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櫻梅茶花 » 梅花詞解

梅花詞解

發布時間: 2021-02-25 16:26:33

㈠ 昭君怨·梅花的詞牌解釋

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回般開。答
『賞析』
這是一篇不同凡響的詠梅佳作。上片詠梅、惜梅。前兩句詠嘆梅花的出類拔俗。它不同凡花,雖春未到卻獨自沖寒而開;它潔白似雪,但冰雪卻不具備它那醉人的幽香。後兩句婉惜梅花的孤獨寂寞。它雖傲姿凌霜,暗香襲人,卻獨處僻鄉,無人欣賞。
下片贊梅。把梅栽在「竹籬茅舍」也罷,把梅栽在「玉堂瓊榭」也罷,它都不改初衷:「兩地不同栽,一般開。」此詞不僅描繪了梅花的外貌,而且揭示了梅花的品格,並以此暗示了作者本人雖懷才不遇卻不肯放棄操守而隨波逐流的情懷。在寫法上,盡管通篇無一「梅」字,卻使人感到筆筆都在寫梅;盡管筆筆都在寫梅,卻又使人處處都聯想到作者。構思巧妙,富於比興,堪稱詠梅佳作。
譯文我還是找不到呢-_-

㈡ 急需~記超山梅花 的注釋 詞解。 評析~

記超山梅花

林紓

林紓(1852~1924),福建閩侯人,作家、翻譯家。有小說集《京華碧血》,詩集《畏廬詩存》,筆記《畏廬瑣記》,譯作《凱撒遺事》、《茶花女遺事》等。

夏容伯同聲,嗜古士也。隱於棲溪。余與陳吉士、高嘯桐買舟訪之,約尋梅於超山。

由溪上易小舟,循淺瀨至超山之北,沿岸已見梅花。里許,遵陸至香海樓,觀宋梅。梅身半枯,側立水次;古干詰屈,苔蟠其身,齒齒作鱗甲。年久,苔色幻為銅青。旁列十餘樹,容伯言皆明產也。景物凄黯無可紀,余索然將返。容伯導余過唐玉潛祠下,花乃大盛。縱橫交糾,玉雪一色;步武高下,沿梅得徑。遠馥林麓,近偃陂陀;叢芬積縞,彌滿山谷。幾四里始出梅窩,陰松列隊,下聞溪聲,余來船已停瀨上矣。余以步,船人以水,沿溪行,路盡適相值也。是晚,仍歸棲溪。

遲明,復以小舟繞出山南,花益多於山北。野水古木,渺滯翳,小徑岐出為八、九道,抵梅而盡。至乾元觀,觀所謂水洞者。潭水清冽,怪石怒起水上,水附壁而止。石狀豁,陰綠慘淡。石脈直接旱洞。旱洞居觀右偏,三十餘級。及洞口,深窈沉黑中,有風水盪擊之聲。同游陳寄湖、滌寮兄弟,熱管入,不竟洞而出。潭之右偏,鐫「海雲洞」三大字,宋趙清獻筆也。尋丁酉軒父子石像,已剝落,詩碣猶隱隱可讀。容伯飯我觀中。余舉觴嘆息,以生平所見梅花,咸不如此之多且盛也。容伯言:「冬雪霽後,花益奇麗,過於西溪。」然西溪余兩至,均失梅候。今但作《超山梅花記》,一寄容伯,一寄余友陳壽慈於福州。壽慈亦嗜梅者也。

選自《畏廬文集》
譯文]

夏容伯,是個酷愛古代文物的人,隱居於棲溪。我和陳吉士、高嘯桐雇船拜訪了他,相約一起去超山探梅觀花。我們在小溪上換乘小船,順著淺淺的由沙石上流淌的溪水駛至超山北面,沿岸已能見到梅花。再過約一里地光景,沿著溪邊小路行至香海樓,觀賞了著名的宋梅。梅樹已經半枯,斜立於水邊。蒼老古拙的枝幹曲折多姿,樹身密布青苔,排列齊整得有如魚鱗一樣。因為年代久遠,青苔全變成了青銅色。宋梅旁邊還有十幾棵梅樹,容伯告訴說都是明代之物。我見四周景物陰冷而無甚光彩,不由興味索然而准備回返。容伯卻領著我向前走過唐玉潛祠,方見梅花競放之盛況。梅樹縱橫交錯,一片雪白;高低山坡,遍植密布。大家漫步於梅林雪海。梅花香氣馥郁,彌漫山林,猶如重重疊疊的素絹,堆積山谷。大約走了近四里地才出了梅窩,但見鬱郁蒼蒼的松樹排列成行,山下可聞小溪的水流聲,原來我們乘坐的小舢板已經停在水面上了。我們在岸上走,船工泛舟水上,大家分別沿著小溪行走,待小路走到頭正好相逢。當天晚上我們仍然返回棲溪。

