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烙評論

梅花烙評論

發布時間: 2021-02-27 01:53:18

『壹』 如何評價《宮鎖連城》著作權侵權一案

核心定理:著作權法不保護思想,保護的是表達。
著作權的客體是作品,但並非作品中的任何要素都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著作權法保護思想的表達而不保護思想本身。
若被訴侵權作品與權利人的作品構成實質性相似,應當是表達構成實質性相似。

什麼是表達?
表達不僅指文字、色彩、線條等符號的最終形式,當作品的內容被用於體現作者的思想、情感時,內容也屬於受著作權法保護的表達,但創意、素材或公有領域的信息、創作形式、必要場景和唯一或有限表達則被排除在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之外。
劇本和小說均屬於文學作品,文學作品中思想與表達界限的劃分較為復雜。文學作品的表達既不能僅僅局限為對白台詞、修辭造句,也不能將文學作品中的主題、題材、普通人物關系認定為著作權法保護的表達。
文學作品的表達,不僅表現為文字性的表達,也包括文字所表述的故事內容,但人物設置及其相互的關系,以及由具體事件的發生、發展和先後順序等構成的情節,只有具體到一定程度,即文學作品的情節選擇、結構安排、情節推進設計反映出作者獨特的選擇、判斷、取捨,才能成為著作權法保護的表達。

案例-瓊瑤《梅花烙》與於正《宮鎖連城》的判決
瓊瑤方面,上訴時概括了於正抄襲的21個主要情節。最終法院判決確認了其中的9個主要情節,存在實質性相似,並認定劇本《宮鎖連城》作品涉案情節與原告作品劇本《梅花烙》及小說《梅花烙》的整體情節具有創作來源關系,構成對劇本《梅花烙》及小說《梅花烙》改編的事實。用通俗的話來說,抄襲情況屬實,於正方面需向瓊瑤方面賠償500萬並公開道歉。
情節1——偷龍轉鳳,是法院認定為抄襲的情節之一。讓我們以此為例,來探索著作權法中思想和表達的界限。
(1)偷龍轉鳳,如果該情節概括到了「偷龍轉鳳」這一標題時,屬於思想
(2)如果該情節概括到了「福晉無子,側房施壓,為保住地位偷龍轉鳳」,仍然屬於思想
★(3)但對於原審判決所認定的包含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等細節的情節,則可以成為著作權法保護的表達,且不屬於唯一或有限表達以及公知領域的素材。
陳喆(瓊瑤本名)對於情節1中的設計足夠具體,可以認定為著作權法保護的表達,具體是福晉連生三女無子,王爺納側福晉地位受到威脅後,計劃偷龍轉鳳,生產當日又產一女,計劃實施,棄女肩頭帶有印記,成為日後相認的憑據,該情節設計實現了男女主人公身份的調換,為男女主人公長大後的相識進行了鋪墊,同時該情節也是整個故事情節發展脈絡的起因,上述細節的設計已經體現了獨創性的選擇、安排。
(4)雖然與余征抽象概括的第4、5層級相比,原審判決中對於情節的認定未概括某些細節,如如眉挑釁映月、將軍親臨佛堂施壓等,但並未影響該情節屬於表達的判斷。

什麼是公知素材?
在法院判決中,有3個情節被判為公知素材,相關情節安排不具有獨創性,不在著作權保護范圍內。分別為情節6「棄女失神,養親勸慰」、情節14「納妾」、情節17「福晉詢問棄女過往,誓要保護女兒」。
對於其他作者來說,也有啟發意義,值得探索一二。這些情節內容來看,基本基於社會現實、歷史風俗和人之常情。沒有獨創的表達,不在著作權保護范圍內。

