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茶花僵化病

茶花僵化病

發布時間: 2021-02-26 04:30:09

① (高分)關於茶花的種植中出現的問題 有圖 急~~~~~~

茶花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常常受到寄生物的侵染及非生物因素的影響,導致茶花在生理上,組織上,形態上發生一系列和反常變化,致使茶花枝葉枯萎,嚴重者整枝枯死。病因可分兩類:一類是傳染性病害,由真菌,細菌,線蟲等侵害茶花枝,葉引起;另一類是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於旱,水澇,高溫,嚴寒,冰凍以及供養不足等因素引起。下面分別作些探討。 (1)茶花傳染性病害的識別 〈1〉雲紋葉枯病:發生於茶花的壯葉,老葉和葉芽上。得病初期,在葉端,葉緣等處產生黃褐色斑點,隨後逐漸擴大成斑塊。特徵是:斑點有深淺間隔,具波浪形雲紋;病斑與正常葉片有明顯界限。 〈2〉炭疽病:發生於茶花的葉片。初期病葉顯示暗綠色斑紋,漸漸擴大成不規則斑塊。特徵是:病斑邊緣呈黃褐色隆起,斑緣明顯;病變發展迅速,影響茶花發育生長。 〈3〉白星病:大多發生在於茶花的嫩葉,嫩梢。初期嫩葉出現褐色小點,點小如針尖,然後蔓延成斑點,斑塊。特徵是:斑點呈灰黑色,中,央下凹,邊緣呈褐色。 〈4〉赤葉病:發生於壯葉和老葉。病點起於葉尖或葉緣,漸擴大形成斑塊,斑色呈淡褐,病斑邊緣較深。 〈5〉藻斑病:病變多數發生於壯葉,老葉,特別是植株下部的老葉幾率更高。特徵是:葉面上先出現黃色針形小圓點,圓斑;斑面呈放射狀擴散,發展成圓形大斑塊。 〈6〉根腐病:特徵是:茶花春芽發葉過慢,葉節間縮短,葉片嚴重彎曲,葉芽逐漸變小,同時茶花的枝葉不斷萎縮,直至枯死。 〈7〉花凋萎病:得病後的茶花,花朵開放不足,花色缺少光澤,花瓣常出現灰褐色,最後萎縮腐敗脫落。 〈8〉枯枝病:一般發生於茶花新生的枝條上先在新枝基部上出現黑色病變,輸導組織破壞,導致枝條萎縮枯死。 (2)茶花生理性病蟲害的識別 〈1〉日灼病:茶花在夏天受強光直射,葉面產生高溫,超過了葉片忍受的極限,特別是嫩葉,嫩芽容易得日灼病。特徵是:初期茶花的壯枝嫩葉出現枯焦,並不斷擴大至全葉,但在顯微鏡下不見病菌侵入。 〈2〉黃化病:引起黃化病的因素很多,一是盆土過干,表現在茶花嫩枝,新葉軟化,下枝老葉成焦黃色,並逐漸脫落;二是盆土積水,茶花新梢萎縮,嫩葉淡黃無光澤,老葉由綠轉黃色;三是盆土中肥力不足,茶花葉片變嫩且薄,葉色淡黃,節間增長;四是盆土肥量過多,茶花葉片增厚,葉色轉黃,葉面凹凸不平,老葉脫落;五是土質鹼化,茶花葉色由綠變黃,生長緩慢,生長無光澤。 〈3〉僵化病:特徵是:茶花枝條上的葉片不生,不長,不落,有的長達數年不變。原因有兩個:一是先天營養不良,主要發生於幼齡茶花;二是管理不當,如茶花枝幹修剪過量,施肥過濃,開花過多等, (3)茶花病害的防治 〈1〉茶花傳染性病的防治 預防的措施:加強栽培以後的管理,經常鬆土,以利根系透氣。勤除雜草,保持株間通風。防止盆中積水,以免爛根。冬防嚴寒,做好保暖;夏防烈日強光,及時遮蔭降溫。注意澆水時間,做到冬季中午澆,夏季早晨澆,春秋傍晚澆。澆水原則是:干後澆水,澆則要透,嚴防澆而不透,盆中夾白塊。適時施肥,應做到:花後施氮肥,以利枝葉生長;初夏施磷肥,以利花蕾形成;中秋施磷,鉀肥,以利健枝壯蕾;深秋施鉀肥,壯枝抗凍;冬夏兩季,茶花休眠,暫停施肥。 治理的措施:茶花受害嚴重和葉片,保留價值不大,應及時剪除燒毀,以防病菌擴散漫延。用葯液噴灑葉片和枝莖,消滅擴散的菌類,保護健壯枝葉的正常生長。其葯物有:托布津用800倍水稀釋,噴灑於枝葉的正反兩面,每半月一次,2-3次即可;50%多菌靈用600倍稀釋,宜於傍晚或陰天噴施,每2周一次,用3次;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用水稀釋800倍,可噴灑治理多種病菌,每10天一次,用3次。 〈2〉茶花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防治生理性病害的重點是「管」。「管」首先要掌握茶花的自然規律,例如:茶花適宜的干濕度如何?它需要什麼肥?濃度如何?它適應什麼氣溫?等等。有目的,科學的「管」就是「防」。無菌不必用葯,針對病情的管就是「治」。例如:針對日灼病,避去強光,剪除病葉,但也不宜無光,這就是治。又如,缺水澆水,多水排水,缺肥施肥,多肥沖肥等。僵化病的治理,可以換盆換土,使用生長素,促使其生根發葉。 (4)茶花對葯物的反應:不同品種的茶花,葯液的反應不同。有的茶花施葯可除病,例如用樂果噴治蟲害,在群體茶花中發現,大部分茶花經治理後,蟲害減少,枝葉健壯,但其中的綠珠球,皇冠等少數品種,引起落葉而夭折。所以,初次用葯治蟲害,葯量宜輕。從中取得經驗後,再加重到正常配方濃度,以減少損失。