第二天拂曉,我們仍舊乘小舢板繞到超山南面,這里的梅花更多於山北。溪水遼闊微遠,古樹枝葉濃密,岸邊的小路叉開為八九道,延伸至梅樹林邊。我們來到乾元觀,參觀那個水洞。洞中潭水清澈見底,形狀奇特的石頭兀立水面,潭水浸潤石根而止。那些奇石作破缺開裂狀,上面長滿了暗綠色的青苔。從石頭的紋理脈絡看,本與旱洞同為一體。旱洞靠近乾元觀而偏右。爬過三十幾級石階,到達洞口,一片幽暗深沉之中,唯聞風水盪擊之聲。一起來遊玩的陳寄湖、陳滌寮兄弟,點燃火把進入洞中,沒有走到洞底便返回了。潭水偏右的地方,岩石上鐫刻著「海雲洞」三個大字,那是宋代書法家趙抃的手筆。再尋找丁酉軒父子的石像,卻已斑駁脫落,只有石碑上的詩句還隱約可見。容伯在乾元觀請我吃午飯,我不由舉杯贊嘆不已,因為我平生所見過的梅花,卻沒有這里的茂密繁盛。但容伯卻對我說:「若待冬雪過後,此間的梅花越發奇麗清絕,遠較觀梅勝地西溪為盛。」西溪我亦曾去過兩次,可惜都未逢梅花盛開的時節。如今只有作一篇《超山梅花記》,一紙寫與容伯,一紙寄給我福州的朋友陳壽慈。壽慈也是一個酷愛梅花的人啊。

㈢ 《梅花》 王安石 解釋,賞析

釋義: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此詩語言樸素,對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繪,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牆角數枝梅」,「牆角」不引人注目,不易為人所知,更未被人賞識,卻又毫不在乎。「牆角"這個環境突出了數枝梅身居簡陋,孤芳自開的形態。體現出詩人所處環境惡劣,卻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的態度。

「凌寒獨自開」,「獨自」,語意剛強,無懼旁人的眼光,在惡劣的環境中,依舊屹立不倒。體現出詩人堅持自我的信念。「遙知不是雪」,「遙知」說明香從老遠飄來,淡淡的,不明顯。詩人嗅覺靈敏,獨具慧眼,善於發現。「不是雪」,不說梅花,而梅花的潔白可見。

意謂遠遠望去十分純凈潔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的香氣。

「為有暗香來」,「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氣,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立在僻靜甚至冷清的牆角,沖破嚴寒靜靜開放,遠遠地向世人送去濃郁的幽香,這是絕世之梅,也是絕世之人。

原文: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梅花詞解擴展閱讀

其他寫梅花的詩:

1、原文: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出自:宋代·陸游《梅花絕句·其一》

釋義:聽說山上的梅花已經迎著晨風綻開,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樹樹梅花似雪潔白。有什麼辦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為幾千幾億個?讓每一棵梅花樹前都有一個陸游常在。

2、原文: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出自:唐代·崔道融《梅花》

釋義:梅梅花初放,花萼中還含著白雪;梅花美麗孤傲,即使要入畫,都會擔心難畫的傳神。花香中別有韻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梅花的枝幹橫斜錯落,似愁似病,北風如果能夠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請不要再摧殘她了。

在孤寒中的梅花,堅韌頑強,傲然獨立,瀟灑的北風啊,請你放慢腳步,精心的呵護她吧!你忍心在如此嚴寒之中再摧殘她嗎?

