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曲劇梅花篆

曲劇梅花篆

發布時間: 2021-02-25 19:14:09

梅花篆字在線轉換

篆書如圖:

㈡ 梅花篆體的簡介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了輝煌燦爛的文化,作為民間文化的瑰寶,梅花篆字則是我國古代書法界盛開的一支奇葩。古人有愛梅、賞字的習慣,並賦予了「梅花篆字」遒勁、淡雅的文化內涵。它以「遠看為花,近看為字,花中有字,字里藏花,花字融為一體,字體剛勁有力」為特點,將篆字與梅花巧妙地融全在一起,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典範。

㈢ 這部戲曲叫啥名

《陳三抄兩爬堂》。襲劇情如下:
明朝,進士李九經被奸臣陷害致死,其女李淑萍為埋葬雙親,教養胞弟,自賣本身,誤入青樓,改為陳姓。她才氣橫溢,雙手能寫梅花篆字,因其矢志不作娼,以賣文為鴇母掙銀,所作詩文每篇售銀三兩,故稱陳三兩。三兩收養孤兒陳奎為弟,教其讀書並助他赴考。後,三兩被鴇母賣給珠寶商張子春為妾,三兩不從,張賄通滄州知府李鳳鳴,對其嚴刑拷打,逼其「從良」,而這州官竟是三兩失散多年的胞弟……陳三兩義弟陳奎為巡撫,陳三兩冤枉昭雪,李鳳鳴被罷官。

㈣ 回味的梅花篆字寫法

㈤ 梅花篆字的李淑萍

陳三兩是業內人員公認的梅花篆字大家,原名李淑萍,祖籍山東惠民縣辛店鎮李家寨村人,明朝正德年間舉人李經九之女。李經九夫婦被宦官劉瑾謀害,而後她隱姓埋名,取名陳三兩。「陳三兩」不僅文章寫得好,還能雙手同寫梅花篆字,當時在武定周邊縣無人不曉。她樂善好施,口碑極佳,曾收落魄書生陳奎為義弟,拿出私蓄資助陳奎食宿,並親自教他讀書作文,後來陳奎中了狀元。到了晚年,「陳三兩」又用積蓄創辦「福利院」,收養了不少孤兒。其中有一郭姓兒童特別聰明,「陳三兩」不僅教他學文識字,還親手教他「梅花篆字」。「陳三兩」是梅花篆書大家,經她七、八年的精心傳授,這個孩子深得其真傳。長大走出福利院後,利用他學得的梅花篆字技藝走街串巷,以賣字養家糊口,並將這一書法藝術一代一代傳了下來。「陳三兩」去世時84歲,從當時的富春院到東關外她的墓地約有三華里,送葬的人們成百上千,都是自發趕來的。這個郭姓孩子不但親自為陳三兩送終出殯,每逢年節還要祭奠掃墓,亦可謂盡了孝道。「陳三兩」的事跡在其故後亦被搬上電影、電視、戲劇舞台,通過京劇、蒲劇、曲劇、豫劇、越劇、河北梆子等多種劇種傳唱至今。 郭氏將「梅花篆字」傳至十二世孫郭敬齋【號、文山】時,因正值民國戰亂時期,民不聊生,他遂又以賣字畫求生。有一年,郭敬齋來到中原古城蘄縣街頭,餓著肚子連擺了三天的地攤,無人問津,分文未進。在那個時代人們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哪有閑情雅緻去買字畫,懸於家中欣賞呢?那天晚上無處藏身的郭敬齋就躲到王家大門屋檐下避風禦寒,夜裡竟被凍僵門外。
王從彬先生早晨推開大門,卻發現一個中年男子蜷縮門前,已凍僵昏厥。他趕忙喊來家人,把中年男子抬到床上,加衣蓋被,熬葯喂飯。中年男子慢慢蘇醒過來。郭敬齋蘇醒過來才知緣由。得知救命恩人名叫王從彬,出身富貴家庭,讀過私塾,後來在當地當過教書先生,也是一介文人,兩人談得很是投機。為了報答王從彬的救命之恩,郭敬齋決定將祖輩從陳三兩那兒學得「梅花篆字」傳授給他。王從彬聽了很是高興,天天跟著郭敬齋研磨臨帖,潛心鑽研。過了足足半年之久,王從彬的梅花篆字技藝已是出神入化,揮灑自如,郭敬齋也就此告辭還鄉了。 王洪軍先生,出生於六十年代初期在宿州古城蘄縣一鄉村。洪軍先生幼時,家父遭受文革風雨洗禮,一窮二白。1980年5月,受父親教導自學醫學,承包土地12畝,卻喜好丹青,四處塗鴉。一牆之隔的大伯王從彬,已是耄耋老人,體弱多病,兒女又不在身邊,小洪軍常常幫著老人打水掃院,下地割麥種豆,忙得不亦樂乎。王從彬老先生看到小洪軍天資聰穎,又喜歡寫寫畫畫,終於有一天,他把小洪軍拉到屋裡,說:「洪兒,大伯教你寫梅花篆字吧。」小洪軍高興得手舞足蹈,喜不自禁。此時「文革」結束不久,舞勺之年的王洪軍正式拜王從彬老先生為師,研習梅花篆字,這一寫就是三十多個春秋。 王洪軍的確沒有辜負他大伯的一片苦心,在老人的精心指導下,書法技藝長進很快,沒幾年工夫就掌握了書寫梅花篆字的要領,並且帶著這門精湛藝術走進了大學,進而走上了工作崗位。他已是安徽省宿州市公安局的骨幹民警,