② 山茶幼苗如何管理

為了培育好具有健壯飽滿的樹冠、根系發達的山茶植株,必須在幼苗期就做好管理。山茶從扦插苗成活或種子播種胚苗出土,形成第一次新枝新葉開始,經過一年生長,再從主幹分枝形成樹冠,再到開花,一般需要4~5年。這段時間叫幼苗期。

地栽幼苗期的管理,主要任務是鬆土、施肥、修剪、庇蔭、抹蕾、治蟲等。新移植的山茶苗由於土壤空隙大,雜草叢生與幼苗奪肥水占陽光,同時幼苗對外界的不良環境抵抗力較弱,此時如果不除草鬆土,加強管理,極容易使幼苗死亡或僵化。因此,栽培後的頭幾年,就要加強管理。一般春季定植後的小苗,於當年夏天就應該及時抓緊鬆土,矯正栽植時出現的苗歪、根露、栽淺、雨後下陷等不良現象。最好每年加強重點撫育兩次。第一次在5~6月間,這時氣溫高,濕度大,雜草幼嫩,容易腐爛。經除凈撫育後,蓄水增肥,為山茶幼苗生長創造條件。第二次在8月下旬到9月間,應盡量減少雜草和幼苗爭水爭肥。這時因幼苗小,鬆土除草時稍不注意,容易碰傷或碰斷幼苗,因此要認真細致,做到不傷根、不傷皮、不傷枝葉。鬆土深度以6~8厘米為宜,頭年淺些,以後逐年逐次加深。每逢三伏天氣,溫度很高,地表熾熱,需要搭蔭棚,以免突然受強光照射而曬死或灼傷。

山茶幼苗在生長過程中很需要肥料,施肥可以促使幼苗生長茂盛,提早開花。特別是栽植後1~2年的施肥,尤其重要。因為地栽幼苗的地方,多在山坡上或黃土丘陵地,肥力較低,酸度大,貧瘠易干,如果不及時施肥,必然枝葉枯黃,變成「老苗」,以後很難「翻身」。

修剪抹蕾、害蟲防治也是山茶幼苗撫育中的重要工作。幼苗的修剪要從輕,除病蟲枝、下腳枝要全部剪去外,密生枝、細弱枝、交叉枝、重疊枝、徒長枝要根據實際情況,酌量修剪,一般應多留少剪。對下層枝條和內向枝條,應隨幼苗生長,逐步往上修剪,促使樹冠往上向橫的方向發展。幼苗生長往往有這樣的一種情況:一根枝條在往上徒長時,超過其他枝條4~5倍,這種枝條要進行短截、控制,以使樹冠整齊、飽滿。幼苗萌芽性很強,修剪過重,樹體失去平衡,結果在剪口處萌發更多的枝條,既消耗養分、水分,又不容易恢復樹型,這將失去修剪作用。幼苗期的蟲害,主要是食葉性的害蟲。如金龜子、蚜蟲等,為害嚴重,常把嫩葉、嫩梢咬斷,影響生長,應及時防治。