㈣ 梅花詩詞

1.卜運算元 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譯詩】
驛亭之外,靠近斷橋的旁邊,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卻無人作主。每當日色西沉的時候,總要在內心泛起孤獨的煩愁,特別是刮風下雨。
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芳斗春,一意聽憑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殘變成泥又碾為灰塵,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2.卜運算元 詠梅 毛澤東1961年12月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譯詩】

風雨將春天送走了,
飛雪又把春光迎來。
正是懸崖結下百丈冰柱的時節,
但仍然有花枝俏麗競放。

俏麗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來報告。
待到山花開滿大地時,
梅花就在花叢中歡笑。

3.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4.早 梅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回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5.墨梅 居簡
莫恨丹青廢畫工,不須求異只須同。
玉容不及寒鴉色,故托緇塵異漢宮。

6.早梅 齊已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村前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7.墨 梅 張臬
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8.早梅 李公明
東風才有又西風,群木山中葉葉空。
只有梅花吹不盡,依然新白抱新紅。

9.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夏馥從來琢玉人。

10.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11.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12.梅 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13.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
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14.梅 貢性之

眼前誰識歲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
明月滿天天似水,酒醒聽徹玉人簫。

15.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16.梅花 庚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17.真適園梅花盛放 王 鏊

花間小坐夕陽遲,香雪千枝與萬枝。

自入春來無好句,杖藜到此忽成詩。

18.梅花絕句 陸游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19.《雜詩》之一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穸前,寒梅著花未?

20.楊柳枝詞 劉禹錫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請君莫湊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21.新栽梅 唐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

22.初識梅花 唐崔塗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斷北人腸。

胭脂桃頰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妝。

23.十一月後庭花盛開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開,開時曾達千百回。

春風豈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來。

24.次韻中玉早梅 黃庭堅

折得寒香不露機,小穸斜日兩三枝。

羅帷翠葉深調護,已被游蜂聖得知。

25.梅花絕句 陸游

當年走馬錦西城,曾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26.紅 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27.紅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猶余雪霜態,未肯十分紅。

28.梅花絕句之一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29.梅花絕句之二 陸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

30.梅花絕句之三 陸游

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31.嶺上紅梅 范大成

霧雨胭脂照松竹,江面春風一枝足。

滿城桃李各焉然,寂寞傾城在空谷。

32.題梅花圖 楊無咎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33.探梅 楊萬里

山間幽步不勝奇,正是深夜淺暮時。

一枝梅花開一朵,惱人偏在最高枝。

34.聖恩寺看梅 周永年

眾香國里人來去,花信風中鳥倒懸。

更喜水光相映發,橫斜疏影托波來。

35.雪梅之一 盧梅坡 <宋>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36.雪梅之二 盧梅坡 <宋>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37.題畫梅 李方膺

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

願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

39.嶺梅 張道洽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

應酬都不暇,一嶺是梅花。

40.觀梅有感 劉因

東風吹落戰塵沙,夢想西湖處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減,此心元不為梅花。

41.贈范曄 陸凱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42.《紅樓夢》訪妙玉乞紅梅 曹雪芹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

入世冷桃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

槎椏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43.《紅樓夢》詠紅梅花 (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條艷是花,春妝兒女竟奢華。

閑廳曲檻無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夢冷隨紅袖笛,遊仙香泛絳河槎。

前身定是瑤台種,無復相疑色相差。

44.《紅樓夢》詠紅梅花(紅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已笑東風。

魂飛庾嶺春難辨,霞隔羅浮夢未通。

綠萼添妝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

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

45.《紅樓夢》詠紅梅花 (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艷先迎醉眼開。

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

誤吞丹葯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

江北江南春燦爛,寄言蜂蝶漫疑猜。

46.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47.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48.寒夜 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穸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49.雪後梅盛開折置燈下 曾幾

滿城桃李望東君,破蠟紅梅未上春。

窗幾數枝逾靜好,園林一雪碧清新。

50.暗香疏影 姜夔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
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
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
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
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
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
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
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梅花夢

梅姿梅韻梅香梅影芳華深入人心
高尚高貴高雅高潔品質震憾心靈
清影伴人香,梅心清醒人
人不如花,花亦羞人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月影動黃昏,精魂化為梅花神

㈤ 描寫梅花的古詩詞及解析!!!!!!!!