上訴成功的重要關鍵
a.人物關系對比圖
b. 相似情節比對表
c.情節排布與推演過程(如果基本排布及推演過程一致,部分情節順序差異如果不引起作品涉案情節內在邏輯和情節推演的根本變化,則仍然是實質相似的)
d.不尋常的細節設計同一性 (原被告作品均提及福晉此前連生三女,但後續並未對該三女的命運做出後續安排和交代。)
e. 受眾對兩個作品相似性的感知 (在案件中,某網站的觀眾調查也被法院列作參考。有極高比例的觀眾認為宮鎖連城與梅花烙高度相似。)
這些都是在侵權認定中衡量的關鍵因素,作者們在維權時可以充分利用。

0費用,在線申請版權保護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提出DCI(Digital Copyright Identifier)體系,是面向互聯網的數字版權公共服務創新體系。創作者可快速獲得數字版權唯一標識即即DCI碼、DCI標和數字作品版權登記證書。從而促進維護版權交易的安全,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
「雲萊塢」是國內最大的線上版權交易平台。「雲萊塢」作為DCI體系在影視劇本版權交易領域的示範應用平台之一,依託DCI體系的支撐,通過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實現影視劇本的版權登記、合同備案和版權維權,面向廣大影視劇本版權人提供全面的版權服務。
版權保護,就上www.banquanbaohu.com.已有超過6000+編劇/作家,在雲萊塢完成作品的版權保護。平均在線申請耗時10分鍾,通過版權中心審核時間為10個工作日,全部過程0費用。
(說明:雲萊塢為促進版權交易安全,維護作者利益,登記費用已由雲萊塢版權保護專項公益資金提供,作者全程0費用。)

『貳』 很多人認為陳德容和馬景濤曾是情侶,陳德容與馬景濤的私交怎麼樣

提起馬景濤,真可謂是大家尤其是女性觀眾們名副其實的老朋友了.十多年前他就曾主演瓊瑤劇回《梅花烙》《水答雲間》,打動了無數女性觀眾的芳心,由於他在劇中誇張的演技,人送綽號「咆哮馬」.馬景濤不僅在劇中深情款款,在現實生活中同樣風流倜儻,

其實不管當時馬景濤和陳德容兩人關系如何,現在的馬景濤已經有了幸福的生活,在經歷了和唐韻兩人的那一段失敗的婚姻之後,馬景濤和吳佳妮兩人結婚,隨後為馬景濤生下兩個兒子馬世天和馬世心,而馬景濤的女兒馬世媛是他和前妻所生,不過現在一家人都和睦相處生活幸福。

歡迎評論採納!

『叄』 鍾鎮濤&葉茜文的《梅花烙》 歌詞

歌曲名復:梅花烙
歌手:鍾鎮濤制&葉茜文
專輯:合唱金曲經典

葉倩文+鍾鎮濤-梅花烙
LrcNester
Music
(葉):梅花深處 笑語欣欣
(鍾):桃腮香里 最醉人
(葉):無厭地相看 望盡你千望
(鍾):望一生 看盡這一生
(葉):梅花花影里 吻吻親親
(鍾):情痴痴一抱 已象永恆
(葉):無悔又不厭 用盡我感受
(鍾):盪進繽紛 烙下梅花印
(葉):溫馨與激情的愛
(鍾):深深刻骨銘心 鑽進心坎
(葉):是漫天花雨
(鍾):用青春鑄下烙印
End

http://music..com/song/24336727

『肆』 如何評價梅花三弄第一部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

猶記得《梅花三弄》分三部,分別是《梅花烙》、《鬼丈夫》和《水雲間》,最喜歡的就是第一部《梅花烙》。經典悠揚的音樂、感情充沛的表演、高端大氣的取景、恰如其分的剪切……完全找不出合適的詞來形容。《梅花烙》這個故事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利用社會等級制度和愛情的對立來製造戲劇的矛盾沖突。

現在社會開放程度高,婚姻的不穩定容易造成各種經濟利益變動,弱勢方自然對奶奶作品裡那種對婚姻困境的諸如厭倦、試圖沖破等種種描寫感到排斥反感和恐慌,所以瓊瑤奶奶作品被打上了「三觀不正「的帽子。然而愛情賦予了對抗沖突以昂揚的生命力,裡面其實裝著對秩序的憎惡、對自由的渴望和不斷試圖掙扎出約束的人格。