盆栽山茶幼苗的管理最好用營養缽育苗。它的好處:

一是便於培育壯苗。由於營養缽內土壤養分足,每個缽只栽2~3個幼苗,不像苗床上那麼密集,其所得養分自必充分,有利於幼苗生長發育。

二是移植成活率高。營養缽撫育的幼苗,是帶著營養缽內的土團移植的,根系不會損傷,只是移了個位置而已。一般移植的成活率可達90%以上,比地栽的幼苗移植在盆里成活率要高。

三是移植方便,管理靈活。營養缽撫育的幼苗,只要長到一定高度便可套盆移植,一年四季除高溫乾旱季節外,均可移栽。管理比地栽幼苗靈活省工。

四是適合家庭陽台屋頂、庭院種植。營養缽有泥盆營養缽、草泥營養缽和塑料薄膜營養缽。泥盆營養缽為口徑10厘米的瓦盆。草泥營養缽是用稻草和黃泥漿自製糊成的。塑料薄膜營養缽製作簡單,只要按照一定粗度的要求,燙成塑料薄膜長筒,再按一定的長度剪截,則成無底的缽套,即可備用。

營養缽幼苗管理要細,最好將營養缽集中放置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陽台屋頂下面鋪一層黃沙,營養缽放置在沙上面,經常在沙土上噴水,以利保持營養缽的濕度。在高溫乾旱季節要設置遮蔭棚,也可將營養缽放置在樹蔭下。此外,營養缽撫育幼苗也要像地栽幼苗管理一樣,進行澆水、施肥、鬆土、除草、修剪、抹蕾和防治蟲害。營養缽撫育2年後,可以移栽到稍大一點的瓦盆內,進行單株養護。

③ 我家的茶花每次都打很多花蕾,但就是不開花,花蕾都變黃死了

原因大致有以來處幾點:自 1.空氣濕度較低 2.澆水不當,茶花雖然喜濕,但基質長期處於濕漬狀態,會嚴重影響其根系的呼吸,不僅葉片會黃化、脫落,而且還會造成花蕾的脫落。 3.施肥不當,在茶花育蕾期要著重施用以磷鉀肥為主的復合肥料,不要偏施氮肥,避免氮肥過剩造成營養極端化,只長葉不促蕾,導致花蕾僵化掉落。 4.溫度不適,茶花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

④ 山茶的落蕾要怎樣救治

山茶花蕾僵化後脫落,主要是由於盆土干濕不勻、室內空氣濕度小、通風不良等原因造專成。山茶花蕾生長期間屬,要保持盆土濕潤,切忌過干或過濕,否則易造成山茶花肉質營養須根的脫水枯死或須根因積水腐爛而死亡,植株得不到足夠的水分供應,必然造成先落蕾再掉葉;其次由於冬天室內空氣溫度較低,門窗又不能經常打開通風透氣,也同樣會造成山茶落蕾掉葉。為此,盆栽山茶花冬季移放室內後,要始終維持盆土濕潤,避免過干或過濕,並輔之以葉面噴水,增加環境濕度,天氣晴好、氣溫較高時於中午打開門窗通風見光,這樣即可避免茶花落蕾,可望在春節前後看到盛開的山茶花朵。