歷代梅花詩
贈范曄
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山園小梅
林和靖 唐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台。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裡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裡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冬日雜興
宋·張耒
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
綠蔬挑甲短,紅蠟點花開。 冰雪如何有,東風日夜回。
再和楊公濟梅花
宋·蘇軾
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摧。 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贈嶺上梅
宋·蘇軾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墨梅
宋·朱熹
夢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題楊補之畫
宋·樓鑰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香。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從張仲謀乞臘梅
宋·黃庭堅
聞君寺後野梅發,香蜜染成宮樣黃。 不擬折來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釣雪舟倦睡
宋·楊萬里
小閣明窗半掩門,看書作睡正昏昏。 無端卻被梅花惱,特地吹香破夢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
瓶梅
宋·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雲淡月知。
紅梅
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 今年好為使君開。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 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 夏馥從來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立春日賞紅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東風轉斗杓,陌頭楊柳雪才消。 曉來一樹如繁杏,開向孤村隔小橋。
應是化工嫌粉瘦,故將顏色助花嬌。 青枝綠葉何須辨,萬卉叢中奪錦標。
憶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膚,昔年伴我向西湖。 別來幾度春風換,標格而今似舊無。
西湖梅
元·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鴛鴦梅
元·馮子振
並蒂連技朵朵雙,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畫角驚吹散,片影分飛最可傷。
題畫墨梅
元·陶宗儀
明月孤山處士家,湖光寒浸玉橫斜。 似將篆籀縱橫筆,鐵線圈成個個花。
陽山道中
元·釋善住
雨余春澗水爭分,野雉雙飛過古墳。 眼見人家住深塢,梅花繞屋不開門。
春晚雜興
元·方回
芳草茸茸沒屨深,清和天氣潤園林。 霏微小雨初晴處,暗數青梅立樹陰。
冬詞
元·郭鈺
疏林晴旭散啼鴉,高閣朱簾 地遮。 為問王孫歸也未?玉梅開到北枝花。
寄跡武塘賦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卻憶故園梅,雪掩寒山徑不開。 明月愁心兩相似,一枝素影待人來。
題畫梅
明·徐渭
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 不信試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
王元章倒枝畫梅
明·徐渭
皓態孤芳壓俗姿,不堪復寫拂雲枝。 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
明·唐寅
題畫
雪壓江村陣作寒,園林俱是玉英攢。 急須沽酒澆清凍,亦有疏梅喚客看。
早春
明·陳繼儒
春風無力柳條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欲向主人借鋤插,掃開殘雪種梅花。
宋徽宗畫半開梅
明·趙友同
上皇朝罷酒初酣,寫出梅花蕊半含。 惆悵汴宮春去後,一枝流落到江南。
畫梅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籬邊遙見兩三枝。 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話尋常草木知。
畫梅
明·陳道復
竹籬巴外野梅香,帶雪分來入醉鄉。 紙張獨眠春自在,漫勞車馬笑人忙。
畫梅
明·陳道復
梅花得意佔群芳,雪後追尋笑我忙。 折取一技懸竹杖,歸來隨路有清香。
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雙梅樹,庭前昨夜風。 不知何處笛,並起一聲中。
早梅
明·通潤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 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
丁卯新正三日寫梅
明·李日華
檀口粉肋含笑語,春風拂拂為開懷。 酒人得此添狂興,詩句從天潑下來。
題畫詩冊頁
清·普荷
無事不尋梅,得梅歸去來。 雪深春尚淺,一半到家開。
山中雪後
清·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睛雲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畫梅
清·金農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樓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滿把,如知明月是前身。
題唐解元小景
清·惲壽平
雪後輕橈入翠微,花溪寒氣上春衣。 過橋南岸尋春去,踏遍梅花帶月歸。
題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兩行,畫空疏影滿衣裳。 冰華化雪月添白,一日東風一日香。
早梅
清·寧調元
奼紫嫣紅恥效顰,獨從末路見精神。 溪山深處蒼崖下,數點開來不借春。

㈥ 張道洽的詩《梅花》的解釋

譯文:

走到荒林的盡頭看到小路上的綠苔,竹林的身處開著無數枝梅花。

知曉南專方的雪花羞於與之相屬見,想要與東風一道又不好意思自薦。

無主的野橋追隨著月光,有根的寒谷也逐漸展現出綠意。

喝醉了之後我並不能睡在庭前的地上,只因擔心風吹梅花落下花瓣。

原文:

梅花 [宋]張道洽

行盡荒林一徑苔,竹梢深處數枝開。

絕知南雪羞相並,欲嫁東風恥自媒。

無主野橋隨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來。

注釋:

1、三峰:即黃陵山。詞人因改官被調離湖南,途經洞庭湖畔黃陵山時遇風受阻,泊舟山下,而作此詞。

2、風回:指風向轉為順風。

3、准擬:一定能。

(6)梅花詞解擴展閱讀:

作品鑒賞

《梅花》通過描寫梅花的特徵,表達作者對仕宦生涯的決絕態度和對自由的隱居生活的嚮往之情
通過周圍環境的幽僻來烘托梅的精神。

《梅花》主要採用實寫。實寫梅的生存環境、清高之格和疏野之性。《梅花》主要表達詩人對梅花不隨俗浮沉,堅貞品性與頑強的生命力的贊揚。《夢尋梅》主要表現詩人對仕宦生涯的決絕態度和對自由的隱居生活的嚮往之情。

㈦ 《梅花》全首詩的意思

一、譯文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二、原詩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三、作者

《梅花》是北宋詩人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後兩句寫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

亦是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全詩語言樸素,寫得則非常平實內斂,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

(7)梅花詞解擴展閱讀:

賞析:

1、古人吟唱梅花的中,有一首相當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贊為詠梅的絕唱。

2、林逋這人一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鶴,過著隱居的生活。所以他的詠梅詩,表現的不過是脫離社會現實自命清高的思想。

3、作者此詩則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你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牆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著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

㈧ 請幫我找一些描寫梅花的詩詞,解釋一下每首詩中的名句的含義(梅花的象徵意義),謝謝!!