『伍』 瓊瑤當年是怎麼評價范冰冰的

當年一部《還珠格格》幾乎捧紅了所有的主演,范冰冰雖然在里邊飾演的是一個丫鬟,卻也從這部劇里打開了知名度。不過此後的范冰冰卻沒有再演過瓊瑤的劇,2004年主演的電影《手機》獲得了最佳女演員獎,而且在2007年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用現在的眼光來看范冰冰,如果沒有偷稅事件的發生,她的事業依然會蒸蒸日上,「范爺」這個名號想必也會越來越響亮。

但是當年的瓊瑤卻沒有我們的未來視角,在她看來,范冰冰只不過是不被看重的「小丫頭」,甚至如此評價范冰冰:「在我眼裡,范冰冰永遠是丫鬟」。瓊瑤之所以能下這樣的斷言,並非完全是目中無人,我們可以從瓊瑤和范冰冰兩個人的不同角度來分析這句話。

二、范冰冰雖說確實是「女強人」,然而在當年卻沒那麼出眾。

范冰冰在《還珠格格》中飾演的金鎖,嚴格來說應該是正派的女三號,然而當初這部劇里吸引人的角色太多,尤其是小燕子,蘇有朋曾經說過,當初大部分觀眾最喜歡的都是小燕子,可以說這個角色影響了一代人。除了小燕子,還有溫柔體貼的紫薇、五阿哥永琪、福大爺爾康、寵女狂魔乾隆,這些角色各有亮點,所以金鎖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宮女角色,當初也沒有引起波動。

瓊瑤當年作為一個前輩說出這樣的話,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還珠格格播出以後,范冰冰向瓊瑤提出了解約,大概是這個舉動惹怒了瓊瑤,才讓她說出如此有失前輩身份的話來。不過現在兩個人可以說是難兄難弟,一個因「小三」和「三觀不正」被網友嫌棄,一個偷稅至今沒有復出,所以做人還是要謹慎善良些。

『陸』 電視劇桃花劫評價如何

有好有壞抄,說好的覺得襲後宮斗心讓人看得很過癮、男女主角長得俊,說不好的覺得故事很老套、有些橋段過於血腥。

(6)梅花烙評論擴展閱讀:

劇情:

民國時期,江南望族姚家少奶奶曾淡雲遭二奶奶趙翠屏誣陷,被指與管家劉子浩私通。懷有身孕的淡雲因此受到桃花烙的家法處置。子浩好心相救,並將其帶回老家與妻子寶春認識。

淡雲臨盆,產下一女,當日,寶春難產,產下一子後撒手人寰。幾年後,翠屏得知淡雲下落,誤以為子浩之子是姚家後代,強搶孩子,陰錯陽差之下,柱子被抱走,成為姚家骨肉,取名靖石。淡雲之女念慈也被沈家收養,取名雁容。

十八年後,靖石巧遇雁容,兩人多年後重逢,再度種下情緣。淡雲與子浩的再次出現,在姚家掀起軒然大波。淡雲費盡千辛萬苦,找回女兒雁容。此時,姚家已家道中落,靖石與雁容幾度分合,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攜手同心,重整家園。


『柒』 為什麼《如懿傳》評價這么低

  1. 《後宮;如懿傳》自開播以來,評分就是6.5,由於和於正的《延禧攻略》選取了同內一個時期的同容一批後宮人物,所以,由於前段時間熱播的《延禧攻略》已經先入為主,觀眾習慣了延禧攻略的劇情和人物設定,一時間難以身臨其金進入到和《延禧攻略》相反的人物設定中去。所以播放量自然不如《延禧攻略》多,《如懿傳》,敗在了播出時間。