⑤ 盆栽山茶花新葉子上有黃斑是什麼原因

山茶花黃斑病解決方法
黃斑病症狀:山茶花被黃斑病毒侵染後,早期發病,葉片上斑駁顏色較淺,呈淡黃色或白色。以後葉片出現深黃色斑駁或彩斑,斑塊色彩鮮艷。斑駁的形狀大小不等,病斑邊緣極其明顯。花瓣上有時也出現斑點或成為大理石斑紋。受害植株葉片變薄,葉綠素減少,生勢衰弱。由病毒引起的黃色斑駁,與一些茶花品種由於遺傳變異所產生的黃色斑有不同的特點,後者是非侵染的,這種斑點在全株所有葉子上都發生,且斑點多,點子小。
黃斑病發生規律:山茶花葉黃斑病在地栽、盆栽茶花上,均有發生。病嫁接可以傳毒。株作砧木,接穗上就很快出現此病毒病症狀。此病是否有傳毒介體尚不明。
黃斑病病原:山茶花葉黃斑病病原為山茶花葉黃斑病毒(camellia
yellow
mottle
leaf
virus,CYMLV).在上海、昆明地區的茶花上,另外還有一種類型的病毒病症狀,其特點是葉子上形成深淺不均的花葉,葉片畸形、扭曲,葉表高低不平,植株生長勢極差,分枝少,呈僵化狀態。其病原不明。
山茶花黃斑病解決方法
1.葯劑防治:施用鐵素能減輕花葉病症的發生。
發現病株,立即拔除銷毀。
2.園藝防治:用鍵株作為繁殖母本,摘取扦條。
山茶花黃斑病就能解決了。
來自群芳花木網

⑥ 茶花葉子上長青苔蘚

野生茶花原是小喬木或灌木,處在森林中大喬木的下層,見其樹葉縫隙透下的稀疏陽光,茶花下面又是灌木、半蔭、喜蔭草木、地膚、青苔。』可是家庭室內養茶花,只是截取生態鏈的一部分,不能得到完整的生態循環,所以不應該像野生茶花那樣要求對待。
青苔是綠藻和一些真菌共生形成的一種低級植物,沒有真正的維管束構造,但它卻能進行光合作用,也能直接吸收水分和養料,通過無性繁殖迅速傳播。青苔在生長過程中會吸收培養基質中的營養;當青苔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會影響盆花的正常生長;還有就是太保濕。
哈哈,大家談談,也熱鬧熱鬧。

也有可能是黃斑病不是苔蘚哦。
黃斑病症狀:山茶花被黃斑病毒侵染後,早期發病,葉片上斑駁顏色較淺,呈淡黃色或白色。以後葉片出現深黃色斑駁或彩斑,斑塊色彩鮮艷。斑駁的形狀大小不等,病斑邊緣極其明顯。花瓣上有時也出現斑點或成為大理石斑紋。受害植株葉片變薄,葉綠素減少,生勢衰弱。由病毒引起的黃色斑駁,與一些茶花品種由於遺傳變異所產生的黃色斑有不同的特點,後者是非侵染的,這種斑點在全株所有葉子上都發生,且斑點多,點子小。

黃斑病發生規律:山茶花葉黃斑病在地栽、盆栽茶花上,均有發生。病嫁接可以傳毒。株作砧木,接穗上就很快出現此病毒病症狀。此病是否有傳毒介體尚不明。

黃斑病病原:山茶花葉黃斑病病原為山茶花葉黃斑病毒(camellia yellow mottle leaf virus,CYMLV).在上海、昆明地區的茶花上,另外還有一種類型的病毒病症狀,其特點是葉子上形成深淺不均的花葉,葉片畸形、扭曲,葉表高低不平,植株生長勢極差,分枝少,呈僵化狀態。其病原不明。

山茶花黃斑病解決方法
1.葯劑防治:施用鐵素能減輕花葉病症的發生。
發現病株,立即拔除銷毀。
2.園藝防治:用鍵株作為繁殖母本,摘取扦條。
山茶花黃斑病就能解決了。

⑦ 茶花葉子為什麼會有黃斑,新長出的葉子也會慢慢長出黃斑,整株葉子都是這樣

山茶花黃斑病解決方法
黃斑病症狀:山茶花被黃斑病毒侵染後,早期發病,葉片上斑駁顏色較淺,呈淡黃色或白色。以後葉片出現深黃色斑駁或彩斑,斑塊色彩鮮艷。斑駁的形狀大小不等,病斑邊緣極其明顯。花瓣上有時也出現斑點或成為大理石斑紋。受害植株葉片變薄,葉綠素減少,生勢衰弱。由病毒引起的黃色斑駁,與一些茶花品種由於遺傳變異所產生的黃色斑有不同的特點,後者是非侵染的,這種斑點在全株所有葉子上都發生,且斑點多,點子小。
黃斑病發生規律:山茶花葉黃斑病在地栽、盆栽茶花上,均有發生。病嫁接可以傳毒。株作砧木,接穗上就很快出現此病毒病症狀。此病是否有傳毒介體尚不明。
黃斑病病原:山茶花葉黃斑病病原為山茶花葉黃斑病毒(camellia yellow mottle leaf virus,CYMLV).在上海、昆明地區的茶花上,另外還有一種類型的病毒病症狀,其特點是葉子上形成深淺不均的花葉,葉片畸形、扭曲,葉表高低不平,植株生長勢極差,分枝少,呈僵化狀態。其病原不明。
山茶花黃斑病解決方法
1.葯劑防治:施用鐵素能減輕花葉病症的發生。
發現病株,立即拔除銷毀。
2.園藝防治:用鍵株作為繁殖母本,摘取扦條。
山茶花黃斑病就能解決了。