仍是忙裡偷閑,刻苦研習書法技藝。王洪軍的「梅花篆字」就是在篆字的基礎上,將梅花鑲在字中,使篆字和梅花巧妙地融為一體,達到「遠觀為花,近看是字,花中有字,字里藏花,花字相融」的獨特藝術效果。他決心進一步鑽研「陳三兩」的梅花篆字,不斷創新,求工於一筆之內,寄情與點畫之間,施美與花枝之中,展風神氣韻之美。為發揚光大中華傳統文化藝術,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做出更大的貢獻。清大師石濤說,筆墨當隨時代。洪軍先生謙虛地向前輩大師學習,融會貫通,勤奮好學,看病為主、閑余習字、忙時種田,幾十年如一日,臨池不輟,推陳出新,他吸取傳統梅花篆字的精髓,容入現代審美情趣,將生澀難懂的篆字轉換成易於辨認的現代漢字,將梅花的枝幹穿插字里行間,然後在所書篆字周邊或疏或密,圈點上不同角度的梅花作點綴,使原本顯得呆板單調的梅花篆字,愈發的風姿搖曳,婀娜多姿。為了畫好梅花,洪軍先生深入生活,同時還從傳統的國畫藝術中汲取營養,師古而不泥。將梅花篆字的藝術推向高峰,他的藝術作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登門求畫的絡繹不絕。
洪軍先生部分作品在人民大會堂、法國盧浮宮博物館、奧地利維也納展覽館展出並被收藏。傳略被《當代名人藝術大典》《世界藝術家傳略》《中國中華魂》《國際墨海精英精品集》120家辭典收錄

。2008年10月28日,應邀參加「首屆中日友好文化交流」,出訪日本,授於「中日友好文化交流特使」稱號。2009年6月28日,應邀出席英、德、法、瑞典中歐多國文化藝術交流展,反響強烈,特授「梅中藏書大師」稱號。曾多次應文化部邀請出訪:法國、德國、俄羅斯、英國、義大利、比利時、瑞士、奧地利、日本等26個國家和地區。授予「中歐友好文化交流特使」中日友好文化交流特使」「東方梅中藏字」。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任台北故宮書畫院名譽院長、聯合國書法家理事、2013年度中國十大傑出創意大師,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專利權。
藝術家年鑒:1996年7月,榮獲全國中和杯二等獎,紀念周恩來誕辰100周年榮獲中國人民藝術獎。1997年應文化部邀請出席「內蒙古自治區成立50周年慶典活動」2000年應文化部邀請出席北京人民大會堂「2000年當代中國精神座談會」,作品在人民大會堂展出榮獲藝術價值認證書,受到李瑞環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題詞2000年作品編入《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珍品選》2000年7月,被郭煌藝術研究院吸收為會員,作品被研究院美術館收藏

2000年8月,列入《中國文化名人大寫真》美術家卷2000年9月,經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質量部認定評審已加入ISC2000、2001、2002、2003年藝術質量價值評審網路體系,中國文化部首選入網書畫家之一。2003年獲中華國寶獎,列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2周年「中華魂」書畫集2004年載入《中國共產黨人格言選集》、《中華傑出人物》2005年榮獲《紀念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展覽全國三等獎,作品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展出並被人民大會堂收藏2006年8月8日,被評為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理事