『捌』 怎麼看待新月格格,梅花烙之類的瓊瑤經典

shi
原名陳喆,衡陽縣渣江鎮人。1938年4月20日生於四川成都,一九四九年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父親陳致平是大學教授,母親袁行恕出身書香門第。高中畢業後不久結婚生子,做主婦的同時開始嘗試寫作,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進入電視、電影製作行業,其間婚姻破裂。現任丈夫為其經紀人、出版人,經營家庭作坊式的皇冠出版公司,瓊瑤所有作品均由該公司出品。

1947年九歲在上海《大公報》兒童版發表了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十六歲時,用成人的口吻寫的小說《雲影》在《晨光》雜志發表。1957年台北第二女子中學畢業。1963年7月,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窗外》,從此躍登台灣文壇。她創作頗豐,作品已有數十部之多。許多作品都要再版十幾甚至幾十版,而且往往都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在台灣和海外擁有大量讀者,尤其受到廣大青年的歡迎.瓊瑤的作品:·剪不斷的鄉愁(散文) ·女朋友 ·冰兒 ·翦翦風 ·卻上心頭 ·梅花烙 ·燃燒吧火鳥 ·人在天涯 ·雪珂 ·望夫崖 ·昨夜之燈 ·聚散兩依依 ·問斜陽 ·新月格格 ·夢的衣裳 ·水靈 ·煙鎖重樓 ·六個夢 ·一顆紅豆等等1938出生於四川成都,父親陳致平,母親袁行恕 ;

1942隨家人由成都遷回故鄉湖南,其後因抗日戰爭爆發遷回四川 ;

1947舉家遷上海,在上海《大公報》發表其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 ;

1949遷往台灣台北,父親任教於師大國文系,母親任教於建國中學 ;

1959結婚 ;

1963在《皇冠》雜志刊出小說《窗外》,不久後出單行本,為瓊瑤出版的第一本書

1964離婚 ;

1965作品首度搬上錦幕,包括《婉君表妹》,《菟絲花》,《煙雨蒙蒙》,《啞女情深》;

1968成立火鳥公司,拍攝《月滿西樓》和《陌生人》(改編自小說《幸運草》) ;

1976成立巨星公司 ;

1979與平鑫濤結婚 ;

1985出版《冰兒》,唯一沒有父母親角色的小說 ;

1986推出電視連續劇《幾度夕陽紅》 ;

1988首度返回大陸 ;

1990出版《雪珂》,首部歷史古裝長篇小說 ;

瓊瑤的小說生涯

提及香港和台灣兩地的愛情小說,瓊瑤確實是一個橫跨三十多年的"品牌".事實上,自她的處女作《窗外》在1963年發表後,便奠定了她在愛情小說的重要地位.

瓊瑤的小說可分為三期:早期小說包括1963年發表的《窗外》至1971年的出版《水靈》和《白狐》,主要是由歷朝歷代中國民間傳奇發展的古人愛情短篇故事.中期的小說由《海鷗飛處》開始,至《燃燒吧!火鳥》,主要是描寫當代台灣為背景的愛情小說,除《我是一片雲》外,可說全是大團圓結局.晚期則由八十年代創作出版《雪珂》開始,小說的背景搬回古代,內容企圖處理變遷中都會男女的愛情觀,並嘗試脫離早期悲劇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樂故事.

《幾度夕陽紅》是瓊瑤小說創作中的重要作品,當中時空交錯,人物眾多,情節復雜,最能代表言情小情的特徵.兩條故事主線,分別發生於抗戰時期的重慶和六十年代的台北.第一個故事是女主角夢竹的年輕時代,她和來自昆明的大學生何慕天相戀,因母親反對而發生許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最後,夢竹嫁給了何慕天的好友楊明遠,並定居台北.小說的第二部則是夢竹女兒曉霜的戀情,曉霜的相戀對象魏如峰是何慕天的外甥,並在何慕天開設的公司任職,此後即是一連串的舊恨新愁的交織.最後,霜曉與魏如峰有情人終成眷屬,夢竹仍留在明遠身邊,何慕天隱居山上不問世事.

