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年生長
A. 茶花是如何生長的
請補充問題~~~不是很明確
B. 茶花冬季生長的條件
光照。山茶為半陰性花卉,夏季需搭棚遮陰。立秋後氣溫下降,山茶進入花芽分化期,應逐漸使全株受到充足的光照。冬季應置於室內陽光充足處,若室內光線太弱,山茶則生長不良,並易得病蟲害。
溫度。山茶喜溫暖,怕寒冷。室內溫度不能低於5℃。溫度在10℃至15℃的房間內,其他措施得當,春節即可開花,花期可至3月份。
濕度。一般冬季室內較乾燥,應經常向山茶葉面噴水,以形成一個濕潤的小氣候。但陰雨天忌噴水。
澆水。冬季澆水要視室內溫度而定,一般3天左右一次,保持盆土濕潤,忌積水或澆半截水。用自來水應先在水桶中存放一兩天,讓氯氣揮發掉。水中最好放百分之一的硫酸亞鐵,以利於改善水質。
施肥。山茶喜肥。一般在上盆或換盆時在盆底施足基肥,秋冬季因花芽發育快,應每周澆一次腐熟的淡液肥,並追施1次至2次磷鉀肥,氮肥過多易使花蕾焦枯,開花後可少施或不施肥。
C. 茶花的生長過程
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達到4米。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因其植株形姿優美,葉為濃綠綠而光澤,花形艷麗繽紛,而受到世界園藝界的珍視。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原產於中國東部,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雲南各地,朝鮮、日本、台灣和印度等地普遍種植。
(3)茶花年生長擴展閱讀;
茶花的養殖方法
1、土壤
盆土對茶花的生長和重要,所以選擇土壤時需要慎重,通常以含腐殖質較高和偏微酸性土壤為主,這樣就可滿足它對土壤的需求。
2、溫度
茶花怕高溫也怕低溫,所以溫度在18到25度之間最佳,如果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它的生長,尤其是在冬天,要將它搬回房間內養護,到了中午有太陽時,可以將其移到陽台處。到了夏天,要防止暴曬,和溫度過高。
3、澆水
茶花很喜歡濕潤的地方,所以水分對它很重要,但是要確保澆水適量,不能太干或太濕,不然就會影響根部生長。如果是在夏天的話,就可以多澆一些水,以利於它生長,如果是冬天的話,就需減少澆水量,2到3天澆一次即可,以防止發生凍害。
D. 茶花的生長習性
茶花懼風喜陽、地勢高爽、空氣流通、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回砂質壤土,黃土或答腐殖土。pH5.5-6.5最佳。適溫在20-32 ℃之間,29℃以上時停止生長,35 ℃時葉子會有焦灼現象,要求有一定溫差。環境濕度70%以上,大部分品種可耐-8 ℃低溫(自然越冬,雲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區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並要求較好的透氣性。
以利根毛發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鋸木,紅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質栽培。茶花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陰,夏天可用50%遮光處理。
E. 茶花樹的樹齡一般有幾年
茶樹遠望茶樹林屬山茶科山茶屬,為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一般為灌木,內在熱帶地區也有喬木型茶容樹高達15—30米,基部樹圍1.5米以上,樹齡可達數百年至上千年。栽培茶樹往往通過修剪來抑制縱向生長,所以樹高多在0.8—1.2米間。茶樹經濟學樹齡一般在50—60年間。在雲南普洱縣有棵「茶樹王」,高13米,樹冠32米,已有1700年的歷史,是現存最古老的人工栽培茶樹。
F. 茶花的生長習性是什麼
茶花別名復山茶花、耐冬花、曼陀蘿制、海石榴、川茶花等,為山茶科山茶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物。原產於我國江南一帶,現世界各地普遍種植。喜冬季溫暖、夏季涼爽濕潤和半陰的氣候,忌烈日曝曬,不耐寒冷,不耐積水,適生於肥沃疏鬆微酸性壤土、黃壤或腐殖土,pH5.5~6.5為最佳。鹼性或黏重土壤均不適宜茶花生長。
1.選購要領盆栽茶花購買時宜挑選葉片較小,生長緩慢的品種,植株矮生,株型密實、圓整、緊湊;株高不超過50厘米,分枝3~5個,分枝分布均勻有致;盆株花蕾顯現且有部分開放。葉色較深,花朵漂亮且鮮艷,純色或雙色。
G. 山茶的生長有哪些規律
山茶什麼時候生長,什麼時候停止生長,一年抽梢幾次,什麼時候結蕾,什麼時候開花,都有一定規律。只有把這些問題弄懂了,才能養好山茶。