北宋詩人林逋為時人所知、為後人仰慕,源於他的這首詠梅絕唱《山園小梅》。在此詩中,他將梅花寫得超凡脫俗、俏麗可人,寫照傳神、言近旨遠,尤以篇末的「以身相許」式的表白,更是提升了梅的品格,豐實了作品的境界,讀來口齒噙香,令人贊嘆。
作品原文
其一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其二 剪綃零碎點酥乾,向背稀稠畫亦難。 日薄從甘春至晚,霜深應怯夜來寒。 澄鮮祇共鄰僧惜,冷落猶嫌俗客看。 憶著江南舊行路,酒旗斜拂墮吟鞍。
注釋譯文
注釋
其一 (1)眾芳:百花。搖落:被風吹落。暄妍:明媚美麗。 (2)疏影橫斜:梅花疏疏落落,斜橫枝幹投在水中的影子。 (3)暗香浮動:梅花散發的清幽香味在飄動。 (4)霜禽:一指「白鶴」;二指「冬天的禽鳥」,與下句中夏天的「粉蝶」相對。 (5)合:應該。 (6)微吟:低聲地吟唱。 (7)狎(音「峽」):親近而態度不莊重。 (8)檀板:演唱時用的檀木柏板,此處指歌唱。 金樽:豪華的酒杯,此處指飲酒。
譯文
百花凋零,獨有梅花迎著寒風昂然盛開,那明媚艷麗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占盡。稀疏的影兒,橫斜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寒雀想飛落下來時,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會消魂失魄。幸喜我能低聲吟誦,和梅花親近,用不著俗人敲著檀板唱歌,執著金杯飲酒來欣賞它了 。
作品鑒賞
其一 林逋種梅養鶴成癖,終身不娶,世稱「梅妻鶴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帶情,筆下的梅更是引人入勝。 首聯以梅不畏嚴寒、笑立風中起句,「眾」與「獨」字對出,言天地間只有此花,這是何等的峻潔清高。然而梅品雖高,卻不驕傲,只在一方小園而且是山間小園實際是空中樓閣中孤芳自賞,這又是一種何等「豐富的寧靜」與充實的美麗。《山園小梅》詩意圖
頷聯是最為世人稱道的,它為人們送上了一幅優美的山園小梅圖。上句輕筆勾勒出梅之骨,「疏影」狀其輕盈,「翩若驚鴻」;「橫斜」傳其嫵媚,迎風而歌;「水清淺」顯其澄澈,靈動溫潤。下句濃墨描摹出梅之韻,「暗香」寫其無形而香,隨風而至,如同捉迷藏一樣富有情趣;「浮動」言其款款而來,飄然而逝,頗有仙風道骨;「月黃昏」采其美妙背景,從時間上把人們帶到一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動人時刻,從空間上把人們引進一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似的迷人意境。首聯極目聘懷,頷聯凝眉結思。林逋這兩句詩也並非是臆想出來的,他除了有生活實感外,還借鑒了前人的詩句。五代南唐江為有殘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這兩句既寫竹,又寫桂。不但未寫出竹影的特點,且未道出桂花的清香。因無題,又沒有完整的詩篇,未能構成了一個統一和諧的主題、意境,感觸不到主人公的激情,故缺乏感人力量。而林逋只改了兩字,將「竹」改成「疏」,將「桂」改成「暗」,這「點睛」之筆,使梅花形神活現。上二聯皆實寫,下二聯虛寫。 頸聯「以物觀物」,「霜禽」指白鶴,「偷眼」寫其迫不及待之情,因為梅之色、梅之香這種充滿了誘惑的美;「粉蝶」與「霜禽」構成對比,雖都是會飛的生物,但一大一小,一禽一蟲,一合時宜一不合時,畫面富於變化,「斷魂」略顯誇張,用語極重,將梅之色、香、味推崇到「極致的美」。 尾聯「微吟」實講「口中梅」也,「微」言其淡泊雅緻,如此咀嚼,雖不果腹,然可暖心、潔品、動情、鑄魂,表達出詩人願與梅化而為一的生活旨趣和精神追求,至此詩人對梅的觀賞進入了馮友蘭所說的「天地境界」,人們看到的則是和「霜禽」「粉蝶」一樣迫不及待和如痴如醉的詩人——一個梅化的詩人。蘇軾曾在《書林逋詩後》說:「先生可是絕倫人,神清骨冷無塵俗。」《四庫全書總目》說:「其詩澄澹高逸,如其為人。」可知其言不謬,該詩之神韻正是詩人幽獨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寫照。 從意象構造的角度言,單言山園小梅,實非易事,但詩人借物來襯,借景來托,使其成為一幅畫面中的中心意象,此一絕也。 詩人具體寫梅畫梅時,虛實結合,對比呈現,使得全詩節奏起伏跌宕,色彩時濃時淡,環境動靜相宜,觀景如夢如幻,充分體現了「山園」的絕妙之處,這一點也是為許多賞家所忽視的,正是通過這一點,作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弗趨榮利」、「趣向博遠」精神品格。此二絕也。 作者以梅自況,雖展現了中國傳統文人的一貫追求,然而也頗具特色。單就「疏影」一聯而言,歐陽修說:「前世詠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陳與義說:「自讀西湖處士詩,年年臨水看幽姿。晴窗畫出橫斜影,絕勝前村夜雪時。」(《和張矩臣水墨梅》)他認為林逋的詠梅詩已壓倒了唐齊已《早梅》詩中的名句「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王士朋對其評價更高,譽之為千古絕唱:「暗香和月人佳句,壓盡千古無詩才。」辛棄疾在《念奴嬌》中奉勸騷人墨客不要草草賦梅:「未須草草賦梅花,多少騷人詞客。總被西湖林處士,不肯分留風月。」因為這聯特別出名,所以「疏影」、「暗香」二詞,就成了後人填寫梅詞的調名,如姜夔有兩首詠梅詞即題為《暗香》、《疏影》,此後即成為詠梅的專有名詞,可見林逋的詠梅詩對後世文人影響之大。這只說到了其一,更為重要的是梅在林逋的筆下,不再是渾身冷香了,而是充滿了一種「豐滿的美麗」,很有精神,很有力度,也很溫度,很有未來。正因為如此,該詩才有著強烈的現實感,讓人感到很真實,回到它的起始狀態,作為「梅妻鶴子」的林逋,寫出此種具有理想主義傾向的詩句來,著實讓人們展開了一回心靈的、審美的旅遊。此三絕也。 作者寫出此種妙句,亦非唾手可得。宋初另有相當多的詩人,偏重以苦吟的寫作方法在狹小的格局中描繪清新小巧的自然景象,表達或是失意悵惘、或是閑適曠達的士大夫情趣,這主要是繼承了唐代賈島、姚合一派的風格,林逋就是這些詩人之一。另外,《山園小梅》格局未免太小,後面自命清高的標榜,也實在有唯恐不為人知的味道