這部作品,內容和結構都類似電視連續劇的模式,亦即是情節復雜,高潮迭起;情感表達方式強烈而誇張;人物關系則因家庭夙怨而糾纏不清;人與人之間的誤解導致種種終生憾事和恩怨情仇;主角身世的秘密和謎底的揭曉,及戰亂,分離和重逢,這一切無疑是通俗劇的"基本元素".

總括而言,在瓊瑤的愛情王國,愛情是滋潤女性自我並賦與活力的源頭.沒有愛情,女性的自我就會枯萎凋零.在這情況下,瓊瑤的女性形象無可避免的顯得被動和消極.事實上,在五四時代,"愛情"這個概念是一種公眾性的意識形態,主要是對中國父權制度的反叛和挑戰,但在瓊瑤的言情小說里則完全屬於私人領域,對愛情的描述也純由女性的立場出發,這亦是被李敖等人批評為女主角面目蒼白的理由;然而,這樣一個夢幻世界推到了極致也有其意識形態上的助力,逆轉了父權家庭中尊卑階層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使擁有資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喚下,對一無所有的子女,特別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獻.這亦是言情小說的精神所在.

主要作品:

《窗外》《六個夢》 《煙雨蒙蒙》《幸運草》
《菟絲花》《幾度夕陽紅》 《潮聲》《船》
《紫貝殼》《寒煙翠》 《月滿西樓》《翦翦風》
《彩雲飛》《庭院深深》 《星河》《水靈》
《白狐》《海鷗飛處》 《心有千千結》《一簾幽夢》
《浪花》《碧雲天》 《女朋友》《在水一方》
《秋歌》《人在天涯》 《我是一片雲》《月朦朧·鳥朦朧》
《雁兒在林梢》《一顆紅豆》 《彩霞滿天》《金盞花》
《夢的衣裳》《聚散兩依依》 《卻上心頭》《問斜陽》
《燃燒吧!火鳥》《匆匆,太匆匆》 《失火的天堂》

2 瓊瑤阿姨簡介
《望夫崖》《青青河邊草》 《梅花烙》《鬼丈夫》
《剪不斷的鄉愁》 《我的故事》《雪珂》
《水雲間》《新月格格》 《煙鎖重樓》
《蒼天有淚之無語問蒼天》
《蒼天有淚之愛恨千千萬》 《蒼天有淚之人間有天堂》
《還珠格格五之一風雲再起》 《還珠格格五之二生死相許》
《還珠格格五之三悲喜重重》 《還珠格格五之四浪跡天涯》
《還珠格格五之五紅塵作伴》

瓊瑤的性格

當《文學報》記者曹曉鳴采訪瓊瑤時間"您認為自己是傳統女性還是現代女性"時,瓊瑤對自己性格的看法:
"我想不是傳統的,但崇尚東方的智慧."
"我想我不是傳統的,我自幼性格中就有一種叛逆性.《窗外》很大程度上是我的自傳.自小我就任性,倔強,我行我素,為此吃了不少苦頭.'三歲看到老',你想我會是傳統的嗎?"

記者進一步問:"那是您的性情.在思想觀念,道德倫理,為人處世上您是否尊重和依循傳統呢?比如您是如何看待女人的幸福的?"
瓊瑤笑著回答道:
"如果這樣說我就更不傳統了,因為我是價值多元論者,女人幸福以她自己的感覺為度,沒有統一衡定的標准,不過這種各不相同的感覺都要有一個明智的前提,那就是作為一個女人要清醒地意識到在這個男人為主的社會里女人的種種不可更變的局限,一味心高志遠是不行的.對女人來說幸福的含義是雙重的,簡單說就是社會價值的實現和個人情感如婚姻,家庭,生兒育女的滿足.這兩種要求總是發生沖突,雙重滿足的可能性較小.所以一定要接受這一事實,坦然處之,才可能走向幸福."