⑧ 茶花生長不茂盛也不開花是什麼原因

建議你參考下文:
1、 山茶花的品種全世界約有5000多種,我國的山茶花葉也約有300多種。
2、 生態習性
山茶花是常綠小灌木或小喬木。葉互生,革質,暗綠色,倒卵形,邊緣有小鋸齒,葉柄短。花為腋生,花色有大紅、粉紅、白色等三種顏色,花期因品種而異。自10月至翌年5月,山茶花每年開花10餘天之久。山茶花原產我國江南地區,分布於我國中部、南部、西南部各地。山茶花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忌半陰的散光照射,較耐陰。山茶花對低溫的耐受程度,隨品種而異,當溫度在10℃山茶花開始發芽,30℃以上,停止生長。在18~25℃時最為適宜山茶花生長。10~20℃時最適宜開花。山茶花喜空氣濕潤,忌乾燥。
3、栽培要點
觀賞茶花栽培主要有地栽、花壇種植和盆栽三大形式。
(1)土壤
山茶花不耐鹽鹼,要求土壤肥沃、疏鬆而排水良好,PH值在5.5~6.5之間,帶微酸性的土壤或腐殖土。最好選用幾種土壤和介質進行合理混合。配方如下:花卉營養土、山泥、珍珠岩按6:3:1混合;花卉營養土、山泥按8:2混合;山泥、珍珠岩、礱糠灰按6:3:1混合;山泥、礱糠灰按7:3混合;生物營養:山泥按5:5混合。在配製礱糠灰的時候要讓新鮮的礱糠灰日曬雨淋幾個月後才能使用,因為新鮮礱糠灰呈鹼性。實踐表明這樣的土壤栽培山茶花,不用施肥。兩葉一芽的一年生茶花畝,一年後可長高達15~20厘米,能出現2~3個分枝。
(1) 澆水
盆栽山茶花,要干透澆透,小盆種植的偏濕比偏干好。
(1) 上盆及換盆
山茶花的栽培分地栽和盆栽兩種方法:地栽應選擇符合山茶花生態要求的種植地。秋植較春植為好。盆栽的關鍵是花盆的大小要與盆苗的比例配合恰當。盆土要在園土中加三分之一或一半切斷的松針,經一年腐熟後使用效果較好。上盆時間為11月或早春2~3月,萌芽時不宜上盆,高溫季不宜上盆。忌帶原土上盆,忌用大盆,忌溫度過高,忌土太肥。上盆時水要澆足水,以盆底透水為度。平時澆水要適量。要特別注意夏季遮陽、降溫;冬季要有防寒措施。冬天溫度不低於4℃為宜,假如室溫高了,反而會使「茶花」不必要的提前發芽。
大多數品種都能發兩、三次梢。6月份第一次梢長定後,如果在盆較小時,最好進行第一次換盆,盆徑為15厘米左右。換盆時盡量不要弄碎泥球,不能傷根系。一年以後再換大一號的花盆。經過兩三年的培育,一般山茶花株高可達30厘米以上,枝條10根以上。
(2) 遮陽和剝蕾
山茶花的遮陽很重要,盆栽茶花的遮陽時間是6~9月。6~7兩個月僅早晚可見陽光,8月上午9時至下午5時;9月上午10時至下午4時。8月份開始剝花芽,每枝留芽一個,可使花開的更大。
(3) 施肥
山茶花對環境、養料等的要求較高,一般來說山茶花栽後半年不施澆根肥,只給葉面噴施淡肥,1~2份漚肥加清水8~9份或化肥0.1%~0.2%,每5~7天噴一次以葉養根。待新枝葉變老,說明根系生長成熟方可追施澆根淡薄肥,每星期一次。
3~4月山茶花大多數開完花,樹體養分消耗大,應主施追氮肥。每3~5天一次,以促使新葉肥大,新根芽多、生長健壯。5~6月份新枝成熟,花芽分化,應多追施磷肥如過磷酸鈣或鈣鎂磷等,每3~5天施一次肥,可使花蕾多而大。7~8月以磷肥保花蕾,增強抗高溫能力,可適量加入一些氯化鉀肥,每3~5天施一次肥。10~11月山茶花進入第二個生長高峰期,此時花蕾迅速膨大,開始開花,追肥以磷、鉀為主,可在浸漚肥時加入一些餅肥,因為餅肥的肥效長,澆根追肥每3~5天施一次。盛花時,施肥要減淡兩成,每星期一次。這樣可使遲開的花與早開的花,一樣大,一樣鮮。並可減少黃葉,第二年來花多。山茶花使用稀土元素,可以提高植株的生長速度和開花質量。對活化土壤,強壯根系,增強養分吸收,增強植物的光合作用,抑制病蟲害,提高山茶花後期樹形的觀賞性都很有益。
3、 病蟲害防治
茶花的蟲害有「毛蟲」,「茶細蛾」,「茶二叉蚜」等,應及時用50%氧化樂果乳劑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等殺蟲劑噴治。山茶花病害有「茶輪斑病」、「藻斑病」和「炭疽病」等。對細菌性的病害可以用5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或1000倍農用鏈黴素防治,對疫病類可用25%瑞毒霉600~800倍液噴霧,或用75%敵克松,或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灌根,每隔10~15天灌一次,共三次。
4、 有問必答
山茶花在生長發育中有些什麼不好的症狀?
山茶花葉面有淡棕色,葉片下卷時表明光照過強。葉黃,葉頂萎縮為盆土太干所致。葉片旺盛但無花蕾表明氮肥施得過多,磷肥欠缺。葉片變薄,為缺肥所致。葉片凹凸,老葉焦落為肥分過足。含蕾不放為缺少磷肥。葉有黑點為爛根前兆。葉片畸形說明花盆嫌小。葉片變黃說明表土斑節,說明盆土鹼化需更換盆土。

