州大羅山有一株古老的山茶花,相傳是唐詩人羅隱手植,至今猶花開不綴。據馮時可的《滇中茶花記》記載:「雲南茶花最甲海內,種類七十有二,冬末春初盛開,大於牡丹,望若火齊雲錦,爍日蒸蔚。」山茶花別稱「十德花」,明人鄧直指是明代的文學家,在《山茶百韻詩》這長達二百句的五言古詩中,詩人用詩句闡述了茶花的艷而不妖、長壽、高大、膚紋蒼潤、枝條如龍、蟠根離奇、豐葉如幄、有松柏操、花期長、可插瓶水養等十種美德,贊茶花是「一種皆稱美,群芳孰與爭?」這首詩是對茶花花品的極高評價。
山茶花歷經歲月的滄桑,傲風雪寒霜而花姿豐盈,健美迷人。山茶花姿韻婀娜,艷若桃花而不妖,大如牡丹耀眼生輝,白山茶色勝玉潤賽羊脂,紅山茶光增醉酡紅。花色繽紛絢麗,燦爛如霞,大紅桃紅,粉紅銀細,黃白綠紫,極盡自然之美色,極盡世間之美名。山茶花在人們的心目中,是美的象徵。茶花與人相伴共存,形成了精彩的關於茶花的文化。
【軼事】
《昭君鄉心》·具有落雁之姿的中國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當初被漢元帝下嫁匈奴以為和親。流傳後世的昭君出塞圖,就是身披雪白毛裘,懷抱一具琵琶,發鬢簪著一朵紅艷的山茶花。琵琶聲聲可敘述思國、、思鄉、思親的哀怨心情,山茶花則是借它不畏霜雪的特質,來表明自己堅貞的情操。
《芳名遠渡》·歐美不產茶花。在公元一六七七年,山茶花經由甘寧醫生帶回英國後,英人為之瘋狂,譽為世紀奇花,成為社交界仕女閨媛的最愛。文豪大仲馬因喜愛茶花,創作了一位喜愛茶花的女子瑪格莉特,將其寫入書中成了世界名著《茶花女》。茶花不僅讓歐洲的社交界瘋狂,美國的人民也對茶花有濃厚的興趣。加州的首都的市民們將茶花定為該市的市花,使得該市被昵稱為「茶花城」,並將茶花盛開的三月定為「茶花節」,每年都有很盛大的慶祝活動。
《花開勝利》·吳三桂投降清軍,清封他為平西王。吳三桂在雲南造阿香園,令雲南各地獻奇花異草。陸涼縣境內普濟寺有一株茶花,高二丈余,花呈九蕊十八瓣,濃香四溢,為天下珍品,茶樹被移植到阿香園,誰知葉子全部脫光。到了春天,茶樹只長了一身葉子,第三年春天,茶花只有幾朵瘦小的花。吳三桂見園中一片凋零,什麼花也不開,便揮鞭向茶樹抽去,茶花樹上滲出點點鮮血,吳三桂下令把茶花貶回原籍。茶花雖傷痕累累,但終於回來了。隨即花開似錦。從此,在雲南就稱山茶花為勝利花,山茶花開,總是顯示了人們勝利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