記者問:"那麼,您是否認為自己是幸福的女人?"
瓊瑤回答道:"是的,我盡力而為.我不過是得到了我想得到並且能得到的東西."
瓊瑤把"能"字說得特別重,表現出她的自信來.
記者又問:"那麼您是否相信有永恆的愛?"
瓊瑤的回答巧妙而又出乎人意外:
"兩個人到老都有話說那就是永恆的愛了."

記者問:"您覺得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瓊瑤認真地思索後回答說:
"我覺得自己是個復雜的矛盾體.在情緒上我起落較大,時而快活,時而沮喪,時而天真,時而瘋狂,說不上有什麼原因.至於人生態度,總的說來我是個悲觀主義者,相信人生下來就是受苦的,人生既痛苦又無聊,但在具體的生活中我又留戀著每一陣清風,每一片雲彩,為一點小事或喜或悲,當然最終我總是能超脫出來而不陷得太深以致不能自拔."
瓊瑤顯然善於辭令,且還有著一副悅耳的嗓音.她隨之讓人感到她的傳統還體現在她與丈夫平鑫濤先生的關系中.

說起平鑫濤瓊瑤反而顯得平靜,甚至有點從容不迫了,全不似平先生談起妻子來時那脈脈含情的情態.
瓊瑤說:
"婚姻美滿很大程度是依賴雙方的心智素質水平,尤其是女方,比如平先生總是牽著我鼻子走卻又總讓我覺得自己贏了,而我非常重視雙方精神上的溝通,哪怕寫作再緊張,他出版社的業務忙,我們也總是要抽出相當一部分時間交換對各種問題包括對方的看法,不斷地了解對方,也讓對方了解自己.若產生分歧,我們不迴避也不掩飾自己不愉快的情緒.雙方是互相依賴,又尊重彼此的獨立人格."
瓊瑤還舉了一個例子,就是她寫作時經常忘了吃飯,全由平鑫濤到時送到面前,所以平鑫濤開玩笑地說:"如不送飯去,瓊瑤會餓死在書桌前."
瓊瑤說,其實平鑫濤要真地不送飯給自己,自己還是會去找東西吃的,依賴往往是對方培養的,真要依賴不到人也就會自尋出路了,難道還能在一棵樹上弔死呀?瓊瑤說完自己爽朗地大笑起來.
對於自己的作品,當記者談到有的評論家認為她是在重復自己時,瓊瑤並不願意就此多討論,只是簡單地回答道:
"讀者被觸動的神經往往也是單一的,只要能打動人心,重復怕什麼,不能打動人花樣再多也沒用."
瓊瑤說她很少去考慮應該寫什麼,只憑本性,自然的沖動寫.她告訴記者她寫的常常就是身邊發生的真實故事.像《匆匆,太匆匆》中的好孩子就真有其人,她的許多信件至今還保存在他們手中.
記者問瓊瑤今後會不會涉足其他題材領域,瓊瑤認為至少目前不會,因為她喜歡她習慣的題材范圍,輕車熟路,一往情深.

3 瓊瑤阿姨簡介
瓊瑤還半開玩笑地說:
"我有時覺得自己在某些方面老長不大,不過我並不認為這是件壞事."
當記者問瓊瑤是否重視文學界對她作品的評價時,瓊瑤聳聳肩漫無邊際地說:"評論界的褒貶我並不在乎,我只要讀者,越多越好.我覺得有這么多的人喜
愛我的作品是作為一個作家的最大成功和幸福,有什麼權威的評價能與這帶給我的快樂相比呢?"
瓊瑤還告訴記者兩件在大陸上碰到的事:一是她剛到北京不久就收到一件禮物,是一隻絨毛玩具狗,送的人沒留下名字,一張小紙條上寫著:"為了讓您喜歡它們,想起時會愉快的."還有是接到一個電話,對方也不通報姓名,只說了一句:"瓊瑤,我們非常非常非常地愛你."就擱了話筒.
"我好感動,好感動呀!"
瓊瑤說著有些激動,兩頰顯出了紅暈,表現出典型的瓊瑤腔.