⑨ 什麼是管理機制的僵化

管理機制的僵化主要說的是:

  1. 人事管理體制僵化,幹部選拔和使用機制扭曲;

  2. 用工制度回老化答,「鐵飯碗」成了競爭機制的「攔路虎」;

  3. 分配機制不科學,「大鍋飯」歪曲了按勞分配原則。這些問題已成為長期約束企業經營活力的「病根」。


⑩ 陽台養山茶花落葉嚴重是何原因

1、積水爛根導致茶花落葉
有的花友茶花買來時間不長,澆水也很勤專快,由於盆大,屬根部土壤長期過濕,會使根部窒息,導致茶花根部爛了,所以落葉。

2、該病發生於山茶的葉部,主要發生在成葉或老葉。病斑近圓形或不規則形,呈水漬狀暗綠色,最後變黃褐色或紅褐色。病斑上生有細小的黑色粒點。病斑大小不一,有的可擴大到葉片的1/2以上,邊緣有黃褐色隆起線,與健全部分界限明顯。
(1)清除枯枝落葉,消滅侵染源。
(2)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料。勤除雜草,合理灌溉,以增強植株的抗病力。
(3)在發病初期,每隔半個月以等量式150倍波爾多液、65%代森鋅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噴施一次,連噴2—3次。
3、通風不良
有些茶花落葉是通風不良造成的,尤其是冬天,長期放於室內,通風不良,空氣污濁或室溫超過20℃,也會造成落蕾落葉。

熱點內容
韓國櫻花噴霧 發布:2025-05-14 04:56:08 瀏覽:831
結綠果的球植 發布:2025-05-14 04:52:37 瀏覽:788
花卉婁會 發布:2025-05-14 04:37:33 瀏覽:204
濤濤花藝 發布:2025-05-14 04:36:05 瀏覽:288
盆景樹傷口癒合劑 發布:2025-05-14 04:33:51 瀏覽:448
梅花繞線 發布:2025-05-14 04:28:40 瀏覽:162
花卉店牌匾 發布:2025-05-14 04:25:38 瀏覽:419
七夕發燒了 發布:2025-05-14 04:23:45 瀏覽:358
迎夏盆景換盆 發布:2025-05-14 04:23:45 瀏覽:777
大富貴綠植風水 發布:2025-05-14 04:18:29 瀏覽: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