山茶一年萌發、抽枝、放葉2~3次,最多的可以達到4次。主要是春、秋兩季。春季抽的梢叫「春梢」,秋季抽的梢叫「秋梢」。夏季也能抽梢,叫「夏梢」。冬季休眠不會抽梢。山茶的盛花期,一般在2~3月,雲南山茶開花早,盛花期在春節前後。山茶的開花因品種而定,有早花期品種、中花期品種和晚花期品種。現在又有了夏季開花的品種,這樣一年四季都有開花的品種。山茶開花後,由花下的芽萌發新枝,但是華東地區在自3月中旬至4月下旬萌芽,以4月上旬為高峰;3月下旬至5月下旬抽枝、放葉,以4月中下旬為高峰。整個生長期為55~70天。開始一個月抽梢最快,到了5月中旬以後,嫩枝逐漸木質化,長度可達10~20厘米,有的品種甚至可達30~40厘米。5月起,新枝停止生長後,枝頂及枝上部葉腋內又形成新芽,以後逐漸分化為花芽並形成花蕾。花芽分化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基本結束。第二次萌芽、抽枝、放葉是在夏季,以7月下旬為高峰,整個生長期50天左右。夏梢多出現在2~3年生的小苗上,一般生長在樹冠外圍和上部。秋梢在9月上旬開始生長,11月下旬終止。秋梢一般不能分化花芽,即使結了花蕾,開花尤遲,也開不好。
總的來說,在華東地區山茶一般有三個生長和休眠期。第一個生長期開始於3月上旬至5月上旬,休眠期在5月中下旬;第二個生長期開始於6月上旬至7月中旬,休眠期在7月下旬;第三個生長期開始於8月上旬至9月中旬,休眠期從9月下旬開始,至翌年2月下旬或3月上旬。其中第二個生長周期(包括休眠)因為處於炎熱乾旱季節,常常生長停滯,其休眠期不明顯;在秋季雨水充沛的情況下,第三個生長期可以延長到10月下旬。有的山茶出現第四個生長期。山茶的生長和休眠,因地區氣候、土壤條件以及品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雲南、廣東一等,甚至福建、溫州等地,氣候溫暖沒有休眠期,一年四季都在生長。掌握山茶的生長規律,不僅是養好山茶的基礎,而且是選育山茶品種的依據。
H. 山茶花為啥不長葉子 一年就長一個芽
山茶花在六月份需求陽光充足,水份士肥,但不能在強陽光下曬,最好方在樹下三個月!不可放室內!
I. 茶花一般幾年才會開花
播種苗一般要生長四、五年才能開花,如是扦插苗一般要生長三年左右會開花;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紅、紫、白、黃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達到4米。
(9)茶花年生長擴展閱讀
栽培技術
光照溫度
長江以北春植為好,長江以南秋植為好。地栽應選排水良好、保水性能強。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山茶為半陰性花卉,夏季需搭棚遮陰。立秋後氣溫下降,山茶進入花芽分化期,應逐漸使全株受到充足的光照。
冬季應置於室內陽光充足處,若室內光線太弱,山茶則生長不良,並易得病蟲害。山茶為長日照植物。在日長12小時的環境中才能形成花芽。最適生長溫度18-25℃,最適開花溫度10-20℃,高於35℃會灼傷葉片。
不耐寒,冬季應入室,溫度保持3-5℃,也能忍耐短時間-10℃的低溫,但不能長時間超過16℃,否則會促使發芽,引起落葉。生長期要置於半陰環境中,不宜接受過強的直射陽光。
特別是夏、秋季要進行遮蔭,或放樹下疏蔭處。山茶喜溫暖,怕寒冷。室內溫度不能低於5℃。溫度在10℃至15℃的房間內,其他措施得當,春節即可開花,花期可至3月份。
盆栽須知
土壤是盆栽山茶花的生長基礎,因為茶花根系依賴土壤生長、發育,茶花生命活動所需要的水分和養分主要從土壤中吸取。
茶花喜歡偏酸性、含腐殖質較高、疏鬆通氣的山地紅(黃)壤土,pH值在5至6.5之間,不能採用鹼性土或黏性重的土壤作盆栽茶花基質。
土壤配製:山泥土(種作物的熟化紅壤土)50%,木屑或食用菌渣40%,餅肥粉或牲畜糞和磷肥粉10%,三者拌勻,澆水適量裝袋熟化,夏秋20天以上,春冬30天以上,這種土壤不僅疏鬆通氣,還能保肥保水,適合茶花生長發育。
主要用途
綠化
由於山茶對光照及溫度的適應性較強,只要注意水、土的要求,在城市綠地、公園和住宅小區和城市廣場、花壇和綠帶中,均可以組合在其他植物中應用,當山茶盛開、滿樹燦爛, 大有畫龍點睛之功。
庭園
山茶最宜庭園綠化,從文化內涵上它是一種傳統的瑞花嘉木,一種吉祥的喜樹。從形態來看,山茶四季常青,樹形適中、地栽、盆栽、花壇種植均相宜。
而雲南山茶喬木型,需要較大的庭院空間,方能地栽,所以寺院、書院中種植較多。大理白族,家家流水,戶戶養花,首先必須種植山茶花,但以壇植或盆栽為主。
展覽
山茶花可以組成春季花展主題,辦成各種級別的花花展覽,非常受歡迎,杭州、昆明、大理、成都、溫州等地均已相約成俗,山茶花年年成為花展的主題。
花展通常選定有利於茶花布展的場地,以盆花為主,分室內、室外展區組織展覽、展銷,召開山茶專題學術會議等。
生長習性
茶花懼風喜陽、地勢高爽、空氣流通、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黃土或腐殖土。pH5.5-6.5最佳。適溫在20-32 ℃之間,29℃以上時停止生長,35 ℃時葉子會有焦灼現象,要求有一定溫差。
環境濕度70%以上,大部分品種可耐-8 ℃低溫(自然越冬,雲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區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並要求較好的透氣性。
以利根毛發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鋸木,紅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質栽培。茶花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陰,夏天可用50%遮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