不過喜悅中也有苦惱事.
瓊瑤告訴記者,她發現大陸有一些冒用她名字的偽劣作品,已確證的有《蛇女》,《噴泉》和《同里百合》.
記者看得出她極為在乎這點,很重視自己在讀者心目中的形象.
瓊瑤說這次來大陸除旅遊,探親訪友外,另一件重要事情是了解其作品在大陸的出版情況,並希望有關方面能像台灣一樣列出她的書目並進行編號.
瓊瑤的形象

瓊瑤自稱"生來就不夠漂亮",但是在許多見過她的作家記者眼裡,卻另有說法.

1988年,瓊瑤第一次返回祖國大陸時,著名電影導演史蜀君曾對她有過描述:"電話里,瓊瑤說話聲音甜美,柔和,與照片上高高發胖的形象似乎難以統一.聯系她人生中兩次痛苦曲折的愛情遭遇,不知何故,我想像瓊瑤一定是位老練,持重的富婆形象."

但是當史蜀君真地面對瓊瑤時,卻又另有說法:

"14日上午10時,我和老搭檔辜朗暉走進外觀朴實,內部裝飾華麗的建國飯店.瓊瑤坐在前廳咖啡座上,被一群記者包圍著.我們沒有立即打擾她,站在她六七米處,用電影的行話說,我們的焦距在她前後慢慢平移.進入我視野的瓊瑤,細眉細眼,是一個十分十分嬌小秀慧的小婦人.身高一米五五左右,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她神情活潑,在她的身上絲毫也找不到一丁點兒昔日的苦難痕跡.她本人與照片上大相徑庭,但卻與她的聲音統一起來.我傻了半天,心想,這么一個小女人,肚子里怎麼會生那麼多有趣的故事.後來與她熟了,我打趣地提起這話時,兩人都笑彎了腰.

"瓊瑤送走記者,笑吟吟地走到我們身邊坐下,動作那麼輕捷,神態那麼嫻靜,我忍不住對平先生說:'你夫人比照片漂亮啊!'"

瓊瑤這年回大陸,還有其他記者對瓊瑤作了跟蹤采訪.如《文學報》記者曹曉鳴談見到瓊瑤的印象:"我才仔細地打量起她來:款式別致,色澤鮮亮的大紅毛衣,雪花牛仔褲,嬌小的身材配著這身衣裳顯得十分得體,雖化妝得濃了些,卻艷而不俗.特別引人注意的是那雙眸子異常明亮,少女式的,裡面沒有矜持,沒有倔傲."

瓊瑤談創作,談女性

1988年,瓊瑤回大陸時,《中國婦女報》記者高博燕,趙世民於1988年4月11日在北京建國飯店瓊瑤下榻處采訪了瓊瑤,下面就是這次采訪中瓊瑤談自己的創作和談女性的對話.
記者問:"您寫了四十多部長篇小說,經濟效益是否是您的目的?"
瓊瑤回答道:"最初我的一些作品是為稿費而寫的.因為我要靠它來生活.後來經濟不是問題了,但在台灣受過教育的人都會對你說:'屬於你的,就要得到,不要放棄你應有的權利.'"
記者問:"開始讀您的《窗外》和《我是一片雲》,很喜歡,可再讀其他的,感受似乎都差不多了."
瓊瑤感動地說:"這就是我的味.在台灣有人批評我,說我的作品總是一個風格,沒有突破自我.我說你不必到四川館子去吃北京菜.我可能是一道川菜,你要覺得可口,就吃,不喜歡,可以上別的館子.台灣的雜志多,作家也多嘛.在以後的寫作中,我還要保持這樣的味,這是人的個性."
記者問:"您一定了解大陸的瓊瑤熱吧.有人說:'瓊瑤的小說是戀愛教課書.'有的說:'瓊瑤給我的心提供了純凈的棲居地.'特別是有的中學生讀了您的書茶飯不思,功課無心,整天躲在幻想中,您是否考慮到您的作品的社會影響?"