㈨ 有關梅花的詩詞、解釋、賞析

墨梅
作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洗硯池】相傳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臨池學書,頻洗筆硯,池水竟為之黝黑。浙江會稽山下與江西臨川均有洗硯池遺跡,傳說均曾為王羲之洗硯處。作者是著名畫家,以淡墨清雅寫梅,因與王羲之同姓,故稱「我家」,並暗喻其功底。
注釋:
[墨梅]單用墨畫的梅花。
[池頭]池邊。
[洗硯(y4n)池]洗毛筆、硯台的池塘。[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跡,指花的顏色。[清氣]清香的氣味。[乾(qi2n)坤(k&n)]指天地。
詩意:
這幅畫畫的是我家洗硯池旁邊的一棵樹,每一朵梅花都呈現出淡淡的黑色,沒有鮮艷的色彩。我不需要別人誇它顏色多麼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間留下清淡的芳香。
一「淡」一「滿」盡顯個性
——《墨梅》賞析
梅花,開放在萬花凋零的嚴寒季節,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於眾花報春,寒氣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為堅強品格和高貴氣節的象徵。本課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顏色畫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詩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稱為「畫梅聖手」。這是一首作者自己題詠自己所畫梅花的詩作。詩中所描寫的墨梅勁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寫詩,注重煉字。詩中(亦指畫中)的梅花生長在作者日日洗滌筆硯的池水邊,那一朵朵開放的梅花都呈現出淡淡的墨痕。一、二兩句運用白描手法寫梅花的形態,一個「淡」字既道出畫梅花的技法,又刻畫出梅花樸素淡雅、傲立於嚴寒的風骨,令人耳目為之一新。
再看末句,詩人為什麼特別愛畫不著顏色的淡墨梅花呢?原來他並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們誇獎梅花的顏色艷麗,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氣充塞在天地之間。一個「滿」字,不僅傳神地寫出了梅香的充盈激盪,而且使得詩人人格魅力的凸現與輻射分外的耀眼!這種不流於世俗、傲骨錚錚的氣節正是作為詩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這種不追求虛浮綺麗的外表而鍾情於梅花精神的表現方法正是作為畫家的王冕的巧奪天工之處。
「畫梅須具梅氣骨,人與梅花一樣清。」人們是這樣稱贊王冕的。現實中的王冕與他筆下的梅花一樣,堅貞不屈、孤芳自賞。相傳由於王冕的畫畫得特別的好。當地的縣官和一個有權勢的大財主慕他之名,幾次想見他都遭到了拒絕,最後,當縣官親自下鄉見他時,他聽到消息後趕緊躲了起來,又讓縣官吃了閉門羹。因而《墨梅》這首詩不僅反映了他所畫的梅花的風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鮮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在這首詩中,一「淡」一「滿」盡顯個性,一方面,墨梅的豐姿與詩人傲岸的形象躍然紙上;另一方面令人覺得翰墨之香與梅花的清香彷彿撲面而來!從而使「詩格」、「畫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熱點內容
七里河賣百合 發布:2025-05-14 16:23:31 瀏覽:190
靈犀花語寒 發布:2025-05-14 16:22:06 瀏覽:285
木蘭花蜜 發布:2025-05-14 16:21:16 瀏覽:905
廣州插花活動 發布:2025-05-14 16:11:05 瀏覽:472
仿寫白茶花 發布:2025-05-14 16:11:03 瀏覽:124
毅邊不是海棠 發布:2025-05-14 16:02:22 瀏覽:748
丁香花土 發布:2025-05-14 15:53:38 瀏覽:36
18k玫瑰金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4 15:49:17 瀏覽:219
一朵雲草葯頭 發布:2025-05-14 15:46:52 瀏覽:21
蔓馬櫻花 發布:2025-05-14 15:41:17 瀏覽:811