2009年在中歐第九屆友好文化交流活動中,其梅花篆字作品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展出並被收藏,王洪軍榮獲「中歐友好文化特史」和「東方梅中藏字大師」稱號2009年8月,赴港澳出席香港回歸12周年,澳門回歸10周年紀念活動,其作品由香港和澳門美術館收藏2009年10月,榮獲「世界百位傑出藝術名家」稱號2010年5月,作品在上海世博會展出並收藏2011年2月,被聘為台北故宮書畫院終身客座教授2011年10月,赴俄羅斯出席首屆中俄文化交流展,作品在聖彼得堡宮展出並收藏,獲中俄友好文化交流特使獎2011年9月,獲傑出人類貢獻獎,世界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華人藝術大師知名藝術家稱號2011年11月,作品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獲知識產權保護。專利號碼:ZL201130398400.X;ZL201130398390.X;ZL2011303963.X.2013年,榮獲中國十大傑出創意大師

2013年7月,榮獲「梅花篆字」非物質文化遺產獎 2013年11月15日做客中央電視台《影響力對話》欄目專題報道2014年3月,被世界文藝家(感動世界年度人物評委會)授予「世界文藝功勛人物」榮譽稱號; 2014年4月,接受《世界華人頻道》欄目專訪2014年5月6日,被中國國家書畫院、中國社會文獻出版社審核評定,特授予「中國藝術大師金爵獎」榮譽稱號。2014年5月21日在北京成立了世界吉尼斯 非物質文化遺產梅花篆字(中國)藝術中心研究院。
2014年6月8日,在北京舉行「梅花篆字」新聞發布會,成立「梅花篆字」研究會(基金會)
2014年11月16日,中央電視台《發現之旅》成功之路欄目專訪
2014年10月1日,開始撰寫一部梅花篆字版《新華字典》,約28700字,正在創作中…

2015年8月10日,「梅花篆字」蘇州刺綉版落戶乾隆七下蘇州的本瀆鎮玲瓏銹展廳。2015年12月受邀美國集郵總公司作品出版「中美建交36周年紀念郵集」

㈥ 梅花篆篆 趙

作者:陳師道梅嶺數枝春,疏影斜臨水。不借芳華只自香,嬌面長如洗。 還把最繁枝,過與偏憐底。試傍鸞台仔細看,何似丹青里。

㈦ 這是什麼梅花篆體字

照片中的篆書文字為:
茶趣
精選名茶
希望能幫到你。

㈧ 梅花篆字收錄在哪裡

在中華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長廊中記載了輝煌燦爛的文字載體,行、草、隸、篆、楷可謂是層現疊出、百花齊放。唯獨「梅花篆字」獨樹一幟、自成一體。現已列入世界吉尼斯紀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查閱 《網路文庫》 。

㈨ 梅花篆體最早出現在哪個年代

梅花篆體的發展歷經了七朝的風雨沉浮。早在秦朝時期殘存的古陶器上,就刻版有「南無阿彌陀權佛」的梅花象形文字;漢代的梅花篆字成為了欣賞收藏佳品,著名書法家林和靖曾留下「省躬識誡龐增抗極」名帖;到了唐王李世民即位,京城出現了「梅花大俠」鬧京都之事,皇宮玉璽被盜,留書梅花三朵,皇帝大怒下令將所有能寫梅花篆字之人一律緝拿;直至元明兩代才重見天日,可是到了清末,這種藝術形式又漸漸失傳了。歷史上「梅花篆字」經歷了商、漢、唐、宋、元、明、清諸朝的風雨沉浮。早在商朝時的古陶器上,就刻有梅花象形文字。到了漢代,梅花篆字就成了收藏佳品。它以「遠看為花,近看為字,花中有字,字里藏花,花字融為一體,字體剛勁有力」為特點。古人愛梅、賞字的習慣,賦予了「梅花篆字」遒勁、淡雅的文化內涵,也使之成為研究中國古代書法的一塊活化石。從清代起,梅花篆體逐漸失傳。清朝以後很多專家都認為「梅花篆體」失傳。全國會「梅花篆體」的不超過10個人,「梅花篆體」是書法中的熊貓

㈩ 梅花篆字寫的長恨歌

《長恨歌》抄歌詞:
漢皇重襲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熱點內容
茶花吧股票 發布:2025-05-14 16:48:07 瀏覽:388
冬天家中插花 發布:2025-05-14 16:44:49 瀏覽:593
七里河賣百合 發布:2025-05-14 16:23:31 瀏覽:190
靈犀花語寒 發布:2025-05-14 16:22:06 瀏覽:285
木蘭花蜜 發布:2025-05-14 16:21:16 瀏覽:905
廣州插花活動 發布:2025-05-14 16:11:05 瀏覽:472
仿寫白茶花 發布:2025-05-14 16:11:03 瀏覽:124
毅邊不是海棠 發布:2025-05-14 16:02:22 瀏覽:748
丁香花土 發布:2025-05-14 15:53:38 瀏覽:36
18k玫瑰金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4 15:49:17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