『玖』 如何評價「瓊女郎」陳德容

對於美女總是有一種近乎痴迷的沖動,尤其是對於絕世美人,那麼在我看來,瓊瑤女士的選人標准還是十分厚道的,選的美女個個都是極品。如果美人也分年齡段的話,那麼我想,以20歲作為一個分界線,20歲之前的陳德容,在我見過的所有華人女星里,可以高居次席,僅次於劉亦菲。少女時期的陳德容,那種驚為天人的美貌,實在令人過目不忘。

可以說20幾歲的她簡直就是她的顏值以及演技巔峰時期,當時拍的許多電視劇現在來看都是很經典的。憑借多部瓊瑤劇,陳德容一躍成為了一線女星,接到了與當時的奶油小生林志穎和蘇有朋一同出演古裝劇《絕代雙驕》的機會。在劇中扮演女一號鐵心蘭,受到了林志穎扮演的小魚兒的愛慕,又與蘇有朋扮演的花無缺有著愛恨交織的虐戀。這部劇在當時也是創下了極高的收視率,陳德容也因此收獲了超高的人氣。

『拾』 梅花三弄 歌詞

歌詞:

紅塵自有痴來情者自

莫笑痴情太痴狂

若非一番寒澈骨

那得梅花撲鼻香

問世間情為何物

只教人生死相許

看人間多少故事

最消魂梅花三弄

梅花一弄 斷人腸

梅花二弄 費思量

梅花三弄 風波起

雲煙深處 水茫茫

紅塵自有痴情者

莫笑痴情太痴狂

若非一番寒澈骨

那得梅花撲鼻香

問世間情為何物

只教人生死相許

看人間多少故事

最消魂梅花三弄

問世間情為何物

只教人生死相許

看人間多少故事

最消魂梅花三弄

(10)梅花烙評論擴展閱讀

《梅花三弄》是電視劇《梅花三弄之梅花烙》的主題曲,由姜育恆演唱,瓊瑤作詞,陳志遠譜曲編曲,歌曲被收錄在專輯《梅花三弄之梅花烙》中。

姜育恆的歌是非要在深夜獨聽不可的,喧囂中不可能體會到他的精髓,但一旦在他的歌聲里悟出了什麼,聽懂了獨特的訴說,便不免有一絲來自心底的顫粟。

他用整個心靈去演繹內心深藏已久的情感。觸撥聽眾最敏感、最脆弱的那根心弦,讓人不覺被他牽引、被他感染,寂寞著他的寂寞,憂傷著他的憂傷,而那些塵封已久的心事也在他的歌聲里找到了停泊的港灣。

姜育恆(Johnny),1958年11月15日出生於韓國首爾,原籍山東榮成,中國籍職業歌手。

熱點內容
婷婷七月色丁香綜合 發布:2025-08-24 10:51:44 瀏覽:298
春天的荷花是什麼樣的 發布:2025-08-24 10:35:54 瀏覽:625
咸魚賣綠植 發布:2025-08-24 10:30:41 瀏覽:356
上海玫瑰公館 發布:2025-08-24 10:24:44 瀏覽:209
石膏花藝 發布:2025-08-24 10:11:38 瀏覽:990
歷代畫荷花圖 發布:2025-08-24 10:05:33 瀏覽:901
七夕李純 發布:2025-08-24 10:04:08 瀏覽:620
連江丹陽櫻花 發布:2025-08-24 10:01:45 瀏覽:392
蘭花集團甲醇 發布:2025-08-24 09:56:50 瀏覽:726
白描花卉作品 發布:2025-08-24 09:49:56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